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將成萬骨枯,楊德明獲得趙東雲的一聲‘他打的還湊合’,第十四師付出的卻是高達兩千多人的傷亡。
直接陣亡的就是高達八百多人,其餘輕重傷的更多,第十四師的突破說是用那些士兵們用一路的屍骨鋪就的也不為過。
然而對於第十四師的諸多傷亡,很多人都是選擇了無視,尤其是高級將領,包括趙東雲,孟恩遠,楊德明在內其實他們都不太在乎區區數千人的死傷”。
趙東雲不用說了,身為一個軍政利益集團的最高統帥,奉軍自從入關以來他每天都會受到多少人死傷的報告,幾百人,幾千人,奉軍從去年入關以來,累計傷亡人數已經超過六萬人次,其中陣亡者就超過萬人。
還有數以萬計的傷者,這些傷者中那些重傷被迫截肢的人非常多。
這數萬人的傷亡就代表著數萬個家庭失去了他們的支柱,妻子失去了丈夫,母親失去了兒子。
可是這些家庭的傷痛卻是從來都沒有被趙東雲以及高級將領們放在心上。
那些活生生的性命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個數據而已。
如果說有一個職業是最冷血的,毫無疑問是軍人,這說的軍人還不是那些士兵,而是那些一心想著大勝仗的軍官們,尤其是高將領,從古至今的那些名將們,絕大部分都是冷血動物。
他們把一條條生命看成一種耗材,和子彈、炮彈無疑。
日俄戰爭裏日`軍的所謂肉`彈戰術更是把這種思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乃木希典看來,士兵就是用來消耗敵軍子彈的消耗品而已。
奉軍裏的高級將領雖然不如乃木希典那麽變態,但是也好不到哪裏去,而且出身越高的人越是這樣,楊德明別看他斯斯文文,但是整個人就是一個戰爭機器,親自指揮麾下的第十四師發起進攻時,他關心的隻是勝利和第十四師戰鬥力的提高,為了勝利付出幾千人的死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為了讓第十四師迅速成長為和第三師一樣的軍隊,哪怕是死傷十個新兵,換回來一個經曆戰爭洗禮的老兵,那也是值得的。
也許有人說這是一種理智,但是理智往往卻是最殘酷的。
也許有人說戰爭是一種藝術,是值得誇讚、讚揚的事,但戰爭實際上是殘酷到普通人不願麵對的一種事。
興許普通人在、電影裏看到戰爭有多麽輝煌,但是你真讓他到現實的戰場裏走一圈,看過了滿地滿地的屍體,支離破碎的軀體,保證這會是他一輩子都揮不去噩夢。
所幸的是,奉軍在金陵外圍打掃戰場的時候,沒有普通人存在,那些帶著口罩的士兵們把一具具陣亡士兵堆積在一起,裏頭有穿著青灰色軍服的奉軍士兵,也有著穿著深藍色軍服的皖軍士兵。
盡管奉軍打掃戰場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如今已經進入四月份,在江南的這片悶熱潮濕的土地裏,失去了生命的屍體腐爛的非常快,更別說還有眾多破碎到連人型都拚不出來的肉塊了。
戰鬥過後的戰場,再加上太陽已經下山,灰暗的天色下的這片土地彷佛人間地獄一般。
在這片人間地獄的旁邊,則是有著眾多身穿青灰色軍服的奉軍士兵排著隊超前走去,他們的神情大多平靜,偶爾有人會朝著旁邊的那些屍體看一眼,然後很快就是收了回來,這些都是第三師的老兵們。
和第十四師裏的士兵都是新兵蛋`子不同,第三師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從軍多年的老兵,曆盡了一場又一場的戰鬥,對於死亡已經是司空見慣,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知道,興許有一天自己就會成為那些屍體中的一員,但是那又何如,以後會怎麽樣誰知道呢。
