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短暫平靜·續
[三國同人]焚香祭酒 作者:積羽成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頌還沒反應過來這五個字所代表的含義,恰有一道雷殛直劈而下,照亮窗外的夜幕。
少許銀光順著窗隙闖入,射在牆上,宛若一條條纏繞的銀蛇。
被這猝不及防的暴雷一驚,崔頌反射性地坐起身,這才後知後覺地味出徐濯的話。
聖上駕崩……漢靈帝劉宏死了?
一時間,崔頌聽得耳中的轟鳴聲,分不清是被這條消息所攝,還是外頭的驚雷太過聲勢浩大。
轉眼看向徐濯,他的臉色仍白得似紙,不見轉好。
劉宏談不上明君,是以徐濯的失態與焦灼並非出自悲痛。
稍微了解一些東漢曆史的人,都知道漢靈帝有多麽荒唐。
史筆評價,桓、靈時期官場黑暗、毒流社稷,以致本就西斜的漢祚迅速崩沮,化作泡影。若說漢桓帝尚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漢靈帝卻是親手為大漢江山開啟了墓葬門。
徐濯的反應如此之大,是因為預見了靈帝之死將會帶來的惡果。
東漢最出名的,除了蔡倫的造紙術,就是宦官與外戚之間的權利爭奪。
你方唱罷我登場,東風西風互壓百年,放眼五千年的曆史,可謂是絕無僅有。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東漢的皇帝死得快。
或許是基因出了問題,或許是宮廷鬥爭的傾軋,東漢的皇帝,絕大多數都非常短命。
二十歲死的稀疏平常,三十歲死的算你走運。這般死法,皇室人口再茂盛也會青黃不接。新繼位的小皇帝年幼失怙,連路都走不穩,談何理政?於是太後垂簾聽政,和太後一榮俱榮的國舅威風凜凜,外戚專政,樂不可支。
等小皇帝長大,問題就來了。
但凡有點誌氣的,誰願意做傀儡?何況外戚專政囂張至極,連公主的良田都敢明搶,哪個皇帝能夠忍得。
於是帝王培養無根無萍的宦官,讓他們替自己奪權。
好不容易奪了權了,好麽,皇帝又嗝屁了,權利又一次落到外戚手裏。
高層忙著奪權,小皇帝來不及一展宏圖就已身死,東漢的治理有多坎坷,於此可見一斑。
或許也因為這樣,到桓靈帝的時候,二者極重享受,全憑自己的心意過活。
頂上不願管,底下又吏治黑暗。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太平經一出,天下揭竿而起。
可以說,東漢之亂,歸根結底,至少有一半要算在“帝王早殤”上。
且不說漢靈帝劉宏的政治成就如何,他活著,就是一座定山石,鎮得外戚與宦官不敢輕舉妄動。
何況劉宏並非蠢人。
眼下本就時局動蕩,漢祚岌岌可危,劉宏這麽一死,便是對今後曆史一無所知的徐濯,也明白這噩耗對早已千瘡百孔的漢室是多麽的雪上加霜。
權力洗牌,紛爭再起。
禍起蕭牆,內外不安。
這天下,怕是要大亂了吧?
先天下之憂而憂,這是這個時代有誌之士的品格。可對於崔頌而言,靈帝死隻意味著一件事。
——董卓快進京了。
崔頌走下床榻,穿好外衣,伸手將長發攏到腦後:“與我出去吧。”
皇帝都死了,舉城同哀,這覺看來是無法睡成了。
崔頌推開房門,適逢崔琰衣冠淩亂,不及整理便匆匆而來。
“當今正值壯年,怎會——”崔琰難以抑製麵上的沉痛之色,“金星淩日,熒惑守心。天將大亂矣。”
自董仲舒後,世人愛談“天人感應”,漢光武更是帶起了讖緯之術的潮流。天上的一顆星星變暗了,都能扯到人間帝王身上。金星淩日,熒惑守心本是再自然的天文氣象,被太史令嘴皮子一碰,金星和火星就成了預示帝王猝死、災難四起的妖星。
崔頌對這星象占卜之說保持沉默——在他看來,天上那一點一點的星星,哪個不長得一毛一樣,能看出什麽區別?
因而崔頌隻是隨大流地附和了幾句,表示了自己對帝王駕崩的痛心,刻奇地宣揚了一把愛君愛國的情懷,就和崔琰去擺路祭了。
白布魂帛,銀鬆挽幛。
附近的人家同樣點起了燈,鋪設祭台,各守國喪。
崔頌望著綿延不絕的白,站在長廊底下,聽著耳邊絲毫未減的雨聲,心底有一分茫然。
這雨仿佛永無停息,連上天都在為帝逝而泣淚。冰冷的雨水打在木製台階上,濺濕了素色長袴,將鞋履染上一層深色。
靈帝已死,董卓將至,天下分崩,人命如芥。
他該何去何從?
