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根》的後期處理,謝蘭生在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去澳洲做,包括剪輯、配光、衝印、配樂。
在中國大陸,沒有電影拍攝許可連衝膠片都不被允許,各洗印廠在接單時首先做的就是查驗手續是否齊全,因此,謝蘭生的這部電影必須送到國外衝洗,香港也行。何況,謝蘭生也一直認為中國這些洗印廠的技術水平比較落後,甚至還會出現機械有故障或顯影液不穩定這種低級錯誤,讓一切都功虧一簣。
對於具體在哪國做,謝蘭生選擇了澳洲。澳大利亞是全世界衝印技術最好的國家,連好萊塢的動作片都經常被送去做後期。澳洲公司態度認真,剪的片子質量過硬,懂很多國內洗印廠不懂的小門道小技巧,在價格上也並沒比香港公司貴上許多。
帶著美好的憧憬,謝蘭生在預算以內選了一家好的公司,叫abcb。
謝蘭生的資金短缺,他沒辦法讓對方先衝洗一個樣片出來、他看一看再跟剪輯一起討論剪輯方向,他甚至都不能親自飛去澳洲b的人麵對麵地講述要求。他隻能在電話裏說,b的人直接動手剪,而《生根》它是好是壞就全都在一念間了。
一般來說,電影都是邊拍邊剪,有容錯率,劇組導演每拍一段都會叫人送去衝印,主創團隊每隔幾天就要一起看次樣片,看看攝影、燈光、走位、表演、有沒有穿幫。如果哪裏出現問題就第一時間回頭補拍,沒問題就讓自己廠的剪輯師用底片剪,導演正式關機那天剪輯都能完成初剪。可謝蘭生囊中羞澀,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謝蘭生把分鏡腳本的複印件寄了過去。他繪製的分鏡腳本一格一格非常清晰,沒有省略,沒有火柴人。在腳本上,謝蘭生還用英文把需要說明的都寫好了。謝蘭生在寫的時候一筆一劃非常認真,像在對待珍寶,他甚至還花了兩天專門練習寫英文字。英文字貼不太好買,他連跑了幾家書店。
b的剪輯師打電話時,謝蘭生手都在抖,冰涼冰涼的。
他用蹩腳的英文說:“是這樣的……我是來自中國的獨立電影人。我並不在16家國營製片廠裏上班工作,是自籌資金、自己拍攝《生根》這部文藝片的。現在,我的錢隻夠洗一次,就一次,所以不能看樣片了,甚至不能看底片。底片衝好就直接剪,沒有重來的可能了。”謝蘭生跟abcb客戶部已經溝通過幾次了,知道自己這25萬塊都能做些什麽事情。後期每步都太貴了,幾萬幾萬的。去澳洲也非常昂貴,機票就要好幾千了,還要吃飯以及住宿。
剪輯師叫nathan,已經剪了20年片子,經驗非常豐富,連他也被謝蘭生的要求給嚇到了,說:“wow,謝導,我們一般不會建議客戶選擇這種方式。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底片一剪,再想修改就不容易了,我們建議別動底片、剪copy的樣片。”
謝蘭生說:“我知道。”膠片經過顯影、停顯、定影、幹燥等步變成原底片,呈現負像,而原底片隻有一個,非常珍貴。
他不僅知道,他還去過洗印廠。洗片大廳裏充斥著鹵化銀藥劑的味道,與膠卷的味道一混,比荷爾蒙還要迷人。工作台上有剪膠片的小鍘刀,還有用於做標記的白色記號筆。當時那家廠子是用自動卷片的剪輯台來剪輯的,下麵掛畫麵拷貝,上麵掛聲音拷貝,一部普通國產電影至少要用十本膠片,加在一起3000米長,讓謝蘭生印象深刻。師傅們跟導演、攝像商量前期的測打光,讓對方務必考慮周全,因為後期很難調整。
頓了頓,謝蘭生說:“是這樣的……我已經把分鏡頭表給貴公司寄過去了。”
“對,我收到了。”
“嗯,您能看到,分鏡頭表比較詳細,每一場的下屬鏡號也被標在第二列了。同時,因為需要節省膠片,我們幾乎每個分鏡都隻拍攝了那一次。唯三拍了兩次以上的地方出現在腳本的第65頁、第130頁以及第195頁,對這幾處請都使用最後一次拍的片段,我已經在分鏡腳本的空白處標出來了,我想這些會b的剪輯降低一些難度……還有,為給後期提供方便,在片場時我們是用英文說寫拍攝場次和鏡號的,可以對上。”
