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局勢緊張,加上袁世凱在那裏煽風點火,天天恐嚇朝廷裏的滿漢諸公說俄軍即將南下京師。


    搞的原本還隻是打算“東北誰要誰占去”心態的滿清權貴們也是心慌慌了,如果說東北被俄國占了其實也沒啥,至於所謂的龍興之地這四個字能值幾毛錢啊,平時喊喊口號就好了,真到大軍壓境的時候肯定是有多遠躲多遠啊。


    誰要不服氣,你們自個扛著保衛龍興之地的旗幟去遼東跟俄羅斯人玩命去,反正他們這些滿清的貴族老爺是沒興趣的了,別來煩我,爺們忙著遛鳥上煙館呢。


    不過還別說,滿清權貴們不感興趣,倒是無數漢族大臣一個個跟死了祖宗一樣說什麽龍興之地不可失,一定要保住,不派兵去搶回來大爺我就要去撞柱子了。


    讓無數滿清權貴心裏暗罵:靠,那是我們滿人的龍興之地,關你們漢人屁事啊!


    隻是滿清權貴們不在乎東北在誰手裏,但是他們卻是害怕俄軍持續拿下進軍京師啊,要是被俄羅斯人打進京師來的話,你讓一群大老爺們情以何堪啊。


    好歹也是堂堂兩百餘年王朝的首都呢,這前後都被攻破兩回了,皇家園林都被燒了幾次,辛醜年兩宮回鑾的時候,紫荊城裏可是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景象啊。


    這就已經夠讓慈禧等人鬱悶的了,要是剛回來沒兩年功夫就又讓洋人第三次把京師給攻占了,那麽這已經不僅僅是丟臉問題了。


    到時候慈禧等人幹脆考慮遷都到西安算了!


    所以滿清權貴們被袁世凱是嚇的一愣一愣的,苦苦哀求袁世凱派兵去遼東,再不濟也先把山海關給守住了啊,那樣他們在俄軍來攻的時候才有時間逃跑。


    隻是袁世凱答應是答應了,但是半天沒動靜啊!


    四月下旬,袁世凱麵對朝廷催促他發兵遼東以備不時之需的命令是各種拖!


    五月一日,袁世凱回複京師的奏章是這麽說的:臣奉旨辦常備軍兩鎮,雖勉力籌措,但銀錢所缺甚多,至今僅成一鎮一協,即便再加武衛右軍七千、自強軍三千也不足三萬之數,如遇俄兵南下,非有十萬兵不可擋,臣伏乞給銀一千五百萬用以練新兵七萬,以湊足十萬兵以抵俄兵南下。


    這說的還是老一套,恐嚇朝廷外加哭窮要錢!


    袁世凱要練新軍,那錢可是嘩啦啦的流了出去,而且還不是幾萬幾十萬的小錢,而是動則數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大錢啊,這些錢是不可能靠北洋一家拿出來的,大部分還得依靠朝廷戶部撥款,一部分則是南方各省中給予支援,隻有三成不到的軍費才是直隸省也就是北洋自己逃出來的。


    當然了,這恐嚇和要錢之前,也得讓朝廷看到一定點的希望,要不然也別指望他們會拿出錢來,所以在五月三日,袁世凱麵對清廷要他調兵東進的上諭時如此複奏:“臣兵力本單,而直隸省舊有防軍向不足持,前奉旨練有各部新軍三萬,其彈壓直隸各處地麵需兵一萬,控衛京畿需兵一萬,其餘各處需兵三千,勉力調集下可湊兵七千,有步隊六營,騎隊四營,炮隊一營,機槍一營,由北洋常備軍第三協統領趙東雲帶往遼東。


    然第三協軍械短缺,糧餉多有不足,勉力東進怕力有不逮……


    啪啦啪啦說了一堆後,袁世凱的意思非常簡單,雖然我兵力少,但是也給你們湊足了一個混成協的兵力,隻是現在這個協要想讓它動起來,得給錢啊,別的不說,開拔費你總得發下來吧!


    說起這開拔費,那可是北洋新軍的優良傳統了,凡是不想動身去前線,或者需要拖延戰機又或者要挾上司的時候,這開撥費就是一個絕佳的借口。


    北洋新軍裏頭士兵們的軍餉其實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由軍隊後勤部門直接郵寄到士兵家屬手上,一部分發放給士兵本人,而一部分則是作為士兵的生活費用扣除。


    此外還有一個規矩就是,如遇換防、作戰、演習等,就不用扣除士兵的口糧費用,由軍隊直接負責。


    也就是說,你想要讓士兵們行軍打仗,就得先給他們供應免費的夥食,這一個人吃飯的錢也許不用多少,但是幾千上萬人的吃飯前那可就多了。


    而這就是開拔費的來源了!


    而不把開拔費先拿出來,別說打仗了,人家連正常的換防都不肯動身!


