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趙檉登基後,獨尊尚書省,充實六部,讓大宋的士人們感到皇權獨樹,相權漸重,武人要翻身,他們怎麽能坐視不理,便紛紛上書要求恢複三司,中書、門下二省的同時采取不合作的態度相對抗,意圖逼皇上分權,李綱下台,打壓武人。更有人向太上皇趙佶請願,想請他複出主政。
“陛下,現在朝中各部各司有令不行,推塞責,減官推行困難,整軍也是止步不前,這都是臣無能,還請陛下恩準另尋賢能!”李綱現在處於輿論的漩渦中,日子過得也很艱難,向趙檉請辭。
“李相,你是百官之首,自然事務繁雜,當然受到的委屈也最多,朕是知道的,不必放在心上,盡管放手去做,中興大宋還需你出力!”趙檉安慰道,李綱請辭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以退為進想獲得自己更多的支持;二是試探下自己對他的態度,那自己就給他吃顆定心丸。
“陛下,臣卻感身心俱疲,難以支持,還是讓臣歸田!”李綱聽罷再次行禮道。
“誒,朕知李相素有治國救民之誌,也敬你不畏艱難的錚錚風骨,此時隻是小有挫折便請辭豈是君子所為,如今大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外有女真虎視眈眈,內有匪患猖獗,皇兄還在北國,而朝中地方糜爛,貪官汙吏比比皆是,士人之中也是多談風花雪月,女真入侵正是立誌報國之時,可卻畏敵如虎,全然忘了聖人之教。如今形勢剛剛好轉。不知為國分憂,卻是高談闊論。不務實事,居廟堂之上。也隻是屍位素餐之徒!”李綱雖然極力掩飾,但是演技太差,眉毛都快飛了起來,想逃出趙檉的法眼也難,顯然再次請辭不過是慣例,等待自己的再次挽留,借以顯示主賢臣忠罷了。
“陛下英明,臣等豈敢不效死力!”李綱再次施禮道,不過他也聽出官家言中的憤怒。似乎對士人們十分不滿,心中也是含糊,現在士人們的地位也是當年太祖皇帝的一句話,才有了大宋士人們百年的風光。如今士人們在靖康之變中的表現實是強差人意,可以說是辜負了趙氏養士的本意,而這位新官家自幼混跡於武人之中,當然對武人本能的親近,對士人們偏見已生,現在又極力抬高武人的地位。如若處置不當,導致官家極力打壓士人,玩兒起了武人當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脖子終歸是硬不過刀子的。
“中興大宋。收複燕雲,直搗黃龍,迎回先帝。是我輩之任,不可輕言放棄。李相不要再提辭官之言了!”趙檉點點頭道,心中暗樂這李綱還不是完全不懂事的人。
“陛下。金人南下各地官員缺員甚多,而朝中官員在清查附逆中也被清除許多,各房各司多有空額,是不是早開恩科,為國選才,以補空缺?”李綱言道,他也知自己在朝中孤立,沒有親信,以致難以開展工作,而開科為國選才的同時,也可以從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開科自然勢在必行,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大宋開科選士,但是也導致過濫,許多賢能因不願與蔡京之流為伍,更有數不清的待選官員務閑,難以一展才華,或屈尊為小吏,不但徒耗國孥,亦埋沒了良才!”趙檉站起身在殿中轉了一圈言道,候在一邊的見喜偷樂,陛下這一轉不知道轉進去多少人了,如此又得把李相給‘賺’進去。
“陛下是想從舊官中選拔官員,充實朝廷和地方?”李綱言道,他知道官家是從地方上摸爬滾打上來的,想要瞞過他並不容易。
“也不盡然,新科和太學之人雖然頗有學問,也有意氣,但是苦讀之人不經世事,更無曆練,難知其中艱難,更不懂百姓疾苦,可大力從吏員中選拔一批上位,使一批新人下到地方為吏,積累經驗,增加曆練,以堪大用!”趙檉言道。
