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暫且相信你們。”道姑猶豫半晌後說道,“如果你們敢耍什麽花招,就算我不能把你們怎麽樣,我的師兄弟也絕不會饒了你們!”最後這一句顯然是在威懾吳誌遠和月影撫仙二人。
聽到道姑提及她的師兄弟,吳誌遠想起在莊園中聽到孫大麻子等人所說的話,便問道:“你就是孫大麻子他們口中說的溫清?”
“不錯。”道姑瞪了吳誌遠一眼,冷哼了一聲。
見她這種態度,吳誌遠也懶得在與她交流,便索性將後背往車篷內一靠,讓月影撫仙停下馬車,就地休息。
荒郊野外本來就冷,這車篷又四處透風,所以到了下半夜更是冷得出奇,有溫清在,吳誌遠和月影撫仙表現得不能過於親密,隻能各自蜷縮在一旁。這一夜三人都沒有睡好,早上天剛蒙蒙亮時,便起身繼續上路。
李三去了濟南城等候花姑、來娣和蠻牛三人,會合後才會前往雲南,吳誌遠本來打算順道去濟南大帥府探望張永恒,月影撫仙催著上路,便隻好再次作罷,這是他第二次經過濟南而沒有拜訪張大帥了。
三人晝行夜宿,一路上馬不停蹄,連馬都換了好幾匹,三人也覺得疲憊不堪。吳誌遠有好幾次想提出休息幾天,但每次看到月影撫仙嚴肅而焦急的神情,到了嘴邊的話便咽了回去。
就這樣,三人一路南下,除了溫清一直對吳誌遠和月影撫仙充滿敵意,一路上沒說幾句話之外,倒也順風順水。到了第十一天的傍晚時分,三人終於趕到了雲南地界。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戰國時期,這裏還曾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五代十國期間,白族人段思平曾在此建立大理國,所以這裏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加上氣候適宜,四季如春,景色如畫,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爭相讚美的仙境。
這一路走來,吳誌遠漸漸感覺到了氣候越發溫暖,到了雲南地界,更能感覺出與北方氣候的明顯差異。畢竟,凜冽刺骨的寒風與和煦溫暖的春風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嗎?”溫清有些不耐煩的問。
“還沒有。”月影撫仙眺望著遠處高高低低的群山,“再往前走不會有大路了,我們要棄馬改為步行,翻過前麵這座山,到了撫仙湖畔,順著湖邊向西走就到了。”
月影撫仙隻說了個大概,但這三言兩語卻令溫清和吳誌遠吃了一驚,如此看來,要到黑降門還有很長的路,並且不是山路就是水路。
就算有千萬個不情願,到了現在這一步,溫清也無話可說,隻好跟著一起上路。
這些日子以來,吳誌遠時常會感覺到自己的右手傳來一陣麻木的感覺,並且這種感覺越來越頻繁,因為一直顧著趕路,而這麻木感似乎對身體並無大礙,他也沒有告訴月影撫仙。如今到了雲南,便想著等一切安定下來,去找個大夫看看,可能是雞冠怪蛇的餘毒未除。
此時三人所站立的位置已經離最近的城鎮很遠了,但因為月影撫仙早有準備,所以幹糧和水都十分充足,月影撫仙帶了一份幹糧和水,招呼吳誌遠和溫清上路。
吳誌遠去車篷內收拾剩下的水和幹糧,就聽溫清埋怨道:“天馬上就要黑了,為什麽不再馬車裏過了夜明早再走,難道要在荒郊野外過夜不成?”
