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照耀在宮牆和琉璃瓦上,這本該是後宮日常的一天。
然而突然傳來的消息卻讓各宮主位娘娘們陷入心煩和慌亂之中。
“什麽?皇後娘娘召見?”
姚貴妃還沒用完早膳,正喝著平常飯後的一盞羊乳。
聽到皇後召見的消息,不由得雙眉倒豎,眼角噙霜。
姚貴妃今年四十出頭,在二十多年前,那可是寵極一時的,頭胎就生下皇子,晉封為皇貴妃,風頭一時無兩,甚至在朝中還隱隱有立她為後的呼聲。
可惜,當時畢竟年輕氣盛,妒嫉心強,隻不過教訓了幾個想要勾引皇帝的新進宮女,惹了陛下不快,雖沒有什麽懲罰,卻也再沒提過讓她母儀天下。
此後姚貴妃所生四皇子長大成人,也積極參與到奪位之中,那話裏話外的,就有些埋怨當年的姚貴妃沉不住氣,不然若姚貴妃身為皇後,四皇子就是嫡子,太子沒了就是他最尊貴,何必跟諸皇兄爭得這麽辛苦?
但這二十年來,雖說她盛寵不再,宮裏又有了趙妃,丁嬪,謝嬪這些個小妖精吧,但她們都精明得很,沒有人敢來挑釁她這個貴妃的,就是皇後,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隻有在年節時,才露上那麽一小臉。
如今怎麽就敢大喇喇地召她過去了?
“不去!本宮今兒身子不快,待日後好了再去給皇後娘娘請安!”
姚貴妃冷哼一聲,將手裏的玉盞重重頓在案上。
“娘娘,那邊來傳話的人說了,皇後娘娘之所以召大家過去,也是得了聖上的旨意,有要事要同大夥說,若是哪個因為沒去惹了聖上不快,那後果……就,就自負……”
姚貴妃就笑了,“喲!怪不得這口氣一下子就粗了起來,原來不知道什麽時候又得了陛下的好臉色了?行吧,那本宮倒要去瞧瞧,咱們這位皇後娘娘,倒底是得了什麽令箭了?”
姚貴妃坐到紫檀鑲螺鈿妝台前,懶懶洋洋地由著女官為自己梳妝。
忽而目光一轉,想起什麽事兒來。
“昨兒侍寢的不是董美人?”
“回娘娘,正是。”
姚貴妃撇撇嘴,“難道董美人是皇後安排的?”董美人侍寢得力,在陛下麵前為皇後美言了,所以陛下就要給皇後作臉?
可也不像呀?
皇後也是快入土的人了,皇後所生的皇子就沒長大成人,隻有一位公主還早就嫁了,皇後娘家顏家雖然有點文人名頭,可人丁實在不興旺,如今隻剩下個十來歲的小子,差一點就絕了戶了,真是連扶都沒得扶……所以皇後也沒緣由突然作妖啊?
事涉皇後,姚貴妃可以說話隨意,旁邊伺候的人卻不敢亂接話岔,隻好默不吭聲。
正是一片寂靜之時,就聽著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回娘娘,昨兒宮裏出了大事了……和寧宮那邊說……”
小跑著進來報信的是姚貴妃的心腹女官,姚貴妃在宮裏經營多年,幾乎在各宮都安插有眼線。
皇後為人謹慎保守,她那宮裏如鐵桶一般,倒是沒能安進去眼線,反倒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和寧宮那兒,有給姚貴妃通風報信的。
姚貴妃聽得瞪圓了眼,“居然有這種大逆不道的!”
謀害天子啊!
雖說她有時也做夢,夢到皇上駕崩,四皇子登基,封她為太後吧,可到了醒來,那是半個字都不敢提起的。
日常見到四皇子,也是耳提麵命,教他如何利用自己是小兒子的便利,討好陛下!
“是哪個下的手?”還給失敗了?
這可太……好了!
現在三位皇子裏頭,就她生的老四年紀最輕,羽翼未豐,跟那兩個較量未免吃虧,陛下自然是春秋再長一些比較好了。
而且以她對陛下的了解,這事必定要查到某一位皇子頭上。
豈不是就跟當年太子自盡案一樣,又能去掉一位強勁對手?