宋代的州、縣衙門中,除了zhongyāng所委派的官員外,還有很大數量的吏。在州一級zhèngfu裏,有孔目官、勾押官、開拆官、押司官,糧料官等等。在縣衙門裏,有押司、錄事、手分、貼司等。吏的來源有的是召募,有的是差派,也有選充。吏的名目繁多,最主要的職責是經手征收賦稅,處理獄訟,是封建統治集團中一個重要而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從社會功能上看,吏員為保證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起到了很大作用。官與吏在隻能上的區別就在於官主政令、吏主事務。也就是說官員主要是負責管理本部門或本地區的行政事務,側重於宏觀管理與控製,並有一定的決策權力,從而呈現出指導、管理、監督、協調等職能。
而吏胥從事的則是本部門的具體的實際的工作。執行其上司所下達的各項任務,其職能服務性和事務性比較突出。宋代吏胥遍布於各級zhèngfu組織中,由於zhongyāng集權製的加強和官僚政治的膨脹,作為相對duli的政治力量,在政治舞台上顯得更為活躍。
“陛下是yu行當年王相的‘吏士合一’之製,借以減官減員同時進行?”李綱反應很快,立刻想到了。
神宗年間,針對吏員過多曾經進行過剪裁,用王安石自己的話說就是‘吏祿足則政事舉,政事舉則所收放散之利也必不少’為此他提出了‘吏士合一’的主張,實行免疫法,讓商戶出錢增加吏祿,另一方麵同時實行倉法,即重罰貪贓枉法之吏。
後將此經驗推廣到京百司及地方機構,贓款百文即可問罪,十貫就刺配沙門島,不僅如此,還鼓勵人們檢舉揭發,給予百貫重賞。隻可惜,王安石的吏士合一的做法隨著變法失敗而半途而廢,本來有所改觀的吏治又恢複到了原來的**麵貌,
“不錯,吏員薪俸微薄,轉職極難,若能從中選拔人才為官,也可使他們安心辦事,還可減少開支,豈不是一舉兩得之事!”趙檉點頭道。雖然宋代吏人有出職入仕的規定,可能獲得一官半職的畢竟是少數,即便獲此殊榮,起碼也要熬上二三十年,所以這些人不得不另尋‘出路’。
“如今吏強官弱,陛下是想借此改變朝中和地方的格局,推動減冗之事,並換掉那些辦事不利的官員,但是吏胥名聲太惡,隻怕做出有損官聲的事情!”李綱點頭又搖頭道,這事情太大,這種啟用吏胥的事情在太祖時期就從用過,曾言:吏員猥多難以求其治,俸祿鮮薄未可則以廉,與其冗員而重費,不若省官而益俸。
“事在人為,開國之初,大宋上下政治清明,官吏皆能安心其事,便是由於注重整飭吏治,勤於督促,監司監察職能執行較好。慶曆新政時期,加強監司對州縣官的按察,為整飭吏治措施之一,使得‘老耆昏昧之人望風知懼,一時致仕者見多,州縣吏治有所澄清’,一切還在有為者擅用國法。”趙檉言道。
趙檉也知不止是宋,史籍中便滿是奸胥猾吏的記載,可客觀的講,不能隻看到其百般行弊的一麵,還應該注意到他們在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事實上宋代官員實行官、職、差遣分離的政策,造成官無久任、人無專責及政務不精的後果,他們大多不習法令,更鮮知舊例典故,薄書錢穀也非所長,均需依賴於對成案慣例的吏人。
但也有吏胥抓住官員不能久任的機會,並趁其不精政務而從中作弊,他們之間相互勾結,行奸滋事,給社會帶來危害。即使是賢明之官,也難以防備,吏強官弱的現象仍有增無減。
其次在行政事務中,一些精明強幹的吏人在得到官員信任的情況下其能力亦可充分發揮,除委事以吏外,也讓其參政議政,問以機宜,表明吏胥中不乏賢才。因此,吏胥階層在社會政治中的一般職能來說,他與整個官員隊伍一樣起著管理實施國家政務的作用。此外,吏胥作為相對duli的政治力量,在zhongyāng集權下,又成為製約官員的重要武器。
而吏強官弱,並非是吏胥的地位較之以前有多大改變,而是作為具有統治功能的一個政治階層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較之以前更加突出,當然這個作用是針對於特定的社會而言,既有維護社會穩定和鞏固統治的一麵,也有危害社會與瓦解統治的一麵。
“臣知會了!”李綱點頭道,官家此舉正是打破朝中僵局的利器,兩廂相爭,得利最大的是官家,其次便是自己,那麽自己的地位就將更加穩固。至於擔心吏胥作亂,而眾所周知,好的製度如能很好地執行,吏治定能清明,如不能很好地執行,必帶來吏治的**,而監司的失職更加快了局勢的惡化,終於導致今日困局…(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趙檉登基後,獨尊尚書省,充實六部,讓大宋的士人們感到皇權獨樹,相權漸重,武人要翻身,他們怎麽能坐視不理,便紛紛上書要求恢複三司,中書、門下二省的同時采取不合作的態度相對抗,意圖逼皇上分權,李綱下台,打壓武人。更有人向太上皇趙佶請願,想請他複出主政。