……
第二日,熬了一宿的眾人回堂歇息。崔頌食不知味地吃了不帶肉不加油的早餐,回到自己房間開始補眠。
中途還帶了一個小小的驚嚇。
因著漢靈帝劉宏平素沒什麽喜好,偏生對辭賦情有獨鍾,崔琰私下裏猜測宮裏會不會下旨,讓有著“一賦笑千秋”之名的崔家頌郎為先帝寫篇祭文。
畢竟崔頌的才名之所以能夠遠播,有一部分是因為劉宏喜愛他的詩賦,曾“手不釋卷,深嘉許之”。
崔頌覺得“我想選擇死亡”已經不足以表達他的心聲了。
再這樣飆下去,他恐怕得上天。
幸而,不知是宮中正忙著新帝人選的爭執,還是其他因素使然,宮裏的大佬們沒有一個下旨讓他作賦,祭文由奉常撰寫,中規中矩,十分官方。不痛不癢地歌頌著劉宏的寥寥政績。
劉宏的頭七還未過,新帝的人選就已決定下來。
於此同時,建章宮外還多了一具新鮮的屍體。
蹇碩死了,被何進所殺。
他想奉立王美人之子劉協為帝,並誅何進與宮闈之內。不想事情敗露,被“深恨之”的何進反殺。
蹇碩一死,宦官這邊生生被砍斷了一條大腿,元氣大傷。
何進趁此機會收攬兵權,與世族一拍即合,聯手排擠宦官。
何進身為大將軍,又是國舅,本就大權在握。現在空降在他頭頂的那座山沒了,皇子外甥變成了皇帝外甥,簡直稱得上如魚得水,想怎麽遊就怎麽遊。
為了進一步打壓宦官,何進開始不要錢地朝世家拋射橄欖枝。
荀家?好好好,潁川有名的大族,可不是什麽人家都能養出荀氏八龍的……留在洛陽的荀家小輩已經有職位了?沒關係,他不是還有個小他幾歲的叔叔嗎,這荀文若頗有君子之風,雖年紀尚輕,倒也文雅持重,不若就舉個孝廉,讓他做個守宮令,替聖上執掌文書吧。
汝南袁紹姿貌威容,廣交傑士,袁家簪纓門第,四世三公,定要將此人拉入麾下。
崔家乃是清河望族,世祿之家。人丁旺盛,茂才輩出。那崔琰雖少無甚名,近幾年的風評卻是不錯。又有崔氏嫡支幼子,師從名師,驚才風逸,雖年歲太小,但要是做個郎官,倒也使得……
……
何進算盤打得好,隔天就往幾家派了辟召的帖子。
摸著紅邊滾金的名刺,崔頌忽然很想和禰衡學上幾招,酷炫狂霸拽地將這東西丟出去。
少許銀光順著窗隙闖入,射在牆上,宛若一條條纏繞的銀蛇。
被這猝不及防的暴雷一驚,崔頌反射性地坐起身,這才後知後覺地味出徐濯的話。
聖上駕崩……漢靈帝劉宏死了?
一時間,崔頌聽得耳中的轟鳴聲,分不清是被這條消息所攝,還是外頭的驚雷太過聲勢浩大。
轉眼看向徐濯,他的臉色仍白得似紙,不見轉好。
劉宏談不上明君,是以徐濯的失態與焦灼並非出自悲痛。
稍微了解一些東漢曆史的人,都知道漢靈帝有多麽荒唐。
史筆評價,桓、靈時期官場黑暗、毒流社稷,以致本就西斜的漢祚迅速崩沮,化作泡影。若說漢桓帝尚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漢靈帝卻是親手為大漢江山開啟了墓葬門。
徐濯的反應如此之大,是因為預見了靈帝之死將會帶來的惡果。
東漢最出名的,除了蔡倫的造紙術,就是宦官與外戚之間的權利爭奪。
你方唱罷我登場,東風西風互壓百年,放眼五千年的曆史,可謂是絕無僅有。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東漢的皇帝死得快。
或許是基因出了問題,或許是宮廷鬥爭的傾軋,東漢的皇帝,絕大多數都非常短命。
二十歲死的稀疏平常,三十歲死的算你走運。這般死法,皇室人口再茂盛也會青黃不接。新繼位的小皇帝年幼失怙,連路都走不穩,談何理政?於是太後垂簾聽政,和太後一榮俱榮的國舅威風凜凜,外戚專政,樂不可支。
等小皇帝長大,問題就來了。
但凡有點誌氣的,誰願意做傀儡?何況外戚專政囂張至極,連公主的良田都敢明搶,哪個皇帝能夠忍得。
於是帝王培養無根無萍的宦官,讓他們替自己奪權。
好不容易奪了權了,好麽,皇帝又嗝屁了,權利又一次落到外戚手裏。
高層忙著奪權,小皇帝來不及一展宏圖就已身死,東漢的治理有多坎坷,於此可見一斑。
或許也因為這樣,到桓靈帝的時候,二者極重享受,全憑自己的心意過活。
頂上不願管,底下又吏治黑暗。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太平經一出,天下揭竿而起。
可以說,東漢之亂,歸根結底,至少有一半要算在“帝王早殤”上。
且不說漢靈帝劉宏的政治成就如何,他活著,就是一座定山石,鎮得外戚與宦官不敢輕舉妄動。
何況劉宏並非蠢人。
眼下本就時局動蕩,漢祚岌岌可危,劉宏這麽一死,便是對今後曆史一無所知的徐濯,也明白這噩耗對早已千瘡百孔的漢室是多麽的雪上加霜。
權力洗牌,紛爭再起。
禍起蕭牆,內外不安。
這天下,怕是要大亂了吧?
