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你這麽做是不是太過了?好歹歐陽萱算是在政府部門的一個元老,如果沒有他我們的政務體係都無法建設起來。如果沒有他,那我們文官體係也都沒有人能夠承擔起來了。可是夫君你現在居然讓他滾蛋,這樣不是在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嗎?可以說他是我們文官體係裏麵第一人,如果沒有他那恐怕也就沒有文官體係啊!甚至這些年的經濟發展,也都是他在負責。現在你讓他滾蛋,那不是在等於是讓他在事業巔峰的時候離開,有幾個人能夠受得了?何況,如果這樣,那夫君以後會被人怎麽看?”康同薇問道。
王國瑞搖頭說:“正因為整個文官體係都是他建立起來的,整個文官體係的人幾乎都是他的徒子徒孫,隻要他還在這個位置上,那也就會有很多人會以他為精神領袖。隻要他還在一天,那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不會分崩離析。所以他必須要走,不然整個文官體係裏麵也都是鐵板一塊,那我肯定壓力不小。我這幾年比較重視管理軍務,輕視了管理政務。我幾乎都把政務委托給他了,而我沒有能夠在政務體係裏麵安插我的太多人。軍隊體係我不用擔心,有胡偉、虹兒,還有海軍,甚至大大小小的派係也都不在少數。可是文官裏麵,我卻沒有能足夠製衡他的人,所以那我隻能夠用快刀斬亂麻的手段,那讓他滾蛋。”
“那以後不是君主立憲嗎?”鄭虹問道。
“你真的以為君主立憲那麽有用?當然,我允許所謂的君主立憲,可是並不代表我願意我自己作繭自縛,明白了嗎?我允許他們去限製我後代的權力,可是我卻不允許他們限製我的權力,明白了嗎?”
“當然。法律還是要製定的,憲法還是要有的。可是有了法律,可是執行與否那也就是要看各自的手段了。自古以來有多少法律製定了出來,然後被束之高閣?如果自古以來的那些權貴都能夠遵守法律,完完全全的按照法律來做事,那這個世界也都不會有什麽改朝換代的事情了。正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法律不能夠得到準確的執行。所以才會有那麽多改朝換代的事情。”
“這個法律是要有的,是維護國家最基礎的東西。可是能不能夠執行,那也要看這裏麵的博弈了。我不希望這部憲法會直接作用到我的頭上,明白了嗎?這部憲法作用到我後代頭上,我管不了,反而我還會支持。不過我卻不希望這部憲法能成為把我綁住的繩子。我可以利用法律來做我自己的事情,可是我卻不希望我被自己製定的法律來限製太多,明白了嗎?”
“哪怕君主立憲了之後,君王也都並非沒有權力。看看英國。英國自從那麽多那之前久已經實行了君主立憲。可是哪怕在數十年之前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君王還是有不小的權力的。而內閣還是無法有效的製衡君王,無法真正的把君王架空。而那個是因為當年資產階級其實內部也都不是鐵板一塊,當年的資產階級內部也都有不少的派係,他沒無法能夠擰成一股繩去對抗君權。隻要君王不打算繼續對他們下屠刀,那他們也都會選擇暫時妥協。君主立憲不過是一個互相妥協的產物罷了,而這個最終的根基也都是在互相妥協。不過這個妥協卻是建立在君權和資產階級的平衡之上的。”
“資產階級內部矛盾不小,所以他們雖然有強大的實力。準確來說他們其實比起君王強大,可是因為分裂而無法對於君王有效的威脅。而君王不同。君王雖然手裏麵的勢力不大,可是卻是非常團結的,這樣他們擰成一股繩對那些一盤散沙的資產階級,那自然還是有非常巨大的威懾力。而資產階級也都選擇了妥協,隻要君王不想著改變君主立憲,那他們也都選擇了妥協。”
“不過我們這裏不同。我們這裏並非是分成不同黨派的。隻要那個歐陽萱在這裏一天,那他們也都是一個黨派的。那些資產階級很容易和他們進行官商勾結,這樣很容易形成我這個君王權力和他們的政府權力會發生衝突。我不希望手下人在我活著到時候,擁有太多的權力。哪怕我明知道這些權力遲早是他們的,可是我也不希望我在活著的時候被奪走。明白了嗎?”
