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時候,吳華和魏向東一直看著蘇茂言欲言又止。


    蘇茂言再遲鈍也反應過來了,他奇怪的看著他們:“你們有什麽事兒嗎?”


    吳華道:“明天的交流會,你準備好了嗎?”


    比起上回省協的交流,這回明顯更正式一點,不管是上去做學術報告的,還是在下麵討論交流的,都是傷科的骨幹和帶頭人,如果有點點不行的話,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暴露在眾人麵前。


    再加上醫生們的八卦能力。


    估計第二天蘇茂言就能在整個北華省的傷科醫生中出大名。


    蘇茂言還以為是什麽事兒呢,他道:“準備好的了,放心放心。”


    他身邊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似乎都比他本人要來得憂心,倒是他自己有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淡定。


    他的水平就是那樣,不管放在哪裏都不會改變,別說是一個省內的學術交流會了,就算是去國外,他的水平也不可能突然退步,更不可能突飛猛進。


    “星期六一整天都是學術報告,星期天才是討論交流,一開完會我就和你們聯係,一定不叫你們擔心。”


    有人擔心也是甜蜜的煩惱呀。


    蘇茂言正這麽想著,外麵就聽見了喧嘩聲。


    吳華道:“我出去看看。”


    他雖然平常看起來靦靦腆腆的,但是絕對是最八卦的那個,所以一有什麽風吹草動,那是立刻就行動,一點都不含糊。


    看他一馬當先的出去了,蘇茂言就知道他不用動了,隻需要在這裏聽現場實況播報就行。


    不過這一大早的,還沒到問診時間,外麵是出什麽事兒了?


    他習慣性的打開了聽力開關之後,當聽到發生什麽之後,立刻就站了起來。


    “怎麽了?”魏向東被他嚇了一跳。


    蘇茂言已經走出門了,隻有聲音傳來道:“幫我把我的東西拿著。”


    走的太急,忘記了。


    魏向東做了蘇茂言這麽久的助手,一聽就知道不好,立刻拿起了蘇茂言平常用的東西跟著他走了出去。


    外麵的一樓大廳,好幾個剛剛來上班的醫生都圍在了一起,吳華隻能被擠在外麵,踮著腳尖想要看究竟發生了什麽。


    “大家請讓一讓。”旁邊的小護士正在維持著秩序,畢竟萬安堂的早上,除了過來上班的醫生之外,還有一大堆病人。


    一個護士見到了蘇茂言,立刻道:“蘇大夫,您怎麽下來了?”


    蘇茂言道:“下麵怎麽了?”


    他穿著一件白大褂,走得又快,幾乎帶著風,問話的神情也非常嚴肅,護士本來是想請他上去的,但是話到嘴邊就成了:“一個患者暈倒了,年齡4歲,主訴症狀是感冒發燒,剛剛掛了號沒多久就暈倒了,看樣子不知道是不是驚風。”


    作為一名在萬安堂裏麵工作的護士,她還是有一些醫學知識的。


    蘇茂言一邊點頭一邊往人堆裏走。


    眾人看了是他,也都下意識的讓開了一條路。


    這路都讓完之後才反應過來,咦,為什麽要讓路呢?


    難不成是因為蘇大夫走路的姿勢太拉風了,所以不知不覺就震懾住了他們?


    你別說,剛剛蘇茂言走過來的時候,還真像是自帶bgm的醫生。


    但其實這會兒已經有醫生在為暈過去的小孩兒診治了。


    蘇茂言沒有貿貿然的插進去,而是在觀察小孩兒的情況。


    從喧嘩聲開始到他走到這裏,也就是不過一分多鍾的時間,也就是說小孩兒暈過去已經有一分多鍾了。


    在暈過去的同時還伴隨著抽搐的動作,而且聽護士的意思之前掛號的症狀也是發燒,這麽一看,是驚風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因為很大一部分的小兒驚風都是高熱之後出現的,才開始的症狀和感冒發燒比較像。


    但是蘇茂言這會兒也沒有上手摸脈,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驚風。


    畢竟光從小孩兒現在的情況來看,也不排除癲癇的可能性。


    “怎麽樣?”他還沒有開口問,旁邊就有醫生開口了。


    那位診治的醫生其實不算是兒科專精的醫生,他一走進門就碰到了小孩兒暈倒,所以下意識的就上手開始治療了,這會兒被問到了情況,他想了想道:“應該是驚風吧。”


    應該是驚風?


