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傳話,賈赦當即一愣。景懷帝並非一個喜歡下旨的人,若非十分大事,不過是讓戴權傳一道口諭,戴權這會兒來下什麽旨?
況且現下平安州和山海關的案子雖然抓了不少人,隻是暫時解除了兩個軍事重鎮落入他人之手的危機。兩地中的細作未必清理幹淨了,幕後主使更是尚未露出狐狸尾巴;景懷帝下定決心嚴查吏治也未施展開,這個時候下旨難道是……
賈赦滿心狐疑的做了幾種猜測:平安州和山海關的事一出,對方便被打亂了布局節奏。若是對方的實力足夠了,大約可以直接發動政變;對方至今沒有動靜,自然是實力儲備還不足。那麽此刻,對方最好的方式便是避免更大的損失,聲東擊西也好,壯士斷腕也罷,禍水東引也可,總之是將自己藏起來。
賈赦一麵腦中飛速設想各種可能,一麵命人大開中門,一麵命林之孝帶人去準備香案供桌接旨,自己則去換衣裳。
好笑的是這頭賈赦忙著接旨,那頭賈母也在催促賈政換朝服。
原來,那日賈母從莊子回來,一想到賈政被寧國府和賈赦孤立,淪落到一無所就的地步,心疼得什麽似的,叫來賈政夫妻商量。
賈政自然不是真的不通庶務,不過是仗著母親的偏愛,心安理得的拿好處自己不用出頭罷了;現下聽得不但祖產落不到一分在自己頭上,還得被攆出榮國府,住處都沒有一個,當即就麵如死灰。
賈王氏因為十萬兩銀子的事,被嫡親兄長王子騰厭棄。王家隻王子騰一個出息的,賈王氏娘家沒有了靠山,也隻得死死巴著賈母。紅著眼睛瞧著賈母道:“老太太,您要替我們做主啊。”
賈母回憶起賈赦忤逆的種種,始於自己要以娶親為由讓他搬出榮禧堂;賈赦自然是因為榮禧堂的事被激怒的,但讓自己不得不步步退讓的原因,卻是賈瑚之死。自己從賈政一出生便袒護他,什麽好東西都緊著他,娶媳婦也是挑上上等的家世人品,卻沒想到自己千挑萬選回來這樣一個心大的。
自己這幾個月顏麵掃地,東奔西走,財物盡失,疲憊不堪,沒有得到這夫妻兩個一句好話,這兩人隻有無盡的要求和索取。
賈母又疲又累,賈政委屈了就擺一副臭臉;賈王氏委屈了就跟自己哭訴;自己受了幾輩子沒受過的委屈找誰去?於是賈母也怒道:“你還有臉哭,若非你沉不住氣害了瑚兒,我何至於今日處處被那逆子拿捏!還有,就是你心大了,肖想太多,才種下今日的禍根!瑚兒那樣可愛的孩子,小小年歲,礙著你什麽,你竟要下此毒手?若非為了珠兒和元兒,我就不會替你遮掩!瑚兒也是我嫡親的孫子,我卻沒有替他主持公道。我也是當初豬油蒙心了,今日的一切,安知不是報應!”
賈母以前心中總惦記賈赦會害得榮國府家破人亡那條批語,賈政夫妻有多少不妥都忽略了,習慣性的護著賈政夫妻兩個。此刻仔細一想,今日之禍,多少是賈王氏自己闖出來的,賈母忍不住舉起拐棍就敲在賈王氏身上。
賈母的沉香拐原本就沉,即便賈母年老力衰,敲在身上也生疼,何況賈王氏養尊處優,細皮嫩肉,本就不經打的,這一下一下的,賈王氏受著也是苦不堪言。好在現下正值初春,乍暖還寒,賈王氏穿得倒厚,不然光是賈母這一頓打,她都未必受得住。
賈母再是怒極,也終究顧念賈珠和賈元春的顏麵,沒有往賈王氏臉上招呼;賈王氏知道自己理虧,也隻得咬牙忍住。但是即便如此,賈王氏依舊是滿腹委屈的,心道: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以前從未計較過,今日你自己在賈赦那裏受了氣,卻拿這樣的舊事來打罵我?
