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你做了件好事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 作者:蒲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s:入宮數月,身心俱創,多麽痛的領悟……
當晚,吳佩孚招來部下開會,直係將領們果然沒有對抗革命軍的決心,這幾年他們吃南方佬的虧太多了。--
一些人甚至暗想,反正撈夠了,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軍閥這個行當如果不好‘混’幹脆轉行到租界當寓公算了。
聽說吳佩孚決定西進,大小軍頭們似乎覺得還有出路,轉行‘混’寓公的想法暫時沒有實現,大多表示願意跟隨。畢竟,今日的局勢早不是他們這些直係殘兵敗將說了算的了。
對吳佩孚的決定,小嘉道理早有預料,也沒有和吳佩孚討價還價,直接給吳佩孚開出了一張500萬法幣的開撥費。
500萬買下了一個省,這價錢不貴。
如果再過兩天,第五師直接開進鄭州,滅了吳佩孚部隊,不僅可以省了那500萬,還多了幾萬免費勞動力。
小嘉道理還是認為這筆‘交’易是值得的,因為這也是他的老板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再說500萬法幣固然不是小數目,但還不美華銀行發行的?說白了隻是個數字。
而吳佩孚拿了這筆錢,還不是要向自己購買物資?
軍裝,軍械,糧食,‘藥’品,這些物資美華銀行輕易就能從關聯的企業裏采購得到。
吳佩孚似乎也很滿意小嘉道理的慷慨,除此以外,他從小嘉道理那得到保證,如果以後在西北安分守紀。南方政fu願意每年提供數目不小的補貼。說白了。就是變相收編了吳佩孚。
具體的數目要看吳佩孚和武漢之間的談判結果。小嘉道理不用參與。兵臨城下,吳佩孚不得不退。
臨別前,他還好心提醒吳佩孚,武漢那邊好像對延長油田有興趣,正好延長油田不在武漢的控製下,如果吳佩孚把這個油田占了,再把油田賣給美華相關企業,會有一筆不錯的收益。
吳佩孚的忍讓讓人意外。北方的軍頭們沒想到一向英勇無敵豪氣堪比關二哥的吳佩服把頭一縮,就輕易讓出了河南,然後一掉頭就闖進了西北,軍閥們一下子傻眼了。
據說馮‘玉’祥氣得一口氣吃了十個饅頭,憤而提著大刀,連哄帶罵‘逼’著手下的十三太保做好防禦。一邊聯係張作霖,如果南方佬再北上就和他們拚了!
其實馮‘玉’祥心裏暗暗祈禱,他不想和南方佬開戰。
張作霖媽的巴子,大罵吳佩孚沒種,他本想支援吳佩孚抗擊南軍北侵。現在隻好拚命給馮‘玉’祥打氣,饅頭、機槍子彈大炮。我都給你。無論如何再也不能讓革命軍再北上一步,不然大家都沒好日子過了。
一時間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等北方軍閥電報往來頻頻,許下各種諾言,締結秘密盟約,好不熱鬧。他們都感到了南麵的壓力,再不團結起來,就會被人家一鍋端了。
馮‘玉’祥擔心受怕了一陣子,見革命軍沒有繼續北上,懸在半空的心總算落了下來,卻不敢掉以輕心,反而加緊擴充軍隊。
鬆了口氣的不僅隻有馮‘玉’祥張作霖這些北方軍閥們,武漢的宋子文也鬆了口氣。
躲在幕後的司徒南卻不以為然,雖然他本人看不起革命軍的那些薄皮大餡的裝甲部隊,覺得這些時下的裝備都是一戰後的不成熟產物,和二戰中日軍用的豆丁坦克差不多,沒太多技術含量,遠遠談不上裝甲洪流。(..tw好看的小說)
不過話又說回來,日軍能以一當十,在中國所向披靡,“武運興隆”,那麽沒理由裝甲水平和二戰日軍差距不算太大的第五師收拾不了二十年代的軍閥部隊?
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革命軍北上會引起中原大戰提前爆發,更不擔心武漢這邊會輸。
結果不出意料,在革命軍軟硬兼施之下,吳佩孚明智地讓出了河南,退走西北,他這一走,一下子就馮‘玉’祥勢力暴‘露’在革命軍的打擊範圍之內了。
“這次事件總算告一段落,不過下一次中原大戰估計要來真的了,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這些人不會輕易罷休的,到時候就熱鬧了,甚至可能吳佩孚也不甘寂寞的。”
宋子文預測道,臉‘色’嚴肅。
“主動權在我們這邊。我們不動手,估計北方那些軍頭們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爭的。時間還是在我們這邊。你什麽時候做好準備,就什麽時候動手!”