nathan似乎在考慮可行性,語速很慢:“ok……ok……我了解了……”
“對不起,我也沒錢去悉尼了——”謝蘭生的一把聲音在柔和中帶著堅持,“我隻能用電話和您說明這部電影的立意、劇情、人物性格、還有伏筆。”
“嗯,您說。”
謝蘭生把莘野改過的英文稿緩緩念出來,並且確保nathan聽懂了他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他對莘野還演練過,莘野說他都能明白。
nathan也聽得十分認真,還反問了幾個問題,謝蘭生都一一答了。nathan還是希望謝蘭生能衝一個樣片出來,並親自到澳大利亞和實驗室即時溝通,可謝蘭生真的沒錢。
最後,謝蘭生說:“nathan,我們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或者第二個自己拍電影的團隊。我們真的希望可以製作一部好的片子出來,給中國的獨立電影開個好頭,拋磚引玉,給類似的電影團隊一點靈感、一點激勵。”
nathan道:“我理解。”
“我……”謝蘭生幾乎是在乞求地說,“我不知道該怎麽講,但是,如果您能把它當做您自己的片子來做,我一定會從我心底裏感激您,並且永遠銘記您的這份善良。”他希望能得到支持。
聽到“always remember your kindness”,nathan被震了下,半晌後才道,“說實話,隻剪一次,隻衝一次,即使對我而言也是相當大的一個挑戰。你們既然經費有限我也不就多說什麽了。我沒辦法保證任何事,我隻能說,雖然這單金額很小但我一定盡力而為。”
謝蘭生說:“謝謝,謝謝。”
放下電話,他長舒了一大口氣,感覺自己非常幸運。
搞定了。謝蘭生會相信nathan,相信對方能給《生根》最合理的剪輯手法和最完美的呈現方式,也相信nathan並不會把相對簡單的《生根》剪輯給搞砸。
…………
把攝影機還給北電,把燈光還給在開廣告公司的本科室友張世傑王中敏(第1章 ),謝蘭生把幾本膠片按照順序整理了下,便鄭重地去郵局了。
他要把《生根》的膠片寄到遙遠的澳洲去。
小紅小綠都不在,莘野已經去上海了,謝蘭生隻能自己一個人去辦理郵寄。
在謝蘭生家旁邊的郵電局東四十條所,謝蘭生跟櫃台阿姨買了一個大紙殼箱,把封好的《生根》膠片小心翼翼地放進去,稱了重量,貼了郵票,接著抱著小紙殼箱,右手掏出一張白紙,問對麵的櫃台阿姨:“那個,這張說明,可以貼在盒子上嗎?貼在哪裏比較合適?”
櫃台阿姨十分不耐煩,問:“什麽東西?”北京大媽嗓門超大,謝蘭生的娘李井柔近年也有這個趨勢,謝蘭生總覺得不妙。
謝蘭生答:“給海關的一個說明。”
“哈?”
謝蘭生又大了點聲兒:“給海關的一個說明。”
這是莘野曾告訴他需要準備的東西。謝蘭生活了22年多從沒寄過國際包裹,也不知道向澳洲寄電影膠片需要清關,然而前幾天,就在他剛下定決心要去澳洲做後期後,莘野給他打電話說“一切發往國外的東西都可能被對方國家的海關開箱查驗”,讓他準備一個顯眼的“attention”字條貼在箱子上,同時也貼在每盒膠片上。
白紙上,有謝蘭生用中英文給海關寫的請求信:【內含膠片,不能見光,懇請海關謹慎開箱。】是用粗黑的筆寫的,非常顯眼。
雖然知道郵電局並不會管違法拍電影,可謝蘭生還是心虛,拿著紙條遮遮掩掩,怕被看出他是一個圖謀不軌的壞人來。
“說明?”北京大媽嗓門驚人,一把奪過謝蘭生手裏攥著的說明,掃了一眼,有些了然,又輕飄飄地扔回去,說,“放那吧,我等會兒給你貼上。”在謝蘭生貼郵票時她已經開始服務下個顧客了,這會兒謝蘭生回來,她手裏活卻還沒完。
“謝謝謝謝,真是辛苦您了。”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謝蘭生卻並未離開,隻釘子般站在那裏。
櫃台大媽又瞥他一眼:“行了,放那吧!你可以走了!”
