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劉家那場喪事已經大半年了,劉玉真在越城的時候,偶爾會回想起後來顏氏再來拜訪時,看向她們的那個複雜眼神。
劉老太太醒來後聽聞二老爺和二太太去了,頓時老淚縱橫,聽聞她私底下對貼身的老嬤嬤說她後悔了,不該對二老爺如此縱容,導致他犯下大錯。
不過劉玉真和母親對這些,都並不在意了。
他們等芙姐兒三朝回門過後就離開了,這一次雖然有提及,但陳禮忠和張氏並沒有答應隨他們一起走,隻說要留在家裏侍奉老太爺。老太爺就更不願意了,他年紀大了近年偶爾會生病,生怕自己一去就回不來了,說什麽都不願意跟他們到任上。
無奈,他們隻好留下康哥兒在陳家,苦讀的同時也盡一盡孝道。
而曾氏經此一事,又經劉玉真多番勸解,終於解開了多年的心結。不過她還是沒有答應去越城,而是讓人收拾東西上京,準備往後都在京城居住,隻偶爾回來給父親和哥哥上香。
而劉家,雖然往外頭說的是急病,但一下子死了三個,私底下自是好一陣風言風語,揣測紛紛。
並且由於二老爺變賣家業一事傳揚開,縣城裏麵的人也都知道了劉家家底已不如以往,被周家、付家等幾家超了去。
風光了幾十年的劉家,自此閉門守孝,好長一陣不見人出來走動。
桂枝坐在劉玉真的對麵,手中拔動著算盤,待聲音停歇她便抬起頭,“太太,劉家這次著人送來的這些田地、鋪子等,都算好了,大體上和當年珠大姑娘的嫁妝差不離。”她把一新一舊兩本冊子遞給劉玉真,“不過這些年的進項都沒有了,也不知到了何處。”
劉玉真接過來略略翻看了一下,舊的那份是劉玉珠的嫁妝,新的這一份是劉家重新抄錄後跟著田契、地契等一起送來的。當年劉玉珠身故,劉家擔心陳家亂用女兒的嫁妝,而陳家也沒有人會管,於是兩家就商議著把嫁妝托給了劉二太太管著,結果管著管著,劉府二房就當成了自己的東西,還賣了一些出去。
如今劉家是顏氏當家,她處理完喪事,料理了府內外,就把這份嫁妝補齊了送回來。
劉玉真微曬,這裏麵有幾件很明顯是出自顏氏和老太太的嫁妝,至於這些年的進項,隻意思意思地給了一千兩,想來是府內拮據,實在是連這幾千兩都擠不出來了。
“罷了,老爺之前也提過,就當是替幾個晚輩盡孝了。”她合上了冊子,“你就按照這上頭分的,拿去給慧姐兒先挑吧,剩下的就抬到康哥兒的院子裏去,讓她們都收拾好了,那些料子和皮子都拿出來曬曬,免得長了蟲。”
“母親,什麽要拿給我挑啊?”正說著,慧姐兒快步走了進來。
對於已經辦過及笄禮的慧姐兒,劉玉真直接把冊子遞給她,“你大舅母遣人送來了你娘的嫁妝,當初說好了你和康哥兒一人一半的。”
“這裏頭有田地、鋪子、宅院、首飾、擺設、奴仆等等,如今康哥兒備考舉人,不在家裏,可不得讓你先挑。”頓了頓,劉玉真又補充道:“這是你娘的一番心意,莫要辜負了。”
慧姐兒低著頭,看著手裏這兩份單子,早已學著管家的她不用多長時間便知道這上麵的嫁妝約莫不到六千兩,她也的確記得小的時候有人和她說過生母有留下這樣的一份嫁妝,還托了外祖母管著。
而外祖母每次見到了她,話裏話外的都是說一些母親的壞話,說她會貪娘的嫁妝,然後又說劉家是如何如何的好,誰成想……
她合上了冊子,抬起頭對劉玉真笑道:“母親,這事簡單,對著這單子一分為二就是了,田地一人一畝宅子一人一座。雖我是女孩兒,但康哥兒將來也是要娶妻的,所以那些頭麵首飾也是一人一份,如此分一分各自留個念想也就是了。”
慧姐兒歎息道:“每年到了她的忌日,我們都會去廟裏舍些香油,長明燈和香火也從未斷過。如今我們都長大了,康哥兒更是考中了秀才,她若是泉下有知,也沒有不放心的了。”
說完了這些,她狡黠一笑,“母親讓我分,怕不是考驗我吧?這您可想岔了,您常教導我人生於世不求轟轟烈烈,但求開開心心。這些身外之物有沒有都不打緊的,若不是想著您和父親都不缺銀錢,留在家中庫房也使得的。”
“你這孩子……”劉玉真搖頭失笑。
兩人說笑了一陣子,慧姐兒突然想起了今日來的目的,便問道:“母親,您可收到了家裏來的信?我聽說家裏來信了,上麵可有說到大姐姐?”
