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術節點各不相同卻能組成法術結構。


    法術結構各不相同,卻能組成法術模型。


    同樣的道路,法術模型各不相同,場也不同,但隻要協調好它們之間都衝突,將不同的場融合、整合成一個場。


    就像是太極中陰陽相生相克一樣,單陰不生,孤陽不長,不同的場互相對抗、影響。


    隻要能找到恰好合適的點,那就自然而然能形成架構。


    而單一法術模型的法術架構不過是利用共鳴將法術模型的場直接放大形成架構規模的場罷了!”


    這一刻方白恍然醒悟。


    這一刻籠罩在身前的迷霧仿佛都緩緩消散了一般。


    方白如癡如醉的沉浸在研究當中,孜孜不倦的汲取著全新的知識。


    旁邊的本體依舊源源不斷的冥想,不斷強化身軀的同時也淬煉著精神力本源,驅使著精神力本源向著三環法師的級別前進。


    此外一絲念頭機械的控製精神力籠罩著方圓六百米的範圍,並將信息源源不斷的寫入儲存點陣內部。


    而此時此刻,火柴盒內的一個實驗室內,丁山與羅青互不相讓的爭執著。


    兩人都是天才,而天才往往都容易具備一個特點。


    那就是自信!


    天才無數次成功、無數次優異成績培養出來的自信。


    天才的自信碰到完全碾壓自己的存在也就罷了,該服就得服。


    可隻是旗鼓相當的天才


    誰還不是一個天才啊!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但誰都說服不了誰!


    偏偏最大的問題是元素材料隻有三十方,根本不可能同時進行兩個實驗。


    於是乎雙方都在源源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想法,源源不斷補充自己的理論,以讓自己的理論、設計的實驗壓服對方,從而進行自己的實驗。


    可雙方相差不大,誰都無法徹底壓服誰。


    這個時候旁邊一個叫李君的法師學徒說話了。


    他就是之前和方白、丁山、羅青一起交流的第四個法師學徒,雖說話比較少,但基本上都能說到點子上。


    所以他開口,羅青和丁山都給予了相應的尊重。


    “我說,既然都爭執不出個結果,那幹脆兩個一起上吧。


    反正又不是什麽互相衝突的實驗方式,雖然兩個一起上所需要的法術模型可能雖然難一點。


    但有這個爭吵的時間用來推演計算法術模型難道不是更好嗎?


    再說了,在計算法術模型的時候互相角力、壓對方一頭難道不更加直觀有效嗎?


    至少比這樣無意義的爭吵好上許多吧?”


    羅青、丁山聞言互視一眼,好像說的有點道理,而這也似乎是唯一的選擇了。


    “也行吧。”


    “那就試試。”


    在兩個人同意都時候,李君頓時露出了笑容,然後轉手就在旁邊的白板上書寫起來,並出聲說道。


    “那既然都有兩份方案了,那幹脆就再加一份方案如何?”


    羅青、丁山聞言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本下意識就想拒絕,可仔細一看李君寫出來的東西,頓時就遲疑了。


    嘶!


    似乎有點意思啊。


    於是乎,半個小時之後,另外一個法師學徒忍不住出聲說道。


    “反正都三個了,要不再加一個試試?”


    丁山、羅青、李君三人聞言都不禁沉默了,他們感覺似乎越來越不對,越來越歪了。


    但他們也掰不回來了,思考之際,這個法師學徒已經書寫起來。


    寫也就罷了,偏偏還有幾分本事


    羅青見此頓時破罐子破摔了。


    “加加加,反正最後法術架構、法術模型都是大家一起來掉頭發,加!


    盡管加!”


    話音剛落,頓時又有一個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一就有二,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原本徹底由丁山、羅青兩人主導的隊伍徹底又恢複了熱鬧,形成了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不過羅青雖然是破罐子破摔了,但也絲毫沒有降低標準,看不過眼的怎麽說都不會加進去。


    等所有人都說了一遍之後也就才又加了一個方案進去。


    有本事的基本上都在前麵就說了,越往後基本上就越寒顫,不能說差,隻能說是中人之姿,比起前麵幾個相對而言就差了不少。


    最後,一眾人等看著一份份方案,沉默片刻,羅青見此也聳了聳肩。


    “還看什麽,開幹吧?”


    “開幹!”


    話音剛落,所有人都畫出了熟悉無比的火球術法術模型,並將其分為了不同的法術結構。


    法術模型是方白講課的例子之一,基本上是嚼碎來一點一點講給他們聽的,所以他們基本上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法術模型都有著一定理解。


    這也是他們能開展這個實驗的基礎。


    羅青、丁山、李君三人先是商量出實驗計劃,然後將任務分配給其他十二個法師學徒共同進行。


    法術模型的細節一點一點調整,而在足夠的人力下,每一個調整的作用、影響都被一點一點測算出來。


    以最笨拙的方法一點一點推進實驗,而羅青、丁山、李君三人在這一刻徹底展現出與其他人的差距。


    隻能說有時候天賦真的是不講道理的。


    經過一次又一次修改,他們在看到了法師學徒助手測試的一個又一個結果之後,他們再設計出來的法術模型合理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高,甚至已經具備了一定運行的可能性。


    經過又一次的實驗、一次又一次的修改。


    終於,在淩晨三點多,在十五人的齊心協力之下,一個可以運轉的改良版法術模型終於成型了。


    而這個改良版法術模型成型的過程中,如果強行量化的話,羅青大致貢獻了百分之三十八,丁山大致貢獻了百分之三十五,李君大致貢獻了百分之二十三.


    而不管怎麽說,微微有些疲憊的十五人互視一眼,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就連疲憊都被亢奮的情緒給徹底衝散。


    看著這個法術模型,羅青、丁山、李君立即使用元素材料布置著實驗場所,並時不時對元素材料進行一定的處理、炮製。


    終於,在淩晨四點的時候,在所有人都注視下,丁山在準備好的實驗台上、在元素材料中間緩緩構建法術模型。


    片刻之後


    轟!


    火柴盒的一麵牆壁轟然破碎,地麵上出現一個焦黑大坑。


    震耳欲聾的響聲以及大地的震蕩讓位於地下的方白都打了一激靈。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末世建浮空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脈並收藏我在末世建浮空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