“聽說,陛下大為震怒,連夜將呂相蘇太師王太傅召進宮來密議,一宿沒睡就去上了早朝,而且太孫府,被圈禁了!”
姚貴妃麵露恍然,笑了,“嗬,這是誰動的手腳,倒是先除了個小輩啊……”
雖然太孫的年紀都快四十了,比二十來歲的四皇子可大多了,但姚貴妃就是覺得太孫的輩位低,同皇上隔了一層,皇位根本不該有他什麽事兒。
太孫名為太孫,可這些年又沒半點實權,就是麵見陛下也頂多年節入宮的一兩回。
他有什麽能耐在宮裏對陛下下手?
肯定是哪個等不及了的皇子,想早些奪位,卻怕事發牽連自己,於是來個禍水西引。
心腹女官又接著說,“現在是張公公帶著人在審案子……興許以後還能再審出些什麽來呢?哦對了,昨夜裏陛下還召見了皇後……”
姚貴妃冷笑了聲,“難怪這一早就要把所有人都叫去立威呢,原來是這麽回事!”
她再百般看不上那個老女人,可偏偏老女人占著後位,還命那麽長就是不死。
宮裏遇到事情,皇上最先想到的還是她!
說話間,梳妝已畢,姚貴妃把手搭在女官臂上,施然起身。
“走,咱們瞧瞧皇後娘娘要出什麽妖蛾子去!”
坤安宮外,來自各宮的幾隊人馬正好狹路相逢。
江賢妃已經倚老賣老地訓斥過趙妃和丁嬪兩個年輕妃嬪了,當然了她這位前輩對於兩個年輕妃嬪來說那就是裝腔作勢的老幫菜,實際上啥也做不了,趙妃和丁嬪結成了臨時的聯盟,眉來眼去,神態嬉皮笑臉,明顯地不把賢妃當回事兒。
但這些人遠遠地瞧見一襲紫衣,前呼後擁地朝這來了,就都鳴金收兵,乖乖進了坤寧宮。
主要是姚貴妃的戰鬥力太強了,而且這些皇後召見,明顯是折了老姚的麵子的,大家可不想當老姚的出氣桶。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
偏殿內皇後坐在上首,兩邊都是請過安後依著分位坐定的大小妃嬪們。
姚貴妃施施然走進去,欠身行禮,口稱請安。
一句話就被她用姿態、神情和語調,呈現出了十足十的陰陽怪氣,
整個偏殿瞬間安靜,大小妃嬪們都激動緊張不已,等著姚貴妃和皇後的巔峰開撕。
皇後卻當作沒瞧見姚貴妃的倨傲一般,點點頭,“貴妃請坐。”
“今日召見各位,是因為本宮受陛下所托,要開始整頓宮務,並且要帶著各位一道,勤儉節約,共克時艱,為我大晉朝婦人做典範。”
這話一出,所有的妃嬪都傻眼了。
整頓宮務大夥都能理解,有消息靈通的,也大概聽說了,昨兒陛下那兒出了點事,所以要嚴查宮中可疑人等是應該的,可這怎麽就跟勤儉節約,為大晉朝婦人做典範扯上關係了呢?
畢竟,在坐的妃嬪們,除了皇後賢妃和姚貴妃年紀大一些,還是二十三十的妃嬪們更多,大夥年紀輕輕入宮來,服侍比自己親爹還老的皇帝,難道是為了勤儉節約?
而且還說什麽共克時艱?
這風調雨順的,也沒聽說過京城附近哪裏有災,怎麽就時艱了?
再說就算時艱了,也不可能少了皇宮的用度啊?
皇後莫非是瘋了不成?
刺頭姚貴妃首先發出一串肆意的笑聲。
“哈哈哈哈,皇後娘娘這話說得有趣,如今國泰民安河清海晏的,怎麽就得共克時艱了?還讓我們這些妃子們勤儉?怎麽個勤儉法兒?”