她這麽一說劉玉真也想了起來,“收到了,是一間喜事,芙姐兒懷了身孕,你大伯母在信上說想要瑾哥兒和瑜哥兒小時候穿過的衣裳。你回頭讓人開了庫房找一找,挑些好的給他們捎去吧。”
“大姐姐懷孕了?”慧姐兒高興得很,站起身來就往外走,“不必等了,我這就去找,對了母親下午我還想去街市上買一些小玩意兒,一起給大姐姐捎去!”
劉玉真並不反對,“去吧。”
……
“這回說的這一家,是知府肖大人家大兒媳婦的娘家侄子!”說話的這人是城裏出了名的愛保纖拉媒的主簿太太,慧姐兒及笄禮後,她這是第二次上門了,每次都興致勃勃高興得很。
“年十六,今年下場考秀才,可惜才學趕不上貴府大哥兒,未能榜上有名。”主簿太太有些遺憾,但隨即補充道:“但也考中了童生,是越城少有的才俊,縣學的夫子說下科定是能中的!”
“說起來他和貴府大哥兒還是同窗呢,付家是越城的大族,家中良田千頃,海船兩條,將來就都是這付家少爺的!”
“不知陳太太以為如何?”
劉玉真覺得眼睛都要挑花了,越城有名有姓的青年才俊輪番的打她眼前過,有的是請了媒人上門的,有的是如這付家一般請了相熟的說和的,還有的是他們自己讓人去探聽的。
為的就是給慧姐兒挑個合適的人家。
但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於是等陳世文下衙回來,她就發愁地問道:“你說要給慧姐兒找個什麽樣的夫婿啊?雖然不是說馬上就讓她嫁人,但也得打聽起來了。”
“兩家若是有意,下定、聘禮、嫁妝以及到最後的迎娶,總共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呢。”
“今日來的付家吧,富貴是有了,這付家大少爺也是和你一樣走的是科舉之道,之前聽康哥兒提起過也算勤勉,將來若能高中,也是一門好親事。”
“但是他如今還是個白身呢,離高中還有八竿子那麽遠!”
陳世文也是點頭,“他自幼沒有名師教導,是還差了些。若是和康哥兒他們一般,名列前茅不敢說,考個秀才還是不難的。”
劉玉真斜瞥他,“你以為秀才是你中的大白菜啊?今年老家那些孩子都一窩蜂的去考,但隻有康哥兒考上了,並且才第三名。”
“前兩名是二三十歲,厚積薄發考上的。可見這難得很,若是定下了這家,他四五十才考上怎麽辦?”
“那就看看別的,”陳世文沉思片刻,“還有沒有別的?”
“有,”劉玉真一一細數,“比如這唐秀才,今年十八,剛剛考中了秀才……歐書生,今年十五,家裏並不富裕但那人說讀書很好,就和你當年一樣……”
陳世文失笑地搖頭。
“……對了還有一個,”劉玉真想了起來,“巡撫家也譴了人來,想給他們家的三少爺求娶慧姐兒,不過那個三少爺是庶出,也沒有功名,所以我給拒了,這個沒有問題吧?”
