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七百三十二章西南可安家(二)
武漢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非常會議上,就國民政府從南京遷都,遷往何處的問題,各地方實力派,分屬不同派係的中央委員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結成臨時聯盟,爭吵不休,彼此攻擊,互不相讓,其中,以湖北省參議長梁家仁為首的鄂係,因為有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做後盾,叫的最凶,主持會議的蔣委員長,越聽心裏越煩,各方都把自己當做可以利用的一張牌,奇貨可居,實在是可惡至極。
這樣的爭吵,沒有結果,而蔣委員長自己,心裏也沒有個準確的目的,不過,有幾個地方是絕對不能去的,首先,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盤兒,廣西南寧,再一個就是新疆督辦盛世才提出的迪化,還有汪精衛勢力根基所在的武漢,除了這幾個地方,到哪裏都可以,隻不過是權衡利弊罷了。
無奈之下,蔣委員長隻能搬出救兵唐秋離,身為國府的第二號人物,唐秋離的態度,足以左右全局,並且,蔣委員長並不擔心,唐秋離提出遷都華北某個地方的提議,哪裏是前線,至於遷往何處,還要聽聽唐秋離的意見,這個年輕人,雖然讓自己頗為忌憚,在大事上,還沒有讓自己失望過。
唐秋離已經吊足了蔣委員長的胃口,而且各派人物,都緊張的看著自己,希望嘴裏說出的,是他們自己最想聽到的地名,此時,最緊張的莫過於汪精衛,魯子嘯已經把唐秋離得罪到底,鄂係和他交惡,不指望能幫鄂係說話,再一個就是鄂係的主將梁家仁,緊張的思考,準備好的炮彈提前發射,唐秋離要說出些什麽,無從知曉,隻能見機行事。
還有就是新疆督辦盛世才,無意間當了出頭鳥,跳得太早,成了眾矢之的,被眾人一頓猛轟,砸得暈頭轉向,後悔小瞧了唐秋離,沒有提前示好聯絡,那裏想到,這個在他眼中,不過是暴發戶的年輕人,在老蔣的眼裏,有這麽重要的地位,後悔也晚了,臨時抱佛腳也不成,隻能靜觀其變。
各人心態不一,暗自打著算盤,在眾人矚目而期待的目光中,唐秋離走上前台,目光掃過台下的眾人,嘴角浮起微笑,他並沒有馬上說話,而是命令侍衛副官,拿來一張巨幅中華民國地圖,各踹心腹事的中央委員們,不知道這個斑駁頭發,臉上橫斜著一道傷疤的年輕副委員長,葫蘆裏賣的是是什麽藥,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如同春風咋起,吹皺一池春水,泛起圈圈漣漪。
連蔣委員長和汪精衛,也露出詫異的表情,不禁對視一眼,均看出對方內心的疑慮,目光交織,瞬間移開,多少有些不自然,唐秋離沒有理會所有人的騷動,站在地圖前,目光掃過所有人的臉,這一瞬間,底下的中央委員們才發現,唐秋離目光中的深邃,似乎能看透他們的內心,不禁心中一凜。
“各位中央委員,國府遷都勢在必行,日本人在華東和華北攻勢凶猛,而未來陪都的位置,既能統籌指揮全國的抗戰大局,又能避免遭受日本人攻勢的威脅,試問,一個全國的統帥機構,怎麽能時刻處在日寇的炮火之中呢?綜合各方麵因素考慮,唐秋離認為,國府遷都的位置在這,西南可安家”說完,一指重慶的位置。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四川王劉湘,眼中火花一閃,隨即暗淡下去,內心即喜且驚,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唐秋離會提出把重慶作為戰時陪都的首選位置,出乎意料,可他對蔣委員長的手段,戒懼到了骨子裏,可謂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老蔣翻雲覆雨,鏟除異己的手段,劉湘想起來就不寒而栗。