眾妃嬪這會兒都豎起耳朵聽著。
沒錯,打起來!打起來!
她們也想知道,皇後這是想幹啥呢?
就見皇後還是那麽不慌不忙,臉上笑眯眯地。
“本宮得了皇上的吩咐,連夜擬出了個章程,才送到陛下那邊,陛下也準了。”
“這不,就給大夥宣布一下。”
姚貴妃聽到這兒,臉色就開始綠了。
雖說皇後掌管宮務是名份,但幾十年皇後管著跟沒管差不多,如今皇上卻把這個權力給了皇後,還準了她的章程!
那豈不是皇後怎麽說怎麽算?
她什麽時候吃過這樣的虧?
姚貴妃呼啦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皇後娘娘,既然是章程,總得大夥商議下,總不能就是您一個人說了算,還拿皇上來壓我們,臣妾不服。”
皇後仍然不急不燥,“要說商議倒也不是不可,但陛下吩咐得十萬火急,因此就省去了這一節,姚貴妃若是不服,盡可以去向陛下說去。”
姚貴妃哼了聲,“既然這麽著,那妾身便去求見陛下!”
她一擰身,竟然就這麽大喇喇地走了。
許多目光落到了皇後麵上,皇後微微一笑,“還有誰想求見陛下的,不妨同去。”
眾妃相互望望,並沒有出頭的意思。
出頭的鳥兒,有一隻姚貴妃就夠了,大夥不妨觀望。
散朝之後,群臣仍然疑慮紛紛,三五成群地聚在一道,邊走邊說著方才在朝會上事兒。
誰能想得到,平時頂多一個月上一次朝的皇上,居然上朝了呢?
拋出來的每一項,還都是十足強硬,一意孤行……
什麽調集周邊城鎮的平倉糧進京城準備軍餉啦。
什麽即日起,封鎖四門,沒有承天府手令,隻許進不許出了啊。
當然了,廢去皇太孫的封號這個……幾乎沒有多少人有異議。
畢竟,皇太孫因為牽涉到謀逆,滿府被圈禁的大事,消息靈通的,都知道了。
然而突然傳來的消息卻讓各宮主位娘娘們陷入心煩和慌亂之中。
“什麽?皇後娘娘召見?”
姚貴妃還沒用完早膳,正喝著平常飯後的一盞羊乳。
聽到皇後召見的消息,不由得雙眉倒豎,眼角噙霜。
姚貴妃今年四十出頭,在二十多年前,那可是寵極一時的,頭胎就生下皇子,晉封為皇貴妃,風頭一時無兩,甚至在朝中還隱隱有立她為後的呼聲。
可惜,當時畢竟年輕氣盛,妒嫉心強,隻不過教訓了幾個想要勾引皇帝的新進宮女,惹了陛下不快,雖沒有什麽懲罰,卻也再沒提過讓她母儀天下。
此後姚貴妃所生四皇子長大成人,也積極參與到奪位之中,那話裏話外的,就有些埋怨當年的姚貴妃沉不住氣,不然若姚貴妃身為皇後,四皇子就是嫡子,太子沒了就是他最尊貴,何必跟諸皇兄爭得這麽辛苦?
但這二十年來,雖說她盛寵不再,宮裏又有了趙妃,丁嬪,謝嬪這些個小妖精吧,但她們都精明得很,沒有人敢來挑釁她這個貴妃的,就是皇後,也不過是個擺設而已,隻有在年節時,才露上那麽一小臉。
如今怎麽就敢大喇喇地召她過去了?
“不去!本宮今兒身子不快,待日後好了再去給皇後娘娘請安!”
姚貴妃冷哼一聲,將手裏的玉盞重重頓在案上。
“娘娘,那邊來傳話的人說了,皇後娘娘之所以召大家過去,也是得了聖上的旨意,有要事要同大夥說,若是哪個因為沒去惹了聖上不快,那後果……就,就自負……”
姚貴妃就笑了,“喲!怪不得這口氣一下子就粗了起來,原來不知道什麽時候又得了陛下的好臉色了?行吧,那本宮倒要去瞧瞧,咱們這位皇後娘娘,倒底是得了什麽令箭了?”
