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西涼李利領兵進入幽州,劍鋒直指盤踞在幽州周邊的烏桓和鮮卑部落。
當這個消息傳到烏桓鮮卑各部首領耳朵裏的時候,他們震驚不已,惶恐失措,人人自危。於是,伴隨代行烏桓單於職權的蹋頓邀請各部聯合出兵攻打幽州之際,烏桓鮮卑各部首領紛紛響應,並將部落中最精銳的勇士召集起來,組成聯軍,共同抵禦西涼李利率領的東征大軍。
就在他們聚集兵馬伺機出兵之際,恰好遇到冀州袁紹派遣使者攜帶重金請求他們出兵攻打幽州,並約定事成之後平分幽州。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迅速達成盟約,約定次年春暖花開時共同舉兵,攻打幽州公孫瓚。
故而此次烏桓鮮卑聯軍共同出兵襲取幽州,並不單單是為了配合冀州袁紹攻打公孫瓚,拔除袁紹的後顧之憂,以解冀州之圍。恰恰相反,他們聯合出兵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對付公孫瓚,而是李利率領的東征大軍。他們之所以答應袁紹的請求,並與之結盟,不過是順手牽羊將計就計。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把盟約放在心上,更不會顧及冀州袁紹的危險處境,甚至不顧袁紹的死活;反過來,他們還要利用袁紹牽製幽州一部分兵力,借此為他們打敗李利大軍創造有利條件。
而這一切,袁紹至今還蒙在鼓裏,渾然不察,茫然不知。說到底,他這是自作聰明。自以為可以收買蠻夷大軍為他所用,殊不知他高估了自己,卻低估了蠻軍首領們的智商。利用別人不成,反被別人利用。
與虎謀皮,其結果必然是反受其累。
勒馬陣前,蹋頓思緒急轉,想到得意之處,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奸計得逞的獰笑。
眼見蹋頓沉默半晌,此刻卻莫名其妙地冷笑起來。駐足在他身旁的蘇仆延和烏延二人不由得麵麵相覷,神色詫異而迷茫,不知道蹋頓這是怎麽了。為何無緣無故地發笑。
單於,你這是
蹋頓聞聲回神,扭頭看向蘇仆延,高深莫測地笑道:無事。隻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罷了。隨口敷衍一聲後。蹋頓目光灼灼地盯著對麵五百步外的漢軍戰陣,神情陰鷙地冷笑道:看看對麵的漢軍軍陣,左右兩翼各有兩萬騎兵,中軍卻是三萬餘步軍和近萬名鐵騎。你二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蘇仆延聞聲啞然,神情茫然,遂與烏延對視一眼,似有所悟地道:單於言外之意是說,漢軍兩翼相對強悍。中軍卻十分薄弱,我等應當避實就虛。集中兵力猛攻李利中軍。隻要打垮了中軍,眼前這些漢軍便不攻自破,潰不成軍,如此便可輕而易舉的取勝。待擊潰漢軍主力,我等趁勢追殺,一舉攻破盧龍塞,直取幽州。此乃末將愚見,還請單於明示。
嗬嗬嗬蹋頓聞聲大笑,欣然點頭道:蘇仆延首領果然智計過人,說的一點沒錯。此戰,我等擁有十三萬鐵騎,而漢軍隻有五萬騎兵和三萬步卒,故此我聯軍占據絕對優勢。如無意外,我等此戰必勝。這是其一。
其二,漢軍放棄城池之利,主動出關與我聯軍正麵決戰,此舉殊為不智,實在是愚蠢至極。殊不知我聯軍全是弓馬嫻熟的輕騎勇士,最擅長的作戰方式便是曠野廝殺,迅疾如風,奔襲速度之快,遠非漢人騎兵可比。這般一己之短攻彼之長的戰法,正中我等下懷,焉有不勝之理