“當然,”陳世文點頭,“那就是個紈絝子弟,不是個可托付之人。”
“我也這麽覺得,那我們再看看這個……”
一連相看了好些,不單單有越城的,還有老家清源縣的、省城鄒家介紹的等等,但都沒有找到周全人。要麽是這不合,要麽是那不好。
到了最後,陳世文道:“要不再等等吧,明年肖知府致仕,我在任上也滿了三年,要回京述職,到時候我們一起回去,沒準京城就有合適的。”
劉玉真:“那隻能這樣了。”
兩個人計劃得好好的,但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冬天一到,一則消息把他們炸得人仰馬翻。
當朝首輔的孫女,太子妃頂不住東宮隻有一位病懨懨的皇孫的壓力,為太子殿下子嗣計,上書懇請擇選良家女子,充盈東宮。
上悅,於是下了聖旨選秀,下至民間良家女子,上至朝中一二品大員、超品的勳貴之後皆在應選之列。
選中的人,看皇帝的意思,將被留在宮內做皇妃或者賜婚於東宮、各王爺、皇子等皇室子弟。而沒有選中的人也不會放回來,依照慣例會成為皇宮的宮女。
慧姐兒無論是年紀還是家世,皆在應選之列。
劉老太太醒來後聽聞二老爺和二太太去了,頓時老淚縱橫,聽聞她私底下對貼身的老嬤嬤說她後悔了,不該對二老爺如此縱容,導致他犯下大錯。
不過劉玉真和母親對這些,都並不在意了。
他們等芙姐兒三朝回門過後就離開了,這一次雖然有提及,但陳禮忠和張氏並沒有答應隨他們一起走,隻說要留在家裏侍奉老太爺。老太爺就更不願意了,他年紀大了近年偶爾會生病,生怕自己一去就回不來了,說什麽都不願意跟他們到任上。
無奈,他們隻好留下康哥兒在陳家,苦讀的同時也盡一盡孝道。
而曾氏經此一事,又經劉玉真多番勸解,終於解開了多年的心結。不過她還是沒有答應去越城,而是讓人收拾東西上京,準備往後都在京城居住,隻偶爾回來給父親和哥哥上香。
而劉家,雖然往外頭說的是急病,但一下子死了三個,私底下自是好一陣風言風語,揣測紛紛。
並且由於二老爺變賣家業一事傳揚開,縣城裏麵的人也都知道了劉家家底已不如以往,被周家、付家等幾家超了去。
風光了幾十年的劉家,自此閉門守孝,好長一陣不見人出來走動。
桂枝坐在劉玉真的對麵,手中拔動著算盤,待聲音停歇她便抬起頭,“太太,劉家這次著人送來的這些田地、鋪子等,都算好了,大體上和當年珠大姑娘的嫁妝差不離。”她把一新一舊兩本冊子遞給劉玉真,“不過這些年的進項都沒有了,也不知到了何處。”
劉玉真接過來略略翻看了一下,舊的那份是劉玉珠的嫁妝,新的這一份是劉家重新抄錄後跟著田契、地契等一起送來的。當年劉玉珠身故,劉家擔心陳家亂用女兒的嫁妝,而陳家也沒有人會管,於是兩家就商議著把嫁妝托給了劉二太太管著,結果管著管著,劉府二房就當成了自己的東西,還賣了一些出去。
如今劉家是顏氏當家,她處理完喪事,料理了府內外,就把這份嫁妝補齊了送回來。
劉玉真微曬,這裏麵有幾件很明顯是出自顏氏和老太太的嫁妝,至於這些年的進項,隻意思意思地給了一千兩,想來是府內拮據,實在是連這幾千兩都擠不出來了。
“罷了,老爺之前也提過,就當是替幾個晚輩盡孝了。”她合上了冊子,“你就按照這上頭分的,拿去給慧姐兒先挑吧,剩下的就抬到康哥兒的院子裏去,讓她們都收拾好了,那些料子和皮子都拿出來曬曬,免得長了蟲。”
“母親,什麽要拿給我挑啊?”正說著,慧姐兒快步走了進來。
對於已經辦過及笄禮的慧姐兒,劉玉真直接把冊子遞給她,“你大舅母遣人送來了你娘的嫁妝,當初說好了你和康哥兒一人一半的。”
“這裏頭有田地、鋪子、宅院、首飾、擺設、奴仆等等,如今康哥兒備考舉人,不在家裏,可不得讓你先挑。”頓了頓,劉玉真又補充道:“這是你娘的一番心意,莫要辜負了。”
慧姐兒低著頭,看著手裏這兩份單子,早已學著管家的她不用多長時間便知道這上麵的嫁妝約莫不到六千兩,她也的確記得小的時候有人和她說過生母有留下這樣的一份嫁妝,還托了外祖母管著。
而外祖母每次見到了她,話裏話外的都是說一些母親的壞話,說她會貪娘的嫁妝,然後又說劉家是如何如何的好,誰成想……
她合上了冊子,抬起頭對劉玉真笑道:“母親,這事簡單,對著這單子一分為二就是了,田地一人一畝宅子一人一座。雖我是女孩兒,但康哥兒將來也是要娶妻的,所以那些頭麵首飾也是一人一份,如此分一分各自留個念想也就是了。”
慧姐兒歎息道:“每年到了她的忌日,我們都會去廟裏舍些香油,長明燈和香火也從未斷過。如今我們都長大了,康哥兒更是考中了秀才,她若是泉下有知,也沒有不放心的了。”
說完了這些,她狡黠一笑,“母親讓我分,怕不是考驗我吧?這您可想岔了,您常教導我人生於世不求轟轟烈烈,但求開開心心。這些身外之物有沒有都不打緊的,若不是想著您和父親都不缺銀錢,留在家中庫房也使得的。”
“你這孩子……”劉玉真搖頭失笑。
兩人說笑了一陣子,慧姐兒突然想起了今日來的目的,便問道:“母親,您可收到了家裏來的信?我聽說家裏來信了,上麵可有說到大姐姐?”
