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陽城,還開著的便隻剩下了臨街的酒館。孟長青與吳聆對麵而坐。
吳聆不是無故出現在此地的。大約兩個月前,蜀地的長白宗道觀傳來消息,說是蜀地出現了幾股邪氣,一直查不出源頭。當時長白宗並未過多在意,因為蜀地較為荒涼,那裏到處都是真正的深山老林,多的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靈物魍魎,有邪氣也不是什麽怪事。長白宗便派了幾個弟子去蜀地查看,可誰知這幾個弟子一入了蜀地,便再也沒有消息傳回來。
等長白宗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從去年年底,便陸續開始有修士在蜀地一帶失蹤,都是忽然間便沒了蹤跡,連屍體都沒有,長白宗統計了一下失蹤的各派修士,震驚之餘,立刻下令派弟子前往蜀地調查。
吳聆之所以會出現在此地,就是受師門之命趕赴蜀地。仙界大典之後,他一直在吳地一帶遊曆,接到消息他立刻趕往蜀地,途經陽城,本打算在此歇息一晚,卻意外地在那間小鋪子裏遇到了孟長青。
孟長青聽完了吳聆說的事情,問道:“是妖魔作祟?”
吳聆低聲道:“不清楚。”
孟長青這邊忽然就想起一件事,“等等,蜀地?”孟長青當即一愣,從袖中掏出那份冊子查看起來,看了半晌,他一把抓起了放在桌子上的白露劍,對著吳聆道:“吳師兄,我們跟你一起去蜀地,我有師弟下山遊曆,也在蜀地那一帶,算日子他們都該到了。”
吳聆看著麵前的孟長青,似乎有些詫異孟長青要跟著他,他點了下頭,“行。”
二人沒有多加逗留,當晚便啟程前往蜀地。蜀地實在太過於偏遠,星夜兼程,他們也差不多花了半個多月才到了蜀地寧城。到了之後,孟長青才知道,他們是第一批到的修士。
最開始寫信回長白宗的師兄每日都焦急得等待地長白宗來人,一見到吳聆,他立刻引著他們去了那邪氣所在的地方。
寧城北有群山,山崖石壁高聳入雲。寧城位於蜀地,幾千年前此地極為偏僻蠻荒,直到千年前長白宗在此設立分觀,此地才漸漸繁華起來。曾經的蜀地隔絕於世,山高水深,靈力充沛,遍地都是奇珍異獸,長白宗陸陸續續在此設立了十多個分觀,許多小宗門也緊跟著大宗的腳步在此爭奪山頭開宗立派,到如今,蜀地道觀多如牛毛,三步一小觀,十步一大觀,百姓也多了起來。
如今的寧城,已經是南蜀四大城之一,城門口立著塊不知是誰刻下的碑,上書三個字:蜀道難。
這是南蜀的關隘,是蜀地的東南門戶。
孟長青一進寧城就能感覺到此地靈力的豐盈,山水甚至比有長白宗坐鎮的春南還要好一些。一眼望去,寧城的修士也比其他地方的要多上數十倍不止,大街上來往的人大都背著仙劍,這在外麵的城鎮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場景。
蜀地道路艱險,普通老百姓很難進來,當地的繁榮可以說是用仙家氣蘊堆起來的。蜀地多修仙世家,如謝懷風出身的北蜀謝氏便是北蜀地赫赫有名的第一修仙世家。蜀地各大世家與長白有千年的交情,二十年前,謝氏家主死於大雪坪鬥亂,當時謝懷風正在長白求學問道,父母雙亡後,他留在了長白。謝懷風也收到了師門消息,正在趕赴蜀地的路上,隻是他之前人在春南,來的路上花的時間要更多些。
兩人在寧城的道觀歇下了。
吳聆對著孟長青道:“蜀地不同於東臨與吳地,城外危機四伏,平日裏許多修士穿過山林都是小心萬分。你這兩日暫且留在這觀中,等其他修士前來匯合,我先去城外山中探查消息。”
孟長青直接撈了白露劍起身道:“我同你一起去。”
吳聆聞聲看向孟長青,似乎是想勸他,一抬頭卻正好對上孟長青忽然看向他的視線。過了片刻,吳聆低聲道:“好吧,你跟著我,路上一定要小心。”
孟長青點了下頭,“好!我聽你的。”
前來蜀地的路上,孟長青動過禦劍的念頭,因為快。然而被吳聆阻止了,因為蜀地全是高山,連綿不絕的高山,大霧將天地都連成了一片,一丈之內就不見人。別說禦劍了,便是步行都很容易迷失。孟長青很相信吳聆的話,便沒有嚐試,所以他現在非常震驚。他覺得這個高山和他想象的高山不一樣,他活了這麽多年,他從來沒見過這麽高的山,也沒有見過這麽多的山。
寧城北有群山,這句話給了孟長青一定誤導,實際上,是連綿不絕的群山中外,坐落著一個小小的寧城,有如扁舟之於汪洋。是的,巨大的山連成了汪洋。
孟長青當時就有些懵了,這要怎麽找?
吳聆一直看著孟長青,看到他的呆滯的神情,他對著孟長青輕聲道:“跟著我。”
孟長青回過神,抱著“我沒見識我就問”的態度,他問道:“師兄,這要怎麽找?”
