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娘家離得近,結婚這幾年,大多數節日夫妻倆都是在程家過的。
今年自然不會例外,端午當天吃過早飯,一家三口就坐公交到了機械廠職工院。
一進職工院大門,程蔓就覺得院裏氣氛不太對,路上碰到的小孩還好,成年人卻都愁眉苦臉的,打招呼時臉上連個笑容都擠不出來。
等進了二十七號院,那感覺就更明顯了,院裏聚了七八個人,程樹偉、程亮父子也在其中,有人神情激動,也有人沒精打采,還有人愁得一個勁地抽煙。
看到程蔓一家三口,父子倆臉上倒是露出了笑容,程樹偉往人群外麵走了幾步問:“過來了。”
夫妻倆帶著閨女喊了人,簡單寒暄過後,就帶著閨女進了屋。
王秋梅在屋裏照顧孩子。
今年雖然是端午節,但醫院過年過節都是輪休,明嵐排了今天的班,早上吃過飯就出門了。
平時程亮在家時會幫忙照顧孩子,但李副廠長上位後一連串的操作下來,職工院裏的人心裏都充滿了怨氣,早飯還沒吃完,就有關係好的來找程樹偉父子商量對策。
可程亮雖然當著小組長,程樹偉也是老職工,但兩人連中層管理都不是,能商量得出什麽好對策,拗過李廠長的粗大腿?不過是湊在一起唉聲歎氣罷了。
王秋梅也想歎氣,程煜滿月酒那會,她還覺得他們家日子越過越好了,結果才多久啊,就出了這些幺蛾子。
雖然目前來看,李廠長這三把火隻對程進的影響比較大,他是組長,不管是超額完成工作量還是耗損低的獎勵標準提高,都能直接影響到他的工資,更不用說其他政策他也會更其他人一起受影響。
但李廠長上位才一個多月,就搞出了這些事,誰知道以後還會幹出什麽有損職工利益的事?
而且鄭廠長退下來前,程進升車間副主任這件事不說板上釘釘,概率也是很大的,一來他年年都是勞模,二來他帶的組年年都拿先進,他的名字,在廠裏領導那都是掛了號的。
可李廠長上位後,這事就不那麽準了。
說到這王秋梅忍不住道:“以往看著李廠長這人挺好的,性格溫和,也沒什麽架子,怎麽才當上廠長,他就變樣了?”
“估計是太心急了吧。”
鄭廠長不是機械廠初建時進來的老員工,他是老革、命,六十年代初轉業進的機械廠。因為當兵時級別高,他轉業到機械廠時職位就不低。
按道理來說,鄭廠長是不需要去一線待的,但他的人生格言是“不打無準備的仗”。而轉業到機械廠後,這裏就是他的戰場,所以入職後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請去一線車間待一年。
那一年裏,他每個車間都去過,每個崗位也輪轉過,對各崗位的熟悉度雖然沒辦法跟一線工人比,但廠裏這些領導沒人比他更清楚。
而且他熟悉的不僅是崗位,還有各車間的人員,誰有能力誰隻會空口說白話,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回到原職位後,他大刀闊斧地提出了改革,並任命了一批有用的人,在他們的建設下,機械廠才有了今天的輝煌。
因此,鄭廠長在廠裏很有威望,他在的那些年,李廠長這個副廠長當得像個透明人。
以至於他被傳上位時,像王秋梅這樣對機械廠領導班子沒那麽了解的職工家屬,想到他半天隻能憋出一句:“他人好像還行。”
哪怕是程樹偉這樣的一線職工,在腦子裏過完一遍,也想不出這些年他幹了什麽能耐事。
在一線職工眼裏,李副廠長是個性格溫和的透明人,可他真的願意當這個透明人嗎?
