日美對抗的過程漫長而緩慢,濫觴應該始於1897年,其時日本因移民問題而與謀求吞並夏威夷的美國發生摩擦。
夏威夷是中美航線上最重要的中繼站和美國捕鯨船的主要補給基地,美國於一八七四年承認了夏威夷王國的獨立,但此後幾度試圖將其兼並。日本在一八七年與夏威夷王國建立外交關係,並簽訂了日夏修好條約,此後貧苦的日本農民不斷向夏威夷舉家移民。到一*零年,夏威夷群島的日本移民已達一萬兩千人,而美國移民還不到兩千人。
一*三,夏威夷的美國移民“四大家族”在美國領事館和一百六十名海軍陸戰隊成員的幫助下發動政變,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共和國”,日本得知此事後立即決定向夏威夷派遣軍艦。日本派遣軍艦的行動雖然沒有幹涉美國僑民政變的目的,但還是引起了美國的不滿,華盛頓受到秘密報告稱“浪速”號為夏威夷的日僑運去了武器。
一*七年二月,由於夏威夷地方政府開始阻止日本移民入境,美國和日本就夏威夷移民問題首次發生糾紛。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命令“浪速”號巡洋艦再次前往夏威夷示威,美國針鋒相對,派出“費城”號戰艦與其對峙。直到一*八年美西戰爭爆發,這場危機才以“夏威夷共和國”政府向被拒入境的日本移民支付七萬五千美元賠償告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七年六月,夏威夷共和國與美國在華盛頓簽署合並條約,同日麥金萊總統將該條約提交參議院。此舉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對,日本駐美公使星亨連夜飛書國內,建議外相大隈重信“利用日夏現存的關係。以報複之名義迅速派遣若幹強大之軍艦,占領該島”。
隨後,日使再次向美國遞交照會。稱“日本擴張活動的範圍在太平洋”。直到該年十二月,日本才撤回對美國吞並夏威夷的抗議。
美國吞並菲律賓則給日本帶來了更大的影響和震撼。當時。日本海軍以“觀戰”名義派遣“浪速”、“秋津洲”、“鬆島”三艦前往馬尼拉,目睹了美國亞洲艦隊擊敗西班牙艦隊的經過。此後日本國內關於菲律賓問題產生了分歧,軍部裏主張南進的一派與外務省主張北進的一派發生對立。
“南進派”要求援助菲律賓運動,至少改美國獨占菲律賓為日美合占,理由是“帝國國防應以菲律賓及馬來附近為第一線擴張,謀求東亞之安泰”;“北進派”則認為將來日本國防第一線是中國的滿洲和朝鮮,而非南方的菲律賓。
由於當時日本要抵抗俄國在東北亞的擴張,以及後來三十多年裏“北進派”始終在日本戰略思想界占主要地位。美國占有菲律賓才沒有成為日美交惡的導火索。
但南進對日本來說,隻是時間問題,美國占領菲律賓無異於在日本南進的必經之路上埋下一顆炸彈,隻要美國在菲律賓的統治沒有結束,日本早晚要引爆這顆炸彈。
而日美真正開始關係緊張,則是在日俄戰爭之後。
戰爭的結果使美國最感失望,因為日本在韓國和南滿推行了狂熱而露骨的“關門”政策,其程度是當年沙俄做夢也不敢奢望的。
一九零七年七月,俄日秘密簽訂了第一次協約,劃分兩國在蒙古和滿洲的勢力範圍。並共同反對美國企圖分享滿洲市場的企圖。
美國起初一如既往地在滿洲堅持“門戶開放”的主張,但是很快在日本人麵前碰了壁。美國鐵路大王哈裏曼在戰後試圖收購南滿鐵路,但被小村外相否決。日本人利用行政措施和歧視性鐵路收費政策。慢慢地、有計劃地排擠和根除美、英等國在滿洲的企業和貿易。
