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姐兒跟桂枝學做點心,見劉玉真走到身側便問道:“母親,後日知府家要辦滿月宴,爹也要去嗎?”
“當然,知府家的宴席你爹和他的同僚們多半都會去的,哪怕不是沐休的日子也會在下衙後去喝兩杯,全了場麵。”
劉玉真指點著她把花捏得更像些,“這裏力道不用太大,用力太大捏出來的花瓣便薄了,反而不好看。”
“好。”慧姐兒放柔了力道,大拇指輕輕地往下一按,將麵團捏得薄了些,如此幾下一朵不太完美的花便出現在她的手中。
“母親您看!”她高興地將這並不太好看的麵團花捧到了劉玉真眼前,“您看我做成了!”
“不錯,”劉玉真讚道:“放蒸籠裏吧,多做幾個等你爹回來給他嚐嚐。”
“爹今天要回來用午膳嗎?”慧姐兒將手上的點心放到蒸籠裏,低頭從桂枝捏好的麵團裏選了一個拿在手上,雙手交叉合攏輕揉片刻,然後按照之前的經驗捏了起來。
劉玉真答道:“他今日不用出城去勘察水利,所以早上出門的時候就說了要回來用膳,還說想吃蒸魚。”
“我讓人去集市上買了,還買了些蟹,不過蟹性寒,你莫要多吃。”
慧姐兒聽話地點頭。
“太太,這是門房傳進來的信。”來到越城後新買的丫鬟夏竹走了進來,她把手裏的信呈給了劉玉真。
“說是從老家來的。”
劉玉真接過信看了一眼,見是陳世方的筆跡便明白了,她轉頭對好奇地抬起頭的慧姐兒道:“慧姐兒,你和桂枝先把這點心做完,然後換身衣裳再來尋我。”
“好的,母親。”慧姐兒脆生應道。
回房後的劉玉真並沒有拆開信件,她換下沾染了煙火氣的衣裳後還沒來得及喝口茶,陳世文就頂著滿腦門的汗回來了。
“怎麽出了這般多的汗。”劉玉真用帕子給他擦拭脖子上的汗,沒幾下棉帕就濕透了。不僅如此陳世文還臉色微紅,衣領處、衣裳前襟和後背都濕透了,緊貼著背脊。
她用手觸碰他那泛紅的脖頸,“你的脖子這麽紅,可是曬傷了?疼不疼?”
陳世文坐了下來,不以為意地搖頭,“不疼,這天實在是太熱了,我這是被熱的,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劉玉真一邊讓人給他拿幹淨衣裳一邊道:“外頭已經熱成這樣了嗎?那你待會兒去衙門的時候我讓人在馬車上放兩盆冰,免得你到了衙門又一身汗臭。”
陳世文給自己倒了杯茶,連喝了兩杯後還是覺得熱,便問道:“真兒,家裏有沒有做冰碗?這茶是溫熱的,不解渴。”
劉玉真搖頭,“如今天還不算很熱我就沒讓做,連冰都沒放幾盆,免得他們幾個受了寒。至於這茶原本預備著是給我喝的,沒想到你回來得這麽快,你若是想吃冰碗我這就吩咐人去做。”
“太太,衣裳取來了。”夏竹捧來一身青色衣裳。
劉玉真伸手翻動了兩下,見沒什麽問題便道:“放下吧,老爺想吃冰碗,你去廚房讓她們做一碗送來。”
夏竹應聲而去。
劉玉真推著陳世文站起來,“換身衣裳吧,你這身衣裳都濕透了,不覺得難受嗎?”
