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搜證的區域是太師府,首先是我找到的一些奏章,擺在桌麵上的那些幾乎全是彈劾易將軍的。”
“從行軍打仗苛待將士們、好戰、行事律下凶惡,以及暴戾,不堪重用等等。”
“但大多是僅僅開了一個頭,然後我在書架上找到了一些書信和一個硯台。”
“書信的內容是各文官寄來的,希望周太師作為文官之首,可以多多向舒帝彈劾易將軍。”
“最新的這封有詳細內容,是說易將軍大勝而歸,那些投靠他的武官和嘍囉們已經有仗勢欺人的作為了,希望周太師能設法打壓。”
“然後就是那個硯台,背麵寫著一個“易”字,雖然摔成了幾塊,但看上去仍舊是精心收存的。”
舒梨頓了頓:“我想聽聽周太師怎麽說。”
“我剛才在介紹身份時就說過,我和易將軍政見不和,關係並不親密。”
周太師緩緩開口:“我以前以為易將軍是個可以提攜的後輩,一度不顧忌文武官的對立還幫過他。”
“直到一年前,他突然求陛下給他賜婚,要娶的還是比他小了十歲的安公主。”
“我把他請到府上,想勸他打消這個念頭。不過最後還是不歡而散,我打碎了他送來的硯台,從此不跟他來往。”
“後來舒帝下旨賜婚了,但要求易將軍必須拿南晏十座邊城和守邊大將寧世子的命來換。”
“他手段淩厲,一年來行事作風與之前大不一樣,彈劾他的書信奏折在我這裏越積越多,也就走到了今天這種地步。”
“好的,我沒有其他問題。”舒梨提煉出重點記在了本子上,下了麥序。
周太師繼續說了下去:“我搜證區域是驛館徐大臣的房間。”
“我在徐大臣的包袱裏找到了一塊黑色的令牌,正麵刻著一個寧字,後麵刻著十一軍三個字。”
“徐大臣來到我朝時,告知的身份是文官。然後根據證據宮人口供來說,徐大臣接住了差點摔出去的杯盞。”
“然後我在枕頭下找到了一封密信,是寧世子寫的。”
“信上說,寧世子自知南晏皇室不會保他,隻求你護寧郡主周全,把她帶出南晏,給她自由。”
“最後,徐大臣的房中還掛著一把佩劍,顯示為他經常使用。”
“徐大臣你為什麽帶寧郡主直入靖唐皇城呢?”
徐大臣開麥之後有一聲明顯的雜聲,像是不小心碰到了什麽東西一樣。
“寧世子死在易將軍手上,我本想安頓好郡主,獨自來找他報仇。但南晏選來選去,竟然選了寧郡主來和親。”
“於是我混入和親隊伍,打算報仇成功後再帶郡主離開。”
周太師驚訝:“就沒了?”
徐大臣“嗯”了一聲。
“那我過了,沒搜到其他的線索。”
下一個是安公主開口。
“我去了寧郡主的房間,在她放衣服的箱子裏,有一件明顯和其他的都不同的粗布衣裳。不僅舊,針腳也特別差。”
“她的包袱裏有一個小瓷瓶,上麵寫著:一丸解百毒,裏麵是空的,應該已經吃過了。”
“她的包袱裏還有一支竹笛,上麵寫著-菡玉樂坊。”
“所以我猜測,寧郡主並不是真的寧郡主。”
寧郡主說:“我是樂坊女,月餘前,徐大臣找到我,讓我假扮郡主和親。我不願意,他給我吃了毒藥,稱隻有到了靖唐才會給我解藥。”
“今日來赴宴之前,我吃下解藥,但也逃不掉,隻能硬著頭皮入宮獻藝,等待和親。”
“粗布衣裳是我最好的一套衣服了,我舍不得丟,就藏進了箱子的最下麵。”
安公主問:“宮人口供說你和舒帝早些年長得一模一樣,你那邊有提到嗎?”
