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吹起,卷起院中浮土,月光皎皎,照著院中方寸之地。
祁襄話問得突然,他也沒給自己三思的時間,隻想知道一個答案,一個他當來當去的答案。
“尚未成親。”白君瑜說得坦然,也沒覺得祁襄這話問得有何不妥。大川男女成婚晚些,一般男過十八,女過十六才開始議親。到他們這樣二十四歲的年紀,經年未見問上一句也是應該。
祁襄心裏的糾結瞬間消散了,一邊唾棄自己的小心思,一邊“假惺惺”地問:“為什麽?”
白君瑜戲謔道:“我堂兄三年前過世了。大伯母以堂兄無子嗣為由,每天哭鬧堂兄無人守孝,不能瞑目。祖母向來更心疼堂兄些,就跟我父親說,讓我如親兄弟般為堂兄守上三年,堂兄是家中長孫,理應有這樣的待遇。”
祁襄皺眉,脫口而出,“荒唐!”
等話說出口,祁襄又覺得自己多言了。這是白家的事,私下議論兩句沒什麽,但當著白君瑜的麵說他的祖母荒唐,就太失禮了。
白君瑜笑了,“誰說不是呢?別人議論紛紛,祖母全然不在意。父親也不好在這種事上與祖母爭執,隻能照辦。”
關於白家的事,祁襄是知道些的。白君瑜的祖母育有兩子,長子娶的是她娘家的外甥女,次子就是白君瑜的父親奉北將軍。白祖母向來對長子一家更為親厚,大川沒有“長輩在,不分家”的說法,所以白家早已分府,白祖母跟著長子一家住,這樣想來,偏心一二也正常。
可白家長子有三個孩子,長孫過世,他仍有親弟妹可以為其守孝三年,怎麽也排不到白君瑜身上。若按正常,白君瑜守一年即可。這下白白耽誤了,想讓旁人不議論都難。
“我記得你堂兄身體不錯,怎麽突然沒了?”
白君瑜似有些不好開口,頓了又頓,才低聲說:“沉迷於勾欄,胡亂用藥,身虛驟逝。”
祁襄了然——就是“馬上風”。
這樣不光彩的死法,白家祖母仍然袒護,可見白君瑜不守這三年是必然不成的。至於是白家祖母非讓他守,還是其他人有心攛掇使壞,就不好說了。
這種事多問隻會徒增鬱悶,祁襄轉問:“奉北將軍與白夫人可還好?”
“有勞記掛,父親母親身體康健。”
祁襄點頭,“我不便上門打擾,今日也多謝將軍與夫人掛念,回去代我敬謝吧。”
“好。”白君瑜並不圖這聲謝,但祁襄有心,他必然把話帶到。
白君瑜離開時,夜色已深。京中沒有宵禁,還有一條不夜街,與西陲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
一桶熱水洗去途中疲憊,潘管家端了一碟點心和一壺花茶進門,“公子,我看您晚上一直陪著太傅大人說話,沒吃多少東西。就再吃點點心吧?”
這些糕餅是路經宋氏糕點鋪時,白君瑜給他買的。祁襄沒嚐幾塊,心裏一直惦記著。
這家的糕餅味道的確很好,外皮又鬆又酥,內餡適中,甜度也剛好,是祁襄喜歡的。可味道再好,也好像少了點什麽。
祁襄吃了一塊就沒再動了——這些,都不是他心裏的那個味道……
第二天祁襄醒來,就收到師父傳來的信,說再有兩三日可到京城,安頓的事無需祁襄操心,他有安排,等過幾天探望祁襄的人少了,他再露麵。
祁襄將信燒掉,穿上衣服去洗漱。
如果要說他在西陲這五年最幸運的事,那必然是遇到了自己的師父——郤十舟。
已是不惑之年的郤十舟之前一直是位遊醫,四處遊曆,居無定所,武功精妙但為人低調,在江湖上的名號並不響亮。這對祁襄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拜郤十舟為師後,郤十舟一直盡心盡力地在幫他、照顧他。否則他能否活到現在,都是未知數。
他此生能得太傅與郤十舟兩位恩師,是他浸在泥裏的二十多年人生中,最幸運的事。
“公子醒啦?我剛給您熬好了米粥,您現在吃嗎?”潘管家擦著手從廚房出來。
四合院地方不大,除了主屋外,隻有東西兩間廂房,在哪兒都能一眼看盡院子,對於潘管家這種獨自照顧主子的人來說就非常方便了。
“晚些吧,有甜湯嗎?”祁襄淺笑著問。
潘管家也跟著笑了,“有有有,我一早就熬上了銀耳蓮子湯,這就給您盛!”
