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心展台離開,序廳的周圍擺放著幾個巨大的植物標本,橫亙於高約60公分的展台之上,外圍有玻璃防護,吸引了不少遊客拍照。
姚冰和譚雙雙也跟著走上前去,隻見陳列在展台上的是足有4米多長、直徑超過50公分的海南黃花梨老料。
它的樹皮表層已經起了一層厚厚的包漿,看來有一定的年頭。
外皮為淺黃褐色,內部珍貴的心材則為紅褐色,生長輪明顯,具有鮮明的顏色區分。
頂部帶有兩個粗壯的分叉,其餘則是一整塊完好的木材,能看到海黃表皮所特有的‘鬼臉’紋路,為純天然原木。
柔和的講解落入耳中:“本次展出的是樹齡超過400年的海南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原木,為明代時期栽種,主幹長4.3米、重425公斤。
黃花梨木作為名貴樹種之一,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華國四大名木,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禁止隨意砍伐......”
姚冰聽取講解時,部分遊客看著眼前的老料驚歎不已。
要知道,海南黃花梨因木質極為穩定,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油性好,紋路美觀,木材帶有淡淡的降香等優勢,備受明清皇室的喜愛,在一百多年前便已砍伐殆盡,僅剩下零星小樹,資源幾近枯竭。
目前被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在相關部門的帶領下,培育了大片的人工林。
然而海南黃花梨生長速度極為緩慢,有“三十年不成材,六十年不成候”之說。
野生海黃需要曆經百年才能長出碗口大的心材(中心用料部分),長成20多米高的大樹需要300-500年。
這也使得價格居高不下,僅剩的野生樹種被頻繁盜挖,不得不派出保安24小時巡查,動用各種措施保護。
此次,葉晗打造的熱帶雨林樹種便有海南黃花梨。
花間集一次性引入200多棵直徑超過15公分的珍貴樹苗,將為野生樹種的恢複做出巨大貢獻。
講解結束,姚冰兩人圍著標本觀察時,聽到了周圍遊客的討論。
“這麽大的一棵,估計得有兩百年吧?”
“不止,起碼有300-400年的樹齡,你看內部的心材,是能做家具的大料。”
“真是難得一見。”
“記得前幾年拍賣過兩棵枯死的海南黃花梨樹,兩棵一起拍出了1400多萬的天價!”
“我的老天,居然這麽貴??”
聽到的人不由得張大了嘴,1400萬的價格簡直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不信你搜一下,當時有很多媒體報道過。”
姚冰和譚雙雙對視一眼,心下震驚。
雖然早就聽說過海南黃花梨的大名,可誰能想到價格竟然如此高昂。
那麽,眼前的這棵...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幾百萬,還是...上千萬?
花間集
再次刷新了她們的認知。
剛來到標本館(),單一個序廳7()_[()]7『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便令人大開眼界。
……
繼續沿著序廳參觀,與海南黃花梨相對的展台,放置了一棵同樣粗壯的樹幹標本。
長5米有餘、直徑近60公分,樹皮灰褐色,上半部分有較密的環狀葉痕。
上方的牆壁展示著它的葉片標本,葉柄足有2.5米,葉片像一把圓形的蒲扇,扇骨向外根根直立,看起來碩大無比。
通過這些特征,對植物有不少了解的姚冰、判斷它應該是棕櫚科的植物。
“貝葉棕。”譚雙雙看著標本旁的介紹屏幕,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
耳機內傳出講解:“眼前的標本為棕櫚科貝葉棕屬植物-貝葉棕,佛教“五樹六花”中的基本樹種之一。
古印度用其葉刻經文,保存數百年而不腐爛。
貝葉棕一次性開花結果植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分支花序;50年開一次花,單次開花千萬朵,開花後很快死亡。”
一輩子隻開一次花,開花後便死亡?
