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節一起訴訟案嚴肅小試牛刀
嚴肅以前總是在看到成功人士的報道時想“為什麽不是我”,但是就在此時此地,他想的最多的是“為什麽是我”。他像俄羅斯小說裏麵的主人公,自己反省自己,卻最多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上帝是有的”,但是,這個上帝不能剝奪我、不能“利用”我。除此之外,讓他做一個陌生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嚴肅第二天看到,他頭天晚上放到大車店院子中間的一撮羊毛,被露水沾濕了。這個事實意味著,他打的“賭”應驗了——他必須拋開一切,“拯救”這一群人。
領頭人是最艱難的。跟隨者不需要腦子,跟隨者越多,越顯得他們的事業的正當性,也越容易將他們的事業“正當化”。可是領頭人卻不然。在沒有被大量的群眾“挾持”之前,他可能是迷惘的、猶豫的、恐懼的、糾結的。每個人是自己生命的第一責任人,但是領頭的是他的跟隨者的第一責任人。
大車店的夥計們,和大車店接待的拉車人,總體上性情都是比較好的,因為都是賣力氣的,沒有那麽多心眼,沒有那麽多的壞心思。但是,總有個別人,讓嚴肅感到“隔路”。比如說夥計趙仁貴。作為一個法學背景的人,他相信對待刑事犯罪分子應該以慈悲相待,因為他們之所以做作奸犯科,在社會學意義上,也是社會教育缺乏、社會體製存在某些不公所致。但是,對於趙仁貴,嚴肅覺得他屬於不用相處很久就不再相信犯罪問題應該歸咎於社會不公的理論的人。趙仁貴在人前總是收拾成並非一般勞動者的那種體麵,頭發上塗了頭油,別人拖著的是長久不打理的、硬撐一條鞭的辮子,他卻保持著辮子鬆軟油亮。油膩的一雙小眼睛,似乎總是在尋找坑蒙拐騙的發財機會。他似乎非常懂得良好的人脈會讓他左右逢源。見人也很熱情,一副做哈趴狗也無所謂的表情。在老板麵前更是顯得自己比其他的夥計更為來事的樣子。
嚴肅總是躲著他這種人。作為調解員,他閱人無數。這種人一輩子時時刻刻把恭敬他人當作自己出人頭地的踏板而已。
這種自私自利的人,即使你和他同在一條船上你避免了一船的人撞向冰山救了一船人的命,他還是會逮著任何機會狠狠地踹你幾腳。
果然,嚴肅偶然從其他的夥計處聽聞他接著同居而未結婚的事實榨取同居的姑娘的財產。
這個姑娘,此前也時不時地到大車店來探望趙仁貴,兩個人總好像若即若離,嚴肅心想趙肯定沒有把這個姑娘當回事。
在夜晚的大車店,也會開“座談會議”。夥計們七嘴八舌,率性談論,也沒有什麽中心話題。趙總是吹噓,等他發達了,就娶第二房、第三房,還得符合“前凸後翹”諸樣標準等等,住洋房公館,雇大批仆人伺弄他。夥計們大多數都比較老實,也不過哄然大笑一番。
這個姑娘姓李,叫做玉紅。雖然名字聽起來有輕佻意味,但是實在是一個好姑娘。嚴肅想,大概率是趙已經玩膩了,所以才想把她換掉。
李玉紅上門找到了嚴肅。嚴肅覺得意外,但是也沒有覺得太意外。因為他能說會寫,農村人在頭腦中,大多將這樣的人跟官府關聯到一起,認為他們至少能跟官府攀上關係。並且李玉紅看了他的表現似乎很讚賞他的能力。嚴肅是一個踏踏實實的專業法律人士。這不同於他遇到的某些律師和同工。他記得他實習的時候他所在的律師事務所的一個主要合夥人對律師開會說,接到案子,要做好功課,回家多查查法條,這樣在和當事人回見的時候就能侃侃而談,給他們一種你們很專業的"印象",等等等等。他絕不是這種隻會忽悠人的人。
嚴肅對做師爺的這檔事並不陌生。他天天接觸的都是師爺和當事人。
嚴肅打算給他們做一個調解。
調解是一個利益妥協的工程。如果想讓某一方當事人良心發現,改弦更張,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如果有良心之人,他就不會做損害另一方利益的事情;如果是沒有良心之人,他以前做了,以後還會繼續做。
趙仁貴沒有任何妥協,因為按照大清的律法,男子有解聘妻子的理由。嚴肅也在中國法律史上大概了解到,清朝婚姻法有“七出三不出”的原則規定。“七出”指的是:無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盜竊、妒忌、惡疾。“三不去”指的是: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
趙指控的就是“七出”中的盜竊——李偷了趙家傳的寶石和翡翠,還認為既然結婚了,李帶來的嫁奩(出嫁的禮物)也應該在離婚之後歸他所有。
李認為,他將趙家的寶石和翡翠和李的嫁奩放在一起,統一保管,並不是為了貪占趙的珠寶。
雙方相持不下,趙盛氣淩人,說要把這件事告到官府。
李一氣之下,說:“你能告到官府,我也能告到官府!”說完一把拽住嚴肅的手,央求嚴肅給他主持公正,寫訴狀告到官府。
第二節訴訟的開始
嚴肅跟大車店老板請了個假,就直奔璦琿城。由於璦琿城小,府縣衙門規模很小,縣令代理司法審判事務。所以嚴肅去的是璦琿城的縣府衙門。
嚴肅來到縣衙門口。縣衙門口分列兩個照壁,照壁前麵是兩個青綠琉璃瓦屋頂的小亭子。從正門進去,裏麵分別是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嚴肅抬頭自信地走進大門,穿過頭門、儀門和衙院,到了大堂。他心裏尋思,如果和穿越的身懷武功的大俠相比較,他所掌握的民商法知識,在這裏應該不輸七成武功吧。
嚴肅在穿堂過院的當兒,就聽見耳邊充斥著收銀子的“噌噌”的聲音、撥弄算盤的“啪啪”聲,以及犯人被打板子的聲音。好不熱鬧。
嚴肅空手將訴狀呈上,衙門辦理司法實務的仆役看著嚴肅,努了努嘴,小聲而又帶著手裏有著一點小權利的那些奴仆的那種“威嚴”說道,“放在桌子上。等信吧。”
嚴肅似乎張了張嘴,但是仆役眼睛看都沒有看他,跨出門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嚴肅回到大車店,將遇到的“吃癟”的事情一五一十跟大車店老板和夥計們學了一番。大家都帶著終於抓到比我有學問的人還不如我知道的多的、愉快的表情,告訴嚴肅肯定他沒有“使銀子”,沒有送禮,讓衙門給“敲打”了。
嚴肅無言以對。他確實是算是長於世故、精通業務的專業人士,被人這樣嘲諷一通,讓他晚上都睡不著覺。
這些“勞動人民”中的一部分人,一方麵,對受到皇朝專製者欺辱其妻女、沒收其房產地產、掘其祖墳的行為都能百般容忍,另一方麵,又暴露出統治者給他們貼的“自私”、“狡黠”、“愚昧”、“軟弱”的標簽。
對於朝廷和官員的腐敗,還不如他們對皇帝幾個妃嬪、幾個兒子、哪個兒子繼位更為關心。
