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過來的練軍怕是沒有多大用處,必須得先整編了!”趙東雲道:“論起整編舊軍,我們第三混成協裏頭也就隻有秀峰兄你能讓我放心了!”
趙東雲和麵帶和氣地說著,可是對麵的陳光遠臉色卻是不太好,當初聽到消息說上頭要派遣一部練軍過來讓第三混成協整編的時候,陳光遠就已經預料到這整編舊軍的事到最後恐怕還得落在自己頭上。
因為在袁世凱、段祺瑞等人的心中,趙東雲是北洋新軍裏整編舊軍的第一人,但實際上趙東雲並沒有親手進行過舊軍的具體整編工作,不管是肅毅親軍還是元字營步隊,它們的整編工作實際上都是由陳光遠完成的。
陳光遠雖然不算趙東雲派係的人,但依舊是趙東雲的下屬,所以他的功勞也就變成了趙東雲的功勞。
這讓陳光遠相當鬱悶!
如今又有舊軍需要整編,那麽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事情十有**也是讓陳光遠來進行的!
不過和以往兩次不同的是,上兩次趙東雲讓陳光遠整編舊軍,帶有濃厚的偏袒因素,也就是說趙東雲是要坑陳光遠的。然而現在呢,趙東雲之所以讓陳光遠進行第三次的整編舊軍,卻是因為陳光遠有著出色的整編舊軍經驗以及能力,這已經不是要坑他,而算是交代正常的任務。
陳光遠也不是什麽笨人,也知道前麵的兩次是趙東雲在整他,但是陳光遠在前麵兩次整編舊軍的時候卻是發揮出色啊,不但沒能讓趙東雲找到半點錯處,甚至還不得不公開表示陳光遠整編舊軍的工作卓有成效,並且在表功的時候也是被迫把陳光遠的名字給帶了上去。
也就是說,在整編舊軍一事上,趙東雲已經不可能繼續坑到他,反而還會給他送來立功的機會。
然而即便如此,趙東雲卻依舊選擇了他來承擔第三批舊軍的整編工作,這裏頭讓陳光遠有些疑惑,莫非趙東雲已經不在打壓他,反而是給他立功的機會了?
說起來,陳光遠自從到了第三混成協後過的一直都不算順心,為了執行王英楷、馮國璋等人交代給他牽製趙東雲的任務,他到了第三混成協後費盡心思和趙東雲打擂台,和趙東雲相互拆台,拉攏人心等等。讓身為第五標統帶的他不但要麵對直屬上司趙東雲的諸多壓力,而且也要麵對第五標裏頭諸多屬下的壓力。
那些日子回想起來都是不堪回首啊!
然而這種情況卻是在第三混成協離開保定後開始發生變化!
在保定的時候,第三混成協的諸多軍官,不管是趙東雲還是陳光遠又或者孟恩遠,甚至是下麵的那些管帶、隊官們,都無法避免北洋內部派係的爭鬥,趙東雲和陳光遠不用說了,上頭一個是段祺瑞,一個是王英楷和馮國璋等人,因為派係的關係他們是針鋒相對,幾乎處處打擂台。
就算是中立派的孟恩遠也無法避免,因為孟恩遠是第三混成協裏頭的騎兵統帶,地位說起來其實和陳光遠相當,這樣的人自然能夠嚴重影響第三混成協內部的派係平衡,所以趙東雲和陳光遠都免不了要拉攏他,關注他。所以不管孟恩遠願不願意,他都已經參與了第三混成協內部的派係爭鬥,隻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不會明顯表態,在雙方裏遊走,誰給他好處他就倒向誰。
而下麵的管帶和隊官們雖然無法和段祺瑞、王英楷等人進行直接行的接觸,但是在第三混成協內部的整體大環境下,他們也不可避免的參與到了派係之爭。
所以說五月份之前的第三混成協,幾乎從上到下都充滿了北洋派係之爭的味道,而且火藥味還非常濃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初造成第三混成協內部派係鬥爭激烈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洋常備軍右鎮的歸屬之爭。
當初段祺瑞和王士珍、馮國璋、劉永慶、吳長純等人為了北洋常備軍右鎮的歸屬進行了激烈的爭奪,當時的第三混成成還隻是‘第三協’,原本預定為右鎮的一個步兵協之一,可謂是處於眾多北洋大佬爭奪的核心,因為誰能徹底掌控第三協的話,就等於掌控了大半個北洋常備軍右鎮。
所以說當初的第三協完全就是一個暴風之眼,各個派係都想往裏麵伸手,無數眼睛都緊盯著。
如此也就導致當初的第三協自從成立之後,一直都處於激烈的派係之爭!