謝蘭生則好脾氣地笑:“大姐,這個說明太重要了。我也知道您不會忘,但還是想親眼看見它被帖在箱子上,圖個自己安心罷了。”
大媽抿唇,沒再說話,卻把手裏那個包裹給搗弄得哐哐直響,惹得包裹主人都白了謝蘭生一眼,嫌他多事,可謝蘭生非常堅持,杵在原地不動彈。
等處理完手頭的件,櫃台大媽把謝蘭生的包裹十分粗暴地扯過去,在說明上塗了點膠,一把貼在箱子側麵,又“咣”一聲把謝蘭生的寶貝膠片扔進後麵的包裹堆,道:“行了吧?!貼上了!走吧?”
“……”謝蘭生摸摸鼻子,說,“謝謝謝謝,辛苦您了。”被摔一下他挺心疼,不過幾本膠片都已經被寄掉了,給海關的說明也貼上了,他完成了一件大事,還是開心。
從東四十條所出來後,謝蘭生連走路都變得一顛兒一顛兒的。
他走了兩步,越來越雀躍,越走越快,一分鍾後終於是在北京街頭跑了起來,穿過街道,穿過人群,風撩起了他的額發,他像一隻乘著風的鳥。
…………
不過,他的興奮隻持續了大約十五分鍾。
一回到家,謝蘭生就冷靜下來,開始變得患得患失坐立不安。
與郵寄後的興奮不同,謝蘭生一瞬間覺得自己心裏空落落的,連父母的嘮嘮叨叨都不願意再理會了。
他的工作已經完成,現在能做的隻有等了。
如同一個母親等待在外打拚的孩子的隻言片語,謝蘭生也惴惴不安,日夜難眠輾轉反側。
他就像有強迫症一般,一閑下來便不斷回想拍攝時的每個細節,一會兒覺得這裏不好,一會兒覺得那裏不好,又想改這裏又想改那裏,然而因為知道一切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便徒勞地唉聲歎氣。
他用最大度數的放大鏡和最苛刻的眼光看待《生根》這部作品,雖然明知它的受眾可能根本不會在意,卻還是難受。
比較奇怪的事情是他從來不懷疑祁勇。他沒想過焦點會不會錯了,畫麵會不會虛了,在他眼裏,莘野、囡囡、祁勇、岑晨肯來幫忙就已經是最大的福,他不應該指責什麽,他唯一能指責的對象就隻有他自己。
有時,因為不想過於糾結,謝蘭生會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想想莘野。
在莘野去上海那天,謝蘭生曾問過莘野以後究竟想幹什麽。
當時莘野說:“暫時是想當演員了。”
而謝蘭生則是奇道:“為什麽是‘暫時想當’?”
