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諸葛亮沒有明說,但李利還是聽出他對醫治軻比能並不熱心,或者說並不打算救治軻比能,準備任由其自生自滅。
救活他,眼下他對我們有用。語氣一頓,李利扭頭看了一眼夜色中的西邊山林,輕聲解釋道:經此一戰,軻比能部落精銳盡失,已不成氣候,但他在鮮卑部落中的威信仍然不可忽視,能量不小,頗有號召力。而這恰恰是我們所需要的。此戰過後,烏桓部落再無可用之兵,其部落七成以上的男丁相繼戰死,餘下都是些老弱婦孺,已然不足為懼。
烏桓戰敗後,接下來便是收服鮮卑各部,對此我軍完全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收降鮮卑部落。而這個任務便要落在軻比能身上。
此外,西部鮮卑首領步度根素與我漢人親善,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為我所用,是可以拉攏的目標。如果軻比能和步度根二人都能為我所用,那麽收降鮮卑部落便不在話下,唾手可得。說話間,李利臉上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諸葛亮當即會意,若有所思地道:眼下已經證實軻比能就是這場白狼山血戰的始作俑者,說是罪魁禍首亦不為過。此戰之中,以烏桓為主的聯軍傷亡多達十二萬,如果再加上盧龍塞之戰的蠻軍傷亡,烏桓部落的成年男丁隻怕已經戰死八成以上。
現如今,除了拱衛柳城的數千烏桓守軍和逃亡的三萬餘蠻軍,烏桓壯丁幾乎死絕了。正因如此。微臣擔心烏桓人對主公心生怨恨,若不加以安撫,恐不利於幽州長治久安。故而微臣建議。將此次白狼山之戰的真相公之於眾,而後斬殺軻比能以平眾怒,借此安撫烏桓各部。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不言而喻,諸葛亮並不認同李利的說辭,試圖以軻比能的性命化解烏桓人的仇恨,藉此平息爭端。這是以往漢人征剿蠻夷的慣用方法,剿撫並舉。雙管齊下,最終達到維持邊郡安穩息事寧人的目的。
這個方法本身沒有錯,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是這麽辦的。不僅對外作戰是這樣。就算對內平叛也是如此,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一邊征剿一邊安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息事寧人。皆大歡喜。誰能說這種方法有錯畢竟,這都是先賢們經過反複實踐後得出的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美玉在前,豈容他人肆意詆毀
更有甚者,李利還知道,曆代統治者在對內平叛和對外作戰方麵還有雙向標準。往往對內平叛十分冷酷苛刻,除非逼不得已,否則堅決予以剿滅;而在對外作戰方麵則顯得十分疲軟。能不打仗最好。無非是損失一些金銀細軟和美女歌姬而已;隻要能講和,堅決不開戰。即便是低三下四割地賠償也在所不惜。為了平息兵戈戰禍,化幹戈為玉帛之類的事情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或許,化幹戈為玉帛就是漢人對待番邦蠻夷的外交手段,也是古代外交事務的真實寫照。畢竟能用錢財錦帛和美女辦成的事都不叫事兒,今人都有這種想法,遑論古人古人的智慧不遜於今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難怪他們能想出化幹戈為玉帛這種息事寧人的外交手段。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必較真。
化幹戈為玉帛,有錯麽當然沒錯。從古到今一直都在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時風平浪靜嘛,怎麽會有錯呢
但李利不屑為之,更無須息事寧人。這是強者應有的風格,強勢而霸道。
於他而言,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息事寧人,化幹戈為玉帛之類的事也不可能發生在他身上,除非他是那個接受玉帛的人,否則一概免談。