民國二十七年,中央軍以追剿**紅軍名義,開進四川,劉湘心中矛盾,獨力有難以對付路過的**紅軍,隻好半是防備半是邀請讓中央軍入川,紅軍是走了,劉湘再想禮送中央軍出境,卻難以辦到,就在他打盹的功夫,蔣委員長的首席智囊楊永泰,已經以重慶行營秘書長的身份,利用舉辦四川軍官訓練團的辦法,采取分化拉攏,威脅收買,封官許願的種種手段,把劉湘的班底收拾的差不多了。
到了劉湘登高一呼,準備武力驅逐在川中央軍的時候,應者寥寥,即便是跟隨者,也是采取首尾相顧,觀望的態度,劉湘氣得大罵,也無濟於事,圖呼奈何,蔣係的中央軍勢力,正式在四川立足,打破了自民國以來十幾年間,四川的半**狀態,四川王劉湘,也隻好極端不舒服的默認現實。
現在,唐秋離又提出把陪都定在重慶,劉湘的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盛世才和西北二馬,掩飾不住的失望,唐秋離提出這樣的建議,基本上是鐵定的事情,李宗仁和白崇禧,眼中凶光一閃即沒,即使是遷都輪不到南寧,落在別處,也讓他們很不舒服。
蔣委員長先是吃了一驚,繼而陷入深思,四川的情況,他是了解的,當初,為了進入四川,他和楊永泰沒少絞盡腦汁、動手腳,除了淞滬江南一帶,哪裏可是中央勢力最為雄厚的地方,最起碼不會被其他地方勢力挾持,抬頭看看楊永泰,楊永泰微微點頭,蔣委員長完全放下心來,“暢卿都認可,此事可行,”剩下的,就是唐秋離如何舌戰其他的反對派,到此,蔣委員長一身輕鬆,心裏已經有了定計。
汪精衛立刻麵沉似水,惱怒不已,唐秋離一句話,就把自己寄予厚望的武漢否掉了,他有想殺人的衝動,想要親自出馬,又自恃身份,不好做仗馬之鳴,蔣某人都沒有表態,我何必急於跳起來,可這事兒又不能不爭,便示意湖北省參議長梁家仁。
梁家仁站起身說道:“唐副委員長,卑職有一事不明,還請副委員長多多指教,”說完,目光毫不畏懼的看著微笑如常的唐秋離,“哦,是梁參議長,談不上指教,自由發言嗎,沒有人會堵住別人的嘴巴,請說,唐某定當洗耳恭聽梁參議長的高論,”唐秋離微笑著說道,愈發顯得神態自若,實則內心大喜,蔣委員長內心已經認定自己提出的方案,板上釘釘的事情,就沒有什麽可顧忌的。
好久沒有打嘴巴仗了,難道還有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跳出來,今天就拿這個不知死活的家夥開開利市,梁家仁心頭一沉,沒來由的心裏有些發虛,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唐副委員長,重慶同樣偏居西南一隅,蜀道之難,天下盡知,交通極為不便,且位置過於偏遠,唐副委員長不顧武漢的各種有利條件,執意選重慶為陪都,是何用意,居心何在?”這話,帶著質問的語氣,咄咄逼人,還故意看了四川王劉湘一眼。
唐秋離大怒,臉上卻不動聲色,怎麽湖北的地方官員,都是一個德行,上來就質問,先有個魯子嘯,又來個梁家仁,昨晚的教訓還沒夠,今天,就把湖北的地方官員,好好扒一遍皮,也讓汪精衛窩火。
“梁參議長,武漢的有利條件?你不是在說瘋話吧?從東海入長江,溯江而上,便可抵達武漢,南京距離武漢,有幾天的行程?日軍的艦隊,若是由長江口直上武漢,日軍步兵從淞滬地區西進,沿途皆為平原水網地帶,日軍飛機由停泊在外海的航空母艦上起飛,武漢就在日軍飛機的航程之內,你梁家仁亦或是湖北全省,是有偌大的艦隊,還是有足夠的飛機,亦或是有百萬雄兵,堅固的防禦工事,可抵禦日軍陸海空混合兵力的進攻?”
說道這裏,唐秋離驟然提高了嗓門,梁家仁無言以對,除了一張嘴巴,他什麽都沒有,“既無抵禦日軍的實力,那麽,武漢與南京有何區別?你梁家仁大談武漢之有利條件,卻完全不顧事實,將國府機構,蔣委員長和黨內元老,各部長官至於日軍的武力威脅之下,倒要問問你,是何居心,用意何在?”