程蔓覺得他是不願意的。
隻是鄭廠長太強勢,在職工心裏又太有威望,他撼不動,才不得不收起棱角,老老實實地當了十幾年透明人。
前世程蔓聽過一句改編自名言的網絡用語,叫“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李廠長有沒有變態,程蔓不清楚,但他肯定壓抑了很久,所以上位後他爆發了。
他急於證明自己,也想迅速消除上一任廠長留下的影響,所以上位後他熊熊燃起了三把火。
他要用更高的產量、更多的利潤來證明他比鄭廠長更厲害。
但他漏算了局勢,改革開放四年了。
倒春寒即將過去,未來幾年裏,各種私營廠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再加上科技發展加快,機械廠現在還算領先的生產線,很快會失去現有的優勢。
如今機械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各大國營廠拿著條子才能搶到,但要不了兩年,局勢就會翻轉過來。
而產量一旦提上去,就不好再突然降下來,否則領導那裏過不去,職工知道了人心惶惶。機械廠撐到八十年代前後,終於撐不下去,迎來了產品大量積壓、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但這些話,程蔓沒有當著王秋梅的麵說出來。
說了又有什麽用呢,對機械廠的領導來說,她也隻是個小人物,就算她說出這些話,對未來也不會有任何好處。
甚至,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難道沒有人告訴過李廠長嗎?
不是的,謝瀾就曾提出來過,但他得到的結果不是問題被重視起來,而是被領導班子邊緣化。
告訴王秋梅這些事,不過是徒增她的煩惱而已。
至於王秋梅發愁的程進競爭車間副主任這件事,程蔓從一開始就沒看好過,因為這件事正好卡在了機械廠新舊領導更替的時間點。
如果鄭廠長在位時,能把人選定下來,升上去的可能會是程進。可這職位到現在還沒定下來,局勢就不一樣了。
李廠長為了掌握更多話語權,肯定會在車間副主任的職位上安插自己人,本來他這個人,提拔人就更看重關係。
而程進過去是在鄭廠長為首的領導班子那裏有了姓名,又沒像李廠長投誠過,這個崗位大概率是落不到他頭上的。
但這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李廠長的廠長位置坐不了幾年,等謝瀾上位,一切就都會好轉。
謝瀾提拔人更看重的是能力,隻要程進能熬過這幾年,且一直保持現在的工作態度和能力,以後前途不會差。
因此,程蔓隻安慰道:“您就不要太操心了,大哥有能力,總會有出頭的機會。”
“希望吧。”王秋梅歎氣,又問起程蔓學業上的事,畢業分配下來沒有。
程蔓是七七屆的大學生,本來應該是八一年冬天畢業,但那邊臨江大學正好改革製度,開始實行學分製,所以她提前了半年畢業。
畢業後程蔓直接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隻要不出意外,兩年內能畢業。
程蔓成績一直很好,這方麵自然不會有意外,今年六月,又或者說這個月月底,她就能拿到畢業證書。
而畢業分配一般都會提前下來,就像程亮,他讀的是三年製大專,工作就是大三最後一學期剛開學定下來的。
前陣子程蔓一家三口來參加程煜的滿月酒,王秋梅就問過一次,但當時她說在考慮,工作沒確定。
王秋梅想她是個有成算的,就沒多問。
可這都快六月底了,畢業去向總該確定了吧?
程蔓確實想好了,說道:“我不打算參加工作。”
“不參加工作?”王秋梅怔住,“那你想幹什麽?”
“我想自己做生意。”
“這……”
王秋梅不自覺擰起眉,她倒不是擔心程蔓不會做生意。
早幾年程蔓和程亮合夥做生意那些事,王秋梅都看在了眼裏,知道她這閨女有眼光有能力,要是下海做生意,肯定掙得比拿死工資多。
看被抓的“八大王”就知道了,年營業額個個過百萬,一年下來就算掙不到幾百萬,也能有十幾萬。
那可是十幾萬啊!
