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趙德山,多年前貸款一萬五千元搞了一家超市,因不善管理最後倒閉,現在靠打短工度日,不過還算不錯,貸款不欠利息,今天如果能把利息給了,給他重新辦一下貸款手續。”邱衛強說。


    來到一家門前,邱衛強拍著門,出來開門的是一位婦女,看樣子是趙德山的老伴。


    “嫂子,趙大哥在家嗎?”邱衛強問。


    “在家,你們進來吧。”趙妻說。


    徐峰看到破舊的老房,知道他家經濟條件不怎麽樣,屋子裏慢悠悠地出來一個幹瘦黝黑的男子。


    “在家呢,趙大哥。”邱衛強主動打招呼說。


    “我當是誰呢,原來商行的同誌,來,進屋說話。”趙德山說。


    二人來到屋裏,看到牆壁烏黑,窗戶玻璃已經多年沒有擦過,光線很是昏暗,有幾件破舊的家具,當中支著一張舊的小木桌,上麵的碗筷還未來得及收拾,從簡陋的屋子和擺設以及桌上的碗筷,徐峰心裏就有數了,又是一個持久戶。


    趙德山似乎有點膽怯,但又不失禮貌,一臉無奈述說著自己的困難,最後說“你們放心,我年底無論如何一定還清。”


    “慢慢會好起來的,今天就是來和你商量這筆貸款的事,一時困難就先把利息付上,重新辦裏貸款手續。不然貸款逾期會加罰利息,那樣你的負擔更大。”邱衛強說。


    “行,這個我完全同意,謝謝你們對我的關照。”趙德山說。


    邱衛強隨後給計算了貸款利息,趙德山從口袋裏拿出幾張皺巴巴的鈔票付了利息。邱衛強又給他重新辦理了貸款手續,趙德山在貸款契約上簽了字,並連連點頭表示謝意。


    回來的路上,徐峰說:“怎麽給他放信用貸款,連個擔保人都沒有。到期不還收回來更加困難。”


    “沒有辦法隻得如此,這也是曆史遺留原因,當初他的超市形勢不錯,又是流動資金,所以用信用方式放款,誰會想到他會倒閉。唯一表現不錯的不欠利息,但是像他這種情況,誰會給他擔保,隻得繼續沿用老的方式。”邱衛強說。


    接下來又去了幾戶貸款即將到期家裏,這些人很是客氣。答應貸款到期主動歸還,不用他們再來追要。


    這時,邱衛強接到接到支行通知,下午召開清收不良貸款經驗交流會,要求辦事處主任、主管外勤工作副主任、信貸員參加。


    “今天上午成績不錯,下午還要參加會議,咱們現在回去。”邱衛強說。


    “參加清收不良貸款經驗交流會,他們一定有著不少好的經驗。”徐峰說。


    “那是當然。可以學到許多清收辦法,這個機會不能放過。”邱衛強說。


    下午,陳子豪、邱衛強和徐峰準時來到支行參加清收不良貸款經驗交流會。行長邵毅、監事長李默然及幾位領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還有幾位不認識,應該是兄弟縣來交流經驗的同誌。


    見到人們到齊,做為支行領導,行長邵毅首先做了開場白:今年以來,市行緊緊圍繞經營戰略轉型。把不良資產清收處置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創新清收方法,在全體幹部職工的努力下。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隨著多年的清收,攻堅戰越來越難,剩下的幾乎全是難啃的骨頭,按常規辦法清收,效果往往是不很明顯。市行認真總結以往的清收經驗,按照一戶一策、一企一方的清收思路,因事施宜,多方並舉,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業績。由於曆史造成的原因,清非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良資產的存在,大大製約了商行的發展,為了更有效盤活不良資產。為此,市行專門組織了這次清收不良貸款經驗交流會,由全市清非能手傳授他們的工作經驗,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吸取他們的寶貴經驗,並充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確保支行清非工作的順利開展。


    “這次會議十分重要,將會有效促進我市商行清非工作的順利開展,清非工作會大踏步前進,所以說是機會難得,請大家要認真聆聽。下麵有大邑縣商行清收小分隊隊長張茂起發言,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感謝,咱們大家熱烈鼓掌歡迎。”李默然鼓掌說道。