也好在上頭還有一個強勢無比的袁世凱,這才能夠強壓著眾多的派係之爭保證第三協的建軍速度,下麵的趙東雲和陳光遠等人爭奪歸爭奪,但是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編練新軍上,如此才保證了第三協順利成軍。
當初第三協之所以有著諸多派係爭奪,那是因為上頭的大佬爭奪右鎮歸屬權,然而這種情況卻是在五月份開始得到了改變。
五月份後,因為東北局勢緊張,北洋新軍被迫派遣部隊進入遼東預防俄軍南下,同時因為兵力緊張的緣故導致隻能派遣趙東雲的第三協前往。
而趙東雲的第三協離開保定之後,也就是代表著離開了北洋的政治風暴中心,盡管還會受到派係之爭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會和在保定的時候那樣嚴重。
離開保定之後,這個第三協內部爭鬥開始平緩,而等到了袁世凱成立北洋常備軍第一鎮、第二鎮,並把趙東雲的第三協改稱為北洋常備軍第三混成協的時候,第三協的內部派係爭鬥瞬間就是平息了下來。
為什麽?
因為這個時候的第三混成協已經不再是決定北洋常備軍右鎮歸屬的關鍵,也更加影響不了剛成立的北洋常備軍第二鎮的諸多要職歸屬。
此外整個六月中下旬保定的那些大佬們,不管是段祺瑞還是馮國璋又或者王英楷等人,他們的爭奪目標已經是改為新成立的北洋常備軍第二鎮,尤其是第二鎮的統製之位,兩個協統領的位置。
他們爭奪起來誰勝誰負其實已經和第三混成協裏的諸多軍官無關了,相反,那個時候開始第三混成協內的軍官們開始更加注重自身在第三混成協內的未來和去向。
因為第三協被改編為第三混成協,直接導致第三混成協成為了一支具有獨立性質的部隊,就和第一鎮、第二鎮一樣,第三混成協雖然規模小,人不多,但從性質上來說,它和第一鎮和第二鎮其實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而且看現在北洋擴軍的速度而言,第三混成協變成第三鎮的日子似乎也用不了幾天了,一旦第三混成協變成第三鎮,那代表著什麽?那代表著更多的高層職位。
按照如今北洋常備軍的編製,一個鎮轄步隊兩協四標十二營,騎隊一標四營,炮隊一標三營,輜重隊一營,工程隊一營,機槍隊一營,共有二十二營。
屆時第三鎮的諸多兵種相加,將會產生一個鎮統製,兩個協統領,六個標統帶,二十二個營管帶的職位來。
按照北洋軍內的傳統,一般來說擴編後的部隊主官都是從原部隊裏擇優選用,很少出現從外麵部隊調集軍官過來任職的情況。
也就是說,到時候有很大的機會是營管帶變標統帶,標統帶升協統領,協統領任鎮統製。,其中的幾率不說百分百,但七八成的機會還是有的。
其中的鎮統製自然和那些中下層軍官無關,不出意外的話十有**都是趙東雲這個第三混成協統領升任,但是剩下的協統領和標統帶的位置卻是可以爭奪的,而在爭奪這些位置的過程中,趙東雲將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他也許不能百分百決定誰能當統帶,但是他絕對能夠決定誰不能當統帶。
第三混成協的諸多軍官們都不是什麽笨蛋,這麽明顯的事情自然能夠看得出來,盡管第三混成協擴編為鎮的事情還沒成為現實,但是考慮北洋擴軍的迅速步伐,估計頂多也就是一年半載的事情,到時候自己的命運可就決定在趙東雲手中了。
在關乎自家前途上麵,什麽派係,什麽大佬都被他們拋之腦後了!