陳世文伸手解開衣襟,將脫下的衣裳放置在一旁,“難受也沒有法子,這裏比家裏頭更熱,我聽衙門裏的老人們說從七月到九月都是這般,要到十月底才有所好轉。”
“城外倒好些,樹多水也多,府衙裏麵的幾位大人就在城外的山腳下建有莊子,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去住一陣。”
他脫衣裳的手頓了頓,“要不我們也去住一陣子?我讓錢貴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莊子,若有便買一個。”
這倒是個好主意,劉玉真道:“那讓錢貴去打聽打聽,最好是那種有湖的,涼快。我們住的這宅子離府衙很近,隻得三進終是小了些。連個湖都挖不成,我還想著養些蓮花,添個景呢。”
“那我讓他去辦。”陳世文換好了衣裳又坐了回去,見到桌上有封信隨手便拿了起來,“這是二哥的字跡,是家裏來的信?”
劉玉真走到門口,把門打開了,“今早剛送來的,送信的人還在門房那邊,我讓人好生招待了,你拆開看看裏麵寫了什麽,若有信要回就寫好了再讓他們帶回去。”
“我先看看。”陳世文將信拆開讀了起來,然後笑道:“是芙姐兒的婚事,這半年來陸陸續續有好幾家上門提親,祖父拿不定主意便寫信來問問我們。”
“真的嗎?我看看。”劉玉真湊上前去,和陳世文頭並頭地看了起來,“這第一家姓鄭,是姑母大女兒的親戚,咦這個有點耳熟啊。”
“當然耳熟,”陳世文將第一張信遞給劉玉真,“你仔細看看,可還記得姑母之前給慧姐兒說的親事?這是同一家不過一個是嫡子一個是庶子,這回來給芙姐兒提親的便是庶子。”
劉玉真:“……那這個不行,這種做派那這戶人家肯定難纏得很,芙姐兒應付不來的,最好給她挑一家簡單些的。”
嫡子求娶陳世文的女兒不成,就拿出一個庶子來求娶陳世文的侄女,這種做派哪能結為親家?
陳世文也是如此認為的,所以他對這家一點興趣都沒有,繼續往下看。
“這個如何?”他指著一個名字道:“縣城周家周大人的幼子,今年十七,周大人致仕回來後我上門拜訪,見過他一回。”
“此子將來考個秀才不成問題。”
“周大人……”劉玉真遲疑道:“周家是一個大家族,芙姐兒恐怕應付不來。況且還是個在周大人膝下長大的庶子,和周大太太不親,那這婆媳、妯娌之間的關係就複雜了。”
她想起了些舊事,感歎道:“周大太太掌管周府多年,可不是個好相與的。”
陳世文倒是未曾想到這一層,於是道:“那我們再看看吧,這個劉家如何,這是你們族裏的,你可有印象?”
劉玉真想了想,“我記得這個人,以前母親跟人閑聊的時候提起過,說他娘吝嗇得很煮一碗粥都要加八碗水。”
“而且她還和大兒媳婦因為嫁妝的事鬧過一場,不是個好人選。”
陳世文點點頭,又繼續往下看,“付家,唔這個付家旁支如何?家裏在縣城有一座酒樓,雖然讀書一般但如今跟著他爹打理庶務,還是長子。信上說派人去打探過了,是個老實的。”
“那先記下。”
“還有這個,今年剛考中秀才的林家,”陳世文笑道:“這人我之前應知縣之約去縣學授課的時候見過一回,勤奮得很。”
“那才學如何?”劉玉真好奇道。
陳世文搖頭,“於變通上差些,想要考中舉人還差些運道。”
跟一個狀元生活了幾年,耳畔聽到的都是誰誰考中了舉人、進士等消息的劉玉真遲疑道:“考不中舉人,會不會差了些?”
陳世文道:“不算差,在我們縣裏考中一個秀才也很不錯了,自從我中舉之後咱們縣還沒出過舉人呢。”
劉玉真:“那也記下吧,還有別的嗎?”
