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一直想等到徹底平定天下之後再行即位,到那時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實至名歸,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爭是不爭,不爭也是爭。隻要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帝王之位唾手可得,何必如此急不可待


    但是現在看來,局勢真的很嚴峻,李利再次被逼到無路可退的境地。


    在此之前,盡管有上萬名文武聯名勸進,但賈詡郭嘉和李玄等一幫重臣都沒有參與,甚至他們私底下還委婉諫言,實力才是根本,切不可貪圖虛名。而李利對此深以為然,認為自己應該效仿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順其自然方為上策。


    然而此刻賈詡和郭嘉也同諸將一起勸進,這讓李利意識到北魏和南漢的存在,不僅給他造成了巨大壓力,對賈詡郭嘉等人同樣壓力巨大,迫使他們改變初衷,居然主動勸進。由此不難想象,目前所麵臨的形勢何其嚴峻,李利已經被逼到牆角上,退無可退了。


    諸位都起來吧。心思急轉之中,李利皺著眉頭抬手示意堂下眾人起身,可眾人卻是充耳不聞,仍舊固執地跪拜不起。這是李利麾下文武第一次公然違抗他的命令,形同逼宮。


    臣等恭請主公加尊九五,改元開國以賈詡郭嘉二人為首的諸將再次齊聲拜道。


    李利見狀後,皺起的眉頭反倒舒展開來,臉色愈發平靜。額頭上的三道橫紋隨之隱退,目光深邃的俯視眾人。平心靜氣道:當今天下,局勢愈發明朗。已成三分之勢。北魏曹操割據河北,厲兵秣馬,實力日益強盛,實為我西涼軍之心腹大患;荊州劉表建立南漢,挾持江東,割據荊楚,占據江南半壁,企圖光複漢室江山,虎視中原。而我西涼軍則占據半壁江山。占據七州之地,疆域遼闊,擁兵百萬,實力雄厚,傲視群雄。正因如此,一直以來,孤既不稱王也不稱帝,惟願以我西涼雄師蕩平天下,一統江山。隻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堂堂正正,實至名歸的君臨天下。


    話音未落,堂下的賈詡接聲道:主公用心良苦,臣等豈能不知然則。先有北魏曹操稱帝建國,後有南漢劉表登基扶漢,如此兩方勢力均是占據大義之名。凝聚軍心和民心,使得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眾誌成城。主公慧眼如炬,豈能看不出這兩個王朝的存在。對天下黎民百姓的影響何其之大,近乎無法估量。


    而今兩大諸侯王國初立,其影響力還局限於其割據勢力之內,倘若主公置之不理,日後勢必波及我西涼治下各州各郡,蠱惑人心,動搖我西涼之根基。值此亂世,穩定軍心安撫民心乃霸業之本,一旦人心喪亂,軍心浮動,便再也無法立足,猶如千裏大堤潰於蟻穴一般,大好局麵毀於一旦。所以主公不可猶豫,還需當機立斷,即使主公不為虛名所動,但為了穩定大局安撫軍心民心,此時登基稱帝已是大勢所趨,主公理應當仁不讓,君臨天下。


    郭嘉接著賈詡的話茬,恭聲道:主公方才也說,如今局勢已是三分天下,而我西涼軍獨占半壁江山,疆域之大兵馬之多,比之北魏南漢疆域和兵馬的總和猶有過之。毫不誇張地說,當下主公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獨占鼇頭,傲視群雄。然而隨著北魏和南漢相繼建國,無疑是摒棄諸侯割據之名,為其正名,再不是昔日的亂世諸侯,已然成為堂堂正正的正義之師。相比之下,我西涼兵強馬壯,實力斐然,但在名義上的卻依然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勢力,與北魏南漢相比儼然相形見絀,屈居人下,矮了半頭。


    長此以往,難保軍心動蕩,民心動搖,倘若再有北魏和南漢細作從中作梗,後果將不堪設想,千裏大堤潰於蟻穴的悲劇極有可能在我西涼軍中重現。果真如此,我西涼局勢岌岌可危,大好前景亦將就此止步,或如江河日下一墜千裏,局麵將一發不可收拾,敗亡就在眼前。所以,微臣懇請主公為大局計,為全軍百萬將士和千萬黎民百姓而言計,登基稱帝,為我西涼正名


