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01數據總線能同時感知火箭全身的傳感器,並行處理所有的外部因素,這才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單單隻有c級火箭回收技術是做不到這樣效果的。”


    短暫的慶祝過後,專門的團隊已經去著陸場回收新遠一號乙了,他們將把火箭拖回廠房仔細檢驗,判斷其狀態如何。


    回收的目的是為了再次裝填打出去,單單弄個回來個空殼子可沒有用。


    與此同時林炬於主要參與回收的工程師們一起開總結會議,不僅有係統工程師還有很多挖來的高級研究員。


    郭申是牽頭搞定控製係統的小組組長,所以他首先就說出了火箭回收的重要因素。


    其他人也都很認同這一點,紛紛鼓起掌來。


    “郭總,rx01規範真的是我們新遠創造的嗎?”


    一個後來的軟件方麵的高工忍不住詢問,因為rx01的數據指標太驚人,而且在此次回收中十分耀眼,根本不像是一個小公司能開發出來的。


    目前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1553b數據總線規範,由阿美上世紀60年代創造,至今依然是先進的代表,華國都學習並用在自己的航空航天領域。


    郭申:“當然是我們自主創造的,不過究其淵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阿美航天局的一個廢案,當時他們希望創造一種新的規範用於登陸火星的飛船,提出了設想。


    安德羅夫提供了聯盟上個世紀非常多的發射數據,以及歐空局的部分經驗,最後我們共同完成了rx01的設計,現在我可以說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總線協議。”


    技術的來源總要有個出處,正好係統工程師來自露西亞、阿美、歐洲三個地方,甩鍋也是輕輕鬆鬆。


    從控製係統到發動機再到回收流程,眾人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了簡單總結,確認雖然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改進,但主要流程正確,沒有出現重大失誤。


    至於落地時突然的橫風,解決的辦法簡單粗暴,盡量多設觀察站,盡量讓著陸場空曠且沒有地形起伏。


    最理想的位置是近海,既能避免失敗導致火箭爆炸影響周圍,也可以利用水汽傳遞熱量,不過海上回收難度又會增加一個等級。


    到會議結束的時候,檢驗團隊初步的評估報告也送了過來。


    通過對發動機和箭體等部分的探傷,檢驗團隊基本確定沒有出現缺陷和破損,隻需要重新刷上塗料和加注燃料,一周以內就能恢複到發射狀態。


    林炬沒有看詳細內容,直接翻到最後,上麵用紅色的章蓋著“合格”。


    這意味著隻要再將這枚火箭發射出去,兩次發射的平均成本就將降低30%,如果重複使用5次,平均成本就將降低45%,如果是10次,平均成本就隻有50%了。


    也就是說,新遠一號家族在實現一級回收後,隻要保證能成功回收4次,每枚火箭的成本都能壓在1000萬,可回收版本火箭近地軌道運力是1.3噸左右,平均leo發射成本約7700元每公斤,按這時候的美元匯率,剛剛好1000美元。


    主打的sso軌道運力縮水到680公斤,一公斤成本也僅有1.4萬元,折合2000美元。


    這還是新遠一號火箭小,一級成本占比隻有60%,火箭越大,一級越重成本占比越高,回收的效益越高,如果設計中的新遠三號也回收,5次平均發射成本將降低70%。


    在紙上粗淺算了算賬,林炬狠狠咽了下口水。


    如果接下來所有發射的火箭都能回收,那成本不得再大砍一刀?


    當然,同樣有人跟自家老板想到一塊去了。


    走出會議室後,跟在林炬旁邊的副總胡柏兼臨時助理看似無意地說道:


    “下個月的新一丙一級好像也是3.5米直徑,要是我們用這個回收的一級裝上去,能省下至少900萬啊,這一單的利潤都才不到800萬呢。”


    林炬一顫,隨即嚴肅地批評了他的不健康想法。


    “跟客戶說好了是新火箭怎麽能改,況且這也才回收一次,萬一下次就出問題了怎麽辦?”


    雖然他確實很心動,但這種事不道德,首次商業訂單給人用二手火箭說出去也不好。


    “那,我問問安德羅夫總師能不能把新遠一號丙的一級也改成可回收的?這樣也不虧。”


    “這……你去問問安德羅夫?”


    “是!”


    ……


    新遠一號乙火箭回收創造了曆史,但這個影響有多大?大到私人航天界馬上就翻天了!


    有更多的風投來找林炬了,而且這次態度極其堅定,比上次還要火爆。


    因為可重複使用火箭代表著一件事:私人航天,真的能賺到錢!


    天可憐見,航天雖然是高科技,但一向都不存在完全能盈利的說法,都是靠衍生技術間接創造利潤,無法直接就獲得高回報。


    但如果可重複使用火箭成功,隨著發射單價的腰斬會挖掘出一大批客戶,大大拓寬航天市場,而且真的能實現持續盈利。


    林炬如何應對投資人暫且不論,影響反正已經擴散到阿美了。


    老馬的空叉在股市持續被人看好,股價已經有了高漲的趨勢,畢竟獵鷹9和新遠一號乙路線相同,說不得過不了多久就會成功呢?


    其餘阿美的幾個私人航天連夜趕ppt,表示自己也有火箭回收開發計劃,雖然看起來各不相同,但本源路線依然是垂直回收那一套。


    投資人還就吃這一套,以前你說要搞火箭回收,他們會痛罵一頓並認為你是要放煙花。


    現在隻要拿著ppt去給投資人看一眼,隨便就給幾百萬美元進來試試水,就跟當年互聯網時代興起一樣,隻要有創意,就有大筆投資甩過來。


    林炬的一次回收,直接讓尚處於萌芽時期的私人航天市場開始逐漸熱鬧起來。


    國內原本還要幾年才會陸續成立的私人航天公司,現在已經在準備材料注冊商標,也準備改ppt去找投資人了。


    而在本國的航天局,原本平靜而連續的環境也如被扔了快燒紅的鐵塊一樣翻滾起來。


    因為此時的航天局也處於關鍵時期:


    以長征五號為代表的大火箭研製即將進入尾聲,yf100為基礎的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三兄弟也在臨盆邊緣,接下來的幾年將極大擴充航天家族譜係。


    因為這些新型火箭,月麵探測和火星探測工程啟動,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進入測試,新一代大型空間站也在規劃中。


    再往後一些,就是超重型火箭長征九號與目前還隻有代號921的新一代載人火箭,以兩者為基礎載人探索月球和火星。


    在廉價和可重複進入太空領域,重任則寄托在尚未完全立項、但已基本確定的“騰雲”工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酒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酒花並收藏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