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44集傳檄定三秦(2)入關
10月25日,清軍鄭州兵團全麵崩潰。
從24日夜到25日中午,在近一天的持續崩潰中,整個集團軍分-裂成了若幹團級和營級的獨立武裝,一路向西狂奔,並伴隨著大大小小的火並戰鬥。但是到了25日下午,大多數火並戰鬥停止了。因為有望快速搶到函穀關的途徑隻有一個:鐵路。而鐵路隻有一條,而且隻有反應最快的一個團和兩個營“搶到了”鐵路,並把其他大多數隊伍甩在了後麵。
所謂的“搶到鐵路”,其實就是搶到火車。這反應最快的三股武裝搶先搶到了火車頭和足夠的車廂,先後向西駛向函穀關。他們不但自己搶到了火車,而且沿途每到一站他們都要停一下,把站上能找得到的車皮車頭破壞一空,才繼續西行。
這樣後麵的大多數武裝發現,一旦落後就再也追不上了。因為每一站的車頭車廂都被燒掉炸掉了。從這裏到函穀關一二百公裏,沿途又都是窮地方,連汽車也搶不到。靠兩腿走得走到猴年馬月。要是強行軍的話,別說搶函穀關了,到那兒之前先得累趴下一大半。
於是後麵大多數“獨立武裝”的長官們都現實起來了,他們看到搶“鎮關侯”確實無望了,便紛紛約束部隊,掉頭往東,向明軍投降去了。這樣不管怎麽說,當團長的還能拿到10000明洋,當營長的還能拿到3000明洋呢。
很多官兵們都後悔:早知這樣,還不如原來好好打一仗,保陳司令當“關中王”呢。但是大家一看,整個十三集團軍這時候已經分崩離析了,再組織起防禦已經不可能了。明軍大部隊也占領鄭州、開進洛陽平原、追著後屁股攆過來了。這時候在反過頭去抵抗,真的是除了丟掉小命啥也撈不到。直接投降,當官的還能拿到獎金,當兵的也能保住性命,直接拿南明“綠卡”。也是很不錯了。
那些當兵的也都想開了,也都在自我平衡:雖然原先陳司令說得好,打死一個明軍士兵多少多少大洋、打掉一輛明軍坦克多少多少金子的,但那是要拿性命去搏的,金子再多也得有命花。就算僥幸不死,弄個缺胳膊少腿的,落個後半輩子殘廢,那金子再多,活得還有什麽味兒。所以說,還是老話說的好:平安是福、知足常樂啊!
……
25上午,明軍人民衛隊的輕型坦克呼嘯開過了鄭州城下,向西挺進。9點鍾,陸軍一個營和一個憲兵連舉行了象征性的入城式,在鄭州百姓如癡如醉的歡呼聲中,排著整齊隊列進駐鄭州。這支部隊將暫時駐紮在城內,維持鄭州秩序,防止發生之前的那種大規模血腥事件。
中午,明軍從北汝河走廊北上的部隊,和從鄭州、滎陽虎牢關西進的部隊,在洛陽城下會師。洛陽平原被拿下,洛陽正式光複。中午12點整,又是一個陸軍營和一個憲兵連舉行了象征性的入城式。和明軍先前攻克的每一座城市一樣,這兩樣東西:鞭炮和酒,立刻被老百姓搶購一空。十三朝古都洛陽,也彌漫在一片鞭炮聲和酒香之中。
洛陽以西130公裏外的函穀關,此刻正是炮聲隆隆,槍聲震天。
原先守備在函穀關的有兩個師,也是屬於第十三集團軍的。按道理他們兵力最強,而且函穀關就是他們的防地,如果要是搶“鎮關侯”的話,那支部隊也搶不過他們的。因此明軍為了調動鄭州、洛陽方麵部隊的“積極性”,就在傳單裏明確規定:這場“先入關者為侯”的競賽,原函穀關的守備部隊不得參加。即使他們守住函穀關,“鎮關侯”也不會封給他們。這樣就刺激了整個鄭州兵團都來投身這場“競賽”了。