賈政被賈母此舉嚇得心驚肉跳,他心中也遷怒賈王氏連累自己,又覺此刻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勸道:“母親,事已至此,總得先想個法子應付眼前之事。”
賈母回過神來,歎了一回氣道:“還能有什麽法子,賈恩侯那廝已經瘋了不說,他如今還有聖人撐腰。不但敏兒說他這些時日三番兩次外出公幹是立了功的,單說我們打聽到戴公公親送他好幾回,便知什麽落罪下獄之事另有隱情了。若是以前,我還能用孝道壓一壓他,如今他六親不認,我拿他已無任何法子。”
京中官宦人家,哪個不曉得戴權的態度,有時候就是景懷帝的態度。此言說得賈政夫妻都低下了頭。
賈王氏剛捱了打,心中對賈母和賈政都十分怨懟,若非賈政無用,不能給自己掙回誥命、霞帔;自己何須算計長房?老太太不去責怪她自己的兒子無能,偏來打自己。但如今打也捱了,麵子也被下了,自己拿賈赦也毫無辦法,最終能不能拚一拚,還是落在老太太頭上。
於是賈王氏一抹眼淚,跪下道:“老太太打我怨我,我也不敢辯;這許多事,原本就是我年輕氣盛,做錯了。隻是事已至此,賈員外郎已經被逐出了源公一脈,當年太|祖皇帝念及源公功績封的爵位,總不該襲在外人頭上。媳婦還請老太太瞧瞧有無辦法將此事改過來,好歹給珠兒、元兒一條活路;源公一脈,也有人繼承香火。媳婦的錯處,媳婦自然會領,從此以後,媳婦吃齋念佛,給瑚兒念經超度,稍減罪孽。”
賈政好歹是賈母疼了幾十年的兒子,賈王氏這話原本也有幾分道理,賈母便也認真思索起來。後來,三人商量出一個主意,依舊還是要賈母出馬。
賈母是國公夫人的誥命,可以入宮。榮國府和江南甄家是老親,而甄家尚有一位貴妃在宮中,頗得帝心。
賈母一麵去宮裏給甄貴妃請安,提了幾嘴此事。一麵又厚著臉皮回了史家,叫史暉替自己遞一道折子。史暉在朝廷有實缺,知道賈赦如今的本事,文武百官都拿賈赦比當年的賈代善,此子必然是前途無量的。再拿此事去得罪賈赦,史暉原是不幹的;但是後來細想,上一回榮國府失竊的事,賈赦和史家已經徹底離心,他如今連賈母都不認,還會認自己這個舅舅不成?將爵位給賈政,即便對於史家幫助有限,也聊勝於無,於是便點了頭。
賈母雙管齊下,將要回源公一脈爵位的事遞到了禦前,今日戴權來宣旨,賈母和賈政兩個自然也誤會是為了這件事。因而那頭賈赦預備接旨,這頭賈政也在預備。
一陣的忙而不亂之後,準備完畢,賈赦和賈政都到了榮禧堂。
戴權一見這場麵,不禁大皺眉頭。接旨自由規矩和流程,一般來說是一家家主貴前麵,帶著家中子弟跪迎。他宣旨無數回,倒是第一次見一個府上,兄弟兩個搶著家主的主位接旨的場麵。
略清一清嗓子,戴權才道:“一等神威將軍,戶部員外郎賈赦接旨。”賈赦跪迎,而賈政則僵在了那裏,滿臉尷尬。
戴權見這場麵實在不像,瞥了賈政一眼,又朝邊上努努嘴。賈政退到一旁跪下,戴權才接著宣旨。
戴權接著方才的話,駢四儷六,抑揚頓挫的念完,無非是賈赦在平安州、山海關兩樁大案之中大有作為,於國有功,於社稷有利,特封賈赦為一等善勇伯。
賈赦接旨謝恩。起身之後,戴權上前道賀,賈赦嘴上客套了幾句。誰還記得跪在一旁恨不得打個地縫鑽下去的賈政。賈政見聖旨宣完了,不但沒自己什麽事,連來往仆役們都沒人瞧自己一眼,便悄悄的走了。
如今賈赦府尚沒有當家主母,林之孝倒是個有眼力了,早就準備好了紅封,已經讓林之孝家的親自送進來了。
賈赦接過之後,倒也入鄉隨俗的分給眾人,不但有戴權的,也有跟著的小太監的。禮儀、儀仗等人,自然也有。
戴權倒也笑眯眯的收了紅封,就是依舊沒有告辭。賈赦雖然不愛打理這些庶務交際,那是因為他不喜歡,倒也不至於瞧不出神色。於是賈赦屏退了下人,對戴權道:“戴公公跑這一趟辛苦。”
戴權笑道:“哪裏哪裏,替皇上辦事,雜家隻有甘之如飴的。”見此刻說話清淨,便小聲對賈赦道:“侯爺得此體麵,須得入宮謝一趟恩,才不辜負皇上的恩典。”說完,又哈哈笑道:“如何辦事,伯爺心中自有章程,我不過白囑咐兩句,伯爺別怪我多嘴才好。”
賈赦聽到此處,便知景懷帝有事要見自己。口中卻笑著對戴權道謝,親送戴權出府。
賈赦猜得不錯,景懷帝沒有處理完平安州、山海關兩樁大案的掃尾便急著給賈赦封爵,自然是因為手上缺乏人手,又有重要差事安排給賈赦。隻是這賈赦與眾不同,別人巴不得在禦前得到體麵,恨不得瞅著機會就去禦前露臉,這賈赦卻是不得口諭或宣旨,絕不入宮。
就說上一回賈赦得了戶部員外郎的差事,換做別人,因著身上有爵位,可以入宮,早就入宮謝恩了;賈赦卻隻在領口諭的時候在府上衝皇宮方向行禮,遙遙謝了恩,後來按部就班的去戶部點卯上班。這一回,戴權索性多提了一嘴。
既然戴權將話說到明處,賈赦自然是要入宮的,當即收起聖旨,隨戴權入了宮。
這些時日,政務繁忙,賈赦再見景懷帝的時候,都覺他似乎又蒼老了一些,臉上帶著疲憊。景懷帝和賈代善少年相識,後得賈代善輔佐,坐穩大位。如今景懷帝看賈赦就像自己晚輩一樣,不等賈赦跪下叩拜,景懷帝道:“免禮,賜坐。”
賈赦謝恩落座,景懷帝似乎遇到棘手之事,將一道奏折推到龍案邊,瞧了一眼戴權,回眼單刀直入對賈赦道:“恩侯,如今有一件大事,朕想著派別人不太放心,不若由你替朕去走一趟。”
戴權在景懷帝身邊伏侍多年,自然知道景懷帝之意,取來那本奏折雙手遞給賈赦。
賈赦早就猜到朝中有事發生,隻不過他不是賈代善,也自問在景懷帝麵前沒有賈代善的麵兒,不用表現得太過精明,便守拙道:“微臣惶恐。”一麵雙手接過奏折,翻看起來。
景懷帝又微微側臉對戴權道:“去叫胥嶽進來。”戴權應是去了。
賈赦翻開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折子是彈劾山東巡撫郭儀的。上書山東巡撫數十條罪狀,其中最大的一條便是:德州倉失火!
