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後,碧空如洗。


    七色彩虹橫貫天邊,絢麗無比。


    自從龍驤李府敘談之後,朝廷再次頒布詔令,敕封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開府,位及三公,攝國輔政。


    至此,李傕登上了權力巔峰。雖然他沒有像董卓和王允那樣升任太師或相國之職,但同樣位極人臣,擁有攝國輔政之權,實際權柄絲毫不遜於昔日的董卓和王允。


    李傕輔政後的第一項政令便是西涼二州施行減賦養民之策。


    正式詔令是,減免西涼二州百姓兩年的賦稅,發放百姓農耕所需的種子耕牛和一定數量的牲畜,鼓勵百姓和其它州郡百姓前來西涼各郡縣開墾耕種,流民還會額外獲得半年的口糧。兩年之後,稅賦為三七分兌,永不加賦。


    此外,李傕還下令鐵陀帳下的郡府兵除留下兩萬青壯將士守城之外,餘下三萬餘郡兵尋找無主荒地,開墾屯田。各郡縣郡兵興修河渠,以供灌溉之用;修建驛道,疏通長安與涼州的通道。


    李傕輔政後的施政舉措,效果極其明顯。詔令頒布後,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長安周邊的人口劇增三倍,除躲進山野的百姓之外,來自其它州郡的流民就多達十萬之眾。而且,外來人口還在快速遞增,幾乎每天都有中原各州郡的百姓進入長安,絡繹不絕。


    這也讓幕後策劃此事的李利,真正意識到天子詔書的強大號召力。不管漢室如何衰敗,但天下百姓還是很信賴天子詔書的。這間接地說明,如今民心仍然向漢,至少無家可歸的百姓對劉氏皇族依然心存希望。


    兩年免賦政令促使李傕在朝中迅速鞏固自己攝國輔政的權位,贏得長安城及周邊百姓一致擁護。使得朝中對李傕輔政頗有微詞的百官們俯首閉嘴,不再詆毀議論。而李傕也因此頗為自得,不再計較手中無兵之事,安心處理朝政,坐鎮長安。


    自從李傕入朝輔政之後,李利就很少上朝了,一門心思撲在籌建太學和講武堂上。而他的家眷一直住在郿鄔,沒有搬進長安城,而征西將軍府就是西涼軍的大本營,李玄李儒和賈詡等人把家眷都搬進了將軍府或就近安家。以便於及時處理軍政事務。


    對於李利把收攏民心的大好機會拱手讓給李傕,賈詡等人十分不解,感覺太可惜了。畢竟減免西涼各郡縣兩年的賦稅不是小事,這是個收服西涼百姓提升威望的絕佳機會,如今這等好事卻落到李傕頭上。而不是李利。


    李利對此反倒很坦然。因為他知道民心這東西很重要,也很奇妙。爭霸天下斷然不能失去民心和百姓的支持;但是。眼下西涼境內收取民心並不是最重要的。得民心不易,但失民心卻很容易。生逢亂世,群雄並起,民心民意並不能左右天下大局,而真正能夠決定天下局勢的人,還是手握雄兵的實力派諸侯。西涼境內誰才是真正掌控者呢隻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西涼二州乃至長安朝廷的實際掌權者,是他李利,而不是李傕。


    李利之所以讓李傕攝國輔政,其目的就是將李傕推向前台。有意做給天下人看的。現如今,攝國輔政之人,在天下百姓眼裏絕對不是好人,很容易把這個執掌天下權柄之人與董卓王允等人聯係到一起,從而淪為天下百姓和士子口誅筆伐的對象,也會成為各路諸侯羨慕嫉妒恨的假想敵,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正因為如此,李利不想自己被天下百姓仇視,被士子儒生們攻擊,更不想過早地把自己的全部實力暴露在天下諸侯麵前。恰在此時,既然李傕羨慕執掌天下的權勢和地位,於情於理,李利都應該成全他,成人之美,把天下最顯赫的權勢交給他,讓他坐鎮朝堂,攝國輔政。


    此外,李傕手中沒有兵馬,要想讓他安心掌朝理政,那就得給他足夠的支持,讓他享受權力帶來的好處和樂趣。就這樣,李利把收取西涼民心的機會拱手讓給李傕,讓他既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又能體會被百姓稱頌的快意,從而不再刻意求取兵權,心甘情願地坐鎮長安,輔國理政。


    隻有這樣,長安後方才能穩固,叔侄關係才能徹底恢複到從前的樣子,親密和睦。也隻有後方安定,李利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率軍西征,一舉蕩平西涼二州,掃清匪患,使西涼真正實現一統。


    轉眼兩個月過去了。


    長安城秩序井然,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定,漸漸恢複往日繁華。商鋪林立,酒肆和客棧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煙花柳巷中的風月酒樓也悄然而生,並迅速增加,鶯歌燕舞,好一派繁榮景象