毫無疑問,被德皇稱為“西奧多一世”的老牌帝國主義者羅斯福不能對日本人的小算盤坐視不管。美國先以限製日本向加利福尼亞移民為報複武器,隨後又提高日本主要出口產品生絲的關稅。
哈裏曼收購計劃破產後,美國試圖再次撬開滿洲的大門,羅斯福總統提出由中、美、英、法、德、俄六國共同收購南滿鐵路,將其和俄國手中殘餘的滿洲鐵路合並,由六國共同經營。這一計劃毫無懸念地被日本拒絕,其作用隻是令日美矛盾更加激化而已。
而懸念於一九零七年四月十九日揭開。這一天日本通過了《帝國國防方針》,從此開始了以美國為假想敵的時代。雖然在日本還要仰仗英美資本及市場的最初階段。《帝國國防方針》中的某些條文隻是埋藏在海軍造艦撥款下的一條暗流,但是終將不可避免地公開化。並在將來全麵爆發。
所以,羅斯福決定派出大白艦隊在全世界作炫耀性巡航的時間正是一九零七年六月。在私下場合裏羅斯福也毫不隱瞞他派艦隊到太平洋巡航的真意:威懾日本。他在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戰列艦隊環球航行的真正目的。是對日本開始萌生的非常醜陋的戰爭談論的答複。這是我所知道的下麵這句話的最好範例:‘說話和氣,手持大棒’。”
而對於中國的政壇和政治形勢,美國也在積極扶持“親美”派。
日俄戰爭後,徐世昌成為東三省總督,耶魯大學畢業的唐紹儀為奉天巡撫。兩人都是袁世凱北洋係統的實力人物,也被認為抱有親美情緒。
在美國的提議下,東三省的清廷官員開始考慮引進美國資本,修築新民至法庫的鐵路,並將其延長到齊齊哈爾,形成環繞世界的“環球鐵路”的一環。美國還提出建立東三省開發銀行。這些舉措勢必打破日本在滿洲的獨占地位,因此引起了日本極大的不安和敵意。
盡管美國的提議在東三省實施得非常困難,但令美國人感到欣慰的是南方又有一位強勢的親美人物在崛起,那就是陳文強。(未完待續。)
夏威夷是中美航線上最重要的中繼站和美國捕鯨船的主要補給基地,美國於一八七四年承認了夏威夷王國的獨立,但此後幾度試圖將其兼並。日本在一八七年與夏威夷王國建立外交關係,並簽訂了日夏修好條約,此後貧苦的日本農民不斷向夏威夷舉家移民。到一*零年,夏威夷群島的日本移民已達一萬兩千人,而美國移民還不到兩千人。
一*三,夏威夷的美國移民“四大家族”在美國領事館和一百六十名海軍陸戰隊成員的幫助下發動政變,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共和國”,日本得知此事後立即決定向夏威夷派遣軍艦。日本派遣軍艦的行動雖然沒有幹涉美國僑民政變的目的,但還是引起了美國的不滿,華盛頓受到秘密報告稱“浪速”號為夏威夷的日僑運去了武器。
一*七年二月,由於夏威夷地方政府開始阻止日本移民入境,美國和日本就夏威夷移民問題首次發生糾紛。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命令“浪速”號巡洋艦再次前往夏威夷示威,美國針鋒相對,派出“費城”號戰艦與其對峙。直到一*八年美西戰爭爆發,這場危機才以“夏威夷共和國”政府向被拒入境的日本移民支付七萬五千美元賠償告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七年六月,夏威夷共和國與美國在華盛頓簽署合並條約,同日麥金萊總統將該條約提交參議院。此舉遭到日本的激烈反對,日本駐美公使星亨連夜飛書國內,建議外相大隈重信“利用日夏現存的關係。以報複之名義迅速派遣若幹強大之軍艦,占領該島”。