“陛下,現在朝中各部各司有令不行,推塞責,減官推行困難,整軍也是止步不前,這都是臣無能,還請陛下恩準另尋賢能!”李綱現在處於輿論的漩渦中,日子過得也很艱難,向趙檉請辭。
“李相,你是百官之首,自然事務繁雜,當然受到的委屈也最多,朕是知道的,不必放在心上,盡管放手去做,中興大宋還需你出力!”趙檉安慰道,李綱請辭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以退為進想獲得自己更多的支持;二是試探下自己對他的態度,那自己就給他吃顆定心丸。
“陛下,臣卻感身心俱疲,難以支持,還是讓臣歸田!”李綱聽罷再次行禮道。
“誒,朕知李相素有治國救民之誌,也敬你不畏艱難的錚錚風骨,此時隻是小有挫折便請辭豈是君子所為,如今大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外有女真虎視眈眈,內有匪患猖獗,皇兄還在北國,而朝中地方糜爛,貪官汙吏比比皆是,士人之中也是多談風花雪月,女真入侵正是立誌報國之時,可卻畏敵如虎,全然忘了聖人之教。如今形勢剛剛好轉。不知為國分憂,卻是高談闊論。不務實事,居廟堂之上。也隻是屍位素餐之徒!”李綱雖然極力掩飾,但是演技太差,眉毛都快飛了起來,想逃出趙檉的法眼也難,顯然再次請辭不過是慣例,等待自己的再次挽留,借以顯示主賢臣忠罷了。
“陛下英明,臣等豈敢不效死力!”李綱再次施禮道,不過他也聽出官家言中的憤怒。似乎對士人們十分不滿,心中也是含糊,現在士人們的地位也是當年太祖皇帝的一句話,才有了大宋士人們百年的風光。如今士人們在靖康之變中的表現實是強差人意,可以說是辜負了趙氏養士的本意,而這位新官家自幼混跡於武人之中,當然對武人本能的親近,對士人們偏見已生,現在又極力抬高武人的地位。如若處置不當,導致官家極力打壓士人,玩兒起了武人當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脖子終歸是硬不過刀子的。
“中興大宋。收複燕雲,直搗黃龍,迎回先帝。是我輩之任,不可輕言放棄。李相不要再提辭官之言了!”趙檉點點頭道,心中暗樂這李綱還不是完全不懂事的人。
“陛下。金人南下各地官員缺員甚多,而朝中官員在清查附逆中也被清除許多,各房各司多有空額,是不是早開恩科,為國選才,以補空缺?”李綱言道,他也知自己在朝中孤立,沒有親信,以致難以開展工作,而開科為國選才的同時,也可以從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開科自然勢在必行,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大宋開科選士,但是也導致過濫,許多賢能因不願與蔡京之流為伍,更有數不清的待選官員務閑,難以一展才華,或屈尊為小吏,不但徒耗國孥,亦埋沒了良才!”趙檉站起身在殿中轉了一圈言道,候在一邊的見喜偷樂,陛下這一轉不知道轉進去多少人了,如此又得把李相給‘賺’進去。
“陛下是想從舊官中選拔官員,充實朝廷和地方?”李綱言道,他知道官家是從地方上摸爬滾打上來的,想要瞞過他並不容易。
“也不盡然,新科和太學之人雖然頗有學問,也有意氣,但是苦讀之人不經世事,更無曆練,難知其中艱難,更不懂百姓疾苦,可大力從吏員中選拔一批上位,使一批新人下到地方為吏,積累經驗,增加曆練,以堪大用!”趙檉言道。