其三,漢軍身後雖有雄關要塞可以依靠,卻不能不顧及關前的數萬漢軍。一旦漢軍在關前大敗,其身後的盧龍塞形同虛設,根本擋不住我等十餘萬鐵騎的凶猛追殺;隻需咬住漢軍不放,便可順勢殺進關內,一舉奪下此關。
與此同時,我聯軍身後便是莽莽群山。即使戰事不順或進攻受阻,亦可退入深山,毫無後顧之憂。如此一來,我聯軍進可攻退可守,尚未開戰便已立於不敗之地。我等擁有如此多的有利優勢,焉能不勝哈哈哈說完話後,蹋頓放聲大笑,肆意的狂笑聲傳遍整個戰場,落入漢軍將士耳朵裏便覺格外刺耳。
眼見蹋頓朗聲大笑,蘇仆延烏延二人不由得附和著大笑起來。大笑之餘,烏延忽然想到什麽,頓時神色驟變,笑聲戛然而止。隨即他忍不住地對蹋頓提醒道:單於可還記得昔日於夫羅大軍慘敗之事
呃蹋頓聞聲色變,當即收斂笑容,皺著眉頭,語氣不悅地沉聲道:於夫羅慘敗身亡,南匈奴部落就此滅亡,此事我當然記得。偌大的匈奴部落就這麽輕而易舉的被漢軍滅了,同為草原部族,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想忘記都難。烏延你到底想說什麽
烏延點頭說道:單於所言極是。曾幾何時,匈奴人占據著整個草原,統治草原各部長達百餘年,我烏桓部落便是其中一部,鮮卑人同樣也是如此。但眼下匈奴人除了西部匈奴逃亡西域之外,僅存的南匈奴也於四年前被李利所滅。四年前的青狼穀之戰,於夫羅率領十一萬大軍與李利麾下五萬兵馬正麵決戰,結果卻被漢軍使用火牛陣打敗,繼而一潰千裏,十一萬鐵騎全軍覆沒,遂導致南匈奴徹底覆滅,自此不複存在。說話之際,烏延神情凝重,神眼迷離,似乎正在回顧著昔日青狼穀之戰的慘狀。
語氣稍頓,烏延平複心神後,沉聲道:今日決戰與昔日的青狼穀之戰何其相似。我等聯軍擁軍十三萬,而對麵的漢軍則有八萬之眾,且在盧龍塞與群山之中展開決戰。若是漢軍再度使用詭計,我等豈不是又要重蹈昔日於夫羅之覆轍,十餘萬大軍毀於一役麽
嗯蹋頓冷冷地沉吟一聲,一雙濃密的虎眉蹙到一起,微眯著豹眼,眼瞳中寒光閃爍,充斥著濃烈的殺機。
蹙眉沉思中,蹋頓神色陰沉地自言自語道:陰謀詭計,重蹈覆轍麽倘若李利果真如此,那他未必太過輕視我蹋頓了。同樣的伎倆,能夠得手一次就已經甚是僥幸了,難道他還敢故技重施莫非他真以為我蹋頓和於夫羅一樣愚蠢嗎果真如此的話,那我今日便要讓他領教一下我烏桓鐵騎的厲害。今天我就要讓他知道,任何陰謀詭計在我十餘萬鐵騎麵前都將一無是處,正麵戰場上能夠決定勝負的絕不是陰謀算計,而是要靠實力
一念至此,蹋頓神色冷厲,對蘇仆延烏延二人下令道:你二人速速傳令兩翼主將素利和難樓,準備率部衝殺,隻待我一聲號令,全軍一起衝陣廝殺,直取李利中軍不管李利有何陰謀詭計,我根本不給他施展詭計的機會,他能奈我何
諾蘇仆延烏延二人接聲領命,當即策馬轉身離去。
當蹋頓蘇仆延和烏延指著對麵漢軍陣前的李利孔明二人指指點點的時候,李利和諸葛亮也在打量著他們,將他們的名字和真人逐一對照,並指認給麾下眾將。
此舉看似不足為奇,實際卻很有必要。畢竟李利和麾下眾將之前並不認識這些蠻軍首領,此番決戰若是連對方的主要將領都不認得,未免太過荒唐,貽笑大方。
