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明義的一段話就把我看懵了,拆開來看的話,其實意思講的十分清楚。大衍之數為五十,天用之數為四十九,這四十九用即成了天地萬物的陰陽根本。
而這本書似乎就是以陰陽之數為本,大衍之數為一,去反推衍化那四十九用。
我記得以前看過的書裏也曾對大衍做過各種解釋,其中在後漢書裏就有這樣的記載:《易》有太極,謂北辰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節氣節。北辰位居不動,其餘四十九運而用也。
若是將這五十進行拆分,大衍之數也是一陰一陽各得一半,為二十五。
二十五為一、三、五、七、九的數,兩個一、三、五、七、九相對,一陰一陽各得二十四,而中間之一,乃陰陽各半分,相加隻有四十九。
這開篇名意的一段話已經把我的興趣勾起來了,頓時困意消失,坐起來繼續往下看。
繼續往下看,那位伍樂童將自己衍化四九所得的精華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同陰陽,分為陰陽兩個部分。
陰的部分通靈、明術洞陰陽,為術。
陽的部分修身、理氣正乾坤,為命。
看到這裏,我第一反應就是倆字:虧了。
果然,就在我往後一翻的時候,一如我的手感告訴我的,這書果然少了一大部分。關於陰符經的部分,全都被洛嬪給撕走了。
留下的一部分是關於陽的還有些記錄在內的各種各樣的邪門歪道的術法表現,但那些術法的用法全都在陰符經裏麵。
“嘖…”我很好奇被撕走的部分記載了些什麽樣的內容,光從大衍仙人的總綱句子中描述的,那陰符經的部分已經是羅列陰之二十四用,非比尋常。
不過想那些也沒用,手上隻有半部陽命經,如果按陰陽各得二十四用來分析,陽命經也有關於陽的二十四用。
我是抱著看看增加些自己見識的心態,翻開的陽命經的扉頁。同樣是開篇明義,第一句話就告訴我這陽命經的根本是什麽。
“陽者,動之極,陰之根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太陽含少陰,生發之炁,名之為陽氣。陽氣者,實為生氣。”我靜靜讀著這段話,心境莫名其妙地有些平和了下來。
開篇明義,首先點明了陽是什麽,再是說明陽氣修的是什麽。
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陰陽之炁,人體降生之時便存。書中將之稱為一,便是大衍,將之分別開便是五氣,五氣有五行,在人的體內可對應為五髒。
書中將之點的很明白:居於上屬陽、居於下屬陰。
其中心屬火,主溫通,為陽中之陽髒;肺屬金,主肅降,為陽中之陰髒。
肝、脾、腎居於下屬陰:其中肝屬木,主升發,為陰中之陽;腎屬水,主閉藏,為陰中之陰。
脾屬土,居中焦,為陰中之至陰。
由此開始,大衍仙人伍樂童便把陰陽兩部分的內容徹底分開了。我手上這部分主心陽領肺陰,單獨拎出來陽的一部分。
陽命經篇,摒去了陰氣的生發不談,隻寫了陽的部分。這讓我覺得有些遺憾,但看的更加仔細了。
書中寫到這裏,開始了細分,先講了陽氣之生的理論。陽氣之生以心火之氣為太陽而生發,以陽中之少陰氣隨之。
太陽生發,孤陽不長,含有少陰之氣隨之,便是太陽領少陰,由此生發方可源源不絕。生氣不絕,滋養五髒六腑,便是陽氣之用,修身、理氣,為修性命之道。
之後又講到,上述之說闡明生氣之理。而生氣欲生發,仍然需要法門,這法門是生氣之用,陽氣之動。
書中說,動以靜為基,若想生出動氣,必須以靜功入手。否則不得其門而入,僅明大衍之變也是無大用的。
五髒為炁之始,四肢為炁之末,六腑為炁之蘊,十二筋為脈絡。
想要將生氣生發調動,需要的不是一個念頭或者一個符咒,而是整體的進行調動和運作。
在之後就有了全篇的第一張圖,那是一個盤坐著的人體圖。圖上清晰地畫出了人體的十二筋和五髒六腑,手足姿態清晰可辨,在下方有一行小字,寫著:五心朝天坐。
我看到這裏,心裏不禁有些蠢蠢欲動。這個五心朝天坐的圖畫在這兒,結合之前的內容,那意思就是想要生發出自己的那部分陽氣,似乎就得用這個姿勢去打坐。
“要不···試試?”我心裏蠢蠢欲動,這本書的內容寫得極為切合實際,不像我看過的別的書光有些理論構架性的東西。它裏麵實際的東西都標注的明明白白,甚至還有告訴我如果到了某種程度後,會有些什麽樣的反應和感覺。
我又往後翻了翻,之後的內容講的是有了生氣之後的種種。包括了一些手訣和在十二筋脈、髒腑之間行炁的方法,但這些東西如果沒有基礎的陽氣生發,那就隻是看個熱鬧了,跟之前相比缺了很大的真實感。
我皺了皺眉頭,又把書翻到五心朝天坐的那一麵。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一手拿著書,一手把自己的腿使勁盤起來往上掰,讓左腿壓到右腿上,兩個腳掌都朝向上方。
那姿勢,別提多難受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整個人都被打了個結似的,繃緊了。
接著我把書放在床上,雙手也按照書上畫的圖那樣擺。
之後就是閉上眼睛了,可是閉上眼睛之後,各種胡思亂想的思緒就開始在腦子裏沸騰了起來。書中說,到了這一步,人就要學著放下思索,靜下心神,摒棄一切的念頭和煩惱,讓自己的身心調和,進入到一種完全的靜的狀態。