這是祁襄五年前一直有的習慣,早上會喝一碗甜湯先墊著,然後去給嫡母請安。如果嫡母不刁難,回到院子正好吃早飯,如果趕上嫡母氣不順,那這碗甜湯也能讓祁襄不至於餓著。
這個習慣從去了西陲就沒了,也沒那個條件。如今回了京,見祁襄看似要把這習慣撿回來,潘管家也高興。現在祁襄身體大不如前,能多吃點東西總是補的。
甜湯送進屋,祁襄對潘管家道:“師父過幾日會來,這期間有什麽書信往來你幫我看著些。”
“公子放心。”
“幫我準備紙筆來。”他有事要請師父派人去做,回京的路上有白君瑜在,書信往來不方便,才拖到今時。不過他既然回來了,就有得是時間等。
鴿子撲楞著翅膀飛出房簷,個頭比一般信鴿小不少,很不起眼,卻是郤十舟自己養出來的,能來往於自己和祁襄之間,非常方便。
祁襄看著青藍的天,恍然覺得京中似乎沒變過,那些他去過的店鋪昨天路過時發現都還開著;街市的樣子也無甚變化;他熟悉的人也還是那樣,無論成親與否的,於他記憶中的差別甚微……
一切都好好的,變的隻有他而已。
以前那個一早匆匆趕往宮中讀書的小書呆子祁聞景不見了,隻有現在滿腹怨恨,病病歪歪,一心報複的祁襄。
沒什麽不好,含著金湯匙的人無需改變,被屈辱磨平的人不得不變,成長並不是公平的,他咽下了這份不公,就要去討一個說法。
吃完飯看了會兒書,小鬆就帶著大夫來了,這是賢珵昨天就安排好的。
小鬆還是笑模樣,樂滋滋地說:“公子,昨天回去老太爺就吩咐管家準備了些補品,叫今天給您帶過來。”
“回去代我向太傅道謝。”昨天太傅沒多問,也沒多說,隻一直拉著他的手,他明白太傅想說什麽,也理解老人家的心情,所以才格外感念。
“是!少爺本要跟著一起來的,但臨出門前被四殿下叫了去,讓我給您帶話,說您缺什麽,有什麽想要的盡快跟小的說,千萬別見外。”
當今聖上共有六子,自五皇子出生後,已經很多年沒有皇子降生了,所以年初得的六皇子才格外受重視,用大赦天下為其祈福。四皇子在皇子中不算最拔尖的,不是學識能力不好,隻是他的外家平庸,母妃也不甚得寵,故而並不多受皇上重視。
“已經準備得很周全了。”祁襄說。
這樣的小院不難找,能做到五髒俱全,衣食不缺的確是費了心的。祁襄不願給人添麻煩,賢珵做的已經足夠了。
小鬆提著大夫的藥箱,殷切地說:“那您想起什麽再隨時同小的說。公子,咱們看診吧。等大夫開了藥方,小的跟著一道去拿了送來。”
“好。”
大夫姓錢,看著五十多歲的年紀,胡須及頸,修剪得相當得體,衣衫是普通的棉布縫製,估計是出診的地方優劣不定,這樣進出方便。
在錢大夫給祁襄把脈時,小鬆從旁輕聲說:“錢大夫是我們府上常請的大夫,醫術高明,擅於調理。我們老太爺身子骨這麽硬朗,也有錢大夫的一份功勞。錢大夫為人隨和,又不計診金,很得街坊四鄰的擁戴。如今在永林堂坐診,離您這兒不遠,有事可以請他來。”
祁襄點頭。像太傅這種職位,是有權請宮中太醫診治的。不過平日調理把個脈這種,不好總勞動太醫,所以像賢府這樣的人家,都會有自己信得過的大夫專門看診。