    袁世凱說要給第三協開拔費,朝廷那邊磨磨蹭蹭,然後五月六日才大筆一揮,給第三協撥給了三十萬兩銀子的開拔費。


    趙東雲把錢拿到手後,按照袁世凱的命令動身了,隻是還沒走兩天呢,他的部隊又停了下來,並且按照袁世凱的吩咐給朝廷上奏:臣所部軍械奇缺,非但槍不足,子彈、炮彈均不足備用之數……


    說了一大堆話,中心意思就一個:你得給我錢去買槍買炮啊,去遼東那等苦寒之地,而且又是麵對那等凶險的俄羅斯人,這沒槍炮我可不幹,沒充足的子彈和炮彈也不幹。


    清廷的諸公們一見,就知道是袁世凱在背後使絆子,但是也沒辦法,趕緊的給錢吧,又是大筆一揮拔了二十萬兩銀子的款子給第三協,用來購買槍支火炮等軍械。


    “這朝廷的錢啊,就像是牙膏,不擠它就不出來!”趙東雲開始有些能夠明白袁世凱和清廷打交道的感受了。


    “現在我們也拿到了錢,那也應該動身了吧!”林永權道。


    趙東雲道:“嗯,是該北上了,反正剩下了事雖然熱鬧,但是也和我們沒太大的關係了!”


    按照袁世凱的打算,這第三協是要北上的,隻不過是要拖一拖,先把朝廷的錢要到手了再北上,畢竟調動七千大軍北上遼東,這花的錢可不是小數目,袁世凱的小金庫再大也經不住這麽花啊,所以得讓朝廷出現。


    而接下來,估計袁世凱還會以各種借口向朝廷要錢,不過大體上和趙東雲關係已經不大了,為了避免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第三協采用的是大部分用火車運輸的方式北上,不然慢騰騰的徒步北上,所需的時間太多。


    而第三協現在成軍沒有多久,還想著到了錦州後抓緊訓練呢!


    等趙東雲坐著火車一路晃悠北上的時候,曆史已經再一次悄然出現了變化,通過各種手段向朝廷以及南方各省撈錢的袁世凱不等錢到賬呢,就已經是迫不及待的在保定宣布籌建第四協以及數個炮兵營、騎兵營、工程隊、輜重隊等部隊。


    如果是按照以往的計劃,這第四協成立後應該就是和第三協一起成立右鎮了,然而現在第三協帶著一大堆部隊去了錦州,袁世凱也不好再把這兩支部隊強行柔和起來建立右鎮。


    不過要再獨立建立一個右鎮的話,趙東雲第三協的番號和地位問題也不好處理。


    因為這裏頭不僅僅是一個右鎮或者第三協那麽簡單,還涉及到北洋的內部派係鬥爭,而袁世凱顯然也不希望在這個擴軍的緊要關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幹脆還是把右鎮閑置,反正在他的心裏,這左右兩鎮已經明顯無法滿足北洋擴軍的要求了,很快他就要把北洋常備軍擴編為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了。


    心中有著這些想法,但是要具體怎麽做袁世凱一時間也沒有決定,所以幹脆就先拖著先。


    畢竟這些名義上的內部問題隻算是小問題,擴軍才是大問題。


    管它用什麽番號用什麽名義呢,擴軍才是王道。


    這些事情是坐在火車上的趙東雲一時間還不知道的,再者知道了也沒有還是沒,因為事情已經和他關係不大了。


    他的部隊路過唐山的時候,根據袁世凱的吩咐,留下了一個步營駐防,其目是用來保衛福元機器廠。


    不管福元機器廠是商辦還是官辦,但是它成為了北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卻是事實,而這座兵工廠已經成為了北洋新軍裏步槍、子彈和炮彈的主要供應者,對北洋新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自從創辦之初就已經是得到了駐軍的保護。


    之前駐紮唐山的防軍,大約有八百多步隊以及兩百多馬隊。


    現在袁世凱親自讓趙東雲派遣一個步兵營在唐山,並且讓他順便把唐山的舊軍也給整編了。


    袁世凱現在在直隸各地都在玩裁汰舊軍練新軍的把戲,所以讓趙東雲把唐山練軍給裁撤了也奇怪。


    而趙東雲估摸著把這一千多練軍整編了後,也能夠再練一個步營了,而且還可以整編出兩百多騎兵來補充馬隊右標,不管怎麽樣都算是好事。


    而等這個新編出來的步營成軍後,那麽也就可以把自己麾下的正規步兵營重新調回來了。


    六月一日,磨磨蹭蹭許久的趙東雲終於是率領第三協的先頭部隊抵達錦州,然而他卻是不知道隨著他進駐遼東錦州,這東北局勢已經出現了曆史上所沒有的變化。


    在這之前以及曆史上,清軍都是沒有派遣兵力進入遼東的,頂多也就是在山海關布防,然而趙東雲的第三協進駐錦州後就是打破了曆史原有的走向,而這種走向對趙東雲來說是好是壞已經是很難區分了!


    趙東雲一直認為自己隻是來看戲的,但是沒有想到他這個看客站得太近,已經是影響到了台上演員的表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洋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北洋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