不知怎麽,姚冰突然覺得十分悲壯。
正在此時,屏幕展現出貝葉棕開花的樣子。
分布著濃密扇形葉子的樹冠頂部,逐漸生出直立的花序,繼而向周圍分出二三十個花穗般的分支,千萬朵米黃色的小花同時盛開,如稻穗般密密麻麻地遮蓋住樹冠,帶來一場無比華麗的綻放。
鏡頭如此清晰且立體,盛開的畫麵仿佛近在眼前。
兩人全都被鎮在原地。
簡直太壯觀了!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觀看這場50年一遇的盛景。
不過,屏幕的畫麵僅持續了兩分鍾,便從開花變為衰敗,進而恢複為初始介紹的界麵。
唯餘眼前的標本放置於展台之上,訴說著曾經的絢爛與繁華。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每一位遊客的內心有所觸動。
這就是花間集標本館所帶來的作用。
能讓大家更加了解這些植物,了解生命繁衍的力量。
如果可以,葉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保護植物,保護它們用盡生命所繁育的後代。
*
參觀完序廳,姚冰已經徹底為花間集所折服。
不過一個序廳,便能帶給遊客諸多震撼,能做到這點的唯有花間集。
前麵是微小植物觀察區。
兩人一進入展廳,便看到了分成數個區域的展示區、以及放置於玻璃台麵下的一排排顯微鏡。
為了防止顯微鏡被亂動、光線變化等因素影響清晰度和倍數,它們被調整好放置於內部,遊客可以直接湊近玻璃觀察。
高科技會為他們提供最好的視野和清晰度。
姚冰在四周逛了一圈:“原來是苔蘚和地衣、還有藻類、小型蕨類植物的標本。”
這些植物雖然比較常見,卻往往被忽略,於是葉晗單獨開辟了一個分區。
()國內有專門的苔蘚博物館,但采用的大多是講解和圖片的形式,缺少互動性和探索性。
葉晗希望來這裏的遊客能夠親自觀察、自行感受,認識微小植物的種類與特性,增加互動體驗。
同時讓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植物,得到應有的重視。
其他遊客隨著姚冰等人一同進入展區,看著眼前的布置瞬間驚歎不已。
“哇,好多顯微鏡。”
“這是...苔蘚?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觀察,不錯,很清晰。”
“展示的標本植物都好小,原來這就是微小植物展區。”
“突然夢回初中生物課,有點懷念。”
“小x,你快過來看,這個地衣長得像紅珊瑚,真好看!”
……
來參觀的遊客從未沒有嚐試過這種體驗,紛紛激動地湊到顯微鏡前觀察。
姚冰兩人也是一樣。
離他們最近的展櫃中,放置著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石塊,上麵附生著薄薄的一層地衣,旁邊有專屬的介紹牌。
地衣是藍細菌或藻類與真菌共生的複合體,單列為地衣植物門,全世界約有26000種,形態各異。1
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能看出真菌和藻類的分布,種種細節清晰可見。
姚冰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畫麵,眼中充滿了驚奇。
不得不說,很多地衣長得挺好看,不像她認為的暗綠色的一團,反而顏色鮮豔,有自己獨特的美。
在顯微鏡的放大之下,她仿佛來到了‘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世界。
姚冰一個接一個的觀察地衣,譚雙雙則去觀察藻類。
通過講解得知,藻類植物每年為地球製造90%以上的氧氣,是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為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譚雙雙對藻類植物很感興趣。
和那些萌萌的銷動物、霸氣的猛禽、或是像蘭花那樣優雅的植物、各種美麗的花卉相比,藻類無疑很容易被忽略。
但藻類也有自己的觀賞性。