一柱香的工夫後,錢大夫捋著自己的山羊胡,語重心長地說:“哎,你這身子是熬壞的,就沒一處不虛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慢慢調養,平心靜氣,切忌憂慮,溫補為上,千萬不可用力過猛。如此十來年,方可見好。”
祁襄並不意外,潘管家也很淡定。隻有小鬆臉都快皺到一塊去了,“大夫,您這說得輕鬆,這十年慢調,遭罪的還是公子啊。”
錢大夫也不惱,笑道:“你這小猴孫懂什麽?‘養’本就是個慢功夫,趁現在還能養,就趕緊養起來。別等到養也無用的時候,說什麽都晚了。”
小鬆也不敢怠慢,“那您開方子吧,我隨您去抓藥。也勞煩您給寫個食譜,這樣公子要怎麽補也好安排著。”
錢大夫點頭,他不清楚這位公子是什麽來曆,做大夫的,把診看好就行,其他不該問的就別問。
方子一式兩份,一份帶回永林堂抓藥,一份祁襄自己留檔。
潘管家拿著方式感歎,“這位錢大夫醫術不錯,方子上的幾味藥與郤先生開的相差無幾。”
“畢竟是老師在用的大夫,差不到哪兒去。”
“公子,我去把小鬆送來的東西收拾一下,您想吃點什麽?我先給您送過來。”
祁襄擺擺手,“不用,你收拾去吧。”
潘管家剛出屋子,門又響了。
潘管家去開門,門口站著一個年紀與小鬆差不多的小廝,一身短打,看著比小鬆穩重些,見到潘管家,忙道:“潘叔,您還記得我不?”
潘管家定睛細看了一會兒,一拍大腿,“喲,這不是白如嗎?!”
白如笑道:“您記得我就好,我奉我家少爺之命,來給公子送給東西,不知公子可方便見我?”
白如口中的少爺,那不是別人,正是白君瑜!
祁襄話問得突然,他也沒給自己三思的時間,隻想知道一個答案,一個他當來當去的答案。
“尚未成親。”白君瑜說得坦然,也沒覺得祁襄這話問得有何不妥。大川男女成婚晚些,一般男過十八,女過十六才開始議親。到他們這樣二十四歲的年紀,經年未見問上一句也是應該。
祁襄心裏的糾結瞬間消散了,一邊唾棄自己的小心思,一邊“假惺惺”地問:“為什麽?”
白君瑜戲謔道:“我堂兄三年前過世了。大伯母以堂兄無子嗣為由,每天哭鬧堂兄無人守孝,不能瞑目。祖母向來更心疼堂兄些,就跟我父親說,讓我如親兄弟般為堂兄守上三年,堂兄是家中長孫,理應有這樣的待遇。”
祁襄皺眉,脫口而出,“荒唐!”
等話說出口,祁襄又覺得自己多言了。這是白家的事,私下議論兩句沒什麽,但當著白君瑜的麵說他的祖母荒唐,就太失禮了。
白君瑜笑了,“誰說不是呢?別人議論紛紛,祖母全然不在意。父親也不好在這種事上與祖母爭執,隻能照辦。”
關於白家的事,祁襄是知道些的。白君瑜的祖母育有兩子,長子娶的是她娘家的外甥女,次子就是白君瑜的父親奉北將軍。白祖母向來對長子一家更為親厚,大川沒有“長輩在,不分家”的說法,所以白家早已分府,白祖母跟著長子一家住,這樣想來,偏心一二也正常。
可白家長子有三個孩子,長孫過世,他仍有親弟妹可以為其守孝三年,怎麽也排不到白君瑜身上。若按正常,白君瑜守一年即可。這下白白耽誤了,想讓旁人不議論都難。
“我記得你堂兄身體不錯,怎麽突然沒了?”