“沒有。我隻知道我從小就在樂坊長大,五歲之前的記憶都已經模糊甚至是忘卻。直到看到公開線索前,我都不知道我扮演的身份和舒帝有關係。”
安公主:“好吧,我沒有其他要問的了,你來吧。”
寧郡主先公開了線索,分別是一套男子衣服,旁邊寫著尺寸並非舒帝或易將軍。
然後是一碗涼了的藥,旁邊寫著似乎有紅花之味。
最後則是一把折扇,上麵寫有“佳人如芝”四個字,字體恣意放縱,有紈絝之風。
寧郡主講完,問:“安公主是有孕了嗎?那碗是打胎藥?和你有私的是薑副將嗎?”
“是!”
“全是?”
“嗯。”
“那有其他人知道這件事嗎?”寧郡主有些吃驚,又問道。
“易將軍不知道,舒帝和薑副將都知道了。打胎藥是舒帝讓人送來的,薑副將是今天見麵的時候我告訴他的。”
“那你今晚和易將軍有見過麵嗎?”寧郡主又補充了一句:“你和薑副將見麵是在宴會前還是延後宴會開始之後?”
安公主突然狡黠一笑:“你猜啊~”
這三個字從她口中出來時還帶著笑意,更像是舒珞了。
舒梨歎了口氣,掐了掐眉頭。
她無法控製自己的想法不被打斷,尤其是安公主每次說話的時候,舒珞的最後一麵都會在她腦海中重演一遍。
舒梨這一恍惚,徐大臣就已經快速說完了他的搜證。
很簡單,他在舒帝的建章宮搜到了密報易將軍私自屯兵、私占邊陲金礦的消息,還有就是周太師遞上去的奏折以及殿中被利器削斷的玉石擺件。
密報和奏折蓋章了易將軍得意忘形的醜態,那個玉石擺件則是證明他在舒帝麵前動手。
“舒帝和易將軍是否因為某件事發生了矛盾?以及,他既然帶利器入宮,為什麽在現場沒有找到呢?”
“易將軍昨日已經入宮一趟,他提出要我允許他退婚,並將寧郡主許配給他。”
“拒絕他之後,他以今日宴會上不賜婚寧郡主和他,就會把安公主未婚先孕的事情告知天下為要挾,試圖逼我就範。玉石擺件也是那時被他削為兩半的。”
“再加上密報與奏折,我覺得易將軍已經難以被我掌控,所以我打算收回給他的權利。”
“從行軍打仗苛待將士們、好戰、行事律下凶惡,以及暴戾,不堪重用等等。”
“但大多是僅僅開了一個頭,然後我在書架上找到了一些書信和一個硯台。”
“書信的內容是各文官寄來的,希望周太師作為文官之首,可以多多向舒帝彈劾易將軍。”
“最新的這封有詳細內容,是說易將軍大勝而歸,那些投靠他的武官和嘍囉們已經有仗勢欺人的作為了,希望周太師能設法打壓。”
“然後就是那個硯台,背麵寫著一個“易”字,雖然摔成了幾塊,但看上去仍舊是精心收存的。”
舒梨頓了頓:“我想聽聽周太師怎麽說。”
“我剛才在介紹身份時就說過,我和易將軍政見不和,關係並不親密。”
周太師緩緩開口:“我以前以為易將軍是個可以提攜的後輩,一度不顧忌文武官的對立還幫過他。”
“直到一年前,他突然求陛下給他賜婚,要娶的還是比他小了十歲的安公主。”
“我把他請到府上,想勸他打消這個念頭。不過最後還是不歡而散,我打碎了他送來的硯台,從此不跟他來往。”
“後來舒帝下旨賜婚了,但要求易將軍必須拿南晏十座邊城和守邊大將寧世子的命來換。”
“他手段淩厲,一年來行事作風與之前大不一樣,彈劾他的書信奏折在我這裏越積越多,也就走到了今天這種地步。”
“好的,我沒有其他問題。”舒梨提煉出重點記在了本子上,下了麥序。
周太師繼續說了下去:“我搜證區域是驛館徐大臣的房間。”
“我在徐大臣的包袱裏找到了一塊黑色的令牌,正麵刻著一個寧字,後麵刻著十一軍三個字。”
“徐大臣來到我朝時,告知的身份是文官。然後根據證據宮人口供來說,徐大臣接住了差點摔出去的杯盞。”
“然後我在枕頭下找到了一封密信,是寧世子寫的。”
“信上說,寧世子自知南晏皇室不會保他,隻求你護寧郡主周全,把她帶出南晏,給她自由。”
“最後,徐大臣的房中還掛著一把佩劍,顯示為他經常使用。”
“徐大臣你為什麽帶寧郡主直入靖唐皇城呢?”