德州倉是大運河沿岸的四大糧倉之一,是江南入京糧米離京城最近的一個中轉站。不但每年的貢米經此艙漕運入京,就是京營幾十萬的官兵口糧,也都在此轉運。
糧食儲備不易,防潮、防蟲、防鼠、防盜,樣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即便這些都做好了,古時候不像後世有真空包裝,糧食儲備一二年,也都變質損耗了,就算能勉強可以食用,營養成分流失後,也煮粥不稠、煮飯不勁,也不頂餓。
是故,本朝在各地皆設有儲備糧倉,每年收上稅貢之後,再將倉庫中陳糧取出,新糧存儲入內。萬一遇到荒年或者戰亂,也不至於大範圍的鬧饑荒。正因為儲備糧關乎江山社稷,朝廷每年都要派禦史巡視地方,除了嚴查吏治外,也要專門查糧倉存糧。
隻是古時交通不便,京官出一趟遠差,短則數月,長則年餘有之,都察院人手有限,隻能抽查。如此一來,自古便有不少蛀蟲、碩鼠鋌而走險,將儲備糧或是貪墨、或是倒賣。
前朝末年吏治混亂,民不聊生,恰逢大災時候,朝廷開倉賑災,一查之下,卻是十倉九空。因此造成餓殍遍野、饑民遍地;多少普通百姓沒了活路,揭竿而起,先是打砸官府,強搶富戶,後來義軍越鬧越厲害,攻城略池,無所不為。雖然大多數義軍被朝廷鎮壓,倒有幾股治軍嚴明、愛護百姓的義軍成了氣候,後來割據地方和朝廷分庭抗禮。最終,太|祖一支得國,前朝覆滅。
本朝吸取教訓,十分重視巡視儲備糧,即便不能每年巡視全國各地,但是江南和兩湖是本朝產糧重地,卻是年年巡查的。運河沿岸的四大糧倉,除了每年例行巡查外,還偶有抽查。換言之,哪裏的糧倉都有可能出問題,德州倉卻是萬無一失的。
德州倉失火,多半是有人故意縱火!
四大糧倉關乎京畿重地口糧安全,德州倉的案子,其重要程度可說不下平安州和山海關。德州倉失火,也難怪上次見麵還氣度威嚴的景懷帝,臉上也掛了一抹憂色。
郭儀作為山東巡撫,總攬全省民政大權,德州倉失火,自然會被彈劾。
賈赦瀏覽完奏折,不過片刻之事,一個穿著侍衛服侍的男子已經進來了。這侍衛因穿著甲胄,半跪行禮。景懷帝受禮之後,命其起身,又對戴權道:“你也出去,莫叫人靠近書房。”
戴權應是退下,景懷帝才對賈赦道:“恩侯,這是許岩,任北鬥副指揮使,此番也會去德州,查證德州倉失火之事。”
方才景懷帝叫戴權去叫胥嶽進來,如今又稱此人為許岩,胥嶽多半為化名。
賈赦朝許岩瞧去,此人雖然又經過些改扮,確然像一名宮內巡查的侍衛,但是還是叫賈赦一眼認出了此人。說起來,賈赦已和許岩已經打過兩回交道,這是第三回 ,賈赦才知道此人的真實姓名。而許岩官居副指揮使,則令賈赦有些吃驚。賈赦一直將北鬥當做錦衣衛一樣的組織,那麽副指揮使,權利是非常大的了。
許岩對賈赦也頗為熟悉,兩人簡單寒暄之後,景懷帝便問:“許岩,恩侯,你們此去,還需帶多少人馬,盡管提來。”
許岩有北鬥副指揮使的令牌,自然能調動地方的北鬥成員;加之許岩手底有一批慣用的手下,配合默契,許岩便道:“回皇上,臣依舊是帶上之前的舊部即可。”
景懷帝點了點頭,對賈赦道:“恩侯,你前去德州,並不和許岩做一路,而是隨查訪此案的六皇兒同去,身份依舊是戶部員外郎賈赦。是故,你可帶常隨數名,其他人卻不必多帶了。朕特賜你破軍令一塊,你和憑此令和許岩聯絡。但你須得將此令收好,不得丟失,不得隨意示人。”
賈赦應是謝恩,許岩遞過一塊純金令牌來。這塊令牌正麵大大一個令字,和宮裏侍衛用的瞧著差不多大小,細看卻能在背麵瞧見破軍二字,雕刻得極小,卻也清晰。賈赦接過令牌放入袖中,借著袖子的掩蓋直接收入了空間。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璿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
古時候的機構建製頗有講究,往往暗合天地陰陽,賈赦猜測所謂北鬥,下麵應該就七個獨立的情報組,而許岩作為副指揮使之一,應該單管名曰破軍分部。隻是北鬥屬於本朝最高的情報機關,賈赦無心探聽這些不該知道的消息,便未多問。
吩咐完畢,景懷帝對許岩道:“許岩你先去當差吧。”許岩應是。
景懷帝又留賈赦說了一陣的話,才道:“恩侯,你且回去準備,巡視山東的隊伍,大約兩日後出發。”賈赦謝恩出了上書房。卻見不遠處許岩穿著侍衛服正在巡邏。
賈赦立刻就明白為何景懷帝今日給自己封爵了。借著平安州和山海關兩樁案子的功勞,給自己一個爵位自然是順理成章的;自己得了爵位,自然要入宮謝恩。借著謝恩的時候,景懷帝不但分配了自己差事,還讓自己和北鬥副指揮使有了聯絡。
因為許岩今日扮作宮裏當差的侍衛之一,即使背後之人猜到自己今日入宮會被景懷帝安排差事,也未必能猜到景懷帝暗中給自己安排了一股北鬥分部的勢力做助力。