姚貴妃坐到紫檀鑲螺鈿妝台前,懶懶洋洋地由著女官為自己梳妝。
忽而目光一轉,想起什麽事兒來。
“昨兒侍寢的不是董美人?”
“回娘娘,正是。”
姚貴妃撇撇嘴,“難道董美人是皇後安排的?”董美人侍寢得力,在陛下麵前為皇後美言了,所以陛下就要給皇後作臉?
可也不像呀?
皇後也是快入土的人了,皇後所生的皇子就沒長大成人,隻有一位公主還早就嫁了,皇後娘家顏家雖然有點文人名頭,可人丁實在不興旺,如今隻剩下個十來歲的小子,差一點就絕了戶了,真是連扶都沒得扶……所以皇後也沒緣由突然作妖啊?
事涉皇後,姚貴妃可以說話隨意,旁邊伺候的人卻不敢亂接話岔,隻好默不吭聲。
正是一片寂靜之時,就聽著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回娘娘,昨兒宮裏出了大事了……和寧宮那邊說……”
小跑著進來報信的是姚貴妃的心腹女官,姚貴妃在宮裏經營多年,幾乎在各宮都安插有眼線。
皇後為人謹慎保守,她那宮裏如鐵桶一般,倒是沒能安進去眼線,反倒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和寧宮那兒,有給姚貴妃通風報信的。
姚貴妃聽得瞪圓了眼,“居然有這種大逆不道的!”
謀害天子啊!
雖說她有時也做夢,夢到皇上駕崩,四皇子登基,封她為太後吧,可到了醒來,那是半個字都不敢提起的。
日常見到四皇子,也是耳提麵命,教他如何利用自己是小兒子的便利,討好陛下!
“是哪個下的手?”還給失敗了?
這可太……好了!
現在三位皇子裏頭,就她生的老四年紀最輕,羽翼未豐,跟那兩個較量未免吃虧,陛下自然是春秋再長一些比較好了。
而且以她對陛下的了解,這事必定要查到某一位皇子頭上。
豈不是就跟當年太子自盡案一樣,又能去掉一位強勁對手?
“聽說,陛下大為震怒,連夜將呂相蘇太師王太傅召進宮來密議,一宿沒睡就去上了早朝,而且太孫府,被圈禁了!”
姚貴妃麵露恍然,笑了,“嗬,這是誰動的手腳,倒是先除了個小輩啊……”
雖然太孫的年紀都快四十了,比二十來歲的四皇子可大多了,但姚貴妃就是覺得太孫的輩位低,同皇上隔了一層,皇位根本不該有他什麽事兒。
太孫名為太孫,可這些年又沒半點實權,就是麵見陛下也頂多年節入宮的一兩回。
他有什麽能耐在宮裏對陛下下手?
肯定是哪個等不及了的皇子,想早些奪位,卻怕事發牽連自己,於是來個禍水西引。
心腹女官又接著說,“現在是張公公帶著人在審案子……興許以後還能再審出些什麽來呢?哦對了,昨夜裏陛下還召見了皇後……”
姚貴妃冷笑了聲,“難怪這一早就要把所有人都叫去立威呢,原來是這麽回事!”
她再百般看不上那個老女人,可偏偏老女人占著後位,還命那麽長就是不死。
宮裏遇到事情,皇上最先想到的還是她!
說話間,梳妝已畢,姚貴妃把手搭在女官臂上,施然起身。
“走,咱們瞧瞧皇後娘娘要出什麽妖蛾子去!”
