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五金配件經營部後,程亮就載著程蔓去了糕點鋪。


    程蔓簡單複述了下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道:“周育東這個人心眼比較小,後麵可能會報複我們,如果您這邊擔心受牽連,我們可以另外找地方。”


    林玉紅擺手說:“沒事,他敢來我這裏鬧事,我就敢上報上去。”


    雖然他們糕點鋪門麵不大,員工加上她也才三個人,但怎麽說都是國營單位,不怕人來鬧事。


    程蔓怕林玉紅想得太簡單,提醒道:“鬧事他估計不敢,但您容許我們借用店鋪插座的行為,可能不那麽正規,如果他舉報……”


    後麵的話程蔓沒說,但她覺得林玉紅應該能想到。


    事實也的確如此,林玉紅挑眉問:“你是擔心上麵領導知道了,記我的過?”


    “差不多。”


    林玉紅笑開了道:“你放心,我不是姓周的那樣見錢眼開的人,這事呢,我早就跟上麵提過,不怕他舉報。”


    “您上麵的領導知道?”程蔓臉上有毫不掩飾的驚訝,“他們同意您讓我們借用插座?”


    林玉紅點頭:“是不是很驚訝?”


    程蔓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確實有點。”


    其實借用插座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收音機耗電量又不大,聽一天也花不了幾毛錢,更何況他們一次隻借用半小時一小時,而且她們的合作也算互惠互利。


    隻是這時候的店鋪都是國營的,沒有業績壓力,很多領導舒服日子過慣了,沒有銳意進取的心,還總把規矩掛在嘴邊。


    而她們之間的合作,顯然是不怎麽合規矩的,所以程蔓真沒想到食品公司的領導能同意。


    林玉紅了然,回頭指著糕點鋪問:“你覺得我們店的位置怎麽樣?”


    程蔓抬頭看看糕點鋪的招牌,又回頭往外看。


    這條路叫石牌路,算是區內主幹道,六十年代第四百貨商場落成後,這裏就漸漸興旺了起來,成了商業中心。


    林玉紅所在的糕點鋪,位置自然是不錯的,處於商圈中心地帶。但又沒那麽好,因為它在街角。


    來這裏逛街的,不是衝著百貨商場,就是奔著電影院去的,而這兩棟建築都在街道正中間,所以顧客來到這裏後,活動範圍也基本在街道中間,很少有人會在街道兩邊逗留。


    程蔓按照心裏所想,簡單回答了林玉紅的問題。


    林玉紅點頭說:“沒錯,所以這條街上兩邊的店鋪,生意都不太好,你們怎麽這麽驚訝?是不是覺得我們是糕點鋪,不應該?”


    程蔓點頭,糕點是限量供應物資,憑票才能購買,所以糕點鋪子生意都不差。而且林玉紅所在的店鋪是本地老品牌,像程蔓這一輩的年輕人,從小吃他們家到大,她怎麽想都覺得不至於沒人買。


    “理論上是這樣,但你要知道,百貨商場裏本來就有糕點賣,那些顧客既然要買糕點,為什麽不順手在裏麵買呢?”林玉紅指著對麵的建築問,“你以前百貨商場多嗎?”


    “經常。”


    “逛百貨商場時,你買過糕點嗎?”


    “買過。”


    林玉紅繼續問:“那過去逛商場時,你有幾次來我們店鋪買過糕點?”


    程蔓回憶了下,搖頭:“印象裏,好像一次都沒有。”她家在另一個方向,所以每次逛完百貨商場,她都是直接從另一頭離開,根本不會來這邊。


    “這就是了。”林玉紅攤手道,“其實以前,我們店鋪生意不算差,就像你說的,糕點怎麽說都是限量供應物資,隻有賣不夠,沒有賣不出去的。但現在改革開放了,很多以前要票的東西,現在都能通過私人渠道買到,糕點也是這樣。”


    林玉紅抬頭,視線看向遠方:“我去過紡織廠外麵的美食街,那裏非常熱鬧,擺攤的人多,顧客也多,其中有一家賣綠豆糕的,生意非常好,我去的時候隊伍排了很長。”


    紡織廠外麵的美食街就是燕敏芝擺攤的地方,大半年過去,那裏越來越熱鬧了。


    林玉紅說的那個賣綠豆糕的攤子,程蔓也知道,還去買過,其實論味道,小攤子不如老品牌。但小攤子上的綠豆糕不要票,價格也不比老品牌貴多少,所以買的人很多。


    王秋梅這樣節約的人,都經常去那裏買綠豆糕。


    林玉紅說道:“改革開放的政策下來才三個月就已經這樣了,再過一年、兩年,如果政策不變,像我們這樣的國營糕點鋪,遲早要開不下去。”


    程亮出聲道:“你們是國營店鋪,就算生意不好也沒關係吧?反正有上麵撥款。”


    林玉紅問:“一家兩家國營店鋪虧損,上麵會撥款,可十家一百家店鋪虧損呢?”