陳世文展開了剩下的兩張紙,“還有府城的孫家,這也是個旁支……”
仔細商議之後的兩人給家裏回了信,信上陳世文對幾家做了點評,但具體要將芙姐兒嫁給哪一家還是要由家裏頭做主。
這次送回去的除了信外還有劉玉真準備的一副頭麵,這是送給即將定親的芙姐兒的,他們人不回去禮還是要到的。
……
知府家曾長孫的滿月宴,整個越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收到了帖子,陳家也不例外。
因今日不是沐休,所以當劉玉真走下馬車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各家盛裝打扮的女眷,金銀閃爍衣帶飄香。
“陳太太、陳大姑娘,”知府家二兒媳婦迎了上來,對著劉玉真幾人笑道:“快快請進,沒見著 貴府幾位少爺,可是還在讀書?”
“聽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說貴府大郎和陳大人一般,是天上的文曲星轉世,不但夫子的難題難不倒他,在縣學旬考中還數次拔得頭籌。”
“陳大人和陳太太教導有方,委實讓人羨慕,若我家那不成器的能有十之一二,我和他爹飯都能多吃兩碗。”
陳世文和肖知府是同僚,所以她和知府家女眷打的交道也不少,聽到肖二太太這麽說便道:“二太太過獎了,康哥兒也就是提前學過罷了,在京城的時候他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要不是年紀還小他爹就要讓他下場一試了。”
“京城那邊的確是人才濟濟啊,”沒去過京城的肖二太太感歎道:“此前我和夫君也想過要不要把孩子送到京城他曾外祖家去,可惜沒等我們想好親家老爺就外放了,可惜得很。”
肖二太太邊走邊聊,將她們兩個領到門內,然後一個丫鬟匆匆地從門外跑了進來,急道:“二太太,門口來了一位貴客,是錢市舶使家的太太,管家讓來尋您,您快去迎一迎吧!”
“這……”肖二太太猶豫了一下。
“不礙事,”劉玉真見狀笑道:“貴府我來過幾回,丟不了,既然是錢太太來了你還是去看一看吧。”
“那我就先失陪了,”肖二太太見劉玉真沒有怪罪之意也是鬆了口氣,讓剛剛來尋她的丫鬟給兩人引路,“陳太太、陳大姑娘,你們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
“當然,知府家的宴席你爹和他的同僚們多半都會去的,哪怕不是沐休的日子也會在下衙後去喝兩杯,全了場麵。”
劉玉真指點著她把花捏得更像些,“這裏力道不用太大,用力太大捏出來的花瓣便薄了,反而不好看。”
“好。”慧姐兒放柔了力道,大拇指輕輕地往下一按,將麵團捏得薄了些,如此幾下一朵不太完美的花便出現在她的手中。
“母親您看!”她高興地將這並不太好看的麵團花捧到了劉玉真眼前,“您看我做成了!”
“不錯,”劉玉真讚道:“放蒸籠裏吧,多做幾個等你爹回來給他嚐嚐。”
“爹今天要回來用午膳嗎?”慧姐兒將手上的點心放到蒸籠裏,低頭從桂枝捏好的麵團裏選了一個拿在手上,雙手交叉合攏輕揉片刻,然後按照之前的經驗捏了起來。
劉玉真答道:“他今日不用出城去勘察水利,所以早上出門的時候就說了要回來用膳,還說想吃蒸魚。”
“我讓人去集市上買了,還買了些蟹,不過蟹性寒,你莫要多吃。”
慧姐兒聽話地點頭。
“太太,這是門房傳進來的信。”來到越城後新買的丫鬟夏竹走了進來,她把手裏的信呈給了劉玉真。
“說是從老家來的。”
劉玉真接過信看了一眼,見是陳世方的筆跡便明白了,她轉頭對好奇地抬起頭的慧姐兒道:“慧姐兒,你和桂枝先把這點心做完,然後換身衣裳再來尋我。”
“好的,母親。”慧姐兒脆生應道。
回房後的劉玉真並沒有拆開信件,她換下沾染了煙火氣的衣裳後還沒來得及喝口茶,陳世文就頂著滿腦門的汗回來了。
“怎麽出了這般多的汗。”劉玉真用帕子給他擦拭脖子上的汗,沒幾下棉帕就濕透了。不僅如此陳世文還臉色微紅,衣領處、衣裳前襟和後背都濕透了,緊貼著背脊。
她用手觸碰他那泛紅的脖頸,“你的脖子這麽紅,可是曬傷了?疼不疼?”