康同薇也都大概明白了王國瑞的意思,王國瑞這個其實是一個介乎於封建君王和新式君王之間的想法。封建君王可是權力非常巨大的,集中了各種權力,可以說是口含天憲的。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軍事權都歸屬於君王,而他們很少願意讓別人來分享權力的。自古以來為何說太子難當?那是因為太子一方麵是君王的繼承人,可是另一方麵也都是臣子。凡是一個稍微有所作為的君王,都不會允許別人來分享自己的權力,哪怕對方是自己的兒子。
任何一個君王對於太子,感情也都是非常尷尬的。如果作為一個父親和父皇,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力強大,能夠將來繼承皇位,讓江山穩固。可是另一方麵,卻也都非常擔心太子太過優秀,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地位。這個是一個非常尷尬而無奈的情況,那些太子一方麵要展現出自己的才華,讓自己父親看重自己,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另一方麵卻也都必須要“藏拙”,讓自己不要太過優秀而觸及了父親作為一個皇帝的底線。
這個聽起來很容易,可做起來卻非常的難。因為任何一個太子,也都不知道自己父皇心中的底線在哪裏。不同出身不同情況的皇帝,都有不同的底線。有些君王的容忍程度比較高,能夠容忍自己的兒子更優秀一些,甚至反而會認為自己兒子,或者甚至是臣子,比自己優秀是好事。麵對這種大度的君王,那太子甚至是臣子自然不用太過擔心。可是如果是一個小心眼的人,那說不定稍微優秀一些,都會被滅了。所以這個“度”非常難以掌握,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甚至,就連在位的皇帝,他自己也都未必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裏,根本無法用語言衡量,這種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王國瑞對於政府這一方,其實也就是皇帝對待“太子”的態度。王國瑞雖然明知道將來君主立憲成為了必然,他也遲早要把權力交給政府一方。可是他卻不希望自己活著的時候被搶走權力。就好比很多君王都知道太子遲早要繼承自己的皇位,可是那些皇帝卻不太能夠容許自己兒子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和自己爭奪權力,這個也就是區別了。
哪怕王國瑞知道未來政府肯定會接管自己的權力,不過他卻不希望政府過早的和自己爭奪權力。
“這個歐陽萱,可以說是搭建了整個政府體係的人。如果他還在,那整個政府幾乎都是他的人,那我當然不放心了。如果手下人都是一個黨派的,那作為上司如何能夠安心?自古以來臣子不鬥,那君王哪裏有安生日子可過?可是你不覺得現在這些歐陽萱手下的文官,也太和諧了嗎?”
歐陽萱手下的文官,也太和諧了,簡直是和諧到了不正常。不過這個也是王國瑞造成的,當時他把所有文官政府事務幾乎也都委托給了歐陽萱,王國瑞隻有在提供技術方麵會主動提供,幾乎其他也都是放手讓歐陽萱去做。所以這樣歐陽萱幾乎是財權事權一把抓,並且幾乎所有官員也都是歐陽萱來負責推薦的。而王國瑞雖然有人事部門,可是這個人事部門卻幾乎作用很小。因為這個人事部門更多的隻是負責政審罷了,審查他們有沒有不合適的行為,或者是加入了什麽黨派之類的人。而具體人事任命調動,更多的是由歐陽萱來推薦,人事部門隻是有審核權罷了,在認識任命方麵主動權非常差。
王國瑞當時為了避免政府內部產生爭鬥,所以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讓歐陽萱全權負責了。如果在創業初期內部也就是矛盾重重,那肯定是要崩盤的。反正當時王國瑞認為自己掌握了軍隊,那自然不怕人家能夠鬧事。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之前製度沒有建立,自然不怕他們鬧騰。可是現在一旦登基,君主立憲成為了必然。王國瑞可不希望那些文官反而有能力借用憲法來和自己搶奪權力,那可不好玩了。憲法是一個繩子,能夠一定程度捆住王國瑞。可是繩子也有講究的,如果足夠堅固,那自然能夠捆住王國瑞。不過王國瑞實力還是不錯的,完全可以撐爆這個繩子。