到了25號早上,一個團坐著火車從東邊飛速奔來,在函穀關前停下,要求換防。
……
函穀關守軍編製是一個軍,由兩個師組成。軍司令部這一整夜都不停接到鄭州集團軍司令部的急電,命令他們緊急把住函穀關,不要放一兵一卒入關。命令一封比一封來的急促,而且每一封都是以陳旺武本人的名義落款的。函穀關軍長也早知道了東邊發生了什麽,也明白自己手中的函穀關奇貨可居,整個鄭州兵團都想得到它。他也知道陳旺武想利用控製函穀關守軍,重新控製鄭州兵團。
軍長也假意回複陳旺武,表示服從命令,同時加強防務,心裏琢磨著該怎麽用手裏的函穀關為自己謀最大的利益。
他知道,自己手裏也就兩個師,而且還是要塞師,出了工事,手裏就基本隻有輕武器了,連大炮都很少。而且交通工具缺乏,嚴重依賴後勤補給。這點兵力雖然可以控製函穀關,但是卻控製不了整個關中。所以“關中王”的夢,集團軍司令做得,自己做不得。
於是隻能退而求其次。他第二個念頭,就是想到要把住函穀關勒索明軍,逼明軍把“鎮關侯”封給自己。雖然明軍傳單上明確把自己排除出去了,但是明軍急於進函穀關,而函穀關又在自己手裏,那逼明軍把“鎮關侯”封給自己,貌似也不困難。
但是他轉念一想,這樣逼著明軍自食其言,無異於玩火。萬一把明軍惹急了強攻怎麽辦?如果當初整個鄭州兵團撤入關中、兵力後勤都很充足的情況下,那明軍未必願意強攻。但現在自己不過兩個師兵力,火力、兵力都遠遜於明軍,後勤也要依賴整個集團軍提供,而現在集團軍已經崩潰,等於說是隻有靠自己了……
……縱然是占有地勢優勢,又能守多久?手下弟兄可都盼著當大明人呢,有多大的把握讓他們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富貴,浴血奮戰?陳旺武手裏有兩個城市的銀行財富,又有實力勒索“關中王”,能開出讓麾下弟兄賣命的價碼來。自己開得出來嗎?
再說,進關的路可不止這一條。南邊還有武關。西邊還有大散關。鄭州兵團一垮,秦嶺和漢中的那幾個老弱病殘清軍還不望風而降?守在武關和大散關上的那幾個兵,敢跟明軍談條件?等明軍從那兩邊打進來了,有自己好看的……自己就這兩個師,總不至於再分兵去守武關和大散關吧?
最關鍵的,鄭州的黃河大橋到底有沒有炸掉,自己可還不知道……要是完好落在明軍手裏了,那明軍就可以先進山西,再回過頭來進關中……黃河上的浮橋渡口可不止一處……
思來想去,函穀關軍的軍長覺得,絕不能把住函穀關勒索明軍。那樣沒好果子吃。
但是,函穀關仍然要把住。因為,勒索明軍他不敢,勒索友軍他還是敢的。
……
25號早上,首先乘火車抵達函穀關的一個團,喜滋滋地下來,要求換防。但是,函穀關守軍司令提出了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要求――換防可以,拿錢來。
這個團長一愣,馬上想到這沒什麽奇怪的。“先入關者為侯”的消息,想必早就傳到這裏了。守關的這家夥看自己不在“鎮關侯候選人”上,估計又沒有膽子把住關勒索明軍,就開始勒索自己來了。
要在平時,對方是軍長,自己是團長,官大一級壓死人,這還差著三級呢,肯定得點頭哈腰的。但是現在雙方都知道自己的軍銜扛不了幾天了,回頭一投降,都是老百姓。所以軍長也不擺架子了,團長也不點頭哈腰了,雙方在地堡裏麵對麵坐著,喝著茶,像兩個生意人一樣討價還價起來。