宋代的州、縣衙門中,除了zhongyāng所委派的官員外,還有很大數量的吏。在州一級zhèngfu裏,有孔目官、勾押官、開拆官、押司官,糧料官等等。在縣衙門裏,有押司、錄事、手分、貼司等。吏的來源有的是召募,有的是差派,也有選充。吏的名目繁多,最主要的職責是經手征收賦稅,處理獄訟,是封建統治集團中一個重要而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從社會功能上看,吏員為保證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起到了很大作用。官與吏在隻能上的區別就在於官主政令、吏主事務。也就是說官員主要是負責管理本部門或本地區的行政事務,側重於宏觀管理與控製,並有一定的決策權力,從而呈現出指導、管理、監督、協調等職能。
而吏胥從事的則是本部門的具體的實際的工作。執行其上司所下達的各項任務,其職能服務性和事務性比較突出。宋代吏胥遍布於各級zhèngfu組織中,由於zhongyāng集權製的加強和官僚政治的膨脹,作為相對duli的政治力量,在政治舞台上顯得更為活躍。
“陛下是yu行當年王相的‘吏士合一’之製,借以減官減員同時進行?”李綱反應很快,立刻想到了。
神宗年間,針對吏員過多曾經進行過剪裁,用王安石自己的話說就是‘吏祿足則政事舉,政事舉則所收放散之利也必不少’為此他提出了‘吏士合一’的主張,實行免疫法,讓商戶出錢增加吏祿,另一方麵同時實行倉法,即重罰貪贓枉法之吏。
後將此經驗推廣到京百司及地方機構,贓款百文即可問罪,十貫就刺配沙門島,不僅如此,還鼓勵人們檢舉揭發,給予百貫重賞。隻可惜,王安石的吏士合一的做法隨著變法失敗而半途而廢,本來有所改觀的吏治又恢複到了原來的**麵貌,
“不錯,吏員薪俸微薄,轉職極難,若能從中選拔人才為官,也可使他們安心辦事,還可減少開支,豈不是一舉兩得之事!”趙檉點頭道。雖然宋代吏人有出職入仕的規定,可能獲得一官半職的畢竟是少數,即便獲此殊榮,起碼也要熬上二三十年,所以這些人不得不另尋‘出路’。
“如今吏強官弱,陛下是想借此改變朝中和地方的格局,推動減冗之事,並換掉那些辦事不利的官員,但是吏胥名聲太惡,隻怕做出有損官聲的事情!”李綱點頭又搖頭道,這事情太大,這種啟用吏胥的事情在太祖時期就從用過,曾言:吏員猥多難以求其治,俸祿鮮薄未可則以廉,與其冗員而重費,不若省官而益俸。
“事在人為,開國之初,大宋上下政治清明,官吏皆能安心其事,便是由於注重整飭吏治,勤於督促,監司監察職能執行較好。慶曆新政時期,加強監司對州縣官的按察,為整飭吏治措施之一,使得‘老耆昏昧之人望風知懼,一時致仕者見多,州縣吏治有所澄清’,一切還在有為者擅用國法。”趙檉言道。
趙檉也知不止是宋,史籍中便滿是奸胥猾吏的記載,可客觀的講,不能隻看到其百般行弊的一麵,還應該注意到他們在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事實上宋代官員實行官、職、差遣分離的政策,造成官無久任、人無專責及政務不精的後果,他們大多不習法令,更鮮知舊例典故,薄書錢穀也非所長,均需依賴於對成案慣例的吏人。
但也有吏胥抓住官員不能久任的機會,並趁其不精政務而從中作弊,他們之間相互勾結,行奸滋事,給社會帶來危害。即使是賢明之官,也難以防備,吏強官弱的現象仍有增無減。
其次在行政事務中,一些精明強幹的吏人在得到官員信任的情況下其能力亦可充分發揮,除委事以吏外,也讓其參政議政,問以機宜,表明吏胥中不乏賢才。因此,吏胥階層在社會政治中的一般職能來說,他與整個官員隊伍一樣起著管理實施國家政務的作用。此外,吏胥作為相對duli的政治力量,在zhongyāng集權下,又成為製約官員的重要武器。
而吏強官弱,並非是吏胥的地位較之以前有多大改變,而是作為具有統治功能的一個政治階層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較之以前更加突出,當然這個作用是針對於特定的社會而言,既有維護社會穩定和鞏固統治的一麵,也有危害社會與瓦解統治的一麵。
“臣知會了!”李綱點頭道,官家此舉正是打破朝中僵局的利器,兩廂相爭,得利最大的是官家,其次便是自己,那麽自己的地位就將更加穩固。至於擔心吏胥作亂,而眾所周知,好的製度如能很好地執行,吏治定能清明,如不能很好地執行,必帶來吏治的**,而監司的失職更加快了局勢的惡化,終於導致今日困局…(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