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位’之事如果說過去有些人以為不過是流言,一些人還心存僥幸,皇帝早晚會出來辟謠的。可現在趙檉在廷議中擺明了態度,那可就不是說著玩兒的了,雖然因為禦史中丞陳東的以死相諫而為做出最終決定,但足以說明皇帝是存了讓位的心思,加上與金的和議正處於高潮,這擺明了是在做善後工作啊!


    廷議中的消息一傳出,這就像在油鍋中撒了把鹽,引發了又一輪的保皇風潮,前邊的如果稱得上是台風,那麽現在刮起的就是颶風。前次風波商界和太學生稱得上是主力的話,那麽這次農民則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京畿四路首先發難,各州縣鄉間耄老組成了請願團赴京請願,懇請皇帝不要退位。


    接著這股風開始向兩河與河東蔓延,民間請願團紛紛踏上進京上訪的道路,而南方卻相對平靜。其實這也好理解,兩河和京畿地區是靖康年間金軍入侵時的重災區,財產和人口損失巨大,若不是趙檉出兵搶回,將有更多的人被虜到東北為奴,因此這裏的百姓痛恨趙桓,而對趙檉卻是心存感念。


    河東和西北地區就更不用說了,那裏是趙檉經營多年的根據地,為之傾注了很多心血。他不僅驅逐了西夏,收複了靈夏諸州,給西北帶來了安寧,而且兩次用兵抗金,使河東大部分地區免於兵火。而且在其努力下,投入了大筆的資金,將一片片荒蕪之地改造成良田、牧場,並開掘礦場,發展手工業,使民生大為改觀,他們當然不會忘記了這位當了皇帝的少年王爺。


    可這次運動的另一個亮點卻是無論是朝中。還是各地州府,乃至皇帝最為信賴的軍隊都沒有發聲,而是各盡其職,努力維持著守地的秩序。保持著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作為發起者之一的太學生們情緒似乎也克製了很多。不再搞大規模的遊行,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努力。依然積極宣傳皇帝的文治武功,以及這些年來大宋取得的成就,當然激動之時,言語中難免會對靖康皇帝不敬……


    但看似平靜的水麵下卻是波濤洶湧。各地鎮撫司使都受到了樞密院的密令,要他們提高戒備,取消休假,嚴密監視所屬轄地政府和民間動向,一旦有發生‘倒皇’跡象,可先斬後奏立刻予以嚴厲鎮壓,絕不手軟。而趙勇那邊也接到了命令。加速從高麗撤軍返回駐地,以加強京畿地區的防備力量。明州和海州、泉州水師也得到授權,一旦京畿有事,他們可派遣艦隊進入長江。接管沿海各府的防務,控製東南地區。


    不用問這些措施皆是出自趙仁和在京的幾位軍中大佬之手,而授意的必然是皇帝。趙檉十分清楚曆朝曆代乃至後世想造反就必須掌握槍杆子,沒有軍隊的支持什麽都是白搭,一幫秀才再有才也不是一群手持刀槍的士兵的對手。而他之所以敢於以退為進的處理這次危機,在朝會上行險公開表態讓位,卻又不擔心自己帝位不保,信心就是來自於他有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


    自二十多年前在北府建軍起,趙檉就把軍隊的指揮權和控製權抓在自己的手中,這也是他的自留地,沒有人能插進手去。雖然這麽多年過去了,當年隨他征戰的老兵們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因傷退役,還有的解甲歸田,但是保留下來的都是精英,現在軍隊指揮使以上軍官可以說都是他帶出的老班底,忠心毋庸置疑。


    其後無論是通過軍校培養的軍官,還是新入伍的士兵都保持了傳統,接受了忠君衛國的思想教育,因此軍中從上邊的樞密使到下邊的普通士兵,在他們心中皇帝才是軍隊唯一的指揮者。其他人都不要想幹涉和插手軍隊的事務,這也保證了趙檉的命令會被軍隊無條件的執行,而想要造反得看看他們答應不答應,可以說軍隊就是趙檉插在大宋的定海神針,無人能撼動。


    趙檉有了軍隊的支持,他在這場風波中就不怕有人搗亂,隻要他願意隨時都可以出動軍隊平息這場動亂。但他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將動用武力排在了所有選項之後。所以他在人前是明著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暗地中卻做出了種種安排,玩著陰謀詭計,明著一套,暗裏卻搞著另一套。可他始終關注著局勢的變化,掌控著全局,等待最為有利的時機出手。