比如她剛才看到的色球藻標本,在顯微鏡下像是兩顆背靠背的綠色半球形q糖,帶著一點毛絨絨的質感,小小的一顆,頗為可愛。
念珠藻,藻如其名,如一串串綠色帶著花紋的念珠。
小球藻,個頭較大,不用顯微鏡便能看到。
被做成浸製類標本,泡在溶液中,似一團團綠色毛球在瓶子裏漂浮,保持著原本的翠綠和鮮活,十分惹人喜愛。
……
這些地衣、苔蘚、藻類均為葉晗精心挑選的品種。
標本處理得非常幹淨,形態各有不同,最大程度保持植物原有的狀態,顯微鏡下清晰可見,帶給遊客不一樣的感受,激發人們的探索欲望。
*
姚冰兩人借助顯微鏡見識了一番微觀的世界。
這樣的活動,無論對於她們還是其他遊客而言,都是一次絕無僅有的體驗。
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標本館,隻是掛在牆壁上的一幅幅幹枯的臘葉標本,因壓製後失去水分,顯得色彩黯淡,毫無生機。
沒想到一路走來驚喜不斷,不僅標本完好如初,還有各種各樣從未預想的展示方式。
最大與最小種子的對比,存量稀少的海南黃花梨老料,開花後死亡的貝葉棕,顯微鏡下的微小植物標本......其中有驚歎、有震撼、有新奇,極大的增長了見識,令人歎為觀止。
再往前,便到了生態係統標本牆,也是最為宏偉的一個展廳。
展廳由四個標本牆和中央的立體放映廳組成,恢宏大氣,空間感十足。
單麵標本牆長約10米,寬2米,分為一個個緊密相連的標本框,一眼望去植物變幻多樣,從內側一直向前延伸,令人目不斜接。
每麵標本牆代表了一種生態,分別為:草原、森林(雨林)、濕地和沙漠生態係統,陳列著數以千計的植物標本,種類豐富。
姚冰兩人來到草原生態的標本牆麵前。
這裏的標本均保留著完整的葉片,有些還具有花和果實。
哪怕植物失去了水分,依然保持著原本的顏色,固定在於平整透亮的玻璃框中,構成了一整麵晶瑩剔透的‘水晶牆’。
標本之間的交界線蔓延著金色的流光,不時朝著橫向、豎向的直線流動,映照得整麵牆壁宛如藝術品。
姚冰走過時,標本牆自動亮起一列燈光,好似點亮了一座燈塔,方便人們更好的查看。
她看著眼前的標本,用手輕輕一推,標本翻轉到另外一麵,露出後方的植物簡介。
伴隨著醒目的字體,科技感十足。
如此設計增加了互動和趣味性,類似於一種‘看圖猜名字’的遊戲,讓遊客流連忘返。
“我們要不要比一下,看誰猜出的植物名字多。”
“好啊,來。”
“這個標本,我覺得是芨芨草。”
“我猜...猜不出來,翻過來看看。”
“芨芨草!我猜對了。”
“下一個,羊草,沒錯。再下一個,額,好像不太認識,翻過來看看。”
“狼毒花,瑞香科狼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相傳鳥獸誤食後立即死去,故名狼毒,斷腸草的一種。”
“斷腸草?長得蠻好看的,沒想到這麽可怕。”
……
姚冰也想和譚雙雙來一場比賽,結果發現草原係統的很多植物標本都不認識。
看來了解的植物還是太少。
來到森林(雨林)生態標本區,龍腦香科植物的種子引起了一眾遊客的注意。
一排帶著‘翅膀’的果實,萼片有大有小,有一對翅膀、兩對翅膀或更多的葉片包裹住種子,十分特別。
除此之外,假蘋婆的果實鮮豔如紅唇、蘭花種子小如塵埃、旅人蕉的
果實形似香蕉、常春油麻藤的種子像一大串長長的豆角......各種奇特的標本形狀,讓姚冰等人大開眼界。
而最令人驚豔的,當屬位於展廳中央的蝴蝶標本。
足有800多隻蝴蝶停靠在投影在牆麵的原生態環境中,它們大小、顏色各異,或色彩鮮豔或開啟偽裝,或翅膀帶著閃光或樣貌淳樸,或有著複雜的花紋或紋路單一,一隻隻栩栩如生,好似下一刻即將振翅起飛。
耳機中傳來陣陣蟲鳴和潺潺流水聲,姚冰恍惚間覺得自己仿佛誤入了色彩繽紛的蝴蝶穀,四麵八方、漫山遍野皆為飛舞的蝴蝶,無比唯美的景象。
“哇,好美啊。”
“森林中飛舞的精靈。”
“真的好漂亮,我去y省都見不到這麽漂亮的景色!”
“是的!這裏的種類齊全,背景設計絕了。”
“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美麗的蝴蝶,天呐,簡直是夢中的場景。”
“看這隻大藍閃蝶,也太美了吧?翅膀的顏色居然在變!”
