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侗將魯國諸事交予了長子與心腹,一心在東瀛劉屬安置移民。這日有魯國書信傳來,都是些尋常事物,其妻還送了個機巧的西洋小懷表來。劉侗打開懷表一瞧,裏頭竟藏了張紙,疊得四四方方;紙上寫著一策,乃是朱桐筆跡。


    劉侗看罷睜大了眼,猛吸幾下氣,毫不猶豫命人傳信回去:“太太送的懷表我極喜歡,其中心意我明白,好的很。”愈發將朱桐當作心腹了。乃隨手燒了紙條子道,“告訴太太,小六是個有福的。”劉侗年過半百雄風不減。上次回魯國嫁女,順帶送了一個小妾幾滴雨露,那小妾給他新添了一個幼子,比魯王世子大了三四個月。


    殊不知,這回卻不是朱桐的主意。


    那葫蘆僧到了魯國之後立時察覺出來,魯王不過是個傀儡,跟著他得不了什麽好處,便悄悄尋到朱桐向劉家投誠。朱桐知道他的底細,隻說“知道了”三個字便打發他走。葫蘆僧見朱先生顯見未曾信他,遂出一計。


    今魯王與劉姑奶奶的幼子將將滿月。極小的孩子都長得差不多。不如尋個和尚道士,隻說這孩子有災難,讓送去廟宇道觀養個一年半載。等孩子從廟裏出來,模樣兒早變了,換上一個劉家的孩子想必也沒人看得出來。來日的魯王便是劉家的種了。


    朱桐聽了點頭道:“好一出偷梁換柱。”乃看著葫蘆僧,“看來你心裏果然有劉將軍。”葫蘆僧忙說了一串兒恭維話。


    朱桐遂尋了劉侗長子劉戍來商議,道:“此計倒是不差,隻有個極大的壞處,就是那換的孩子不能是劉家的,隻能是尋常人家子弟、或是劉家忠心奴仆的孩子。”


    劉戍道:“怎麽不能是劉家的?換做別人家的豈不成了替外人得魯國去?”


    朱桐含笑道:“大公子回去與令堂說說,聽聽令堂可有念頭沒有。”


    劉戍果然回府跟他母親商議,劉夫人連連擺手:“胡鬧!你老子上回還給你新添了個弟弟呢,難道換他?他既也是你爹的親兒子,這會子還罷了;來日你爹保不齊順勢而為就讓他當了個真魯王也未可知。你這身份,想保命也不可能的。”


    劉戍不在意道:“兵權在我手,他能如何?”


    劉夫人道:“你總比不得你老子。他若想交兵權給旁人呢?莫看朱先生如今幫著你,那是因為你老子命他幫著你。”


    劉戍道:“我瞧他對我比對我老子好。”


    劉夫人隻管搖頭:“你不知道。”一時又說,“出主意的那人不懷好意,這是想引得你們父子不和。”


    劉戍笑道:“母親想多了。橫豎那人根本見不到我老子,也沒法子給他通信。最終寫信給他老人家的還不是我或朱先生?改改就好。”乃返身出去見朱桐。


    朱桐聽見下頭的人喊“劉大爺來了”連眉毛都沒動一動,隻管埋頭批閱文書,口裏道:“大爺已經問明白了?”


    劉戍道:“你們這些文人偏是肚子裏彎彎繞繞多!我母親說了,你所言極是,回頭給我老子去信,隻說‘以尋常人家幼兒替之’。”


    朱桐歎道:“大爺也長點心眼子,莫成日隻泡在兵營裏頭。”


    劉戍哼道:“今逢亂世。我雖沒多大野心,也知道得兵營者得魯國!”


    朱桐一聽這詞兒便忍不住低頭翻了個白眼子:“這話聽著像是那回來的紅骨記周冀公子的調子。”


    “本來就是他說的,上回在廬州的時候他嘮叨了我半日。”劉戍道,“橫豎政務有你與諸位先生操持呢。”他笑拍了拍朱桐的肩,肉麻兮兮的說,“朱卿,辛苦啦~~”朱桐瞧了一眼他的手,拍掉。劉戍也不惱,吹著口哨跑了。


    數日後,朱桐寫了那紙條子塞入劉夫人送給劉侗的禮物當中送了過去。不想劉侗命人送回來的信兒竟還是讓用他自己新生的小兒子頂替外孫的名頭。朱桐正滿心轉著念頭呢,外頭有人來報,說是劉夫人遣了個心腹的婆子求見,朱桐命讓她進來。隻一眼便知道來者是誰,朱桐忙站來躬身行禮:“見過夫人。”


    劉夫人點點頭:“朱先生名不虛傳。”乃坐下看著朱桐道,“朱先生看,如何是好?”


