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後第一次大朝,文武百官俱在。


    幼帝躺在龍椅上,懷抱天子冠,長公主披著龍袍,站在龍椅右邊。


    此次大朝,定大行皇帝尊號。


    “長公主,臣趙歌有奏。”燕侯整頓衣襟,一臉正氣地站起來。


    “準。”


    “臣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製禮樂各有由,聞歌者,所以發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先帝即位以來,臨天下,通關梁,不異遠方;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收恤孤獨,以育群生;減嗜欲,不受獻,不好美人,不私其利也。內撫黎庶,外禦夷狄,功莫大焉!先帝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靡不獲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廟樂不稱,臣甚懼焉,昧死奏請陛下,定先帝廟宇之樂舞,以明修德,然後,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予萬世,永永無窮!”


    聽了這位新晉的長公主駙馬、侍中領錦衣衛指揮使、燕侯燕趙歌的話,文武百官都是麵麵相覷。


    這燕侯也太不要臉了!


    他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他要新帝給先帝立廟,上廟號!在諡法製度中,隻有有廟號的天子,才能享有特別為其製定的樂舞!


    先秦前漢時代的諡法製度是極為嚴格的,然而到了大晉之後諡法製度便崩壞,每位皇帝俱有廟號,哪怕在位不過月餘的繈褓皇帝也能得一哀宗廟號。等到世祖皇帝登基,看了這些祖宗的廟號,都覺得太過於不要臉了些,穆宗皇帝南狩之前的繈褓皇帝、傀儡皇帝統統被撤掉了廟享,剩下的偏安於南方隻知道享樂的皇帝也被撤了廟號,隻留下諡號。南狩的穆宗皇帝能有廟號是因為他封下了燕趙兩國作為北地屏障,燕趙兩國為世祖皇帝北伐出了大力,世祖皇帝才認了他的廟號,保留其廟享。


    不論有功有德的世祖皇帝與代宗皇帝,仁宗皇帝在位二十餘年,雖然性子寬厚,卻沒做出什麽大的功績,還失了燕國,因此得了不倫不類的仁宗,因為實在是不知道歌頌皇帝什麽恩德好,也沒有功績可以歌頌,那就誇他仁厚吧。


    先帝在位不過四年,準確的來說是三年餘幾個月而已,政事都是長公主處理的,怎麽能給他上廟號?許多人在心裏腹誹著。此例要是開了,那以後,是不是是個皇帝都能有個廟號了?


    更多的人撓頭搔首,但偏偏,沒有人敢反對!


    於公,先帝看重燕侯,雖然是以侍中官待侍宮中,先帝卻不曾拿他當成普通的臣子看待,更多的像是友人,能以侍中身領錦衣衛指揮使,便知道先帝有多器重燕侯了,臨終前還諄諄教誨燕侯,托付長公主並太子。於私,燕侯乃是攝政長公主的駙馬,燕侯生母與先帝的太後乃是同宗近親姐妹,從這論起的話,薊侯與先帝便成了表兄弟,新帝是燕侯的外甥,於情於理,燕侯為先帝請立宗廟,卻也是沒話說的。


    何況錦衣衛乃是天子爪牙,燕侯又持有天子劍,他既是新帝表叔又是姑丈,誰能反對?誰敢反對?


    長公主也是一怔,旋即露出些許輕微的笑意。“眾卿以為如何?”


    問題大了!


    但,能站出來指責,擺在台麵上議論嗎?


    誰敢啊!


    沒看見就差把殺人二字寫在臉上了的錦衣衛士兵一直按著腰刀刀柄嗎?


    沒看見那位一槍捅死匈奴王,一戰功封邯鄲侯的駙馬都尉如狼似虎一般盯著朝臣嗎?


    沒看見打斷了匈奴脊梁的故鎮北將軍、現任兵部尚書薊侯一直殺氣沉沉嗎?


    因著大宗正病重,在朝的乃是右宗正,隻見右宗正上前一步,拜首道:“臣聞仲尼曰:王者,必世而後仁,善人治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先帝主政天下四年,布德行武,功績著於竹帛,縱城旦司空,亦有恩澤,臣愚竊以為,先帝當立廟祀之,使天下世世代代,皆知先帝之德!”


    常安長公主看著右宗正,神情不變。


    燕侯眉頭一挑,看著右宗正,神情似笑非笑。


    右宗正之後,以秦國公為首,帶著諸王上前拜道:“陛下,臣等附議。”


    長公主微微頓首,剛想張口說些什麽,隻見一位侯爵站起身來。拜道:“陛下,臣以為,此事茲事體大,當交由左右丞相、尚書領百官共議,之後稟告太後與太皇太後,再做定奪。”


    大晉功爵五等十五級,又有世爵勳爵榮爵之分,若是再算上宗室的封君,一共三百多位,又有勳貴常年在封地吃喝玩樂,一時之間,朝臣誰也想不起來這是誰。


    “此乃何人?”長公主招來一個宦官詢問道。


    “回殿下,乃是英侯!”被長公主喊到麵前的那位宦官低聲答道。


    “嗯……”長公主沉吟了一下,道:”可是英國公後人?本宮記得英國公乃是世祖皇帝時的功臣,其戰功赫赫而得封英國公,位列八位開國公,食邑四縣共萬二千戶,因子孫不肖,串聯蠻人而被代宗皇帝廢爵除國,子孫流放。先帝敬重英國公勞苦功高,不忍其香火斷絕,故而過繼旁支子弟承爵,封英侯,於英國公祖地複建英侯侯國,賜食邑千二百戶,那旁支子弟,可是卿?“


    英侯頓時就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換做誰,遇上一位隻提到姓名爵位便能說出其來曆與身世的君王,也會被嚇得渾身是汗。


    沒等長公主開口,燕侯直接厲聲道:“英侯乃晉臣乎?!先帝予你恩惠賜你爵位複你封國,你才得以重建祖宗香火,你如何敢辱先帝?你如何對得起先帝?!殿衛何在?!”