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蠻軍大多軍紀鬆散,戰鬥時其將領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故而,如能斬殺其將領或部落首領,那麽對蠻軍士氣的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殺死一名蠻軍將領或首領所能起到的作用,將遠遠大於斬殺成百上千名蠻軍將士的戰果;倘若一舉誅殺聯軍主帥蹋頓,或許能起到奠定勝局的巨大效果。
這種現象在諸侯爭鬥中並不多見,因為各鎮諸侯輕易不會在廝殺之中出現,但在漢軍與蠻夷作戰中卻是屢見不鮮,屢試不爽,屢建奇功。
漢軍陣前。在公孫瓚和嚴綱二人的介紹下,李利終於將蹋頓蘇仆延烏延難樓素利和闕機等六位蠻夷部落首領逐一甄別,記在腦海裏,並叮囑眾將記住此六人的長相,稍後大戰廝殺時牢牢盯住他們,一旦有機會便務必將其斬殺。
主公,賊首蘇仆延和烏延已從蹋頓身邊離開,看來他們準備衝鋒廝殺了對麵的蘇仆延烏延剛一動身,諸葛亮便立即警覺起來,出聲提醒道。
嗯。李利聞聲看向蠻軍陣前,輕輕頷首道:對峙半晌,我原以為蹋頓會派出將領出陣挑戰,借此耀武揚威一番。現在看來,蹋頓確是武勇智略,見識不凡,著實不可小覷。眼下他改主意了,打算全軍壓上,直接率軍衝陣廝殺。
說到這兒,語氣一頓,李利扭頭對諸葛亮說道:這樣也好,接下來就是賢弟的排兵布陣時間。全軍八萬將士包括我李利在內,一律聽憑賢弟調遣,成敗在此一舉。孔明切莫心懷顧慮,盡可放手施為;成了,戰功算你的,敗了一切後果由我承擔速速登上帥台,指揮大軍作戰吧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 感謝:中華虎賁軍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為順暢,虎賁把一直支持驍騎的書友們的誠摯感謝放在章節感言當中,感謝您的支持,多謝
當這個消息傳到烏桓鮮卑各部首領耳朵裏的時候,他們震驚不已,惶恐失措,人人自危。於是,伴隨代行烏桓單於職權的蹋頓邀請各部聯合出兵攻打幽州之際,烏桓鮮卑各部首領紛紛響應,並將部落中最精銳的勇士召集起來,組成聯軍,共同抵禦西涼李利率領的東征大軍。
就在他們聚集兵馬伺機出兵之際,恰好遇到冀州袁紹派遣使者攜帶重金請求他們出兵攻打幽州,並約定事成之後平分幽州。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迅速達成盟約,約定次年春暖花開時共同舉兵,攻打幽州公孫瓚。
故而此次烏桓鮮卑聯軍共同出兵襲取幽州,並不單單是為了配合冀州袁紹攻打公孫瓚,拔除袁紹的後顧之憂,以解冀州之圍。恰恰相反,他們聯合出兵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對付公孫瓚,而是李利率領的東征大軍。他們之所以答應袁紹的請求,並與之結盟,不過是順手牽羊將計就計。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把盟約放在心上,更不會顧及冀州袁紹的危險處境,甚至不顧袁紹的死活;反過來,他們還要利用袁紹牽製幽州一部分兵力,借此為他們打敗李利大軍創造有利條件。
而這一切,袁紹至今還蒙在鼓裏,渾然不察,茫然不知。說到底,他這是自作聰明。自以為可以收買蠻夷大軍為他所用,殊不知他高估了自己,卻低估了蠻軍首領們的智商。利用別人不成,反被別人利用。
與虎謀皮,其結果必然是反受其累。