嚴肅理解中國的各級衙門。作為皇朝在各地唯一唯二有編製的縣令,年薪幾百兩,養廉銀幾千兩,卻要支撐“三班六房”等準編製的、自己雇傭的人以及其他雜七雜八如師爺、仵作、會計等的生活,如果不揩老百姓的油水,他們一天都堅持不下去。至於影視劇中“吃了鹹菜燉豆腐,皇帝不如吾”的清官,嚴肅腦袋想破了,也想不出他們是如何對付龐大的官衙開支的。
皇帝要讓官員清廉,就應該下來走一走,看看官府的日常運作如何,開支如何。
腐敗發生在別人頭上,是一隻現象;但是發生在自己頭上,就像是被人“霸淩”過一次一樣,就像軟辮子、軟刀子,在受害者身上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在整個”使銀子“的過程中——籌集銀兩、帶著期待的心情和自賤三分的申請送上、期待對方能夠開恩,辦自己的事情——都讓人身心痛苦。
皇權的存在,本身是最大的不公——嚴肅堅定的認為。一切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一切的國家理論,往往會在常識的一個小指頭的碰觸之下哄然倒塌。官員也需要生活,官衙也需要正常運營。
嚴肅第二次去衙門,結果被告知繼續“等信兒”。
他聽出這是敲打”他,“刺撓”他。
這一回,應該是縣太爺的一個長隨(嚴肅後來才知道),在中間用閃爍的言辭,軟硬兼施的技巧,勸誡嚴肅給他送禮(中間人,而不是縣太爺自己)。嚴肅,作為一個道德“潔癖”者,把話題岔開。
這時,旁邊一個衙役,借著衙門的一個狗子,摸著狗子的尾巴,“點搭”他,”給你臉了是不是,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就這麽闖進來?要不要我賞你幾個包子?“
嚴肅明白,摸著狗子的尾巴的涵義。他屬於“莫等”人,屬於“下流”人。
嚴肅無奈地轉身離開。
“隻有用別的非正常的辦法了。”嚴肅想到。
“非法取證!”這是嚴肅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嚴肅看過很多法律類的美劇,很多事情,找準了證據和對方的把柄,都可以在庭外解決。他也看過大學的民訴法老師的一篇論“非法取證”是否合理的論文。
嚴格來說,非法取證分兩方麵——一方麵,禁止官員、執法人員非法取證,即,禁止公權力人員非法取證,侵害公民權利;另一方麵,私人非法取證。這方麵,嚴肅想不明白,為什麽對證明案件基本事實有裨益的證據,隻是因為采集的方式不符合法律,就不被法院采納呢?後來一想,禁止私人非法取證,有助於保護私人當事人。因為,作為能力和資源更為有限的公民個人而言,通過隱蔽方式等非法方式取證,往往會套不著狼反而被狼所噬,這樣做有利於保護作為弱勢的公民;另一方麵,禁止非法取證,難道不是徇私枉法、作奸犯科的官員所竭力歡迎的嗎?這樣做,正是保護了犯罪的官員。
不管怎麽樣,嚴肅想試一試。通過施壓,也許能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他手裏有一台因為給英國某駐哈爾濱的商務機構辦理事務受贈的一台老式照相機。嚴肅經曆過1980年代,1990年代,知道這種相機怎麽使用。
第三節照相機的由來
對權力的作惡,就像衙役不給嚴肅立案這樣的小事,東北話說嚴肅被衙役“拿”了,一定會有“蝴蝶效應”,因為被“拿”的人一定想要反擊。被權力霸淩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自己的尊嚴和利益被剜割,就在多大程度上要找補回來。但是,這反擊的拳頭,無法揮向霸淩他的、像黑洞一樣無形、隱蔽、權力邊際無限的權力擁有者。所以,就像太平洋島嶼上曾經存在的原始部落人群,他們相信殺掉一個人,就能吸附這個人的靈魂,使他變得更強大,這些本應該本分守己的人,變得像現代影視劇中的僵屍一樣,把自私和報複作為他們的世界觀準則。
嚴肅揣摩自己的能量,足以逼迫那個因為他沒有給他打點而拖延立案的衙役就範。他首先想到的是從這個衙役的痛點著手,用照相機秘密取證,然後似乎不經意地把照片透露給他。
嚴肅手裏的照相機來之不易。這還要從初冬嚴肅想到省城買英文報紙開始。
初冬的東北,冰天雪地。剛下過一場快雪,在江北的路麵上早就留下了趕車的老板子的車轍。似乎初雪的時候風最為肆任,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卷著剛從天上飄下來的零七八碎的雪粒,像掃雪的人這兒攏一堆那兒攏一堆,而現在的西北風直接在行人的臉上撲打,頂著行人的腦門,讓人幾乎寸步難行。幾匹馬呼呼地在歎氣,從馬車側麵看,馬呼出的熱氣形成的煙霧好像有一堆東西燒著了、在飄著煙一樣。作為南方人的嚴肅,並沒有把風雪放在眼裏,在他看來,南方的刺骨的冷就像在澡堂子泡完澡起身穿衣服的瞬間,而這裏隻要身上裹足了抗寒的裝備,這種冷隻在他的肌膚上造成些微的傷害。戴上口罩和狗屁帽子,把皮襖反穿,讓裏麵的毛露在外麵,這樣皮襖就不會沾上雪。寒風打亂了他的呼吸節奏,他呼哧呼哧地嗆著風,喘著,爬上了大車店的一個四匹馬拉的馬車。馬車是拉糧食的,嚴肅搭個順風車上璦琿,然後從璦琿換乘“大軲轆車”到哈爾濱。
這是一個明亮的清晨,空氣中都是雪後水分子散發的清甜的氣味,行人腳下匆匆,堆雪在行人腳下的咯吱咯吱聲的踩踏之後,一頓早飯的時間就形成了緊實發硬的路麵。老板子臉上快活的臉色裏麵又添加了能夠拉屯子裏的文化人進城的、不難發現的受寵恭敬的神情。他一張嘴,臉上由於常年在外趕車風吹日曬而發紫的臉皮和像斧痕一樣的皺紋上,仿佛被燈打亮了一樣。
“先生去這麽遠的地方,這要遭老鼻子罪了。”
“還行,我還算皮實。”嚴肅在捕捉方言上有一定的天賦。
“你現在出門還算找對時間了,現在路麵硬,這段時間是往城裏運糧食最好的時候。再過一段,路麵又硬又滑,再到開春,雪化了,這地麵上都是爛泥,十匹馬都拉不動。馬車陷在路上,車走過連個印兒都找不到。”
“爛泥一整個浪都濺到糧食袋上,你這糧食賣相不好,都賣不出去。”
嚴肅心裏感歎他們的不易。
“我們這些當老板子的,就吃這口飯,命苦。還是你們有學問的人命好。”
老板子使勁連著甩了幾下皮鞭,似乎他的命苦能發泄在拉車的馬身上似的。
嚴肅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安撫他的這爆發的有些突兀的情緒。
“哎,都不容易。再說,我也掙不了幾兩銀子,就是閑得時候多。閑得時候,我也發慌啊。”
“那倒是。”老板子似乎給自己找到了一點“妥協”。
老板子話鋒一轉,“幹什麽都沒有吃皇糧的好,他們幹得那點破事,屁事不頂,一天天的人還給他們孝敬銀子。老子也想做官府的人。”
嚴肅平時總是把這些做苦力的人看成是腸子通直的人,沒想到他們在看似原生態的生活圈子裏,他們也有彎彎的腸子,所關注的也並非僅僅是吃飽穿暖而已。
“你在這裏做個賬房先生是在是屈才了,不想到官府謀個職啥的?”