    “我來看看。”另一位醫生道。


    其實在場的醫生們都不是專攻兒科的,所以蘇茂言也主動請纓道:“我最近在看兒科的書,不如讓我來試試吧?”


    他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是啊,今天蘇醫生在給人看診啊!


    小護士的眼睛一亮:“那就麻煩蘇醫生了。”


    其他醫生也早就聽說過蘇茂言的專精項目一直都在不停的拓展,最近好像拓展到了兒科,從前他們還會說一兩句閑話,後來看了看蘇茂言的病人治愈率就徹底閉嘴了。


    算了算了,咱們不和天才比行了吧?


    更何況蘇茂言簡直都脫離了天才的範圍,進入了怪物的範疇了。


    那位判斷是驚風的醫生也讓了開來:“你來看看吧。”


    不過他覺得應該是驚風,當然了,他本人是看骨傷科的,術業有專攻,他也不是很肯定就是了。


    蘇茂言立刻蹲了下來,把手指搭在了病人的手腕上。


    旁邊的媽媽正焦急的看著他,希望他能想點辦法。


    雖然已經打電話給120,但是120來這裏也需要時間,她現在真的害怕自己的小孩兒會出什麽大問題。


    蘇茂言皺起了眉頭,因為他麵前的這位小孩兒很顯然不是小兒驚風,而是小兒癲癇。


    癲癇和驚風,在某些方麵還是有些相似的,比如都是突然倒下來,比如都會產生抽搐之類的症狀。


    不過這完全是兩種病,病因就完全不同。


    驚風在之前說過了,很可能是顱內感染或者是顱外感染之類的毛病引起的,但是癲癇的話,是大腦神經元出現了問題,異常放電,所以才會導致病人的大腦功能短時間內出現障礙。


    這個病又叫做羊羔瘋,說起癲癇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但是羊羔瘋不少人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癲癇說起來比驚風還要麻煩一點,因為它的類型太多了,而且現在能搞清楚原因的是少數,大部分的癲癇都是原發性的癲癇,弄不清楚具體的原因。


    而眼前的這位病人,應該是風癲引起的癲癇。


    蘇茂言說出了自己的判斷之後其他醫生們就討論了起來。


    其實小孩兒突然倒地抽搐的原因不少,有癲癇,有驚風,也有可能是電解質紊亂或者高血壓之類的毛病,所以在蘇茂言診斷的時候,不少醫生們就在討論。


    現在聽了蘇茂言的結論,有些醫生讚同道:“我也覺得是癲癇。”


    雖然之前這小孩兒有過高熱的狀況,容易和驚風混淆,但是從具體的症狀來判斷,還是比較像癲癇。


    蘇茂言道:“他的雙眼斜視,脖子僵硬,四隻抽搐,嘴巴緊閉,臉色通紅,這些症狀正是風癲裏麵提到的症狀,再加上他的脈搏也是弦滑脈,所以我判斷他是風癲。”