司徒南一臉輕鬆對宋子文道,他不是偏好大一統的那種人物,不過南方半個中國的工業建設速度之快出乎他的預料,單憑漢陽兵工懲石井兵工廠就可以爆兵百萬。
如今的南方政fu統治麵積兩百萬平方公裏,人口兩億多,上百萬噸年鋼鐵產量,建成相對健全的工業體係,論實力也算得上一個小列強了!
這次收拾小小的吳佩孚,還不輕而易舉?自然也不把馮‘玉’祥這些國內軍閥勢力當成對手了。
“你隻在旁邊動動嘴皮子,忙到焦頭爛額的還不是我們這些人?我可沒你那麽樂觀。趕跑吳佩孚進軍河南不難,難的是又背負上兩三千萬人口的包袱,如今光旱災就讓政fu頭疼了!”
宋子文皺著眉頭道。
西北幹旱,河南是重災區,‘花’在救災的資金就遠比打一場仗‘花’的錢要多。還有黃河常年失修,要搞水利工程,這又是一個吞錢的窟窿。
司徒南想到中國二十年代連年旱災,如今才是開始呢就已經很難民向南逃荒了,死人是必然的,不過境況再差也不會比曆史上的同一時期差。
這年頭司徒南隻能心裏想想罷了,無法和人細說。
打心裏司徒南為國家實力漸漸強大感到欣慰,盡管宋子文嘴上說‘花’費巨大。但司徒南相信武漢致公黨政fu肯定會組織救災建設的。
“不勞動者不得食。區區幾斤米就能雇傭一個壯勞動力。大大減低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再把一部分人口轉移到南華,饑民的問題應該部分得到解決。”
司徒南淡淡道。
救援不可能全方位的,在這過程中會有一部分饑民會餓死,被淘汰的大多數是老弱病殘。
他心裏想:“饑荒能讓我們以低廉的成本獲得所需要的青壯勞力,從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件好事?嗬嗬!在自己的指導下,宋子文和致公黨這樣做。一旦做出效果後幾年後估計也會被希特勒、羅斯福采用吧?”
“政fu把基建和救災結合起來是好辦法,我打算通過發行新一輪建設債券,從民間吸取資金。”宋子文說道。
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期間,建成許多大型基建工程,南方鐵路網逐步建成,經濟發展迅猛,他宋子文和致公黨政fu的信用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是啊,當初購買鐵路債券的人都發財了,不僅國內資本,連外國資本都陸續湧入國內。這裏麵不僅僅隻有美華財團、威廉財團,匯豐、‘花’旗、乃至華爾街的摩根都參與進來。‘交’通運輸是他們投資最多的項目。外國資本家都看好武漢致公黨。”
司徒南笑道。
宋子文點點頭,淡淡地笑了笑:“你知道不,讓那麽多外資參與進來,就算是政fu內部,也有一些人說我賣國賊了。”
“大股東不還是美華麽?”司徒南不以為然道。
致公黨高層和美華財團早有共識,宋子文在政fu領域出台政策法規,小嘉道理在金融領域提供融資平台,張靜江負責鐵路建設拓展京漢鐵路,增強運輸能力,劉鴻生負責開采煤礦,通過鐵路把北方的煤炭運送到武漢、馬鞍山等地的鋼鐵廠以及美華電氣建設中的火電廠,最終實現電氣化生產。
“如此龐大的工業建設計劃在人類曆史上不多見,能相提並論的隻有北方的蘇聯了,不過我們的國際環境要比他們好。”
司徒南感慨道。想到自己能規劃參與一個大國的工業建設,心裏很是自豪。中華民族雖然脾氣不好,有不少劣根,但人口基數大,有足夠多便宜的農民工。