吳聆低聲道:“等到午夜。”
孟長青顯然更迷惑了,午夜?那就什麽都看不見了,那不是更加難找嗎?
吳聆見他一直盯著自己看,也有些不自在,他低聲道:“現在什麽也做不了,不要著急。”
“嗯。”
吳聆見天色快暗了,便找了個靠近水源的、稍顯平坦的地方,和孟長青一起坐下了,兩人一起在那裏等著天黑。深林之中本就寒濕,夜裏更是冷得徹骨,兩人幹坐在那裏,誰也沒說話。孟長青坐了一會兒,忍不住又看向吳聆,黃昏時分,霧氣又大,吳聆的臉也有些模糊了。
吳聆看向他,問道:“冷嗎?我去生火。”
“不用了師兄。”孟長青現在很好奇吳聆待會兒要做什麽。
吳聆見孟長青一直看著自己,也猜到了幾分他在想什麽,孟長青什麽也沒問,很顯然是全身心地信任著他,吳聆看著孟長青的眼睛,忽然就想到,好像每一個玄武弟子都有這樣的一雙眼睛,很清澈的。他為了讓孟長青放鬆下來,與他閑聊道:“你從來沒有下山遊曆過吧。”
孟長青點了下頭,“嗯。”
吳聆問道:“那你們下山之前,你的師父有教過你什麽嗎?”
孟長青一下子想起了謝仲春印發的那一大遝東西,半晌才猶豫道:“有倒是有。”
吳聆問道:“若是深山之中遇到妖魔,妖魔在暗處,你在明處,該如何呢?”
孟長青半晌道:“我師伯說,晚上不要往深山裏走。”
吳聆看著孟長青半天,明顯被這個回答給噎了下。半晌他低聲道:“你師伯說的有道理。”
孟長青看見吳聆臉上出現很輕的笑,黃昏的光透過樹葉照進來,稀薄到隻剩下一點微光,幾乎無法辨認那笑容。不知道為什麽,他也不自覺地跟著放鬆了下來,他之前一直覺得,吳聆身上有種距離感,吳聆無論是對誰都是同樣的溫和客氣,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被尊重著,但是那恰到好處的分寸感也給人一種距離感。他是第一次看見吳聆露出這種笑。夜晚的寒意一股股往上竄,林子裏什麽動靜也沒有,他與吳聆聊了起來,“師兄經常下山遊曆嗎?”
“嗯。”吳聆道,“這些年確實是在外麵待得多。偶爾也會想回長白宗看看,見一見師兄弟們。”
“想回去的話為何不能夠回去?是因為謝懷風嗎?”
吳聆輕聲解釋道:“不是。無關其他人。長白與玄武不一樣,門中弟子多在外修行,即便是內門弟子,一旦長大了,也很少有回去的。說實話,師兄弟們許久不見,許多都生疏了。”實際上,這才是天下大多數宗門的修行規矩。
“師兄第一次下山是什麽時候?”
吳聆回憶了下,低聲道:“十五六歲吧,記不清楚了,我比尋常弟子下山時的年紀小一些。”
林中光影斑駁,照著吳聆清秀幹淨的臉龐。孟長青看著他想,十五六歲的年紀,一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若是如尋常少年一樣待在人間混個溫飽便罷了,可十五六歲的吳聆與之打交道的都是妖魔與邪修,一不小心就丟了性命。那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也不知道一個人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深山老林裏度過多少個夜晚,孤身試過多少生死,才換來那一日金鼓石台“長白當興”的榮光。
孟長青想自己十五六歲的時候在做什麽呢?他待在放鹿天上,衣食無憂,每日惦記著的時候是放假,最希望的事情是不讀書。
吳聆背靠著樹而坐,日落西山,陽光昏暗,降魔劍依舊清亮如霜雪。有那麽一瞬間,孟長青感覺麵前的人是孤獨的,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他會說“偶爾也會想長白宗看看,見一見師兄弟們。”他也說,“師兄弟許久不見,許多都生疏了。”
吳聆明顯沒有察覺到孟長青在想什麽,他看了眼昏暗的天色,而後他對著孟長青低聲道:“若是頭一回在滿是瘴霧的深林中過夜,又對地形不熟悉的話,最好還是有點光,若是有邪魔或是其他人出現,能最快地察覺。”他起身去生火。
孟長青忽然開口道:“師兄,我來吧。”
吳聆聞聲望向他。
孟長青伸出了一隻手放在了吳聆的麵前,掌心似乎有些金光,五指緩緩攤開的那一瞬間,光點刹那間散開,化作了一群金色的蝴蝶。
二十來隻吧,半掌大小,從孟長青的一下子騰了起來,撲簌著落著粼粼金粉。
昏暗的林子中,金色靈力一瞬間蕩開,照亮了對麵而坐的兩人的臉龐。
吳聆似乎愣住了,那是真正的未經任何掩飾的神情,帶著些錯愕,又帶著些不易察覺的鬆怔,他抬頭看去,猝不及防地就看清了孟長青的一雙眼。少年眉眼清秀極了,低著眉,將手伸到他麵前,手中還抬著一團光。
吳聆終於問道:“這是?”