    “幫我把針拿過來。”說完之後蘇茂言也沒有等其他醫生發表意見,就準備進行急救了。


    他們也等不到120來了。


    在蘇茂言之前,那位看病的醫生已經把小孩兒的衣領解開了,頭也偏向了一側,這會兒蘇茂言立刻就把壓舌板放進了小孩兒的嘴裏。


    “你打算給他針灸?”有人問蘇茂言道。


    蘇茂言點頭,在癲癇發作的時候,針灸還是很有用的,當然,除了針灸之外也可以采取推拿的辦法。


    不少人都聽說過蘇茂言的一手針灸功夫出神入化,不過很少有人看過,除了病人和吳華兩人之外,也沒有其他人會吃飽了撐得跑去別人的診室圍觀。


    所以這還是蘇茂言第一次在萬安堂這麽多人麵前給人針灸。


    很快在場的醫生們就看出了門道來。


    蘇茂言的動作實在是太利落了,不僅是利落,而且非常精準,取的穴道雖然沒有什麽稀奇的,但是手法卻叫人忍不住移開目光。


    剛剛還打算繼續問蘇茂言事情的醫生也閉上了嘴。


    不知道為什麽,他突然有一種在看一場盛大節目的感覺。


    明明隻是針灸啊,他們這些醫生,一天不知道要給多少位病人針灸,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但是為什麽放在蘇茂言手上,就這麽賞心悅目呢,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還沒等他想明白,蘇茂言已經在人中、內關等穴道快速的進針了。


    “真的好快啊。”


    他聽到旁邊有病人在感歎,還有人在問這是在幹什麽。


    不過醫生們這會兒都全神貫注的看著蘇茂言的動作,暫時還沒有人回答圍觀群眾的問題。


    隨著蘇茂言的動作,小孩兒抽搐的情況微微好轉了一些,至少手沒有繼續抽搐了。


    蘇茂言見狀也沒有放下針,而是不再往體穴上麵紮針,反而換成了耳針。


    在體針方麵,他采取的是泄法,但是在耳針上麵,那就必須要用刺激的辦法了。


    或許是他的針法奏效了,也或許是癲癇的發作期已經過了,總之小孩兒慢慢的停了下來。


    蘇茂言見狀鬆了口氣,一一起針。


    旁邊的人也跟著他鬆了口氣。


    小孩兒的媽媽更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謝謝醫生,謝謝醫生啊!”那位媽媽抓著蘇茂言的手感謝道。


    蘇茂言搖頭道:“沒事,一會兒120到了,趕緊去醫院檢查檢查原因,小兒癲癇的原因很多,看看究竟是什麽引起的,對症治療。”


    120很快就來了,說起來這次來的還是和蘇茂言有過一麵之緣的小護士。


    上回那個肺栓塞的病人,就是她過來接去醫院的。


    萬安堂離他們那兒最近,所以叫120的話都是他們那兒的急診直接派救護車過來。


    因此那個護士看到蘇茂言時忍不住微微張開了嘴,怎麽又是這位年輕的醫生啊。


    好像最近兩回萬安堂叫120他都在。


    等問清楚了情況之後,這位護士就不淡定了。


    這難道是中醫界的柯南嗎?怎麽走哪兒哪兒有人發病啊。


    如果她再去和其他醫院負責急診的護士們交流交流的話,或許就會打開另一扇新的大門。


    魔性的蘇醫生,可不止是在他們醫院叫過救護車,他叫救護車的範圍廣著呢。


    護士走之前還忍不住看了蘇茂言一眼,她還記得,上回萬安堂的負責人聊天的時候好像提到過,這位蘇醫生是他們王大夫的得意門生。


    怪不得那麽厲害了,說起來王群大夫請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假,最近終於回到醫院了。


    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呢。


    等救護車把人送走了之後,萬安堂又恢複了正常的看病秩序,隻是不少人都知道了萬安堂裏麵有一位能看兒科的醫生,看起來還挺厲害的。


    盡管不知道那個癲癇是本來就發作完畢了,還是因為蘇茂言的幹預才結束的,但是光看蘇茂言的架勢和周圍醫生們的態度,這位醫生的水平肯定是不錯的。


    有時候樸素的勞動人民也是有著非常樸素的道理的。


    所以第二周根本都不用蘇茂言請孫負責人幫他找病人了,因為從這周五開始,就有不少兒科的患者家屬來找他掛號了。


    上樓之後,吳華鬆了口氣道:“剛剛真的是有點嚇人。”


    不管是癲癇還是驚風,發作起來都是很嚇人的,不管是對家長還是對身邊的圍觀群眾都是一樣。


    蘇茂言心裏還在擔心那個小孩兒,癲癇這個病,不好治,是真的不好治,也不知道小孩兒的檢查結果怎麽樣。


    到了下午,蘇茂言看完病後就準備去報道了。


    不過去報道之前他還是給王群打了個電話。


    作為蘇茂言的導師,王群這次也是被邀請了去交流會的,之前他們兩人就聯係過,不過隻是電話聯係,還沒見上麵。


    畢竟王群前幾天才回到華市。


    “老師您在哪裏?不如我來接你?”