在處理烏桓部落善後事宜上,諸葛亮的安撫策略無可厚非,但他的出發點錯了,或者說他骨子裏的儒家文士的憐憫之心又開始泛濫了。錯把蠻夷放在漢人同等高度上看待,錯把對外作戰當成了對內平叛,仁慈之心泛濫,無謂地施以憐憫同情,從而硬生生將一場勝利者的戰爭演變為息事寧人,和平共處。當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本末倒置,仁慈與寬容用錯了地方。此舉,說是迂腐亦不為過。
當然,這也是諸葛亮第一次跟隨李利出征塞外的緣故。若是換做郭嘉和賈詡隨軍出征,他們斷然不會提出這種近乎於幼稚的問題,因為他們深諳李利對待周邊蠻夷部落的手段和策略,之前的屠各部落羌胡月氏和南匈奴等蠻夷部落都已經清楚無誤地表明了李利的自身態度。
奈何諸葛亮跟隨李利時日尚短,在對待番邦蠻夷的問題上仍然比較保守,依舊主張剿撫並舉的策略,立足於戰,而後再施以安撫,如此便可平定邊患。
這種方式本身並沒有錯,大漢立國四百年來一直如此,屢試不爽。然而此次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李利親率大軍已經徹底消滅了烏桓部落的有生力量,就連鮮卑部落都已遭受重創。此時若不進一步將其徹底征服兼並,而采取安撫手段,無疑是舍本逐末,迂腐之極。錯過今日,一旦讓烏桓和鮮卑部落緩過勁來,日後必定再度為禍邊郡,無休無止地襲擾邊境,甚至是養虎遺患,最終反噬大漢。
沉默半晌,李利並沒有因為諸葛亮的建議而生氣,心平氣和地輕聲道:孔明或許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從未說過要對烏桓人施以安撫,何況烏桓人也不需要安撫,用不著安撫。對於他們來說,常年劫掠大漢邊郡,早已做好了戰敗受戮的心理準備。在這一點上,他們比我漢人的覺悟高,從不心存僥幸;因為他們早已習慣了燒殺劫掠,自然也經常被別人劫擄殺戮。
呃諸葛亮聞聲色變,甚為驚訝地沉吟一聲,誤以為自己聽錯了,不確定的低聲道:主公說烏桓人不需要安撫,用不著安撫,不知此話何意難道主公當真要趕盡殺絕,屠戮滅族麽諸葛亮語氣不善,神色憂鬱,頗有固執己見之意。
李利不動聲色地道:盧龍塞一役加上眼前的白狼山血戰,死在這兩場大戰中的兩軍將士已多達三十萬,焉能再添殺戮上天尚有好生之德,何況人乎所以殺戮到此為止,此後盡可能地避免無謂傷亡,除了必要的威懾手段之外不可肆意殘殺。李利避重就輕,沒有正麵回答諸葛亮的疑問,但承諾不再殺戮總算讓壓在諸葛亮心頭的一塊大石落了地,臉色不由得鬆緩下來。
放鬆心神後,諸葛亮心中一動,回過味兒了,終於想起此前西涼周邊蠻夷部落的安置方式。
時隔多年之後,西涼境內已經沒有所謂的蠻夷部族了。所有臣服於李利的蠻夷部落,全部分散安置在李利治下的四個州郡之內,平均下來每個郡縣安置兩三千人,便把數十萬蠻夷部落分散消化,使其徹底融入漢人之中。統一造冊登記,派遣專人嚴加看管監督,幾年下來,西涼境內再無蠻夷之說,全是普通百姓。
心神急轉,諸葛亮恍然大悟,終於知道李利所說的無須安撫的真正含義。原來李利親率大軍東征的目的是徹底征服周邊蠻夷,而不是單純的平定邊患,既然是征服,便無須安撫。所謂征服,就是徹底占領蠻夷領地,占據草原,收服其部落民眾,收繳其兵器軍械和戰馬,帳篷牛羊牲畜和錢財等一應器物,全在征服之列。
想到這些,諸葛亮暗自慚愧,頗有無地自容之感。與李利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懷相比,他諸葛孔明自詡謀略超群,聰明過人,但在胸襟見識和長遠戰略方麵卻遠遜於主公李利,更沒有李利所具有的氣吞山河的膽識和魄力,在某些問題上有著難以逾越的局限性。
隻顧眼前利益,卻失去了長遠戰略眼光,說是目光短淺亦不為過。而這也是時下所有儒生文士的通病。強盛時擺出無謂的勝利者的高姿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仁慈過度,沽名釣譽;等到勢弱時卻又後悔莫及,在蠻夷鐵蹄之下痛苦呻吟。
與之相比,李利所奉行的則是後世偉人的深刻總結: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該出手時就出手,決不姑息,更不會錯失良機,以免日後抱憾終身。
凶殘也好,暴戾也罷,李利從不在乎這等虛名,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戰爭利益,否則麾下十餘萬將士喋血沙場便毫無意義,等同於無謂傷亡。然而隻要徹底征服敵人,占領其領地,收繳其族人部眾和所有財物,才能讓漢軍將士的鮮血沒有白流,戰後才有能力撫恤他們的父母妻兒,才不枉他們血灑疆場的英勇搏殺。