再者,奉軍雖然總體傷亡較大,但實際上死傷的絕大部分都是新兵,像第三師的這些老兵們,在順風順水的戰鬥裏其實死傷比例是相當低的,隻要不遇上什麽苦仗硬仗,部隊不遭到擊潰甚至圍殲的話,這些老兵們活到戰爭結束的機會非常大。
這些老兵們邁著平靜的步伐超前走著,在他們的前方還有更激烈的戰鬥等著他們呢。
自從昨天第十四師率先突破皖軍的外圍防線,攻入金陵城區的時候,皖軍為了加強金陵城區的防禦力量,同時為了避免外圍防線的部隊陷入半包圍的態勢,也是收縮了防線,主動放棄了城區外的其他半數外圍防線,進而把兵力全數撤入金陵城區以及金陵東南部的外圍防區。
這就相當於把金陵城區外圍西南方向的數公裏防禦陣地縱深全部放棄。
皖軍主動撤軍了,第三師也就不費一兵力推進了近四公裏,而前幾天第十四師為了推進這四公裏,可是付出了超過兩千人的傷亡。
當第三師直接用行軍的方法向前快速推進,以跟上第十四師的步伐時,在後方的第四軍臨時指揮部內。
參與金陵戰役的諸多奉軍高級將領再一次齊聚一堂,以商討後續的金陵戰事。
和以往一樣,孟恩遠還是坐在主位上,左右兩側分別是第三師師長顧藍玉、第九師師長林永權、第十四師師長楊德明,第一混成旅旅長鮑貴卿,另外還有幾個步兵旅的旅長,第四軍參謀長顧奇誌為首的幾個第四軍作戰參謀。
此時第四軍的一個中校參謀正手拿指揮榜,為這些長官們簡單介紹目前的戰局。
“在北線,我軍第十四師在昨日突入到金陵城區後,目前該師已經是圍繞著北城區的相關戰術要點和皖軍進行爭奪,但是皖軍的抵擋力量非常大,而且第十四師那邊的傷亡較大,繼續發起強攻取得突破的話難度較大。
在西南線,由於皖軍的主動撤退,第三師沒有遭到多大抵抗就已經是推進到了城區,預計明日就能夠配合第十四師發起進攻。第一混成旅目前還在迂回當中,有望明天抵達預`訂陣地,第九師則是在第三師和第一混成旅的後麵,隨時對這兩部提供戰略上的支援!
而敵軍防線,我們已經累計發現了敵軍五個師的番號,但是根據我們的偵查,這些部隊的番號有些雜亂,我們暫時還不能得知敵軍的詳細番號情況,隻能確定敵軍第四師的三個旅已經是全部在金陵。估計敵軍目前依舊有五萬人以上!”
實際上,皖軍在金陵一線投入的兵力遠遠不止五萬人,除了第四師這個主力部隊外,段祺瑞或整師抽調,或者一個旅,一個團抽調,已經累計從蘇南、浙北地區抽調了總數四萬以上的兩江陸軍部隊。
這還不算那些提供後勤運輸的民夫,壯丁呢。
當然了,皖軍沒算這個,奉軍也是沒算的,大家一般統計兵力的時候隻統計現役兵力,不會把那些壯丁算上去。
不然的話,把這些民夫、壯丁之類的算上去,奉軍的在江南一線的兵力還得超過三十多萬啊。
皖軍在金陵、當塗一線先後投入的兵力已經是超過十萬,而被擊斃擊傷,失蹤加起來,已經損失至少超過兩萬人。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兩江第七師的全軍覆滅就是讓皖軍直接損失將近一萬五千人。
隨後在金陵戰役裏又是損失了七八千人,如此才造成了超過兩萬人的損失。
奉軍自己也好不到那裏去,第九師、第十四師都算得上是死傷慘重,這兩部加起來的損失就超過五千人了。
再加上其他部隊的損失,奉軍的總損失也是將近萬人的。
隻是奉軍教育部對前線部隊一直保持了高強度的兵力補充,這能讓奉軍各部一直保持比較充足的兵員。
從這一點上來說,奉軍比皖軍要好太多。
奉軍由於教育部的存在,是可以統一招募,訓練,補充新兵的,前線將領根本就不用操心新兵的事。
