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歌醒來的時候頭痛得不得了,她一邊思考自己的酒量應該沒有這麽差,一邊回想昨日有些模糊的記憶。


    晚飯喝酒,然後又哭了……還是趴在長公主肩上哭的……再然後……嗯……不記得了。


    不記得了!


    燕趙歌騰地坐了起來,長公主給她喝的是毒酒嗎?!


    ——才怪。


    她按著自己的太陽穴,打量了一下周圍,發現是長公主的床。認得出來是因為被子上有鳳凰的圖案,宮裏有資格用鳳凰的目前不過是趙太後、陳太後和長公主而已,總不能是兩位太後的床,那可真堪稱是睡出來的滅門慘案了。


    “放寬心,長公主的床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沒什麽大不了的……遲早都得睡……”燕趙歌一邊嘀咕著一邊將裏衣的係帶係上。十有九八是長公主給脫的衣服,這人小心眼極了,不可能讓別人來動手的。


    燕趙歌掀開帷帳,發現榻上跪著兩個小宮女。


    總覺得有很多話想說,但是說不出口。


    “咳咳……”燕趙歌假意咳了咳,道:“什麽時辰了?是不是該早朝了?”


    “回稟燕侯,剛至寅時。”小宮女回道:“殿下說您醉酒疲倦,請您朝前沐浴。”


    燕趙歌點頭應是,一身酒氣是該沐浴,又問道:“殿下呢?”


    “殿下剛起。“小宮女一板一眼回道。


    燕趙歌總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她其實是想問長公主昨夜睡在哪兒的,又不太好意思問。


    沐浴之後換了一身朝服,之前穿的衣服連帶著她的束胸都被長公主的親信捧走了。先束胸,穿上裏衣中衣,之後一層又一層。


    朝服比一般的服飾繁瑣得多,雖然燕趙歌不太習慣被伺候,但也隻能硬著頭皮習慣了,因為等她憑自己穿上朝服,可能天都大亮了,也就隻有束胸和裏衣是她自己穿的。


    用了一碗青菜粥先墊墊肚子,燕趙歌被內侍引著前往未央宮宣室殿。她本來以為會繞路到宮門外再進宣室殿,內侍卻直接把她引到宣室殿後殿去了。要知道可沒人看見她一早入宮,這樣一來,所有朝臣都知道她昨夜留宿在宮裏了。


    內心有點忐忑不安,但長公主這麽做,一定有她的理由。


    燕趙歌穿過帷帳,站到龍椅右邊的陛下站好,這一向是錦衣衛指揮使和內府令的位置。


    時辰已至,百官入朝。


    內府令見她先是驚訝了一下,低聲問道:“燕侯何時入宮的?”


    “……昨日。”


    內府令頓時露出了一副原來如此的神情,道:“老夫明白,老夫理解。”


    燕趙歌:“……”


    原來如此個屁啦,你個老東西懂甚麽了?


    也有其他見到燕趙歌的朝臣開始竊竊私語,說的什麽燕趙歌聽不見,但一定不是什麽好話。原本百官入朝之後皇帝即刻便會駕臨,但不知為何,今日入朝已過了半炷香時間,長公主才帶著小皇帝姍姍來遲。


    “臣等恭問陛下聖安,恭問長公主殿下金安。”


    “眾卿免禮。”長公主道:“諸卿有何要事,一一道來。”


    右宗正立刻向前一步,道:“長公主,臣有奏。”


    大宗正前些時日病已經好了,隻是身體虛弱在家養病,由右宗正代為上朝。慣例來說這種情況大宗正應該請辭的,右宗正身強體壯正是合適的繼任者,但一來秦王係宗室態度未定,二來右宗正又和蜀王係有不小交情,為了防止宗正府搞事,長公主還是硬壓著沒讓大宗正乞骸骨,畢竟他再喜歡倚老賣老,屁股是坐在長公主這一邊的。


    長公主道:“準。”


    右宗正從袖子裏掏出卷成一卷的錦布寫的疏奏,交給黃門呈上去。


    宗正府所屬的大臣一般是不會在朝廷上出言的,需要他們上奏的情況隻有定廟諡、定諸王封號以及立太子等事宜,目前沒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卻突然上奏,令人好奇不已。


    內府令用疑惑的眼神看著燕趙歌。


    燕趙歌搖搖頭,示意自己不知此事。


    疏奏不長,沒有繁瑣的引經據典,長公主很快就看完了,沉聲道:“此事並非隻是天家之事,該叫諸卿公議。”


    右宗正拱手道:“是。”他挺直脊背,道:“代宗皇帝之康越公主,尚臨原毅侯,逝去已有十八載,僅有一女,封臨原,元興十四年嫁與薊侯。康越公主逝去前,臨原毅侯納妾,生三子兩女,皆為林姓。公主駙馬乃是宗親,此為世祖皇帝之規定,但若是公主無子,駙馬再娶,子嗣為外姓,是否也為宗親?無先例故事可依,臣等不敢妄為,請長公主斷定。”


    長公主點點頭,看向其他朝臣,問道:“諸卿以為如何?”


