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之後,有路過的工人發現吳老六躺在路邊的一處深溝中,身上被從土裏伸出來的三根樹根纏著,吳老六早就已經死了,身體都硬了,可他的手裏還抓著一大把的錢,這個人走過去細看才發現,他手裏的這一大把錢中除了一些零錢,其他的竟然全都是冥幣。”
“因為吳老六死的時候身上纏著樹根,所以有人說他的魂是被樹妖搶去了,也有人說他是打牌贏了鬼的錢,卻被鬼要了命,要不然怎麽他的手裏會攥著那麽多的紙錢!”
“這個故事也都是七傳八傳的,再加上大家的猜測之後傳出來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有一點,人要知進退,要是這個吳老六贏錢之後便走,就不會把命丟下了,之前那個鬼已經提醒了他,贏了錢就走吧,可是他卻偏不聽,非要把自己的命也送出去。”
“你這個故事恐怖不足教育有餘,很發人深省啊,放到課堂上,教育小學生還可以,放在今天晚上這個環境,不是太合適,要說這講恐怖故事還在是咱們二楊,二楊,要不你來一個吧!”楊雷說道。
“好吧,傘哥講的故事是讓人知進退,之前咱們說到了養鬼,我就給你們講一個養鬼的故事吧。這個故事是我姥爺給我講的。”陳子養楊被傘石帥的故事引起了興趣,便也給眾人講了起來。
“好像是1930年的時候,我的姥爺剛剛十幾歲,那個時候的人,不像現在大學畢業都20多歲了,那個時候的人很少有上學的,窮人家的孩子都是早早的便出來工作了。我的老爺仗著有把子力氣,便幹起了砍木頭,放木排的營生。”
“放木排,以前在東北是很常用的一種運輸木頭的方式,因為東北的樹木多,到處都是林場,但是同時山地也多,木頭的運輸很不方便,所以在有江河流域的地方,放木排是最快捷,最省力的方式。因為公路的運輸漸漸的發達起來,幾年前在鴨綠江流域已經沒有放排的了,也沒有人采取這種不算安全的方式了。”
“不過東朝人還是經常放排的,但是近些年隨著鴨綠江水位的下降,現在就算是東朝的木排也已經比較少見了,隻有在鴨綠江水位高的時候才偶爾能看見一兩次。”
“我曾經在一部關於東北的電視劇裏,看過一段放木排的劇情,他們用木頭搭建一個框架,在這個木框架上綁上木頭,形成木排,木排上甚至有間房子可以用來避雨和做飯,木排順流而下,等到了目的地卸下了木料之後,再用纖夫的形式把這個木框拉回上遊。”
“別的地方是不是采用這種放排的方式我不知道,但是在鴨綠江上放木排是沒有這個木架子的。利用放排的形式運送木料,本就是圖的一個輕巧,怎麽會有人費那麽大的勁,再把這個木框子拉回上遊,不過在鴨綠江放排有一樣東西卻是必須要帶回來的,那就是幌子,也叫幡。”
“這個幌子就是木把頭的旗幟,他的樣子有些像神話中的招魂幡,其實就是一個木架子上掛著一麵旗,這麵旗子上繡著不同的東西,代表不同的木把頭,所以別人一看這幌子上的圖案便知道這是哪個把頭又在帶隊幹活兒了。”
“同時這個幌子有另外一個用處,便是可以儲存人的靈魂,真的可以當做招魂幡用。當然這些都是傳說罷了,那個年代很不太平,再加上工具的不先進,很多時候放排的人都會死在半路上,要麽是在排上生病無藥可醫病死的,要麽是死於路邊的土匪搶劫,還有的就是遇到洪水,一個浪頭之後木排上的人便都不見了.。”
“鴨綠江最窄的地方隻有不到100米寬,在岸上,土匪的子彈可以直接打到排上的人,同時,土匪也會在鉤爪上綁上繩子,然後把鉤爪拋到木排上,勾住木頭之後,再用馬拉把木排拉到岸邊,這樣的話,搶了木頭可以讓貨主拿錢來贖,同時也可以把這些工人綁票再向他們的家人要一筆贖金,所以那個時候放木排的人不光是出力,更是用命在掙錢,死在半路上的絕對不在少數。”
“而以前的人們很講究,凡是客死異鄉的人,就算帶不回屍體,也要把他的魂魄帶回家鄉安葬,在家鄉安葬之後這個人才能安息,排上的幌子便是這種作用,如果有人在死在了木排之上,他的魂魄就會暫存在幌子裏,等到木排到了目的地,把頭就會把他們的靈魂帶回家鄉。”
“木把頭接到活之後,在冬末春初的時候便招人,然後這些人就上山砍伐木頭,木頭砍完之後運到江邊紮成木排,等到雨季之後,水流比較高同時也比較平穩的時候,就可以向下遊放木排了。”
“我姥爺跟著的把頭,幡號叫做長白龍,是當時臨海市比較著名的一個木把頭,他的幌子上用白線繡了一條龍,手裏抓著一段木頭。那個時候放排的跟走鏢的差不多,除了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借著人脈。”
“把頭要把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打點好了,土匪不來搶你的,官家不來找你抽水,這就是把頭的作用,不單要指揮人幹活,同時也要保證木頭能夠安全的到達目的地。能夠做到這兩點的把頭,在當時都是頂尖兒的把頭,他們的價碼也高,跟著這樣的把頭放排,也要安全得多。”
“所以通常來講,木把頭手下幹活的人幹同樣的活,跟著有名的把頭掙的錢反而少,因為他們的安全有保障,雖然少掙點也比把命丟了強。不過也同樣因為錢少,很多人不願意跟著有名的把頭幹。”
“那個年代不太平,放排的工錢與其他行業比算是比較高的了,許多人都是想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掙把大錢,然後便洗手不幹了。所以通常來講,如果有足夠的利益,放排的工人也都可以豁出命去。”
“因為吳老六死的時候身上纏著樹根,所以有人說他的魂是被樹妖搶去了,也有人說他是打牌贏了鬼的錢,卻被鬼要了命,要不然怎麽他的手裏會攥著那麽多的紙錢!”