然而皖軍那邊就不同了,皖軍和其他軍閥部隊一眼,依舊停留在北洋老常備軍的模式裏,各部隊相當獨立,自己征兵,訓練,補充,人家段祺瑞根本就不管,也沒辦法管。
所以你會在江南地區看到很多皖軍的部隊在各地設立的征兵站,僅僅是在金陵裏頭,林立的各部隊征兵站就超過了十幾個,這些大多分屬不同的皖軍部隊。
新兵的不統一,也就導致了皖軍各部隊在打仗的時候,能不能夠得到補充全靠自己,而且更殘酷的是,他們往往得不到合格兵員上的補充,隻能是就地強行征召壯丁,民夫。
這就導致戰爭期間,甭管多強的部隊,一旦遭受兵力上的損失後都很難恢複過來。
就算是第四師這種段祺瑞的嫡係部隊都難以避免,他們要想恢複補充的話隻能是在戰後,而沒有辦法和奉軍一樣,戰鬥剛損失了兵力呢,這第二天教育部就把新兵給送到了眼前,前線將領完全不用操心。
而這也就造成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狀況,奉軍將領打起仗來往往比皖軍的將領更加不珍惜士兵的性命。
為什麽?因為奉軍將領隻需要考慮怎麽打贏就行了,士兵死了後頭第二天就給你補充上了。而皖軍將領一般都比較注重傷亡,因為麾下的士兵可都是他們自己招募訓練的啊,死一個他們就得心痛一下,而且死的多了還會有變成光頭司令的危險。
“既然第十四師那邊的進攻遭到了頑抗,那麽就先緩一緩,等第三師到位後,再適當的發起一定攻勢,不過能不能拿下金陵,還是要看第一混成旅能不能成功迂回到金陵東麵去,隻要能夠占據金陵東部,就能夠掐斷皖軍在金陵和鎮江等方向的聯係,屆時金陵之敵就算是完全落入了我們的包圍圈,而段祺瑞要不想被困在金陵的話,他就隻能撤退,而他隻要一撤,那麽我們的江南戰略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孟恩遠說道後,把目光投向了林永權:“林師長,你第九師要及時跟上第一混成旅的步伐,保障第一混成旅的側翼安全!”
直接陣亡的就是高達八百多人,其餘輕重傷的更多,第十四師的突破說是用那些士兵們用一路的屍骨鋪就的也不為過。
然而對於第十四師的諸多傷亡,很多人都是選擇了無視,尤其是高級將領,包括趙東雲,孟恩遠,楊德明在內其實他們都不太在乎區區數千人的死傷”。
趙東雲不用說了,身為一個軍政利益集團的最高統帥,奉軍自從入關以來他每天都會受到多少人死傷的報告,幾百人,幾千人,奉軍從去年入關以來,累計傷亡人數已經超過六萬人次,其中陣亡者就超過萬人。
還有數以萬計的傷者,這些傷者中那些重傷被迫截肢的人非常多。
這數萬人的傷亡就代表著數萬個家庭失去了他們的支柱,妻子失去了丈夫,母親失去了兒子。
可是這些家庭的傷痛卻是從來都沒有被趙東雲以及高級將領們放在心上。
那些活生生的性命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個數據而已。
如果說有一個職業是最冷血的,毫無疑問是軍人,這說的軍人還不是那些士兵,而是那些一心想著大勝仗的軍官們,尤其是高將領,從古至今的那些名將們,絕大部分都是冷血動物。
他們把一條條生命看成一種耗材,和子彈、炮彈無疑。
日俄戰爭裏日`軍的所謂肉`彈戰術更是把這種思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乃木希典看來,士兵就是用來消耗敵軍子彈的消耗品而已。
奉軍裏的高級將領雖然不如乃木希典那麽變態,但是也好不到哪裏去,而且出身越高的人越是這樣,楊德明別看他斯斯文文,但是整個人就是一個戰爭機器,親自指揮麾下的第十四師發起進攻時,他關心的隻是勝利和第十四師戰鬥力的提高,為了勝利付出幾千人的死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為了讓第十四師迅速成長為和第三師一樣的軍隊,哪怕是死傷十個新兵,換回來一個經曆戰爭洗禮的老兵,那也是值得的。
