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荀諶簡要陳述的十七字策略,李利神情微變,手中把玩著茶盅,微眯著雙眸沉思不語。


    半晌後,隻見他那濃密的劍眉向兩邊舒展,嘴角露出習慣性的笑意,隨之眉開眼笑道:友若謀略深遠,見識不凡,此乃我李利之幸


    主公過譽了,些許雕蟲小技,經不得主公如此誇獎。


    眼見自己所獻之策被李利采納,荀諶喜上眉梢,神情頗為激動,臉上洋溢著會心的笑容。然而,振奮之餘,他的言行舉止反而變得愈發謙遜起來。


    這便是荀諶出身名門的底蘊體現。潁川荀家嫡係子孫,家學淵源,學識頗深,熟諳世事人情,懂得進退之道,深知什麽場合說什麽話,不需要趨炎附勢,也不會居功自傲。惟有如此,世家大族方能長久,不會伴隨朝代更迭而覆滅,無論哪路諸侯問鼎江山,朝堂上都有他們一席之地。


    看到荀諶如此有禮有節的表現,李利欣然點頭,端起茶盅邀荀諶共飲。至此,他才算是真正接納了荀諶,開始重視起來。而在此之前,他卻是有些看不上荀諶,這不單單是因為荀諶曾是袁紹帳下謀士,也不是因為他出身潁川大族荀家;真正原因是,後世曆史上幾乎沒有多少關於荀諶的記載,倒是他的長兄荀彧大放異彩,堪稱一代謀主。


    此番荀諶所獻的十七字策略,其核心就是第三步驅虎吞狼,這一步策略是決定整個平定中原計劃的關鍵所在。而驅虎吞狼之計。最早便是荀彧向曹操所獻的計謀,而被算計之人便是呂布劉備和袁術三方勢力,收效甚大。沒想到。如今驅虎吞狼之計竟然從荀彧的弟弟荀諶口裏率先說出來,而且針對的目標恰恰是包括曹操在內的中原各路諸侯。


    不得不說,曾經的曆史軌跡徹底脫離了預定軌道,完全變了樣子,至於最終走向何方,卻是誰也不知道。


    就像李利眼中的荀諶一樣,這個最早跟隨韓馥出仕的潁川名士。卻幫助袁紹謀取冀州,而後又做了袁紹麾下謀士。待袁紹滅亡後,荀諶便不知所蹤。從此銷聲匿跡,再無半點音信。可是,如今一切都變了。荀諶竟然主動投奔李利麾下,並且為了贏得李利的賞識。所獻第一個策略就是大手筆。僅僅十七個字,即可謀定中原。


    且不說這謀定中原之策是否可行,單說荀諶這份放眼天下的開闊眼界和心胸氣度,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誰也不會輕視於他,這其中就包括李利在內。而有此見識和胸襟之人,其才能縱然不能和郭嘉賈詡等人相提並論,卻也頗有幾分才學。絕非庸碌之輩。既如此,那就說明荀諶可用。至於是否需要重用,還有待觀察與考校。


    相比之下,荀諶出身士族門閥的身份反倒不算什麽,盡管李利之前一度對士族門閥極為排斥,甚至於極度厭惡;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隨著西涼軍一步步向外拓展,地盤不斷擴大,人口越來越多,兵馬日益強盛,李利對待士族和名門望族的看法也隨之轉變很多。畢竟,無論朝代如何更迭變革,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士族門閥存在,即使打擊或消滅一批,不久之後又有新的門閥勢力崛起,從而替代舊的家族;如此循環往複,數千年來一直如此,從無斷絕。


    既然無法根除士族和門閥勢力,李利就不會一意孤行,已經開始考慮收錄士族和門閥為己所用,而荀諶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也是第一個戰敗被俘後主動投效的門閥子弟。因此,李利想將荀諶培養成標杆,成為他向士族門閥敞開大門的一個信號,更是活生生的例子。


    否則,隨著西涼軍揮師東進的步伐日益臨近,士族門閥和地方豪強勢力就會死心塌地幫助各路諸侯拚死反抗,那麽西涼軍所遇到的阻力必將越來越大,幾乎是舉步維艱,任何一城一地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才能強攻下來。如此以來,不管西涼軍多麽強大,兵馬如何雄壯,也經不起這樣無休無止的硬拚硬殺,損失太大,大到西涼軍根本難以承受的地步。


    故此,與其這樣爭鋒相對勢不兩立,不如敞開大門,允許士族門閥和豪強們前來西涼出仕。


    誠然,這是一種妥協,不過卻是有限度的讓步,並非毫無原則的退縮妥協。這種妥協隻有在不斷鬥爭中謀求一種相對平衡,從而謀求合作的基礎;而不是純粹的以退讓求得妥協。因為退讓本身毫無意義,不但無助於促進士族門閥接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反倒會讓他們得寸進尺,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李利才會對荀諶格外優待,單獨宴請他,施以禮遇。本來,李利也隻是想做做樣子,逢場作戲而已,並不是真的賞識荀諶。不承想,荀諶語出驚人,竟然弄出一個謀定中原的大計劃,而且可行性很高,隻要謀劃得當,把握時機,未必不能逐一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