    張茂起站起身向大家點頭致意,隨後開始發言,說道:“清收不怕山高路陡,盤活何懼風餐露宿。由於客觀因素形成的原因,清收工作十分的艱難,經過我們平常清收工作,給我的體會是討債的方法很多,但最終還是兩個字辛苦,在清非過程中,我們是話沒少說,路沒少跑,氣沒少受,功夫沒少下,不厭其煩,反複催收,雖然經過千辛萬苦,但經過努力,最終如願以償,把不良貸款收了回來。要說這裏麵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簡單說說春節前我們一天的工作。以便和更好的大家交流,拋磚引玉,更好的做好清非工作。”


    早晨,行長召集清收小分隊麵授機宜:“臨近年關,正是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集中返鄉時機,這對我們清收小額不良貸款非常有利,今天大家犧牲星期天,不向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地進村,希望有所收獲。”


    八點鍾,清收小分隊一行6人,驅車向30裏外的後山進發,暖暖的冬日,稀疏的麥田,光禿禿的白楊樹,一閃而過。


    後山村東西長約10裏,800多口人分散在溝溝崖岔,由於受地理環境限製,經濟發展十分落後,是全縣最窮的一個村。市裏下派的扶貧工作隊曾經這樣評論:交通基本靠走,照明基本靠油(煤油),喊人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當年政府想幫農民脫貧致富,挑選60戶養羊,建立畜牧專業村。采取從商行小額到戶貸款的形式每戶2000元,農民見不到現金,統一由鄉政府派人到外地購回小尾寒羊,每隻1000元,農民領羊時再簽貸款合同。誰知品種羊水土不服,不到一年一部分死掉,幸存的也活得不怎麽精神。加之後來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不允許放牧,村民們發不了羊財。一年期貸款還不上,每家隻好續簽一份借款合同,這筆款一拖就是4年。去年11月份拉網清收了一次,艱難收回20戶本息計4萬餘元。


    九點左右,清收小分隊來到欠貸戶王強家,男人外地打工沒有回來,妻子在家。張茂起說明來意,王妻趕忙解釋:“上月已經還了1000元,剩下的1000元我心裏也有底,賣給鄰居養牛場的玉米飼料錢要回來,馬上還清本息。不過,現在是牛奶銷售淡季,賣不上好價錢,牛奶加工廠拖欠養牛場錢,他不給錢我也沒有辦法。”看著李妻的一臉無奈表情,就讓她領著到養牛戶家當麵催款,而一旁4歲的小女兒以為要將她母親帶走,突然哇哇大哭起來,說什麽也不去,沒有辦法隻好作罷。


    麵包車調頭向王躍進家駛去,在路上,人們議論貸款戶誰最賴?大家說,老村長王世寬最賴,至今連本帶息還沒還一分錢。來到王躍進家大院,50多歲的妻子雙手揣在襖袖筒裏,懶洋洋地說:“我老漢去地裏修剪蘋果樹,今年蘋果是小年,沒有收入,等明年後半年蘋果豐收了再還貸款。”農村人沒有過完農曆年,還是以農曆說話。看看跟她也說不出個名堂來,等於浪費時間,隻得扭頭就走。


    來到村婦聯主任劉玲的家,兩個月前應承等6頭豬賣了,一下子還清所欠的4000元本息。看到她家院牆根兩圈豬欄已空,一窩小豬仔歡蹦亂跳時,大家心裏非常高興,以為這一次肯定能拿到錢。誰知大門落鎖,家裏根本沒有人,但細心的發現,院門前的土堆有刨土新痕跡,說明主人剛剛離開。懷疑是不是車到村口時,有人給她通風報信了,隊員孫建偉開玩笑說:“村子裏沒有發現消息樹呀,怎麽著快就知道消息了。”


    張茂起決定先到別的貸戶家轉轉,然後再殺個回馬槍來。車子徑直開到貸戶王衛紅家,一個月前堆在房簷下的幾十袋玉米不見了,賣掉啦。人們心中大喜,這回可有現錢了,收回貸款有了指望。王衛紅一見清收小分隊圍在院門口,很要麵子,著急說道:“不要站在大門口,到屋裏麵來有話好說。”


    來到屋裏,王衛紅趕忙借張茂起的手機用,拔通後喊道:“喂,你家的豬賣了沒有?賣了,那好,商行的人上門收貸款,快把我的玉米飼料錢付了,我好還人家貸款。”


    原來,他把玉米賣給養豬的妹夫,現在豬已經賣了。說明錢已經到了手,為了能夠及時收回貸款,張茂起馬上安排隊員開車緊跟,與王衛紅一起到15裏外的妹夫家取款,其餘的人分頭催別的欠貸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崎嶇人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年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年青並收藏崎嶇人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