白君瑜似有些不好開口,頓了又頓,才低聲說:“沉迷於勾欄,胡亂用藥,身虛驟逝。”
祁襄了然——就是“馬上風”。
這樣不光彩的死法,白家祖母仍然袒護,可見白君瑜不守這三年是必然不成的。至於是白家祖母非讓他守,還是其他人有心攛掇使壞,就不好說了。
這種事多問隻會徒增鬱悶,祁襄轉問:“奉北將軍與白夫人可還好?”
“有勞記掛,父親母親身體康健。”
祁襄點頭,“我不便上門打擾,今日也多謝將軍與夫人掛念,回去代我敬謝吧。”
“好。”白君瑜並不圖這聲謝,但祁襄有心,他必然把話帶到。
白君瑜離開時,夜色已深。京中沒有宵禁,還有一條不夜街,與西陲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
一桶熱水洗去途中疲憊,潘管家端了一碟點心和一壺花茶進門,“公子,我看您晚上一直陪著太傅大人說話,沒吃多少東西。就再吃點點心吧?”
這些糕餅是路經宋氏糕點鋪時,白君瑜給他買的。祁襄沒嚐幾塊,心裏一直惦記著。
這家的糕餅味道的確很好,外皮又鬆又酥,內餡適中,甜度也剛好,是祁襄喜歡的。可味道再好,也好像少了點什麽。
祁襄吃了一塊就沒再動了——這些,都不是他心裏的那個味道……
第二天祁襄醒來,就收到師父傳來的信,說再有兩三日可到京城,安頓的事無需祁襄操心,他有安排,等過幾天探望祁襄的人少了,他再露麵。
祁襄將信燒掉,穿上衣服去洗漱。
如果要說他在西陲這五年最幸運的事,那必然是遇到了自己的師父——郤十舟。
已是不惑之年的郤十舟之前一直是位遊醫,四處遊曆,居無定所,武功精妙但為人低調,在江湖上的名號並不響亮。這對祁襄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拜郤十舟為師後,郤十舟一直盡心盡力地在幫他、照顧他。否則他能否活到現在,都是未知數。
他此生能得太傅與郤十舟兩位恩師,是他浸在泥裏的二十多年人生中,最幸運的事。
“公子醒啦?我剛給您熬好了米粥,您現在吃嗎?”潘管家擦著手從廚房出來。
四合院地方不大,除了主屋外,隻有東西兩間廂房,在哪兒都能一眼看盡院子,對於潘管家這種獨自照顧主子的人來說就非常方便了。
“晚些吧,有甜湯嗎?”祁襄淺笑著問。
潘管家也跟著笑了,“有有有,我一早就熬上了銀耳蓮子湯,這就給您盛!”
這是祁襄五年前一直有的習慣,早上會喝一碗甜湯先墊著,然後去給嫡母請安。如果嫡母不刁難,回到院子正好吃早飯,如果趕上嫡母氣不順,那這碗甜湯也能讓祁襄不至於餓著。
這個習慣從去了西陲就沒了,也沒那個條件。如今回了京,見祁襄看似要把這習慣撿回來,潘管家也高興。現在祁襄身體大不如前,能多吃點東西總是補的。
甜湯送進屋,祁襄對潘管家道:“師父過幾日會來,這期間有什麽書信往來你幫我看著些。”
“公子放心。”
“幫我準備紙筆來。”他有事要請師父派人去做,回京的路上有白君瑜在,書信往來不方便,才拖到今時。不過他既然回來了,就有得是時間等。
鴿子撲楞著翅膀飛出房簷,個頭比一般信鴿小不少,很不起眼,卻是郤十舟自己養出來的,能來往於自己和祁襄之間,非常方便。
祁襄看著青藍的天,恍然覺得京中似乎沒變過,那些他去過的店鋪昨天路過時發現都還開著;街市的樣子也無甚變化;他熟悉的人也還是那樣,無論成親與否的,於他記憶中的差別甚微……
一切都好好的,變的隻有他而已。
以前那個一早匆匆趕往宮中讀書的小書呆子祁聞景不見了,隻有現在滿腹怨恨,病病歪歪,一心報複的祁襄。
