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嘩嘩嘩


    低沉轟鳴的悶雷聲中,入夏之後的第一場雨不期而至。


    郯城北門數裏外的山崗上,此刻正有四人勒馬山頂,居高望遠,俯視著雨霧中的郯城。


    一場大戰之下,屍骸遍地,血流成河,血腥彌漫數十裏,人不收屍天來收,真是一場及時雨呀


    李利勒馬山頂,俯視郯城城下的奔流血水,微微皺著劍眉,任由嘩嘩而落的雨點打在身上,心有所感地沉吟道。


    此刻與他一樣勒馬駐足山頂上的其他三人,赫然是李摯桓飛和郭嘉。


    此次南下遊曆,李利一行人隻是路過徐州,並非特意前來湊熱鬧。


    沿途之上,聽說郯城城下徐州牧陶謙和曹操連續激戰四天相持不下,目前仍在鏖戰之中。於是李利臨時起意,帶著桓飛郭嘉等人順道過來看看,僅此而已。


    七天前,一行四人離開司隸,從南陽郡穿插南下,直奔江南而來。此番沒有衛隊隨行,也沒有女眷隨行服侍,僅僅是四人四騎,輕裝簡從,沿途星夜兼程趕路,沒有任何羈絆,奔行速度極快。


    中午時分,李利一行四人便悄然登上郯城北麵的山頂上,居高臨下,靜觀曹軍和徐州軍浴血廝殺,攻防死戰。


    李利此行前來觀戰的目的便是,順道看看梟雄曹操長得什麽模樣,如果能夠看到劉備關羽和張飛兄弟三人,那便是不虛此行。畢竟,重生漢末以來,李利心中一直惦記著曹操和劉關張四人。


    作為擁有後世靈魂之人,僥天之幸回到東漢末年諸侯並起的大亂之世,或許李利對這個時代的很多諸侯都很陌生。隻聞其名未見其人,知其事跡卻不知真偽。然而,曹操劉備關羽和張飛四人的名號事跡,對於李利而言,真可謂是如雷貫耳,耳熟能詳,神交已久。不過這種惦記並非出自善意和友誼,而是另有目的。


    漢末亂世,若是沒有這四個人,便不會出現隨後的三國鼎立。更不會出現綿延上百年的戰亂時代。假如沒有這四個人,漢末這段曆史也許就會變得黯淡無光,隱沒在曆史塵埃之中。假如沒有曹操和劉備三兄弟,華夏大地上就不會出現五胡亂華南北亂戰的黑暗曆史,更不會讓曾經強盛之極的大漢民族一去不返。漢人百姓飽受顛沛奴役之苦。


    厚重的曆史讓後世之人永遠銘記著這段漢民族的興衰史,也記住了曾在這段曆史中光芒四射的亂世梟雄和英雄傳記。其中最引人注目之人便是曹操劉備關羽和張飛四人。


    重生漢末亂世之中。李利曆經大小數百場戰鬥之後。終於在西涼站穩腳跟,執掌西涼軍,手握天下權柄。但是,這一切都是一時的輝煌,圖有其名而無其實。因為東漢王朝已然崩塌,天下各州各郡皆被諸侯梟雄割據。他們一個個無視朝廷法令,列土封疆,擁兵自立,各自為政。時刻圖謀著一統天下,問鼎江山。


    故而,李利如今雖然位高權重,叱吒風雲,卻僅限於西涼一隅,所有政令盡皆跨不過黃河,更不可能越過長江,對中原各州和江南各個州郡鞭長莫及,致使長安朝廷形同虛設。就連李利這個執掌天下征伐大權的衛大將軍前來沿江各州巡視,都要偷偷摸摸的秘密潛入,絲毫不能暴露行蹤,以免遭遇不測。


    正因如此,李利時刻感到自己肩上的壓力極大,不敢絲毫懈怠,在穩定西涼大局的同時,秘密潛入中原和沿江州郡遊曆,希望將大漢各個州郡的局勢和地形地貌熟記於心,為將來一統天下做準備。為此他暫時放下司隸麵臨的緊張局勢於不顧,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執意走遍大江南北,縱覽華夏大好山河。