書中寫到,唯有靜的極致,才能有動之氣的生發,也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而這本書似乎就是以陰陽之數為本,大衍之數為一,去反推衍化那四十九用。
我記得以前看過的書裏也曾對大衍做過各種解釋,其中在後漢書裏就有這樣的記載:《易》有太極,謂北辰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節氣節。北辰位居不動,其餘四十九運而用也。
若是將這五十進行拆分,大衍之數也是一陰一陽各得一半,為二十五。
二十五為一、三、五、七、九的數,兩個一、三、五、七、九相對,一陰一陽各得二十四,而中間之一,乃陰陽各半分,相加隻有四十九。
這開篇名意的一段話已經把我的興趣勾起來了,頓時困意消失,坐起來繼續往下看。
繼續往下看,那位伍樂童將自己衍化四九所得的精華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同陰陽,分為陰陽兩個部分。
陰的部分通靈、明術洞陰陽,為術。
陽的部分修身、理氣正乾坤,為命。
看到這裏,我第一反應就是倆字:虧了。
果然,就在我往後一翻的時候,一如我的手感告訴我的,這書果然少了一大部分。關於陰符經的部分,全都被洛嬪給撕走了。
留下的一部分是關於陽的還有些記錄在內的各種各樣的邪門歪道的術法表現,但那些術法的用法全都在陰符經裏麵。
“嘖…”我很好奇被撕走的部分記載了些什麽樣的內容,光從大衍仙人的總綱句子中描述的,那陰符經的部分已經是羅列陰之二十四用,非比尋常。
不過想那些也沒用,手上隻有半部陽命經,如果按陰陽各得二十四用來分析,陽命經也有關於陽的二十四用。
我是抱著看看增加些自己見識的心態,翻開的陽命經的扉頁。同樣是開篇明義,第一句話就告訴我這陽命經的根本是什麽。
“陽者,動之極,陰之根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太陽含少陰,生發之炁,名之為陽氣。陽氣者,實為生氣。”我靜靜讀著這段話,心境莫名其妙地有些平和了下來。
開篇明義,首先點明了陽是什麽,再是說明陽氣修的是什麽。
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陰陽之炁,人體降生之時便存。書中將之稱為一,便是大衍,將之分別開便是五氣,五氣有五行,在人的體內可對應為五髒。
書中將之點的很明白:居於上屬陽、居於下屬陰。
其中心屬火,主溫通,為陽中之陽髒;肺屬金,主肅降,為陽中之陰髒。
肝、脾、腎居於下屬陰:其中肝屬木,主升發,為陰中之陽;腎屬水,主閉藏,為陰中之陰。
脾屬土,居中焦,為陰中之至陰。
由此開始,大衍仙人伍樂童便把陰陽兩部分的內容徹底分開了。我手上這部分主心陽領肺陰,單獨拎出來陽的一部分。
陽命經篇,摒去了陰氣的生發不談,隻寫了陽的部分。這讓我覺得有些遺憾,但看的更加仔細了。
書中寫到這裏,開始了細分,先講了陽氣之生的理論。陽氣之生以心火之氣為太陽而生發,以陽中之少陰氣隨之。
太陽生發,孤陽不長,含有少陰之氣隨之,便是太陽領少陰,由此生發方可源源不絕。生氣不絕,滋養五髒六腑,便是陽氣之用,修身、理氣,為修性命之道。
之後又講到,上述之說闡明生氣之理。而生氣欲生發,仍然需要法門,這法門是生氣之用,陽氣之動。
書中說,動以靜為基,若想生出動氣,必須以靜功入手。否則不得其門而入,僅明大衍之變也是無大用的。
五髒為炁之始,四肢為炁之末,六腑為炁之蘊,十二筋為脈絡。
想要將生氣生發調動,需要的不是一個念頭或者一個符咒,而是整體的進行調動和運作。
在之後就有了全篇的第一張圖,那是一個盤坐著的人體圖。圖上清晰地畫出了人體的十二筋和五髒六腑,手足姿態清晰可辨,在下方有一行小字,寫著:五心朝天坐。
我看到這裏,心裏不禁有些蠢蠢欲動。這個五心朝天坐的圖畫在這兒,結合之前的內容,那意思就是想要生發出自己的那部分陽氣,似乎就得用這個姿勢去打坐。
“要不···試試?”我心裏蠢蠢欲動,這本書的內容寫得極為切合實際,不像我看過的別的書光有些理論構架性的東西。它裏麵實際的東西都標注的明明白白,甚至還有告訴我如果到了某種程度後,會有些什麽樣的反應和感覺。
我又往後翻了翻,之後的內容講的是有了生氣之後的種種。包括了一些手訣和在十二筋脈、髒腑之間行炁的方法,但這些東西如果沒有基礎的陽氣生發,那就隻是看個熱鬧了,跟之前相比缺了很大的真實感。
我皺了皺眉頭,又把書翻到五心朝天坐的那一麵。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一手拿著書,一手把自己的腿使勁盤起來往上掰,讓左腿壓到右腿上,兩個腳掌都朝向上方。
那姿勢,別提多難受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整個人都被打了個結似的,繃緊了。
接著我把書放在床上,雙手也按照書上畫的圖那樣擺。
之後就是閉上眼睛了,可是閉上眼睛之後,各種胡思亂想的思緒就開始在腦子裏沸騰了起來。書中說,到了這一步,人就要學著放下思索,靜下心神,摒棄一切的念頭和煩惱,讓自己的身心調和,進入到一種完全的靜的狀態。
書中寫到,唯有靜的極致,才能有動之氣的生發,也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