“前麵山溝裏有一個村子,如果天完全黑下來之前我們能趕到那裏,就可以找戶人家借宿,如果天黑之前到不了,就隻能另想辦法。”月影撫仙向前走了沒幾步,回頭對溫清說道。
吳誌遠將所有的東西裝在布袋裏,係了個扣,用桃木劍挑著背在肩上,布袋裏除了食物和水,還有一些火折子等照明用的東西。他幾步跟上月影撫仙問道:“月影,為什麽非要在天黑前到那村子?這荒郊野外並不好走,我們可能要二更時分才能到你說的山溝的那個小村子。”
月影撫仙解釋道:“這村子有個習俗,天黑之後家家戶戶閉門鎖戶,沒有人外出,也不會允許外人進去,所以就算我們天黑之後才趕到也無濟於事,沒有人會借宿給我們。”
吳誌遠正驚詫於還會有這樣的村子這樣的習俗,隻聽月影撫仙補充道:“隻有一種情況可以讓你借宿。”
“什麽情況?”吳誌遠連忙追問。
“這戶人家死了人。”月影撫仙解釋道,“如果這戶人家在辦喪事,他家的門就不會鎖,也不會拒絕生人入內,但如果要借宿,恐怕要跟死人共處一室了。”
吳誌遠聽得脊梁骨寒意陡升,腳下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他既不想被拒之門外,也不想碰巧遇到辦喪事的,與死人同住一宿。
溫清跟在吳誌遠和月影撫仙身後,她並非行事散漫之人,但因為並不知道其中的內情,所以對月影撫仙的決定有些排斥,心裏也極不痛快。
那山溝看上去距離三人並不遠,但使用腳步來丈量時,距離感才十分明顯,加上小路極為難走,三人到了村邊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然而,此時的三人卻並未因此而沮喪,因為此時他們看到村子裏零零散散的又幾戶人家還亮著油燈光,不時還能聽到女人抽泣嗚咽的聲音。在這靜謐的黑夜中,這種哭聲令氣氛變得十分怪異。
吳誌遠轉頭看向身畔的月影撫仙,心中暗道,真是被說中了,難道這村子裏真的有人在辦喪事?
月影撫仙發覺吳誌遠在看她,報以微微一笑道:“我們過去看看。”說著,便率先朝離三人最近的一戶亮著燈光的人家走了過去。
此處的民居建築與北方有較大差異,大都是青磚黑瓦的高角房子,配以木製廊柱,形成了半磚半木的結構,並且房前並沒有院落,站在門口一眼便可以看到屋子裏的情況。
吳誌遠和月影撫仙走到最近的那戶人家門前,看到屋子裏點著幾盞油燈,衝門口處擺著一副黑漆棺材,屋內卻沒有人,也沒有任何聲響,先前在村邊聽到的哭聲似乎不是這戶人家傳出來的。
聽到道姑提及她的師兄弟,吳誌遠想起在莊園中聽到孫大麻子等人所說的話,便問道:“你就是孫大麻子他們口中說的溫清?”
“不錯。”道姑瞪了吳誌遠一眼,冷哼了一聲。
見她這種態度,吳誌遠也懶得在與她交流,便索性將後背往車篷內一靠,讓月影撫仙停下馬車,就地休息。
荒郊野外本來就冷,這車篷又四處透風,所以到了下半夜更是冷得出奇,有溫清在,吳誌遠和月影撫仙表現得不能過於親密,隻能各自蜷縮在一旁。這一夜三人都沒有睡好,早上天剛蒙蒙亮時,便起身繼續上路。
李三去了濟南城等候花姑、來娣和蠻牛三人,會合後才會前往雲南,吳誌遠本來打算順道去濟南大帥府探望張永恒,月影撫仙催著上路,便隻好再次作罷,這是他第二次經過濟南而沒有拜訪張大帥了。
三人晝行夜宿,一路上馬不停蹄,連馬都換了好幾匹,三人也覺得疲憊不堪。吳誌遠有好幾次想提出休息幾天,但每次看到月影撫仙嚴肅而焦急的神情,到了嘴邊的話便咽了回去。
就這樣,三人一路南下,除了溫清一直對吳誌遠和月影撫仙充滿敵意,一路上沒說幾句話之外,倒也順風順水。到了第十一天的傍晚時分,三人終於趕到了雲南地界。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戰國時期,這裏還曾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五代十國期間,白族人段思平曾在此建立大理國,所以這裏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加上氣候適宜,四季如春,景色如畫,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爭相讚美的仙境。