    賈詡和郭嘉二人的諫言讓李利心頭劇震,如同醍醐灌頂一般,令他驟然警醒,心中惻然。


    正如賈詡和郭嘉二人所言,縱然他李利不稀罕帝王之名,更在意帝王之實,但是他自己不好虛名,不代表麾下一眾文武和治下一千多萬百姓也不需要這個虛名。恰恰相反,他麾下文武之所以拋頭顱灑熱血追隨他打江山,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拜將封侯加官進爵,進而封妻蔭子,光宗耀祖麽而他治下百姓也需要歸屬感,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強大且穩固的國家,惟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才能悉心撫養子女,希望子女將來能有出息,能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亂世之中,有國才有家。否則,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就要飽受戰火荼毒,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幾乎沒有一天安穩日子可過。而這也是國家存在的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國家不僅僅是政治家統治平民百姓的工具,還寄托著無數人的歸屬感,承載著無數人的美好願望。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一個載體,猶如一艘大船,承載著船上所有人的理想和願望;不僅要滿足他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還要給他們一個遠大的美好憧憬,從而凝聚人心,奮力前行。


    現如今,對於李利而言當不當皇帝都無關緊要,實力才是第一位的。隻要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稱王稱霸唾手可得,隻要他點頭就能實現,因此他將改元開國看得很淡,至於九五至尊君臨天下之類的虛名更是不值一提,不當吃不能喝,純粹是滿足虛榮心的嚼頭而已,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隨著賈詡和郭嘉相繼慷慨陳詞,李利終於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隻考慮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跟隨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的切身利益,忽略了治下一千多萬百姓的歸屬訴求。


    一念至此,李利真正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事情都以他的意誌為中心,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跟隨他的意願為轉移的。一旦涉及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原本如臂使指的麾下文武就會違背他的意願,轉而以他們自身利益為中心,迫使西涼軍這艘大船駛向他們所要抵達的方向。


    人心向背定成敗,大勢不可逆轉。


    眼見堂下諸將眾口一詞,態度前所未有的堅決,從他們身上李利看到了長安文武百官的影子。眼前這一幕絕非偶然,盡管李利沒有親眼看到他們接到長安來信的場景,但他可以肯定,這一定是全軍將領和各州官吏一致推動的結果。之前三番五次的勸進都被李利拒絕了,此刻先登營和飛燕輕騎即將奔赴黑山前線,由他們再次聯名勸進無疑是最佳的途徑。人數不多,攏共三十餘名將領而已,卻態度堅決立場鮮明,這是逼宮啊


    這一刻,李利明白了,眼前這一幕其實是麾下文臣武將有意給他一個台階,讓他借坡下驢,見好就收。否則,下一次勸進就不再是三十幾個將領聯名請願了,而是所有文臣武將一擁而上,到那時他才是真正被逼到死角上,不答應也得答應,再無一絲轉圜的餘地。


    罷了,事已至此,再堅持已毫無意義。暗自歎息一聲,李利深吸一口氣,強壓著內心的悸動,再次抬手示意諸將起身,和聲靜氣的說道:北魏南漢都已立國,我西涼豈能甘居人後。也罷,孤應下了,孔明西征凱旋之日就是孤君臨天下之時。即刻傳令下去,命李玄組建籌備處,賈詡郭嘉魯肅李儒周瑜和我叔父李傕等七人共同商議登基事宜,築造祭台建造宗廟修葺皇宮等事宜一律從簡,不得肆意鋪張揮霍。


    主公英明,臣等叩謝主公終於盼到李利鬆口了,堂下諸將如釋重負的長噓一口氣,齊聲叩拜。


    看到諸將歡欣鼓舞的神色,李利心中恍然,方才知道這群膽敢逼宮的家夥是死撐著擺出一副長跪不起的架勢,其實他們心裏也沒底,一個個忐忑不安屏息斂聲,大氣都不敢出,直到此刻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罷了。李利擺手示意眾人起身,遂朗聲道:登基之事已經提上日程了,然籌備事宜還需一些時日。在此期間,各州郡政務和各營軍務一切如故,不得懈怠,等到登基大典的時間確定下來,必定提前知會爾等。時辰已到,張燕徐晃你們該起行了。


    諾,臣等末將遵命。恭聲應諾後,賈詡郭嘉和張燕等人躬身告退。


    然而就在先登營將領相繼離開大堂之時,李利突然長身而起,急聲叫住緊跟在徐晃身後的那人:站住,卿是何人


    未完待續想知道驍騎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眾號,搜索zhongwen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  衷心感謝:書友jm6677000蘇州無大將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中郎並收藏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