她男人都八級電工了,一個月收入都才一百出頭,一年下來是一
千二。
十幾萬,他們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掙到這麽多錢,可“八大王”一年就掙到了。
哪怕不看“八大王”,就看身邊那些做生意的,這幾年哪個不是鳥槍換炮,換完新房換媳婦。
直到去年“八大王”陸續被抓,這些以往神氣得鼻孔朝天的人才龜縮起來,直到今年形勢有所好轉,才陸續冒頭。
王秋梅擔心的是,形勢雖然有所好轉,但“八大王”也沒有放出來啊,萬一過幾個月局勢又變了怎麽辦?
王秋梅的擔憂,程蔓都覺得不是問題。
首先根據她前世的曆史,以及原著劇情,從今年年底開始,“八大王”會被陸續放出,到明年政策就會徹底明朗。
而且“八大王”被抓的原因其實不是國家不許做生意,也有他們經營不夠規範、生意太大槍打出頭鳥等方麵原因。
“八大王”是被抓了,可街上不還有那麽多做生意的嗎?
程蔓相信,隻要她把握好其中的線,就不會有問題。
本來她也沒打算一畢業就開張做生意,會再看看形勢做決定,但最遲明年春天,她這生意肯定會坐起來。
她不聽從分配,也是有考慮這方麵的原因。
就算她聽分配進了單位,最多也隻會在裏麵待一年半載,時間太短,事業上不會有多大起色,可能還忙得團團轉。
與其這樣,她還不如趁這時間放鬆放鬆,多收集點信息,對後麵創業也有幫助。
關於未來,程蔓不好透露太多,但這幾年他們身邊做生意的越來越多,例子信手拈來,王秋梅心底的疑慮雖然沒有完全被打消,但也沒有強烈反對。
她這閨女向來是個有主意的,決定好的事,不會輕易改變。
王秋梅隻好問:“你打算做什麽生意?”
“我還在考慮。”
王秋梅噎了下問:“你還在考慮就說要做生意?”這也太不靠譜了。
程蔓卻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說道:“生意方向有了兩個,但做哪一個,我想先跟二哥談談再說。”
“亮子?”王秋梅頓了頓問,“你是打算找他合夥?可他有工作啊,你們要怎麽合作?”
程蔓當然知道程亮有工作,可這不是機械廠發生變故了嘛,但她沒說得太明白,隻道:“還沒定呢,我跟二哥談過之後再告訴您。”
見從閨女這聞不出來什麽,王秋梅隻好說:“那行吧,你們商量好再說。”
……
四醫院有自己的食堂,但夥食比較一般,而且明嵐吃了好幾年早膩了。正好職工院離她工作的醫院很近,中午吃完飯程亮就踩著自行車去給她送飯了。
等她吃完再膩歪會,回來已經一點多。
剛進門,程蔓就叫住了他,到他家裏聊天。
因為明嵐上班的醫院離職工院比較近,又考慮到她跟程亮工作都比較忙,跟王秋梅夫妻住在一起能有個照應。
所以結婚後程亮和明嵐並沒有搬出去住,當然他們也沒一直睡在兩人結婚前,程亮住的那間屋裏。
那間屋子本來就是隔出來的,程亮一個人住著還算寬鬆,兩個人兩個人住就有點緊了。要是沒錢,住得緊巴點也就算了,可程亮手頭寬鬆,自然不想擠著住。
考慮過後,程亮就把隔壁鄰居的兩間屋子給買了下來。
因為程亮給的價格高於市價,所以鄰居沒怎麽猶豫就答應了,拿到錢後他們也沒亂花,轉頭就去其他地方買了三間房。
程亮跟人談交易時,根本沒跟家裏其他人通氣,等王秋梅知道他當了冤大頭,氣得把他一通罵。
罵歸罵,其實王秋梅心裏也沒那麽生氣,兒子有其他房子不去住,特意在她住的地方旁邊買房是為什麽?
還不是舍不得跟他們分開住嗎?