    “到時候,國營店鋪會陸續關閉。”


    這也是未來二十年內的大趨勢,隨著私營店鋪遍地開花,國營店鋪會迎來倒閉潮,再蔓延到國營大廠,到九十年代,會迎來工人下崗朝。


    程蔓看著林紅玉問:“你們在求變?”


    “可以這麽說,我的領導把我調到這裏,就是希望我能帶著這家店走出困境。”所以在落實工作時,她的限製沒有那麽大,所以她才會跟兄妹倆合作。


    林玉紅將話題拉回來:“所以,你們不用擔心合作的事會影響到我。”


    程蔓笑著說:“您這麽說我就放心了。”


    ……


    隔天下午,兄妹倆擺攤的地方換到了糕點鋪。


    因為提前預告過,昨天沒買到收音機的人,今天聽到音樂後直接找了過來。程蔓也按照之前說定的,賣收音機時不忘給糕點鋪打廣告,讓大家進店試吃。


    雖然試吃的糕點隻有一小塊,但因為是白得的吃食,大家並不挑剔。有以前沒吃過這家糕點的,嚐過後覺得味道不錯,直接掏出錢票購買。


    人都是從眾的,一家店沒有人,經過十次不一定能進去一次。可要是一家店人擠人,大老遠看到都要過去湊個熱鬧。


    這天的糕點鋪就是這樣,雖然程蔓兄妹倆隻擺了半小時攤,但人流量高峰卻維持了兩三個小時。


    接下來兩天,兄妹倆的行程不變,每天都是上午各忙各的,吃完中午飯,下午兩點準時到糕點鋪門口擺攤,賣完東西後回家繼續各幹各的。


    而截止到周六下午收攤,兄妹倆共賣出去了三十八台收音機,其中售價二十五的二十三台,售價二十三的十台,售價二十的也有五台。


    這批收音機出手,兩人合夥賬戶裏的錢增加到九百零五。


    但因為上周日收了七十台舊收音機,舊鬧鍾和掛鍾也收了幾個,再加上吃飯、船票、三輪車租金等七七八八的費用,那一天他們花了近四百六。


    後來為了買齊七十台收音機的配件,程蔓找人收了不少工業券,票加上配件售價,又花了差不多兩百五。


    過去一周她還買了兩隻雞鴨,不算其他飯錢,這就十塊了。


    超支的這部分錢,程蔓以無息借款的方式自己出了,所以算清楚錢後,她先還了自己兩百二。


    而他們合夥賬戶裏的錢也減少到了六百八十五。


    單看賬戶餘額,兄妹倆忙碌一周好像是回到了解放前,但要知道他們還有三十二台舊收音機和配件,把這些修好,出手後又能掙七八百。


    而這三十二台收音機賺的錢,全是利潤。


    不過在此之前,他們要再去收一次收音機,地點也不變,就是上次去的那地方。那邊居民樓多,人流量也大,感覺可以再薅一次。


    這次去收舊收音機的還是程蔓、陸平洲和程亮三人。


    可能是三人長得都不錯,又或者是隻有他們來收舊機子,他們一到地方就被一個阿姨認了出來,說道:“你們可算來了,我盼你們來盼了快一星期,等著啊,我現在就去叫人!”