團長先開價,願意簽下契約,當上侯爵後給軍長50萬銀洋。
軍長哈哈一笑,不幹。50萬大洋太少了,他就算直接帶隊投降明軍,光獎金就有50萬明洋。同樣是50萬,人家那可是明洋,比大洋值錢一倍。在他眼中,自己手裏的函穀關可遠遠不止這麽多錢。眼前隻能這小子要是拿在手裏,今後每年可就有50萬明洋的收入了。想用區區50萬大洋打發自己?他還太嫩了點。
團長表麵氣定神閑,但是心裏卻急得很。因為他隻是第一個到函穀關的,後麵還有許多人在追呢。
軍長也明白這個。他本來可以把住函穀關,等各路人馬都到齊了,再“拍賣”,函穀關由價高者得。那樣他能實現利益最大化。但是他不太敢這麽幹。一來等各路人馬都到期了,說不定明軍也就到了,那啥玩意兒都吹了。二來這麽幹太損了,太容易讓人懷恨在心。就算某個團長營長咬著牙、許諾他一大筆錢,但是人家投降後,那就是侯爺了。自己投降後也隻是個平頭百姓。按照軍長的邏輯,人家一個侯爺要是想報複自己的話,還不像碾死個螞蟻一樣?就算不報複自己,他要是賴賬的話,自己一個老百姓能把人家侯爺怎麽樣?
所以,這個軍長還是很現實的,他也不太敢勒索太高,太高了將來自己也不見得能拿得到。讓人家現付是不可能的。人家一個團長,就算再會斂財,當場也拿不出50萬大洋來。肯定要先“賒賬”,當了侯爺之後再還。
雙方你來我往,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後把價碼定在100萬大洋上。然後團長很會盤算,他又主動多給了15萬大洋,條件是函穀關守軍協助他守關,直到明軍到來。
本來他一個團的兵力,不一定能保證函穀關不被人家奪去。這樣一來,別人無論如何都奪不去了。
這個軍長盤算了一下,欣然同意。這樣的話,就等於是50萬明洋了。也就是說,這位侯爺第一年的年金要全歸自己了。
敲定後,兩人哈哈大笑,煞有介事地開酒幹杯。兩人都有一種“雙贏”的感覺。
……
25日早上到上午,先後又有一個團、一個營坐火車抵達函穀關。他們發現函穀關已經被先前的團占領,便聯合起來強攻。但是隻攻擊了一波,狹窄的山穀中躺倒了幾十具屍體,進攻者就發現,他們再也指揮不動軍隊了。原先手下弟兄們嚷嚷著要保自己當鎮關侯,嚷嚷的最凶的人,這時候是跑得最快的人。當初手下們的那種狂熱盡頭,在第一次攻擊中,就被機槍子彈打得一點不剩了。
關下的那一個團長和一個營長這才醒悟過來:原來就自己手下這幫人,讓他們搶先去“搶關”沒問題,要是別人已經搶到了,指望他們浴血奮戰的“攻關”,那純粹是癡心妄想。
“血的教訓”讓他們都現實起來,紛紛集合手下的弟兄,掉頭向東,投降明軍去了。
守在關上的那個團長,此刻後悔不迭:早知這麽好守,就不多花那15萬的冤枉錢了。
……
中午1:30,函穀關清軍看到,東邊的寶洛公路上,遙遙的出現了挎鬥摩托車和輕型坦克。坦克上飄揚著南明的旗幟。
明軍人民衛隊的先頭部隊到函穀關了。
函穀關守軍軍長已經撈得足足的了,也不敢再刁難明軍,立刻下令:各座工事掛出白旗,部隊放下武器,排列在公路兩側,等待受降。
明軍人民衛隊機械化步兵師一彈未發,四平八穩地從狹長幽深、兩側山體遍布機槍火炮堡壘的“函穀”中開過。
下午2:00,明軍先頭部隊通過函穀關。
下午3:30,明軍先頭部隊通過了左側是崇山峻嶺、右側是滔滔黃河的潼關,正式進入關中。