這就是西涼李利,人如其名,重實利而不好虛名。也正是因為有他這樣體恤部下的統帥,才使得其麾下西涼將士驍勇善戰,勇往直前,不懼生死,無怨無悔地追隨其左右。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救活他,眼下他對我們有用。語氣一頓,李利扭頭看了一眼夜色中的西邊山林,輕聲解釋道:經此一戰,軻比能部落精銳盡失,已不成氣候,但他在鮮卑部落中的威信仍然不可忽視,能量不小,頗有號召力。而這恰恰是我們所需要的。此戰過後,烏桓部落再無可用之兵,其部落七成以上的男丁相繼戰死,餘下都是些老弱婦孺,已然不足為懼。
烏桓戰敗後,接下來便是收服鮮卑各部,對此我軍完全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收降鮮卑部落。而這個任務便要落在軻比能身上。
此外,西部鮮卑首領步度根素與我漢人親善,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為我所用,是可以拉攏的目標。如果軻比能和步度根二人都能為我所用,那麽收降鮮卑部落便不在話下,唾手可得。說話間,李利臉上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諸葛亮當即會意,若有所思地道:眼下已經證實軻比能就是這場白狼山血戰的始作俑者,說是罪魁禍首亦不為過。此戰之中,以烏桓為主的聯軍傷亡多達十二萬,如果再加上盧龍塞之戰的蠻軍傷亡,烏桓部落的成年男丁隻怕已經戰死八成以上。
現如今,除了拱衛柳城的數千烏桓守軍和逃亡的三萬餘蠻軍,烏桓壯丁幾乎死絕了。正因如此。微臣擔心烏桓人對主公心生怨恨,若不加以安撫,恐不利於幽州長治久安。故而微臣建議。將此次白狼山之戰的真相公之於眾,而後斬殺軻比能以平眾怒,借此安撫烏桓各部。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不言而喻,諸葛亮並不認同李利的說辭,試圖以軻比能的性命化解烏桓人的仇恨,藉此平息爭端。這是以往漢人征剿蠻夷的慣用方法,剿撫並舉。雙管齊下,最終達到維持邊郡安穩息事寧人的目的。
這個方法本身沒有錯,曆朝曆代的統治者都是這麽辦的。不僅對外作戰是這樣。就算對內平叛也是如此,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一邊征剿一邊安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息事寧人。皆大歡喜。誰能說這種方法有錯畢竟,這都是先賢們經過反複實踐後得出的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美玉在前,豈容他人肆意詆毀
更有甚者,李利還知道,曆代統治者在對內平叛和對外作戰方麵還有雙向標準。往往對內平叛十分冷酷苛刻,除非逼不得已,否則堅決予以剿滅;而在對外作戰方麵則顯得十分疲軟。能不打仗最好。無非是損失一些金銀細軟和美女歌姬而已;隻要能講和,堅決不開戰。即便是低三下四割地賠償也在所不惜。為了平息兵戈戰禍,化幹戈為玉帛之類的事情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或許,化幹戈為玉帛就是漢人對待番邦蠻夷的外交手段,也是古代外交事務的真實寫照。畢竟能用錢財錦帛和美女辦成的事都不叫事兒,今人都有這種想法,遑論古人古人的智慧不遜於今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難怪他們能想出化幹戈為玉帛這種息事寧人的外交手段。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必較真。
化幹戈為玉帛,有錯麽當然沒錯。從古到今一直都在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時風平浪靜嘛,怎麽會有錯呢
但李利不屑為之,更無須息事寧人。這是強者應有的風格,強勢而霸道。
於他而言,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息事寧人,化幹戈為玉帛之類的事也不可能發生在他身上,除非他是那個接受玉帛的人,否則一概免談。
在處理烏桓部落善後事宜上,諸葛亮的安撫策略無可厚非,但他的出發點錯了,或者說他骨子裏的儒家文士的憐憫之心又開始泛濫了。錯把蠻夷放在漢人同等高度上看待,錯把對外作戰當成了對內平叛,仁慈之心泛濫,無謂地施以憐憫同情,從而硬生生將一場勝利者的戰爭演變為息事寧人,和平共處。當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本末倒置,仁慈與寬容用錯了地方。此舉,說是迂腐亦不為過。