周圍的遊客全部湊近了參觀,場景的逼真程度宛如身臨其境,不同類型的蝴蝶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開始熱切地討論起來。
姚冰兩人沿著蝴蝶標本牆向前走,一邊欣賞一邊聽著講解。
“位於您左側上方位置的是枯葉蝶。它的翅膀收攏後,外側的花紋形似一片曬幹的枯葉,極善偽裝。”
“中央偏下的位置為綠帶翠鳳蝶,被稱為‘森林綠皇後’。翅膀為較深的翠綠色,帶金屬般的閃光,是蝶類收藏家最喜歡收藏的種類。”
……
與蝴蝶標本牆相對而立的是中央放映廳。
為開放式,屏幕播放著生態係統的科普畫麵。
遼闊的草原、巍峨的高山、植被茂密的森林、蘆葦飄蕩的濕地、幹旱的沙漠......鏡頭轉換間,無盡的綠意展現在眼前,山川河流、水草豐茂,遍地的植物與花卉,一起構建出和諧的生態。
姚冰不自覺地站在原地看了好一會兒,連心境都變得開闊起來。
花間集的影片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
不知不覺,已經遊覽了一個小時,姚冰兩人前往倒數第二個展館——組合與浸製標本區。
浸漬標本,顧名思義用藥劑溶液來浸泡標本,用來保存植物整株或維持原本的顏色和狀態。
一進入內部,隻見高約2米的三個球狀旋轉支架位於正中,共有6層,架子上放置的是一瓶瓶鮮活漂亮的浸漬標本。
比起前幾個展廳,這裏更具有觀賞性。
一株株植物浸泡在透明的液體中,植株挺拔無損,顏色鮮亮,看上去和活著沒有什麽區別,很難想象它們已經死去。
姚冰一眼便看到了薰衣草的浸漬標本。
一整株放在圓形的透明瓶子中,紫色的花穗在澄澈的水中漂浮,優雅美麗,甚至多了幾分幹淨輕盈的味道。
真好看。
原來標本也能做得如此唯美。
看著一瓶瓶清新翠綠的植株和豔麗飽滿的花卉,姚冰心中生出了幾分想要嚐試的衝動。
甚至很想把它們買下來。
這種保存方式難道不比永生花更加鮮活?
仿佛將時間定格在了死去的前一秒,生機永存。
顯然不止她一個人這麽想。
“太自然了,真的是標本嗎?”
“這裏的介紹寫到:另一種製作標本的方式。”
“看起來就像是用水培方式培養的植物,生機勃勃,完全沒有枯敗的跡象。”
“好好看,想帶一瓶回去!”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標本居然可以這麽好看。”
……
花間集再一次通過展示與科普轉變了大眾的認知。!
姚冰和譚雙雙也跟著走上前去,隻見陳列在展台上的是足有4米多長、直徑超過50公分的海南黃花梨老料。
它的樹皮表層已經起了一層厚厚的包漿,看來有一定的年頭。
外皮為淺黃褐色,內部珍貴的心材則為紅褐色,生長輪明顯,具有鮮明的顏色區分。
頂部帶有兩個粗壯的分叉,其餘則是一整塊完好的木材,能看到海黃表皮所特有的‘鬼臉’紋路,為純天然原木。
柔和的講解落入耳中:“本次展出的是樹齡超過400年的海南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原木,為明代時期栽種,主幹長4.3米、重425公斤。
黃花梨木作為名貴樹種之一,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華國四大名木,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禁止隨意砍伐......”
姚冰聽取講解時,部分遊客看著眼前的老料驚歎不已。
要知道,海南黃花梨因木質極為穩定,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油性好,紋路美觀,木材帶有淡淡的降香等優勢,備受明清皇室的喜愛,在一百多年前便已砍伐殆盡,僅剩下零星小樹,資源幾近枯竭。
目前被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在相關部門的帶領下,培育了大片的人工林。
然而海南黃花梨生長速度極為緩慢,有“三十年不成材,六十年不成候”之說。
野生海黃需要曆經百年才能長出碗口大的心材(中心用料部分),長成20多米高的大樹需要300-500年。
這也使得價格居高不下,僅剩的野生樹種被頻繁盜挖,不得不派出保安24小時巡查,動用各種措施保護。
此次,葉晗打造的熱帶雨林樹種便有海南黃花梨。
花間集一次性引入200多棵直徑超過15公分的珍貴樹苗,將為野生樹種的恢複做出巨大貢獻。
講解結束,姚冰兩人圍著標本觀察時,聽到了周圍遊客的討論。
“這麽大的一棵,估計得有兩百年吧?”
“不止,起碼有300-400年的樹齡,你看內部的心材,是能做家具的大料。”
“真是難得一見。”
“記得前幾年拍賣過兩棵枯死的海南黃花梨樹,兩棵一起拍出了1400多萬的天價!”