    朱桐含笑道:“夫人勿憂,將軍不過是少想了這一節罷了。”


    劉夫人冷笑道:“他哪裏是少想了。橫豎戍兒與小六都是他兒子,他不介意罷了。”


    朱桐道:“六爺才剛出生,尚不及教養。該將此子養成什麽樣子,最要緊的是乳母、侍女、先生。太上皇重文輕武。既是太上皇嫡長孫,依著他皇祖父的意思最好。早早的讓這小世子念書識字,愛上詞賦、莫沾些兵史即可。隻是此事萬萬不可透漏給二姑奶奶,她方會教導小世子萬萬沾不得武事。她若知道兒子乃是幼弟,便不會忌憚了。”


    劉夫人連連點頭:“還是先生想的遠!”


    此計遂定。劉夫人知道太後信佛,命人去外頭尋會裝模做樣的高僧去了。


    卻說那葫蘆僧,雖得了魯王眼青,左不過是個清客罷了,並沒有隨身護衛。這一日他在街頭閑逛,忽然打個激靈,隻覺寒意襲來,仿若當日在晉國遇見刺客時一般,忙四麵張望,卻並不曾見可疑之人。他心中暗叫不好,越是看不出來的越是厲害角色。離開太原時太過匆忙,來不及向晉王說明白。晉王在各家王爺身邊都安置了探子,隻怕魯王也少不了。魯王是個沒腦子的,保不齊隨口告訴了旁人自己曾去晉國為細作。若讓晉王的人知道了,自己簡直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他眼珠子一轉,急忙跑回了家中。乃提起筆來,給晉王寫了一封長信。他道,當日,從前魯王的人誤以為他是自己人,給他傳了口信,說是魯王有急事要召他回魯國。他因想著,這等機會千載難逢豈能錯過?遂急匆匆趕來了魯國。如今已得了一個極要緊的消息。後頭乃將自己給劉侗出的主意寫了上去,也不管劉侗用了沒有。此信隻隨意擱在案頭,他便假意睡覺去了。次日早上起來,見那信仍在原處,卻略略移動了點子,安下新來,乃將信交郵驛寄往晉國、托一位交好的朋友轉給晉王。


    隻可惜此信半道丟失了。朱桐知道這葫蘆僧不是尋常小人,特使了人暗暗盯著他。此人既無親無故,好端端的給誰寄信?那信才一出城便被截住,直送到了朱桐案頭。朱桐忙請了劉戍來看。劉戍當即就想拔刀把這探子宰了。朱桐含笑道:“不用著急。大爺隻看他這信中的意思,想是他不曾與晉王解釋明白便匆匆來魯了。你若是晉王,會放過他麽?”劉戍一想也有理,便罷了。隻是回去不免告訴劉夫人。劉夫人遂怨上了晉王。


    而晉王派來的人等了多日,不曾等到上頭改變主意,反倒是催促過一回,便知道王爺不曾因那信而放過此人。葫蘆僧這日又察覺了涼意,便尋借口賴在魯王府裏不出來。三四日還罷了,到了七八日頭上,總難免有魯王要他出去辦事的時候。


    這一日,不過是去鋪子裏頭收租子,葫蘆僧一去便不曾回來。就在收罷最後一家的租子、葫蘆僧才剛剛出門,有幾個人當街打架,遂命人過去吆喝。他今兒帶出來的都是些平素仗勢欺人慣了的,都愛幹這種狐假虎威的事兒。縱輪不上過去踢人罵人的,也樂嗬嗬幹站著,沒人留神四周圍著瞧熱鬧的越來越多了。忽然不知何處閃過一條大漢,戴著個鬥笠。不待葫蘆僧覺察不妥喊出聲來,拔刀向他一捅,整個兒將此人穿了個透心涼。那漢子閃入人群,眨眼沒了影子。


    魯王大驚,隻是也不必猜是誰幹的了,急匆匆尋太後商議。太後道:“顯見是晉王得知了消息,派人來泄憤的。左不過是個小人,死了便死了罷。”魯王卻不肯,命人去喊朱桐過來,要搜出刺客。朱桐口裏應了,出了魯王府該幹嘛幹嘛,全然不把魯王之言放在眼裏。


    那個刺客隻不過閃去僻靜處略換了換衣裳、摘掉鬥笠罷了,連客棧都沒敢回去。在街頭露宿兩日,不曾聽說有人要抓他。遂大著膽子回客棧休整兩日,大大方方結了賬回晉國去了,臨行還買了些土儀。