第44集傳檄定三秦(2)入關
10月25日,清軍鄭州兵團全麵崩潰。
從24日夜到25日中午,在近一天的持續崩潰中,整個集團軍分-裂成了若幹團級和營級的獨立武裝,一路向西狂奔,並伴隨著大大小小的火並戰鬥。但是到了25日下午,大多數火並戰鬥停止了。因為有望快速搶到函穀關的途徑隻有一個:鐵路。而鐵路隻有一條,而且隻有反應最快的一個團和兩個營“搶到了”鐵路,並把其他大多數隊伍甩在了後麵。
所謂的“搶到鐵路”,其實就是搶到火車。這反應最快的三股武裝搶先搶到了火車頭和足夠的車廂,先後向西駛向函穀關。他們不但自己搶到了火車,而且沿途每到一站他們都要停一下,把站上能找得到的車皮車頭破壞一空,才繼續西行。
這樣後麵的大多數武裝發現,一旦落後就再也追不上了。因為每一站的車頭車廂都被燒掉炸掉了。從這裏到函穀關一二百公裏,沿途又都是窮地方,連汽車也搶不到。靠兩腿走得走到猴年馬月。要是強行軍的話,別說搶函穀關了,到那兒之前先得累趴下一大半。
於是後麵大多數“獨立武裝”的長官們都現實起來了,他們看到搶“鎮關侯”確實無望了,便紛紛約束部隊,掉頭往東,向明軍投降去了。這樣不管怎麽說,當團長的還能拿到10000明洋,當營長的還能拿到3000明洋呢。
很多官兵們都後悔:早知這樣,還不如原來好好打一仗,保陳司令當“關中王”呢。但是大家一看,整個十三集團軍這時候已經分崩離析了,再組織起防禦已經不可能了。明軍大部隊也占領鄭州、開進洛陽平原、追著後屁股攆過來了。這時候在反過頭去抵抗,真的是除了丟掉小命啥也撈不到。直接投降,當官的還能拿到獎金,當兵的也能保住性命,直接拿南明“綠卡”。也是很不錯了。
那些當兵的也都想開了,也都在自我平衡:雖然原先陳司令說得好,打死一個明軍士兵多少多少大洋、打掉一輛明軍坦克多少多少金子的,但那是要拿性命去搏的,金子再多也得有命花。就算僥幸不死,弄個缺胳膊少腿的,落個後半輩子殘廢,那金子再多,活得還有什麽味兒。所以說,還是老話說的好:平安是福、知足常樂啊!
……
25上午,明軍人民衛隊的輕型坦克呼嘯開過了鄭州城下,向西挺進。9點鍾,陸軍一個營和一個憲兵連舉行了象征性的入城式,在鄭州百姓如癡如醉的歡呼聲中,排著整齊隊列進駐鄭州。這支部隊將暫時駐紮在城內,維持鄭州秩序,防止發生之前的那種大規模血腥事件。
中午,明軍從北汝河走廊北上的部隊,和從鄭州、滎陽虎牢關西進的部隊,在洛陽城下會師。洛陽平原被拿下,洛陽正式光複。中午12點整,又是一個陸軍營和一個憲兵連舉行了象征性的入城式。和明軍先前攻克的每一座城市一樣,這兩樣東西:鞭炮和酒,立刻被老百姓搶購一空。十三朝古都洛陽,也彌漫在一片鞭炮聲和酒香之中。
洛陽以西130公裏外的函穀關,此刻正是炮聲隆隆,槍聲震天。
原先守備在函穀關的有兩個師,也是屬於第十三集團軍的。按道理他們兵力最強,而且函穀關就是他們的防地,如果要是搶“鎮關侯”的話,那支部隊也搶不過他們的。因此明軍為了調動鄭州、洛陽方麵部隊的“積極性”,就在傳單裏明確規定:這場“先入關者為侯”的競賽,原函穀關的守備部隊不得參加。即使他們守住函穀關,“鎮關侯”也不會封給他們。這樣就刺激了整個鄭州兵團都來投身這場“競賽”了。
到了25號早上,一個團坐著火車從東邊飛速奔來,在函穀關前停下,要求換防。
……