老板子一開始的恭謹和卑微,似乎因為這一句話而消失得煙消雲散。老板子說這話的時候抬起頭,似乎他在給嚴肅點撥和開示人生中的大道理,而嚴肅是那個需要附耳聽從他建議的人。
“算了,官府的那套迎來送往,不是我能應付得了的。我就是一個老實人。”
“哈哈!”老板子就像發現了一個“老實人”,頭抬得更高了,似乎真理掌握在他手上,而他是代表官府說話的人一樣。
“這官府的人情世故,也就那麽回事。你要辦事,就得給人家好處。別人辦事,也要給你好處。”
老板子當仁不讓地“教訓”起嚴肅來。
嚴肅一聲不吭,這不就是自以為有“高情商”的人嗎?
如果大家都是這樣“高情商”,那麽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從你們攫取的利益中“雨露均沾”嗎?必定是大多數人吃虧。他想到。
嚴肅沉默了一會,老板子接著剛才的話題,說話的嗓門也變大了,也沒有了剛開始說話時候的猶疑謹慎,開始大大咧咧地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
“哎,你知道嗎?我認識幾個衙門的人,我們都當哥們處。”
“先生”的尊稱,此刻已經被他取消了。
“哦,那是好事啊,有事能幫上忙。”
“哪兒啊,求它們辦事,還不是得給他們意思意思。”
嚴肅頂著東北初冬雪後的寒風,來到了璦琿。這風讓他的胃喂飽了,他都不知道是不是感覺餓。他囫圇地吃了點包子熱湯,就趕往哈爾濱。
現在作為哈爾濱重要景點的中央大街,要到1900年才開始修建。但是,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國家的僑民在哈爾濱開發、蓋樓和居住。1912年前,外僑人口占哈爾濱總人口的60%以上,1922年外僑人口占哈爾濱總人口的52%。在1931年前,哈爾濱的外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始終在22%以上。因此,不單單是在後來的中央大街,在毗鄰中央大街的道裏區的其他地方,以及南崗區,都可以看到幾乎處處都有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猶太人、日本人、德國人的身影。而最初的街道設計圖和歐洲15至16世紀的文藝複興風格,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18世紀的折衷主義風格和19世紀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都是這些外國僑民設計、由中國勞工建造。
不單單是高鼻深目、各色顏色頭發的白種人,也有日本人,當然最多的是中國人。
嚴肅在後來的中央大街附近逡巡。這一切,對於在二十一世紀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他來說,既熟悉又有很多的陌生感。20世紀西方列國在中國設計建造的西方風格建築,一部分已經在中國的地平線上抹去了。如今要尋求它們的芳蹤,還得去上海、青島、大連這樣的前“殖民”城市。
大街上是密集的人來人往的人群,已經顯示出了一個大都市的繁華程度。商鋪招牌不再是傳統中國店鋪的紅木製作的、高高懸起的黑字招牌或者擺出來的實物,而是用現代金屬材質的噴繪招牌,有的是用電的發光門頭,一條街上商鋪招牌此起彼伏,甚至互相遮掩,望不到邊,用的是中文、俄文以及英文以及嚴肅看不懂的語言。
嚴肅駐足在一個當街買花束的人旁邊。有幾個穿著他隻有在影視劇中才見識過的那種束腰、圓錐形、大裙擺的絲綢材質的裙子的白人女性,聚攏在賣花的人周圍查看花的花色,討價還價。賣花的男子和其他清末東北勞動者一樣,臉上的皺紋像斧一樣雕刻的雕痕,麵皮像經過太陽曝曬在布滿灰塵的晾曬場上萎縮卷曲的那種葡萄幹的紫色。嚴肅像是觀賞兩幅油畫,被老天生生地拚成了一副,左邊是18世紀鄉村田園風格的任務油畫,太陽的光線很友好地映照在吹彈可破的婦女的皮膚上;而右邊,則更像是嚴肅看過的一副知名的、1980年代名字叫做《父親》的現代寫實油畫。
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甚至也體現在這一副天然形成的畫麵裏麵。
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對於近代工業文明的天然排斥,讓它在工業革命之後插了翅膀一樣起飛的世界上,顯得就像這樣一個賣花人一樣憔悴、無力、沒落和令人心痛。
嚴肅雖似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逛遊,但是一心要找到賣英文報紙的報攤。報攤似乎隨處都是,但是他沒有發現一家有賣英文報的。道裏區的街道雖然喧喧嚷嚷,但是花半個小時就能逛完。正值中午時間,嚴肅正在尋思到哪裏吃一口飯。但是隨即他的眼睛被一個完全由原木搭成的八麵體教堂所吸引。教堂有著醒目的八麵形尖屋頂,中央大圓頂上矗立鋼製鍍金大十字架,帳篷頂端部有著幾個洋蔥形的穹頂。嚴肅對圓蔥形的穹頂和橢圓形、多變的穿插以及在窗戶之間、門窗貼臉上那種彎彎繞的流線特別敏感,這種哥特式的建築或者猶太建築,讓他直覺地將其與中國古建築的鉤心鬥角、細節繁複的特點作比較。有一點強迫症的他,覺得一切都是直線!直線!直線的建築樣式才能讓他欣賞得來。
從教堂裏麵傳出陣陣的唱詩和管風琴的聲音。
他猶豫了一下,但是,好奇心驅使著他的腳步一步步邁進了教堂。
這應該是“彌撒”吧?他帶著假裝是“自己人”但是“教友”一看就知道是一個“不信者”的神情和動作,走向後排的座位,因為緊張,他覺得自己衣服發出的窸窸窣窣的聲音都那麽明顯。
倒數第二排的一個穿著講究的、帶著上層人士很常見的大概從上海流行到哈爾濱的那種禮貌的男士,覺察到後麵突然進來一個人,他微微地向嚴肅露出一個讚賞的微笑。
嚴肅無法跟上他們的節奏,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麽,就在那裏保護“靜音狀態”,大概出於對前排男子那個微小的禮貌回敬,他也不敢貿然抽身就離開。
禮拜終於結束了。嚴肅歎了口氣。
前排的男子帶著“傳道”的熱情——嚴肅很理解這種熱情,在他的家鄉以及在他所在的城市,這些人“糾纏式”地、勤奮地向人傳道。還記得他的一個幾歲的侄子,在爭辯中屢屢落敗,但是仍然纏著他,最後一次,他哭著向嚴肅說:
“叔叔,我知道我的文化水平比不上你,也辯不過你。但是神確實愛你啊。”
嚴肅帶著理性上占據“壓倒性優勢”的優越感,歎了口氣,說:
“你既然都哭著求我,那我要仔細考慮考慮,那我就相信了他吧。”
從這個男人身上讀到的這種熟悉的熱情,讓嚴肅天然地產生抗拒,連他自己的肩膀都“回避”式地閃到了一邊。
“你是新來的教友吧?你老家哪裏的?在哪裏高就?”
嚴肅掩飾了自己瞬間產生的一種被“抓現行”的局促感,不假思索地說道:
“是的,我也是教友。我老家是xx省的,目前在做一個會計。”
他前麵說的“教友”兩個字,似乎瞬間觸發了他由於撒謊而產生的內疚和內疚掩飾機製,以至於他後半句話沒說完,感覺到自己的喉嚨聳動了一下。
“您是剛來到哈爾濱吧?”
