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還有我們發展委的公務機,也送一架?“


    “誒誒,我們這一個單位就配專機,小心明年開會的時候被群攻。


    不過你們的速度也太快了,c810上個月去申請適航證,那也差不多的是去年年底的項目,也虧你們忍得住。


    超音速客機這方麵民航局也是開創了先例,算你一個人情,這東西完全是逆曆史潮流。”


    林炬:“也不能這麽說,c810可以2.8馬赫巡航,是普通客機的幾乎三倍,還有5000公裏的航程,對於需要的人來說可太方便了。”


    大佬:“你們這個飛機,給海軍推銷了嗎?”


    “海軍?”


    大佬:“可別說c810設計就是純粹的民機,2.8馬赫巡航,5000公裏航程,也就隻有殲20b能比一比,但是c810的飛行成本可低多了。


    這東西最適合的就是改成電子戰飛機,不需要外掛武器來降低飛行性能,而且客機的底子發電量高,塞2個飛行員2個操作員,作戰半徑能有2200公裏吧?從沿海起飛,差不多就能把南海劃進去了。


    主要是它快,2.8馬赫巡航啊,別說肥電,欸夫兩兩也追不上,不帶導彈生存性都高到不行;海軍本來打算支持一下,結果你們速度太快了。”


    林炬:“……”


    顯然c810屬於無心插柳了,他隻是單純的求快,沒想到居然陰差陽錯被海軍看上,所以人情還得算海軍一份?


    既然大佬都說了,那恐怕海軍很快就會找上門了,c810項目說不定還能把本賺回來。


    林炬:“局長,那你們還不要超音速大型客機?協和那種的?新遠也能造。”


    “……”


    大佬沉默了一會兒,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麽一家航天企業的航空技術實力也這麽離譜,最後隻好幹咳兩聲生硬的轉移話題。


    “說正事……風暴號的7名宇航員肯定是有航天英雄稱號的,伱這次也來的正好,最近部委裏希望提前登月的呼聲很大,你怎麽看?”


    林炬:“我認為可行,現在畢竟不是半個世紀前,我們的手段比起那個時候強出太多,三號任務和四號任務在我看來風險完全一致,並不存在區別。”


    大佬:“可長征十號還沒有進行過載人測試。”


    林炬:“假人已經能夠很好的反映問題了,而且現在就有一艘曙光飛船停靠在天宮空間站,登陸器也測試過一次,雖然它們沒有完整的一起測試過,但是各個部分都沒有問題。


    實在不行……隻要宇航員沒有直接出事,我們都有辦法救回來。”


    “辦法”顯然就是指基地現役的大量巨型火箭還有航天飛機,所以備份手段還真不是一般的多。


    見大佬還是不說話,林炬又追問:“上麵呢?上麵的態度是怎麽樣。”


    前者幽幽歎了口氣,然後有些無奈地指著林炬:


    “因為你們,現在上麵對於航天的態度是隻要有錢什麽都辦得到,尤其是風暴號,所以這一次要求提前登月的呼聲不隻是來自下麵,上麵很多人也很希望能夠搶在naca之前把我們的宇航員送過去啊。


    長征十號遙三火箭還有大半個月就能裝船運到瓊州,從八個月到六個月,現在我們隻用四個半月就能製造好第三枚火箭,你信不信,津沽基地還沒有盡全力?”


    “這麽快!”


    林炬大為震驚,長征十號可是需要5個5米直徑的一級和助推器箭體,能四個多月生產一枚長十,相當於能夠生產原世界線的兩到三枚長五,,也就是說一年就能製造八九枚原世界線長五火箭的製造能力?!


    “引進流水生產方案對火箭生產的影響非常大,雖然前期成本確實高了些,但是速度也完全不同,津沽製造基地現在能夠同時生產兩枚長十的零件,加上檢測程序,努努力四個月交付一枚火箭是能做到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航天局去年拿到的資金支持不算登月項目都超過了200億,人員數量擴大了一倍多,2016年航天科研經費占比全國總科研投入達到了10%,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沒等林炬回答,大佬就說出了答案:


    “航天已經成為國家的超大財政支出項目了,並且我們還在源源不斷的增長,如果沒有了新的計劃,就得砍掉一大批的項目和裁撤超過一半的人員,直接影響上百家企業。”


    林炬:“那絕對是一個災難。”


    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了,它的影響不僅僅是放慢探索的腳步那麽簡單,曾經為了偉大的計劃所建立的產業鏈會斷裂崩潰,航天技術甚至發生大倒退,再重建就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


    直接的例子就是在90年代阿美軍備鬆弛以後一大批軍企倒閉,甚至包括為航母生產蒸汽彈射器的廠家,就連為核潛艇生產推進軸的廠家都隻剩下了最後一條生產線。


    在過去的兩年裏,因為航天發展委的建立航天局的生產鏈很多都擴展到了民企範圍,現在社會上的高精機電公司和航空企業都在和航天打交道。


    大佬:“這就是為什麽老佘在拖時間,放慢速度的話就能縮減人員隊伍,延長計劃時間,曙光計劃現在預期是有10次任務,也就是曙光十號就結束了,嫦娥計劃也有10次,總共20次計劃已經足夠完成月球基地。


    在這之後,我們得尋找新的出路。”


    現在林炬很明白局勢是怎麽樣了,嫦娥係列是無人建設計劃,曙光係列是有人計劃,總共20次任務現在還剩12次,後續任務都是巨型火箭執行,上麵想盡快贏得登月的勝利,而佘院士是想要在這個前提下盡力過拖時間。


    經過一番思考,林炬已經明白症結所在了:刺激不夠深。


    登陸火星雖然也在計劃內,但前進號和a100這些前置任務差不多做完了所以難度也沒那麽大,投入可能比曙光計劃還要少,上麵也覺得能比naca快。


    優勢超出太多,難免精神鬆懈一點點。


    林炬:“我倒覺得不用擔心,現在畢竟不是上個世紀,我們有能力開始利用外星球上的資源了,這並非是個無底洞。”


    大佬:“采礦?這個前景太模糊了,但……借你吉言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酒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酒花並收藏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