    很多朝臣第一反應是先看燕侯臉色,現在的臨原侯可是燕侯繼母的異母弟,難不成宮裏要對燕侯下手了?可燕侯昨夜才宿在宮裏,就算翻臉也不能翻這麽快啊。


    看了半天,燕侯從先帝駕崩之後上朝永遠板著臉,完全看不出是什麽想法。


    沒有人答話。


    長公主便道:“兵部尚書以為如何?”


    燕嵐上前一步,沉著臉道:“臨原侯府為內子娘家,臣不便議。”


    ——那就是有不滿不能說。


    長公主又道:“錦衣衛指揮使以為如何?”


    燕趙歌心道臨原侯府全家都死絕了才好呢,表麵上仍然不動聲色的模樣,道:“臨原侯府為微臣外家,臣不敢非議。”


    ——那就是有不滿不敢說。


    朝臣們大概摸透了燕家和長公主的態度了。


    關於朝政大事,都是先送進宮裏,讓宮裏看過之後才會放到朝廷上百官商議,一時防止有朝臣犯傻,當朝說些不該說的,二是給宮裏留幾分顏麵,萬一彈劾到皇帝寵妃身上,皇帝又不想責罰,就會把疏奏扣下,上疏的朝臣也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右宗正能當朝說出來,證明長公主確是對臨原侯不滿,而且極其不滿。


    不用擔心屁股坐歪,朝臣自然就敢發言了。


    倒不是說長公主過於威嚴導致朝臣不敢說話,隻是臨原侯這事兒可大可小,要是換做一個諸侯王,早就有言官瘋狂彈劾來刷政績刷名望了,區區一個宗親侯爵而已,放在宗室裏也就是個封君,宗正府裏有幾百個封君呢,再則,廢一個臨原侯而已,也就是長公主嚴謹,要拿到朝上來說,換做任何一個皇帝估計都是下個旨意就結了,犯不著因為這種小事得罪皇帝。


    右相道:“長公主,微臣以為,此事當與京兆尹共議,若臨原侯府有罪,按律論出,若無罪,除宗室便是。”


    另一朝臣道:“臣附議。”


    “臣等附議。”


    長公主道:“可。”她又看向京兆尹,道:“京兆尹可有意見?”


    京兆尹一臉苦笑,道:“長公主,臣正要彈劾臨原侯。”


    長公主橫眉道:“因何彈劾?”


    “臨原侯世子前些時日,強搶人婦,將其夫逼死,又將婦人迫害而死。”


    長公主皺眉,宗室人太多,若不是想要廢了臨原侯這一支,她根本就不會關注臨原侯府是不是犯了罪,這合該是京兆尹與宗正府自行處理,道:“緣何不報?”


    “那日是放聘之日,臣便壓下了此事。臣有罪,請長公主責罰。”


    燕趙歌臉色頓時變得一片鐵青。這是前腳從薊侯府走後腳就去搶婦人去了,帽子幾乎要扣到她頭上去了。


    逼人致死還有什麽好說的,大晉律法裏雖然允許出錢贖罪,但這僅限於犯的罪不涉及百姓,若是死了百姓,隻要捅到皇帝眼前,犯罪者無論是公侯還是宗室,統統要死。


    長公主沉聲道:“既然如此,那便不必再議了。宗正。”


    右宗正上前道:“臣在。”


    “丞相。”


    右相與左相上前道:“臣等在。”


    “錦衣衛指揮使。”


    燕侯上前道:“臣在。”


    長公主道:“你等共辦此事,按律治罪。錦衣衛指揮使即刻派人封鎖臨原侯府。”


    “臣等領命。”


    “京兆尹,你可知罪?”


    “臣知罪。”


    “京兆尹知法犯法,包庇臨原侯世子,罰俸一年,貶為長安令丞,暫代京兆尹。”


    京兆尹跪下道:“罪臣領命,謝長公主恩典。”


    這時候,突然有一個內侍行色匆匆地進入殿中,在長公主耳邊低語幾句,長公主的麵色即刻大變,瞬間變得極為蒼白。


    “殿下!發生了何事?!”燕趙歌急聲問道。


    長公主看了她一眼,緩緩道:“河東暴雨,大河幾近決堤了。”


    群臣頓時嘩然。


    燕趙歌也是目瞪口呆,興平三年夏的確有一場持續的暴雨,河東幾郡受了水災,但她從來沒聽說過因著這場暴雨,大河可能決堤的事,看長公主臉色,也不像是先前就知道了的,若是提前知曉,定然會早做準備。


    到底怎麽回事?


    工部尚書大驚失色,道:“殿下,五年前才重修過大河堤壩,臣當時奉旨前往河東壺口督建,怎麽可能因為一場暴雨便決堤了?!”


    “決堤之處,就在壺口。堤壩尚在,但已成水災,周邊上黨、河南、渭南皆已受災。”長公主道,她神情少見的有些恍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侯有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盡初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盡初辰並收藏本侯有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