    王群說了一個地址:“你過來吧,咱們一起去報道。”


    王群說的地方蘇茂言還挺熟悉的,就是王群家,他讀書的時候去過好幾次,都是過去吃飯的。


    所以很多時候,比起導師,王群更像是他的一位長輩。


    到了王群家,還沒進門,蘇茂言就聽到了小孩兒的哭聲。


    小孩兒?王老師家為什麽會有小孩兒?


    王群立刻過來開了門:“你來了,先進來坐吧。”


    一走進去,蘇茂言發現王群家裏竟然還擺著一個黑白照片,照片前麵還擺了一些水果。


    難道王老師家裏有人過世了?!


    蘇茂言一驚,怪不得之前王導消失那麽久。


    王群見狀道:“不是親戚,是朋友。”


    那是一位看起來和王群差不多大的老婆婆,長得很是慈祥,即便年紀不再,也能依稀窺見年輕時的清秀。


    蘇茂言又看向王群家的沙發,沙發上麵正坐著一個剛剛還在嚎啕大哭的小孩兒,不過現在小孩兒已經開始擦淚了,一邊擦淚還一邊偷偷的看蘇茂言。


    是個很瘦小的小孩兒。


    而且憑蘇茂言的眼力,很快就看出來了,這個小孩兒和那位黑白照片上麵的老人長得挺掛像的。


    “這位是?”蘇茂言問道。


    王群也沒有瞞著蘇茂言,畢竟他是把蘇茂言當成子侄來看待的:“這是我朋友的外孫,她女兒走了,她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現在她也走了,沒有人托付,就把孩子托付給了我。”


    這話聽起來簡單,但是裏麵的詳情就複雜了,不用問蘇茂言都能腦補出一部電視劇了。


    “那他現在是老師領養?”


    領養和幫忙帶孩子完全是兩個概念。


    王群點點頭:“沒想到臨老了,還能享受天倫之樂。”


    兩人的聲音很小,畢竟這些話不能在孩子麵前說,蘇茂言把帶給王群的茶放下之後,就坐到了沙發上和這個小朋友聊天。


    小朋友還挺有戒心,就說了一句叔叔好之後就不開口了。


    倒是蘇茂言覺得小孩兒太瘦了,精神也有點不好,作為醫生,下意識的就關心起了小孩兒的情況。


    王群道:“有點貧血,缺鐵,我這裏正打算給他開點藥補一補。”


    家裏有一位中醫大佬是什麽感覺?大約就是有什麽毛病就能立刻開藥吧?


    聽到了藥這個字,小孩兒的眼神更警惕了,直接抱住了旁邊的抱枕,使勁的搖頭。


    但是光搖頭,也不說話。


    蘇茂言見狀疑惑的看了王群一眼。


    王群歎了口氣,趁著到廚房裏麵倒茶的時候說:“孩子有點自閉,不過也不嚴重,按著這個年齡其實是可以去上學的,我想著也不著急,先讓他調理調理身體再說。”


    蘇茂言點頭道:“辛苦老師了,不如請個保姆?”