“明知武漢不適宜做戰時陪都,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必為日軍全力爭奪的要點,你還在這裏大放厥詞,羅列所謂的有利條件,所謂的”書生誤國,”乃是出於真性情,情有可原,你久居武漢,身為中央委員,地方高官,當了解現在的抗戰形勢,卻無視把武漢定做陪都的危險,連書生都不如。”
“鄂省的所有地方官員,若是與你一般想法,實難擔當起治理地方的大任,倘若不是今天這樣的場合,就憑你梁家仁這一席話,我唐某人就可以問你個名為國府官員,實則與日本人遙相呼應,居心叵測,企圖置抗戰統帥部於死地的罪名,一槍斃了了事,國賊漢奸,人人得而誅之。”
這話擲地有聲,帶著金屬般的回音,全民抗戰時期,帶上漢奸的大帽子,當場拖出去斃了,也沒有人敢求情,唐副委員長的話,夠刁夠毒,梁家仁已經基本聽不見唐秋離在說些什麽,耳朵“嗡嗡”亂響,一口氣悶在心裏堵得慌,台上的汪精衛,也是亂了方寸。
(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二章西南可安家(二)
武漢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非常會議上,就國民政府從南京遷都,遷往何處的問題,各地方實力派,分屬不同派係的中央委員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結成臨時聯盟,爭吵不休,彼此攻擊,互不相讓,其中,以湖北省參議長梁家仁為首的鄂係,因為有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做後盾,叫的最凶,主持會議的蔣委員長,越聽心裏越煩,各方都把自己當做可以利用的一張牌,奇貨可居,實在是可惡至極。
這樣的爭吵,沒有結果,而蔣委員長自己,心裏也沒有個準確的目的,不過,有幾個地方是絕對不能去的,首先,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盤兒,廣西南寧,再一個就是新疆督辦盛世才提出的迪化,還有汪精衛勢力根基所在的武漢,除了這幾個地方,到哪裏都可以,隻不過是權衡利弊罷了。
無奈之下,蔣委員長隻能搬出救兵唐秋離,身為國府的第二號人物,唐秋離的態度,足以左右全局,並且,蔣委員長並不擔心,唐秋離提出遷都華北某個地方的提議,哪裏是前線,至於遷往何處,還要聽聽唐秋離的意見,這個年輕人,雖然讓自己頗為忌憚,在大事上,還沒有讓自己失望過。
唐秋離已經吊足了蔣委員長的胃口,而且各派人物,都緊張的看著自己,希望嘴裏說出的,是他們自己最想聽到的地名,此時,最緊張的莫過於汪精衛,魯子嘯已經把唐秋離得罪到底,鄂係和他交惡,不指望能幫鄂係說話,再一個就是鄂係的主將梁家仁,緊張的思考,準備好的炮彈提前發射,唐秋離要說出些什麽,無從知曉,隻能見機行事。
還有就是新疆督辦盛世才,無意間當了出頭鳥,跳得太早,成了眾矢之的,被眾人一頓猛轟,砸得暈頭轉向,後悔小瞧了唐秋離,沒有提前示好聯絡,那裏想到,這個在他眼中,不過是暴發戶的年輕人,在老蔣的眼裏,有這麽重要的地位,後悔也晚了,臨時抱佛腳也不成,隻能靜觀其變。
各人心態不一,暗自打著算盤,在眾人矚目而期待的目光中,唐秋離走上前台,目光掃過台下的眾人,嘴角浮起微笑,他並沒有馬上說話,而是命令侍衛副官,拿來一張巨幅中華民國地圖,各踹心腹事的中央委員們,不知道這個斑駁頭發,臉上橫斜著一道傷疤的年輕副委員長,葫蘆裏賣的是是什麽藥,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如同春風咋起,吹皺一池春水,泛起圈圈漣漪。
連蔣委員長和汪精衛,也露出詫異的表情,不禁對視一眼,均看出對方內心的疑慮,目光交織,瞬間移開,多少有些不自然,唐秋離沒有理會所有人的騷動,站在地圖前,目光掃過所有人的臉,這一瞬間,底下的中央委員們才發現,唐秋離目光中的深邃,似乎能看透他們的內心,不禁心中一凜。
“各位中央委員,國府遷都勢在必行,日本人在華東和華北攻勢凶猛,而未來陪都的位置,既能統籌指揮全國的抗戰大局,又能避免遭受日本人攻勢的威脅,試問,一個全國的統帥機構,怎麽能時刻處在日寇的炮火之中呢?綜合各方麵因素考慮,唐秋離認為,國府遷都的位置在這,西南可安家”說完,一指重慶的位置。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四川王劉湘,眼中火花一閃,隨即暗淡下去,內心即喜且驚,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唐秋離會提出把重慶作為戰時陪都的首選位置,出乎意料,可他對蔣委員長的手段,戒懼到了骨子裏,可謂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老蔣翻雲覆雨,鏟除異己的手段,劉湘想起來就不寒而栗。