隨後,日使再次向美國遞交照會。稱“日本擴張活動的範圍在太平洋”。直到該年十二月,日本才撤回對美國吞並夏威夷的抗議。
美國吞並菲律賓則給日本帶來了更大的影響和震撼。當時。日本海軍以“觀戰”名義派遣“浪速”、“秋津洲”、“鬆島”三艦前往馬尼拉,目睹了美國亞洲艦隊擊敗西班牙艦隊的經過。此後日本國內關於菲律賓問題產生了分歧,軍部裏主張南進的一派與外務省主張北進的一派發生對立。
“南進派”要求援助菲律賓運動,至少改美國獨占菲律賓為日美合占,理由是“帝國國防應以菲律賓及馬來附近為第一線擴張,謀求東亞之安泰”;“北進派”則認為將來日本國防第一線是中國的滿洲和朝鮮,而非南方的菲律賓。
由於當時日本要抵抗俄國在東北亞的擴張,以及後來三十多年裏“北進派”始終在日本戰略思想界占主要地位。美國占有菲律賓才沒有成為日美交惡的導火索。
但南進對日本來說,隻是時間問題,美國占領菲律賓無異於在日本南進的必經之路上埋下一顆炸彈,隻要美國在菲律賓的統治沒有結束,日本早晚要引爆這顆炸彈。
而日美真正開始關係緊張,則是在日俄戰爭之後。
戰爭的結果使美國最感失望,因為日本在韓國和南滿推行了狂熱而露骨的“關門”政策,其程度是當年沙俄做夢也不敢奢望的。
一九零七年七月,俄日秘密簽訂了第一次協約,劃分兩國在蒙古和滿洲的勢力範圍。並共同反對美國企圖分享滿洲市場的企圖。
美國起初一如既往地在滿洲堅持“門戶開放”的主張,但是很快在日本人麵前碰了壁。美國鐵路大王哈裏曼在戰後試圖收購南滿鐵路,但被小村外相否決。日本人利用行政措施和歧視性鐵路收費政策。慢慢地、有計劃地排擠和根除美、英等國在滿洲的企業和貿易。
毫無疑問,被德皇稱為“西奧多一世”的老牌帝國主義者羅斯福不能對日本人的小算盤坐視不管。美國先以限製日本向加利福尼亞移民為報複武器,隨後又提高日本主要出口產品生絲的關稅。
哈裏曼收購計劃破產後,美國試圖再次撬開滿洲的大門,羅斯福總統提出由中、美、英、法、德、俄六國共同收購南滿鐵路,將其和俄國手中殘餘的滿洲鐵路合並,由六國共同經營。這一計劃毫無懸念地被日本拒絕,其作用隻是令日美矛盾更加激化而已。
而懸念於一九零七年四月十九日揭開。這一天日本通過了《帝國國防方針》,從此開始了以美國為假想敵的時代。雖然在日本還要仰仗英美資本及市場的最初階段。《帝國國防方針》中的某些條文隻是埋藏在海軍造艦撥款下的一條暗流,但是終將不可避免地公開化。並在將來全麵爆發。
所以,羅斯福決定派出大白艦隊在全世界作炫耀性巡航的時間正是一九零七年六月。在私下場合裏羅斯福也毫不隱瞞他派艦隊到太平洋巡航的真意:威懾日本。他在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戰列艦隊環球航行的真正目的。是對日本開始萌生的非常醜陋的戰爭談論的答複。這是我所知道的下麵這句話的最好範例:‘說話和氣,手持大棒’。”
而對於中國的政壇和政治形勢,美國也在積極扶持“親美”派。
日俄戰爭後,徐世昌成為東三省總督,耶魯大學畢業的唐紹儀為奉天巡撫。兩人都是袁世凱北洋係統的實力人物,也被認為抱有親美情緒。
在美國的提議下,東三省的清廷官員開始考慮引進美國資本,修築新民至法庫的鐵路,並將其延長到齊齊哈爾,形成環繞世界的“環球鐵路”的一環。美國還提出建立東三省開發銀行。這些舉措勢必打破日本在滿洲的獨占地位,因此引起了日本極大的不安和敵意。
盡管美國的提議在東三省實施得非常困難,但令美國人感到欣慰的是南方又有一位強勢的親美人物在崛起,那就是陳文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