嚴肅尷尬地下意識地偷看了一下自己一副風塵仆仆的形象。他到現在連臉都沒有趕上洗。
“啊啊,對對。剛來哈爾濱。我想找一份英文報紙看看。”
嚴肅感覺沒有什麽話頭可說,連自己上哈爾濱的目的都透露給了這個剛見麵的陌生人。
“您懂英文啊?”
他一邊伸出右手,用力地握住嚴肅倉促伸出的右手。
“小弟叫蔣之棟,留美建築學博士,目前在一家建築公司當差。nicetomeetyou!”
嚴肅感覺到在海上漂浮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個救生圈一樣。
“我也懂一點英語哈。水平還行。”
他也似乎看到了一點求一份更體麵的職務的希望。
他跟英語的糾纏和情緣,從大學中午下課後隻身一人在圖書館看《中國日報》開始。
“那太巧了!我們正準備在道外建一家銀行——哈爾濱道外匯豐銀行,需要懂英語的人擔任工人的主管。”
嚴肅的眼睛裏突然放光,他的聲音裏麵又帶著一絲絲的不相信。
“我行啊!我能幹這個工作!”他很害怕他突然改變主意。
“行行行!不過工期隻有半年,半年之後,工期就結束了。”
“沒關係,沒關係。”嚴肅說道。
蔣之棟帶著他吃了一頓地道的東北鐵鍋燉大鵝。天還是極冷,他們從教堂外麵走到這個道裏區少有的中國飯店,就像是從冰箱裏一個地方走到冰箱裏另一個地方。
這頓飯吃的真香,不僅是因為他旅途顛簸導致他疲乏和饑餓,也是因為這是他很長時間沒有吃到這麽美味的東西了。
林語堂說過,有的人吃一頓好飯,連世界觀都能改變。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值得我們奔赴的東西。嚴肅很長時間不能忘掉這一段飯。嚴肅那天的下午和晚上,腸胃都覺得舒適。原來吃一頓好飯,不僅僅是牙齒生香、味蕾大開,連腸胃都感謝你。嚴肅覺得不能讓自己的腸胃肚腑交給別人來隨意安排了,特別是某些可以“勾芡”一切的外賣。從那天開始,他準備學習自己做飯。
而嚴肅在大車店吃的東西,不外乎是酸菜粉絲蘿卜白菜——尤其是白菜——嚴肅在南方的時候,隻聽說過青菜,不知道白菜這個食材能被東北廚子用的那麽廣泛、也這麽經常地霸占著他們的飯桌。
就這樣,一個偶然的巧合,讓嚴肅在城裏得到了第一份“白領”工作,得到了比較豐厚的薪金,讓他置備了一架相機、幾身漂亮的西服,當然還有大量的他用於打發時光的中文書。
嚴肅覺得上帝給他的幸福,不像“嘩嘩嘩”從水龍頭裏肆意流淌的自來水,而是像一點一點擠出來的蜂蜜。一切直接讓一個人達到腦興奮狀態的,讓一個人的多巴胺加速刺激的,嚴肅都看作是難以持續久的;而一個人連續幾小時勤奮學習、跑幾公裏路的效果,是促進靈魂的淬瀝,達到一個“穩穩”的個人存在感和幸福感,而這是內啡肽的釋放。兩者截然不同。根據一個成功人士所說,他要是一天不看一些書,都會感到內心空蕩蕩、世界正在與他疏離而他要發瘋的節奏。
嚴肅又一次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衙門。結果是案子仍然沒有立上。縣令需要打點,連衙役都需要打點,這稱之為“門敬”——就是做看“門”狗的,也有一份。
雖說嚴肅是幫別人辦事,無法真正設身處地地體會到當事人的焦慮心情,但是,他仍然忍無可忍,因為這種拒絕也是對他的尊嚴的赤裸裸的侵犯。
嚴肅為了寫訴狀,請教了不少在璦琿城擔任訴師的人。就連自稱必須是”小的“且必須空兩個字空間,以小一等的字體書寫在空白處右邊,訴狀要情詞懇切、花樣奉承官府明察秋毫的細節,都被他弄得一清二楚。在清朝幫助老百姓打官司的人,通常是底層稍通書墨的普通人,往往一篇訴狀,八股文的”製式“內容,被無限次數地流傳、抄襲。比如,談及團夥盜劫,就必定是“呼嘯山林”,談及欺詐盤剝,必定是“圖詐捏控”,談及敲詐勒索,必定是“挺凶勒詐”等等。往往能把事實捋清楚、言辭恰當的,並不在多數。
就因為這個原因,衙役根本不相信是嚴肅他自己親自創作的,而是他花錢聘用別人或者幹脆是抄襲別人的東西。
嚴肅無奈地折轉回大車店。不相信別人,有的是出於適當的信息分析和事實考量,有的則完全是這些人的歧見和缺乏認真考證的態度。
這篇訴狀全文如下:
“具告狀人李玉紅,係本邑人,住江東李家莊,年二十五歲。
呈為與小的之夫趙仁貴無律法特定之情由休妻,且霸取本人出嫁之嫁奩,並誣告小的貪占其珠寶之情事。小的家中之兩匹馬,趙仁貴亦意欲強取,聲稱小的兩匹馬無用,遲早再嫁他人,雲雲。
小的婚嫁之後夫唱婦隨,孝順公婆,人前賢惠,也並未曾罹患有任何惡疾。小的忠於事,誠於己,未嚐指摘、欺辱趙家之任何家人。
然趙仁貴於婚姻中日久,心生旁騖,時常詈罵苛責於小的,並誣稱小的保管之趙家珠寶,有私吞自取之意。
小的料貴縣明鏡高懸,查本人並無私吞自取之心,乃遵趙仁貴之囑咐,將本人嫁奩與其珠寶統存一處保管爾。趙仁貴之誣告必不能入貴縣之聽也。
且鑒於趙仁貴乃經商之人,在姚家窩棚打雜,己家並無使用牛或馬做耕田之用。以民間習俗馬之常用於耕田地之用可鑒,凡物有利一方日常生計者,律法應準之,以示對良俗之敬意。惟此,小的再嫁或不再嫁,再嫁可由新夫驅用,不再嫁可由小的本家父母驅用。
以上,呈請貴縣判明小的與趙仁貴之間婚約係依本人之告狀而解約,趙仁貴並無任何“出妻”之事由,以挽存小的聲譽。另請貴縣判令趙仁貴返還本人之嫁奩,並判令兩匹馬歸小的所用。“
清末的司法製度是允許在某些民事訴訟中(比如離婚財產分配案),審判者不按照清朝律例,而是按照“常理”和“社會習俗”來判決的。對於法無規定的某些細微方麵,嚴肅緊緊抓住了這些微末的細節,以建議法官對財產按照“有利於一方生活之便利”的原則——其實也是生活常理——來判決。提及嚴肅在財產分割案件方麵的經驗,嚴肅想起民庭的各位同事把最高院對離婚、財產分配、婚姻法中的各項規定,通通打印出來,貼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也在他們的腦海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一個開明社會的婚姻法原則,被他這樣利索地應用到了一個清末的離婚案件,嚴肅感到開心和充實。
第一節一起訴訟案嚴肅小試牛刀
嚴肅以前總是在看到成功人士的報道時想“為什麽不是我”,但是就在此時此地,他想的最多的是“為什麽是我”。他像俄羅斯小說裏麵的主人公,自己反省自己,卻最多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上帝是有的”,但是,這個上帝不能剝奪我、不能“利用”我。除此之外,讓他做一個陌生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嚴肅第二天看到,他頭天晚上放到大車店院子中間的一撮羊毛,被露水沾濕了。這個事實意味著,他打的“賭”應驗了——他必須拋開一切,“拯救”這一群人。