勒馬陣前,蹋頓思緒急轉,想到得意之處,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奸計得逞的獰笑。
眼見蹋頓沉默半晌,此刻卻莫名其妙地冷笑起來。駐足在他身旁的蘇仆延和烏延二人不由得麵麵相覷,神色詫異而迷茫,不知道蹋頓這是怎麽了。為何無緣無故地發笑。
單於,你這是
蹋頓聞聲回神,扭頭看向蘇仆延,高深莫測地笑道:無事。隻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罷了。隨口敷衍一聲後。蹋頓目光灼灼地盯著對麵五百步外的漢軍戰陣,神情陰鷙地冷笑道:看看對麵的漢軍軍陣,左右兩翼各有兩萬騎兵,中軍卻是三萬餘步軍和近萬名鐵騎。你二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蘇仆延聞聲啞然,神情茫然,遂與烏延對視一眼,似有所悟地道:單於言外之意是說,漢軍兩翼相對強悍。中軍卻十分薄弱,我等應當避實就虛。集中兵力猛攻李利中軍。隻要打垮了中軍,眼前這些漢軍便不攻自破,潰不成軍,如此便可輕而易舉的取勝。待擊潰漢軍主力,我等趁勢追殺,一舉攻破盧龍塞,直取幽州。此乃末將愚見,還請單於明示。
嗬嗬嗬蹋頓聞聲大笑,欣然點頭道:蘇仆延首領果然智計過人,說的一點沒錯。此戰,我等擁有十三萬鐵騎,而漢軍隻有五萬騎兵和三萬步卒,故此我聯軍占據絕對優勢。如無意外,我等此戰必勝。這是其一。
其二,漢軍放棄城池之利,主動出關與我聯軍正麵決戰,此舉殊為不智,實在是愚蠢至極。殊不知我聯軍全是弓馬嫻熟的輕騎勇士,最擅長的作戰方式便是曠野廝殺,迅疾如風,奔襲速度之快,遠非漢人騎兵可比。這般一己之短攻彼之長的戰法,正中我等下懷,焉有不勝之理
其三,漢軍身後雖有雄關要塞可以依靠,卻不能不顧及關前的數萬漢軍。一旦漢軍在關前大敗,其身後的盧龍塞形同虛設,根本擋不住我等十餘萬鐵騎的凶猛追殺;隻需咬住漢軍不放,便可順勢殺進關內,一舉奪下此關。
與此同時,我聯軍身後便是莽莽群山。即使戰事不順或進攻受阻,亦可退入深山,毫無後顧之憂。如此一來,我聯軍進可攻退可守,尚未開戰便已立於不敗之地。我等擁有如此多的有利優勢,焉能不勝哈哈哈說完話後,蹋頓放聲大笑,肆意的狂笑聲傳遍整個戰場,落入漢軍將士耳朵裏便覺格外刺耳。
眼見蹋頓朗聲大笑,蘇仆延烏延二人不由得附和著大笑起來。大笑之餘,烏延忽然想到什麽,頓時神色驟變,笑聲戛然而止。隨即他忍不住地對蹋頓提醒道:單於可還記得昔日於夫羅大軍慘敗之事
呃蹋頓聞聲色變,當即收斂笑容,皺著眉頭,語氣不悅地沉聲道:於夫羅慘敗身亡,南匈奴部落就此滅亡,此事我當然記得。偌大的匈奴部落就這麽輕而易舉的被漢軍滅了,同為草原部族,發生這麽大的事情,想忘記都難。烏延你到底想說什麽
烏延點頭說道:單於所言極是。曾幾何時,匈奴人占據著整個草原,統治草原各部長達百餘年,我烏桓部落便是其中一部,鮮卑人同樣也是如此。但眼下匈奴人除了西部匈奴逃亡西域之外,僅存的南匈奴也於四年前被李利所滅。四年前的青狼穀之戰,於夫羅率領十一萬大軍與李利麾下五萬兵馬正麵決戰,結果卻被漢軍使用火牛陣打敗,繼而一潰千裏,十一萬鐵騎全軍覆沒,遂導致南匈奴徹底覆滅,自此不複存在。說話之際,烏延神情凝重,神眼迷離,似乎正在回顧著昔日青狼穀之戰的慘狀。
語氣稍頓,烏延平複心神後,沉聲道:今日決戰與昔日的青狼穀之戰何其相似。我等聯軍擁軍十三萬,而對麵的漢軍則有八萬之眾,且在盧龍塞與群山之中展開決戰。若是漢軍再度使用詭計,我等豈不是又要重蹈昔日於夫羅之覆轍,十餘萬大軍毀於一役麽