難怪今日上書房談話,要緊時候連戴權都不在,難怪景懷帝會讓許岩和自己分批離開。
賈赦心中了然,麵上不顯,依舊由戴權送回榮國府。
因為兩日後出發,賈赦免得夜長夢多,便想趁此兩日將賈政一房攆了幹淨,回府之後直接去了榮慶堂。
今日接旨的事,二房鬧了個大烏龍,別說賈政氣得在房中裝病,就是賈母也渾身不自在,見得賈赦來了,賈母怒道:“你這個逆子,又來作甚。”
賈赦腦子中一直在想德州倉失火的事因何而起,有猜對方有什麽後招,哪裏有心思和賈母打嘴上官司。隻留下一句:“明日我不想在榮國府再看見賈政!”便轉身出了榮慶堂,連賈母氣得頭頂升煙的樣子都懶得看。
賈母見方才賈赦臉色陰沉得怕人,心中難免一抹擔心。但是又想著自己已經遞了折子到禦前,況且這一回自己占著理,又怕賈赦作甚,便並未著人去跟賈政夫妻說收拾包袱。
戴權能成為景懷帝身邊的第一得用人,是何等眼力。今日榮國府傳旨那一場鬧劇,戴權當時沒說什麽,卻記在了心裏,而且此時因何而起,戴權心中了然。
景懷帝每日皆要批奏折,但是地方的,京城人,文武官員的,皇室宗親的,各種奏折何其之多,景和帝一人豈能全批得過來。所以上書房中,設有秉筆太監一職,除了按景懷帝的意思幫其草擬部分聖旨外,也幫景懷帝過濾一批於國計民生無關的折子。史暉替賈母遞的奏折,就在此列。
每日秉筆太監篩選下來的奏折,戴權偶爾也會抽查,以免遺漏要事,所以賈母奏請的事,戴權是知道的。
如今景懷帝忙國事還忙不過來,那有空管這個,於是戴權也沒將折子上遞,誰知今日賈政就鬧出了這樣的笑話。
戴權不知的是,賈母不但走了前朝的路子,還走了後宮的路子。即便秉筆太監和戴權攔下了折子,甄貴妃那裏也尋著機會跟景懷帝提了一嘴。
今日定了處理德州倉失火案的法子,景懷帝略得鬆快,倒想起此事來,便問戴權今日去榮國府宣旨,可曾見著了史太君和賈政。
戴權聽景懷帝突然問起此事,自然也將折子遞上來了。
景懷帝瞧了,隻覺好笑。上回他就過問了一回賈赦被逐出宗族的事,賈赦雖然表現得不甚在意,景懷帝可不願意寒了替自己辦實事的臣子的心。
於是連下三道聖旨,命格小太監次日便去榮國府頒。
次日一早,賈赦也知道賈政大約沒那麽快搬走,不過他已經說了給賈母等人一日的時間,便也沒時候不到就攆人。是故,晨起,賈赦用過早膳之後,直奔京郊。這一回不知道又要去多久才回來,莊子上的事,自然要安排一番。
這日賈赦過得頗為繁忙。李姨娘生丫頭那日,女兒出生還不足一日,賈母和賈家四女就到了,可見李姨娘一發作,就有人將消息傳遞了出去。這樣的人留在莊子,賈赦自然是不放心的。
好在左良辦事得力,早將傳遞消息的人查了出來:這事原是李姨娘身邊的一個婆子和一個小丫頭做的,這裏頭的細節倒也不必細述,賈赦直接將李姨娘身邊用的丫鬟婆子皆換過就是。
打發了吃裏扒外的下人,陪賈璉做了一陣的功課,又瞧著賈璉練了半個時辰的功夫,賈赦當日便歇在莊子裏頭。
因著再隔一日巡視德州的隊伍要出發,次日傍晚,賈赦便回了榮國府。賈赦原以為賈政夫妻定是要賴到最後的,誰知回府之後卻見西小院已經人去樓空。
倒也不必賈赦打聽,林之孝來回話的時候就將前因後果簡略的說了:原來,今日不知為何,榮國府連接了三道聖旨。一道是榮國公之後賈政襲三等將軍的。
賈政終於襲爵,品級卻不如人意,賈母和賈政夫妻又喜又覺失落的。隻是賈政這爵位還沒坐穩,半個時辰後第二道聖旨便來了。
這第二道聖旨,則是說賈政為人不悌,趁兄長替朝廷出力之機,巧取豪奪,謀奪榮爵位家財,德行不配爵位,特奪其爵,收回禦賜榮國府邸。
這一下,賈政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能不搬了。賈政做了半個時辰三等將軍的事若是傳開,隻怕其要羞憤而死。
至於第三道聖旨,倒也不算接了。因為這第三道聖旨是頒給善勇伯賈赦的,而賈赦因不在府中,林之孝代接了一道口諭。口諭就是第二回 宣旨的公公傳的,第二回宣旨的公公說這榮國府邸朝廷收回後,又賞給了賈赦,作善勇伯府。
賈赦聽了這出鬧劇,險些笑出聲來。
賈母、賈政夫妻折騰了這許久,竟是落得如此結局,當真令人啼笑皆非了。
自然,賈赦也明白景懷帝如此作為,並非僅僅為自己撐腰、出氣,而是借機敲打那些毫無建樹的勳貴之後的,帝王心術而已。
次日,賈赦隨司徒境一行啟程。此行隊伍雖然不如去山海關一行人多,但也是皇子做總攬,也有刑部官員、戶部官員隨行,有京營官兵和龍禁尉侍衛負責安保,暗中還有北鬥破軍先行查探,也足見景懷帝對此案重視了。
運河通過德州,這回巡視眾人皆是坐船。這一日,好幾艘大船在通州泊岸,為了安全起見,眾人並未上岸尋找客棧下處,也未上岸紮營。除了派出采買去通州集市購買些新鮮蔬果之外,所有人皆宿在船上。