當然,哪怕繩子堅固,可是也要看使用繩子來捆綁王國瑞的那個人是否“有力”。如果“綁匪”雖然有了堅固的繩子,可是卻沒有足夠的力氣把那個“人質”捆結實,那也都是白搭。所以,王國瑞既然不能夠在繩子的堅固程度上解決問題,那隻能夠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那也就是給操控繩子的那個“綁匪”減少力量,讓他們的力量不足以綁住王國瑞。而最好的辦法,那也就是讓文官集團產生分裂。(未完待續。)
王國瑞搖頭說:“正因為整個文官體係都是他建立起來的,整個文官體係的人幾乎都是他的徒子徒孫,隻要他還在這個位置上,那也就會有很多人會以他為精神領袖。隻要他還在一天,那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不會分崩離析。所以他必須要走,不然整個文官體係裏麵也都是鐵板一塊,那我肯定壓力不小。我這幾年比較重視管理軍務,輕視了管理政務。我幾乎都把政務委托給他了,而我沒有能夠在政務體係裏麵安插我的太多人。軍隊體係我不用擔心,有胡偉、虹兒,還有海軍,甚至大大小小的派係也都不在少數。可是文官裏麵,我卻沒有能足夠製衡他的人,所以那我隻能夠用快刀斬亂麻的手段,那讓他滾蛋。”
“那以後不是君主立憲嗎?”鄭虹問道。
“你真的以為君主立憲那麽有用?當然,我允許所謂的君主立憲,可是並不代表我願意我自己作繭自縛,明白了嗎?我允許他們去限製我後代的權力,可是我卻不允許他們限製我的權力,明白了嗎?”
“當然。法律還是要製定的,憲法還是要有的。可是有了法律,可是執行與否那也就是要看各自的手段了。自古以來有多少法律製定了出來,然後被束之高閣?如果自古以來的那些權貴都能夠遵守法律,完完全全的按照法律來做事,那這個世界也都不會有什麽改朝換代的事情了。正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法律不能夠得到準確的執行。所以才會有那麽多改朝換代的事情。”
“這個法律是要有的,是維護國家最基礎的東西。可是能不能夠執行,那也要看這裏麵的博弈了。我不希望這部憲法會直接作用到我的頭上,明白了嗎?這部憲法作用到我後代頭上,我管不了,反而我還會支持。不過我卻不希望這部憲法能成為把我綁住的繩子。我可以利用法律來做我自己的事情,可是我卻不希望我被自己製定的法律來限製太多,明白了嗎?”
“哪怕君主立憲了之後,君王也都並非沒有權力。看看英國。英國自從那麽多那之前久已經實行了君主立憲。可是哪怕在數十年之前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君王還是有不小的權力的。而內閣還是無法有效的製衡君王,無法真正的把君王架空。而那個是因為當年資產階級其實內部也都不是鐵板一塊,當年的資產階級內部也都有不少的派係,他沒無法能夠擰成一股繩去對抗君權。隻要君王不打算繼續對他們下屠刀,那他們也都會選擇暫時妥協。君主立憲不過是一個互相妥協的產物罷了,而這個最終的根基也都是在互相妥協。不過這個妥協卻是建立在君權和資產階級的平衡之上的。”
“資產階級內部矛盾不小,所以他們雖然有強大的實力。準確來說他們其實比起君王強大,可是因為分裂而無法對於君王有效的威脅。而君王不同。君王雖然手裏麵的勢力不大,可是卻是非常團結的,這樣他們擰成一股繩對那些一盤散沙的資產階級,那自然還是有非常巨大的威懾力。而資產階級也都選擇了妥協,隻要君王不想著改變君主立憲,那他們也都選擇了妥協。”
“不過我們這裏不同。我們這裏並非是分成不同黨派的。隻要那個歐陽萱在這裏一天,那他們也都是一個黨派的。那些資產階級很容易和他們進行官商勾結,這樣很容易形成我這個君王權力和他們的政府權力會發生衝突。我不希望手下人在我活著到時候,擁有太多的權力。哪怕我明知道這些權力遲早是他們的,可是我也不希望我在活著的時候被奪走。明白了嗎?”