    一邊想著事情,李利一邊端起茶盅抿一口茶,既而微笑道:友若此策頗具遠見卓識,確實不同凡響。不過有句話想必友若也曾聽過,叫做知易行難,說白了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此,友若日後還要多費心力在這上麵,務求圓滿實現這一宏偉計劃。


    看到荀諶欣然點頭後,李利接著說道:時下,我軍雖然取得了婁底原決戰的勝利,但現實處境確如友若所說,形勢不容樂觀。此次決戰,我軍先後出動十八萬步騎,又有張燕所部七萬黑山軍相助,總兵力多達二十五萬大軍。然而,一場大戰下來,黑山軍近乎折損殆盡,而我十八萬步騎也折損將近七萬將士,戰後僅餘十一萬步騎,傷亡過半,死傷慘重啊


    目前,我軍兵力雖然在數量上仍有四十萬大軍,可這些兵馬大多是此次抓獲的降兵和並州郡府兵。這最近新增的兵馬數量確實不少,全部加起來十幾萬大軍呢,但兵士素質卻是良莠不齊,戰鬥力大不如前,必須經過兩年左右的大肆訓練才能真正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隻可惜,現在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操練新兵,當務之急是盡快出兵漢中,收複失地,而後一舉剿滅漢中張魯。不然的話,留著張魯這個禍害在我軍大後方肆意騷擾,那我西涼軍就別想有什麽作為,出征之際還得時刻提防著張魯從背後偷襲。是以,漢中之地必須奪過來,盡快剿滅張魯,收複漢中全境,如此才能除去一塊心腹大患,日後再不會此次這樣腹背受敵,前後掣肘。


    荀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欣然道:主公所言極是。漢中地處涼州腹地,進可攻入涼州,威脅西都長安,退可入巴蜀,憑借蜀道之天險而安然無恙。因此,主公既然決定攻取漢中,就不能不考慮益州劉璋的反應,因為漢中和益州本就是相互依托的存在。


    漢中若失,就等於打開了前往益州的門戶,時刻威脅著益州,一旦尋得戰機,便可揮軍攻入蜀道,直搗成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益州劉璋不會不明白。因此,微臣敢斷言,此番討伐漢中張魯之戰,最終決定勝敗的關鍵就在於,益州劉璋是否出兵相助張魯死守漢中。有鑒於此,漢中之戰絕對不像表麵上看起來的這般容易,其中隱藏著巨大變數,而且是一場遷延日久的鏖戰,我軍很難一鼓作氣攻取漢中全境。


    這些都是微臣的臆測之言,若有不當之處,還請主公海涵。


    李利神情驚訝地看著荀諶,一陣愣神,隨即欣然頷首道:友若確實見識不凡,此番所言句句在理,沒有任何失當之處,實令我刮目相看眼下有一事相托,不知友若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荀諶聞言神色頓變,眉宇間浮現出一抹驚喜之色,當即俯首拜道:主公盡管吩咐,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主公所托


    嗯,如此甚好。李利微微頷首,臉上的笑容瞬間斂去,轉而神情肅然道:大軍班師之後,司隸暫時保持原樣,不得軍令,任何不得擅自調動一兵一卒。此事,我已交由賈詡全權負責,請旨敕封賈詡為司隸校尉,主持司隸及三輔之內的一切戰事。如今,我打算任命你荀諶為弘農太守,協助賈詡處理司隸軍政,並伺機展開一戰定中原計劃,一應所需盡可告知文和,他會全力支持你的。如此安排,不知友若可願擔此大任


    諾,微臣遵命荀諶沒有絲毫猶豫,擲地有聲地欣然領命。


    李利微笑頷首:如此便好。眼下弘農郡的首要任務便是妥善安置從河東郡遷徙而來的百姓,如今河東郡業已收複,願意返回故土的,不得阻攔;願意留下的,仍需妥善安置。此外,友若還有一項重任,那便是替我守好函穀關,我會另行安排守關將領,屆時你們二人還需相互協作,共同守好我西涼的東大門。


    說完話後,李利不急不緩地站起來,擺手示意荀諶跟上,隨之走出內堂,徑直走向前麵的中軍帥帳。


    直到他們身影漸行漸遠,內堂裏還激蕩著李利出門時的爽朗笑聲:今夜是函穀關守軍滎陽大營和並州軍三軍聚首的日子,想必此刻筵席已經開始了,你我二人豈能錯過嗬嗬嗬


    第四卷 乾坤亂卷終預告下卷 逐鹿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中郎並收藏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