先天下之憂而憂,這是這個時代有誌之士的品格。可對於崔頌而言,靈帝死隻意味著一件事。
——董卓快進京了。
崔頌走下床榻,穿好外衣,伸手將長發攏到腦後:“與我出去吧。”
皇帝都死了,舉城同哀,這覺看來是無法睡成了。
崔頌推開房門,適逢崔琰衣冠淩亂,不及整理便匆匆而來。
“當今正值壯年,怎會——”崔琰難以抑製麵上的沉痛之色,“金星淩日,熒惑守心。天將大亂矣。”
自董仲舒後,世人愛談“天人感應”,漢光武更是帶起了讖緯之術的潮流。天上的一顆星星變暗了,都能扯到人間帝王身上。金星淩日,熒惑守心本是再自然的天文氣象,被太史令嘴皮子一碰,金星和火星就成了預示帝王猝死、災難四起的妖星。
崔頌對這星象占卜之說保持沉默——在他看來,天上那一點一點的星星,哪個不長得一毛一樣,能看出什麽區別?
因而崔頌隻是隨大流地附和了幾句,表示了自己對帝王駕崩的痛心,刻奇地宣揚了一把愛君愛國的情懷,就和崔琰去擺路祭了。
白布魂帛,銀鬆挽幛。
附近的人家同樣點起了燈,鋪設祭台,各守國喪。
崔頌望著綿延不絕的白,站在長廊底下,聽著耳邊絲毫未減的雨聲,心底有一分茫然。
這雨仿佛永無停息,連上天都在為帝逝而泣淚。冰冷的雨水打在木製台階上,濺濕了素色長袴,將鞋履染上一層深色。
靈帝已死,董卓將至,天下分崩,人命如芥。
他該何去何從?
……
第二日,熬了一宿的眾人回堂歇息。崔頌食不知味地吃了不帶肉不加油的早餐,回到自己房間開始補眠。
中途還帶了一個小小的驚嚇。
因著漢靈帝劉宏平素沒什麽喜好,偏生對辭賦情有獨鍾,崔琰私下裏猜測宮裏會不會下旨,讓有著“一賦笑千秋”之名的崔家頌郎為先帝寫篇祭文。
畢竟崔頌的才名之所以能夠遠播,有一部分是因為劉宏喜愛他的詩賦,曾“手不釋卷,深嘉許之”。
崔頌覺得“我想選擇死亡”已經不足以表達他的心聲了。
再這樣飆下去,他恐怕得上天。
幸而,不知是宮中正忙著新帝人選的爭執,還是其他因素使然,宮裏的大佬們沒有一個下旨讓他作賦,祭文由奉常撰寫,中規中矩,十分官方。不痛不癢地歌頌著劉宏的寥寥政績。
劉宏的頭七還未過,新帝的人選就已決定下來。
於此同時,建章宮外還多了一具新鮮的屍體。
蹇碩死了,被何進所殺。
他想奉立王美人之子劉協為帝,並誅何進與宮闈之內。不想事情敗露,被“深恨之”的何進反殺。
蹇碩一死,宦官這邊生生被砍斷了一條大腿,元氣大傷。
何進趁此機會收攬兵權,與世族一拍即合,聯手排擠宦官。
何進身為大將軍,又是國舅,本就大權在握。現在空降在他頭頂的那座山沒了,皇子外甥變成了皇帝外甥,簡直稱得上如魚得水,想怎麽遊就怎麽遊。
為了進一步打壓宦官,何進開始不要錢地朝世家拋射橄欖枝。
荀家?好好好,潁川有名的大族,可不是什麽人家都能養出荀氏八龍的……留在洛陽的荀家小輩已經有職位了?沒關係,他不是還有個小他幾歲的叔叔嗎,這荀文若頗有君子之風,雖年紀尚輕,倒也文雅持重,不若就舉個孝廉,讓他做個守宮令,替聖上執掌文書吧。
汝南袁紹姿貌威容,廣交傑士,袁家簪纓門第,四世三公,定要將此人拉入麾下。
崔家乃是清河望族,世祿之家。人丁旺盛,茂才輩出。那崔琰雖少無甚名,近幾年的風評卻是不錯。又有崔氏嫡支幼子,師從名師,驚才風逸,雖年歲太小,但要是做個郎官,倒也使得……
……
何進算盤打得好,隔天就往幾家派了辟召的帖子。
摸著紅邊滾金的名刺,崔頌忽然很想和禰衡學上幾招,酷炫狂霸拽地將這東西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