也許有人說這是一種理智,但是理智往往卻是最殘酷的。
也許有人說戰爭是一種藝術,是值得誇讚、讚揚的事,但戰爭實際上是殘酷到普通人不願麵對的一種事。
興許普通人在、電影裏看到戰爭有多麽輝煌,但是你真讓他到現實的戰場裏走一圈,看過了滿地滿地的屍體,支離破碎的軀體,保證這會是他一輩子都揮不去噩夢。
所幸的是,奉軍在金陵外圍打掃戰場的時候,沒有普通人存在,那些帶著口罩的士兵們把一具具陣亡士兵堆積在一起,裏頭有穿著青灰色軍服的奉軍士兵,也有著穿著深藍色軍服的皖軍士兵。
盡管奉軍打掃戰場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如今已經進入四月份,在江南的這片悶熱潮濕的土地裏,失去了生命的屍體腐爛的非常快,更別說還有眾多破碎到連人型都拚不出來的肉塊了。
戰鬥過後的戰場,再加上太陽已經下山,灰暗的天色下的這片土地彷佛人間地獄一般。
在這片人間地獄的旁邊,則是有著眾多身穿青灰色軍服的奉軍士兵排著隊超前走去,他們的神情大多平靜,偶爾有人會朝著旁邊的那些屍體看一眼,然後很快就是收了回來,這些都是第三師的老兵們。
和第十四師裏的士兵都是新兵蛋`子不同,第三師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是從軍多年的老兵,曆盡了一場又一場的戰鬥,對於死亡已經是司空見慣,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知道,興許有一天自己就會成為那些屍體中的一員,但是那又何如,以後會怎麽樣誰知道呢。
再者,奉軍雖然總體傷亡較大,但實際上死傷的絕大部分都是新兵,像第三師的這些老兵們,在順風順水的戰鬥裏其實死傷比例是相當低的,隻要不遇上什麽苦仗硬仗,部隊不遭到擊潰甚至圍殲的話,這些老兵們活到戰爭結束的機會非常大。
這些老兵們邁著平靜的步伐超前走著,在他們的前方還有更激烈的戰鬥等著他們呢。
自從昨天第十四師率先突破皖軍的外圍防線,攻入金陵城區的時候,皖軍為了加強金陵城區的防禦力量,同時為了避免外圍防線的部隊陷入半包圍的態勢,也是收縮了防線,主動放棄了城區外的其他半數外圍防線,進而把兵力全數撤入金陵城區以及金陵東南部的外圍防區。
這就相當於把金陵城區外圍西南方向的數公裏防禦陣地縱深全部放棄。
皖軍主動撤軍了,第三師也就不費一兵力推進了近四公裏,而前幾天第十四師為了推進這四公裏,可是付出了超過兩千人的傷亡。
當第三師直接用行軍的方法向前快速推進,以跟上第十四師的步伐時,在後方的第四軍臨時指揮部內。
參與金陵戰役的諸多奉軍高級將領再一次齊聚一堂,以商討後續的金陵戰事。
和以往一樣,孟恩遠還是坐在主位上,左右兩側分別是第三師師長顧藍玉、第九師師長林永權、第十四師師長楊德明,第一混成旅旅長鮑貴卿,另外還有幾個步兵旅的旅長,第四軍參謀長顧奇誌為首的幾個第四軍作戰參謀。
此時第四軍的一個中校參謀正手拿指揮榜,為這些長官們簡單介紹目前的戰局。
“在北線,我軍第十四師在昨日突入到金陵城區後,目前該師已經是圍繞著北城區的相關戰術要點和皖軍進行爭奪,但是皖軍的抵擋力量非常大,而且第十四師那邊的傷亡較大,繼續發起強攻取得突破的話難度較大。
在西南線,由於皖軍的主動撤退,第三師沒有遭到多大抵抗就已經是推進到了城區,預計明日就能夠配合第十四師發起進攻。第一混成旅目前還在迂回當中,有望明天抵達預`訂陣地,第九師則是在第三師和第一混成旅的後麵,隨時對這兩部提供戰略上的支援!