    然而,世間之事知易行難。


    之前兩個多月的經曆,說得好聽一些,美其名曰遊曆,實話實說就是細作密探,整天躲躲藏藏,神神秘秘,藏頭露尾,還會時刻麵臨被人沿途劫殺的危險。但是,作為擁有後世軍人思想的李利,曆來對紙上談兵這種事情甚為不屑,更不會相信安坐草廬便知天下事的鬼話,相對於這些無稽之談,他隻相信自己的眼睛,堅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因為自古用兵如神的兵法大家無一不是走遍大江南北,深諳地理民情,閱曆豐富,見多識廣,如此才能百戰不殆,成就一番大業。即便是後世史冊中名流千古的諸葛臥龍,在未出茅廬之前,也曾遊走於徐州荊州江東和西川巴蜀等地,從而定下三分天下的千古奇策。而後諸葛一生固然是百戰不殆,卻也僅限於他曾經到過的地方,未曾涉足之州郡終其一生也不曾攻占其地。不過世人往往更看重戰績和功勳,很容易忽視隱藏在功勳背後的細枝末節,但對於善用兵者而言,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枝末節往往才是最終取勝的關鍵因素。


    李利雖是西涼霸主,卻生逢亂世。對於他來說,治政不是他的首重之責,掌兵征伐才是責無旁貸之事,一生功績和身家性命全係於此。因此,或許他不會每戰都親力親為,卻必須將大漢各州的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和風土人情熟記於心,如此才能讓他做出相對正確的決策。


    此次南下遊曆,李利仍然抱著這種目的,暫時將西涼軍政大事壓在李玄李儒和賈詡等人身上,安排好司隸各郡的軍事防務,送走甄氏一族前往長安之後,他便再次起行,直奔荊揚二州而來。


    鑒於沿江各州郡沒有過於強勢的諸侯,而且與西涼軍並無仇怨,又距離西涼甚遠,因此李利此行沒有安排大隊親兵隨行,隻帶著郭嘉桓飛和李摯三人南下,並且出發前還稍稍改變裝扮。四人全都脫下錦袍玉帶,卸掉玉冠。穿上粗布衣,帶上一些金銀盤纏,隨之悄然離開司隸,正式開啟了此次遊曆江南之旅。


    三天後,李利突然中途改變行程,轉道徐州,緊趕慢趕之下正好碰上曹操率軍第五次強攻郯城。


    嘩嘩嘩


    雨勢越來越大,豆大的雨點直墜而下,將山頂上不曾離去的李利四人淋得濕透,濕漉漉的粗布衣黏在身上。好不難受。


    主公,要看的人也都看到了,現在我們都成了落湯雞。別再感歎了,快走吧,眼下找個地方躲雨要緊


    眼看大雨越下越大。可主公李利卻怔怔失神地看著郯城城樓,以致於大家都跟著站在山頂上淋雨。這個時候。郭嘉和李摯二人自然不會去打擾李利的思緒。但桓飛是個例外。他才不管主公在想什麽呢,反正他隻知道站在山頂上淋雨的滋味不好受,盡快找地方躲雨才是當務之急。