莘野笑笑:“因為另外一件想做的事現在還做不成。”
“是什麽?”謝蘭生隻覺得疑惑——莘野還有做不成的?年輕、英俊、精明世故,繼父還是洛城的old money。
莘野笑笑,沒有回答。
看出莘野不打算講,謝蘭生又向他確認:“所以,你一共有兩件想做的事,當演員是其中一件想做的事,此外還有另外一件想做的事,對嗎?”十分奇怪,謝蘭生堅持認為他自己的天賦有限,一生隻能做一件事,而莘野卻一定是能同時完成幾項事業的。
莘野頷首,承認了:“對。其實剛從harvard畢業時……覺得演戲挺無聊的,不過這幾個月相處下來我的看法已經變了。做電影……很有意思。我的水準還遠不夠。如果想講故事,想幫你演繹故事,我還需要再去觀察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理解各自不同的立場,再用自己琢磨出的技巧進行誇張、放大,這很有趣。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真正感到滿意,然後……”
後麵的話莘野沒說。直到很多年以後,謝蘭生才知道莘野當時省略的話是“幫你實現你的夢想,幫你完成你的藝術。”
那時莘野眼神很沉,謝蘭生隻感到疑惑,卻完全看不明白。
但他其實預感到了與自己會有些幹係。他是一個纖細的人,時常會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和“未卜先知”的能力。他22歲,沉湎自身,對於感情渾渾噩噩混沌無知,但卻憑著一股本能隱約窺見了未來的一角。
…………
謝蘭生就這樣在反省和焦慮當中度過了最難捱的一個星期。
這一個星期,說長很長,說短其實也很短。他常常在胡思亂想中便突然察覺自己已經發了好幾個小時的呆。一上午,一下午,一晚上,就這麽地,在空白中飛逝而去。每晚睡下,再睜開眼,就又是新的一天了。
這天早上北京有霧,清晨茫茫地一片白,謝蘭生在焦急當中終於接到了後期公司剪輯師nathan的電話,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國際長途。謝蘭生的爸爸在單位裏是總工程師,家裏有台固定電話,這在1991年非常罕見。也多虧了這台電話,謝蘭生能接到長途。
“hello,”nathan那熟悉的嗓音通過話筒傳了出來:“謝導在嗎?”
謝蘭生答:“this is he。”也不知道是為什麽,謝蘭生在nathan的語氣中察覺到了一絲無奈。
他希望是自己多想了。
下一刻,nathan說:“謝導,《生根》膠片我們公司剛剛已經全收到了。”
“嗯,”謝蘭生鬆了一口氣,“太好了。”
看來果然是他多想了。
一切進展都很順利。郵電局並沒丟東西。他的膠片寄過去了,分鏡腳本也寄過去了,不應該再出現任何意料之外的問題了。他檢查過他的膠片,應該沒有明顯劃痕,而他其實可以忍受比較細微的損壞。祁勇也並不可能出現大的拍攝事故,要知道,祁勇可是在好萊塢也能拿出手的攝影師。
謝蘭生想自己有時大概真的過分敏感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可是……”那邊nathan欲言又止,似乎覺得難以啟齒。不過,半晌後,他終於是又開了口,“謝導,是有這麽一件事情……膠片在過澳洲海關時,負責檢驗包裹的海關官員對這一塊比較了解,他見報關單上寫的是‘膠片’,寄送地址也是一家電影後期處理工廠,然而發件那欄卻是一個個人地址而不是公司地址,便知道這是不正常的,因為過去寄往澳洲電影後期處理公司的包裹都來自幾個固定地址,比如,北京都是北影來的。於是,他認定了這個包裹裏的物品是違禁物,是有問題的,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海關檢查。”
“!!!”謝蘭生的呼吸一窒,道,“我在箱子側麵特意貼了說明!裏麵是膠片!不能見光!!!”應該不會出問題的!