    在此期間,長安太學和講武堂相繼落成完工,而征召名士前來授學和招生入學事宜也同時進行,書院和講武堂落成之日,就是兩大學府正式授學之時。


    籌建兩大學府時,長安朝廷發往各州郡的天子詔書多達上百份,征召三百餘位天下名士和武學兵法名家前來長安授學。征召詔書中,高密鄭玄鄭康成,北海相孔融管寧邴原,河內趙商清河崔琰王基國淵,平原華歆,襄陽龐德公司馬徽等各州名士赫然在列。武學和兵法名家之中,朝廷征召涿郡盧植南陽黃忠和遊俠王越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高密鄭玄本來可以避開征召,因為他正在徐州避難,不在兗州。隻可惜李利偏偏讓人把征召詔書傳到徐州刺史陶謙手裏,結果陶謙親自去登門邀請,隨後派親兵把他送到長安。而襄陽龐德公和司馬徽二人有意躲避,神龍見首不見尾,荊州刺史劉表一直沒找到人,故而此二人沒有接詔。除此二人沒有接詔之外,其他各州郡的名士幾乎都是奉詔而來,兩個月內先後抵達長安。


    這些名士之中,還有一人比較有意思,那就是平原華歆華子魚。早年董卓遷都長安時,華歆借機逃遁,走武關入南陽。袁術想將他招入麾下,他卻看不上袁術,不願出仕,後來遇到太傅馬日蟬奉命安撫河東諸郡,他便做了太傅府部屬,又回到長安。做了太傅府屬吏之後,他幾次三番請求太傅馬日蟬為他謀取外放的機會,怎奈兩年來長安局勢多變,一直未能成行。不久前,他好不容易從王允手上謀到豫章太守之職,還沒離開長安就遇到長安大亂,隻能躲在百姓家中暫避。隨後,武威軍和西涼軍大戰,長安各處關隘全部封閉,華歆想走也走不了。等到長安穩定之後,他剛準備前去豫章郡上任,便被征辟為征西將軍府佐吏,還接到太學老師的詔令。


    講武堂的征召中,涿郡盧植更邪乎,征召詔書下達到冀州袁紹手裏,但袁紹卻上疏盧植不久前剛剛病逝。事後經查實,盧植還真是病死了,剛好是李利和李傕會攻長安時病逝的。沒有召到盧植,倒是把遊俠王越給召來了,並且還不是王越一個人,而是一群遊俠。據說,這些遊俠都是王越門下弟子,其中比較有名之人就是王越的大弟子史阿。除了王越之外,此番下詔還召來了一名武將,此人便是荊州劉表送來的南陽黃忠黃漢升。


    太學和講武堂正式授學之前,李利親自接見奉詔而來的兩百多位名士和一眾西涼將領,並在將軍府大擺筵席。席間,李利姿態極低,表現得謙遜有禮,對蔡邕孔融鄭玄等當世大儒極為敬重。即使是某些心中不憤的名士借著酒勁出言諷刺挖苦,李利也絲毫不動怒,始終笑臉迎人,表現得極其寬容大度。


    宴席之後,經李玄李儒和賈詡三人舉薦,華歆邴原管寧崔琰和國淵等五人被李利留在將軍府聽用,協助李玄和李儒處理西涼二州政務;王越被任命為裨將軍,黃忠被征召為中郎將金猊衛副統領。任命已下,華歆崔琰國淵王越和黃忠等人皆無異議,欣然領命。但邴原和管寧二人對李利的任命不置可否,似有不願出仕之意,可惜李利根本不給他們開口拒絕的機會,聲稱已經命人去接他們的家人前來長安居住。丟下這句話後,李利揚長而去,使得邴原和管寧二人麵麵相覷,極為憋氣。


    兩百多位名士進入太學任教,長安太學也算是實至名歸,真正成為大漢第一學府,名頭極為響亮,聲譽頗著。正式授學後,蔡邕擔任太學院長,鄭玄和孔融任副院長,中常侍李儒兼領太學教務長,郡府兵派出一個千人隊進駐太學府,直接聽命於李儒。


    自此,長安太學正式運轉,首批三千名學生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入學受教。


    太學正式授學時,位於龍驤李府的講武堂同樣正式開學。院長由李利親自擔任,皇甫嵩朱儁擔任副院長,王越擔任教務長,西涼軍主力戰營的各營統領和鐵陀史阿黃忠等人就是講武堂的老師。第一批學生除了一千多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之外,還從西涼軍中抽選兩千多名隊率以上的中低級將領入學,他們直接跨過初中兩個階段,直接進入為期三年的兵法學習和實戰訓練。


    好不容易促成太學和講武堂正常運轉之後,李利終於暫時抽身出來,著手準備西征事宜。而此時已是仲夏時節,再有大半個月便入秋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賁中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賁中郎並收藏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