如今有三個地方的農民最苦,分別是中國、日本和烏克蘭。中日兩國都是地少人多,吃飯的人太多了,農民負擔重,而烏克蘭是歐洲糧倉,產糧多卻落不到農民手裏,糧食被收集起來用於出口,從國際市場上換回蘇聯工業建設需要的機器設備。
有趣的是,烏克蘭的糧食居然有一部分流入中國,而中國製造的一些機器設備和工業產品居然也能出口到蘇聯。
盡管司徒南對蘇聯沒好感,武漢致公黨政fu考慮到西方的壓力沒和蘇聯建‘交’,但雙方的經濟往來沒受阻礙,蘇聯人能從他們看不起的中國人手裏買到不少物美價廉的產品。如大生集團製造的紡織機械就很受蘇聯人歡迎,蘇聯從中國進口紡織機械,這是很罕見的事。
“和蘇聯人的一點‘交’易不算什麽,我還是比較擔心外資對我們經濟的滲透,畢竟我們對外發行那麽多的債券,一旦到期我們又拿不出足夠的資金支付以前發行的債券,那些債券將會轉化為公司股份,我們辛苦撿起來的鐵路、碼頭等成果有可能被外國資本控製。”
宋子文突然提到了鐵路債券,他的擔心不是多餘,因為就算是司徒南,迫於資金壓力,也把大量關於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券轉手賣到華爾街,摩根銀行就很看好中國的鐵路,於是大量從美華銀行買入中國鐵路債券。
“嗯,你說的沒錯,如果債券全部轉股份,摩根和匯豐立刻就能成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大股東,董事會估計也有他們的席位。
一旦美華銀行出了問題,很可能我們辛苦建起來的鐵路等項目會被摩根匯豐他們大咬一口。
不過,隻要美華和國內的股東聯合起來,還有政fu在董事會的表決權,外資是控股不了鐵路總公司的。
當然,這隻是最壞的可能。實際上摩根和匯豐通過承銷中國的鐵路債券,把債券賣給下級的經銷商,真正持在他們手裏的債券並不算多。”
司徒南自信道,有他在,就算是摩根也休想染指中國鐵路!
為了打消宋子文的擔心,司徒南對宋子文承諾,未來幾年他會減持旗下公司的股票,把更多的資金投到中國。
“那就好。”宋子文得到司徒南的保證後,鬆了口氣,鐵路債券發了四期,總金額高達數億美元,除非向美華銀行和司徒南借款,或者發新債還舊債,不然鐵路總公司沒能力如期兌換這麽大筆資金。
宋子文和張靜江都希望債券持有者債券到期後轉化成公司股票,這對中國鐵路總公司最有利,同時也擔心失去鐵路控製權。
盡管司徒南沒有說出具體數字,但宋子文知道那肯定是一筆豐厚的資金。為此,司徒南付出的代價肯定不小。
這背後的代價甚至還包括梅隆家族對司徒南的不滿,因為這些資產轉移到亞洲後,意味著司徒南在美國的妻子勞拉以及他們的孩子未來繼承的利益少了一大部分,而很明顯美華財團在中國的資產有相當大的部分最後由宋m齡和司徒南的孩子繼承,宋家肯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這點宋子文是心知肚明的。
“都累了一天了,有什麽事不能明天再談?”宋m齡的出現打斷了司徒南和宋子文的談話。
“沒想到都快六點了,正好事情都談完了。”
司徒南抬起頭掃了一眼手表,目光落在宋m齡臉上,馬上又轉移到她的腹部,那裏微微凸起,正孕育著一條生命。
就算是夢境,也是真實的,我又改變了曆史。
司徒南心底滑過一聲感慨,隱隱還有些得意,心想要不要補償一下蔣偉記呢?