“這個故事也都是七傳八傳的,再加上大家的猜測之後傳出來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有一點,人要知進退,要是這個吳老六贏錢之後便走,就不會把命丟下了,之前那個鬼已經提醒了他,贏了錢就走吧,可是他卻偏不聽,非要把自己的命也送出去。”
“你這個故事恐怖不足教育有餘,很發人深省啊,放到課堂上,教育小學生還可以,放在今天晚上這個環境,不是太合適,要說這講恐怖故事還在是咱們二楊,二楊,要不你來一個吧!”楊雷說道。
“好吧,傘哥講的故事是讓人知進退,之前咱們說到了養鬼,我就給你們講一個養鬼的故事吧。這個故事是我姥爺給我講的。”陳子養楊被傘石帥的故事引起了興趣,便也給眾人講了起來。
“好像是1930年的時候,我的姥爺剛剛十幾歲,那個時候的人,不像現在大學畢業都20多歲了,那個時候的人很少有上學的,窮人家的孩子都是早早的便出來工作了。我的老爺仗著有把子力氣,便幹起了砍木頭,放木排的營生。”
“放木排,以前在東北是很常用的一種運輸木頭的方式,因為東北的樹木多,到處都是林場,但是同時山地也多,木頭的運輸很不方便,所以在有江河流域的地方,放木排是最快捷,最省力的方式。因為公路的運輸漸漸的發達起來,幾年前在鴨綠江流域已經沒有放排的了,也沒有人采取這種不算安全的方式了。”
“不過東朝人還是經常放排的,但是近些年隨著鴨綠江水位的下降,現在就算是東朝的木排也已經比較少見了,隻有在鴨綠江水位高的時候才偶爾能看見一兩次。”
“我曾經在一部關於東北的電視劇裏,看過一段放木排的劇情,他們用木頭搭建一個框架,在這個木框架上綁上木頭,形成木排,木排上甚至有間房子可以用來避雨和做飯,木排順流而下,等到了目的地卸下了木料之後,再用纖夫的形式把這個木框拉回上遊。”
“別的地方是不是采用這種放排的方式我不知道,但是在鴨綠江上放木排是沒有這個木架子的。利用放排的形式運送木料,本就是圖的一個輕巧,怎麽會有人費那麽大的勁,再把這個木框子拉回上遊,不過在鴨綠江放排有一樣東西卻是必須要帶回來的,那就是幌子,也叫幡。”
“這個幌子就是木把頭的旗幟,他的樣子有些像神話中的招魂幡,其實就是一個木架子上掛著一麵旗,這麵旗子上繡著不同的東西,代表不同的木把頭,所以別人一看這幌子上的圖案便知道這是哪個把頭又在帶隊幹活兒了。”
“同時這個幌子有另外一個用處,便是可以儲存人的靈魂,真的可以當做招魂幡用。當然這些都是傳說罷了,那個年代很不太平,再加上工具的不先進,很多時候放排的人都會死在半路上,要麽是在排上生病無藥可醫病死的,要麽是死於路邊的土匪搶劫,還有的就是遇到洪水,一個浪頭之後木排上的人便都不見了.。”
“鴨綠江最窄的地方隻有不到100米寬,在岸上,土匪的子彈可以直接打到排上的人,同時,土匪也會在鉤爪上綁上繩子,然後把鉤爪拋到木排上,勾住木頭之後,再用馬拉把木排拉到岸邊,這樣的話,搶了木頭可以讓貨主拿錢來贖,同時也可以把這些工人綁票再向他們的家人要一筆贖金,所以那個時候放木排的人不光是出力,更是用命在掙錢,死在半路上的絕對不在少數。”
“而以前的人們很講究,凡是客死異鄉的人,就算帶不回屍體,也要把他的魂魄帶回家鄉安葬,在家鄉安葬之後這個人才能安息,排上的幌子便是這種作用,如果有人在死在了木排之上,他的魂魄就會暫存在幌子裏,等到木排到了目的地,把頭就會把他們的靈魂帶回家鄉。”
“木把頭接到活之後,在冬末春初的時候便招人,然後這些人就上山砍伐木頭,木頭砍完之後運到江邊紮成木排,等到雨季之後,水流比較高同時也比較平穩的時候,就可以向下遊放木排了。”
“我姥爺跟著的把頭,幡號叫做長白龍,是當時臨海市比較著名的一個木把頭,他的幌子上用白線繡了一條龍,手裏抓著一段木頭。那個時候放排的跟走鏢的差不多,除了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借著人脈。”
“把頭要把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打點好了,土匪不來搶你的,官家不來找你抽水,這就是把頭的作用,不單要指揮人幹活,同時也要保證木頭能夠安全的到達目的地。能夠做到這兩點的把頭,在當時都是頂尖兒的把頭,他們的價碼也高,跟著這樣的把頭放排,也要安全得多。”
“所以通常來講,木把頭手下幹活的人幹同樣的活,跟著有名的把頭掙的錢反而少,因為他們的安全有保障,雖然少掙點也比把命丟了強。不過也同樣因為錢少,很多人不願意跟著有名的把頭幹。”
“那個年代不太平,放排的工錢與其他行業比算是比較高的了,許多人都是想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掙把大錢,然後便洗手不幹了。所以通常來講,如果有足夠的利益,放排的工人也都可以豁出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