領頭人是最艱難的。跟隨者不需要腦子,跟隨者越多,越顯得他們的事業的正當性,也越容易將他們的事業“正當化”。可是領頭人卻不然。在沒有被大量的群眾“挾持”之前,他可能是迷惘的、猶豫的、恐懼的、糾結的。每個人是自己生命的第一責任人,但是領頭的是他的跟隨者的第一責任人。
大車店的夥計們,和大車店接待的拉車人,總體上性情都是比較好的,因為都是賣力氣的,沒有那麽多心眼,沒有那麽多的壞心思。但是,總有個別人,讓嚴肅感到“隔路”。比如說夥計趙仁貴。作為一個法學背景的人,他相信對待刑事犯罪分子應該以慈悲相待,因為他們之所以做作奸犯科,在社會學意義上,也是社會教育缺乏、社會體製存在某些不公所致。但是,對於趙仁貴,嚴肅覺得他屬於不用相處很久就不再相信犯罪問題應該歸咎於社會不公的理論的人。趙仁貴在人前總是收拾成並非一般勞動者的那種體麵,頭發上塗了頭油,別人拖著的是長久不打理的、硬撐一條鞭的辮子,他卻保持著辮子鬆軟油亮。油膩的一雙小眼睛,似乎總是在尋找坑蒙拐騙的發財機會。他似乎非常懂得良好的人脈會讓他左右逢源。見人也很熱情,一副做哈趴狗也無所謂的表情。在老板麵前更是顯得自己比其他的夥計更為來事的樣子。
嚴肅總是躲著他這種人。作為調解員,他閱人無數。這種人一輩子時時刻刻把恭敬他人當作自己出人頭地的踏板而已。
這種自私自利的人,即使你和他同在一條船上你避免了一船的人撞向冰山救了一船人的命,他還是會逮著任何機會狠狠地踹你幾腳。
果然,嚴肅偶然從其他的夥計處聽聞他接著同居而未結婚的事實榨取同居的姑娘的財產。
這個姑娘,此前也時不時地到大車店來探望趙仁貴,兩個人總好像若即若離,嚴肅心想趙肯定沒有把這個姑娘當回事。
在夜晚的大車店,也會開“座談會議”。夥計們七嘴八舌,率性談論,也沒有什麽中心話題。趙總是吹噓,等他發達了,就娶第二房、第三房,還得符合“前凸後翹”諸樣標準等等,住洋房公館,雇大批仆人伺弄他。夥計們大多數都比較老實,也不過哄然大笑一番。
這個姑娘姓李,叫做玉紅。雖然名字聽起來有輕佻意味,但是實在是一個好姑娘。嚴肅想,大概率是趙已經玩膩了,所以才想把她換掉。
李玉紅上門找到了嚴肅。嚴肅覺得意外,但是也沒有覺得太意外。因為他能說會寫,農村人在頭腦中,大多將這樣的人跟官府關聯到一起,認為他們至少能跟官府攀上關係。並且李玉紅看了他的表現似乎很讚賞他的能力。嚴肅是一個踏踏實實的專業法律人士。這不同於他遇到的某些律師和同工。他記得他實習的時候他所在的律師事務所的一個主要合夥人對律師開會說,接到案子,要做好功課,回家多查查法條,這樣在和當事人回見的時候就能侃侃而談,給他們一種你們很專業的"印象",等等等等。他絕不是這種隻會忽悠人的人。
嚴肅對做師爺的這檔事並不陌生。他天天接觸的都是師爺和當事人。
嚴肅打算給他們做一個調解。
調解是一個利益妥協的工程。如果想讓某一方當事人良心發現,改弦更張,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如果有良心之人,他就不會做損害另一方利益的事情;如果是沒有良心之人,他以前做了,以後還會繼續做。
趙仁貴沒有任何妥協,因為按照大清的律法,男子有解聘妻子的理由。嚴肅也在中國法律史上大概了解到,清朝婚姻法有“七出三不出”的原則規定。“七出”指的是:無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盜竊、妒忌、惡疾。“三不去”指的是: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
趙指控的就是“七出”中的盜竊——李偷了趙家傳的寶石和翡翠,還認為既然結婚了,李帶來的嫁奩(出嫁的禮物)也應該在離婚之後歸他所有。
李認為,他將趙家的寶石和翡翠和李的嫁奩放在一起,統一保管,並不是為了貪占趙的珠寶。
雙方相持不下,趙盛氣淩人,說要把這件事告到官府。
李一氣之下,說:“你能告到官府,我也能告到官府!”說完一把拽住嚴肅的手,央求嚴肅給他主持公正,寫訴狀告到官府。
第二節訴訟的開始
嚴肅跟大車店老板請了個假,就直奔璦琿城。由於璦琿城小,府縣衙門規模很小,縣令代理司法審判事務。所以嚴肅去的是璦琿城的縣府衙門。
嚴肅來到縣衙門口。縣衙門口分列兩個照壁,照壁前麵是兩個青綠琉璃瓦屋頂的小亭子。從正門進去,裏麵分別是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嚴肅抬頭自信地走進大門,穿過頭門、儀門和衙院,到了大堂。他心裏尋思,如果和穿越的身懷武功的大俠相比較,他所掌握的民商法知識,在這裏應該不輸七成武功吧。
嚴肅在穿堂過院的當兒,就聽見耳邊充斥著收銀子的“噌噌”的聲音、撥弄算盤的“啪啪”聲,以及犯人被打板子的聲音。好不熱鬧。
嚴肅空手將訴狀呈上,衙門辦理司法實務的仆役看著嚴肅,努了努嘴,小聲而又帶著手裏有著一點小權利的那些奴仆的那種“威嚴”說道,“放在桌子上。等信吧。”
嚴肅似乎張了張嘴,但是仆役眼睛看都沒有看他,跨出門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嚴肅回到大車店,將遇到的“吃癟”的事情一五一十跟大車店老板和夥計們學了一番。大家都帶著終於抓到比我有學問的人還不如我知道的多的、愉快的表情,告訴嚴肅肯定他沒有“使銀子”,沒有送禮,讓衙門給“敲打”了。
嚴肅無言以對。他確實是算是長於世故、精通業務的專業人士,被人這樣嘲諷一通,讓他晚上都睡不著覺。
這些“勞動人民”中的一部分人,一方麵,對受到皇朝專製者欺辱其妻女、沒收其房產地產、掘其祖墳的行為都能百般容忍,另一方麵,又暴露出統治者給他們貼的“自私”、“狡黠”、“愚昧”、“軟弱”的標簽。
對於朝廷和官員的腐敗,還不如他們對皇帝幾個妃嬪、幾個兒子、哪個兒子繼位更為關心。
嚴肅理解中國的各級衙門。作為皇朝在各地唯一唯二有編製的縣令,年薪幾百兩,養廉銀幾千兩,卻要支撐“三班六房”等準編製的、自己雇傭的人以及其他雜七雜八如師爺、仵作、會計等的生活,如果不揩老百姓的油水,他們一天都堅持不下去。至於影視劇中“吃了鹹菜燉豆腐,皇帝不如吾”的清官,嚴肅腦袋想破了,也想不出他們是如何對付龐大的官衙開支的。