“玄武幻術。”孟長青見他喜歡,一下子鬆了口氣,輕聲道:“我自己學的,我常拿來當做燭火用,不怎麽耗靈力。”
吳聆看向孟長青。一片金光中,孟長青的臉廓被照的極為柔和,吳聆一直看了孟長青很久,終於,他緩緩伸出手,試著握住了一隻金色蝴蝶,良久他才木訥道:“倒是很方便。”
“是啊。”孟長青看著他,正好對上了吳聆的視線。不知道為什麽,兩人都沒有再說話。兩人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裏等著午夜到來。
終於,時辰到了。
孟長青收了幻術。
吳聆從袖中掏出兩盒東西,孟長青看向他,隻見黑暗中有火光一擦而過,緊接著,便是一縷青煙緩緩升起。孟長青還沒看清楚那是什麽,便聞到一股非常熟悉的氣息,他立刻反應過來了,這是當日陽城,吳聆在那鋪子裏買的香。
那一縷煙緩緩地飄了起來,又悠悠地散開了,吳聆在其中注入了靈力,黑暗中,那如絲如縷的煙朝遠處散去,發著熒熒的微光,慢慢地,竟是在林中蜿蜒出一條路來。
孟長青目不轉睛地看著被那條延綿不絕的青煙,眼中壓著驚奇,他從未見過這樣奇異的術法,吳聆已經走出去一段路了,回頭喊他的名字。他這才回過神,立刻跟了上去,“師兄,這是?”
吳聆低聲解釋道:“這是人間百姓給死去的親人所上的香,別怕,跟著我。”無數的思念,照亮了通往靈界的路。
當在這人跡罕至的蜀地深山,沿著那縷青煙走下去,看見那一個點著燈的小鎮的時候,孟長青是目瞪口呆的。那鎮子裏麵有動靜,裏麵顯然是有人的,甚至還有清晰的搗衣聲傳出來。而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季節,這個鎮子裏竟然還有桃花。桃花和桃木不一樣,桃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象征著不祥。
毫無疑問,這是個貨真價實的鬼鎮。
孟長青下意識就抓緊了手裏的劍。這種深山老林,出現這麽個詭異的場景,他瞬間就警惕了起來。
“這是桃花鎮。”吳聆對著孟長青道:“蜀地這一代的山多毒蛇蟲豸,又加之山道險阻,許多人枉死其中,終其一生不能魂歸故裏。許多執念頗重的,死後魂魄不散,聚居於此,久而久之,便成了鬼鎮,你若是下山遊曆久了,便會發現這種鎮子在偏僻的地方很常見。至於為何所有的鬼鎮都有桃花,這就不得而知了。”
孟長青一聽到“鬼鎮”兩個字,手中的白露劍微微震動了下,下一刻他忽然就明白了吳聆的意思。
“師兄你是想向鬼打聽消息?”孟長青難掩詫異,片刻後他又冷靜了下來,這蜀地的山勢如此複雜,若非如此,依靠他們自己找,恐怕不知道找到什麽時候去。他之前隻在道書和幾位先生嘴中聽聞過這種陰魂匯聚滋生迷霧幻境的事情,第一次見到如此真實的鬼鎮,更多的是震撼。他馬上就反應過來,吳聆是對的,如今找人要緊。
他將手中的白露劍撥出了一寸,對著吳聆道:“行,師兄那我們進去,問完了再將他們殺了。”
“不必殺了他們。”
孟長青沒反應過來,或者說,他以為他聽錯了,“師兄你說什麽?”
“我們問了消息之後,不必殺了他們。”
孟長青盯著吳聆的眼神都變了,“可他們是怨靈啊!”
“他們和怨靈不一樣,身上沒有怨氣,許多隻是客死他鄉的旅人,魂魄不散,隻是為了等待有替他們埋骨收屍,使得他們能夠魂歸故裏,與親人重逢。”
孟長青看著吳聆,好似是不認識麵前的人了。鬼鎮的燈光在這黑暗的夜中仿佛是一束光,將兩人的臉都照得忽明忽暗的。他半晌才壓著聲音裏的輕顫道:“師兄你糊塗了!無論如何,他們也是陰靈啊,魂魄彌留人世,有違天道,遺禍無窮,怎麽能輕易放過?師兄,你這話若是給別人聽見了……”孟長青沒有繼續說下去,他們倆同為道門中人,他確定吳聆比他更清楚地知道這些。
道門修士,生來就是為了降妖除魔,替天行道,吳聆說這一番話,是犯了天大的忌諱。
對陰魂存有憐憫之心?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師兄!”孟長青還想說什麽,卻被吳聆打斷了。
吳聆將孟長青手中的劍壓了回去,“跟著我。”
孟長青眼見著吳聆用術法隱去了氣息,頭皮發麻,吳聆絕對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下一刻,吳聆卻回頭拉住了他,兩人的氣息一同隱去了。孟長青隻能跟著進入了桃花鎮。這真的是個很小很小的鎮子,小到隻有二十幾戶人家,但是占地卻極大,屋子零星地散落著,從鎮子這一頭可以望見另一頭,沿途所有的人家都在簷下懸著一盞搖搖晃晃的燈。
孟長青走在山路上,感覺到周圍縈繞的陰冷氣息,握著劍的那隻手不住攥緊,他現在隻覺得吳聆荒唐,正邪不兩立,修士替天行道是職責所在,怎麽能夠放任這種滿是邪氣的鬼鎮存在於世上?吳聆此舉簡直讓他匪夷所思。他忍不住開始打量著四周,這村子裏的屋子很奇怪,形製都不一樣,孟長青是走了一陣子才明白,這是因為死在這座山上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這些屋子是按照他們的記憶所幻化的。
孟長青忽然在裏麵看見了一棟屋宇,那是一間四四方方的泥瓦房,飛簷下掛著三清鈴。隻有東臨的百姓才會懸掛玄武形製的三清鈴,用來祈禱家宅安寧。那一瞬間孟長青眼神似乎動了下,然後他移開視線,沒有多看第二眼。
吳聆拉著孟長青的手腕,帶著他在蜿蜒的小道上走著,兩人避開了街上的遊魂,吳聆似乎在找什麽,孟長青終於忍不住問他,“師兄,你在找什麽?”