    邯鄲侯與燕侯配合極為融洽,無縫銜接般地接口道:“未央宮衛在!”


    英侯直接嚇得匍匐在地,身體抖得像個篩子,隻怕下一刻就會有如狼似虎的殿衛把他拖出去砍頭,哭喊著道:“臣、臣冤枉……臣為晉臣,不敢忘先帝恩惠……”


    ”燕侯言過其實了。“長公主以手覆麵,似乎是稍感疲倦,歎道:“英侯既為晉臣,那卿就下去好好休息吧。”


    “臣謝恩!”英侯頓時如蒙大赦,跑回自己的位子,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再也不敢出聲了。


    剛剛才怒氣衝冠的燕侯一邊口稱“臣失禮,請殿下責罰”,一邊乖巧地退了回去,一臉安詳。


    無數朝臣在心裏感歎長公主禦夫有道。


    原左相,如今的右相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奏。”


    “準。”


    “臣聞元精磅礴,濟萬物而不昭其跡者,薦名曰天;至道汪洋,澤萬世而不有其功者,定議於帝。伏思自古帝王,膺太名,號大行,使金聲而玉振之,以紹乎無窮之聞者。帝莫盛於堯舜,王莫盛於禹湯也。蓋易名之典,下不得誄上。古者將為至尊之諡,必質於郊,然後定之。所以推天下之至公,雖天子不得以自專也。”左相道:“恭惟大行皇帝浚哲應期,泰清撫運,惇序宗屬,撫懷戎狄,欽恤刑辟,蠲薄賦繇,惠養鰥獨,賑恤乏絕,凡曰仁政,不忘寤寐。儻若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更化而能久成。於萬斯年,永綏壽愷,則雄才大略足以彌綸於高厚。豐功遠烈足以輝掩於往初。謹按諡法:尊仁安義曰孝,保大定功曰武。”


    右相頓了頓,繼續道:“臣愚以為,當尊大行皇帝為孝武皇帝。”


    謔。


    右相不出聲則矣,一出聲就是一聲震天雷。


    孝武?先帝當得起孝武?最赫赫有名的孝武皇帝當屬前朝世宗,可這文韜武略樣樣不及,連在位時間都拚不過人家,這如何能比?


    但有了英侯的前車之鑒,沒有哪個朝臣敢跳出來反對。


    右相繼續道:”然,此不過為臣之愚見,先帝恩澤四海,澤被蒼生,不可一言以蔽之,尊號當由百官共議。”


    朝臣恍然大悟,原來是以退為進啊。


    繼右相之後,原禮部尚書、如今的左相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為:世功莫大於高祖皇帝、世祖皇帝,德莫盛於太宗皇帝、代宗皇帝,當仿代宗皇帝、仁宗皇帝之故事,為先帝立廟,陛下宜當世世代代獻祖宗之廟,郡國諸侯各為先帝立廟,諸侯王公侯使者侍伺天子,歲獻廟前,請著於竹帛,宣布天下。”


    “眾卿還有何異議?”長公主掃視文武百官。


    誰還敢有異議?沒看左右丞相並宗正都不願意出言反對了嗎?


    保不定剛才那個英侯已經被燕侯記在了小本本上,要知道這位新任錦衣衛指揮使記仇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先帝前腳剛剛駕崩,後腳他就把妄想求娶長公主的征西將軍子秦峰以誹謗先帝的罪名按進了錦衣衛詔獄,這可是前科狀元郎啊,就這麽進了錦衣衛的魔掌。有順國公世子和諸多勳貴子弟的證詞,征西將軍連求情都求不得。


    “既無異議,宗正。”


    “臣在。”右宗正出列上前。


    “禮部。”


    “臣在。”禮部尚書出列上前。


    “由爾等負責,為先帝立宗廟,製樂舞。”


    “臣等遵旨。”


    興平三年七月底,群臣皆頓首為先帝上尊號曰恭平皇帝,上廟號曰孝宗。


    在朝臣看來,先帝在位四年,明白自己不是大才,於是讓賢於長公主,諡恭,尊賢讓善曰恭;毫無波折地平定了蜀國公謀逆,又有北地大勝,諡平,克定禍亂曰平。若不是在位時間實在是太短,該諡景字,布義行剛曰景。


    至於孝宗如何理解……那可就智者見智了,先帝承仁宗皇帝遺詔,政事上沒有大的變動,當得起孝宗,但隻強調先帝的孝順而不是功績……總之這是百官扯皮了一個月的結果。


    原有臣子提議上廟號紹宗,疏遠繼位曰紹,結果被燕侯噴回去了。


    要知道先帝可不是以某王之某子身份繼位的,是嗣子,是先帝過繼而來,上了天家宗譜,那繼子和嫡嫡親的兒子就沒有任何區別,你卻在這裏強調疏遠繼位,是何居心?況且長公主名紹,你以長公主名諱定先帝廟號,是否有不敬皇家的嫌疑?這又是何居心?


    那臣子被燕侯說得掩麵而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本侯有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盡初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盡初辰並收藏本侯有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