她隻是心疼多出的那筆錢。
可話說回來,錢是程亮自己掙的,房子也買都買了,她還能有什麽辦法?罵完之後隻能繼續為兒子準備婚事。
程亮買的這兩間房,房主家裏人也不少,這些年屋子隔了又隔,每個房間都隻巴掌大,比程家人住得都憋屈。
所以房子到手後,程亮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隔斷都拆了。
兩個單間,一間當主臥,夫妻倆自己住,一間當客飯廳,用來吃飯招待客人。
本來程亮還想讓王秋梅把他們住的房子隔斷也拆掉,然後再把屋子粉刷一遍,這樣他們能住得寬鬆點,更舒坦。
至於裝修的錢,則都由他來出。
但王秋梅覺得隔斷是她當初花錢裝的,現在又花錢拆掉,哪怕這錢是程亮來出,她心裏還是會舍不得。而且他們二十來年都住過來了,再多住幾十年也無所謂,就沒同意拆。
所以程亮買的那兩間房重裝時,程家這兩間屋子沒動,還是原來的樣。
程蔓他們節假日過來,也更習慣待在王秋梅這邊,人多到坐不下時才會去程亮那邊大客廳坐。
程亮夫妻住的這兩間房裝修得確實不錯,不僅牆壁重新粉刷,窗框也換了新的,顏色和地磚是同色係。
從客廳門進去,左邊靠窗擺著鞋櫃,往裏是靠牆壁擺著的長方形飯桌,再過去高低組合的鬥櫃、沙發、茶幾還有電冰箱。
程亮早就惦記上電冰箱了,但住在家裏的時候他不太敢買,怕王秋梅知道了說他。直到跟明嵐結婚,他才找到機會將電冰箱搬回來。
他以明嵐不會做衣服為由,在跟她爸媽談彩禮時,主動將三大件中的縫紉機換成了電冰箱。
電冰箱是稀罕東西,比縫紉機貴多了,他願意買,明嵐父母自然高興,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然後他就跟王秋梅說了電冰箱換縫紉機的事,當然他沒說電冰箱是明家要的,隻說他主動提的,免得明嵐還沒嫁過來,他媽就對兒媳婦有意見。
之後他又強調明嵐父母嫁女兒不圖彩禮,□□和三大件都會陪嫁回來,聽到這話,本來還心痛著的王秋梅自然沒了意見。
於是結婚後,程亮高高興興地用上了電冰箱。
進到客廳,程亮第一件事就是去開冰箱門,從裏麵拿出兩根雪糕,六月中天氣已經熱起來,他又去醫院送了飯,這會喉嚨正幹著。
遞一根雪糕給程蔓後,程亮就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撕開包裝咬下最上麵的綠豆後,嚼咽下去後問:“你找我談什麽?”
程蔓沒有藏著掖著,開門見山地問:“你想不想出來做生意?”
程亮愣住:“你怎麽突然問我這事?”問完想起程蔓馬上就要畢業,問道,“你不打算聽分配參加工作,想直接做生意?”
“對,”程蔓坦然點頭,“李廠長這個人當二把手還行,但沒能力領導一個萬人大廠,以後機械廠會越來越亂,你要是想做生意,這時候正合適跳出來。”
程亮雖然是搞技術的,但目光並不短淺,李廠長最近的動作他也看得直搖頭。但他畢竟在機械廠幹了兩年多,媳婦又剛生產,所以有點猶豫,想了會問:“你打算做什麽生意?”
“我目前有兩個打算,一個是開輔導班搞教培,這個投入小一點,但盈利也可能會慢一點。另一個是做電器生意,做這個生意投入會大一些,而且我們可能得去深市一趟,優勢是打通渠道後來錢快。”
程亮能理解程蔓為什麽找自己合作電器生意,一來他擅長修理,跟這也算沾邊,二來她孤身一人去深市太危險,肯定得找人合作。
但開輔導班的話,他其實幫不上什麽忙,其實沒什麽必要找他合夥。
程亮怎麽想,也怎麽問了出來。
程蔓聞言,回答說道:“因為你當初找人合夥做收音機生意時,第一個想到了我。”
當初他不嫌棄她不懂,願意跟她合作,所以她現在不會因為他可能幫不上忙,而將他隔離在外。:,m..,.
