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注視半空中的陣圖片刻後,抬手伸指淩空輕點。


    陣圖並不展開,重新收縮為陰陽太極圖模樣。


    兩朵九品蝕日蓮座飛騰而起,分別落在陰陽太極圖兩端。


    雙方接觸,陰陽太極圖微微震動,左右搖晃。


    兩朵黑色的蓮座同樣微微震動,一時間不得安穩落下。


    雷俊靜心凝神,不斷微調陣圖和蓮座。


    雙方彼此間的排斥,開始減弱。


    …………………


    關隴山區。


    他們沒有在一旁靜觀其變,等孤鷹汗國同大唐皇朝分出勝負再行打算。


    他遙望東方,目光寧靜。


    佛光閃爍下,和當初在金剛部時的情形類似,一座仿佛隔絕時空內外的佛塔出現,並引聚埋藏在周圍的九支金剛杵,一同形成陣勢。


    縱使大唐不就此崩滅,孤鷹汗國能與之兩分江山,須彌金剛部也將大有收獲。


    須彌同樣不再選擇大唐。


    除此之外,兩地之間,還建立起另一重聯係。


    甚至,連金剛部主伽羅陀本人的法力氣息,也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收斂。


    在金剛部主的佛門神通法力駕馭下,二者仿佛互相抵消一般,氣息盡數消失,仿佛誰都不曾存在於此間。


    少頃,東達上人、旺朗上人等須彌金剛部高手,陸續從四周返回:“上師,這邊的九支金剛杵,也已經埋藏好。”


    金剛部主寶相莊嚴,平靜立在荒無人煙的群山間。


    金剛部主伽羅陀之所以認為北邊戰事順利超出預期,恰恰不是因為孤鷹汗國一上來就勢如破竹。


    須彌金剛部,將同大唐本土道家聖地之間,掀起一場佛、道之爭。


    但須彌金剛部仍然現在就直接下場。


    一佛、一道兩種玄妙法力氣息,在這一刻交織,既不激烈衝突,也不就此相融。


    金剛部主接過後,吩咐道:“大唐北疆戰事已啟,情形比我預想中順利不少,西邊這裏,你們也開始吧,同時密切留意各方消息。”


    須彌金剛部斷不容自家付出良多還給別人做嫁衣裳。


    大唐北方如果太過危急,難免將大唐高手都吸引到北方去。


    以及,大唐人間這邊的勢力,說不準會否也有改弦更張者。


    他們,將去大唐道家丹鼎派聖地,純陽宮。


    錯過今日,大唐獲勝,須彌金剛部也很難有與之改善關係,繼續騎牆的可能。


    雖然當前得到的訊報,嘉盛上人和央金明妃等人等須彌中人還沒有和大唐修士照麵並短兵相接。


    當然,類似事需要保密。


    開啟虛空門戶固然是一大功勳,但仍不夠。


    一旁東達上人,雙手奉上之前從金剛寺石壁上摘取的法鈴。


    他輕輕點頭:“希望,能達成預期的結果。”


    因為,在孤鷹汗國,須彌金剛部同樣有競爭對手。


    開弓沒有回頭箭。


    而長河去向,則沒入九識迷轉時空中。


    大唐不選擇須彌。


    另一方九識迷轉時空,出現在這關隴山區內,同遠在西域的金剛寺遙相呼應。


    如此,西域佛門方才能在孤鷹汗國來到這方人間後,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例如,度化一位天縱之才的護法。


    就算同出一源的須彌蓮華部信守原則,不幹涉大唐人間事,孤鷹汗國那邊仍然有三春宮等勢力存在。


    畢竟此類事好做不好說,便是孤鷹汗國眾人有所耳聞,恐怕同樣會平添戒備猜疑之心。


    不僅瞞著大唐方麵,同樣也要瞞著孤鷹汗國那邊。


    東達上人、旺朗上人等人皆應諾:“是,上師。”