    王群也有六十多歲了,這種年齡帶一個五六歲的小孩,那也太辛苦了。


    王群道:“恩,已經再找了。”


    兩人又聊了聊天,這才一起去報道,至於小孩兒也就跟著一起去了,王群也不放心他一個人。


    反正酒店他也是住單間,小孩兒也能住得下。


    也是緣分,這次的交流會仍然是在秦氏集團下麵的酒店舉辦的。


    秦嶼雖然人在國外,但是時時刻刻都牽掛著蘇茂言,早就打聽到了交流會的地點,也早就幫著蘇茂言安排好了房間。


    太細心了。蘇茂言一邊覺得高興,一邊決定了等秦嶼回來,一定要多給他開幾服藥吃吃,把身子調養好。


    報道的地方沒有多少人,因為他們來的時間算比較晚了,這會兒隻有零星幾個人在報道台那裏,還都是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是認識王群的,立刻迎上來道:“王老師好,您是過來報道的吧?請跟我來。”


    至於王群身邊的蘇茂言,他下意識的就忽略了,畢竟蘇茂言的臉太嫩了,走出去說他二十歲都有人信,所以這位工作人員還以為蘇茂言是跟著王群過來的子侄之類的。


    直到蘇茂言也拿起了筆,問他道:“我沒有找到我的名字呢?能不能把另一張表遞給我?”


    工作人員一愣,立刻就反應過來了,不僅是這位工作人員,其他工作人員也反應過來了。


    他們討論了好久的正主,來了!


    早在發邀請函的時候,他們就奇怪這位年輕的醫生是誰,所以今天都想著好好看一看這位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神仙,沒想到還真是一位神仙。


    至少從臉來說,完全夠得上神仙兩個字了。


    “不好意思,您的名字在這裏。”工作人員立刻把名單遞了過去。


    簽了字之後就是安排房間了,工作人員剛想說話,就見酒店的大堂經理正朝著他們這邊走過來。


    咦,難道是他們的房間出問題了?


    沒想到大堂經理彎都沒有拐,直接就走到了蘇茂言的眼前:“蘇先生,您的房間已經準備好了,您看您是想在房間裏麵用餐呢,還是在樓頂的餐廳用餐呢?”


    都準備好了的,就差蘇茂言來了。


    大堂經理今天可是從下午開始就讓人幫他盯著了,所以蘇茂言一來,他就立刻出來招待了。


    蘇茂言也認識這位經理,他道:“不用麻煩不用麻煩。”


    其他人就不清楚情況了,一頭霧水的看著非常有禮貌的大堂經理和同樣非常有禮貌的蘇茂言。


    這是怎麽回事?


    這位神仙難道還認識這座酒店的大廳經理?那真是交遊廣闊了。


    畢竟這座酒店可是華市最好的酒店之一。


    王群也不清楚蘇茂言什麽時候認識了酒店的人,莫不成這位大堂經理還是蘇茂言的病人?


    詭異的,所有人的腦回路都拐到了這個方麵。


    蘇茂言其實挺不習慣的,他推拒了大堂經理的陪伴,拿了房卡就直接回了房間。


    還是那一間房啊。


    而且房間裏麵已經放了很多他習慣用的東西,喜歡吃的水果。


    果然是貼心的秦總裁。


    蘇茂言放下了東西之後就去找了王群。


    兩人和一個小孩兒準備出去吃個晚飯。


    不知道一直躲在哪裏的大堂經理又冒出來了。


    他們早就給蘇茂言準備好了晚飯,要是讓他出去吃,那就是失職了。


    要知道,秦總一再強調,外麵的飯菜大概率的不太衛生,所以能把蘇茂言留在酒店吃就在酒店吃。


    在酒店吃安全有營養啊。


    王群聞言道:“那就在這裏吃吧。”


    這位病人為了和醫生打好關係也真的是太努力了,其實不用這樣的,就算不和他們打好關係,他們也會好好給病人看病。


    不過這要是不去吃,可能病人還會覺得心裏忐忑吧。


    王群想著,到時候把錢付了就行,沒有什麽好糾結的。


    於是腦回路各自不同的一行人就去了頂樓的餐廳。


    在這裏可以俯瞰整個華市,所以位置很緊張,一個晚上能進來用餐的也不過十根手指頭就能數出來。


    坐下之後,等大堂經理離開了,王群問道:“他是想找你看什麽病?怎麽這麽客氣,今天就算了,以後不要欠這種人情。”


    這是王群的經驗之談,和病人的相處,有時候要有策略,一方麵,你要讓他們安心,一方麵,又不能真的占他們便宜。


    蘇茂言失笑道:“不是病人,隻是一個朋友的朋友。”


    “朋友?”王群有些驚訝,蘇茂言的情況他還是清楚的,原來在學校的時候就沒見著有同學之外的朋友,現在怎麽認識了這樣的朋友?