徐大臣開麥之後有一聲明顯的雜聲,像是不小心碰到了什麽東西一樣。
“寧世子死在易將軍手上,我本想安頓好郡主,獨自來找他報仇。但南晏選來選去,竟然選了寧郡主來和親。”
“於是我混入和親隊伍,打算報仇成功後再帶郡主離開。”
周太師驚訝:“就沒了?”
徐大臣“嗯”了一聲。
“那我過了,沒搜到其他的線索。”
下一個是安公主開口。
“我去了寧郡主的房間,在她放衣服的箱子裏,有一件明顯和其他的都不同的粗布衣裳。不僅舊,針腳也特別差。”
“她的包袱裏有一個小瓷瓶,上麵寫著:一丸解百毒,裏麵是空的,應該已經吃過了。”
“她的包袱裏還有一支竹笛,上麵寫著-菡玉樂坊。”
“所以我猜測,寧郡主並不是真的寧郡主。”
寧郡主說:“我是樂坊女,月餘前,徐大臣找到我,讓我假扮郡主和親。我不願意,他給我吃了毒藥,稱隻有到了靖唐才會給我解藥。”
“今日來赴宴之前,我吃下解藥,但也逃不掉,隻能硬著頭皮入宮獻藝,等待和親。”
“粗布衣裳是我最好的一套衣服了,我舍不得丟,就藏進了箱子的最下麵。”
安公主問:“宮人口供說你和舒帝早些年長得一模一樣,你那邊有提到嗎?”
“沒有。我隻知道我從小就在樂坊長大,五歲之前的記憶都已經模糊甚至是忘卻。直到看到公開線索前,我都不知道我扮演的身份和舒帝有關係。”
安公主:“好吧,我沒有其他要問的了,你來吧。”
寧郡主先公開了線索,分別是一套男子衣服,旁邊寫著尺寸並非舒帝或易將軍。
然後是一碗涼了的藥,旁邊寫著似乎有紅花之味。
最後則是一把折扇,上麵寫有“佳人如芝”四個字,字體恣意放縱,有紈絝之風。
寧郡主講完,問:“安公主是有孕了嗎?那碗是打胎藥?和你有私的是薑副將嗎?”
“是!”
“全是?”
“嗯。”
“那有其他人知道這件事嗎?”寧郡主有些吃驚,又問道。
“易將軍不知道,舒帝和薑副將都知道了。打胎藥是舒帝讓人送來的,薑副將是今天見麵的時候我告訴他的。”
“那你今晚和易將軍有見過麵嗎?”寧郡主又補充了一句:“你和薑副將見麵是在宴會前還是延後宴會開始之後?”
安公主突然狡黠一笑:“你猜啊~”
這三個字從她口中出來時還帶著笑意,更像是舒珞了。
舒梨歎了口氣,掐了掐眉頭。
她無法控製自己的想法不被打斷,尤其是安公主每次說話的時候,舒珞的最後一麵都會在她腦海中重演一遍。
舒梨這一恍惚,徐大臣就已經快速說完了他的搜證。
很簡單,他在舒帝的建章宮搜到了密報易將軍私自屯兵、私占邊陲金礦的消息,還有就是周太師遞上去的奏折以及殿中被利器削斷的玉石擺件。
密報和奏折蓋章了易將軍得意忘形的醜態,那個玉石擺件則是證明他在舒帝麵前動手。
“舒帝和易將軍是否因為某件事發生了矛盾?以及,他既然帶利器入宮,為什麽在現場沒有找到呢?”
“易將軍昨日已經入宮一趟,他提出要我允許他退婚,並將寧郡主許配給他。”
“拒絕他之後,他以今日宴會上不賜婚寧郡主和他,就會把安公主未婚先孕的事情告知天下為要挾,試圖逼我就範。玉石擺件也是那時被他削為兩半的。”
“再加上密報與奏折,我覺得易將軍已經難以被我掌控,所以我打算收回給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