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地廣人稀,倒是不用擔心人多地少不夠分的問題。</p>


    根據戶籍人數,田產數量和人均勞動效率,十五歲成丁之人,不論男女分永業田十五畝,桑麻田五畝。</p>


    (漢製,寬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一步是六尺。漢一尺相當於現代的23厘米,一步是1.38米,一畝地是457平方米。一百畝為一傾,一傾相當於現代的4.5頃。)</p>


    漢朝女子的社會地位不低,朝廷有專門的律條承認女子的財產所有權及繼承權。</p>


    劉襄給男女都分田,倒也不會受到什麽非議。</p>


    東漢末年趕上了小冰河期,而且王朝末世爭戰不休,糧食會極度匱乏,劉襄規定永業田隻許種植糧食。</p>


    上田田稅十稅一,下田十五稅一,桑麻田三十稅一。</p>


    田稅比漢製高,但是劉襄廢除了各種苛捐雜稅,所以百姓比之前要好過許多。不遇到天災人禍的話,至少是能填飽肚子的,還會有些餘錢,慢慢積攢起來,日子會越來越好的。</p>


    東漢末年的各種賦稅實在太多了,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二十多項,還多是按人頭收稅。</p>


    比如算賦和口食。</p>


    算賦是十五歲成丁到五十六歲每年交一百二十錢。</p>


    口食是七歲到十四歲每年交二十錢,到了東漢末年口食變成了一歲就開始交,很多百姓交不起,剛生下來的嬰兒就殺死或者拋棄了,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生子輒殺”。</p>


    還有什麽更賦、戶賦、平賦、軍賦、祭賦都是人頭稅。</p>


    朝廷不管百姓有沒有產出,隻要活著就得繳稅,於是就出現了大量的逃戶和豪強地主隱匿的隱戶。</p>


    劉襄要把這些人頭稅都廢除掉,隻按田產收稅。</p>


    種地產糧,按比例繳稅,讓每個百姓都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減少很多官吏上下其手的機會,減少很多世家豪強的盤剝。</p>


    名目列的越多,百姓越不明白,官吏就越有機會貪腐。</p>


    簡單明白的稅製才是百姓需要的。</p>


    劉襄消滅不了官員的貪腐,也阻止不了世家豪強的出現和壯大。</p>


    他更知道無論什麽樣的土地政策,都阻止不了土地兼並的問題,這是幾千年來多少智者都解決不了的難題。</p>


    真正解決土地兼並的其實是工業革命。</p>


    工業革命之後各種工廠的出現,帶動了製造業和商業的繁榮,不但解決了失地農民的生計,也把有錢人的目光逐漸從土地上拉走了,就這樣解決了土地兼並的問題。</p>


    漢朝不可能搞工業革命,劉襄也不會跟傻子一樣跑去研究蒸汽機,但他可以擴建工坊,組建流水線作業的初級工廠,創造更大的利益,希望能夠緩解一下土地兼並。</p>


    如果隻會立規矩,那最終的結果必定是人亡政息,必須學會用利益去吸引一批人,用利益驅使這些人跟著他向前走。</p>


    劉襄在書簡上又記了一筆,算著時間快到了,就收起筆墨向門外走去。</p>


    今天是公開處刑的日子,狐奴縣的城外都已經搭好了簡易的高台,要在那處決人犯,劉襄想過去看看。</p>


    各家主事和罪大惡極的會押上高台處刑。</p>


    其餘的都貶為奴仆,在各處服苦役,如果後續有百姓告狀,再繼續判罰。</p>


    劉襄的目的是想讓百姓出一出心中的怨氣,他就是在百姓那賣好,讓他們對他有個好印象,他再分給百姓些好處,讓那些窮苦人在他這裏成為既得利益者,徹底綁上劉襄的戰車。</p>