這次去通州的樓船分好幾層,賈赦是戶部委派的官員,倒得了第二層上小小一個單間。這日用過晚膳,賈赦關了艙門,在船上打坐修煉。也不知過了多久,賈赦從物我兩忘的境界回過神來,便聽得外頭輕輕一聲哨響……
※※※※※※※※※※※※※※※※※※※※
感謝:阿難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9-01-1720:25:03
注:北鬥相關介紹一百字左右摘抄自百度
推一下自己的預收文:《穿回來後我成了豪門大腿》,現耽靈異,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從我的作者專欄收藏一下
推一篇同題材文:《人人想扶大赦赦》by朱大概人人想扶我,我要做紈絝
況且現下平安州和山海關的案子雖然抓了不少人,隻是暫時解除了兩個軍事重鎮落入他人之手的危機。兩地中的細作未必清理幹淨了,幕後主使更是尚未露出狐狸尾巴;景懷帝下定決心嚴查吏治也未施展開,這個時候下旨難道是……
賈赦滿心狐疑的做了幾種猜測:平安州和山海關的事一出,對方便被打亂了布局節奏。若是對方的實力足夠了,大約可以直接發動政變;對方至今沒有動靜,自然是實力儲備還不足。那麽此刻,對方最好的方式便是避免更大的損失,聲東擊西也好,壯士斷腕也罷,禍水東引也可,總之是將自己藏起來。
賈赦一麵腦中飛速設想各種可能,一麵命人大開中門,一麵命林之孝帶人去準備香案供桌接旨,自己則去換衣裳。
好笑的是這頭賈赦忙著接旨,那頭賈母也在催促賈政換朝服。
原來,那日賈母從莊子回來,一想到賈政被寧國府和賈赦孤立,淪落到一無所就的地步,心疼得什麽似的,叫來賈政夫妻商量。
賈政自然不是真的不通庶務,不過是仗著母親的偏愛,心安理得的拿好處自己不用出頭罷了;現下聽得不但祖產落不到一分在自己頭上,還得被攆出榮國府,住處都沒有一個,當即就麵如死灰。
賈王氏因為十萬兩銀子的事,被嫡親兄長王子騰厭棄。王家隻王子騰一個出息的,賈王氏娘家沒有了靠山,也隻得死死巴著賈母。紅著眼睛瞧著賈母道:“老太太,您要替我們做主啊。”
賈母回憶起賈赦忤逆的種種,始於自己要以娶親為由讓他搬出榮禧堂;賈赦自然是因為榮禧堂的事被激怒的,但讓自己不得不步步退讓的原因,卻是賈瑚之死。自己從賈政一出生便袒護他,什麽好東西都緊著他,娶媳婦也是挑上上等的家世人品,卻沒想到自己千挑萬選回來這樣一個心大的。
自己這幾個月顏麵掃地,東奔西走,財物盡失,疲憊不堪,沒有得到這夫妻兩個一句好話,這兩人隻有無盡的要求和索取。
賈母又疲又累,賈政委屈了就擺一副臭臉;賈王氏委屈了就跟自己哭訴;自己受了幾輩子沒受過的委屈找誰去?於是賈母也怒道:“你還有臉哭,若非你沉不住氣害了瑚兒,我何至於今日處處被那逆子拿捏!還有,就是你心大了,肖想太多,才種下今日的禍根!瑚兒那樣可愛的孩子,小小年歲,礙著你什麽,你竟要下此毒手?若非為了珠兒和元兒,我就不會替你遮掩!瑚兒也是我嫡親的孫子,我卻沒有替他主持公道。我也是當初豬油蒙心了,今日的一切,安知不是報應!”
賈母以前心中總惦記賈赦會害得榮國府家破人亡那條批語,賈政夫妻有多少不妥都忽略了,習慣性的護著賈政夫妻兩個。此刻仔細一想,今日之禍,多少是賈王氏自己闖出來的,賈母忍不住舉起拐棍就敲在賈王氏身上。
賈母的沉香拐原本就沉,即便賈母年老力衰,敲在身上也生疼,何況賈王氏養尊處優,細皮嫩肉,本就不經打的,這一下一下的,賈王氏受著也是苦不堪言。好在現下正值初春,乍暖還寒,賈王氏穿得倒厚,不然光是賈母這一頓打,她都未必受得住。
賈母再是怒極,也終究顧念賈珠和賈元春的顏麵,沒有往賈王氏臉上招呼;賈王氏知道自己理虧,也隻得咬牙忍住。但是即便如此,賈王氏依舊是滿腹委屈的,心道:多少年前的事了,你以前從未計較過,今日你自己在賈赦那裏受了氣,卻拿這樣的舊事來打罵我?
賈政被賈母此舉嚇得心驚肉跳,他心中也遷怒賈王氏連累自己,又覺此刻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勸道:“母親,事已至此,總得先想個法子應付眼前之事。”
賈母回過神來,歎了一回氣道:“還能有什麽法子,賈恩侯那廝已經瘋了不說,他如今還有聖人撐腰。不但敏兒說他這些時日三番兩次外出公幹是立了功的,單說我們打聽到戴公公親送他好幾回,便知什麽落罪下獄之事另有隱情了。若是以前,我還能用孝道壓一壓他,如今他六親不認,我拿他已無任何法子。”
京中官宦人家,哪個不曉得戴權的態度,有時候就是景懷帝的態度。此言說得賈政夫妻都低下了頭。
賈王氏剛捱了打,心中對賈母和賈政都十分怨懟,若非賈政無用,不能給自己掙回誥命、霞帔;自己何須算計長房?老太太不去責怪她自己的兒子無能,偏來打自己。但如今打也捱了,麵子也被下了,自己拿賈赦也毫無辦法,最終能不能拚一拚,還是落在老太太頭上。