今年自然不會例外,端午當天吃過早飯,一家三口就坐公交到了機械廠職工院。
一進職工院大門,程蔓就覺得院裏氣氛不太對,路上碰到的小孩還好,成年人卻都愁眉苦臉的,打招呼時臉上連個笑容都擠不出來。
等進了二十七號院,那感覺就更明顯了,院裏聚了七八個人,程樹偉、程亮父子也在其中,有人神情激動,也有人沒精打采,還有人愁得一個勁地抽煙。
看到程蔓一家三口,父子倆臉上倒是露出了笑容,程樹偉往人群外麵走了幾步問:“過來了。”
夫妻倆帶著閨女喊了人,簡單寒暄過後,就帶著閨女進了屋。
王秋梅在屋裏照顧孩子。
今年雖然是端午節,但醫院過年過節都是輪休,明嵐排了今天的班,早上吃過飯就出門了。
平時程亮在家時會幫忙照顧孩子,但李副廠長上位後一連串的操作下來,職工院裏的人心裏都充滿了怨氣,早飯還沒吃完,就有關係好的來找程樹偉父子商量對策。
可程亮雖然當著小組長,程樹偉也是老職工,但兩人連中層管理都不是,能商量得出什麽好對策,拗過李廠長的粗大腿?不過是湊在一起唉聲歎氣罷了。
王秋梅也想歎氣,程煜滿月酒那會,她還覺得他們家日子越過越好了,結果才多久啊,就出了這些幺蛾子。
雖然目前來看,李廠長這三把火隻對程進的影響比較大,他是組長,不管是超額完成工作量還是耗損低的獎勵標準提高,都能直接影響到他的工資,更不用說其他政策他也會更其他人一起受影響。
但李廠長上位才一個多月,就搞出了這些事,誰知道以後還會幹出什麽有損職工利益的事?
而且鄭廠長退下來前,程進升車間副主任這件事不說板上釘釘,概率也是很大的,一來他年年都是勞模,二來他帶的組年年都拿先進,他的名字,在廠裏領導那都是掛了號的。
可李廠長上位後,這事就不那麽準了。
說到這王秋梅忍不住道:“以往看著李廠長這人挺好的,性格溫和,也沒什麽架子,怎麽才當上廠長,他就變樣了?”
“估計是太心急了吧。”
鄭廠長不是機械廠初建時進來的老員工,他是老革、命,六十年代初轉業進的機械廠。因為當兵時級別高,他轉業到機械廠時職位就不低。
按道理來說,鄭廠長是不需要去一線待的,但他的人生格言是“不打無準備的仗”。而轉業到機械廠後,這裏就是他的戰場,所以入職後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請去一線車間待一年。
那一年裏,他每個車間都去過,每個崗位也輪轉過,對各崗位的熟悉度雖然沒辦法跟一線工人比,但廠裏這些領導沒人比他更清楚。
而且他熟悉的不僅是崗位,還有各車間的人員,誰有能力誰隻會空口說白話,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回到原職位後,他大刀闊斧地提出了改革,並任命了一批有用的人,在他們的建設下,機械廠才有了今天的輝煌。
因此,鄭廠長在廠裏很有威望,他在的那些年,李廠長這個副廠長當得像個透明人。
以至於他被傳上位時,像王秋梅這樣對機械廠領導班子沒那麽了解的職工家屬,想到他半天隻能憋出一句:“他人好像還行。”
哪怕是程樹偉這樣的一線職工,在腦子裏過完一遍,也想不出這些年他幹了什麽能耐事。
在一線職工眼裏,李副廠長是個性格溫和的透明人,可他真的願意當這個透明人嗎?