吳聆停在了一戶人家麵前,那屋子破敗極了,一塊木板橫在門檻上便是門了。吳聆低聲道:“到了。”他回頭看著孟長青,大約是看出孟長青強烈的抗拒,他低聲道:“你在這裏等我,無論聽見什麽都不要進來。”
“師兄!”孟長青也沒辦法,眼睜睜地看著他進了那間屋子。孟長青一個人站在那扇門外,隻能等他出來再做打算。這鬼鎮比他想象地還要荒涼,他原以為至少有二十多戶人家,該有百來個鬼魂,可實際上,他與吳聆在街上碰到的遊魂一隻手都數的過來,他又看向那空曠無人的街道,忽然就意識到這鎮子裏的那些空地上,原來怕是也有屋子的,魂魄熬到了盡頭,散作了青灰,於是幻像也跟著消失了。
吳聆一直沒有出來,孟長青抱著白露劍明顯坐立不安,幾度想要衝進去,卻又想到吳聆的話生生忍住了。
孟長青隻能站在那屋簷下等著,盯著那些鬼屋。夜色濃鬱,一眼望去,家家戶戶屋簷下懸掛著的燈隱在黑暗中,明滅著,閃爍著,看得久了,那些燭火又隱約透出些碧綠來,點點孤懸在天地之間。忽然,孟長青像是想到了什麽,一下子挺直了腰背。
他看走眼了,那不是燈,那是亡靈的魂魄在燃燒,那是魂火,燈滅魂魄即散。他們將魂魄燃燒著,放出亮光來。
這不是找死嗎?為什麽?為什麽這些鬼魂要這麽做?孟長青看著那些古怪的燭火,忽然他腦子嗡的一聲。
因為魂魄是屬於黑暗的,微弱如蜉蝣,永遠無法靠近火光,白日的陽光會使得他們瞬間灰飛煙滅,黑夜中,卻又無人能找到他們。於是他們聚在一起,在午夜陰氣最盛的時候,將魂魄燃燒起來,期盼著偶然路過的人能夠循著那微弱的亮光而來,找到他們。
孟長青腦海中忽然就浮現吳聆的聲音:“許多隻是客死他鄉的旅人,等待數百年,隻是為了有人為他們埋骨收屍,使他們能夠魂歸故裏,與親人重逢。”
一陣呼號的風忽然刮過來,猛的一下子吹散了孟長青的思緒。吳聆不知何時站在了孟長青的身旁,他已經辦完了事情,此時,他與孟長青一起站在荒涼的山道上,看著那在風中明滅的燭光,他問了孟長青一句話,幾不可聞,他問:“師弟,何謂天道呢?”
孟長青久久都沒能說話,握著劍的手莫名有幾分微微顫抖。他記起李道玄說的一句話,天道善生,無量度人。
但是李道玄也沒有告訴過他,天道不容的,又該何去何從呢?
孟長青不知道,這個問題他今日才開始思索,而他身旁的那個人,卻是從記事開始,便開始思索這個問題。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即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吳聆望著那些明滅的燭火,他的眼中似乎也有燭光在跳躍,北地的佛家有句話說的是,人世如火宅,諸生皆煎熬。
孟長青手中的白露劍已經出鞘了半寸,不知過了多久,卻又緩緩鬆開了,白露劍歸劍入鞘。
吳聆攤開了手,掌心竟是一隻模糊了形狀的金色蝴蝶,孟長青的眼中終於流露出詫異。那金色蝴蝶從吳聆掌中輕輕地躍起,飛入了這滿是霧氣的鬼鎮,金色的亮光倏然放開,照亮了這一片山澗,照亮了這裏麵的屋宇前懸掛的三清鈴,也照亮了林中兩人的臉龐。孟長青看著吳聆臉上有著下意識流露的錯愕。
吳聆看了他一眼,低聲道:“她們告訴我,半年前有修士在蜀地獵蟒,一路往北去了。”
“獵蟒?”
“蜀地的蟒壽長數千年,早已有了靈性,那些修士或許是修煉某種邪術。”
“那這些日子失蹤的道門修士呢?我師弟呢?”
“她們不願多說,隻說了一句,最近有很多人都消失了,他們消失的地方,是天勝山。”
“天勝山?”