這一路走來,吳誌遠漸漸感覺到了氣候越發溫暖,到了雲南地界,更能感覺出與北方氣候的明顯差異。畢竟,凜冽刺骨的寒風與和煦溫暖的春風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嗎?”溫清有些不耐煩的問。
“還沒有。”月影撫仙眺望著遠處高高低低的群山,“再往前走不會有大路了,我們要棄馬改為步行,翻過前麵這座山,到了撫仙湖畔,順著湖邊向西走就到了。”
月影撫仙隻說了個大概,但這三言兩語卻令溫清和吳誌遠吃了一驚,如此看來,要到黑降門還有很長的路,並且不是山路就是水路。
就算有千萬個不情願,到了現在這一步,溫清也無話可說,隻好跟著一起上路。
這些日子以來,吳誌遠時常會感覺到自己的右手傳來一陣麻木的感覺,並且這種感覺越來越頻繁,因為一直顧著趕路,而這麻木感似乎對身體並無大礙,他也沒有告訴月影撫仙。如今到了雲南,便想著等一切安定下來,去找個大夫看看,可能是雞冠怪蛇的餘毒未除。
此時三人所站立的位置已經離最近的城鎮很遠了,但因為月影撫仙早有準備,所以幹糧和水都十分充足,月影撫仙帶了一份幹糧和水,招呼吳誌遠和溫清上路。
吳誌遠去車篷內收拾剩下的水和幹糧,就聽溫清埋怨道:“天馬上就要黑了,為什麽不再馬車裏過了夜明早再走,難道要在荒郊野外過夜不成?”
“前麵山溝裏有一個村子,如果天完全黑下來之前我們能趕到那裏,就可以找戶人家借宿,如果天黑之前到不了,就隻能另想辦法。”月影撫仙向前走了沒幾步,回頭對溫清說道。
吳誌遠將所有的東西裝在布袋裏,係了個扣,用桃木劍挑著背在肩上,布袋裏除了食物和水,還有一些火折子等照明用的東西。他幾步跟上月影撫仙問道:“月影,為什麽非要在天黑前到那村子?這荒郊野外並不好走,我們可能要二更時分才能到你說的山溝的那個小村子。”
月影撫仙解釋道:“這村子有個習俗,天黑之後家家戶戶閉門鎖戶,沒有人外出,也不會允許外人進去,所以就算我們天黑之後才趕到也無濟於事,沒有人會借宿給我們。”
吳誌遠正驚詫於還會有這樣的村子這樣的習俗,隻聽月影撫仙補充道:“隻有一種情況可以讓你借宿。”
“什麽情況?”吳誌遠連忙追問。
“這戶人家死了人。”月影撫仙解釋道,“如果這戶人家在辦喪事,他家的門就不會鎖,也不會拒絕生人入內,但如果要借宿,恐怕要跟死人共處一室了。”
吳誌遠聽得脊梁骨寒意陡升,腳下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他既不想被拒之門外,也不想碰巧遇到辦喪事的,與死人同住一宿。
溫清跟在吳誌遠和月影撫仙身後,她並非行事散漫之人,但因為並不知道其中的內情,所以對月影撫仙的決定有些排斥,心裏也極不痛快。
那山溝看上去距離三人並不遠,但使用腳步來丈量時,距離感才十分明顯,加上小路極為難走,三人到了村邊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然而,此時的三人卻並未因此而沮喪,因為此時他們看到村子裏零零散散的又幾戶人家還亮著油燈光,不時還能聽到女人抽泣嗚咽的聲音。在這靜謐的黑夜中,這種哭聲令氣氛變得十分怪異。
吳誌遠轉頭看向身畔的月影撫仙,心中暗道,真是被說中了,難道這村子裏真的有人在辦喪事?
月影撫仙發覺吳誌遠在看她,報以微微一笑道:“我們過去看看。”說著,便率先朝離三人最近的一戶亮著燈光的人家走了過去。
此處的民居建築與北方有較大差異,大都是青磚黑瓦的高角房子,配以木製廊柱,形成了半磚半木的結構,並且房前並沒有院落,站在門口一眼便可以看到屋子裏的情況。
吳誌遠和月影撫仙走到最近的那戶人家門前,看到屋子裏點著幾盞油燈,衝門口處擺著一副黑漆棺材,屋內卻沒有人,也沒有任何聲響,先前在村邊聽到的哭聲似乎不是這戶人家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