函穀關守軍編製是一個軍,由兩個師組成。軍司令部這一整夜都不停接到鄭州集團軍司令部的急電,命令他們緊急把住函穀關,不要放一兵一卒入關。命令一封比一封來的急促,而且每一封都是以陳旺武本人的名義落款的。函穀關軍長也早知道了東邊發生了什麽,也明白自己手中的函穀關奇貨可居,整個鄭州兵團都想得到它。他也知道陳旺武想利用控製函穀關守軍,重新控製鄭州兵團。
軍長也假意回複陳旺武,表示服從命令,同時加強防務,心裏琢磨著該怎麽用手裏的函穀關為自己謀最大的利益。
他知道,自己手裏也就兩個師,而且還是要塞師,出了工事,手裏就基本隻有輕武器了,連大炮都很少。而且交通工具缺乏,嚴重依賴後勤補給。這點兵力雖然可以控製函穀關,但是卻控製不了整個關中。所以“關中王”的夢,集團軍司令做得,自己做不得。
於是隻能退而求其次。他第二個念頭,就是想到要把住函穀關勒索明軍,逼明軍把“鎮關侯”封給自己。雖然明軍傳單上明確把自己排除出去了,但是明軍急於進函穀關,而函穀關又在自己手裏,那逼明軍把“鎮關侯”封給自己,貌似也不困難。
但是他轉念一想,這樣逼著明軍自食其言,無異於玩火。萬一把明軍惹急了強攻怎麽辦?如果當初整個鄭州兵團撤入關中、兵力後勤都很充足的情況下,那明軍未必願意強攻。但現在自己不過兩個師兵力,火力、兵力都遠遜於明軍,後勤也要依賴整個集團軍提供,而現在集團軍已經崩潰,等於說是隻有靠自己了……
……縱然是占有地勢優勢,又能守多久?手下弟兄可都盼著當大明人呢,有多大的把握讓他們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富貴,浴血奮戰?陳旺武手裏有兩個城市的銀行財富,又有實力勒索“關中王”,能開出讓麾下弟兄賣命的價碼來。自己開得出來嗎?
再說,進關的路可不止這一條。南邊還有武關。西邊還有大散關。鄭州兵團一垮,秦嶺和漢中的那幾個老弱病殘清軍還不望風而降?守在武關和大散關上的那幾個兵,敢跟明軍談條件?等明軍從那兩邊打進來了,有自己好看的……自己就這兩個師,總不至於再分兵去守武關和大散關吧?
最關鍵的,鄭州的黃河大橋到底有沒有炸掉,自己可還不知道……要是完好落在明軍手裏了,那明軍就可以先進山西,再回過頭來進關中……黃河上的浮橋渡口可不止一處……
思來想去,函穀關軍的軍長覺得,絕不能把住函穀關勒索明軍。那樣沒好果子吃。
但是,函穀關仍然要把住。因為,勒索明軍他不敢,勒索友軍他還是敢的。
……
25號早上,首先乘火車抵達函穀關的一個團,喜滋滋地下來,要求換防。但是,函穀關守軍司令提出了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要求――換防可以,拿錢來。
這個團長一愣,馬上想到這沒什麽奇怪的。“先入關者為侯”的消息,想必早就傳到這裏了。守關的這家夥看自己不在“鎮關侯候選人”上,估計又沒有膽子把住關勒索明軍,就開始勒索自己來了。
要在平時,對方是軍長,自己是團長,官大一級壓死人,這還差著三級呢,肯定得點頭哈腰的。但是現在雙方都知道自己的軍銜扛不了幾天了,回頭一投降,都是老百姓。所以軍長也不擺架子了,團長也不點頭哈腰了,雙方在地堡裏麵對麵坐著,喝著茶,像兩個生意人一樣討價還價起來。
團長先開價,願意簽下契約,當上侯爵後給軍長50萬銀洋。