陳世文坐了下來,不以為意地搖頭,“不疼,這天實在是太熱了,我這是被熱的,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劉玉真一邊讓人給他拿幹淨衣裳一邊道:“外頭已經熱成這樣了嗎?那你待會兒去衙門的時候我讓人在馬車上放兩盆冰,免得你到了衙門又一身汗臭。”
陳世文給自己倒了杯茶,連喝了兩杯後還是覺得熱,便問道:“真兒,家裏有沒有做冰碗?這茶是溫熱的,不解渴。”
劉玉真搖頭,“如今天還不算很熱我就沒讓做,連冰都沒放幾盆,免得他們幾個受了寒。至於這茶原本預備著是給我喝的,沒想到你回來得這麽快,你若是想吃冰碗我這就吩咐人去做。”
“太太,衣裳取來了。”夏竹捧來一身青色衣裳。
劉玉真伸手翻動了兩下,見沒什麽問題便道:“放下吧,老爺想吃冰碗,你去廚房讓她們做一碗送來。”
夏竹應聲而去。
劉玉真推著陳世文站起來,“換身衣裳吧,你這身衣裳都濕透了,不覺得難受嗎?”
陳世文伸手解開衣襟,將脫下的衣裳放置在一旁,“難受也沒有法子,這裏比家裏頭更熱,我聽衙門裏的老人們說從七月到九月都是這般,要到十月底才有所好轉。”
“城外倒好些,樹多水也多,府衙裏麵的幾位大人就在城外的山腳下建有莊子,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去住一陣。”
他脫衣裳的手頓了頓,“要不我們也去住一陣子?我讓錢貴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莊子,若有便買一個。”
這倒是個好主意,劉玉真道:“那讓錢貴去打聽打聽,最好是那種有湖的,涼快。我們住的這宅子離府衙很近,隻得三進終是小了些。連個湖都挖不成,我還想著養些蓮花,添個景呢。”
“那我讓他去辦。”陳世文換好了衣裳又坐了回去,見到桌上有封信隨手便拿了起來,“這是二哥的字跡,是家裏來的信?”
劉玉真走到門口,把門打開了,“今早剛送來的,送信的人還在門房那邊,我讓人好生招待了,你拆開看看裏麵寫了什麽,若有信要回就寫好了再讓他們帶回去。”
“我先看看。”陳世文將信拆開讀了起來,然後笑道:“是芙姐兒的婚事,這半年來陸陸續續有好幾家上門提親,祖父拿不定主意便寫信來問問我們。”
“真的嗎?我看看。”劉玉真湊上前去,和陳世文頭並頭地看了起來,“這第一家姓鄭,是姑母大女兒的親戚,咦這個有點耳熟啊。”
“當然耳熟,”陳世文將第一張信遞給劉玉真,“你仔細看看,可還記得姑母之前給慧姐兒說的親事?這是同一家不過一個是嫡子一個是庶子,這回來給芙姐兒提親的便是庶子。”
劉玉真:“……那這個不行,這種做派那這戶人家肯定難纏得很,芙姐兒應付不來的,最好給她挑一家簡單些的。”
嫡子求娶陳世文的女兒不成,就拿出一個庶子來求娶陳世文的侄女,這種做派哪能結為親家?