皇帝要讓官員清廉,就應該下來走一走,看看官府的日常運作如何,開支如何。
腐敗發生在別人頭上,是一隻現象;但是發生在自己頭上,就像是被人“霸淩”過一次一樣,就像軟辮子、軟刀子,在受害者身上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在整個”使銀子“的過程中——籌集銀兩、帶著期待的心情和自賤三分的申請送上、期待對方能夠開恩,辦自己的事情——都讓人身心痛苦。
皇權的存在,本身是最大的不公——嚴肅堅定的認為。一切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一切的國家理論,往往會在常識的一個小指頭的碰觸之下哄然倒塌。官員也需要生活,官衙也需要正常運營。
嚴肅第二次去衙門,結果被告知繼續“等信兒”。
他聽出這是敲打”他,“刺撓”他。
這一回,應該是縣太爺的一個長隨(嚴肅後來才知道),在中間用閃爍的言辭,軟硬兼施的技巧,勸誡嚴肅給他送禮(中間人,而不是縣太爺自己)。嚴肅,作為一個道德“潔癖”者,把話題岔開。
這時,旁邊一個衙役,借著衙門的一個狗子,摸著狗子的尾巴,“點搭”他,”給你臉了是不是,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就這麽闖進來?要不要我賞你幾個包子?“
嚴肅明白,摸著狗子的尾巴的涵義。他屬於“莫等”人,屬於“下流”人。
嚴肅無奈地轉身離開。
“隻有用別的非正常的辦法了。”嚴肅想到。
“非法取證!”這是嚴肅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嚴肅看過很多法律類的美劇,很多事情,找準了證據和對方的把柄,都可以在庭外解決。他也看過大學的民訴法老師的一篇論“非法取證”是否合理的論文。
嚴格來說,非法取證分兩方麵——一方麵,禁止官員、執法人員非法取證,即,禁止公權力人員非法取證,侵害公民權利;另一方麵,私人非法取證。這方麵,嚴肅想不明白,為什麽對證明案件基本事實有裨益的證據,隻是因為采集的方式不符合法律,就不被法院采納呢?後來一想,禁止私人非法取證,有助於保護私人當事人。因為,作為能力和資源更為有限的公民個人而言,通過隱蔽方式等非法方式取證,往往會套不著狼反而被狼所噬,這樣做有利於保護作為弱勢的公民;另一方麵,禁止非法取證,難道不是徇私枉法、作奸犯科的官員所竭力歡迎的嗎?這樣做,正是保護了犯罪的官員。
不管怎麽樣,嚴肅想試一試。通過施壓,也許能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他手裏有一台因為給英國某駐哈爾濱的商務機構辦理事務受贈的一台老式照相機。嚴肅經曆過1980年代,1990年代,知道這種相機怎麽使用。
第三節照相機的由來
對權力的作惡,就像衙役不給嚴肅立案這樣的小事,東北話說嚴肅被衙役“拿”了,一定會有“蝴蝶效應”,因為被“拿”的人一定想要反擊。被權力霸淩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自己的尊嚴和利益被剜割,就在多大程度上要找補回來。但是,這反擊的拳頭,無法揮向霸淩他的、像黑洞一樣無形、隱蔽、權力邊際無限的權力擁有者。所以,就像太平洋島嶼上曾經存在的原始部落人群,他們相信殺掉一個人,就能吸附這個人的靈魂,使他變得更強大,這些本應該本分守己的人,變得像現代影視劇中的僵屍一樣,把自私和報複作為他們的世界觀準則。
嚴肅揣摩自己的能量,足以逼迫那個因為他沒有給他打點而拖延立案的衙役就範。他首先想到的是從這個衙役的痛點著手,用照相機秘密取證,然後似乎不經意地把照片透露給他。
嚴肅手裏的照相機來之不易。這還要從初冬嚴肅想到省城買英文報紙開始。
初冬的東北,冰天雪地。剛下過一場快雪,在江北的路麵上早就留下了趕車的老板子的車轍。似乎初雪的時候風最為肆任,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卷著剛從天上飄下來的零七八碎的雪粒,像掃雪的人這兒攏一堆那兒攏一堆,而現在的西北風直接在行人的臉上撲打,頂著行人的腦門,讓人幾乎寸步難行。幾匹馬呼呼地在歎氣,從馬車側麵看,馬呼出的熱氣形成的煙霧好像有一堆東西燒著了、在飄著煙一樣。作為南方人的嚴肅,並沒有把風雪放在眼裏,在他看來,南方的刺骨的冷就像在澡堂子泡完澡起身穿衣服的瞬間,而這裏隻要身上裹足了抗寒的裝備,這種冷隻在他的肌膚上造成些微的傷害。戴上口罩和狗屁帽子,把皮襖反穿,讓裏麵的毛露在外麵,這樣皮襖就不會沾上雪。寒風打亂了他的呼吸節奏,他呼哧呼哧地嗆著風,喘著,爬上了大車店的一個四匹馬拉的馬車。馬車是拉糧食的,嚴肅搭個順風車上璦琿,然後從璦琿換乘“大軲轆車”到哈爾濱。
這是一個明亮的清晨,空氣中都是雪後水分子散發的清甜的氣味,行人腳下匆匆,堆雪在行人腳下的咯吱咯吱聲的踩踏之後,一頓早飯的時間就形成了緊實發硬的路麵。老板子臉上快活的臉色裏麵又添加了能夠拉屯子裏的文化人進城的、不難發現的受寵恭敬的神情。他一張嘴,臉上由於常年在外趕車風吹日曬而發紫的臉皮和像斧痕一樣的皺紋上,仿佛被燈打亮了一樣。
“先生去這麽遠的地方,這要遭老鼻子罪了。”
“還行,我還算皮實。”嚴肅在捕捉方言上有一定的天賦。
“你現在出門還算找對時間了,現在路麵硬,這段時間是往城裏運糧食最好的時候。再過一段,路麵又硬又滑,再到開春,雪化了,這地麵上都是爛泥,十匹馬都拉不動。馬車陷在路上,車走過連個印兒都找不到。”
“爛泥一整個浪都濺到糧食袋上,你這糧食賣相不好,都賣不出去。”
嚴肅心裏感歎他們的不易。
“我們這些當老板子的,就吃這口飯,命苦。還是你們有學問的人命好。”
老板子使勁連著甩了幾下皮鞭,似乎他的命苦能發泄在拉車的馬身上似的。
嚴肅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安撫他的這爆發的有些突兀的情緒。
“哎,都不容易。再說,我也掙不了幾兩銀子,就是閑得時候多。閑得時候,我也發慌啊。”
“那倒是。”老板子似乎給自己找到了一點“妥協”。
老板子話鋒一轉,“幹什麽都沒有吃皇糧的好,他們幹得那點破事,屁事不頂,一天天的人還給他們孝敬銀子。老子也想做官府的人。”
嚴肅平時總是把這些做苦力的人看成是腸子通直的人,沒想到他們在看似原生態的生活圈子裏,他們也有彎彎的腸子,所關注的也並非僅僅是吃飽穿暖而已。
“你在這裏做個賬房先生是在是屈才了,不想到官府謀個職啥的?”