而敵軍防線,我們已經累計發現了敵軍五個師的番號,但是根據我們的偵查,這些部隊的番號有些雜亂,我們暫時還不能得知敵軍的詳細番號情況,隻能確定敵軍第四師的三個旅已經是全部在金陵。估計敵軍目前依舊有五萬人以上!”
實際上,皖軍在金陵一線投入的兵力遠遠不止五萬人,除了第四師這個主力部隊外,段祺瑞或整師抽調,或者一個旅,一個團抽調,已經累計從蘇南、浙北地區抽調了總數四萬以上的兩江陸軍部隊。
這還不算那些提供後勤運輸的民夫,壯丁呢。
當然了,皖軍沒算這個,奉軍也是沒算的,大家一般統計兵力的時候隻統計現役兵力,不會把那些壯丁算上去。
不然的話,把這些民夫、壯丁之類的算上去,奉軍的在江南一線的兵力還得超過三十多萬啊。
皖軍在金陵、當塗一線先後投入的兵力已經是超過十萬,而被擊斃擊傷,失蹤加起來,已經損失至少超過兩萬人。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兩江第七師的全軍覆滅就是讓皖軍直接損失將近一萬五千人。
隨後在金陵戰役裏又是損失了七八千人,如此才造成了超過兩萬人的損失。
奉軍自己也好不到那裏去,第九師、第十四師都算得上是死傷慘重,這兩部加起來的損失就超過五千人了。
再加上其他部隊的損失,奉軍的總損失也是將近萬人的。
隻是奉軍教育部對前線部隊一直保持了高強度的兵力補充,這能讓奉軍各部一直保持比較充足的兵員。
從這一點上來說,奉軍比皖軍要好太多。
奉軍由於教育部的存在,是可以統一招募,訓練,補充新兵的,前線將領根本就不用操心新兵的事。
然而皖軍那邊就不同了,皖軍和其他軍閥部隊一眼,依舊停留在北洋老常備軍的模式裏,各部隊相當獨立,自己征兵,訓練,補充,人家段祺瑞根本就不管,也沒辦法管。
所以你會在江南地區看到很多皖軍的部隊在各地設立的征兵站,僅僅是在金陵裏頭,林立的各部隊征兵站就超過了十幾個,這些大多分屬不同的皖軍部隊。
新兵的不統一,也就導致了皖軍各部隊在打仗的時候,能不能夠得到補充全靠自己,而且更殘酷的是,他們往往得不到合格兵員上的補充,隻能是就地強行征召壯丁,民夫。
這就導致戰爭期間,甭管多強的部隊,一旦遭受兵力上的損失後都很難恢複過來。
就算是第四師這種段祺瑞的嫡係部隊都難以避免,他們要想恢複補充的話隻能是在戰後,而沒有辦法和奉軍一樣,戰鬥剛損失了兵力呢,這第二天教育部就把新兵給送到了眼前,前線將領完全不用操心。
而這也就造成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狀況,奉軍將領打起仗來往往比皖軍的將領更加不珍惜士兵的性命。
為什麽?因為奉軍將領隻需要考慮怎麽打贏就行了,士兵死了後頭第二天就給你補充上了。而皖軍將領一般都比較注重傷亡,因為麾下的士兵可都是他們自己招募訓練的啊,死一個他們就得心痛一下,而且死的多了還會有變成光頭司令的危險。
“既然第十四師那邊的進攻遭到了頑抗,那麽就先緩一緩,等第三師到位後,再適當的發起一定攻勢,不過能不能拿下金陵,還是要看第一混成旅能不能成功迂回到金陵東麵去,隻要能夠占據金陵東部,就能夠掐斷皖軍在金陵和鎮江等方向的聯係,屆時金陵之敵就算是完全落入了我們的包圍圈,而段祺瑞要不想被困在金陵的話,他就隻能撤退,而他隻要一撤,那麽我們的江南戰略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孟恩遠說道後,把目光投向了林永權:“林師長,你第九師要及時跟上第一混成旅的步伐,保障第一混成旅的側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