    聽到桓飛的催促聲,李利陡然驚醒,扭頭一看,身體單薄的郭嘉已經凍得直哆嗦。濕透的布衣貼在身上,雨水沿著身軀順流直下,從褲腳處源源流出。


    嗬嗬嗬看到郭嘉淋雨之後凍得嘴唇發紫,李利不禁笑道:飛虎說得對。我們現在就走,先找個山洞躲雨,以免換洗衣服都被淋濕了。走吧


    說話之中,李利當即勒馬轉身,大手一揮,率先沿著之前上山的山道策馬先行。


    幸運的是,前後不到一盞茶的工夫,李利四人就找到一處十分隱蔽的山洞,足夠容納十餘人避雨歇腳。


    嗤嗤嗤


    篝火堆上,被大雨淋濕的枯枝不易燃燒,嗤嗤作響,火勢不旺,黑煙倒是不小。


    換過一身幹淨布衣的李利四人圍坐在篝火旁,李利和郭嘉各自喝著水袋中盛裝的烈酒驅寒,而桓飛和李摯兩人則拿出早已準備的麵餅穿在木棒上烘烤。


    一口酒泉佳釀下肚,郭嘉白淨的臉頰上浮現出一抹紅潤,神色漸漸恢複如常。隨之他對李利低聲道:屬下有一事不解還請主公不吝賜教,不知主公何以執意要來徐州


    嗯。李利微笑頷首,笑道:隻怕奉孝早就想問這個問題了,一路上強忍著沒有詢問,直到此刻到達徐州之後方才提出來,難為奉孝了。


    主公言重了。屬下是主公之臣,理應尊奉主公之意行事,豈能隨意阻撓主公的行蹤。郭嘉神色肅然應道。


    李利欣然點頭,微笑道:此次徐州之行沒有特別目的,純粹是我興之所至,臨時起意之舉。曹操與陶謙相爭徐州算是眼下中原各州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戰事,各路諸侯坐壁上觀,靜等他們二人成敗,甚至還有人希望他們鬥得兩敗俱傷,而後坐收漁翁之利。


    在此之前,徐州六郡乃中原各州中屈指可數的富庶之地,其中東海廣陵二郡更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太平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令人側目。然則,一場戰火之下,曾經被視為中原太平樂土的徐州已然不複太平之象,百姓倉惶奔命,城邑之中不見行人,屍骸遍地,滿目瘡痍。


    由此可見,亂世之中想要獨善其身,牧守一方百姓實屬不易,徐州陶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相比徐州,我西涼各州郡眼下想要達到的目標正是此前的太平徐州,或許我們無法達到徐州六郡這般繁華,卻可以盡量維持西涼眼下來之不易的太平日子。


    看看徐州是如何頹敗的,就知道我們以後該做些什麽。處安思危,厲兵秣馬,積極操練兵士,時刻不能鬆懈;待來日戰事降臨,我西涼軍不動則已,動則必勝


    稍作解釋後,李利喝了一口烈酒,方才道出此次徐州之行的真實目的:我們四人這次轉道徐州,沒有特殊用意,也不用刻意留心徐州局勢,因為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徐州雖是中原重鎮,卻偏居東海一隅,易攻難守,距離西涼甚遠,眼下與我們毫無關係。待來日我等若想攻取徐州,隻需掃除周邊州郡,大軍壓境,徐州自然一戰可下。


    我此來郯城隻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親眼看看兗州曹操和劉關張三兄弟。對於這四個人,我早就有心與之一會,卻苦於困坐西涼,諸事纏身無緣一見;此次南下正好有機會一嚐夙願,自然要順道前來看看。好在我等不虛此行,初到徐州便遇上郯城之戰,坐山觀虎鬥,便可將他們盡收眼底。看過他們之後,我們就不必在此羈留,待雨勢稍弱,就立即動身前往揚州。


    郭嘉聞言後,心中愈發不解,神情茫然,當即接聲說道:以屬下看來,時下兗州曹操雖有十餘萬兵馬,但大多是郡府兵,戰力不強,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便是今日攻打郯城的青州兵。不過他麾下青州兵雖自稱十萬之眾,實際隻有七萬多人;昔日他一舉收降三十萬青州黃巾賊,除去老幼婦孺和體弱傷殘之後,就剩下這七八萬青壯了。


    與此同時,曹操目前處境並不樂觀,雖然自領兗州牧,卻沒有得到天子敕封,名不正言不順,實難令兗州百姓信服。此外,兗州境內還有陳留張邈和濟陰呂布勢力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是以曹操至今未能收複兗州全境。此外,兗州毗鄰青州冀州司隸和徐州,實乃四戰之地,始終處於周邊諸侯的兵鋒之下。


    相比曹操,昔日虎牢揚名的劉關張三兄弟根本不足為道。眼下劉備位居平原相,手下兵甲不過幾千之數,兵不過萬,還受製於公孫瓚轄下,促使他根本不敢私自招募兵馬,否則公孫瓚定會起疑。而昔日虎牢一戰,劉關張三兄弟雖然一戰成名,卻不過是匹夫之勇,圖有其名而無其實。若是屬下沒有猜錯的話,此番劉備借著馳援陶謙之名率部前來徐州,其實就是想趁機脫離公孫瓚,既而依附陶謙,從而達到自立門戶的目的。


    故而,屬下實在看不出這四人有何過人之處,值得主公專程前來徐州看望他們。莫非主公另有深意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中郎並收藏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