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被老大扣在前院談話了。


    沈懷銘與弟弟進行了一番認真而懇切的長談,談話的主題圍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個方麵深度展開。


    等他一條條掰開揉碎的講完,又細細追問:“到底是誰給你看過那些不三不四的書?”


    還一臉誘騙小孩子的神色對他說:“你隻跟大哥說,大哥保證不告訴爹娘。”


    懷安聽完了兄長的長篇大論,眼皮直打架,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說話呀。”小兄長擔心內宅有人帶壞了他,一臉嚴肅。


    “說什麽啊?我天天在爹娘眼皮子底下待著,哪有什麽不三不四的書看?”懷安一臉無辜。


    “那你在書店說‘沒意思’,是什麽意思?”懷銘追問道。


    懷安被他糾纏的快要瘋了,靈機一動,裝傻道:“都是什麽金花瓶、西廂房的,教人插花蓋房子的書有什麽意思?”


    懷銘一愣。


    《金瓶梅》是插花,《西廂記》是蓋房子?


    懷銘忍不住嗤了一聲,他年幼早慧,七八歲時就偷偷翻過此類書籍,便以為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


    看著弟弟呆傻純潔的目光,暗怪自己多心了。又趕緊斂笑:“說的對,是沒什麽好看的,咱們隻讀經史,不去看那些雜書。”


    懷安點點頭:“我房裏的書還讀不完呢,哪有功夫看雜書啊。”


    懷銘鬆了口氣,牽著弟弟的小手往內宅去。


    “大哥,你別把今天這事兒告訴爹啊。”一路上,懷安央告道。


    懷銘斜了他一眼:“你還會怕爹?”


    “爹凶起來的時候真的很凶。”懷安道。


    “真的嗎?”懷銘哂笑:“我不信。”


    懷安歎氣,真是少不經事啊老哥。


    沈聿隻會在無意中樹立長子的威信,卻從不主動過問他們兄弟姐妹之前的事,哪怕是打起來,隻要不往他這裏告狀,他都不會插手。何況懷銘少年老成,一定程度上比他這個親爹還靠譜一點……


    飯後,懷安就埋頭在書桌上寫寫畫畫,過分的安靜。


    他在裁卡紙做排版,但在大人眼裏更像是鬼畫符。


    沈聿見他行為古怪,圍著他打量一圈,一臉戒備的問:“又在想什麽鬼點子?”


    第17章


    懷安支起毛茸茸的小腦袋,見老爹正抱著妹妹拍哄。


    沈聿喜歡女兒,得空就要抱在手裏,生怕一眨眼就長大了似的。芃姐兒瞧見大大小小的卡片很感興趣,探著身子,往桌上一通亂抓。


    “芃兒乖,不抓哥哥的東西!”沈聿連忙製止。他不知道桌上那些鬼畫符是什麽,畫得再醜,也是兒子用心畫出來的。


    芃姐兒咧嘴就要哭,沈聿忙從筆架上摘了支幹淨的紫毫筆塞進女兒手裏轉移注意力。


    懷安想起前世,弟弟撕壞了他的作業,他氣的推了弟弟一把,其實並沒有多用力,卻被父母罵了一整晚,夜深人靜,幽黃的台燈下,他一邊流淚一邊補作業。


    又有一次,弟弟吃糖卡住了喉嚨,他第一時間衝上去,用急救課上學到的的海姆立克法錘擊弟弟的胃部,媽媽在廚房忙碌,瞥了他們一眼,抄著鍋鏟衝上來大聲指責他為什麽打弟弟,爸爸也氣勢洶洶的從房間出來。


    直到那顆糖從弟弟的喉嚨裏噴出來,直到爸媽拍哄著受驚嚇的弟弟熄燈睡了,他也沒能等到一句道歉。


    從小到大,類似的場景時有發生,結論總是哥哥要讓著弟弟,因為弟弟小,卻沒人想到他那時也是個孩子。


    他朝著沈聿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漏風的小牙。


    “傻笑什麽呢。”沈聿道。


    懷安迅速將桌上的卡紙整理成一遝,想到反正最後都要經過老爹的“授權”,索性拉他坐下,一本正經的與這位原作者談起了出版事宜。


    他也不怕老爹會覺得庸俗,一來沈聿從未對經商之人有所鄙視,二來這可是出書啊,是雅事,那不叫賣書賺錢,叫潤筆之資。


    沈聿見他神神叨叨的,隻好叫進奶娘來,將芃姐兒抱去了東屋。


    耐心聽完兒子的描述,沈聿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你說他笨吧,小小年紀就想到了賺錢的法子,說他聰明吧,居然想靠出書賺錢。


    不過他並未打擊兒子的積極性,隻是說:“這的確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不嫌辛苦,可以試試。”


    懷安目露驚喜:“爹同意啦?!”