老板子一開始的恭謹和卑微,似乎因為這一句話而消失得煙消雲散。老板子說這話的時候抬起頭,似乎他在給嚴肅點撥和開示人生中的大道理,而嚴肅是那個需要附耳聽從他建議的人。
“算了,官府的那套迎來送往,不是我能應付得了的。我就是一個老實人。”
“哈哈!”老板子就像發現了一個“老實人”,頭抬得更高了,似乎真理掌握在他手上,而他是代表官府說話的人一樣。
“這官府的人情世故,也就那麽回事。你要辦事,就得給人家好處。別人辦事,也要給你好處。”
老板子當仁不讓地“教訓”起嚴肅來。
嚴肅一聲不吭,這不就是自以為有“高情商”的人嗎?
如果大家都是這樣“高情商”,那麽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從你們攫取的利益中“雨露均沾”嗎?必定是大多數人吃虧。他想到。
嚴肅沉默了一會,老板子接著剛才的話題,說話的嗓門也變大了,也沒有了剛開始說話時候的猶疑謹慎,開始大大咧咧地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
“哎,你知道嗎?我認識幾個衙門的人,我們都當哥們處。”
“先生”的尊稱,此刻已經被他取消了。
“哦,那是好事啊,有事能幫上忙。”
“哪兒啊,求它們辦事,還不是得給他們意思意思。”
嚴肅頂著東北初冬雪後的寒風,來到了璦琿。這風讓他的胃喂飽了,他都不知道是不是感覺餓。他囫圇地吃了點包子熱湯,就趕往哈爾濱。
現在作為哈爾濱重要景點的中央大街,要到1900年才開始修建。但是,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國家的僑民在哈爾濱開發、蓋樓和居住。1912年前,外僑人口占哈爾濱總人口的60%以上,1922年外僑人口占哈爾濱總人口的52%。在1931年前,哈爾濱的外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始終在22%以上。因此,不單單是在後來的中央大街,在毗鄰中央大街的道裏區的其他地方,以及南崗區,都可以看到幾乎處處都有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猶太人、日本人、德國人的身影。而最初的街道設計圖和歐洲15至16世紀的文藝複興風格,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18世紀的折衷主義風格和19世紀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都是這些外國僑民設計、由中國勞工建造。
不單單是高鼻深目、各色顏色頭發的白種人,也有日本人,當然最多的是中國人。
嚴肅在後來的中央大街附近逡巡。這一切,對於在二十一世紀大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他來說,既熟悉又有很多的陌生感。20世紀西方列國在中國設計建造的西方風格建築,一部分已經在中國的地平線上抹去了。如今要尋求它們的芳蹤,還得去上海、青島、大連這樣的前“殖民”城市。
大街上是密集的人來人往的人群,已經顯示出了一個大都市的繁華程度。商鋪招牌不再是傳統中國店鋪的紅木製作的、高高懸起的黑字招牌或者擺出來的實物,而是用現代金屬材質的噴繪招牌,有的是用電的發光門頭,一條街上商鋪招牌此起彼伏,甚至互相遮掩,望不到邊,用的是中文、俄文以及英文以及嚴肅看不懂的語言。
嚴肅駐足在一個當街買花束的人旁邊。有幾個穿著他隻有在影視劇中才見識過的那種束腰、圓錐形、大裙擺的絲綢材質的裙子的白人女性,聚攏在賣花的人周圍查看花的花色,討價還價。賣花的男子和其他清末東北勞動者一樣,臉上的皺紋像斧一樣雕刻的雕痕,麵皮像經過太陽曝曬在布滿灰塵的晾曬場上萎縮卷曲的那種葡萄幹的紫色。嚴肅像是觀賞兩幅油畫,被老天生生地拚成了一副,左邊是18世紀鄉村田園風格的任務油畫,太陽的光線很友好地映照在吹彈可破的婦女的皮膚上;而右邊,則更像是嚴肅看過的一副知名的、1980年代名字叫做《父親》的現代寫實油畫。
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甚至也體現在這一副天然形成的畫麵裏麵。
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對於近代工業文明的天然排斥,讓它在工業革命之後插了翅膀一樣起飛的世界上,顯得就像這樣一個賣花人一樣憔悴、無力、沒落和令人心痛。
嚴肅雖似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逛遊,但是一心要找到賣英文報紙的報攤。報攤似乎隨處都是,但是他沒有發現一家有賣英文報的。道裏區的街道雖然喧喧嚷嚷,但是花半個小時就能逛完。正值中午時間,嚴肅正在尋思到哪裏吃一口飯。但是隨即他的眼睛被一個完全由原木搭成的八麵體教堂所吸引。教堂有著醒目的八麵形尖屋頂,中央大圓頂上矗立鋼製鍍金大十字架,帳篷頂端部有著幾個洋蔥形的穹頂。嚴肅對圓蔥形的穹頂和橢圓形、多變的穿插以及在窗戶之間、門窗貼臉上那種彎彎繞的流線特別敏感,這種哥特式的建築或者猶太建築,讓他直覺地將其與中國古建築的鉤心鬥角、細節繁複的特點作比較。有一點強迫症的他,覺得一切都是直線!直線!直線的建築樣式才能讓他欣賞得來。
從教堂裏麵傳出陣陣的唱詩和管風琴的聲音。
他猶豫了一下,但是,好奇心驅使著他的腳步一步步邁進了教堂。
這應該是“彌撒”吧?他帶著假裝是“自己人”但是“教友”一看就知道是一個“不信者”的神情和動作,走向後排的座位,因為緊張,他覺得自己衣服發出的窸窸窣窣的聲音都那麽明顯。
倒數第二排的一個穿著講究的、帶著上層人士很常見的大概從上海流行到哈爾濱的那種禮貌的男士,覺察到後麵突然進來一個人,他微微地向嚴肅露出一個讚賞的微笑。
嚴肅無法跟上他們的節奏,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麽,就在那裏保護“靜音狀態”,大概出於對前排男子那個微小的禮貌回敬,他也不敢貿然抽身就離開。
禮拜終於結束了。嚴肅歎了口氣。
前排的男子帶著“傳道”的熱情——嚴肅很理解這種熱情,在他的家鄉以及在他所在的城市,這些人“糾纏式”地、勤奮地向人傳道。還記得他的一個幾歲的侄子,在爭辯中屢屢落敗,但是仍然纏著他,最後一次,他哭著向嚴肅說:
“叔叔,我知道我的文化水平比不上你,也辯不過你。但是神確實愛你啊。”
嚴肅帶著理性上占據“壓倒性優勢”的優越感,歎了口氣,說:
“你既然都哭著求我,那我要仔細考慮考慮,那我就相信了他吧。”
從這個男人身上讀到的這種熟悉的熱情,讓嚴肅天然地產生抗拒,連他自己的肩膀都“回避”式地閃到了一邊。
“你是新來的教友吧?你老家哪裏的?在哪裏高就?”
嚴肅掩飾了自己瞬間產生的一種被“抓現行”的局促感,不假思索地說道:
“是的,我也是教友。我老家是xx省的,目前在做一個會計。”
他前麵說的“教友”兩個字,似乎瞬間觸發了他由於撒謊而產生的內疚和內疚掩飾機製,以至於他後半句話沒說完,感覺到自己的喉嚨聳動了一下。
“您是剛來到哈爾濱吧?”