“我知道,我看見了。”nathan又繼續道,“檢查官員也看見了。他決定了海關檢查,對於‘膠片’這個說明有點注意,但也沒太注意。他並沒有直接開箱,而是拿去照了x光……想先大致看看裏麵物品類型,再做定奪。哎,澳洲海關這回可能也是過於自信了。”
聽到這話,謝蘭生呆了。
一般人隻知道膠片不能暴露在亮光中,卻並不會知道,x光,對於膠片來說同樣是致命的。高輻射的x光掃描會讓圖像立刻出現過度曝光和顆粒感,深色或者黑色圖像則會被顯示為綠色,其他地方也會霧化,而且無法後期修補。甚至可以說,x光比光還要致命,因為它是穿透性的,可以毀滅所有膠片,而不隻是外麵幾層。
謝蘭生的嗓子發緊,他的右手攥住自己握著話筒的手指頭,仿佛正在碰觸什麽不祥之物,這不詳物讓他渾身戰栗發抖。
剛剛接到電話時那股讓他酥麻的興奮凝結成了冰冷的失落,並且一路滑到腳尖,令他四肢輕輕顫抖。
“謝導,”對麵,nathan語氣沉痛地說,“膠片受輻射,廢了。”
在中國大陸,沒有電影拍攝許可連衝膠片都不被允許,各洗印廠在接單時首先做的就是查驗手續是否齊全,因此,謝蘭生的這部電影必須送到國外衝洗,香港也行。何況,謝蘭生也一直認為中國這些洗印廠的技術水平比較落後,甚至還會出現機械有故障或顯影液不穩定這種低級錯誤,讓一切都功虧一簣。
對於具體在哪國做,謝蘭生選擇了澳洲。澳大利亞是全世界衝印技術最好的國家,連好萊塢的動作片都經常被送去做後期。澳洲公司態度認真,剪的片子質量過硬,懂很多國內洗印廠不懂的小門道小技巧,在價格上也並沒比香港公司貴上許多。
帶著美好的憧憬,謝蘭生在預算以內選了一家好的公司,叫abcb。
謝蘭生的資金短缺,他沒辦法讓對方先衝洗一個樣片出來、他看一看再跟剪輯一起討論剪輯方向,他甚至都不能親自飛去澳洲b的人麵對麵地講述要求。他隻能在電話裏說,b的人直接動手剪,而《生根》它是好是壞就全都在一念間了。
一般來說,電影都是邊拍邊剪,有容錯率,劇組導演每拍一段都會叫人送去衝印,主創團隊每隔幾天就要一起看次樣片,看看攝影、燈光、走位、表演、有沒有穿幫。如果哪裏出現問題就第一時間回頭補拍,沒問題就讓自己廠的剪輯師用底片剪,導演正式關機那天剪輯都能完成初剪。可謝蘭生囊中羞澀,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謝蘭生把分鏡腳本的複印件寄了過去。他繪製的分鏡腳本一格一格非常清晰,沒有省略,沒有火柴人。在腳本上,謝蘭生還用英文把需要說明的都寫好了。謝蘭生在寫的時候一筆一劃非常認真,像在對待珍寶,他甚至還花了兩天專門練習寫英文字。英文字貼不太好買,他連跑了幾家書店。
b的剪輯師打電話時,謝蘭生手都在抖,冰涼冰涼的。
他用蹩腳的英文說:“是這樣的……我是來自中國的獨立電影人。我並不在16家國營製片廠裏上班工作,是自籌資金、自己拍攝《生根》這部文藝片的。現在,我的錢隻夠洗一次,就一次,所以不能看樣片了,甚至不能看底片。底片衝好就直接剪,沒有重來的可能了。”謝蘭生跟abcb客戶部已經溝通過幾次了,知道自己這25萬塊都能做些什麽事情。後期每步都太貴了,幾萬幾萬的。去澳洲也非常昂貴,機票就要好幾千了,還要吃飯以及住宿。
剪輯師叫nathan,已經剪了20年片子,經驗非常豐富,連他也被謝蘭生的要求給嚇到了,說:“wow,謝導,我們一般不會建議客戶選擇這種方式。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底片一剪,再想修改就不容易了,我們建議別動底片、剪copy的樣片。”
謝蘭生說:“我知道。”膠片經過顯影、停顯、定影、幹燥等步變成原底片,呈現負像,而原底片隻有一個,非常珍貴。
他不僅知道,他還去過洗印廠。洗片大廳裏充斥著鹵化銀藥劑的味道,與膠卷的味道一混,比荷爾蒙還要迷人。工作台上有剪膠片的小鍘刀,還有用於做標記的白色記號筆。當時那家廠子是用自動卷片的剪輯台來剪輯的,下麵掛畫麵拷貝,上麵掛聲音拷貝,一部普通國產電影至少要用十本膠片,加在一起3000米長,讓謝蘭生印象深刻。師傅們跟導演、攝像商量前期的測打光,讓對方務必考慮周全,因為後期很難調整。
頓了頓,謝蘭生說:“是這樣的……我已經把分鏡頭表給貴公司寄過去了。”
“對,我收到了。”