吳聆不是無故出現在此地的。大約兩個月前,蜀地的長白宗道觀傳來消息,說是蜀地出現了幾股邪氣,一直查不出源頭。當時長白宗並未過多在意,因為蜀地較為荒涼,那裏到處都是真正的深山老林,多的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靈物魍魎,有邪氣也不是什麽怪事。長白宗便派了幾個弟子去蜀地查看,可誰知這幾個弟子一入了蜀地,便再也沒有消息傳回來。
等長白宗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從去年年底,便陸續開始有修士在蜀地一帶失蹤,都是忽然間便沒了蹤跡,連屍體都沒有,長白宗統計了一下失蹤的各派修士,震驚之餘,立刻下令派弟子前往蜀地調查。
吳聆之所以會出現在此地,就是受師門之命趕赴蜀地。仙界大典之後,他一直在吳地一帶遊曆,接到消息他立刻趕往蜀地,途經陽城,本打算在此歇息一晚,卻意外地在那間小鋪子裏遇到了孟長青。
孟長青聽完了吳聆說的事情,問道:“是妖魔作祟?”
吳聆低聲道:“不清楚。”
孟長青這邊忽然就想起一件事,“等等,蜀地?”孟長青當即一愣,從袖中掏出那份冊子查看起來,看了半晌,他一把抓起了放在桌子上的白露劍,對著吳聆道:“吳師兄,我們跟你一起去蜀地,我有師弟下山遊曆,也在蜀地那一帶,算日子他們都該到了。”
吳聆看著麵前的孟長青,似乎有些詫異孟長青要跟著他,他點了下頭,“行。”
二人沒有多加逗留,當晚便啟程前往蜀地。蜀地實在太過於偏遠,星夜兼程,他們也差不多花了半個多月才到了蜀地寧城。到了之後,孟長青才知道,他們是第一批到的修士。
最開始寫信回長白宗的師兄每日都焦急得等待地長白宗來人,一見到吳聆,他立刻引著他們去了那邪氣所在的地方。
寧城北有群山,山崖石壁高聳入雲。寧城位於蜀地,幾千年前此地極為偏僻蠻荒,直到千年前長白宗在此設立分觀,此地才漸漸繁華起來。曾經的蜀地隔絕於世,山高水深,靈力充沛,遍地都是奇珍異獸,長白宗陸陸續續在此設立了十多個分觀,許多小宗門也緊跟著大宗的腳步在此爭奪山頭開宗立派,到如今,蜀地道觀多如牛毛,三步一小觀,十步一大觀,百姓也多了起來。
如今的寧城,已經是南蜀四大城之一,城門口立著塊不知是誰刻下的碑,上書三個字:蜀道難。
這是南蜀的關隘,是蜀地的東南門戶。
孟長青一進寧城就能感覺到此地靈力的豐盈,山水甚至比有長白宗坐鎮的春南還要好一些。一眼望去,寧城的修士也比其他地方的要多上數十倍不止,大街上來往的人大都背著仙劍,這在外麵的城鎮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場景。
蜀地道路艱險,普通老百姓很難進來,當地的繁榮可以說是用仙家氣蘊堆起來的。蜀地多修仙世家,如謝懷風出身的北蜀謝氏便是北蜀地赫赫有名的第一修仙世家。蜀地各大世家與長白有千年的交情,二十年前,謝氏家主死於大雪坪鬥亂,當時謝懷風正在長白求學問道,父母雙亡後,他留在了長白。謝懷風也收到了師門消息,正在趕赴蜀地的路上,隻是他之前人在春南,來的路上花的時間要更多些。
兩人在寧城的道觀歇下了。
吳聆對著孟長青道:“蜀地不同於東臨與吳地,城外危機四伏,平日裏許多修士穿過山林都是小心萬分。你這兩日暫且留在這觀中,等其他修士前來匯合,我先去城外山中探查消息。”
孟長青直接撈了白露劍起身道:“我同你一起去。”
吳聆聞聲看向孟長青,似乎是想勸他,一抬頭卻正好對上孟長青忽然看向他的視線。過了片刻,吳聆低聲道:“好吧,你跟著我,路上一定要小心。”
孟長青點了下頭,“好!我聽你的。”
前來蜀地的路上,孟長青動過禦劍的念頭,因為快。然而被吳聆阻止了,因為蜀地全是高山,連綿不絕的高山,大霧將天地都連成了一片,一丈之內就不見人。別說禦劍了,便是步行都很容易迷失。孟長青很相信吳聆的話,便沒有嚐試,所以他現在非常震驚。他覺得這個高山和他想象的高山不一樣,他活了這麽多年,他從來沒見過這麽高的山,也沒有見過這麽多的山。
寧城北有群山,這句話給了孟長青一定誤導,實際上,是連綿不絕的群山中外,坐落著一個小小的寧城,有如扁舟之於汪洋。是的,巨大的山連成了汪洋。
孟長青當時就有些懵了,這要怎麽找?
吳聆一直看著孟長青,看到他的呆滯的神情,他對著孟長青輕聲道:“跟著我。”
孟長青回過神,抱著“我沒見識我就問”的態度,他問道:“師兄,這要怎麽找?”