沒什麽不好,含著金湯匙的人無需改變,被屈辱磨平的人不得不變,成長並不是公平的,他咽下了這份不公,就要去討一個說法。
吃完飯看了會兒書,小鬆就帶著大夫來了,這是賢珵昨天就安排好的。
小鬆還是笑模樣,樂滋滋地說:“公子,昨天回去老太爺就吩咐管家準備了些補品,叫今天給您帶過來。”
“回去代我向太傅道謝。”昨天太傅沒多問,也沒多說,隻一直拉著他的手,他明白太傅想說什麽,也理解老人家的心情,所以才格外感念。
“是!少爺本要跟著一起來的,但臨出門前被四殿下叫了去,讓我給您帶話,說您缺什麽,有什麽想要的盡快跟小的說,千萬別見外。”
當今聖上共有六子,自五皇子出生後,已經很多年沒有皇子降生了,所以年初得的六皇子才格外受重視,用大赦天下為其祈福。四皇子在皇子中不算最拔尖的,不是學識能力不好,隻是他的外家平庸,母妃也不甚得寵,故而並不多受皇上重視。
“已經準備得很周全了。”祁襄說。
這樣的小院不難找,能做到五髒俱全,衣食不缺的確是費了心的。祁襄不願給人添麻煩,賢珵做的已經足夠了。
小鬆提著大夫的藥箱,殷切地說:“那您想起什麽再隨時同小的說。公子,咱們看診吧。等大夫開了藥方,小的跟著一道去拿了送來。”
“好。”
大夫姓錢,看著五十多歲的年紀,胡須及頸,修剪得相當得體,衣衫是普通的棉布縫製,估計是出診的地方優劣不定,這樣進出方便。
在錢大夫給祁襄把脈時,小鬆從旁輕聲說:“錢大夫是我們府上常請的大夫,醫術高明,擅於調理。我們老太爺身子骨這麽硬朗,也有錢大夫的一份功勞。錢大夫為人隨和,又不計診金,很得街坊四鄰的擁戴。如今在永林堂坐診,離您這兒不遠,有事可以請他來。”
祁襄點頭。像太傅這種職位,是有權請宮中太醫診治的。不過平日調理把個脈這種,不好總勞動太醫,所以像賢府這樣的人家,都會有自己信得過的大夫專門看診。
一柱香的工夫後,錢大夫捋著自己的山羊胡,語重心長地說:“哎,你這身子是熬壞的,就沒一處不虛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慢慢調養,平心靜氣,切忌憂慮,溫補為上,千萬不可用力過猛。如此十來年,方可見好。”
祁襄並不意外,潘管家也很淡定。隻有小鬆臉都快皺到一塊去了,“大夫,您這說得輕鬆,這十年慢調,遭罪的還是公子啊。”
錢大夫也不惱,笑道:“你這小猴孫懂什麽?‘養’本就是個慢功夫,趁現在還能養,就趕緊養起來。別等到養也無用的時候,說什麽都晚了。”
小鬆也不敢怠慢,“那您開方子吧,我隨您去抓藥。也勞煩您給寫個食譜,這樣公子要怎麽補也好安排著。”
錢大夫點頭,他不清楚這位公子是什麽來曆,做大夫的,把診看好就行,其他不該問的就別問。
方子一式兩份,一份帶回永林堂抓藥,一份祁襄自己留檔。
潘管家拿著方式感歎,“這位錢大夫醫術不錯,方子上的幾味藥與郤先生開的相差無幾。”
“畢竟是老師在用的大夫,差不到哪兒去。”
“公子,我去把小鬆送來的東西收拾一下,您想吃點什麽?我先給您送過來。”
祁襄擺擺手,“不用,你收拾去吧。”
潘管家剛出屋子,門又響了。
潘管家去開門,門口站著一個年紀與小鬆差不多的小廝,一身短打,看著比小鬆穩重些,見到潘管家,忙道:“潘叔,您還記得我不?”
潘管家定睛細看了一會兒,一拍大腿,“喲,這不是白如嗎?!”
白如笑道:“您記得我就好,我奉我家少爺之命,來給公子送給東西,不知公子可方便見我?”
白如口中的少爺,那不是別人,正是白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