“嗯,您能看到,分鏡頭表比較詳細,每一場的下屬鏡號也被標在第二列了。同時,因為需要節省膠片,我們幾乎每個分鏡都隻拍攝了那一次。唯三拍了兩次以上的地方出現在腳本的第65頁、第130頁以及第195頁,對這幾處請都使用最後一次拍的片段,我已經在分鏡腳本的空白處標出來了,我想這些會b的剪輯降低一些難度……還有,為給後期提供方便,在片場時我們是用英文說寫拍攝場次和鏡號的,可以對上。”
nathan似乎在考慮可行性,語速很慢:“ok……ok……我了解了……”
“對不起,我也沒錢去悉尼了——”謝蘭生的一把聲音在柔和中帶著堅持,“我隻能用電話和您說明這部電影的立意、劇情、人物性格、還有伏筆。”
“嗯,您說。”
謝蘭生把莘野改過的英文稿緩緩念出來,並且確保nathan聽懂了他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他對莘野還演練過,莘野說他都能明白。
nathan也聽得十分認真,還反問了幾個問題,謝蘭生都一一答了。nathan還是希望謝蘭生能衝一個樣片出來,並親自到澳大利亞和實驗室即時溝通,可謝蘭生真的沒錢。
最後,謝蘭生說:“nathan,我們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或者第二個自己拍電影的團隊。我們真的希望可以製作一部好的片子出來,給中國的獨立電影開個好頭,拋磚引玉,給類似的電影團隊一點靈感、一點激勵。”
nathan道:“我理解。”
“我……”謝蘭生幾乎是在乞求地說,“我不知道該怎麽講,但是,如果您能把它當做您自己的片子來做,我一定會從我心底裏感激您,並且永遠銘記您的這份善良。”他希望能得到支持。
聽到“always remember your kindness”,nathan被震了下,半晌後才道,“說實話,隻剪一次,隻衝一次,即使對我而言也是相當大的一個挑戰。你們既然經費有限我也不就多說什麽了。我沒辦法保證任何事,我隻能說,雖然這單金額很小但我一定盡力而為。”
謝蘭生說:“謝謝,謝謝。”
放下電話,他長舒了一大口氣,感覺自己非常幸運。
搞定了。謝蘭生會相信nathan,相信對方能給《生根》最合理的剪輯手法和最完美的呈現方式,也相信nathan並不會把相對簡單的《生根》剪輯給搞砸。
…………
把攝影機還給北電,把燈光還給在開廣告公司的本科室友張世傑王中敏(第1章 ),謝蘭生把幾本膠片按照順序整理了下,便鄭重地去郵局了。
他要把《生根》的膠片寄到遙遠的澳洲去。
小紅小綠都不在,莘野已經去上海了,謝蘭生隻能自己一個人去辦理郵寄。
在謝蘭生家旁邊的郵電局東四十條所,謝蘭生跟櫃台阿姨買了一個大紙殼箱,把封好的《生根》膠片小心翼翼地放進去,稱了重量,貼了郵票,接著抱著小紙殼箱,右手掏出一張白紙,問對麵的櫃台阿姨:“那個,這張說明,可以貼在盒子上嗎?貼在哪裏比較合適?”
櫃台阿姨十分不耐煩,問:“什麽東西?”北京大媽嗓門超大,謝蘭生的娘李井柔近年也有這個趨勢,謝蘭生總覺得不妙。
謝蘭生答:“給海關的一個說明。”
“哈?”
謝蘭生又大了點聲兒:“給海關的一個說明。”
這是莘野曾告訴他需要準備的東西。謝蘭生活了22年多從沒寄過國際包裹,也不知道向澳洲寄電影膠片需要清關,然而前幾天,就在他剛下定決心要去澳洲做後期後,莘野給他打電話說“一切發往國外的東西都可能被對方國家的海關開箱查驗”,讓他準備一個顯眼的“attention”字條貼在箱子上,同時也貼在每盒膠片上。
白紙上,有謝蘭生用中英文給海關寫的請求信:【內含膠片,不能見光,懇請海關謹慎開箱。】是用粗黑的筆寫的,非常顯眼。
雖然知道郵電局並不會管違法拍電影,可謝蘭生還是心虛,拿著紙條遮遮掩掩,怕被看出他是一個圖謀不軌的壞人來。
“說明?”北京大媽嗓門驚人,一把奪過謝蘭生手裏攥著的說明,掃了一眼,有些了然,又輕飄飄地扔回去,說,“放那吧,我等會兒給你貼上。”在謝蘭生貼郵票時她已經開始服務下個顧客了,這會兒謝蘭生回來,她手裏活卻還沒完。
“謝謝謝謝,真是辛苦您了。”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謝蘭生卻並未離開,隻釘子般站在那裏。
櫃台大媽又瞥他一眼:“行了,放那吧!你可以走了!”