“那就好,剛剛二姐也來了,我們正好一起用飯。”宋m齡道,臉上比往日多了幾分柔和。
“孫夫人來了?”司徒南微微有些驚訝,話剛出口就被宋m齡瞪了一眼,“叫孫夫人多客氣啊,她是我二姐。”宋m齡道。
司徒南聳聳肩,點頭默認。
席間,孫夫人提及今年來破產的農民越來越多了,而一些人卻趁機占有了大量的農田,不符合三民主義。
司徒南淡淡地回了一句:“因為一定程度的機械化生產和化‘肥’農‘藥’施用,南方地區糧食產量大幅增高,養活了更多的人,這點南華糧行做的不錯。
至於破產農民增多,這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他們如果不破產,我們建設怎麽能足夠的工人修鐵路辦工廠,武漢長江大橋也不可能建成。”
“長江大橋建成了?”孫夫人驚訝問道。
“好像竣工典禮就這幾天吧?”宋子文答道。
“這確實是件喜事。”孫夫人有些興奮,知道長江大橋工程得益於司徒南,她似乎看司徒南多了一絲順眼,道“你做了件好事。”;
當晚,吳佩孚招來部下開會,直係將領們果然沒有對抗革命軍的決心,這幾年他們吃南方佬的虧太多了。--
一些人甚至暗想,反正撈夠了,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軍閥這個行當如果不好‘混’幹脆轉行到租界當寓公算了。
聽說吳佩孚決定西進,大小軍頭們似乎覺得還有出路,轉行‘混’寓公的想法暫時沒有實現,大多表示願意跟隨。畢竟,今日的局勢早不是他們這些直係殘兵敗將說了算的了。
對吳佩孚的決定,小嘉道理早有預料,也沒有和吳佩孚討價還價,直接給吳佩孚開出了一張500萬法幣的開撥費。
500萬買下了一個省,這價錢不貴。
如果再過兩天,第五師直接開進鄭州,滅了吳佩孚部隊,不僅可以省了那500萬,還多了幾萬免費勞動力。
小嘉道理還是認為這筆‘交’易是值得的,因為這也是他的老板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再說500萬法幣固然不是小數目,但還不美華銀行發行的?說白了隻是個數字。
而吳佩孚拿了這筆錢,還不是要向自己購買物資?
軍裝,軍械,糧食,‘藥’品,這些物資美華銀行輕易就能從關聯的企業裏采購得到。
吳佩孚似乎也很滿意小嘉道理的慷慨,除此以外,他從小嘉道理那得到保證,如果以後在西北安分守紀。南方政fu願意每年提供數目不小的補貼。說白了。就是變相收編了吳佩孚。
具體的數目要看吳佩孚和武漢之間的談判結果。小嘉道理不用參與。兵臨城下,吳佩孚不得不退。
臨別前,他還好心提醒吳佩孚,武漢那邊好像對延長油田有興趣,正好延長油田不在武漢的控製下,如果吳佩孚把這個油田占了,再把油田賣給美華相關企業,會有一筆不錯的收益。
吳佩孚的忍讓讓人意外。北方的軍頭們沒想到一向英勇無敵豪氣堪比關二哥的吳佩服把頭一縮,就輕易讓出了河南,然後一掉頭就闖進了西北,軍閥們一下子傻眼了。
據說馮‘玉’祥氣得一口氣吃了十個饅頭,憤而提著大刀,連哄帶罵‘逼’著手下的十三太保做好防禦。一邊聯係張作霖,如果南方佬再北上就和他們拚了!
其實馮‘玉’祥心裏暗暗祈禱,他不想和南方佬開戰。
張作霖媽的巴子,大罵吳佩孚沒種,他本想支援吳佩孚抗擊南軍北侵。現在隻好拚命給馮‘玉’祥打氣,饅頭、機槍子彈大炮。我都給你。無論如何再也不能讓革命軍再北上一步,不然大家都沒好日子過了。
一時間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等北方軍閥電報往來頻頻,許下各種諾言,締結秘密盟約,好不熱鬧。他們都感到了南麵的壓力,再不團結起來,就會被人家一鍋端了。
馮‘玉’祥擔心受怕了一陣子,見革命軍沒有繼續北上,懸在半空的心總算落了下來,卻不敢掉以輕心,反而加緊擴充軍隊。
鬆了口氣的不僅隻有馮‘玉’祥張作霖這些北方軍閥們,武漢的宋子文也鬆了口氣。
躲在幕後的司徒南卻不以為然,雖然他本人看不起革命軍的那些薄皮大餡的裝甲部隊,覺得這些時下的裝備都是一戰後的不成熟產物,和二戰中日軍用的豆丁坦克差不多,沒太多技術含量,遠遠談不上裝甲洪流。(..tw好看的小說)
不過話又說回來,日軍能以一當十,在中國所向披靡,“武運興隆”,那麽沒理由裝甲水平和二戰日軍差距不算太大的第五師收拾不了二十年代的軍閥部隊?
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革命軍北上會引起中原大戰提前爆發,更不擔心武漢這邊會輸。
結果不出意料,在革命軍軟硬兼施之下,吳佩孚明智地讓出了河南,退走西北,他這一走,一下子就馮‘玉’祥勢力暴‘露’在革命軍的打擊範圍之內了。
“這次事件總算告一段落,不過下一次中原大戰估計要來真的了,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這些人不會輕易罷休的,到時候就熱鬧了,甚至可能吳佩孚也不甘寂寞的。”
宋子文預測道,臉‘色’嚴肅。
“主動權在我們這邊。我們不動手,估計北方那些軍頭們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爭的。時間還是在我們這邊。你什麽時候做好準備,就什麽時候動手!”