    沈聿點頭,其實是無所謂的態度,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隨他折騰去。


    懷安卻一臉興奮,事情比他想象中的順利的多。得到了授權,又像摸像樣的談起利潤分成,他打算將收益分成三份,一半給老爹作為版權費用,另外一半再分為兩份,一份是自己的,一份給趙盼。


    老爹自不必說,他和趙盼的任務就比較煩雜了,從雕版到印刷,再到裝訂成冊,要檢查校對每一頁的圖文,分毫不能出差錯。


    這可是兒童啟蒙讀物,絕對要嚴謹再嚴謹。


    沈聿看著他興衝衝的勁頭,猛然恍悟了,難怪這麽小的一個孩子,錦衣玉食、吃穿不缺,卻突然琢磨起生財之道,原來是想趁機為小夥伴改善家境。


    可這怎麽看都是一條死路,沈聿不忍心打擊兒子,隻好將問題拋給更專業的人:“你外祖家有私刻的生意,可以去問一下你母親。”


    所謂私刻,就是一些私人書坊為個人、寺廟、家族宗祠等刻書。國朝出版業發達,政策也自由寬鬆,幾乎人人可以著書立說,獲得一定的名氣。但私刻的成本極大,市場需求不高,往往不以盈利為目的。


    懷安自然不懂其中的門道,隻是為現成的資源感到高興。


    他捧著老爹畫給他的識字課本,一蹦一跳的去找好娘親“談生意”。


    ……


    “出書?”許聽瀾一頭霧水,看看兒子,又看看丈夫。


    沈聿在懷安身後,使了個眼色。


    許聽瀾瞬間會意,十足認真的翻了翻懷安手裏的畫本,丈夫的作畫功底她很清楚,書中的每一個典故,人物或動物,都畫得惟妙惟肖,可愛極了。


    “我打算先出一本《千字文》,試試水。”懷安眼睛裏直放光。


    許聽瀾逗他說:“做這樣一套雕版可不便宜,你有銀子嗎?”


    懷安一愣:“啥銀子?”


    許聽瀾道:“刻雕版呀。還有校勘、編審、書寫、鐫刻、印刷、裝幀,都是要錢的。”


    懷安搞不懂了:“書坊印我爹的書,我還要倒給他錢?我爹哎!那可是我爹哎!”


    許聽瀾啼笑皆非,耐心給他講解起時下出版的各個途徑。


    一是官刻,顧名思義,由國家出資出版的圖書,如國子監發行的經史類書籍、啟蒙課本;欽天監發布的黃曆;太醫院印刻的醫學書籍、地方府州縣刻印的地方誌等。


    二是坊刻,由書坊出資刻印、雜劇、科舉用書、民生百科大全等,書坊主人也時常自編自刻,流入市場,獲取利潤。是解決市井百姓文化需求的關鍵,很接近於後世的出版社出版。


    三是私刻,由個人出資刻書,類似於後世的自費出版,多是為了歌功頌德,或展示個人才華。


    如果懷安能編出一本《五年科舉三年模擬》,或許可以走坊刻,甚至還能大賣,可他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原來我爹還不如銀子管用……”懷安咕噥一句,猛然感到後背生涼。


    沈聿默默挽起袖子,打算讓他見識一下到底哪個管用。


    懷安見勢不妙,踢掉兩隻鞋,猴兒一樣竄到娘親身後“避難”,動作極其熟練。


    “你怎麽這麽皮呀!”許聽瀾拍他一下:“一天不惹你爹生氣,渾身不舒服。”


    好在沈聿隻是剜他一眼,並未和他計較。


    懷安探出腦袋來,又問:“娘,那私刻有什麽好處呢?”


    許聽瀾看了一眼丈夫,笑道:“幫你爹賺得名望和聲譽。”


    懷安轉頭瞧了老爹一眼,搖頭道:“大可不必!”


    許聽瀾頗覺好笑:“怎麽這麽說?”


    懷安指著沈聿一本正經道:“我爹,長成了這副模樣,文章被印的滿天飛,還需要什麽聲望?”


    沈聿:……


    分明是句好話,怎麽聽起來像罵人呢。


    “那你想要的是什麽?”許聽瀾反問。


    懷安苦著臉:“就真的賺不到錢嗎?”


    “賺錢的話……”許聽瀾遲疑著:“凡事都有例外,私刻隻是成本高,其實未必會賠本。”


    說完她就後悔了,隻見神色懨懨的小孩兒猛地兩眼發光。


    片刻,懷安跑回西屋抱出一個匣子,擠坐在娘親身邊,裏麵是他攢了五年的零花錢和壓歲錢,整整五年!


    “夠嗎?”他問。


    沈聿瞠目結舌,原來這小子這麽有錢!


    他一向不問庶務,俸祿和家裏走賬的月例全在妻子手裏,外麵的開銷隨支隨用,從來不知道兒子比自己有錢。


    許聽瀾笑道:“我早就說過,他很能存得住錢的。”


    話音裏帶著掩飾不住的得意:此子頗得老娘真傳!


    可她更想不明白了,丁點大的孩子,都這麽有錢了,為什麽還想著賺錢。想到她娘家弟弟從小就是財迷,莫非外甥隨舅?


    懷安見娘親不說話,又將手腕上的金鐲子擼下來。


    “夠了夠了!”許聽瀾生怕他把衣裳被褥全押上,急忙製止。


    許聽瀾被他纏的不行,隻好開啟拖延大法:“今天太晚了,改天叫雲苓帶你去外公家,跟外公舅舅談這件事。”


    “別改天了,就明天吧!”懷安急道。


    “明天?你不讀書啦?”許聽瀾反問。


    懷安愣了愣,回頭看看淺笑不語的老爹,很會審時度勢的攀上沈聿的膝頭:“爹爹,明天下午再放半天假吧,我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事要做啊!”


    沈聿刻意板著臉:“你在學堂裏讀書,也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假如懷安沒有前世記憶,真的就被唬住了,可他上輩子小學初中都是雙休啊!


    “我還小呢,還在長身體,需要足夠的休息和外出活動。”懷安抗議道。


    揠苗助長勢必阻礙孩子的成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親爹是當朝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廿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廿七並收藏我親爹是當朝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