    不過他也沒有多問,朋友總比病人好:“那也不要欠人情,這頓飯老師請你吃,老師也好久沒有見到你了,今天我們好好聊聊。”


    旁邊的小朋友就靜靜的聽著他們的話,他對其他的都沒什麽興趣,唯獨在蘇茂言和王群聊到給人看病時他會有反應。


    蘇茂言也發現了,王群笑了笑道:“他對中醫很有興趣。”


    這也是一件好事了,有王老教導,以後肯定也是一位優秀的醫生。


    這頓飯最終王老還是沒有請成功,因為飯錢是早就結了的。


    王群更好奇蘇茂言的那位朋友是什麽人了。


    怎麽這麽大方?


    遠在國外剛剛吃完藥的秦嶼又打了個噴嚏,真的是好想快點回國啊。


    雖然他的燒退了,但是卻留下了咳嗽的後遺症,每天晚上都咳得睡不著,藥也吃了,但是沒有什麽用。


    如果貓眼兒在他身邊就好了,不過是咳嗽而已,肯定幾服藥就治好了。


    這麽想著,他可憐的喝了一杯水,繼續去工作了。


    畢竟接下來他是想要去藥王鎮調養身體的,所以還是得擠出一點時間啊。


    另外一邊的蘇茂言吃完飯又拿起了那本傷科簡述,這本書他已經翻完了,算是簡單的看了一遍,雖然不夠深入,但是也是他這麽短時間內能理解到的全部了。


    他看完書,又翻開了明天的議程。


    作為傷科的學術交流會,所作的報告當然都是傷科相關的,而且每一位作報告的都是耳熟能詳的傷科醫生們。


    蘇茂言簡單的看了一下明天的報告,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題目,他也忍不住期待起明天的交流會了。


    至於第二天的討論,是從第一天的報告裏麵選取的三類疾病的辯證治療方案。


    一類是損傷後遺症,看到這幾個字,蘇茂言不由就想起了那天的那位病人朋友,不會他要來參加的真的是這個交流會吧?


    除了損傷後遺症之外,還有頸背部和腰部的疾病。


    咦,竟然都是他所涉獵的範疇。


    蘇茂言鬆了口氣,既然他都有所涉獵,那麽後天的討論肯定沒有問題了。


    當然,後天除了討論之外,交流會還請了相應的患者過來,這也算是各種交流會的傳統了。


    第二天蘇茂言早早的起床了,收拾好了之後提前了半個小時到達會場,會場不大,因為人少,統共的座位隻擺了三排,分成了兩列,大概也就是三十人左右的樣子。


    座位上麵都有座牌,蘇茂言坐在最後一排最右邊的第一個位置,他到的時候旁邊已經坐了人了。


    他看了一眼名字,劉茂。


    好像沒有聽過,而且看起來也是一位非常年輕的醫生。


    劉茂倒是對蘇茂言神交已久,畢竟為了這個醫生,他還專門去了一趟藥王鎮。


    更何況他也非常好奇,這位比他還青年許多的青年中醫師,究竟是怎麽得到雷老的認可的。


    要知道,在首都中醫圈子裏麵,數不清的人想要拜雷老為師,裏麵不乏有比他本人還要優秀的,但是雷老爺子竟然一個都沒有選。


    所以現在雷老爺子究竟要怎麽樣的徒弟,幾乎已經成為了首都圈子裏麵的一個梗。


    大家都覺得,這徒弟肯定是沒有了的,誰家孩子會那麽“倒黴”被雷老爺子看上啊。


    劉茂之前也是這麽想的,但是現在看到蘇茂言之後,就覺得說不定雷老爺子會在晚年迎來一個徒弟呢?