坤安宮外,來自各宮的幾隊人馬正好狹路相逢。
江賢妃已經倚老賣老地訓斥過趙妃和丁嬪兩個年輕妃嬪了,當然了她這位前輩對於兩個年輕妃嬪來說那就是裝腔作勢的老幫菜,實際上啥也做不了,趙妃和丁嬪結成了臨時的聯盟,眉來眼去,神態嬉皮笑臉,明顯地不把賢妃當回事兒。
但這些人遠遠地瞧見一襲紫衣,前呼後擁地朝這來了,就都鳴金收兵,乖乖進了坤寧宮。
主要是姚貴妃的戰鬥力太強了,而且這些皇後召見,明顯是折了老姚的麵子的,大家可不想當老姚的出氣桶。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
偏殿內皇後坐在上首,兩邊都是請過安後依著分位坐定的大小妃嬪們。
姚貴妃施施然走進去,欠身行禮,口稱請安。
一句話就被她用姿態、神情和語調,呈現出了十足十的陰陽怪氣,
整個偏殿瞬間安靜,大小妃嬪們都激動緊張不已,等著姚貴妃和皇後的巔峰開撕。
皇後卻當作沒瞧見姚貴妃的倨傲一般,點點頭,“貴妃請坐。”
“今日召見各位,是因為本宮受陛下所托,要開始整頓宮務,並且要帶著各位一道,勤儉節約,共克時艱,為我大晉朝婦人做典範。”
這話一出,所有的妃嬪都傻眼了。
整頓宮務大夥都能理解,有消息靈通的,也大概聽說了,昨兒陛下那兒出了點事,所以要嚴查宮中可疑人等是應該的,可這怎麽就跟勤儉節約,為大晉朝婦人做典範扯上關係了呢?
畢竟,在坐的妃嬪們,除了皇後賢妃和姚貴妃年紀大一些,還是二十三十的妃嬪們更多,大夥年紀輕輕入宮來,服侍比自己親爹還老的皇帝,難道是為了勤儉節約?
而且還說什麽共克時艱?
這風調雨順的,也沒聽說過京城附近哪裏有災,怎麽就時艱了?
再說就算時艱了,也不可能少了皇宮的用度啊?
皇後莫非是瘋了不成?
刺頭姚貴妃首先發出一串肆意的笑聲。
“哈哈哈哈,皇後娘娘這話說得有趣,如今國泰民安河清海晏的,怎麽就得共克時艱了?還讓我們這些妃子們勤儉?怎麽個勤儉法兒?”
眾妃嬪這會兒都豎起耳朵聽著。
沒錯,打起來!打起來!
她們也想知道,皇後這是想幹啥呢?
就見皇後還是那麽不慌不忙,臉上笑眯眯地。
“本宮得了皇上的吩咐,連夜擬出了個章程,才送到陛下那邊,陛下也準了。”
“這不,就給大夥宣布一下。”
姚貴妃聽到這兒,臉色就開始綠了。
雖說皇後掌管宮務是名份,但幾十年皇後管著跟沒管差不多,如今皇上卻把這個權力給了皇後,還準了她的章程!
那豈不是皇後怎麽說怎麽算?
她什麽時候吃過這樣的虧?
姚貴妃呼啦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皇後娘娘,既然是章程,總得大夥商議下,總不能就是您一個人說了算,還拿皇上來壓我們,臣妾不服。”
皇後仍然不急不燥,“要說商議倒也不是不可,但陛下吩咐得十萬火急,因此就省去了這一節,姚貴妃若是不服,盡可以去向陛下說去。”
姚貴妃哼了聲,“既然這麽著,那妾身便去求見陛下!”
她一擰身,竟然就這麽大喇喇地走了。
許多目光落到了皇後麵上,皇後微微一笑,“還有誰想求見陛下的,不妨同去。”
眾妃相互望望,並沒有出頭的意思。
出頭的鳥兒,有一隻姚貴妃就夠了,大夥不妨觀望。
散朝之後,群臣仍然疑慮紛紛,三五成群地聚在一道,邊走邊說著方才在朝會上事兒。
誰能想得到,平時頂多一個月上一次朝的皇上,居然上朝了呢?
拋出來的每一項,還都是十足強硬,一意孤行……
什麽調集周邊城鎮的平倉糧進京城準備軍餉啦。
什麽即日起,封鎖四門,沒有承天府手令,隻許進不許出了啊。
當然了,廢去皇太孫的封號這個……幾乎沒有多少人有異議。
畢竟,皇太孫因為牽涉到謀逆,滿府被圈禁的大事,消息靈通的,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