“我的老天,居然這麽貴??”
聽到的人不由得張大了嘴,1400萬的價格簡直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不信你搜一下,當時有很多媒體報道過。”
姚冰和譚雙雙對視一眼,心下震驚。
雖然早就聽說過海南黃花梨的大名,可誰能想到價格竟然如此高昂。
那麽,眼前的這棵...價值簡直無法估量。
幾百萬,還是...上千萬?
花間集
再次刷新了她們的認知。
剛來到標本館(),單一個序廳7()_[()]7『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便令人大開眼界。
……
繼續沿著序廳參觀,與海南黃花梨相對的展台,放置了一棵同樣粗壯的樹幹標本。
長5米有餘、直徑近60公分,樹皮灰褐色,上半部分有較密的環狀葉痕。
上方的牆壁展示著它的葉片標本,葉柄足有2.5米,葉片像一把圓形的蒲扇,扇骨向外根根直立,看起來碩大無比。
通過這些特征,對植物有不少了解的姚冰、判斷它應該是棕櫚科的植物。
“貝葉棕。”譚雙雙看著標本旁的介紹屏幕,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
耳機內傳出講解:“眼前的標本為棕櫚科貝葉棕屬植物-貝葉棕,佛教“五樹六花”中的基本樹種之一。
古印度用其葉刻經文,保存數百年而不腐爛。
貝葉棕一次性開花結果植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分支花序;50年開一次花,單次開花千萬朵,開花後很快死亡。”
一輩子隻開一次花,開花後便死亡?
不知怎麽,姚冰突然覺得十分悲壯。
正在此時,屏幕展現出貝葉棕開花的樣子。
分布著濃密扇形葉子的樹冠頂部,逐漸生出直立的花序,繼而向周圍分出二三十個花穗般的分支,千萬朵米黃色的小花同時盛開,如稻穗般密密麻麻地遮蓋住樹冠,帶來一場無比華麗的綻放。
鏡頭如此清晰且立體,盛開的畫麵仿佛近在眼前。
兩人全都被鎮在原地。
簡直太壯觀了!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觀看這場50年一遇的盛景。
不過,屏幕的畫麵僅持續了兩分鍾,便從開花變為衰敗,進而恢複為初始介紹的界麵。
唯餘眼前的標本放置於展台之上,訴說著曾經的絢爛與繁華。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每一位遊客的內心有所觸動。
這就是花間集標本館所帶來的作用。
能讓大家更加了解這些植物,了解生命繁衍的力量。
如果可以,葉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保護植物,保護它們用盡生命所繁育的後代。
*
參觀完序廳,姚冰已經徹底為花間集所折服。
不過一個序廳,便能帶給遊客諸多震撼,能做到這點的唯有花間集。
前麵是微小植物觀察區。
兩人一進入展廳,便看到了分成數個區域的展示區、以及放置於玻璃台麵下的一排排顯微鏡。
為了防止顯微鏡被亂動、光線變化等因素影響清晰度和倍數,它們被調整好放置於內部,遊客可以直接湊近玻璃觀察。
高科技會為他們提供最好的視野和清晰度。
姚冰在四周逛了一圈:“原來是苔蘚和地衣、還有藻類、小型蕨類植物的標本。”
這些植物雖然比較常見,卻往往被忽略,於是葉晗單獨開辟了一個分區。
()國內有專門的苔蘚博物館,但采用的大多是講解和圖片的形式,缺少互動性和探索性。
葉晗希望來這裏的遊客能夠親自觀察、自行感受,認識微小植物的種類與特性,增加互動體驗。
同時讓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植物,得到應有的重視。
其他遊客隨著姚冰等人一同進入展區,看著眼前的布置瞬間驚歎不已。
“哇,好多顯微鏡。”
“這是...苔蘚?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觀察,不錯,很清晰。”
“展示的標本植物都好小,原來這就是微小植物展區。”
“突然夢回初中生物課,有點懷念。”
“小x,你快過來看,這個地衣長得像紅珊瑚,真好看!”