    他對著蘇茂言介紹了一番自己:“我是劉信劉老師帶著的博士生,這次過來是給他幫忙的。”


    原來是劉老的學生,蘇茂言也趕緊介紹了自己。


    不過他的介紹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地方,但是聽了他的話後,劉茂不僅沒有露出“你竟然是小鎮醫生”的驚訝,反而對他道:“我聽過你的名字,你的邀請函也是我寄出去的,雷老師和劉老師都很看好你,明天的交流會請加油。”


    是隻有加油了,他已經聽說了,不少大佬都對蘇茂言很感興趣,大部分都是善意的感興趣,但是也不乏一些覺得蘇茂言來參會是胡鬧的醫生,所以他也很期待看到第二天的交流會究竟會發生什麽。


    很快會場的人慢慢的就都到了。


    比起上回省協的交流會,這次的學術交流會明顯正式的多,來的人穿的都很正式,看年齡最小的也有四十多歲。


    全場就隻有蘇茂言和劉茂兩個年輕人坐在角落裏。


    不出意料的是,每個進入會場的人都會下意識的看看蘇茂言的方向。


    他們都認識劉茂,所以那個不認識的人當然就是傳說中這次來參會的小年輕了。


    長得挺好看挺精神的,身上也沒有什麽奇奇怪怪的裝飾,第一眼看過去還行。


    王群是不早不晚到的,他一來就被幾個人圍住了,看起來他們都很熟,所以趁著這會兒交流會沒開始,聊聊天聯絡一下感情。


    王群說著說著就把蘇茂言叫過去了,介紹說這是他的學生,希望在場的長輩們多多照顧。


    這也是為什麽雷老爺子不怎麽擔心的緣故,老師在那裏,怎麽也會護著學生的。


    於是蘇茂言很快就融入了這群人裏麵。


    等劉信來的時候,蘇茂言已經笑著和好幾位骨幹醫生說話了。


    這些四十多五十多歲的醫生也覺得頗為驚奇,沒有接觸蘇茂言之前,他們還以為這肯定是個恃才傲物的角色。


    不管怎麽說,劉信的名頭擺在那裏,所以選的人雖然非常年輕,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信服力的,所謂信服力,那就是劉信本人肯定不會胡亂操作,所以這個來參會的年輕人,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既然有兩把刷子,又這麽年輕,難免的會恃才傲物,這很正常,就他們在座的這群人裏麵,年輕的時候不也是眼睛長在頭頂上。


    所以有一部分人,還沒來就對蘇茂言產生了惡感,這種惡感不嚴重,但就像是一個引子,讓人不免存了偏見。


    不過這樣的偏見在和蘇茂言交談之後就完全消失了。


    老一輩的人,還是很喜歡看到又有才,又有禮貌的小孩的,蘇茂言明顯就是這樣的人,不管是從形象還是談吐,在同齡人中,他都顯得非常優秀,再加上一貫的謙虛謹慎的為人態度,怎麽能叫人不喜歡?


    至少這群和王群相熟的醫生裏,不少都對蘇茂言產生了好感。


    王群見狀也笑了,他的學生他知道,本身優秀不說,也沒有年輕人的浮躁,不管是作為學生還是作為晚輩,相處起來都非常的愉悅,他有這種感受,其他人肯定也有。


    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這次的交流會會出什麽問題。


    又過了幾分鍾,等大家都落座之後,交流會也就開始了。


    劉信作為這次交流的召集者,肯定是要上去講話的,他也不廢話,短短的幾分鍾就把這次交流會的目的、意義講完了,接下來就是各位大佬們作報告了。


    蘇茂言聽得很認真,一邊聽還一邊記筆記,他平常學習的都是藥王係統裏麵碎片的東西,最近雖然多了一本傷科簡述,但是總的來說,還是缺乏和其他醫生們的交流。


    所以對於這種學術交流會,他都抱著學習的態度,希望能從其他優秀的醫生那裏學習到更多他沒有涉獵或者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這些大佬們也沒有讓他失望,每一篇報告都做得非常好,不是誇誇其談,也不是空泛大話,全部都是針對某一項疾病,用具體的實力和數字來探討治病救人的法子。


