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現在武漢政府成為中國實際上的中央政府,統治版圖覆蓋南華糧行的大部分經營範圍,這家超級糧行也是時候勇敢地浮出水麵了。


    ‘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糧行也需要相應地改革發展。我有些計劃,隻這樣的‘柳承敏道。


    他的話引起司徒南的興趣,司徒南弓起身,呷了一口茶後,默默地聆聽柳承敏講述對南華糧行的改革,更準確地說是改組。事實上也是司徒南找柳承敏的主要目的。


    南華糧行發展到今天,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一家農業企業了,應該要承擔國內農業發展的重任。把國內農業這塊盤子做好,南華糧行才能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除了糧食,絲綢、茶葉是中國最重要的產業,在麵對日本生絲、印度茶葉強烈競爭下,中國絲綢、茶葉行業仍然保持10億銀元以上的規模,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你想重整絲綢、茶葉行業?‘司徒南問道,有些驚訝柳承敏的野心。


    ‘嗯。如果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南華糧行作為龍頭,整合江浙的絲業、茶葉,通過現代商業模式經營,采用先進生產技術,提高技術,我有信心複興中國絲業、茶葉。‘柳承敏自信道,實際上南華糧行已經做了相當多的準備,利用去年蘇浙戰爭契機,在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大量收購桑田、茶園,麵積達到500多萬畝,同時還包括相應的繅絲廠和茶廠。


    戰爭一結束,這筆投資就翻了好幾倍,變成炙手可熱的寶貝。


    ‘去年的戰爭其實是好事,有效地降低我們的擴張成本,不然跟那些小氣的絲商、茶商糾纏,我可頭疼了。‘柳承敏幸災樂禍道。


    ‘你說的是上海、湖州等地的那些絲商吧?‘司徒南道。


    柳承敏點點頭。


    司徒南搖搖頭。自相殘殺,內鬥,被洋人各自擊破,類似的案例在中國商人和外國人商戰中屢見不鮮。


    絲業也好,茶葉也好,已經衰落了,由南華糧行來重新整合,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也隻有南華糧行有能力做到。


    ‘實在找不到理由反對你,我會盡力幫助你的。‘司徒南真誠道。


    盡管柳承敏的想法和自己的不太一樣,司徒南明白柳承敏是對的,而且對國內農業意義深遠,值得大力支持。


    無論絲業、茶葉或者糧食,都有共同之處,需要政府減輕農業稅,甚至補貼農業,興修水利工程,提高農業技術,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人才培訓,市場化經營等,是一項浩大複雜的社會係統工程。


    司徒南和柳承敏一談數天,先後還邀請政府主席陳炯明、行政院院長兼財長宋子文、央行行長兼美華財團中國區負責人林一民等大人物一同商討。


    他們都很讚同柳承敏的做法,特別是沒落地主出身的陳炯明,小時候在鄉下過過苦日子,清楚民間疾苦。


    從廣州到武漢,一直致力於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村經濟,受他影響,致公黨政府在熱衷工業建設的同時也把部分精力投入在農業方麵,因此兩廣的農業生產要比其他地區要好得多,農民的日子也好過得多。


    ‘湖廣熟,天下足。這句話越來越不真實了,我前些天考察湖南、湖北等地的農業,情況堪憂啊!


    連年戰亂極大破壞農業生產,百姓饑餓,不得不逃離他鄉,大片田地丟荒。現在寧靜了,但農業生產存在諸多問題,土地集中,農民缺少耕牛、種子、工具,還有高利貸唉,苦啊!‘陳炯明在司徒公館裏感慨道,讓司徒南等人慚愧。他們一心要修鐵路、建工廠,也注意要兼顧農業,同情農民,但從來沒下過田,比不上陳炯明親眼所見深刻。


    ‘陳老的話讓我汗顏。行政院已經在農業稅收問題有所準備了,我保證相關政策會盡早出台的。‘宋子文沉默了一會,保證道。


    陳炯明是主席,實際大權在宋子文、林一民等人主持的行政院手裏,陳炯明默認了宋子文的地位,畢竟經濟建設不是他的強項,而宋子文得到致公黨內諸多支持。


    相比於農業,宋子文主導的工業建設更為迫切。陳炯明明白這個道理,他溫和一笑,道:‘我隻是提醒一下吧了。現在千頭萬緒的,你也挺不容易的。‘‘嗯。大家都不容易。‘司徒南符合道,惹來一頓白眼,宋子文他們知道司徒南是個挑剔而懶散的家夥。