司徒南一臉輕鬆對宋子文道,他不是偏好大一統的那種人物,不過南方半個中國的工業建設速度之快出乎他的預料,單憑漢陽兵工懲石井兵工廠就可以爆兵百萬。
如今的南方政fu統治麵積兩百萬平方公裏,人口兩億多,上百萬噸年鋼鐵產量,建成相對健全的工業體係,論實力也算得上一個小列強了!
這次收拾小小的吳佩孚,還不輕而易舉?自然也不把馮‘玉’祥這些國內軍閥勢力當成對手了。
“你隻在旁邊動動嘴皮子,忙到焦頭爛額的還不是我們這些人?我可沒你那麽樂觀。趕跑吳佩孚進軍河南不難,難的是又背負上兩三千萬人口的包袱,如今光旱災就讓政fu頭疼了!”
宋子文皺著眉頭道。
西北幹旱,河南是重災區,‘花’在救災的資金就遠比打一場仗‘花’的錢要多。還有黃河常年失修,要搞水利工程,這又是一個吞錢的窟窿。
司徒南想到中國二十年代連年旱災,如今才是開始呢就已經很難民向南逃荒了,死人是必然的,不過境況再差也不會比曆史上的同一時期差。
這年頭司徒南隻能心裏想想罷了,無法和人細說。
打心裏司徒南為國家實力漸漸強大感到欣慰,盡管宋子文嘴上說‘花’費巨大。但司徒南相信武漢致公黨政fu肯定會組織救災建設的。
“不勞動者不得食。區區幾斤米就能雇傭一個壯勞動力。大大減低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再把一部分人口轉移到南華,饑民的問題應該部分得到解決。”
司徒南淡淡道。
救援不可能全方位的,在這過程中會有一部分饑民會餓死,被淘汰的大多數是老弱病殘。
他心裏想:“饑荒能讓我們以低廉的成本獲得所需要的青壯勞力,從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件好事?嗬嗬!在自己的指導下,宋子文和致公黨這樣做。一旦做出效果後幾年後估計也會被希特勒、羅斯福采用吧?”
“政fu把基建和救災結合起來是好辦法,我打算通過發行新一輪建設債券,從民間吸取資金。”宋子文說道。
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期間,建成許多大型基建工程,南方鐵路網逐步建成,經濟發展迅猛,他宋子文和致公黨政fu的信用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是啊,當初購買鐵路債券的人都發財了,不僅國內資本,連外國資本都陸續湧入國內。這裏麵不僅僅隻有美華財團、威廉財團,匯豐、‘花’旗、乃至華爾街的摩根都參與進來。‘交’通運輸是他們投資最多的項目。外國資本家都看好武漢致公黨。”
司徒南笑道。
宋子文點點頭,淡淡地笑了笑:“你知道不,讓那麽多外資參與進來,就算是政fu內部,也有一些人說我賣國賊了。”
“大股東不還是美華麽?”司徒南不以為然道。
致公黨高層和美華財團早有共識,宋子文在政fu領域出台政策法規,小嘉道理在金融領域提供融資平台,張靜江負責鐵路建設拓展京漢鐵路,增強運輸能力,劉鴻生負責開采煤礦,通過鐵路把北方的煤炭運送到武漢、馬鞍山等地的鋼鐵廠以及美華電氣建設中的火電廠,最終實現電氣化生產。
“如此龐大的工業建設計劃在人類曆史上不多見,能相提並論的隻有北方的蘇聯了,不過我們的國際環境要比他們好。”
司徒南感慨道。想到自己能規劃參與一個大國的工業建設,心裏很是自豪。中華民族雖然脾氣不好,有不少劣根,但人口基數大,有足夠多便宜的農民工。
如今有三個地方的農民最苦,分別是中國、日本和烏克蘭。中日兩國都是地少人多,吃飯的人太多了,農民負擔重,而烏克蘭是歐洲糧倉,產糧多卻落不到農民手裏,糧食被收集起來用於出口,從國際市場上換回蘇聯工業建設需要的機器設備。
有趣的是,烏克蘭的糧食居然有一部分流入中國,而中國製造的一些機器設備和工業產品居然也能出口到蘇聯。
盡管司徒南對蘇聯沒好感,武漢致公黨政fu考慮到西方的壓力沒和蘇聯建‘交’,但雙方的經濟往來沒受阻礙,蘇聯人能從他們看不起的中國人手裏買到不少物美價廉的產品。如大生集團製造的紡織機械就很受蘇聯人歡迎,蘇聯從中國進口紡織機械,這是很罕見的事。