康同薇也都大概明白了王國瑞的意思,王國瑞這個其實是一個介乎於封建君王和新式君王之間的想法。封建君王可是權力非常巨大的,集中了各種權力,可以說是口含天憲的。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軍事權都歸屬於君王,而他們很少願意讓別人來分享權力的。自古以來為何說太子難當?那是因為太子一方麵是君王的繼承人,可是另一方麵也都是臣子。凡是一個稍微有所作為的君王,都不會允許別人來分享自己的權力,哪怕對方是自己的兒子。
任何一個君王對於太子,感情也都是非常尷尬的。如果作為一個父親和父皇,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力強大,能夠將來繼承皇位,讓江山穩固。可是另一方麵,卻也都非常擔心太子太過優秀,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地位。這個是一個非常尷尬而無奈的情況,那些太子一方麵要展現出自己的才華,讓自己父親看重自己,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另一方麵卻也都必須要“藏拙”,讓自己不要太過優秀而觸及了父親作為一個皇帝的底線。
這個聽起來很容易,可做起來卻非常的難。因為任何一個太子,也都不知道自己父皇心中的底線在哪裏。不同出身不同情況的皇帝,都有不同的底線。有些君王的容忍程度比較高,能夠容忍自己的兒子更優秀一些,甚至反而會認為自己兒子,或者甚至是臣子,比自己優秀是好事。麵對這種大度的君王,那太子甚至是臣子自然不用太過擔心。可是如果是一個小心眼的人,那說不定稍微優秀一些,都會被滅了。所以這個“度”非常難以掌握,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甚至,就連在位的皇帝,他自己也都未必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裏,根本無法用語言衡量,這種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王國瑞對於政府這一方,其實也就是皇帝對待“太子”的態度。王國瑞雖然明知道將來君主立憲成為了必然,他也遲早要把權力交給政府一方。可是他卻不希望自己活著的時候被搶走權力。就好比很多君王都知道太子遲早要繼承自己的皇位,可是那些皇帝卻不太能夠容許自己兒子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和自己爭奪權力,這個也就是區別了。
哪怕王國瑞知道未來政府肯定會接管自己的權力,不過他卻不希望政府過早的和自己爭奪權力。
“這個歐陽萱,可以說是搭建了整個政府體係的人。如果他還在,那整個政府幾乎都是他的人,那我當然不放心了。如果手下人都是一個黨派的,那作為上司如何能夠安心?自古以來臣子不鬥,那君王哪裏有安生日子可過?可是你不覺得現在這些歐陽萱手下的文官,也太和諧了嗎?”
歐陽萱手下的文官,也太和諧了,簡直是和諧到了不正常。不過這個也是王國瑞造成的,當時他把所有文官政府事務幾乎也都委托給了歐陽萱,王國瑞隻有在提供技術方麵會主動提供,幾乎其他也都是放手讓歐陽萱去做。所以這樣歐陽萱幾乎是財權事權一把抓,並且幾乎所有官員也都是歐陽萱來負責推薦的。而王國瑞雖然有人事部門,可是這個人事部門卻幾乎作用很小。因為這個人事部門更多的隻是負責政審罷了,審查他們有沒有不合適的行為,或者是加入了什麽黨派之類的人。而具體人事任命調動,更多的是由歐陽萱來推薦,人事部門隻是有審核權罷了,在認識任命方麵主動權非常差。
王國瑞當時為了避免政府內部產生爭鬥,所以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讓歐陽萱全權負責了。如果在創業初期內部也就是矛盾重重,那肯定是要崩盤的。反正當時王國瑞認為自己掌握了軍隊,那自然不怕人家能夠鬧事。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之前製度沒有建立,自然不怕他們鬧騰。可是現在一旦登基,君主立憲成為了必然。王國瑞可不希望那些文官反而有能力借用憲法來和自己搶奪權力,那可不好玩了。憲法是一個繩子,能夠一定程度捆住王國瑞。可是繩子也有講究的,如果足夠堅固,那自然能夠捆住王國瑞。不過王國瑞實力還是不錯的,完全可以撐爆這個繩子。
當然,哪怕繩子堅固,可是也要看使用繩子來捆綁王國瑞的那個人是否“有力”。如果“綁匪”雖然有了堅固的繩子,可是卻沒有足夠的力氣把那個“人質”捆結實,那也都是白搭。所以,王國瑞既然不能夠在繩子的堅固程度上解決問題,那隻能夠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那也就是給操控繩子的那個“綁匪”減少力量,讓他們的力量不足以綁住王國瑞。而最好的辦法,那也就是讓文官集團產生分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