吳聆低聲道:“等到午夜。”
孟長青顯然更迷惑了,午夜?那就什麽都看不見了,那不是更加難找嗎?
吳聆見他一直盯著自己看,也有些不自在,他低聲道:“現在什麽也做不了,不要著急。”
“嗯。”
吳聆見天色快暗了,便找了個靠近水源的、稍顯平坦的地方,和孟長青一起坐下了,兩人一起在那裏等著天黑。深林之中本就寒濕,夜裏更是冷得徹骨,兩人幹坐在那裏,誰也沒說話。孟長青坐了一會兒,忍不住又看向吳聆,黃昏時分,霧氣又大,吳聆的臉也有些模糊了。
吳聆看向他,問道:“冷嗎?我去生火。”
“不用了師兄。”孟長青現在很好奇吳聆待會兒要做什麽。
吳聆見孟長青一直看著自己,也猜到了幾分他在想什麽,孟長青什麽也沒問,很顯然是全身心地信任著他,吳聆看著孟長青的眼睛,忽然就想到,好像每一個玄武弟子都有這樣的一雙眼睛,很清澈的。他為了讓孟長青放鬆下來,與他閑聊道:“你從來沒有下山遊曆過吧。”
孟長青點了下頭,“嗯。”
吳聆問道:“那你們下山之前,你的師父有教過你什麽嗎?”
孟長青一下子想起了謝仲春印發的那一大遝東西,半晌才猶豫道:“有倒是有。”
吳聆問道:“若是深山之中遇到妖魔,妖魔在暗處,你在明處,該如何呢?”
孟長青半晌道:“我師伯說,晚上不要往深山裏走。”
吳聆看著孟長青半天,明顯被這個回答給噎了下。半晌他低聲道:“你師伯說的有道理。”
孟長青看見吳聆臉上出現很輕的笑,黃昏的光透過樹葉照進來,稀薄到隻剩下一點微光,幾乎無法辨認那笑容。不知道為什麽,他也不自覺地跟著放鬆了下來,他之前一直覺得,吳聆身上有種距離感,吳聆無論是對誰都是同樣的溫和客氣,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被尊重著,但是那恰到好處的分寸感也給人一種距離感。他是第一次看見吳聆露出這種笑。夜晚的寒意一股股往上竄,林子裏什麽動靜也沒有,他與吳聆聊了起來,“師兄經常下山遊曆嗎?”
“嗯。”吳聆道,“這些年確實是在外麵待得多。偶爾也會想回長白宗看看,見一見師兄弟們。”
“想回去的話為何不能夠回去?是因為謝懷風嗎?”
吳聆輕聲解釋道:“不是。無關其他人。長白與玄武不一樣,門中弟子多在外修行,即便是內門弟子,一旦長大了,也很少有回去的。說實話,師兄弟們許久不見,許多都生疏了。”實際上,這才是天下大多數宗門的修行規矩。
“師兄第一次下山是什麽時候?”
吳聆回憶了下,低聲道:“十五六歲吧,記不清楚了,我比尋常弟子下山時的年紀小一些。”
林中光影斑駁,照著吳聆清秀幹淨的臉龐。孟長青看著他想,十五六歲的年紀,一直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若是如尋常少年一樣待在人間混個溫飽便罷了,可十五六歲的吳聆與之打交道的都是妖魔與邪修,一不小心就丟了性命。那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也不知道一個人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深山老林裏度過多少個夜晚,孤身試過多少生死,才換來那一日金鼓石台“長白當興”的榮光。
孟長青想自己十五六歲的時候在做什麽呢?他待在放鹿天上,衣食無憂,每日惦記著的時候是放假,最希望的事情是不讀書。
吳聆背靠著樹而坐,日落西山,陽光昏暗,降魔劍依舊清亮如霜雪。有那麽一瞬間,孟長青感覺麵前的人是孤獨的,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他會說“偶爾也會想長白宗看看,見一見師兄弟們。”他也說,“師兄弟許久不見,許多都生疏了。”
吳聆明顯沒有察覺到孟長青在想什麽,他看了眼昏暗的天色,而後他對著孟長青低聲道:“若是頭一回在滿是瘴霧的深林中過夜,又對地形不熟悉的話,最好還是有點光,若是有邪魔或是其他人出現,能最快地察覺。”他起身去生火。
孟長青忽然開口道:“師兄,我來吧。”
吳聆聞聲望向他。
孟長青伸出了一隻手放在了吳聆的麵前,掌心似乎有些金光,五指緩緩攤開的那一瞬間,光點刹那間散開,化作了一群金色的蝴蝶。
二十來隻吧,半掌大小,從孟長青的一下子騰了起來,撲簌著落著粼粼金粉。
昏暗的林子中,金色靈力一瞬間蕩開,照亮了對麵而坐的兩人的臉龐。
吳聆似乎愣住了,那是真正的未經任何掩飾的神情,帶著些錯愕,又帶著些不易察覺的鬆怔,他抬頭看去,猝不及防地就看清了孟長青的一雙眼。少年眉眼清秀極了,低著眉,將手伸到他麵前,手中還抬著一團光。
吳聆終於問道:“這是?”