於是賈王氏一抹眼淚,跪下道:“老太太打我怨我,我也不敢辯;這許多事,原本就是我年輕氣盛,做錯了。隻是事已至此,賈員外郎已經被逐出了源公一脈,當年太|祖皇帝念及源公功績封的爵位,總不該襲在外人頭上。媳婦還請老太太瞧瞧有無辦法將此事改過來,好歹給珠兒、元兒一條活路;源公一脈,也有人繼承香火。媳婦的錯處,媳婦自然會領,從此以後,媳婦吃齋念佛,給瑚兒念經超度,稍減罪孽。”
賈政好歹是賈母疼了幾十年的兒子,賈王氏這話原本也有幾分道理,賈母便也認真思索起來。後來,三人商量出一個主意,依舊還是要賈母出馬。
賈母是國公夫人的誥命,可以入宮。榮國府和江南甄家是老親,而甄家尚有一位貴妃在宮中,頗得帝心。
賈母一麵去宮裏給甄貴妃請安,提了幾嘴此事。一麵又厚著臉皮回了史家,叫史暉替自己遞一道折子。史暉在朝廷有實缺,知道賈赦如今的本事,文武百官都拿賈赦比當年的賈代善,此子必然是前途無量的。再拿此事去得罪賈赦,史暉原是不幹的;但是後來細想,上一回榮國府失竊的事,賈赦和史家已經徹底離心,他如今連賈母都不認,還會認自己這個舅舅不成?將爵位給賈政,即便對於史家幫助有限,也聊勝於無,於是便點了頭。
賈母雙管齊下,將要回源公一脈爵位的事遞到了禦前,今日戴權來宣旨,賈母和賈政兩個自然也誤會是為了這件事。因而那頭賈赦預備接旨,這頭賈政也在預備。
一陣的忙而不亂之後,準備完畢,賈赦和賈政都到了榮禧堂。
戴權一見這場麵,不禁大皺眉頭。接旨自由規矩和流程,一般來說是一家家主貴前麵,帶著家中子弟跪迎。他宣旨無數回,倒是第一次見一個府上,兄弟兩個搶著家主的主位接旨的場麵。
略清一清嗓子,戴權才道:“一等神威將軍,戶部員外郎賈赦接旨。”賈赦跪迎,而賈政則僵在了那裏,滿臉尷尬。
戴權見這場麵實在不像,瞥了賈政一眼,又朝邊上努努嘴。賈政退到一旁跪下,戴權才接著宣旨。
戴權接著方才的話,駢四儷六,抑揚頓挫的念完,無非是賈赦在平安州、山海關兩樁大案之中大有作為,於國有功,於社稷有利,特封賈赦為一等善勇伯。
賈赦接旨謝恩。起身之後,戴權上前道賀,賈赦嘴上客套了幾句。誰還記得跪在一旁恨不得打個地縫鑽下去的賈政。賈政見聖旨宣完了,不但沒自己什麽事,連來往仆役們都沒人瞧自己一眼,便悄悄的走了。
如今賈赦府尚沒有當家主母,林之孝倒是個有眼力了,早就準備好了紅封,已經讓林之孝家的親自送進來了。
賈赦接過之後,倒也入鄉隨俗的分給眾人,不但有戴權的,也有跟著的小太監的。禮儀、儀仗等人,自然也有。
戴權倒也笑眯眯的收了紅封,就是依舊沒有告辭。賈赦雖然不愛打理這些庶務交際,那是因為他不喜歡,倒也不至於瞧不出神色。於是賈赦屏退了下人,對戴權道:“戴公公跑這一趟辛苦。”
戴權笑道:“哪裏哪裏,替皇上辦事,雜家隻有甘之如飴的。”見此刻說話清淨,便小聲對賈赦道:“侯爺得此體麵,須得入宮謝一趟恩,才不辜負皇上的恩典。”說完,又哈哈笑道:“如何辦事,伯爺心中自有章程,我不過白囑咐兩句,伯爺別怪我多嘴才好。”
賈赦聽到此處,便知景懷帝有事要見自己。口中卻笑著對戴權道謝,親送戴權出府。
賈赦猜得不錯,景懷帝沒有處理完平安州、山海關兩樁大案的掃尾便急著給賈赦封爵,自然是因為手上缺乏人手,又有重要差事安排給賈赦。隻是這賈赦與眾不同,別人巴不得在禦前得到體麵,恨不得瞅著機會就去禦前露臉,這賈赦卻是不得口諭或宣旨,絕不入宮。
就說上一回賈赦得了戶部員外郎的差事,換做別人,因著身上有爵位,可以入宮,早就入宮謝恩了;賈赦卻隻在領口諭的時候在府上衝皇宮方向行禮,遙遙謝了恩,後來按部就班的去戶部點卯上班。這一回,戴權索性多提了一嘴。
既然戴權將話說到明處,賈赦自然是要入宮的,當即收起聖旨,隨戴權入了宮。
這些時日,政務繁忙,賈赦再見景懷帝的時候,都覺他似乎又蒼老了一些,臉上帶著疲憊。景懷帝和賈代善少年相識,後得賈代善輔佐,坐穩大位。如今景懷帝看賈赦就像自己晚輩一樣,不等賈赦跪下叩拜,景懷帝道:“免禮,賜坐。”
賈赦謝恩落座,景懷帝似乎遇到棘手之事,將一道奏折推到龍案邊,瞧了一眼戴權,回眼單刀直入對賈赦道:“恩侯,如今有一件大事,朕想著派別人不太放心,不若由你替朕去走一趟。”
戴權在景懷帝身邊伏侍多年,自然知道景懷帝之意,取來那本奏折雙手遞給賈赦。
賈赦早就猜到朝中有事發生,隻不過他不是賈代善,也自問在景懷帝麵前沒有賈代善的麵兒,不用表現得太過精明,便守拙道:“微臣惶恐。”一麵雙手接過奏折,翻看起來。
景懷帝又微微側臉對戴權道:“去叫胥嶽進來。”戴權應是去了。
賈赦翻開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折子是彈劾山東巡撫郭儀的。上書山東巡撫數十條罪狀,其中最大的一條便是:德州倉失火!