謝蘭生則好脾氣地笑:“大姐,這個說明太重要了。我也知道您不會忘,但還是想親眼看見它被帖在箱子上,圖個自己安心罷了。”
大媽抿唇,沒再說話,卻把手裏那個包裹給搗弄得哐哐直響,惹得包裹主人都白了謝蘭生一眼,嫌他多事,可謝蘭生非常堅持,杵在原地不動彈。
等處理完手頭的件,櫃台大媽把謝蘭生的包裹十分粗暴地扯過去,在說明上塗了點膠,一把貼在箱子側麵,又“咣”一聲把謝蘭生的寶貝膠片扔進後麵的包裹堆,道:“行了吧?!貼上了!走吧?”
“……”謝蘭生摸摸鼻子,說,“謝謝謝謝,辛苦您了。”被摔一下他挺心疼,不過幾本膠片都已經被寄掉了,給海關的說明也貼上了,他完成了一件大事,還是開心。
從東四十條所出來後,謝蘭生連走路都變得一顛兒一顛兒的。
他走了兩步,越來越雀躍,越走越快,一分鍾後終於是在北京街頭跑了起來,穿過街道,穿過人群,風撩起了他的額發,他像一隻乘著風的鳥。
…………
不過,他的興奮隻持續了大約十五分鍾。
一回到家,謝蘭生就冷靜下來,開始變得患得患失坐立不安。
與郵寄後的興奮不同,謝蘭生一瞬間覺得自己心裏空落落的,連父母的嘮嘮叨叨都不願意再理會了。
他的工作已經完成,現在能做的隻有等了。
如同一個母親等待在外打拚的孩子的隻言片語,謝蘭生也惴惴不安,日夜難眠輾轉反側。
他就像有強迫症一般,一閑下來便不斷回想拍攝時的每個細節,一會兒覺得這裏不好,一會兒覺得那裏不好,又想改這裏又想改那裏,然而因為知道一切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便徒勞地唉聲歎氣。
他用最大度數的放大鏡和最苛刻的眼光看待《生根》這部作品,雖然明知它的受眾可能根本不會在意,卻還是難受。
比較奇怪的事情是他從來不懷疑祁勇。他沒想過焦點會不會錯了,畫麵會不會虛了,在他眼裏,莘野、囡囡、祁勇、岑晨肯來幫忙就已經是最大的福,他不應該指責什麽,他唯一能指責的對象就隻有他自己。
有時,因為不想過於糾結,謝蘭生會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想想莘野。
在莘野去上海那天,謝蘭生曾問過莘野以後究竟想幹什麽。
當時莘野說:“暫時是想當演員了。”
而謝蘭生則是奇道:“為什麽是‘暫時想當’?”