“玄武幻術。”孟長青見他喜歡,一下子鬆了口氣,輕聲道:“我自己學的,我常拿來當做燭火用,不怎麽耗靈力。”
吳聆看向孟長青。一片金光中,孟長青的臉廓被照的極為柔和,吳聆一直看了孟長青很久,終於,他緩緩伸出手,試著握住了一隻金色蝴蝶,良久他才木訥道:“倒是很方便。”
“是啊。”孟長青看著他,正好對上了吳聆的視線。不知道為什麽,兩人都沒有再說話。兩人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裏等著午夜到來。
終於,時辰到了。
孟長青收了幻術。
吳聆從袖中掏出兩盒東西,孟長青看向他,隻見黑暗中有火光一擦而過,緊接著,便是一縷青煙緩緩升起。孟長青還沒看清楚那是什麽,便聞到一股非常熟悉的氣息,他立刻反應過來了,這是當日陽城,吳聆在那鋪子裏買的香。
那一縷煙緩緩地飄了起來,又悠悠地散開了,吳聆在其中注入了靈力,黑暗中,那如絲如縷的煙朝遠處散去,發著熒熒的微光,慢慢地,竟是在林中蜿蜒出一條路來。
孟長青目不轉睛地看著被那條延綿不絕的青煙,眼中壓著驚奇,他從未見過這樣奇異的術法,吳聆已經走出去一段路了,回頭喊他的名字。他這才回過神,立刻跟了上去,“師兄,這是?”
吳聆低聲解釋道:“這是人間百姓給死去的親人所上的香,別怕,跟著我。”無數的思念,照亮了通往靈界的路。
當在這人跡罕至的蜀地深山,沿著那縷青煙走下去,看見那一個點著燈的小鎮的時候,孟長青是目瞪口呆的。那鎮子裏麵有動靜,裏麵顯然是有人的,甚至還有清晰的搗衣聲傳出來。而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季節,這個鎮子裏竟然還有桃花。桃花和桃木不一樣,桃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象征著不祥。
毫無疑問,這是個貨真價實的鬼鎮。
孟長青下意識就抓緊了手裏的劍。這種深山老林,出現這麽個詭異的場景,他瞬間就警惕了起來。
“這是桃花鎮。”吳聆對著孟長青道:“蜀地這一代的山多毒蛇蟲豸,又加之山道險阻,許多人枉死其中,終其一生不能魂歸故裏。許多執念頗重的,死後魂魄不散,聚居於此,久而久之,便成了鬼鎮,你若是下山遊曆久了,便會發現這種鎮子在偏僻的地方很常見。至於為何所有的鬼鎮都有桃花,這就不得而知了。”
孟長青一聽到“鬼鎮”兩個字,手中的白露劍微微震動了下,下一刻他忽然就明白了吳聆的意思。
“師兄你是想向鬼打聽消息?”孟長青難掩詫異,片刻後他又冷靜了下來,這蜀地的山勢如此複雜,若非如此,依靠他們自己找,恐怕不知道找到什麽時候去。他之前隻在道書和幾位先生嘴中聽聞過這種陰魂匯聚滋生迷霧幻境的事情,第一次見到如此真實的鬼鎮,更多的是震撼。他馬上就反應過來,吳聆是對的,如今找人要緊。
他將手中的白露劍撥出了一寸,對著吳聆道:“行,師兄那我們進去,問完了再將他們殺了。”
“不必殺了他們。”
孟長青沒反應過來,或者說,他以為他聽錯了,“師兄你說什麽?”
“我們問了消息之後,不必殺了他們。”
孟長青盯著吳聆的眼神都變了,“可他們是怨靈啊!”
“他們和怨靈不一樣,身上沒有怨氣,許多隻是客死他鄉的旅人,魂魄不散,隻是為了等待有替他們埋骨收屍,使得他們能夠魂歸故裏,與親人重逢。”
孟長青看著吳聆,好似是不認識麵前的人了。鬼鎮的燈光在這黑暗的夜中仿佛是一束光,將兩人的臉都照得忽明忽暗的。他半晌才壓著聲音裏的輕顫道:“師兄你糊塗了!無論如何,他們也是陰靈啊,魂魄彌留人世,有違天道,遺禍無窮,怎麽能輕易放過?師兄,你這話若是給別人聽見了……”孟長青沒有繼續說下去,他們倆同為道門中人,他確定吳聆比他更清楚地知道這些。
道門修士,生來就是為了降妖除魔,替天行道,吳聆說這一番話,是犯了天大的忌諱。
對陰魂存有憐憫之心?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師兄!”孟長青還想說什麽,卻被吳聆打斷了。
吳聆將孟長青手中的劍壓了回去,“跟著我。”
孟長青眼見著吳聆用術法隱去了氣息,頭皮發麻,吳聆絕對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下一刻,吳聆卻回頭拉住了他,兩人的氣息一同隱去了。孟長青隻能跟著進入了桃花鎮。這真的是個很小很小的鎮子,小到隻有二十幾戶人家,但是占地卻極大,屋子零星地散落著,從鎮子這一頭可以望見另一頭,沿途所有的人家都在簷下懸著一盞搖搖晃晃的燈。
孟長青走在山路上,感覺到周圍縈繞的陰冷氣息,握著劍的那隻手不住攥緊,他現在隻覺得吳聆荒唐,正邪不兩立,修士替天行道是職責所在,怎麽能夠放任這種滿是邪氣的鬼鎮存在於世上?吳聆此舉簡直讓他匪夷所思。他忍不住開始打量著四周,這村子裏的屋子很奇怪,形製都不一樣,孟長青是走了一陣子才明白,這是因為死在這座山上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這些屋子是按照他們的記憶所幻化的。
孟長青忽然在裏麵看見了一棟屋宇,那是一間四四方方的泥瓦房,飛簷下掛著三清鈴。隻有東臨的百姓才會懸掛玄武形製的三清鈴,用來祈禱家宅安寧。那一瞬間孟長青眼神似乎動了下,然後他移開視線,沒有多看第二眼。
吳聆拉著孟長青的手腕,帶著他在蜿蜒的小道上走著,兩人避開了街上的遊魂,吳聆似乎在找什麽,孟長青終於忍不住問他,“師兄,你在找什麽?”