    ‘你有什麽好招嗎?‘陳炯明隨口問道。


    他知道司徒南是個很有辦法的人,隻是很多時候,他懶得裏,或者隻說了些重要的原則,具體的事情就交給別人去幹。


    宋子文和林一民就是被他使得團團轉的馬仔,否則就不會時不時踏進司徒公館的門。


    ‘政府和法律保護私有財產,我們不能學俄國人,野蠻地剝奪地主的土地,要采取政策和經濟方麵的措施。農業是固本,就是讓農民不鬧事,工業才是關鍵,我們要把中國建成世界工廠才能消化過多的人口。‘司徒南開宗明義道,不再廢話,直接道‘一、政策優惠,鼓勵開明地主辦工廠,引導他們把資金投入到工業來。


    二、有針對性的農業稅。限製大地主,對超過一定麵積的土地征收重稅,扶持中小地主,對於規定數量以內的土地少收稅或者不征稅。


    三、發展致公黨農村政權,安排退役老兵擔任農村幹部,在農村建立支部,吸納優秀農村青年加入,通過興修水利等加強對農民的組織和控製。


    四、瓦解為大地主服務的保安隊民團,以及警察,取而代之的是退役老兵或者受過良好訓練的新警察。


    五、發展農村教育,實施小學義務教育,給農民後代發展機會‘司徒南說得條條是道,陳炯明等人佩服不已,能在短時內找到有效的方案,除了司徒南本人的才華,也說明他是個有心人,早有準備。


    最重要的是,司徒南有實力,既然這樣說,就表明他會舍得投入資金保證計劃實施。


    從他的口中說出來,比宋子文還有說服力。


    見宋子文等人沉思,慢慢地體會其中的奧妙,司徒南心裏暗笑,嗯,可能要震住他們了。畢竟論見識,遠見,他比眼前的這幾位‘民國政治(經濟)專家‘要強多了。


    又道:‘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條,成立服務農民為主的金融機構,嚴厲打擊農村高利貸。這方麵,南華糧行已經有所準備了。‘‘是的。南華糧行將會拆分重組,糧食(米鋪)依舊占據最重要的部分,繼續配合政府維持糧食穩定。


    同時,我們建立農業銀行,依托各地分行組成的金融網絡,扶持農業經濟,打擊高利貸,減輕農民負擔。


    還有就是,我計劃通過農業銀行,絲行、茶行等金融、貿易機構,整合中國絲綢業、茶業,讓這兩大傳統行業重發榮光。‘柳承敏趁機道。


    ‘農業銀行?‘陳炯明眼前一亮,滿意地點點頭,‘好好好,這名字好啊!‘‘嗬嗬,原來你們在唱雙簧啊!‘林一民看了看司徒南,又轉向柳承敏,心裏有些吃味,心道:一個農業財團即將要崛起了。


    南華糧行和農業銀行近年來,逐漸脫離美華財團,自成一體,在司徒南有意無意地分工下,美華財團將專注於工業製造領域,手夠不到農業領域,不過規模上要大得多。


    隨著經濟發展,雙方的交叉領域會越來越多,既是合作也是競爭。


    回到行政院,宋子文對林一民感慨道:‘老劉厲害了,我居然不知道南華糧行規模如此恐怖,在十來年間,構築一張覆蓋從農村到城市的網絡,從南華到印度支那,再到中國,多少人在吃南華糧行的飯啊!‘‘嗯。此事我早就知道了。要我說,還是大老板厲害,或許在前幾年,他開始往糧行砸錢投資的時候,就決定今天農業銀行了。‘林一民道。


    ‘那倒也是。‘宋子文點點頭,很高興農業銀行的出現,如果像柳承敏說的那樣,複興中國絲業、茶葉,對國內經濟將是巨大促進作用。


    按照計劃,為了加強政府的控製力,在南華糧行重組中,財政部同時入股南華糧行和農業銀行。


    因為資金方麵不充裕,武漢政府隻持有南華糧行1%股份,農業銀行5.5%股份。


    司徒南已經和武漢政府達成共識,等將來政府資金充裕,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這些重要金融機構,都會一步步提高國有化水平,屆時私人財團會把國家金融命脈相當程度地交還給公眾,也是必然的選擇。


    新農業政策出台,大大降低普通農民的負擔,對大地主來說件挺難受的事。漢口茶樓裏,某個帶著瓜皮帽,披著絲綢長衫的員外“啪!”一聲把新出版的報紙扔到桌麵,罵道:“這還了得?還不讓那些泥腿子爬到我們頭上?”


    “噓!你想作死啊!喊那麽大聲。”


    旁邊的朋友拉住了他,臉上卻沒有憤懣,反而有些讚許道,“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大興鐵路,新政府還是果斷有力的,有決心的。這不,一招土地普查就讓你們這些鄉下老摳隱匿的土地揪出來?”


    “目光要放遠點,適應潮流。我看還在土地裏刨食算不上什麽英雄,還不如開礦開工廠呢?”


    另外有人附和道,“我有個計劃,知道有一處礦就在鐵路旁,要不大家一起幹?”


    “說來聽聽聽!”


    周圍的朋友往前湊近了些……


    (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蒲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蒲蘇並收藏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