莘野笑笑:“因為另外一件想做的事現在還做不成。”
“是什麽?”謝蘭生隻覺得疑惑——莘野還有做不成的?年輕、英俊、精明世故,繼父還是洛城的old money。
莘野笑笑,沒有回答。
看出莘野不打算講,謝蘭生又向他確認:“所以,你一共有兩件想做的事,當演員是其中一件想做的事,此外還有另外一件想做的事,對嗎?”十分奇怪,謝蘭生堅持認為他自己的天賦有限,一生隻能做一件事,而莘野卻一定是能同時完成幾項事業的。
莘野頷首,承認了:“對。其實剛從harvard畢業時……覺得演戲挺無聊的,不過這幾個月相處下來我的看法已經變了。做電影……很有意思。我的水準還遠不夠。如果想講故事,想幫你演繹故事,我還需要再去觀察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理解各自不同的立場,再用自己琢磨出的技巧進行誇張、放大,這很有趣。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真正感到滿意,然後……”
後麵的話莘野沒說。直到很多年以後,謝蘭生才知道莘野當時省略的話是“幫你實現你的夢想,幫你完成你的藝術。”
那時莘野眼神很沉,謝蘭生隻感到疑惑,卻完全看不明白。
但他其實預感到了與自己會有些幹係。他是一個纖細的人,時常會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和“未卜先知”的能力。他22歲,沉湎自身,對於感情渾渾噩噩混沌無知,但卻憑著一股本能隱約窺見了未來的一角。
…………
謝蘭生就這樣在反省和焦慮當中度過了最難捱的一個星期。
這一個星期,說長很長,說短其實也很短。他常常在胡思亂想中便突然察覺自己已經發了好幾個小時的呆。一上午,一下午,一晚上,就這麽地,在空白中飛逝而去。每晚睡下,再睜開眼,就又是新的一天了。
這天早上北京有霧,清晨茫茫地一片白,謝蘭生在焦急當中終於接到了後期公司剪輯師nathan的電話,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國際長途。謝蘭生的爸爸在單位裏是總工程師,家裏有台固定電話,這在1991年非常罕見。也多虧了這台電話,謝蘭生能接到長途。
“hello,”nathan那熟悉的嗓音通過話筒傳了出來:“謝導在嗎?”
謝蘭生答:“this is he。”也不知道是為什麽,謝蘭生在nathan的語氣中察覺到了一絲無奈。
他希望是自己多想了。
下一刻,nathan說:“謝導,《生根》膠片我們公司剛剛已經全收到了。”
“嗯,”謝蘭生鬆了一口氣,“太好了。”
看來果然是他多想了。
一切進展都很順利。郵電局並沒丟東西。他的膠片寄過去了,分鏡腳本也寄過去了,不應該再出現任何意料之外的問題了。他檢查過他的膠片,應該沒有明顯劃痕,而他其實可以忍受比較細微的損壞。祁勇也並不可能出現大的拍攝事故,要知道,祁勇可是在好萊塢也能拿出手的攝影師。
謝蘭生想自己有時大概真的過分敏感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可是……”那邊nathan欲言又止,似乎覺得難以啟齒。不過,半晌後,他終於是又開了口,“謝導,是有這麽一件事情……膠片在過澳洲海關時,負責檢驗包裹的海關官員對這一塊比較了解,他見報關單上寫的是‘膠片’,寄送地址也是一家電影後期處理工廠,然而發件那欄卻是一個個人地址而不是公司地址,便知道這是不正常的,因為過去寄往澳洲電影後期處理公司的包裹都來自幾個固定地址,比如,北京都是北影來的。於是,他認定了這個包裹裏的物品是違禁物,是有問題的,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海關檢查。”
“!!!”謝蘭生的呼吸一窒,道,“我在箱子側麵特意貼了說明!裏麵是膠片!不能見光!!!”應該不會出問題的!
“我知道,我看見了。”nathan又繼續道,“檢查官員也看見了。他決定了海關檢查,對於‘膠片’這個說明有點注意,但也沒太注意。他並沒有直接開箱,而是拿去照了x光……想先大致看看裏麵物品類型,再做定奪。哎,澳洲海關這回可能也是過於自信了。”
聽到這話,謝蘭生呆了。
一般人隻知道膠片不能暴露在亮光中,卻並不會知道,x光,對於膠片來說同樣是致命的。高輻射的x光掃描會讓圖像立刻出現過度曝光和顆粒感,深色或者黑色圖像則會被顯示為綠色,其他地方也會霧化,而且無法後期修補。甚至可以說,x光比光還要致命,因為它是穿透性的,可以毀滅所有膠片,而不隻是外麵幾層。
謝蘭生的嗓子發緊,他的右手攥住自己握著話筒的手指頭,仿佛正在碰觸什麽不祥之物,這不詳物讓他渾身戰栗發抖。
剛剛接到電話時那股讓他酥麻的興奮凝結成了冰冷的失落,並且一路滑到腳尖,令他四肢輕輕顫抖。
“謝導,”對麵,nathan語氣沉痛地說,“膠片受輻射,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