    魯王見葫蘆僧遭人當街行刺,想著齊王燕王兩個叔叔都想要他的命,愈發不敢出府了,成日膽戰心驚的。偏有幾日晚上下雨,風雨聲中夾了幾聲異響。魯王遂嚇病了。府裏又是一通忙亂,請醫延藥的、求神拜佛的、指天罵地的。


    這天下午,太後本跪在小佛堂年念經,忽聽外頭一陣木魚聲,忙使人出去查看。幾個婆子到外頭巡查一番,說是沒見有人。太後便心中納罕。過一時,又有木魚聲傳來,出去查看依然沒有人。如此有三。當天晚上,太後身邊一個侍女聽府裏的侍衛說,有個和尚在王府東門敲了半日的木魚。太後不禁站了起來:“院牆深深,尋常僧人的木魚聲如何能從府外傳到裏頭來?這和尚必有道行!”乃吩咐下去,明兒這和尚若再來,速速來回她。次日下午,太後又聽見一陣木魚聲。不多時便有衛士來回道,那和尚又來敲木魚了。太後立命請進府來。


    這和尚便是劉夫人安排的;敲木魚卻是朱桐使了人在小佛堂外頭敲——還是早年賈琮說癩頭和尚的閑話,讓他借來用了。這和尚劉夫人挑了許久,極擅裝神弄鬼,又會哄人,太後不過兩三個時辰便信他信得死心塌地,執意要送小世子去寺廟養到周歲。魯王聽聞幼子福氣太大、反倒衝了老子、這些日子自己生病就是替這幼子擋災,恨不能立時將兒子送走。


    魯王妃自然不肯。隻是劉侗不在魯國,劉戍不管這等後院雞零狗碎的事兒,她又沒個親生的兄弟,竟是拿他們母子倆一點法子都沒有,隻得死死守著兒子、不許旁人靠近一步。


    她乳母道:“不如求求太太去?”


    魯王妃淡淡的說:“她又不是我親娘,樂得順著太後的話,哪裏會肯管我死活。誰都靠不上的,唯有我自己了。敢動一下我兒,先殺了我再說!”


    太後聽了便道:“無事,她總得睡覺的不是?縱是個鐵打的人兒能扛住幾天?”


    果然,魯王妃守了兒子三日,見並沒有人來強奪孩子,便去隔壁廂房略躺一躺。待她睡了半個時辰,太後打發人來奪了小世子便走,留在小世子身邊看著那些仆婦半分力氣都使不上。


    小世子進了廟,劉夫人另替他換了三個修佛的乳母,原先王府裏準備的便不用了。太後亦不覺得此事有何不妥。魯王妃欲去廟中奪回兒子,偏沒人告訴她小世子在何處,恨得一腳踢倒了太後那小佛堂的門,指著她道:“我兒子倘或有個不是,我定饒不了你們全家!”轉身便走。太後驚得呆了半日說不出話來,半晌才罵:“無禮的潑婦!”


    打這日起,魯王妃再不安居王府,領著人挨個兒寺廟搜查尋找她兒子。魯王的病倒是漸漸好了。太後忙念佛道:“可見大師所言極是!這孩子運道過盛,反傷了親父。我的兒,你隻管放心。太師說了,在廟裏呆到周歲,佛家便會替他收斂氣勢,非但不再傷親,還能旺親呢!”


    魯王歎道:“但願如此。”乃笑道,“他若當真運道極好,也保不齊能有點大出息。”


    太後又念了一聲佛,喜滋滋道:“可不是麽!你本是聖人嫡長子,他又是你嫡長子。”母子二人對視了半日,心照不宣,暗暗歡喜。


    這一日,魯王妃領著一群丫頭媳婦子一大早出發,到了城西的開元寺,從前到後搜了半日,並不曾見嬰兒身影,哀然向方丈大師合十致歉道:“打擾了,還望大師父勿怪。”乃留下了些香火錢便走。


    方丈道:“這會子已過了午時,施主不如留在寺中用些齋飯。”


    魯王妃苦笑道:“擾了師父們這大半日的,我實在沒臉再吃師父的齋飯。待會兒去外頭打個尖便好。”


    方丈合十:“善哉!慈母心思老衲明白,一飯無妨。”


    魯王妃見這老方丈十分誠心,遂留在寺中吃齋。吃了幾口,忽又垂淚:“可憐我那孩兒,多少日子不曾得見親娘的麵。”


    有個小和尚在旁低聲道:“若是有人誠心想防著女施主,似這般日日領著人赫赫揚揚的來去,豈能不驚動了人?”魯王妃猛然抬頭看他,那小和尚滋溜一聲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熊孩子賈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子曰並收藏紅樓之熊孩子賈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