    就在趙檉調兵遣將做好應對準備的同時,見喜和李峻追查幕後黑手的事情也有了進展,‘讓位’傳言的源頭確實是來自宮中的內侍,可結果卻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經過見喜進一步的調查,太上皇進宮問罪時大內所有接觸到此事的小黃門都沒有近距離旁聽的機會,且他們也未去過東華門外的酒館,更沒有向他人提過此事。就在調查又一次走入死胡同的時候,見喜突然想起內侍不止大內有,太上皇宮中和各個親王府上也有內侍,而太上皇進宮肯定也會有內侍相陪的。有了新思路的見喜立刻將調查的範圍擴大,並將重點放在隨太上皇進宮的內侍身上,果然很快有了突破。


    使用內侍是皇家的特權,其他人要用那就是俞樾,定個圖謀不軌的罪名都是最輕的,而除了大內,有些皇室親王也要使用內侍的,但是他們沒有私自招募、錄用的權利。其使用的內侍都是統一由大內調配,所以大總管見喜追查起來很方便,很快就目光就落到那日陪太上皇進宮的是一個叫孫琪的小黃門,並暗中對他進行了一番調查。


    調查顯示這孫琪十二歲入宮,在大內待了幾年,並沒有什麽出奇之處,後來被調配到了景龍宮侍奉太皇太後,在那裏卻很快得到了太上皇的賞識,因為他有一手和高俅一樣的絕活――蹴鞠。因為這很快聲名鵲起,太上皇雖然失勢,但是名聲顯赫,與其結交也是很有麵子的事情。而趙佶又是個好玩樂的人,又不缺錢,身邊自然聚集起些混吃混喝的閑人們。


    世上哪也少不了趨炎附勢之徒,這些閑人們見孫琪受寵,便爭著巴結他,稱其若是早生二十年趕上太上皇執政的時候,憑他的技藝定能超過那高俅,一定會高官得坐,駿馬得騎,隻是沒能趕上好時候,現在最多也就能多混幾兩銀子花花。其實這些不過是些場麵話,哄他開心的。


    可說者無心聽著有意,孫琪就上了心。此後,孫琪就以高俅第二自居,人稱‘二俅’,一心想要像高俅那樣成為各權臣,可惜他是生不逢時沒了機會,太上皇已經退位,成了混吃等死的主,自己都是寄兒籬下,怎麽可能給他想要的這些東西。但是他不死心,依舊做著出人頭地的白日夢,滿心期待哪天皇帝咯嘣嘍,太上皇就能重登寶座,他的好日子也就到了。


    那天太上皇進宮找皇帝說遼王歸國之事,其實是告誡皇帝千萬不能心軟將皇位讓給遼王。而這二俅雖然是太上皇的貼身內侍,可也不能在議事的時候讓他待在身邊,這小子也就遠遠的聽了兩耳朵。他雖然沒聽清楚前因後果,卻聽到了幾個關鍵詞,加上自己的臆想,就理解成皇帝想退位,但是太上皇不肯讓其讓給遼王,而是由他複位。


    千年等一回的好事終於讓自己等到了,二俅是欣喜若狂,他自然想慶祝一番,便偷偷的溜到了東華門外的酒館痛飲了一番。結果自然是喝多了,二俅也便把自己的喜悅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卻因為過量事情沒有說清楚,留了半截自己偷著樂,讓眾人理解成了‘皇帝要禪位給遼王’,這也就成了流言的最初版本……


    對於這個調查結果,見喜是哭笑不得,趙檉也是忍俊不已。這他娘的叫什麽事兒啊?一個得了幻想症的小黃門喝多了,在酒館中胡說八道卻引起了場震動大宋朝野的大事件,逼的他都不得不‘讓位’來平息這場風暴,這真相要是大白天下,還不成為千古笑談!


    可接下來李峻的匯報讓趙檉笑不起來了。在‘讓位’的流言散播初期,大家都以為是個笑話,並沒有人認真。在常人的心中皇帝那是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威,擁有天下的土地和財富,誰皇帝當的好好的,沒人逼,沒人搶的情況下會輕易讓給別人啊,那不有病嗎,所以沒有人相信皇帝讓位之說。


    但世上就還有像二俅那樣的人,不過他得的是‘迫害妄想症’。讓位的流言又通過外出的小黃門們回流進了宮中,而現在宮中情況一切如常,皇帝也沒有什麽異常的表現,一切依然按部就班的運轉,並沒有皇朝更替的跡象,流言在宮中也就沒有市場,還是個笑話。


    可不知怎麽的事情讓皇後聽說了,她卻當真了。一場鬧劇也就此正式開鑼,各色人物隨之紛紛登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王爺的奮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讓你窩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讓你窩心並收藏重生之王爺的奮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