軍長哈哈一笑,不幹。50萬大洋太少了,他就算直接帶隊投降明軍,光獎金就有50萬明洋。同樣是50萬,人家那可是明洋,比大洋值錢一倍。在他眼中,自己手裏的函穀關可遠遠不止這麽多錢。眼前隻能這小子要是拿在手裏,今後每年可就有50萬明洋的收入了。想用區區50萬大洋打發自己?他還太嫩了點。
團長表麵氣定神閑,但是心裏卻急得很。因為他隻是第一個到函穀關的,後麵還有許多人在追呢。
軍長也明白這個。他本來可以把住函穀關,等各路人馬都到齊了,再“拍賣”,函穀關由價高者得。那樣他能實現利益最大化。但是他不太敢這麽幹。一來等各路人馬都到期了,說不定明軍也就到了,那啥玩意兒都吹了。二來這麽幹太損了,太容易讓人懷恨在心。就算某個團長營長咬著牙、許諾他一大筆錢,但是人家投降後,那就是侯爺了。自己投降後也隻是個平頭百姓。按照軍長的邏輯,人家一個侯爺要是想報複自己的話,還不像碾死個螞蟻一樣?就算不報複自己,他要是賴賬的話,自己一個老百姓能把人家侯爺怎麽樣?
所以,這個軍長還是很現實的,他也不太敢勒索太高,太高了將來自己也不見得能拿得到。讓人家現付是不可能的。人家一個團長,就算再會斂財,當場也拿不出50萬大洋來。肯定要先“賒賬”,當了侯爺之後再還。
雙方你來我往,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後把價碼定在100萬大洋上。然後團長很會盤算,他又主動多給了15萬大洋,條件是函穀關守軍協助他守關,直到明軍到來。
本來他一個團的兵力,不一定能保證函穀關不被人家奪去。這樣一來,別人無論如何都奪不去了。
這個軍長盤算了一下,欣然同意。這樣的話,就等於是50萬明洋了。也就是說,這位侯爺第一年的年金要全歸自己了。
敲定後,兩人哈哈大笑,煞有介事地開酒幹杯。兩人都有一種“雙贏”的感覺。
……
25日早上到上午,先後又有一個團、一個營坐火車抵達函穀關。他們發現函穀關已經被先前的團占領,便聯合起來強攻。但是隻攻擊了一波,狹窄的山穀中躺倒了幾十具屍體,進攻者就發現,他們再也指揮不動軍隊了。原先手下弟兄們嚷嚷著要保自己當鎮關侯,嚷嚷的最凶的人,這時候是跑得最快的人。當初手下們的那種狂熱盡頭,在第一次攻擊中,就被機槍子彈打得一點不剩了。
關下的那一個團長和一個營長這才醒悟過來:原來就自己手下這幫人,讓他們搶先去“搶關”沒問題,要是別人已經搶到了,指望他們浴血奮戰的“攻關”,那純粹是癡心妄想。
“血的教訓”讓他們都現實起來,紛紛集合手下的弟兄,掉頭向東,投降明軍去了。
守在關上的那個團長,此刻後悔不迭:早知這麽好守,就不多花那15萬的冤枉錢了。
……
中午1:30,函穀關清軍看到,東邊的寶洛公路上,遙遙的出現了挎鬥摩托車和輕型坦克。坦克上飄揚著南明的旗幟。
明軍人民衛隊的先頭部隊到函穀關了。
函穀關守軍軍長已經撈得足足的了,也不敢再刁難明軍,立刻下令:各座工事掛出白旗,部隊放下武器,排列在公路兩側,等待受降。
明軍人民衛隊機械化步兵師一彈未發,四平八穩地從狹長幽深、兩側山體遍布機槍火炮堡壘的“函穀”中開過。
下午2:00,明軍先頭部隊通過函穀關。
下午3:30,明軍先頭部隊通過了左側是崇山峻嶺、右側是滔滔黃河的潼關,正式進入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