……
來參觀的遊客從未沒有嚐試過這種體驗,紛紛激動地湊到顯微鏡前觀察。
姚冰兩人也是一樣。
離他們最近的展櫃中,放置著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石塊,上麵附生著薄薄的一層地衣,旁邊有專屬的介紹牌。
地衣是藍細菌或藻類與真菌共生的複合體,單列為地衣植物門,全世界約有26000種,形態各異。1
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能看出真菌和藻類的分布,種種細節清晰可見。
姚冰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畫麵,眼中充滿了驚奇。
不得不說,很多地衣長得挺好看,不像她認為的暗綠色的一團,反而顏色鮮豔,有自己獨特的美。
在顯微鏡的放大之下,她仿佛來到了‘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世界。
姚冰一個接一個的觀察地衣,譚雙雙則去觀察藻類。
通過講解得知,藻類植物每年為地球製造90%以上的氧氣,是大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為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譚雙雙對藻類植物很感興趣。
和那些萌萌的銷動物、霸氣的猛禽、或是像蘭花那樣優雅的植物、各種美麗的花卉相比,藻類無疑很容易被忽略。
但藻類也有自己的觀賞性。
比如她剛才看到的色球藻標本,在顯微鏡下像是兩顆背靠背的綠色半球形q糖,帶著一點毛絨絨的質感,小小的一顆,頗為可愛。
念珠藻,藻如其名,如一串串綠色帶著花紋的念珠。
小球藻,個頭較大,不用顯微鏡便能看到。
被做成浸製類標本,泡在溶液中,似一團團綠色毛球在瓶子裏漂浮,保持著原本的翠綠和鮮活,十分惹人喜愛。
……
這些地衣、苔蘚、藻類均為葉晗精心挑選的品種。
標本處理得非常幹淨,形態各有不同,最大程度保持植物原有的狀態,顯微鏡下清晰可見,帶給遊客不一樣的感受,激發人們的探索欲望。
*
姚冰兩人借助顯微鏡見識了一番微觀的世界。
這樣的活動,無論對於她們還是其他遊客而言,都是一次絕無僅有的體驗。
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標本館,隻是掛在牆壁上的一幅幅幹枯的臘葉標本,因壓製後失去水分,顯得色彩黯淡,毫無生機。
沒想到一路走來驚喜不斷,不僅標本完好如初,還有各種各樣從未預想的展示方式。
最大與最小種子的對比,存量稀少的海南黃花梨老料,開花後死亡的貝葉棕,顯微鏡下的微小植物標本......其中有驚歎、有震撼、有新奇,極大的增長了見識,令人歎為觀止。
再往前,便到了生態係統標本牆,也是最為宏偉的一個展廳。
展廳由四個標本牆和中央的立體放映廳組成,恢宏大氣,空間感十足。
單麵標本牆長約10米,寬2米,分為一個個緊密相連的標本框,一眼望去植物變幻多樣,從內側一直向前延伸,令人目不斜接。
每麵標本牆代表了一種生態,分別為:草原、森林(雨林)、濕地和沙漠生態係統,陳列著數以千計的植物標本,種類豐富。
姚冰兩人來到草原生態的標本牆麵前。
這裏的標本均保留著完整的葉片,有些還具有花和果實。
哪怕植物失去了水分,依然保持著原本的顏色,固定在於平整透亮的玻璃框中,構成了一整麵晶瑩剔透的‘水晶牆’。
標本之間的交界線蔓延著金色的流光,不時朝著橫向、豎向的直線流動,映照得整麵牆壁宛如藝術品。
姚冰走過時,標本牆自動亮起一列燈光,好似點亮了一座燈塔,方便人們更好的查看。
她看著眼前的標本,用手輕輕一推,標本翻轉到另外一麵,露出後方的植物簡介。
伴隨著醒目的字體,科技感十足。
如此設計增加了互動和趣味性,類似於一種‘看圖猜名字’的遊戲,讓遊客流連忘返。
“我們要不要比一下,看誰猜出的植物名字多。”
“好啊,來。”
“這個標本,我覺得是芨芨草。”
“我猜...猜不出來,翻過來看看。”
“芨芨草!我猜對了。”
“下一個,羊草,沒錯。再下一個,額,好像不太認識,翻過來看看。”