    當百姓手中的田契蓋上安平將軍府的大印時,劉襄和他們的利益就綁定在一起了。</p>


    在心中轉著這些厚黑的想法,笑眯眯的看著越聚越多的百姓,近處多是鄉中三老和德高望重之人,其餘百姓跟在後麵,看著有些忐忑。</p>


    “鐺!鐺!鐺!”</p>


    三聲鑼響,圍在台下的甲士齊聲大喝:</p>


    “肅靜!帶人犯!”</p>


    劉襄沒有登上高台的想法,他長什麽樣子對老百姓來說,根本不重要,隻要百姓認可安平將軍劉襄,這個名字就好了。</p>


    他可不想在高台上被人射下來,狐奴才安定沒幾天呢。</p>


    珍惜生命是美德!</p>


    以張舉為首的犯人在甲士押解下登上高台,書佐開始一一唱名,宣布罪狀。</p>


    </p>


    台下百姓一片騷動,那些可都是貴人,往日裏高高在上橫行無忌的,稍有衝撞就得挨鞭子。現在,這些貴人就癱在台上,像打斷了骨頭的狗一般。</p>


    圍觀的百姓有些不知所措,心裏卻湧出一種莫名的快感,讓他們呼吸有些急促。</p>


    罪狀宣布完畢,押解他們的甲士充當劊子手,準備開刀問斬。</p>


    台上書佐盯著日昇。</p>


    “午時已至,驗明正身!”</p>


    甲士驗看完畢,將人犯的脖子推到木砧上,高舉重劍,等待命令。</p>


    “斬!”</p>


    隨著一聲令下,一顆顆人頭被重劍斬下,順著木砧滾落台上,鮮血從脖頸噴出,染紅了一片台麵。</p>


    台下百姓紛紛後仰,驚歎聲此起彼伏,突然人群中發出一聲大喝:</p>


    “彩!”</p>


    眾人覺得這人腦子有病,但也衝散了觀刑的恐懼感。</p>


    劉襄也聽到了這句喝彩,有點懵。</p>


    彩,確實是漢人表示讚賞時的言語,但行刑呢,這是稱讚劊子手砍頭的手藝好?</p>


    劉襄已經看到了百姓的反應,便決定回去了,處刑的人犯一百多個,他不想在這浪費時間。再說了,砍頭也沒什麽好看的,他有點泛惡心。</p>


    分田令會在行刑後宣布,也會派人去各個鄉亭宣讀,以亭為單位就近給失地農民分田,畝數不足的自耕農給予補足,超出者亦不收回。若田地不足,則遷到附近鄉亭。</p>


    多出來的田地收回將軍府所有,或安排屯田,或使奴仆耕作,留作以後當賞賜軍功的勳田。</p>


    廢苛捐雜稅令也會一起宣講,廢除所有人頭稅,廢除田畝攤派,廢除家資攤派,廢除代役錢,廢除軍資攤派。</p>


    以往所有欠租欠稅,一律免除。</p>


    自今往後,放高利貸款者,主從皆斬,家產充公,家人貶為奴仆。鼓勵百姓揭發放貸之人,以罪犯的一成家產作為獎勵發放。</p>


    安平將軍府設無息貸款,可分兩年還清,申請者需鄰裏五戶擔保,如有詐騙,全體沒收家產、田地並服勞役抵罪。</p>


    劉襄還下了一道組建民團令,以鄉為單位,組建民兵團練,忙時務農,閑時訓練,用以防備野獸、盜匪,由鄉中三老及退役返鄉老兵管束,將軍府緹騎監督,今後募兵將從民團中選拔。</p>


    劉襄回到狐奴縣衙的時候,被張詔堵住了,他神情複雜的看著劉襄,一點也沒有了往日急躁的做派,吞吞吐吐的說道:“宜程,你…你真的造反了?”</p>


    劉襄點點頭。</p>


    “沒錯,遠侯兄長還有個奪城的大功記在功勞簿上,什麽時候來取?”</p>


    張詔低著頭擺擺手,欲言又止。</p>


    劉襄見此,又問道:“張公可還好?家中可還安寧?”</p>


    “都好,亭中鄉親報團自守,來犯的流民都被驅散了,流民不堪戰,沒什麽損傷,都挺好的。”</p>


    “吾給窮苦百姓分田,以後亭中鄉親都有自己的田地,苛捐雜稅廢除了,豪強地主也都抓了,鄉親們都會有好日子過,人人都能吃飽穿暖。</p>


    張公也不必再拿自己的家私幫人補稅,也不用餓著肚子接濟鄰裏了,這不好嗎?</p>


    淥水亭灌溉便利,又開墾了許多水田,每年都能種出很多糧食,可仍然會餓肚子,是淥水人太能吃了嗎?是種出來的糧食都被收走了。</p>


    種地要交錢,砍柴要交錢,打魚要交錢,蓋房要交錢,喂雞鴨牛馬要交錢,成人要交錢,剛出生的小兒也要交錢。</p>


    遠侯兄長也是挨過餓受過凍的,吾記得幼時,兄長還因為家中缺糧餓暈過。</p>


    後來張公帶著鄉親去塞外搶胡人,受了一身的傷,還死了好幾個人,這才攢了些資財,日子才慢慢好過了些。</p>


    張公落下一身傷痛,鄉親多了幾個殘疾,亭中多了幾家寡婦,家父從此體弱多病,最終染疫而亡。</p>


    這樣的世道,不該反嗎?”</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龍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釜中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釜中囚並收藏漢末龍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