程蔓覺得他是不願意的。
隻是鄭廠長太強勢,在職工心裏又太有威望,他撼不動,才不得不收起棱角,老老實實地當了十幾年透明人。
前世程蔓聽過一句改編自名言的網絡用語,叫“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李廠長有沒有變態,程蔓不清楚,但他肯定壓抑了很久,所以上位後他爆發了。
他急於證明自己,也想迅速消除上一任廠長留下的影響,所以上位後他熊熊燃起了三把火。
他要用更高的產量、更多的利潤來證明他比鄭廠長更厲害。
但他漏算了局勢,改革開放四年了。
倒春寒即將過去,未來幾年裏,各種私營廠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再加上科技發展加快,機械廠現在還算領先的生產線,很快會失去現有的優勢。
如今機械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各大國營廠拿著條子才能搶到,但要不了兩年,局勢就會翻轉過來。
而產量一旦提上去,就不好再突然降下來,否則領導那裏過不去,職工知道了人心惶惶。機械廠撐到八十年代前後,終於撐不下去,迎來了產品大量積壓、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但這些話,程蔓沒有當著王秋梅的麵說出來。
說了又有什麽用呢,對機械廠的領導來說,她也隻是個小人物,就算她說出這些話,對未來也不會有任何好處。
甚至,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難道沒有人告訴過李廠長嗎?
不是的,謝瀾就曾提出來過,但他得到的結果不是問題被重視起來,而是被領導班子邊緣化。
告訴王秋梅這些事,不過是徒增她的煩惱而已。
至於王秋梅發愁的程進競爭車間副主任這件事,程蔓從一開始就沒看好過,因為這件事正好卡在了機械廠新舊領導更替的時間點。
如果鄭廠長在位時,能把人選定下來,升上去的可能會是程進。可這職位到現在還沒定下來,局勢就不一樣了。
李廠長為了掌握更多話語權,肯定會在車間副主任的職位上安插自己人,本來他這個人,提拔人就更看重關係。
而程進過去是在鄭廠長為首的領導班子那裏有了姓名,又沒像李廠長投誠過,這個崗位大概率是落不到他頭上的。
但這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李廠長的廠長位置坐不了幾年,等謝瀾上位,一切就都會好轉。
謝瀾提拔人更看重的是能力,隻要程進能熬過這幾年,且一直保持現在的工作態度和能力,以後前途不會差。
因此,程蔓隻安慰道:“您就不要太操心了,大哥有能力,總會有出頭的機會。”
“希望吧。”王秋梅歎氣,又問起程蔓學業上的事,畢業分配下來沒有。
程蔓是七七屆的大學生,本來應該是八一年冬天畢業,但那邊臨江大學正好改革製度,開始實行學分製,所以她提前了半年畢業。
畢業後程蔓直接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隻要不出意外,兩年內能畢業。
程蔓成績一直很好,這方麵自然不會有意外,今年六月,又或者說這個月月底,她就能拿到畢業證書。
而畢業分配一般都會提前下來,就像程亮,他讀的是三年製大專,工作就是大三最後一學期剛開學定下來的。
前陣子程蔓一家三口來參加程煜的滿月酒,王秋梅就問過一次,但當時她說在考慮,工作沒確定。
王秋梅想她是個有成算的,就沒多問。
可這都快六月底了,畢業去向總該確定了吧?
程蔓確實想好了,說道:“我不打算參加工作。”
“不參加工作?”王秋梅怔住,“那你想幹什麽?”
“我想自己做生意。”
“這……”
王秋梅不自覺擰起眉,她倒不是擔心程蔓不會做生意。
早幾年程蔓和程亮合夥做生意那些事,王秋梅都看在了眼裏,知道她這閨女有眼光有能力,要是下海做生意,肯定掙得比拿死工資多。
看被抓的“八大王”就知道了,年營業額個個過百萬,一年下來就算掙不到幾百萬,也能有十幾萬。
那可是十幾萬啊!