陳世文也是如此認為的,所以他對這家一點興趣都沒有,繼續往下看。
“這個如何?”他指著一個名字道:“縣城周家周大人的幼子,今年十七,周大人致仕回來後我上門拜訪,見過他一回。”
“此子將來考個秀才不成問題。”
“周大人……”劉玉真遲疑道:“周家是一個大家族,芙姐兒恐怕應付不來。況且還是個在周大人膝下長大的庶子,和周大太太不親,那這婆媳、妯娌之間的關係就複雜了。”
她想起了些舊事,感歎道:“周大太太掌管周府多年,可不是個好相與的。”
陳世文倒是未曾想到這一層,於是道:“那我們再看看吧,這個劉家如何,這是你們族裏的,你可有印象?”
劉玉真想了想,“我記得這個人,以前母親跟人閑聊的時候提起過,說他娘吝嗇得很煮一碗粥都要加八碗水。”
“而且她還和大兒媳婦因為嫁妝的事鬧過一場,不是個好人選。”
陳世文點點頭,又繼續往下看,“付家,唔這個付家旁支如何?家裏在縣城有一座酒樓,雖然讀書一般但如今跟著他爹打理庶務,還是長子。信上說派人去打探過了,是個老實的。”
“那先記下。”
“還有這個,今年剛考中秀才的林家,”陳世文笑道:“這人我之前應知縣之約去縣學授課的時候見過一回,勤奮得很。”
“那才學如何?”劉玉真好奇道。
陳世文搖頭,“於變通上差些,想要考中舉人還差些運道。”
跟一個狀元生活了幾年,耳畔聽到的都是誰誰考中了舉人、進士等消息的劉玉真遲疑道:“考不中舉人,會不會差了些?”
陳世文道:“不算差,在我們縣裏考中一個秀才也很不錯了,自從我中舉之後咱們縣還沒出過舉人呢。”
劉玉真:“那也記下吧,還有別的嗎?”
陳世文展開了剩下的兩張紙,“還有府城的孫家,這也是個旁支……”
仔細商議之後的兩人給家裏回了信,信上陳世文對幾家做了點評,但具體要將芙姐兒嫁給哪一家還是要由家裏頭做主。
這次送回去的除了信外還有劉玉真準備的一副頭麵,這是送給即將定親的芙姐兒的,他們人不回去禮還是要到的。
……
知府家曾長孫的滿月宴,整個越城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收到了帖子,陳家也不例外。
因今日不是沐休,所以當劉玉真走下馬車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各家盛裝打扮的女眷,金銀閃爍衣帶飄香。
“陳太太、陳大姑娘,”知府家二兒媳婦迎了上來,對著劉玉真幾人笑道:“快快請進,沒見著 貴府幾位少爺,可是還在讀書?”
“聽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說貴府大郎和陳大人一般,是天上的文曲星轉世,不但夫子的難題難不倒他,在縣學旬考中還數次拔得頭籌。”
“陳大人和陳太太教導有方,委實讓人羨慕,若我家那不成器的能有十之一二,我和他爹飯都能多吃兩碗。”
陳世文和肖知府是同僚,所以她和知府家女眷打的交道也不少,聽到肖二太太這麽說便道:“二太太過獎了,康哥兒也就是提前學過罷了,在京城的時候他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要不是年紀還小他爹就要讓他下場一試了。”
“京城那邊的確是人才濟濟啊,”沒去過京城的肖二太太感歎道:“此前我和夫君也想過要不要把孩子送到京城他曾外祖家去,可惜沒等我們想好親家老爺就外放了,可惜得很。”
肖二太太邊走邊聊,將她們兩個領到門內,然後一個丫鬟匆匆地從門外跑了進來,急道:“二太太,門口來了一位貴客,是錢市舶使家的太太,管家讓來尋您,您快去迎一迎吧!”
“這……”肖二太太猶豫了一下。
“不礙事,”劉玉真見狀笑道:“貴府我來過幾回,丟不了,既然是錢太太來了你還是去看一看吧。”
“那我就先失陪了,”肖二太太見劉玉真沒有怪罪之意也是鬆了口氣,讓剛剛來尋她的丫鬟給兩人引路,“陳太太、陳大姑娘,你們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