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本忠與陳本義兄弟兩個帶著黃銅羅盤逃出了七殤護陵的墓穴,當兩個人回到軍隊駐地的時候,正趕上奉軍被擊敗。於是在混亂當中兩個人混進了奉軍的軍隊,跟著他們一起撤回了北京。而兄弟兩個推說自己的父親是在之前混亂的交戰中被流彈打死了,也沒有引起監管他們的人的懷疑。


    當時的張作霖已經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已經開始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儼然成為了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得知了二人父親死訊的張作霖是痛心疾首,本來現在的奉軍就處於多事之秋,正是用錢的時候,這個時候折損了這樣一位能夠找錢的大將,讓張作霖萬分的懊惱。


    當時的二哥陳本義已經下定了決心要遵從父親的遺願,不會再去盜墓了。剛剛想要去找張作霖請辭的陳本義卻忽然間接到了張作霖的任命,任命自己為營長,接替了自己父親的職務,看樣子張作霖是不打算放過老陳家了。


    於是在那個時候起,陳本義就在構思著如何逃跑。表麵上他很順從,並不想引起張作霖的懷疑,可是暗地裏他卻無時無刻的不在製定著逃跑的計劃。也許是老天開眼,沒有幾天的功夫,這個機會就來了。


    張作霖有個習慣,他每天早上醒來之後都要喝一碗虎血。因為這段時間張作霖和他手下的兵太忙了,忙著應對反對的軍閥,忙著應對東北的日俄,忙的是焦頭爛額。所以這段時間根本就沒有人上山去抓老虎,而張作霖圈養的兩隻東北虎也因為長時間的放血已經奄奄一息了。


    別的老虎血張作霖喝著不習慣,他獨獨情鍾於東北虎的虎血,於是陳本義便向張作霖提議,希望能夠帶著自己的弟弟和手下的兵一起到東北去給張作霖抓幾隻老虎,順便在那裏找一找墓穴,他的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張作霖的批準。


    於是兄弟兩個帶著他們手下的兵便回到了奉天。就在剛回奉天的當天晚上,兄弟兩個當機立斷,趁著守衛的人不注意,兩個人接上了被囚禁在奉天的母親逃,出了張作霖的監管。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的戰事不斷,奉天兵力空虛,兄弟兩個也不會這麽容易得手。


    逃是逃出來了,可是接下來又能夠去哪兒呢?兄弟兩個犯難了。要是單單他們兩個還好說,還帶著自己的母親呢!關內肯定是去不了了,山海關被張作霖的兵守得死死的,根本就出不去。兄弟兩個逃走的事情一定已經傳開了,說不定現在奉軍正在到處的找自己呢,看來也隻能夠在關外找地方躲藏了。


    兄弟兩個帶著母親東躲西藏,有好幾次與搜索他們的奉軍擦身而過。這一天,兩兄弟帶著母親在一間小麵館裏吃麵,卻無意中聽到了一件事情。正是他們聽到的這件事情,讓兄弟兩個找到了躲藏的地方。


    當時幾乎麵館中所有的人都在邊吃邊談論著拒日設領的事,兄弟兩個聽的沒頭沒腦的,拒日設領這個詞可真是新鮮,從來沒有聽說過。兩個人豎起耳朵聽了好久才聽了個大概,拒日設領的意思就是抗拒日本在臨海縣設立領事分館。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吞並了東朝國,他們的侵略政策已經順利的完成了第一步,便想要把魔抓伸向中國東北。1927年的中國時局動蕩,尤其是東北地區,那裏奉票毛荒,戰事不斷,形勢危急。


    日本人瞅準了這個機會,想要利用張作霖在軍閥混戰中節節敗退,無暇他顧的時機,加快在東北設立領事分館的步伐,於是他們就把目光投在了臨海縣。


    吉林省有個地方叫做臨海縣,這裏的森林和礦產資源豐富,同時依山傍水,地處長白山腹地,又接臨東朝國,屬於鴨綠江北岸會運的中樞地區。臨海縣不管是經濟價值還是在軍事上的戰略地位都非常的重要。日本人對這裏早就垂涎已久,卻一直無機可乘。


    1905年日本就強迫清政府成立了中日合辦鴨綠江彩幕公司,對臨海縣地區的森林資源進行了瘋狂的掠奪,每年都有大約幾百萬、幾千萬的木材被砍伐運往日本。日本人曾經誇臨海縣:農礦資料等物之豐富,當世無其匹敵。


    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人就數次的向清政府交涉,後來又向張作霖交涉,想要在臨海縣設立領事分館,從而完全的占領臨海縣,作為他們進攻中國東北的跳板。數次,臨海官民上下一心,奮起抗擊,使得日本在這裏設領的目的一直沒有達成。


    但是張作霖的節節敗退給了日本人這個機會。於是日本派遣田中作來到了臨海縣,與當地政府交涉設置領事分館的事情,但是日本代表團卻被趕出了縣公署。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日本人田中作數次使用詭計,但是均沒有得逞。


    臨海縣的居民更是開起了拒日設領的誓師大會,數千人參加大會,上街遊行,抵製日本人的侵略行為。田中作眼看著無計可施,便想強行以武力在臨海設立領事分館。於是在1927年5月末的一天,日本人集結了三個中隊的兵力,掩護田中坐等人來到了臨海縣的鴨綠江對岸,企圖強行設領。


    得知了這一消息的臨海人民,全縣農工商學十多萬人一律罷業,舉行了規模宏大的示威遊行,遊行人群走到了鴨綠江邊,麵對著對岸日本兵黑洞洞的槍口毫不畏懼,他們怒視著對岸,高呼口號,嚇得日本兵未敢輕舉妄動。


    臨海市政府更是電告奉天:“臨海為東邊咽喉重鎮,一縣之得失,實係三省之存亡。列憲果久置而不問,民等惟有拚我十餘萬頭顱,與詭譎貪野日人周旋於鴨江岸上。倘不幸公理泯滅,日人得逞,甘願隨公理以偕殉!”


    這段話把臨海縣人民為保衛國家主權,視死如歸的愛國豪情體現的淋漓盡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茅山盜墓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的東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的東方並收藏茅山盜墓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