    說完,那阿姨撒腿就跑,徒留三人麵麵相覷。


    不得不說,中老年婦女同誌的號召力是真強,上次那個老奶奶說去喊人,一來就三十多人,這次阿姨回去叫人,回來時也浩浩蕩蕩,程蔓估摸能有四五十人。


    因為上次群眾們太熱情,也為了能多收點舊收音機,這次來之前,程蔓特意多帶了兩百塊錢來。


    三輪車還是那一輛,但她多拿了幾個蛇皮袋,還有幾根粗繩子,打算車鬥放不下,就用麻袋裝著捆在上麵。


    嗯,這次兄妹倆的目標真的是一百台。


    根據上次的速度,來之前程蔓預估他們可能要這裏待到下午四五點。


    但很顯然,她錯估了中老年婦女同誌傳播消息的能力,一周過去,不說半個區,至少方圓十裏,都知道了有人來收舊機子的事。


    很多家裏有舊收音機、鬧鍾、掛鍾和手表的人,都早早準備了起來,今天一聽到風聲就過來了。


    於是原定下午四五點才能達成的目標,一點多就完成了,這還是因為程亮每台機子都要檢查才拖慢了速度。


    結束時其實還有人在排隊,但三人都沒吃中午飯,而且再多也不好拿,所以程蔓堅決沒收,讓他們等下周日。


    撤攤後,三人就找了家國營飯店吃飯。


    吃飽喝足,直接打道回府。


    因為結束得早,三人回到家的時間也早。


    輪流踩三輪車回來出了一身汗,進家門將收音機放好後,陸平洲就直接上樓說要洗澡,程亮則癱在沙發上,支使程蔓倒水。


    程蔓給他倒了杯涼白開,看著他喝完說道:“你也去洗個澡吧。”


    程亮有氣無力地說:“現在洗了下午還是得出一身汗,我等晚上睡覺前再洗。”


    “那你好歹洗把臉。”程蔓開玩笑說,“你現在好歹月入上千,算大老板了,講究點好嗎?”


    程亮睜開疲憊的眼睛問:“我月入上千了嗎?”


    程蔓說道:“這個月結束,應該能分上千吧?”


    “那行吧。”程亮鯉魚打挺站起來,起身往浴室去。


    匆匆洗完臉,再把胳膊上的汗抹掉,程亮回到客廳,站在吊扇下邊吹邊說:“待會我還是先檢查今天收回來的收音機,把需要的配件清單列出來?”


    程蔓搖頭說:“不用,你今天好好休息,明天開始繼續修之前那批收音機,搞完再分批列清單。”兩人的合作賬戶裏沒錢了,得先回點款。


    程亮想想也行,轉身走向原保姆房現工作間說:“我現在就開幹。”


    程蔓嚇了一跳,連忙追上來說:“你也不用這麽拚,休息半天吧。”


    程亮卻不想休息,過去六天他才修了四十台收音機,忙活一周到頭來還要借支,這周怎麽著都要多修幾台收音機,多掙點錢。


    他揮揮手說:“你出去吧,不用管我,我能行。”


    他這麽有幹勁,程蔓也不好不支持,便說道:“那行,你有事叫我。”


    “嗯。”