“狼毒花,瑞香科狼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相傳鳥獸誤食後立即死去,故名狼毒,斷腸草的一種。”
“斷腸草?長得蠻好看的,沒想到這麽可怕。”
……
姚冰也想和譚雙雙來一場比賽,結果發現草原係統的很多植物標本都不認識。
看來了解的植物還是太少。
來到森林(雨林)生態標本區,龍腦香科植物的種子引起了一眾遊客的注意。
一排帶著‘翅膀’的果實,萼片有大有小,有一對翅膀、兩對翅膀或更多的葉片包裹住種子,十分特別。
除此之外,假蘋婆的果實鮮豔如紅唇、蘭花種子小如塵埃、旅人蕉的
果實形似香蕉、常春油麻藤的種子像一大串長長的豆角......各種奇特的標本形狀,讓姚冰等人大開眼界。
而最令人驚豔的,當屬位於展廳中央的蝴蝶標本。
足有800多隻蝴蝶停靠在投影在牆麵的原生態環境中,它們大小、顏色各異,或色彩鮮豔或開啟偽裝,或翅膀帶著閃光或樣貌淳樸,或有著複雜的花紋或紋路單一,一隻隻栩栩如生,好似下一刻即將振翅起飛。
耳機中傳來陣陣蟲鳴和潺潺流水聲,姚冰恍惚間覺得自己仿佛誤入了色彩繽紛的蝴蝶穀,四麵八方、漫山遍野皆為飛舞的蝴蝶,無比唯美的景象。
“哇,好美啊。”
“森林中飛舞的精靈。”
“真的好漂亮,我去y省都見不到這麽漂亮的景色!”
“是的!這裏的種類齊全,背景設計絕了。”
“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美麗的蝴蝶,天呐,簡直是夢中的場景。”
“看這隻大藍閃蝶,也太美了吧?翅膀的顏色居然在變!”
周圍的遊客全部湊近了參觀,場景的逼真程度宛如身臨其境,不同類型的蝴蝶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開始熱切地討論起來。
姚冰兩人沿著蝴蝶標本牆向前走,一邊欣賞一邊聽著講解。
“位於您左側上方位置的是枯葉蝶。它的翅膀收攏後,外側的花紋形似一片曬幹的枯葉,極善偽裝。”
“中央偏下的位置為綠帶翠鳳蝶,被稱為‘森林綠皇後’。翅膀為較深的翠綠色,帶金屬般的閃光,是蝶類收藏家最喜歡收藏的種類。”
……
與蝴蝶標本牆相對而立的是中央放映廳。
為開放式,屏幕播放著生態係統的科普畫麵。
遼闊的草原、巍峨的高山、植被茂密的森林、蘆葦飄蕩的濕地、幹旱的沙漠......鏡頭轉換間,無盡的綠意展現在眼前,山川河流、水草豐茂,遍地的植物與花卉,一起構建出和諧的生態。
姚冰不自覺地站在原地看了好一會兒,連心境都變得開闊起來。
花間集的影片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
不知不覺,已經遊覽了一個小時,姚冰兩人前往倒數第二個展館——組合與浸製標本區。
浸漬標本,顧名思義用藥劑溶液來浸泡標本,用來保存植物整株或維持原本的顏色和狀態。
一進入內部,隻見高約2米的三個球狀旋轉支架位於正中,共有6層,架子上放置的是一瓶瓶鮮活漂亮的浸漬標本。
比起前幾個展廳,這裏更具有觀賞性。
一株株植物浸泡在透明的液體中,植株挺拔無損,顏色鮮亮,看上去和活著沒有什麽區別,很難想象它們已經死去。
姚冰一眼便看到了薰衣草的浸漬標本。
一整株放在圓形的透明瓶子中,紫色的花穗在澄澈的水中漂浮,優雅美麗,甚至多了幾分幹淨輕盈的味道。
真好看。
原來標本也能做得如此唯美。
看著一瓶瓶清新翠綠的植株和豔麗飽滿的花卉,姚冰心中生出了幾分想要嚐試的衝動。
甚至很想把它們買下來。
這種保存方式難道不比永生花更加鮮活?
仿佛將時間定格在了死去的前一秒,生機永存。
顯然不止她一個人這麽想。
“太自然了,真的是標本嗎?”
“這裏的介紹寫到:另一種製作標本的方式。”
“看起來就像是用水培方式培養的植物,生機勃勃,完全沒有枯敗的跡象。”
“好好看,想帶一瓶回去!”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標本居然可以這麽好看。”
……
花間集再一次通過展示與科普轉變了大眾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