    從相助孤鷹汗國洞開通往大唐人間的虛空門戶開始,須彌金剛部便已經做出決定。


    金剛部主頷首,然後捏手印。


    金剛部主身上現出如水光輝,仿佛一條長河的源頭。


    退一萬步講,孤鷹汗國此番入寇仍然失敗,那須彌金剛部退守西域乃至退守須彌之餘,這趟也要為自家撈點合適的東西。


    既然選擇孤鷹汗國,想要借新來的孤鷹汗國在當前這方人間取得突破性進展,那須彌金剛部索性便下力氣更大一些。


    須彌金剛部在西邊未必能一切如願。


    現在知道孤鷹汗哈日格爾沒有第一時間南下,金剛部主放下最後的擔心。


    別人不好說,那位唐國師聽聞北邊、西邊同時有變,多半會來西邊找他們這些金剛部僧人吧?


    實在不來,也無妨。


    當前局麵已經很好,金剛部主伽羅陀無法苛求更多。


    他們此前低調行事,低調出寺來關隴,都是為了做好九識迷轉時空等法儀的提前準備。


    現在已準備妥當,可以光明正大動手了。


    金剛部主閉目靜坐,默默誦經。


    東達上人、旺朗上人等金剛部高手齊齊向他一禮,然後離去。


    他們,前往純陽宮山門。


    然後,展開攻山。


    遠在西域的金剛寺山門祖庭。


    寺內,留守的貢布上人、格洛上人和索央等金剛寺僧人,得到消息後,齊聲口宣佛號。


    在他們帶領下,一眾留守弟子全部回歸山門內,然後開始一起默默誦經。


    佛寺內,大量法笛、法螺、法鈴一同響動。


    上空大日耀陽,仿佛更加明亮。


    金剛寺內外本就照徹四方,不分日夜的佛光,同樣比先前更加明亮,通體澄澈如金剛,仿佛堅不可摧,又能斷一切煩惱。


    佛光交織為金剛曼荼羅,圍繞整座仿佛城池般巨大的佛寺,光輝甚至還進一步向遠方蔓延擴張。


    此刻,仿佛一方獨立的佛國,降臨於這大唐人間內。


    一方佛國淨土。


    妙喜國土。


    正是金剛寺傳承自須彌金剛部的守山大陣。


    此方淨土張開,金剛寺仿佛遠離塵世紛擾。


    早先金剛寺麵對大空寺等外敵攻打時,都不曾展現如此強盛的防禦。


    這一刻,妙喜國土中央,金剛曼荼羅中,佛光竟隱隱然凝聚成一尊佛陀的虛影。


    正是金剛界五部五佛之一,傳說中的金剛部部主佛陀,阿閦佛。


    如今傳承的金剛部主之名,便是源於此間。


    佛陀虛影一現,金色的佛光淨土,在這一刻赫然轉為青色,正是金剛界五部色中金剛部對應的顏色。


    妙喜國土主動張開,標誌著金剛寺上下將一切戒備主動提升到最高,隨時戒備可能來犯之敵。


    而與之相對,道門聖地純陽宮,此刻同樣在掌門蔣漁和高功長老王玄、呂錦段帶領下,守衛自家山門,迎戰終於圖窮匕見的東達上人等西域佛門高手。


    總體來說,不算完全出乎預料,不至於被打個措手不及。


    雖然嶽西陵前往北疆,但處於多方默契,唐廷帝室這次沒從純陽宮再專門調人。


    故而對麵雖然有東達上人等高手領銜,但純陽宮上下在蔣漁、王玄、呂錦段帶領下,依托守山之利,盡可與之周旋。


    不過相關消息還是第一時間傳往帝京洛陽,還有天師府。


    須彌金剛部外在表現,似乎有些心虛,不敢直接攻擊官府掌控區域,而是攻擊純陽宮,對外借口亦是佛、道之爭。


    但當前時刻下,如此動作,西域佛門立場呼之欲出。