嚴肅尷尬地下意識地偷看了一下自己一副風塵仆仆的形象。他到現在連臉都沒有趕上洗。
“啊啊,對對。剛來哈爾濱。我想找一份英文報紙看看。”
嚴肅感覺沒有什麽話頭可說,連自己上哈爾濱的目的都透露給了這個剛見麵的陌生人。
“您懂英文啊?”
他一邊伸出右手,用力地握住嚴肅倉促伸出的右手。
“小弟叫蔣之棟,留美建築學博士,目前在一家建築公司當差。nicetomeetyou!”
嚴肅感覺到在海上漂浮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個救生圈一樣。
“我也懂一點英語哈。水平還行。”
他也似乎看到了一點求一份更體麵的職務的希望。
他跟英語的糾纏和情緣,從大學中午下課後隻身一人在圖書館看《中國日報》開始。
“那太巧了!我們正準備在道外建一家銀行——哈爾濱道外匯豐銀行,需要懂英語的人擔任工人的主管。”
嚴肅的眼睛裏突然放光,他的聲音裏麵又帶著一絲絲的不相信。
“我行啊!我能幹這個工作!”他很害怕他突然改變主意。
“行行行!不過工期隻有半年,半年之後,工期就結束了。”
“沒關係,沒關係。”嚴肅說道。
蔣之棟帶著他吃了一頓地道的東北鐵鍋燉大鵝。天還是極冷,他們從教堂外麵走到這個道裏區少有的中國飯店,就像是從冰箱裏一個地方走到冰箱裏另一個地方。
這頓飯吃的真香,不僅是因為他旅途顛簸導致他疲乏和饑餓,也是因為這是他很長時間沒有吃到這麽美味的東西了。
林語堂說過,有的人吃一頓好飯,連世界觀都能改變。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值得我們奔赴的東西。嚴肅很長時間不能忘掉這一段飯。嚴肅那天的下午和晚上,腸胃都覺得舒適。原來吃一頓好飯,不僅僅是牙齒生香、味蕾大開,連腸胃都感謝你。嚴肅覺得不能讓自己的腸胃肚腑交給別人來隨意安排了,特別是某些可以“勾芡”一切的外賣。從那天開始,他準備學習自己做飯。
而嚴肅在大車店吃的東西,不外乎是酸菜粉絲蘿卜白菜——尤其是白菜——嚴肅在南方的時候,隻聽說過青菜,不知道白菜這個食材能被東北廚子用的那麽廣泛、也這麽經常地霸占著他們的飯桌。
就這樣,一個偶然的巧合,讓嚴肅在城裏得到了第一份“白領”工作,得到了比較豐厚的薪金,讓他置備了一架相機、幾身漂亮的西服,當然還有大量的他用於打發時光的中文書。
嚴肅覺得上帝給他的幸福,不像“嘩嘩嘩”從水龍頭裏肆意流淌的自來水,而是像一點一點擠出來的蜂蜜。一切直接讓一個人達到腦興奮狀態的,讓一個人的多巴胺加速刺激的,嚴肅都看作是難以持續久的;而一個人連續幾小時勤奮學習、跑幾公裏路的效果,是促進靈魂的淬瀝,達到一個“穩穩”的個人存在感和幸福感,而這是內啡肽的釋放。兩者截然不同。根據一個成功人士所說,他要是一天不看一些書,都會感到內心空蕩蕩、世界正在與他疏離而他要發瘋的節奏。
嚴肅又一次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衙門。結果是案子仍然沒有立上。縣令需要打點,連衙役都需要打點,這稱之為“門敬”——就是做看“門”狗的,也有一份。
雖說嚴肅是幫別人辦事,無法真正設身處地地體會到當事人的焦慮心情,但是,他仍然忍無可忍,因為這種拒絕也是對他的尊嚴的赤裸裸的侵犯。
嚴肅為了寫訴狀,請教了不少在璦琿城擔任訴師的人。就連自稱必須是”小的“且必須空兩個字空間,以小一等的字體書寫在空白處右邊,訴狀要情詞懇切、花樣奉承官府明察秋毫的細節,都被他弄得一清二楚。在清朝幫助老百姓打官司的人,通常是底層稍通書墨的普通人,往往一篇訴狀,八股文的”製式“內容,被無限次數地流傳、抄襲。比如,談及團夥盜劫,就必定是“呼嘯山林”,談及欺詐盤剝,必定是“圖詐捏控”,談及敲詐勒索,必定是“挺凶勒詐”等等。往往能把事實捋清楚、言辭恰當的,並不在多數。
就因為這個原因,衙役根本不相信是嚴肅他自己親自創作的,而是他花錢聘用別人或者幹脆是抄襲別人的東西。
嚴肅無奈地折轉回大車店。不相信別人,有的是出於適當的信息分析和事實考量,有的則完全是這些人的歧見和缺乏認真考證的態度。
這篇訴狀全文如下:
“具告狀人李玉紅,係本邑人,住江東李家莊,年二十五歲。
呈為與小的之夫趙仁貴無律法特定之情由休妻,且霸取本人出嫁之嫁奩,並誣告小的貪占其珠寶之情事。小的家中之兩匹馬,趙仁貴亦意欲強取,聲稱小的兩匹馬無用,遲早再嫁他人,雲雲。
小的婚嫁之後夫唱婦隨,孝順公婆,人前賢惠,也並未曾罹患有任何惡疾。小的忠於事,誠於己,未嚐指摘、欺辱趙家之任何家人。
然趙仁貴於婚姻中日久,心生旁騖,時常詈罵苛責於小的,並誣稱小的保管之趙家珠寶,有私吞自取之意。
小的料貴縣明鏡高懸,查本人並無私吞自取之心,乃遵趙仁貴之囑咐,將本人嫁奩與其珠寶統存一處保管爾。趙仁貴之誣告必不能入貴縣之聽也。
且鑒於趙仁貴乃經商之人,在姚家窩棚打雜,己家並無使用牛或馬做耕田之用。以民間習俗馬之常用於耕田地之用可鑒,凡物有利一方日常生計者,律法應準之,以示對良俗之敬意。惟此,小的再嫁或不再嫁,再嫁可由新夫驅用,不再嫁可由小的本家父母驅用。
以上,呈請貴縣判明小的與趙仁貴之間婚約係依本人之告狀而解約,趙仁貴並無任何“出妻”之事由,以挽存小的聲譽。另請貴縣判令趙仁貴返還本人之嫁奩,並判令兩匹馬歸小的所用。“
清末的司法製度是允許在某些民事訴訟中(比如離婚財產分配案),審判者不按照清朝律例,而是按照“常理”和“社會習俗”來判決的。對於法無規定的某些細微方麵,嚴肅緊緊抓住了這些微末的細節,以建議法官對財產按照“有利於一方生活之便利”的原則——其實也是生活常理——來判決。提及嚴肅在財產分割案件方麵的經驗,嚴肅想起民庭的各位同事把最高院對離婚、財產分配、婚姻法中的各項規定,通通打印出來,貼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也在他們的腦海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一個開明社會的婚姻法原則,被他這樣利索地應用到了一個清末的離婚案件,嚴肅感到開心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