王英楷、段祺瑞等人影響力再大,也隻能去影響全新成立的部隊的中低級軍官的任職,可是沒辦法影響已經成軍多時的第三混成協擴編為鎮後的諸多任命,具有這個影響力隻有趙東雲。
其實這個時候的趙東雲在北洋內部的實際影響力,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可以和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等人相提並論的人了。
掌控第三混成協的趙東雲,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北洋高層之一,隻是還沒有什麽人認識到而已,在眾人的眼中,趙東雲隻是爬的快了一些,風頭也很大,但他依舊隻是段祺瑞的手下,和王英楷手下的王占元是同一個等級的人,頂多算是第二梯隊的第一人,距離第一梯隊還很遙遠呢。
別說其他人會出現這種習慣性的失誤認知,實際上趙東雲自己也是沒有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大。
趙東雲和麵帶和氣地說著,可是對麵的陳光遠臉色卻是不太好,當初聽到消息說上頭要派遣一部練軍過來讓第三混成協整編的時候,陳光遠就已經預料到這整編舊軍的事到最後恐怕還得落在自己頭上。
因為在袁世凱、段祺瑞等人的心中,趙東雲是北洋新軍裏整編舊軍的第一人,但實際上趙東雲並沒有親手進行過舊軍的具體整編工作,不管是肅毅親軍還是元字營步隊,它們的整編工作實際上都是由陳光遠完成的。
陳光遠雖然不算趙東雲派係的人,但依舊是趙東雲的下屬,所以他的功勞也就變成了趙東雲的功勞。
這讓陳光遠相當鬱悶!
如今又有舊軍需要整編,那麽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事情十有**也是讓陳光遠來進行的!
不過和以往兩次不同的是,上兩次趙東雲讓陳光遠整編舊軍,帶有濃厚的偏袒因素,也就是說趙東雲是要坑陳光遠的。然而現在呢,趙東雲之所以讓陳光遠進行第三次的整編舊軍,卻是因為陳光遠有著出色的整編舊軍經驗以及能力,這已經不是要坑他,而算是交代正常的任務。
陳光遠也不是什麽笨人,也知道前麵的兩次是趙東雲在整他,但是陳光遠在前麵兩次整編舊軍的時候卻是發揮出色啊,不但沒能讓趙東雲找到半點錯處,甚至還不得不公開表示陳光遠整編舊軍的工作卓有成效,並且在表功的時候也是被迫把陳光遠的名字給帶了上去。
也就是說,在整編舊軍一事上,趙東雲已經不可能繼續坑到他,反而還會給他送來立功的機會。
然而即便如此,趙東雲卻依舊選擇了他來承擔第三批舊軍的整編工作,這裏頭讓陳光遠有些疑惑,莫非趙東雲已經不在打壓他,反而是給他立功的機會了?
說起來,陳光遠自從到了第三混成協後過的一直都不算順心,為了執行王英楷、馮國璋等人交代給他牽製趙東雲的任務,他到了第三混成協後費盡心思和趙東雲打擂台,和趙東雲相互拆台,拉攏人心等等。讓身為第五標統帶的他不但要麵對直屬上司趙東雲的諸多壓力,而且也要麵對第五標裏頭諸多屬下的壓力。
那些日子回想起來都是不堪回首啊!
然而這種情況卻是在第三混成協離開保定後開始發生變化!
在保定的時候,第三混成協的諸多軍官,不管是趙東雲還是陳光遠又或者孟恩遠,甚至是下麵的那些管帶、隊官們,都無法避免北洋內部派係的爭鬥,趙東雲和陳光遠不用說了,上頭一個是段祺瑞,一個是王英楷和馮國璋等人,因為派係的關係他們是針鋒相對,幾乎處處打擂台。
就算是中立派的孟恩遠也無法避免,因為孟恩遠是第三混成協裏頭的騎兵統帶,地位說起來其實和陳光遠相當,這樣的人自然能夠嚴重影響第三混成協內部的派係平衡,所以趙東雲和陳光遠都免不了要拉攏他,關注他。所以不管孟恩遠願不願意,他都已經參與了第三混成協內部的派係爭鬥,隻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都是不會明顯表態,在雙方裏遊走,誰給他好處他就倒向誰。
而下麵的管帶和隊官們雖然無法和段祺瑞、王英楷等人進行直接行的接觸,但是在第三混成協內部的整體大環境下,他們也不可避免的參與到了派係之爭。
所以說五月份之前的第三混成協,幾乎從上到下都充滿了北洋派係之爭的味道,而且火藥味還非常濃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最初造成第三混成協內部派係鬥爭激烈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洋常備軍右鎮的歸屬之爭。
當初段祺瑞和王士珍、馮國璋、劉永慶、吳長純等人為了北洋常備軍右鎮的歸屬進行了激烈的爭奪,當時的第三混成成還隻是‘第三協’,原本預定為右鎮的一個步兵協之一,可謂是處於眾多北洋大佬爭奪的核心,因為誰能徹底掌控第三協的話,就等於掌控了大半個北洋常備軍右鎮。
所以說當初的第三協完全就是一個暴風之眼,各個派係都想往裏麵伸手,無數眼睛都緊盯著。
如此也就導致當初的第三協自從成立之後,一直都處於激烈的派係之爭!