當然,這也是諸葛亮第一次跟隨李利出征塞外的緣故。若是換做郭嘉和賈詡隨軍出征,他們斷然不會提出這種近乎於幼稚的問題,因為他們深諳李利對待周邊蠻夷部落的手段和策略,之前的屠各部落羌胡月氏和南匈奴等蠻夷部落都已經清楚無誤地表明了李利的自身態度。
奈何諸葛亮跟隨李利時日尚短,在對待番邦蠻夷的問題上仍然比較保守,依舊主張剿撫並舉的策略,立足於戰,而後再施以安撫,如此便可平定邊患。
這種方式本身並沒有錯,大漢立國四百年來一直如此,屢試不爽。然而此次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李利親率大軍已經徹底消滅了烏桓部落的有生力量,就連鮮卑部落都已遭受重創。此時若不進一步將其徹底征服兼並,而采取安撫手段,無疑是舍本逐末,迂腐之極。錯過今日,一旦讓烏桓和鮮卑部落緩過勁來,日後必定再度為禍邊郡,無休無止地襲擾邊境,甚至是養虎遺患,最終反噬大漢。
沉默半晌,李利並沒有因為諸葛亮的建議而生氣,心平氣和地輕聲道:孔明或許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從未說過要對烏桓人施以安撫,何況烏桓人也不需要安撫,用不著安撫。對於他們來說,常年劫掠大漢邊郡,早已做好了戰敗受戮的心理準備。在這一點上,他們比我漢人的覺悟高,從不心存僥幸;因為他們早已習慣了燒殺劫掠,自然也經常被別人劫擄殺戮。
呃諸葛亮聞聲色變,甚為驚訝地沉吟一聲,誤以為自己聽錯了,不確定的低聲道:主公說烏桓人不需要安撫,用不著安撫,不知此話何意難道主公當真要趕盡殺絕,屠戮滅族麽諸葛亮語氣不善,神色憂鬱,頗有固執己見之意。
李利不動聲色地道:盧龍塞一役加上眼前的白狼山血戰,死在這兩場大戰中的兩軍將士已多達三十萬,焉能再添殺戮上天尚有好生之德,何況人乎所以殺戮到此為止,此後盡可能地避免無謂傷亡,除了必要的威懾手段之外不可肆意殘殺。李利避重就輕,沒有正麵回答諸葛亮的疑問,但承諾不再殺戮總算讓壓在諸葛亮心頭的一塊大石落了地,臉色不由得鬆緩下來。
放鬆心神後,諸葛亮心中一動,回過味兒了,終於想起此前西涼周邊蠻夷部落的安置方式。
時隔多年之後,西涼境內已經沒有所謂的蠻夷部族了。所有臣服於李利的蠻夷部落,全部分散安置在李利治下的四個州郡之內,平均下來每個郡縣安置兩三千人,便把數十萬蠻夷部落分散消化,使其徹底融入漢人之中。統一造冊登記,派遣專人嚴加看管監督,幾年下來,西涼境內再無蠻夷之說,全是普通百姓。
心神急轉,諸葛亮恍然大悟,終於知道李利所說的無須安撫的真正含義。原來李利親率大軍東征的目的是徹底征服周邊蠻夷,而不是單純的平定邊患,既然是征服,便無須安撫。所謂征服,就是徹底占領蠻夷領地,占據草原,收服其部落民眾,收繳其兵器軍械和戰馬,帳篷牛羊牲畜和錢財等一應器物,全在征服之列。
想到這些,諸葛亮暗自慚愧,頗有無地自容之感。與李利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懷相比,他諸葛孔明自詡謀略超群,聰明過人,但在胸襟見識和長遠戰略方麵卻遠遜於主公李利,更沒有李利所具有的氣吞山河的膽識和魄力,在某些問題上有著難以逾越的局限性。
隻顧眼前利益,卻失去了長遠戰略眼光,說是目光短淺亦不為過。而這也是時下所有儒生文士的通病。強盛時擺出無謂的勝利者的高姿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仁慈過度,沽名釣譽;等到勢弱時卻又後悔莫及,在蠻夷鐵蹄之下痛苦呻吟。
與之相比,李利所奉行的則是後世偉人的深刻總結: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該出手時就出手,決不姑息,更不會錯失良機,以免日後抱憾終身。
凶殘也好,暴戾也罷,李利從不在乎這等虛名,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戰爭利益,否則麾下十餘萬將士喋血沙場便毫無意義,等同於無謂傷亡。然而隻要徹底征服敵人,占領其領地,收繳其族人部眾和所有財物,才能讓漢軍將士的鮮血沒有白流,戰後才有能力撫恤他們的父母妻兒,才不枉他們血灑疆場的英勇搏殺。
這就是西涼李利,人如其名,重實利而不好虛名。也正是因為有他這樣體恤部下的統帥,才使得其麾下西涼將士驍勇善戰,勇往直前,不懼生死,無怨無悔地追隨其左右。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