德州倉是大運河沿岸的四大糧倉之一,是江南入京糧米離京城最近的一個中轉站。不但每年的貢米經此艙漕運入京,就是京營幾十萬的官兵口糧,也都在此轉運。
糧食儲備不易,防潮、防蟲、防鼠、防盜,樣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即便這些都做好了,古時候不像後世有真空包裝,糧食儲備一二年,也都變質損耗了,就算能勉強可以食用,營養成分流失後,也煮粥不稠、煮飯不勁,也不頂餓。
是故,本朝在各地皆設有儲備糧倉,每年收上稅貢之後,再將倉庫中陳糧取出,新糧存儲入內。萬一遇到荒年或者戰亂,也不至於大範圍的鬧饑荒。正因為儲備糧關乎江山社稷,朝廷每年都要派禦史巡視地方,除了嚴查吏治外,也要專門查糧倉存糧。
隻是古時交通不便,京官出一趟遠差,短則數月,長則年餘有之,都察院人手有限,隻能抽查。如此一來,自古便有不少蛀蟲、碩鼠鋌而走險,將儲備糧或是貪墨、或是倒賣。
前朝末年吏治混亂,民不聊生,恰逢大災時候,朝廷開倉賑災,一查之下,卻是十倉九空。因此造成餓殍遍野、饑民遍地;多少普通百姓沒了活路,揭竿而起,先是打砸官府,強搶富戶,後來義軍越鬧越厲害,攻城略池,無所不為。雖然大多數義軍被朝廷鎮壓,倒有幾股治軍嚴明、愛護百姓的義軍成了氣候,後來割據地方和朝廷分庭抗禮。最終,太|祖一支得國,前朝覆滅。
本朝吸取教訓,十分重視巡視儲備糧,即便不能每年巡視全國各地,但是江南和兩湖是本朝產糧重地,卻是年年巡查的。運河沿岸的四大糧倉,除了每年例行巡查外,還偶有抽查。換言之,哪裏的糧倉都有可能出問題,德州倉卻是萬無一失的。
德州倉失火,多半是有人故意縱火!
四大糧倉關乎京畿重地口糧安全,德州倉的案子,其重要程度可說不下平安州和山海關。德州倉失火,也難怪上次見麵還氣度威嚴的景懷帝,臉上也掛了一抹憂色。
郭儀作為山東巡撫,總攬全省民政大權,德州倉失火,自然會被彈劾。
賈赦瀏覽完奏折,不過片刻之事,一個穿著侍衛服侍的男子已經進來了。這侍衛因穿著甲胄,半跪行禮。景懷帝受禮之後,命其起身,又對戴權道:“你也出去,莫叫人靠近書房。”
戴權應是退下,景懷帝才對賈赦道:“恩侯,這是許岩,任北鬥副指揮使,此番也會去德州,查證德州倉失火之事。”
方才景懷帝叫戴權去叫胥嶽進來,如今又稱此人為許岩,胥嶽多半為化名。
賈赦朝許岩瞧去,此人雖然又經過些改扮,確然像一名宮內巡查的侍衛,但是還是叫賈赦一眼認出了此人。說起來,賈赦已和許岩已經打過兩回交道,這是第三回 ,賈赦才知道此人的真實姓名。而許岩官居副指揮使,則令賈赦有些吃驚。賈赦一直將北鬥當做錦衣衛一樣的組織,那麽副指揮使,權利是非常大的了。
許岩對賈赦也頗為熟悉,兩人簡單寒暄之後,景懷帝便問:“許岩,恩侯,你們此去,還需帶多少人馬,盡管提來。”
許岩有北鬥副指揮使的令牌,自然能調動地方的北鬥成員;加之許岩手底有一批慣用的手下,配合默契,許岩便道:“回皇上,臣依舊是帶上之前的舊部即可。”
景懷帝點了點頭,對賈赦道:“恩侯,你前去德州,並不和許岩做一路,而是隨查訪此案的六皇兒同去,身份依舊是戶部員外郎賈赦。是故,你可帶常隨數名,其他人卻不必多帶了。朕特賜你破軍令一塊,你和憑此令和許岩聯絡。但你須得將此令收好,不得丟失,不得隨意示人。”
賈赦應是謝恩,許岩遞過一塊純金令牌來。這塊令牌正麵大大一個令字,和宮裏侍衛用的瞧著差不多大小,細看卻能在背麵瞧見破軍二字,雕刻得極小,卻也清晰。賈赦接過令牌放入袖中,借著袖子的掩蓋直接收入了空間。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璿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
古時候的機構建製頗有講究,往往暗合天地陰陽,賈赦猜測所謂北鬥,下麵應該就七個獨立的情報組,而許岩作為副指揮使之一,應該單管名曰破軍分部。隻是北鬥屬於本朝最高的情報機關,賈赦無心探聽這些不該知道的消息,便未多問。
吩咐完畢,景懷帝對許岩道:“許岩你先去當差吧。”許岩應是。
景懷帝又留賈赦說了一陣的話,才道:“恩侯,你且回去準備,巡視山東的隊伍,大約兩日後出發。”賈赦謝恩出了上書房。卻見不遠處許岩穿著侍衛服正在巡邏。
賈赦立刻就明白為何景懷帝今日給自己封爵了。借著平安州和山海關兩樁案子的功勞,給自己一個爵位自然是順理成章的;自己得了爵位,自然要入宮謝恩。借著謝恩的時候,景懷帝不但分配了自己差事,還讓自己和北鬥副指揮使有了聯絡。
因為許岩今日扮作宮裏當差的侍衛之一,即使背後之人猜到自己今日入宮會被景懷帝安排差事,也未必能猜到景懷帝暗中給自己安排了一股北鬥分部的勢力做助力。
難怪今日上書房談話,要緊時候連戴權都不在,難怪景懷帝會讓許岩和自己分批離開。
賈赦心中了然,麵上不顯,依舊由戴權送回榮國府。
因為兩日後出發,賈赦免得夜長夢多,便想趁此兩日將賈政一房攆了幹淨,回府之後直接去了榮慶堂。
今日接旨的事,二房鬧了個大烏龍,別說賈政氣得在房中裝病,就是賈母也渾身不自在,見得賈赦來了,賈母怒道:“你這個逆子,又來作甚。”