她男人都八級電工了,一個月收入都才一百出頭,一年下來是一
千二。
十幾萬,他們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掙到這麽多錢,可“八大王”一年就掙到了。
哪怕不看“八大王”,就看身邊那些做生意的,這幾年哪個不是鳥槍換炮,換完新房換媳婦。
直到去年“八大王”陸續被抓,這些以往神氣得鼻孔朝天的人才龜縮起來,直到今年形勢有所好轉,才陸續冒頭。
王秋梅擔心的是,形勢雖然有所好轉,但“八大王”也沒有放出來啊,萬一過幾個月局勢又變了怎麽辦?
王秋梅的擔憂,程蔓都覺得不是問題。
首先根據她前世的曆史,以及原著劇情,從今年年底開始,“八大王”會被陸續放出,到明年政策就會徹底明朗。
而且“八大王”被抓的原因其實不是國家不許做生意,也有他們經營不夠規範、生意太大槍打出頭鳥等方麵原因。
“八大王”是被抓了,可街上不還有那麽多做生意的嗎?
程蔓相信,隻要她把握好其中的線,就不會有問題。
本來她也沒打算一畢業就開張做生意,會再看看形勢做決定,但最遲明年春天,她這生意肯定會坐起來。
她不聽從分配,也是有考慮這方麵的原因。
就算她聽分配進了單位,最多也隻會在裏麵待一年半載,時間太短,事業上不會有多大起色,可能還忙得團團轉。
與其這樣,她還不如趁這時間放鬆放鬆,多收集點信息,對後麵創業也有幫助。
關於未來,程蔓不好透露太多,但這幾年他們身邊做生意的越來越多,例子信手拈來,王秋梅心底的疑慮雖然沒有完全被打消,但也沒有強烈反對。
她這閨女向來是個有主意的,決定好的事,不會輕易改變。
王秋梅隻好問:“你打算做什麽生意?”
“我還在考慮。”
王秋梅噎了下問:“你還在考慮就說要做生意?”這也太不靠譜了。
程蔓卻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說道:“生意方向有了兩個,但做哪一個,我想先跟二哥談談再說。”
“亮子?”王秋梅頓了頓問,“你是打算找他合夥?可他有工作啊,你們要怎麽合作?”
程蔓當然知道程亮有工作,可這不是機械廠發生變故了嘛,但她沒說得太明白,隻道:“還沒定呢,我跟二哥談過之後再告訴您。”
見從閨女這聞不出來什麽,王秋梅隻好說:“那行吧,你們商量好再說。”
……
四醫院有自己的食堂,但夥食比較一般,而且明嵐吃了好幾年早膩了。正好職工院離她工作的醫院很近,中午吃完飯程亮就踩著自行車去給她送飯了。
等她吃完再膩歪會,回來已經一點多。
剛進門,程蔓就叫住了他,到他家裏聊天。
因為明嵐上班的醫院離職工院比較近,又考慮到她跟程亮工作都比較忙,跟王秋梅夫妻住在一起能有個照應。
所以結婚後程亮和明嵐並沒有搬出去住,當然他們也沒一直睡在兩人結婚前,程亮住的那間屋裏。
那間屋子本來就是隔出來的,程亮一個人住著還算寬鬆,兩個人兩個人住就有點緊了。要是沒錢,住得緊巴點也就算了,可程亮手頭寬鬆,自然不想擠著住。
考慮過後,程亮就把隔壁鄰居的兩間屋子給買了下來。
因為程亮給的價格高於市價,所以鄰居沒怎麽猶豫就答應了,拿到錢後他們也沒亂花,轉頭就去其他地方買了三間房。
程亮跟人談交易時,根本沒跟家裏其他人通氣,等王秋梅知道他當了冤大頭,氣得把他一通罵。
罵歸罵,其實王秋梅心裏也沒那麽生氣,兒子有其他房子不去住,特意在她住的地方旁邊買房是為什麽?
還不是舍不得跟他們分開住嗎?