    蘇茂言越聽眼睛越亮,他忍不住把傷科簡述裏麵的內容拿出來作對比,一邊對比一邊學習,很快他就弄懂了一些之前還覺得頗為晦澀的東西。


    劉茂在一旁有些疑惑的看向蘇茂言。


    他平常聽得交流會很多,所以對於某些大佬口中的東西也是非常熟悉了,他覺得熟悉,下意識的就認為蘇茂言也應該差不多,沒想到一回過頭去,蘇茂言那雙亮晶晶的雙眼就闖進了他的視線裏。


    用得著這麽認真嗎?!


    簡直像是如饑似渴的小學生!


    所以蘇茂言這種無比認真、幾乎已經聽入神的樣子,究竟是裝模作樣還是真情實意?


    他這一疑惑,就忍不住多看了蘇茂言兩眼。


    他哪裏知道,一些對於他來說非常正常的知識,對於蘇茂言來說卻是非常寶貴的。


    這就是平台的作用了。


    從前蘇茂言雖然厲害,但是平台有限,接觸到的優秀的醫生們也不多,就算在萬安堂碰到了幾個,可是也沒有這種交流的機會。


    所以他真是豎起了耳朵,全神貫注的在聽,完全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腦子轉的飛快的蘇茂言同誌,根本沒有注意到其他人的目光。


    其他人的目光和他有什麽關係?


    上麵大佬們講的內容那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僅劉茂發現了,其他人也發現了,畢竟隻有三排座位,很容易就能瞥到其他人的情況。


    像是蘇茂言這樣全神貫注的當然沒多少,大部分還是屬於認真聽,但是偶爾走一下神的這種,這一走神就瞧見了全場最靚的那個崽。


    竟然聽得那麽認真,真的是非常引人注意了。


    關鍵是不少人都在偷偷的瞥他,他還非常鎮定的繼續做著筆記,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成為了人群中的焦點。


    大佬們不由麵麵相覷,這位小年輕都聽得這麽認真,他們也認真聽吧,不然也太丟臉了。


    於是整個會場的會風再次上了一個新台階。


    在上麵作報告的人也有點奇怪,平常作報告的時候,下麵的人聽得雖然也認真,但是絕對沒有這麽肅穆的氛圍,現在大家夥都盯著他,看那樣子像是要把他說出去的每一句話都放在腦海裏認真過一遍。


    有點恐怖了。


    他也會說錯話的啊!


    用不用聽得這麽認真啊?


    很快他就發現了這種肅穆氛圍的源頭,有那麽一個年輕人,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他,一邊盯著他,一邊還在奮筆疾書,麵露思考。


    但是說到某些有疑惑的地方,這個年輕人就會皺起眉頭,冥思苦想,仿佛這也是一件難倒了他的難題。


    這表情簡直堪稱豐富。


    這反應簡直堪稱完美。


    這絕對是上課時永遠都坐第一排,老師提問永遠都是第一個舉手,交作業永遠都是最先做完的那種學霸學生!


    就算不聽他的報告,光是看這位學霸年輕人的表情,都仿佛能看見學術交流會中,暗藏在安靜裏的洶湧洪流。


    而且這股洪流還帶動了其他的人,於是全場的人都死死的盯住了他。


    大佬疑惑了,大佬驚訝了,大佬麻木了。


    明明有這麽一位捧場的小輩,還帶動了一群捧場的同輩,為什麽他卻覺得瘮得慌呢。


    以一己之力更新會風的蘇茂言醫生,真是有種魔性的罪惡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醫術震驚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湉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湉喵並收藏我的醫術震驚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