賈赦腦子中一直在想德州倉失火的事因何而起,有猜對方有什麽後招,哪裏有心思和賈母打嘴上官司。隻留下一句:“明日我不想在榮國府再看見賈政!”便轉身出了榮慶堂,連賈母氣得頭頂升煙的樣子都懶得看。
賈母見方才賈赦臉色陰沉得怕人,心中難免一抹擔心。但是又想著自己已經遞了折子到禦前,況且這一回自己占著理,又怕賈赦作甚,便並未著人去跟賈政夫妻說收拾包袱。
戴權能成為景懷帝身邊的第一得用人,是何等眼力。今日榮國府傳旨那一場鬧劇,戴權當時沒說什麽,卻記在了心裏,而且此時因何而起,戴權心中了然。
景懷帝每日皆要批奏折,但是地方的,京城人,文武官員的,皇室宗親的,各種奏折何其之多,景和帝一人豈能全批得過來。所以上書房中,設有秉筆太監一職,除了按景懷帝的意思幫其草擬部分聖旨外,也幫景懷帝過濾一批於國計民生無關的折子。史暉替賈母遞的奏折,就在此列。
每日秉筆太監篩選下來的奏折,戴權偶爾也會抽查,以免遺漏要事,所以賈母奏請的事,戴權是知道的。
如今景懷帝忙國事還忙不過來,那有空管這個,於是戴權也沒將折子上遞,誰知今日賈政就鬧出了這樣的笑話。
戴權不知的是,賈母不但走了前朝的路子,還走了後宮的路子。即便秉筆太監和戴權攔下了折子,甄貴妃那裏也尋著機會跟景懷帝提了一嘴。
今日定了處理德州倉失火案的法子,景懷帝略得鬆快,倒想起此事來,便問戴權今日去榮國府宣旨,可曾見著了史太君和賈政。
戴權聽景懷帝突然問起此事,自然也將折子遞上來了。
景懷帝瞧了,隻覺好笑。上回他就過問了一回賈赦被逐出宗族的事,賈赦雖然表現得不甚在意,景懷帝可不願意寒了替自己辦實事的臣子的心。
於是連下三道聖旨,命格小太監次日便去榮國府頒。
次日一早,賈赦也知道賈政大約沒那麽快搬走,不過他已經說了給賈母等人一日的時間,便也沒時候不到就攆人。是故,晨起,賈赦用過早膳之後,直奔京郊。這一回不知道又要去多久才回來,莊子上的事,自然要安排一番。
這日賈赦過得頗為繁忙。李姨娘生丫頭那日,女兒出生還不足一日,賈母和賈家四女就到了,可見李姨娘一發作,就有人將消息傳遞了出去。這樣的人留在莊子,賈赦自然是不放心的。
好在左良辦事得力,早將傳遞消息的人查了出來:這事原是李姨娘身邊的一個婆子和一個小丫頭做的,這裏頭的細節倒也不必細述,賈赦直接將李姨娘身邊用的丫鬟婆子皆換過就是。
打發了吃裏扒外的下人,陪賈璉做了一陣的功課,又瞧著賈璉練了半個時辰的功夫,賈赦當日便歇在莊子裏頭。
因著再隔一日巡視德州的隊伍要出發,次日傍晚,賈赦便回了榮國府。賈赦原以為賈政夫妻定是要賴到最後的,誰知回府之後卻見西小院已經人去樓空。
倒也不必賈赦打聽,林之孝來回話的時候就將前因後果簡略的說了:原來,今日不知為何,榮國府連接了三道聖旨。一道是榮國公之後賈政襲三等將軍的。
賈政終於襲爵,品級卻不如人意,賈母和賈政夫妻又喜又覺失落的。隻是賈政這爵位還沒坐穩,半個時辰後第二道聖旨便來了。
這第二道聖旨,則是說賈政為人不悌,趁兄長替朝廷出力之機,巧取豪奪,謀奪榮爵位家財,德行不配爵位,特奪其爵,收回禦賜榮國府邸。
這一下,賈政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能不搬了。賈政做了半個時辰三等將軍的事若是傳開,隻怕其要羞憤而死。
至於第三道聖旨,倒也不算接了。因為這第三道聖旨是頒給善勇伯賈赦的,而賈赦因不在府中,林之孝代接了一道口諭。口諭就是第二回 宣旨的公公傳的,第二回宣旨的公公說這榮國府邸朝廷收回後,又賞給了賈赦,作善勇伯府。
賈赦聽了這出鬧劇,險些笑出聲來。
賈母、賈政夫妻折騰了這許久,竟是落得如此結局,當真令人啼笑皆非了。
自然,賈赦也明白景懷帝如此作為,並非僅僅為自己撐腰、出氣,而是借機敲打那些毫無建樹的勳貴之後的,帝王心術而已。
次日,賈赦隨司徒境一行啟程。此行隊伍雖然不如去山海關一行人多,但也是皇子做總攬,也有刑部官員、戶部官員隨行,有京營官兵和龍禁尉侍衛負責安保,暗中還有北鬥破軍先行查探,也足見景懷帝對此案重視了。
運河通過德州,這回巡視眾人皆是坐船。這一日,好幾艘大船在通州泊岸,為了安全起見,眾人並未上岸尋找客棧下處,也未上岸紮營。除了派出采買去通州集市購買些新鮮蔬果之外,所有人皆宿在船上。
這次去通州的樓船分好幾層,賈赦是戶部委派的官員,倒得了第二層上小小一個單間。這日用過晚膳,賈赦關了艙門,在船上打坐修煉。也不知過了多久,賈赦從物我兩忘的境界回過神來,便聽得外頭輕輕一聲哨響……
※※※※※※※※※※※※※※※※※※※※
感謝:阿難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9-01-1720:25:03
注:北鬥相關介紹一百字左右摘抄自百度
推一下自己的預收文:《穿回來後我成了豪門大腿》,現耽靈異,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從我的作者專欄收藏一下
推一篇同題材文:《人人想扶大赦赦》by朱大概人人想扶我,我要做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