吳聆停在了一戶人家麵前,那屋子破敗極了,一塊木板橫在門檻上便是門了。吳聆低聲道:“到了。”他回頭看著孟長青,大約是看出孟長青強烈的抗拒,他低聲道:“你在這裏等我,無論聽見什麽都不要進來。”
“師兄!”孟長青也沒辦法,眼睜睜地看著他進了那間屋子。孟長青一個人站在那扇門外,隻能等他出來再做打算。這鬼鎮比他想象地還要荒涼,他原以為至少有二十多戶人家,該有百來個鬼魂,可實際上,他與吳聆在街上碰到的遊魂一隻手都數的過來,他又看向那空曠無人的街道,忽然就意識到這鎮子裏的那些空地上,原來怕是也有屋子的,魂魄熬到了盡頭,散作了青灰,於是幻像也跟著消失了。
吳聆一直沒有出來,孟長青抱著白露劍明顯坐立不安,幾度想要衝進去,卻又想到吳聆的話生生忍住了。
孟長青隻能站在那屋簷下等著,盯著那些鬼屋。夜色濃鬱,一眼望去,家家戶戶屋簷下懸掛著的燈隱在黑暗中,明滅著,閃爍著,看得久了,那些燭火又隱約透出些碧綠來,點點孤懸在天地之間。忽然,孟長青像是想到了什麽,一下子挺直了腰背。
他看走眼了,那不是燈,那是亡靈的魂魄在燃燒,那是魂火,燈滅魂魄即散。他們將魂魄燃燒著,放出亮光來。
這不是找死嗎?為什麽?為什麽這些鬼魂要這麽做?孟長青看著那些古怪的燭火,忽然他腦子嗡的一聲。
因為魂魄是屬於黑暗的,微弱如蜉蝣,永遠無法靠近火光,白日的陽光會使得他們瞬間灰飛煙滅,黑夜中,卻又無人能找到他們。於是他們聚在一起,在午夜陰氣最盛的時候,將魂魄燃燒起來,期盼著偶然路過的人能夠循著那微弱的亮光而來,找到他們。
孟長青腦海中忽然就浮現吳聆的聲音:“許多隻是客死他鄉的旅人,等待數百年,隻是為了有人為他們埋骨收屍,使他們能夠魂歸故裏,與親人重逢。”
一陣呼號的風忽然刮過來,猛的一下子吹散了孟長青的思緒。吳聆不知何時站在了孟長青的身旁,他已經辦完了事情,此時,他與孟長青一起站在荒涼的山道上,看著那在風中明滅的燭光,他問了孟長青一句話,幾不可聞,他問:“師弟,何謂天道呢?”
孟長青久久都沒能說話,握著劍的手莫名有幾分微微顫抖。他記起李道玄說的一句話,天道善生,無量度人。
但是李道玄也沒有告訴過他,天道不容的,又該何去何從呢?
孟長青不知道,這個問題他今日才開始思索,而他身旁的那個人,卻是從記事開始,便開始思索這個問題。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即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吳聆望著那些明滅的燭火,他的眼中似乎也有燭光在跳躍,北地的佛家有句話說的是,人世如火宅,諸生皆煎熬。
孟長青手中的白露劍已經出鞘了半寸,不知過了多久,卻又緩緩鬆開了,白露劍歸劍入鞘。
吳聆攤開了手,掌心竟是一隻模糊了形狀的金色蝴蝶,孟長青的眼中終於流露出詫異。那金色蝴蝶從吳聆掌中輕輕地躍起,飛入了這滿是霧氣的鬼鎮,金色的亮光倏然放開,照亮了這一片山澗,照亮了這裏麵的屋宇前懸掛的三清鈴,也照亮了林中兩人的臉龐。孟長青看著吳聆臉上有著下意識流露的錯愕。
吳聆看了他一眼,低聲道:“她們告訴我,半年前有修士在蜀地獵蟒,一路往北去了。”
“獵蟒?”
“蜀地的蟒壽長數千年,早已有了靈性,那些修士或許是修煉某種邪術。”
“那這些日子失蹤的道門修士呢?我師弟呢?”
“她們不願多說,隻說了一句,最近有很多人都消失了,他們消失的地方,是天勝山。”
“天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