“和蘇聯人的一點‘交’易不算什麽,我還是比較擔心外資對我們經濟的滲透,畢竟我們對外發行那麽多的債券,一旦到期我們又拿不出足夠的資金支付以前發行的債券,那些債券將會轉化為公司股份,我們辛苦撿起來的鐵路、碼頭等成果有可能被外國資本控製。”
宋子文突然提到了鐵路債券,他的擔心不是多餘,因為就算是司徒南,迫於資金壓力,也把大量關於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券轉手賣到華爾街,摩根銀行就很看好中國的鐵路,於是大量從美華銀行買入中國鐵路債券。
“嗯,你說的沒錯,如果債券全部轉股份,摩根和匯豐立刻就能成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大股東,董事會估計也有他們的席位。
一旦美華銀行出了問題,很可能我們辛苦建起來的鐵路等項目會被摩根匯豐他們大咬一口。
不過,隻要美華和國內的股東聯合起來,還有政fu在董事會的表決權,外資是控股不了鐵路總公司的。
當然,這隻是最壞的可能。實際上摩根和匯豐通過承銷中國的鐵路債券,把債券賣給下級的經銷商,真正持在他們手裏的債券並不算多。”
司徒南自信道,有他在,就算是摩根也休想染指中國鐵路!
為了打消宋子文的擔心,司徒南對宋子文承諾,未來幾年他會減持旗下公司的股票,把更多的資金投到中國。
“那就好。”宋子文得到司徒南的保證後,鬆了口氣,鐵路債券發了四期,總金額高達數億美元,除非向美華銀行和司徒南借款,或者發新債還舊債,不然鐵路總公司沒能力如期兌換這麽大筆資金。
宋子文和張靜江都希望債券持有者債券到期後轉化成公司股票,這對中國鐵路總公司最有利,同時也擔心失去鐵路控製權。
盡管司徒南沒有說出具體數字,但宋子文知道那肯定是一筆豐厚的資金。為此,司徒南付出的代價肯定不小。
這背後的代價甚至還包括梅隆家族對司徒南的不滿,因為這些資產轉移到亞洲後,意味著司徒南在美國的妻子勞拉以及他們的孩子未來繼承的利益少了一大部分,而很明顯美華財團在中國的資產有相當大的部分最後由宋m齡和司徒南的孩子繼承,宋家肯定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這點宋子文是心知肚明的。
“都累了一天了,有什麽事不能明天再談?”宋m齡的出現打斷了司徒南和宋子文的談話。
“沒想到都快六點了,正好事情都談完了。”
司徒南抬起頭掃了一眼手表,目光落在宋m齡臉上,馬上又轉移到她的腹部,那裏微微凸起,正孕育著一條生命。
就算是夢境,也是真實的,我又改變了曆史。
司徒南心底滑過一聲感慨,隱隱還有些得意,心想要不要補償一下蔣偉記呢?
“那就好,剛剛二姐也來了,我們正好一起用飯。”宋m齡道,臉上比往日多了幾分柔和。
“孫夫人來了?”司徒南微微有些驚訝,話剛出口就被宋m齡瞪了一眼,“叫孫夫人多客氣啊,她是我二姐。”宋m齡道。
司徒南聳聳肩,點頭默認。
席間,孫夫人提及今年來破產的農民越來越多了,而一些人卻趁機占有了大量的農田,不符合三民主義。
司徒南淡淡地回了一句:“因為一定程度的機械化生產和化‘肥’農‘藥’施用,南方地區糧食產量大幅增高,養活了更多的人,這點南華糧行做的不錯。
至於破產農民增多,這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他們如果不破產,我們建設怎麽能足夠的工人修鐵路辦工廠,武漢長江大橋也不可能建成。”
“長江大橋建成了?”孫夫人驚訝問道。
“好像竣工典禮就這幾天吧?”宋子文答道。
“這確實是件喜事。”孫夫人有些興奮,知道長江大橋工程得益於司徒南,她似乎看司徒南多了一絲順眼,道“你做了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