    程蔓離


    開工作間後也沒閑著,拿上書包就去了書房記賬。


    這次他們收了一百台收音機,掛鍾鬧鍾也有幾個,另外還有兩支舊手表。


    本來程蔓是不想收手表的,因為程亮還沒學會,她暫時不想在這上麵投入太多錢。但程亮說手表的問題太複雜,之前那支手表他研究得差不多了,需要多幾個品牌的手表多看看。


    這兩支舊手表是不同牌子的,程蔓想想就都收下了。


    於是收舊貨加上吃飯往來船費,之前掙得六百八十五已經隻剩下五塊錢的零頭。


    好在周三就能回款,這幾天也沒什麽大的開支,暫時不用借支。


    ……


    新的一周,兄妹倆重複著上周的生活,程亮泡在工作間裏修收音機,程蔓給他打下手,做飯的同時也抽空麵試了一個保姆。


    這次介紹過來的人各方麵都還行,就是太起薪太重了,試工時看到程亮一直泡在工作間裏,總忍不住跟程蔓打聽什麽情況。


    晚上跟陸平洲商量過後,程蔓決定還是不請這個人,隔天回了趟職工院,讓她媽把消息帶給對方,一起帶去的還有試工一天的工資。


    周三周四下午,他們連著擺了兩次攤,將前一批進的三十二台收音機全部出掉,共掙了七百二十二。


    而在這期間裏,程蔓拿著程亮估計著列出來的配件清單,跑了幾個修理鋪,買齊上麵的東西,又花了三百多。


    周五到周六出掉的收音機不多,總共二十台,掙了四百七十一。


    周六擺攤結束,記完賬後,兩人共同賬戶裏的錢有八百七十二。


    整個七月,兄妹倆基本保持著周一周二修收音機,周三到周六邊修邊賣收音機,周四收舊收音機的節奏,一直忙碌到七月底。


    七月份的最後一天是周二,白天程亮仍在埋頭苦修,程蔓則理了理過去一個多月的賬。


    這一年的七月份有五個周日,所以他們也去收了五次舊收音機,分別去了四個地方,而除了第一次,後麵他們都收到了一百台收音機。


    也就是說,過去一個月裏他們共收了四百七十台舊收音機。


    而截止到上周日,他們共出了一百九十四台收音機,整月營收是四千五百多,加上六月份那十三台收音機,總營收是四千九左右。


    扣掉四百七十台收音機的收購成本,已支出的配件成本,以及各種七七八八的支出,兩人合作賬戶裏的剩餘資金還有兩千一百多。


    算完賬,程蔓下樓去找程亮開會。


    會議主題有二,一是匯報過去一個多月的收入支出情況,以及商量要不要分錢,二是商量八月份他們是繼續邊收邊修邊賣,還是先把家裏這批收音機出掉。


    而這兩個主題,實際上也可以融合為一個主題。


    因為如果要邊收邊修邊買,他們手上肯定需要充足的資金,這樣的話現在分錢就不那麽合適。但如果是要先把家裏這批收音機出掉,八月份他們不會有太多支出,共同賬戶裏反而沒必要放這麽多錢,可以立刻分賬。


    聽完程蔓的話,程亮想了想問:“你怎麽想?”


    程蔓回答說:“我傾向於先分錢,八月份咱們先把家裏這批收音機出掉,不去收舊收音機。”


    程亮靠著沙發背,仰頭沉思許久問:“是因為馬上要開學了嗎?”


    整個七月,他才修了一百九十台收音機,雖然現在他修收音機的速度提高不少,但以他的速度,就算整個八月閉門不出,也就勉強能把剩下兩百多台收音機修完。


    如果這期間他們再去收舊收音機,隻能等到九月份再修。


    可九月份開學後他要住校,就算他們現在手頭寬裕了,他能在校外租房,但他課程多,每天估計也就能擠出三四個小時修收音機。


    要是還按照正常速度收舊收音機,他修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收的。


    程亮歎氣道:“有時候,我真恨不得自己有八隻手。”


    “不可能的事就不要想了。”程蔓開過玩笑,表情認真起來道,“開學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咱們第三次去收舊收音機,一個小時隻收到三四台,你還記不記得是為什麽?”


    程亮連忙說道:“當然記得,因為有人也在收舊收音機,而且給的價格還比我們高。”


    “沒錯,所以第三次我們隻在那裏待了一個多小時,就轉去了其他地方,第四次、第五次,我們去的又是不同地方。”


    “但後兩次,我們去的時候好像沒人去收舊收音機。”


    “那是因為我們每次都換了區,臨江那麽大,就算有人想搶市場,反應也不會那麽快。”程蔓眯起眼睛說,“但也不會太慢,我估計八月中,舊收音機的收購價格就要起來了。”


    程亮問道:“既然八月中要漲價,咱們不更應該趁漲價前再囤一批收音機嗎?”


    程蔓沒回答,隻問:“你想想,那些人收這麽多舊收音機是為了什麽?”


    程亮回答得毫不猶豫:“當然是像咱們一樣,修好了拿去賣。”


    “是啊,之前隻有咱們一夥賣翻修收音機的,所以咱們的收音機最貴的能賣到二十五,便宜的也能賣二十。可如果那些囤舊收音機的人,修好了收音機,也拿出來賣呢?”程蔓問完又道,“說不定在咱們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賣翻修過的收音機了。”


    雖然程亮不是學經濟的,但他聽程蔓說過供需關係,也已經做了一個月生意,能明白她話裏的意思。


    但他心裏難免抱有僥幸,說道:“臨江這麽大,舊收音機的價格應該不會太快降下來吧。”


    “不會太快,但也不會太慢,三四個月吧,我估計售價就會降下來,而成本會節節攀升,到時候繼續做這生意,情況好的話能走薄利多銷路線,不好的話可能會虧本。”


    程亮說道:“再降十多塊總能賣出去,咱們趁舊收音機漲價前囤一批,到時候慢慢賣,應該不至於虧本。”


    “理論上是這樣,但九月份開學後,你修收音機的速度就會降下來,再進一百台收音機,你可能要修到十月份,時間線拉得太長。開放市場變幻莫測,幾個月後舊收音機的價格會跌到多少,現在誰也沒辦法預料,可能薄利多銷,也可能會虧本。”


    見程亮張嘴想說什麽,程蔓抬手製止道:“我知道,你覺得我們趁漲價前進貨,成本不高,到時候虧也沒多少錢,我們掙了那麽多,能承受得了這點虧損。”


    程亮啞然,沉默片刻道:“我確實是這麽想的。”


    程蔓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我覺得,與其花一兩個月時間去賭是薄利多銷,還是小額虧損,不如趁這功夫鑽研下一個掙錢的風口。”


    雖然過去一個月裏,他們除了收音機,還收了不少其他東西回來,但掛鍾鬧鍾利潤不大,手表程亮暫時不太會修。


    所以過去一個月裏,程亮一直在修收音機,以至於他快忘了手表的事。


    直到現在聽程蔓提起,他才想起來問:“你的意思是,讓我趁九十月份多鑽研手表,後麵咱們賣舊手表?”