民國二十七年,中央軍以追剿**紅軍名義,開進四川,劉湘心中矛盾,獨力有難以對付路過的**紅軍,隻好半是防備半是邀請讓中央軍入川,紅軍是走了,劉湘再想禮送中央軍出境,卻難以辦到,就在他打盹的功夫,蔣委員長的首席智囊楊永泰,已經以重慶行營秘書長的身份,利用舉辦四川軍官訓練團的辦法,采取分化拉攏,威脅收買,封官許願的種種手段,把劉湘的班底收拾的差不多了。
到了劉湘登高一呼,準備武力驅逐在川中央軍的時候,應者寥寥,即便是跟隨者,也是采取首尾相顧,觀望的態度,劉湘氣得大罵,也無濟於事,圖呼奈何,蔣係的中央軍勢力,正式在四川立足,打破了自民國以來十幾年間,四川的半**狀態,四川王劉湘,也隻好極端不舒服的默認現實。
現在,唐秋離又提出把陪都定在重慶,劉湘的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盛世才和西北二馬,掩飾不住的失望,唐秋離提出這樣的建議,基本上是鐵定的事情,李宗仁和白崇禧,眼中凶光一閃即沒,即使是遷都輪不到南寧,落在別處,也讓他們很不舒服。
蔣委員長先是吃了一驚,繼而陷入深思,四川的情況,他是了解的,當初,為了進入四川,他和楊永泰沒少絞盡腦汁、動手腳,除了淞滬江南一帶,哪裏可是中央勢力最為雄厚的地方,最起碼不會被其他地方勢力挾持,抬頭看看楊永泰,楊永泰微微點頭,蔣委員長完全放下心來,“暢卿都認可,此事可行,”剩下的,就是唐秋離如何舌戰其他的反對派,到此,蔣委員長一身輕鬆,心裏已經有了定計。
汪精衛立刻麵沉似水,惱怒不已,唐秋離一句話,就把自己寄予厚望的武漢否掉了,他有想殺人的衝動,想要親自出馬,又自恃身份,不好做仗馬之鳴,蔣某人都沒有表態,我何必急於跳起來,可這事兒又不能不爭,便示意湖北省參議長梁家仁。
梁家仁站起身說道:“唐副委員長,卑職有一事不明,還請副委員長多多指教,”說完,目光毫不畏懼的看著微笑如常的唐秋離,“哦,是梁參議長,談不上指教,自由發言嗎,沒有人會堵住別人的嘴巴,請說,唐某定當洗耳恭聽梁參議長的高論,”唐秋離微笑著說道,愈發顯得神態自若,實則內心大喜,蔣委員長內心已經認定自己提出的方案,板上釘釘的事情,就沒有什麽可顧忌的。
好久沒有打嘴巴仗了,難道還有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跳出來,今天就拿這個不知死活的家夥開開利市,梁家仁心頭一沉,沒來由的心裏有些發虛,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唐副委員長,重慶同樣偏居西南一隅,蜀道之難,天下盡知,交通極為不便,且位置過於偏遠,唐副委員長不顧武漢的各種有利條件,執意選重慶為陪都,是何用意,居心何在?”這話,帶著質問的語氣,咄咄逼人,還故意看了四川王劉湘一眼。
唐秋離大怒,臉上卻不動聲色,怎麽湖北的地方官員,都是一個德行,上來就質問,先有個魯子嘯,又來個梁家仁,昨晚的教訓還沒夠,今天,就把湖北的地方官員,好好扒一遍皮,也讓汪精衛窩火。
“梁參議長,武漢的有利條件?你不是在說瘋話吧?從東海入長江,溯江而上,便可抵達武漢,南京距離武漢,有幾天的行程?日軍的艦隊,若是由長江口直上武漢,日軍步兵從淞滬地區西進,沿途皆為平原水網地帶,日軍飛機由停泊在外海的航空母艦上起飛,武漢就在日軍飛機的航程之內,你梁家仁亦或是湖北全省,是有偌大的艦隊,還是有足夠的飛機,亦或是有百萬雄兵,堅固的防禦工事,可抵禦日軍陸海空混合兵力的進攻?”
說道這裏,唐秋離驟然提高了嗓門,梁家仁無言以對,除了一張嘴巴,他什麽都沒有,“既無抵禦日軍的實力,那麽,武漢與南京有何區別?你梁家仁大談武漢之有利條件,卻完全不顧事實,將國府機構,蔣委員長和黨內元老,各部長官至於日軍的武力威脅之下,倒要問問你,是何居心,用意何在?”
“明知武漢不適宜做戰時陪都,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必為日軍全力爭奪的要點,你還在這裏大放厥詞,羅列所謂的有利條件,所謂的”書生誤國,”乃是出於真性情,情有可原,你久居武漢,身為中央委員,地方高官,當了解現在的抗戰形勢,卻無視把武漢定做陪都的危險,連書生都不如。”
“鄂省的所有地方官員,若是與你一般想法,實難擔當起治理地方的大任,倘若不是今天這樣的場合,就憑你梁家仁這一席話,我唐某人就可以問你個名為國府官員,實則與日本人遙相呼應,居心叵測,企圖置抗戰統帥部於死地的罪名,一槍斃了了事,國賊漢奸,人人得而誅之。”
這話擲地有聲,帶著金屬般的回音,全民抗戰時期,帶上漢奸的大帽子,當場拖出去斃了,也沒有人敢求情,唐副委員長的話,夠刁夠毒,梁家仁已經基本聽不見唐秋離在說些什麽,耳朵“嗡嗡”亂響,一口氣悶在心裏堵得慌,台上的汪精衛,也是亂了方寸。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