嗯蹋頓冷冷地沉吟一聲,一雙濃密的虎眉蹙到一起,微眯著豹眼,眼瞳中寒光閃爍,充斥著濃烈的殺機。
蹙眉沉思中,蹋頓神色陰沉地自言自語道:陰謀詭計,重蹈覆轍麽倘若李利果真如此,那他未必太過輕視我蹋頓了。同樣的伎倆,能夠得手一次就已經甚是僥幸了,難道他還敢故技重施莫非他真以為我蹋頓和於夫羅一樣愚蠢嗎果真如此的話,那我今日便要讓他領教一下我烏桓鐵騎的厲害。今天我就要讓他知道,任何陰謀詭計在我十餘萬鐵騎麵前都將一無是處,正麵戰場上能夠決定勝負的絕不是陰謀算計,而是要靠實力
一念至此,蹋頓神色冷厲,對蘇仆延烏延二人下令道:你二人速速傳令兩翼主將素利和難樓,準備率部衝殺,隻待我一聲號令,全軍一起衝陣廝殺,直取李利中軍不管李利有何陰謀詭計,我根本不給他施展詭計的機會,他能奈我何
諾蘇仆延烏延二人接聲領命,當即策馬轉身離去。
當蹋頓蘇仆延和烏延指著對麵漢軍陣前的李利孔明二人指指點點的時候,李利和諸葛亮也在打量著他們,將他們的名字和真人逐一對照,並指認給麾下眾將。
此舉看似不足為奇,實際卻很有必要。畢竟李利和麾下眾將之前並不認識這些蠻軍首領,此番決戰若是連對方的主要將領都不認得,未免太過荒唐,貽笑大方。
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是,蠻軍大多軍紀鬆散,戰鬥時其將領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故而,如能斬殺其將領或部落首領,那麽對蠻軍士氣的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殺死一名蠻軍將領或首領所能起到的作用,將遠遠大於斬殺成百上千名蠻軍將士的戰果;倘若一舉誅殺聯軍主帥蹋頓,或許能起到奠定勝局的巨大效果。
這種現象在諸侯爭鬥中並不多見,因為各鎮諸侯輕易不會在廝殺之中出現,但在漢軍與蠻夷作戰中卻是屢見不鮮,屢試不爽,屢建奇功。
漢軍陣前。在公孫瓚和嚴綱二人的介紹下,李利終於將蹋頓蘇仆延烏延難樓素利和闕機等六位蠻夷部落首領逐一甄別,記在腦海裏,並叮囑眾將記住此六人的長相,稍後大戰廝殺時牢牢盯住他們,一旦有機會便務必將其斬殺。
主公,賊首蘇仆延和烏延已從蹋頓身邊離開,看來他們準備衝鋒廝殺了對麵的蘇仆延烏延剛一動身,諸葛亮便立即警覺起來,出聲提醒道。
嗯。李利聞聲看向蠻軍陣前,輕輕頷首道:對峙半晌,我原以為蹋頓會派出將領出陣挑戰,借此耀武揚威一番。現在看來,蹋頓確是武勇智略,見識不凡,著實不可小覷。眼下他改主意了,打算全軍壓上,直接率軍衝陣廝殺。
說到這兒,語氣一頓,李利扭頭對諸葛亮說道:這樣也好,接下來就是賢弟的排兵布陣時間。全軍八萬將士包括我李利在內,一律聽憑賢弟調遣,成敗在此一舉。孔明切莫心懷顧慮,盡可放手施為;成了,戰功算你的,敗了一切後果由我承擔速速登上帥台,指揮大軍作戰吧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 感謝:中華虎賁軍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為順暢,虎賁把一直支持驍騎的書友們的誠摯感謝放在章節感言當中,感謝您的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