    “沒錯。”程蔓點頭,“買一支新手表,除開票還要一百多,咱們收一支舊的回來也要一二十,修好以後,怎麽著也要賣四五十一塊吧?”


    “四五十應該好賣,”雖然手表程亮修得不算熟悉,但零件的價格他很清楚,算著賬說,“這樣的話,一支手表能賺二十多塊,比賣收音機利潤高。”


    “比收音機利潤高是肯定的,畢竟修起來更費勁,總之,我的想法是,八月份咱們專注清庫存,九十月份事情學校事情可能會多點,掙錢的事先停一停,等你學會修手表,咱們再開工。”


    程亮邊聽邊點頭,又瞄了眼程蔓肚子,說道:“到時候你要肚子也大了吧,能行嗎?”


    這事程蔓考慮過,說道:“到時候咱們要上學,你一星期才回來一次,忙的話也就一周一天,到十二月份應該沒問題。十二月以後怎麽安排,看我到時候的身體狀況吧。”


    程亮聽著覺得程蔓說的有道理,道:“也行,反正你之前說過,修手表不好學,這生意咱們能做一年半載,不急在一時,等你生完孩子再繼續也一樣。”


    商量好後續工作,兩人開始分錢。


    目前兩人的合作賬戶裏有兩千一百三十二塊,但他們手上剩餘的配件不多,得留點錢買配件,而且整數比較好分,所以零頭暫時不分。


    “合作前咱們說過,利潤按照三七分,我三成,分到的錢是六百。”


    這時候麵值最大的錢是十塊的大團結,為了方便數錢,程蔓習慣把錢用皮筋紮起來,通常十張一捆。


    說完後,程蔓從茶幾上放著的一摞錢中,拿了十捆錢給自己,然後說道:“你七成,分到的錢是一千四。”


    她將剩下十四捆錢推到程亮麵前,說:“你數一數。”


    程亮拿過錢說:“不用數了,我信你。”


    程蔓開玩笑道:“你還是數一數吧,分完錢是要簽字的,萬一回去後數少了錢,我可不會管你。”


    “真……”程亮還是想說不用,可對上程蔓的目光,無奈道,“行,我數。”


    一百四十張大團結,看著不少,但數起來還是挺快的,五分鍾後,程亮說:“沒問題。”


    “沒問題就簽字吧。”程蔓拿出賬本,指著分成那裏讓程亮簽字。


    程亮簽下名字,問:“你待會去不去信用社?”


    “去存錢?”


    程亮神情坦蕩道:“這麽多錢,不存起來我不好放啊。”


    程蔓也不喜歡在家裏放太多現金,手頭雖然有一千塊,但其中至少八百都在存折裏。不過這個月她因為比較忙,六月份的工資沒有存進信用社,再加上今天分到的錢,她手頭現金已經突破一千。


    考慮到陸平洲今天又要發工資,會上交一百多,程蔓決定把手頭現金全部存進信用社,便點頭道:“行,我跟你一起去。”


    ……


    到信用社存好錢,兄妹倆就分頭走了。


    忙了一個月,七月份最後一天的剩下半天,程亮不想再幹活,需要回家感受一下家庭的溫暖。


    程蔓因為沒提前跟陸平洲說,就沒去機械廠職工院,出信用社後直接回了家。


    到家剛過五點,程蔓將存折放回房間,就下樓進廚房忙活了起來。


    她沒想到程亮晚上會回去住,晚上的菜準備得很豐盛,有魚有肉有排骨。雖然現在她哥走了,但天氣炎熱,肉類放不到明天,所以她還是把這些全做了。


    做了一個月飯,這段時間程蔓的廚藝不說突飛猛進,比以前強是肯定的,至少發揮穩定了許多。


    陸平洲吃得很滿足,上交工資時也格外痛快。


    不過在上交工資這事上,陸平洲向來很積極,反正不管早晚這工資都是要交的,早點交零花錢還能早點下來。


    在這方麵,陸同誌的覺悟向來很高,程蔓非常滿意。


    當然,如果上交工資時,他能別總是夾帶私貨提要求,她就更滿意了。:,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煙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煙蘿並收藏七十年代甜蜜夫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