她隻是心疼多出的那筆錢。
可話說回來,錢是程亮自己掙的,房子也買都買了,她還能有什麽辦法?罵完之後隻能繼續為兒子準備婚事。
程亮買的這兩間房,房主家裏人也不少,這些年屋子隔了又隔,每個房間都隻巴掌大,比程家人住得都憋屈。
所以房子到手後,程亮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隔斷都拆了。
兩個單間,一間當主臥,夫妻倆自己住,一間當客飯廳,用來吃飯招待客人。
本來程亮還想讓王秋梅把他們住的房子隔斷也拆掉,然後再把屋子粉刷一遍,這樣他們能住得寬鬆點,更舒坦。
至於裝修的錢,則都由他來出。
但王秋梅覺得隔斷是她當初花錢裝的,現在又花錢拆掉,哪怕這錢是程亮來出,她心裏還是會舍不得。而且他們二十來年都住過來了,再多住幾十年也無所謂,就沒同意拆。
所以程亮買的那兩間房重裝時,程家這兩間屋子沒動,還是原來的樣。
程蔓他們節假日過來,也更習慣待在王秋梅這邊,人多到坐不下時才會去程亮那邊大客廳坐。
程亮夫妻住的這兩間房裝修得確實不錯,不僅牆壁重新粉刷,窗框也換了新的,顏色和地磚是同色係。
從客廳門進去,左邊靠窗擺著鞋櫃,往裏是靠牆壁擺著的長方形飯桌,再過去高低組合的鬥櫃、沙發、茶幾還有電冰箱。
程亮早就惦記上電冰箱了,但住在家裏的時候他不太敢買,怕王秋梅知道了說他。直到跟明嵐結婚,他才找到機會將電冰箱搬回來。
他以明嵐不會做衣服為由,在跟她爸媽談彩禮時,主動將三大件中的縫紉機換成了電冰箱。
電冰箱是稀罕東西,比縫紉機貴多了,他願意買,明嵐父母自然高興,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然後他就跟王秋梅說了電冰箱換縫紉機的事,當然他沒說電冰箱是明家要的,隻說他主動提的,免得明嵐還沒嫁過來,他媽就對兒媳婦有意見。
之後他又強調明嵐父母嫁女兒不圖彩禮,□□和三大件都會陪嫁回來,聽到這話,本來還心痛著的王秋梅自然沒了意見。
於是結婚後,程亮高高興興地用上了電冰箱。
進到客廳,程亮第一件事就是去開冰箱門,從裏麵拿出兩根雪糕,六月中天氣已經熱起來,他又去醫院送了飯,這會喉嚨正幹著。
遞一根雪糕給程蔓後,程亮就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撕開包裝咬下最上麵的綠豆後,嚼咽下去後問:“你找我談什麽?”
程蔓沒有藏著掖著,開門見山地問:“你想不想出來做生意?”
程亮愣住:“你怎麽突然問我這事?”問完想起程蔓馬上就要畢業,問道,“你不打算聽分配參加工作,想直接做生意?”
“對,”程蔓坦然點頭,“李廠長這個人當二把手還行,但沒能力領導一個萬人大廠,以後機械廠會越來越亂,你要是想做生意,這時候正合適跳出來。”
程亮雖然是搞技術的,但目光並不短淺,李廠長最近的動作他也看得直搖頭。但他畢竟在機械廠幹了兩年多,媳婦又剛生產,所以有點猶豫,想了會問:“你打算做什麽生意?”
“我目前有兩個打算,一個是開輔導班搞教培,這個投入小一點,但盈利也可能會慢一點。另一個是做電器生意,做這個生意投入會大一些,而且我們可能得去深市一趟,優勢是打通渠道後來錢快。”
程亮能理解程蔓為什麽找自己合作電器生意,一來他擅長修理,跟這也算沾邊,二來她孤身一人去深市太危險,肯定得找人合作。
但開輔導班的話,他其實幫不上什麽忙,其實沒什麽必要找他合夥。
程亮怎麽想,也怎麽問了出來。
程蔓聞言,回答說道:“因為你當初找人合夥做收音機生意時,第一個想到了我。”
當初他不嫌棄她不懂,願意跟她合作,所以她現在不會因為他可能幫不上忙,而將他隔離在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