也好在上頭還有一個強勢無比的袁世凱,這才能夠強壓著眾多的派係之爭保證第三協的建軍速度,下麵的趙東雲和陳光遠等人爭奪歸爭奪,但是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編練新軍上,如此才保證了第三協順利成軍。
當初第三協之所以有著諸多派係爭奪,那是因為上頭的大佬爭奪右鎮歸屬權,然而這種情況卻是在五月份開始得到了改變。
五月份後,因為東北局勢緊張,北洋新軍被迫派遣部隊進入遼東預防俄軍南下,同時因為兵力緊張的緣故導致隻能派遣趙東雲的第三協前往。
而趙東雲的第三協離開保定之後,也就是代表著離開了北洋的政治風暴中心,盡管還會受到派係之爭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會和在保定的時候那樣嚴重。
離開保定之後,這個第三協內部爭鬥開始平緩,而等到了袁世凱成立北洋常備軍第一鎮、第二鎮,並把趙東雲的第三協改稱為北洋常備軍第三混成協的時候,第三協的內部派係爭鬥瞬間就是平息了下來。
為什麽?
因為這個時候的第三混成協已經不再是決定北洋常備軍右鎮歸屬的關鍵,也更加影響不了剛成立的北洋常備軍第二鎮的諸多要職歸屬。
此外整個六月中下旬保定的那些大佬們,不管是段祺瑞還是馮國璋又或者王英楷等人,他們的爭奪目標已經是改為新成立的北洋常備軍第二鎮,尤其是第二鎮的統製之位,兩個協統領的位置。
他們爭奪起來誰勝誰負其實已經和第三混成協裏的諸多軍官無關了,相反,那個時候開始第三混成協內的軍官們開始更加注重自身在第三混成協內的未來和去向。
因為第三協被改編為第三混成協,直接導致第三混成協成為了一支具有獨立性質的部隊,就和第一鎮、第二鎮一樣,第三混成協雖然規模小,人不多,但從性質上來說,它和第一鎮和第二鎮其實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而且看現在北洋擴軍的速度而言,第三混成協變成第三鎮的日子似乎也用不了幾天了,一旦第三混成協變成第三鎮,那代表著什麽?那代表著更多的高層職位。
按照如今北洋常備軍的編製,一個鎮轄步隊兩協四標十二營,騎隊一標四營,炮隊一標三營,輜重隊一營,工程隊一營,機槍隊一營,共有二十二營。
屆時第三鎮的諸多兵種相加,將會產生一個鎮統製,兩個協統領,六個標統帶,二十二個營管帶的職位來。
按照北洋軍內的傳統,一般來說擴編後的部隊主官都是從原部隊裏擇優選用,很少出現從外麵部隊調集軍官過來任職的情況。
也就是說,到時候有很大的機會是營管帶變標統帶,標統帶升協統領,協統領任鎮統製。,其中的幾率不說百分百,但七八成的機會還是有的。
其中的鎮統製自然和那些中下層軍官無關,不出意外的話十有**都是趙東雲這個第三混成協統領升任,但是剩下的協統領和標統帶的位置卻是可以爭奪的,而在爭奪這些位置的過程中,趙東雲將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他也許不能百分百決定誰能當統帶,但是他絕對能夠決定誰不能當統帶。
第三混成協的諸多軍官們都不是什麽笨蛋,這麽明顯的事情自然能夠看得出來,盡管第三混成協擴編為鎮的事情還沒成為現實,但是考慮北洋擴軍的迅速步伐,估計頂多也就是一年半載的事情,到時候自己的命運可就決定在趙東雲手中了。
在關乎自家前途上麵,什麽派係,什麽大佬都被他們拋之腦後了!
王英楷、段祺瑞等人影響力再大,也隻能去影響全新成立的部隊的中低級軍官的任職,可是沒辦法影響已經成軍多時的第三混成協擴編為鎮後的諸多任命,具有這個影響力隻有趙東雲。
其實這個時候的趙東雲在北洋內部的實際影響力,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可以和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等人相提並論的人了。
掌控第三混成協的趙東雲,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北洋高層之一,隻是還沒有什麽人認識到而已,在眾人的眼中,趙東雲隻是爬的快了一些,風頭也很大,但他依舊隻是段祺瑞的手下,和王英楷手下的王占元是同一個等級的人,頂多算是第二梯隊的第一人,距離第一梯隊還很遙遠呢。
別說其他人會出現這種習慣性的失誤認知,實際上趙東雲自己也是沒有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