她這麽一說劉玉真也想了起來,“收到了,是一間喜事,芙姐兒懷了身孕,你大伯母在信上說想要瑾哥兒和瑜哥兒小時候穿過的衣裳。你回頭讓人開了庫房找一找,挑些好的給他們捎去吧。”
“大姐姐懷孕了?”慧姐兒高興得很,站起身來就往外走,“不必等了,我這就去找,對了母親下午我還想去街市上買一些小玩意兒,一起給大姐姐捎去!”
劉玉真並不反對,“去吧。”
……
“這回說的這一家,是知府肖大人家大兒媳婦的娘家侄子!”說話的這人是城裏出了名的愛保纖拉媒的主簿太太,慧姐兒及笄禮後,她這是第二次上門了,每次都興致勃勃高興得很。
“年十六,今年下場考秀才,可惜才學趕不上貴府大哥兒,未能榜上有名。”主簿太太有些遺憾,但隨即補充道:“但也考中了童生,是越城少有的才俊,縣學的夫子說下科定是能中的!”
“說起來他和貴府大哥兒還是同窗呢,付家是越城的大族,家中良田千頃,海船兩條,將來就都是這付家少爺的!”
“不知陳太太以為如何?”
劉玉真覺得眼睛都要挑花了,越城有名有姓的青年才俊輪番的打她眼前過,有的是請了媒人上門的,有的是如這付家一般請了相熟的說和的,還有的是他們自己讓人去探聽的。
為的就是給慧姐兒挑個合適的人家。
但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於是等陳世文下衙回來,她就發愁地問道:“你說要給慧姐兒找個什麽樣的夫婿啊?雖然不是說馬上就讓她嫁人,但也得打聽起來了。”
“兩家若是有意,下定、聘禮、嫁妝以及到最後的迎娶,總共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呢。”
“今日來的付家吧,富貴是有了,這付家大少爺也是和你一樣走的是科舉之道,之前聽康哥兒提起過也算勤勉,將來若能高中,也是一門好親事。”
“但是他如今還是個白身呢,離高中還有八竿子那麽遠!”
陳世文也是點頭,“他自幼沒有名師教導,是還差了些。若是和康哥兒他們一般,名列前茅不敢說,考個秀才還是不難的。”
劉玉真斜瞥他,“你以為秀才是你中的大白菜啊?今年老家那些孩子都一窩蜂的去考,但隻有康哥兒考上了,並且才第三名。”
“前兩名是二三十歲,厚積薄發考上的。可見這難得很,若是定下了這家,他四五十才考上怎麽辦?”
“那就看看別的,”陳世文沉思片刻,“還有沒有別的?”
“有,”劉玉真一一細數,“比如這唐秀才,今年十八,剛剛考中了秀才……歐書生,今年十五,家裏並不富裕但那人說讀書很好,就和你當年一樣……”
陳世文失笑地搖頭。
“……對了還有一個,”劉玉真想了起來,“巡撫家也譴了人來,想給他們家的三少爺求娶慧姐兒,不過那個三少爺是庶出,也沒有功名,所以我給拒了,這個沒有問題吧?”
“當然,”陳世文點頭,“那就是個紈絝子弟,不是個可托付之人。”
“我也這麽覺得,那我們再看看這個……”
一連相看了好些,不單單有越城的,還有老家清源縣的、省城鄒家介紹的等等,但都沒有找到周全人。要麽是這不合,要麽是那不好。
到了最後,陳世文道:“要不再等等吧,明年肖知府致仕,我在任上也滿了三年,要回京述職,到時候我們一起回去,沒準京城就有合適的。”
劉玉真:“那隻能這樣了。”
兩個人計劃得好好的,但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冬天一到,一則消息把他們炸得人仰馬翻。
當朝首輔的孫女,太子妃頂不住東宮隻有一位病懨懨的皇孫的壓力,為太子殿下子嗣計,上書懇請擇選良家女子,充盈東宮。
上悅,於是下了聖旨選秀,下至民間良家女子,上至朝中一二品大員、超品的勳貴之後皆在應選之列。
選中的人,看皇帝的意思,將被留在宮內做皇妃或者賜婚於東宮、各王爺、皇子等皇室子弟。而沒有選中的人也不會放回來,依照慣例會成為皇宮的宮女。
慧姐兒無論是年紀還是家世,皆在應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