    自東海返回的國師唐曉棠聞訊後,二話不說,便徑自西行,向關隴而去。


    先期前往北疆參戰的楚昆、張靜真等天師府傳人,此番則不跟著唐國師繼續奔波,而是繼續留在北疆抗擊異族。


    楚昆等人,以及唐廷帝室方麵,陸續有多個角度的訊報,源源不斷傳遞給雷天師。


    南下異族和大唐皇朝高手,在陰山一帶,連續爆發多場大戰。


    對麵為首者,乃是走重騎路線的九重天騎禦武聖,達敦巴日。


    就目前大唐一方掌握的情報,對方乃是孤鷹汗哈日格爾的親信,為孤鷹汗國內部第二大部昂沁部落的族長。


    在整個異族四大汗國範圍內,昂沁部落都是有名的大部。


    達敦巴日一直強力支持哈日格爾競爭整個異族最至高無上的大汗之位。


    其人狂傲且好戰,遇上趙王張騰帶隊阻攔,他第一時間便挑上張騰本人。


    他座下有整個孤鷹汗國中僅次於蒼穹天鷹的異獸黑峰狼王,且年富力強。


    而趙王張騰年事漸高,觀之已不複其自身巔峰狀態。


    但張騰沉著應戰。


    達敦巴日雖然來勢洶洶,卻沒能占到多少便宜。


    張騰本人表現不似那異族武聖強勢,好在他有唐廷帝室傳承的頂尖武道神兵鎮世刀。


    其謹守門戶的情況法度嚴謹,寓攻於守,令達敦巴日難以越雷池一步。


    ……是滄州葉族和幽州林族的消息不準,還是說,這位趙王殿下有所保留?


    雷俊一邊為溫養陣圖和法器做最後收尾工作,一邊看相關訊報,卻微微挑眉。


    他記得自己早先關注滄州葉族和幽州林族之間書信往來,其中提到趙王張騰近年武道意境似乎有變。


    現在趙王殿下表現不差。


    但沒有驚喜或者說意外可言。


    這叫雷俊很難不多想。


    不過,趙王張騰當前表現符合世上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與期待。


    此刻陰山防線,他確實展現出中流砥柱的風采,牢牢頂住對麵最激烈的風浪。


    而與此同時,異族其他高手,也針對大唐陰山防線發起衝擊。


    隻是,他們的衝擊不如何順利。


    大唐持戒一脈佛門聖地懸天寺的傳人,頂在第一線。


    朵朵琉璃色的蓮花,盛開在北疆陰山,卻仿佛連綿城牆,阻擋南下的洪流。


    與之配合者,並非大唐神策軍將士,而是大唐皇朝的讀書人。


    儒家經學修士,劍氣浩蕩仿佛匯聚成河,祭禮結合家國天下,仿佛立起一座座堅城,同持戒僧護禦四方的朵朵佛光寶蓮,像是構建成連環堡壘,浩然氣和佛光衝霄直上,層層疊疊。


    孤鷹汗國的武者行動間,除了熾熱氣血外,還有摧枯拉朽般踐踏文華的莽荒氣。


    但經過多次洗禮和不斷改良之後,如今不論是大唐儒學世家名門還是修習經學傳承的宗室子弟,所思所學,開始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抵擋對方的荒莽霸道。


    因為早先落日部族長伯木格和須彌金剛部的緣故,孤鷹汗國在這次進入大唐人間之前,對此隱約有所耳聞。


    但不少人當初隻是聽過就算。


    他們自信,己方的鐵蹄仍然可以踏碎這片山河。


    就像他們的同族,黃金汗國對那方人間立所謂大宋皇朝做的一樣。


    嚴格來說,如今的孤鷹汗國大部分人,沒有跟大宋皇朝修士直接打過交道,他們此前多年一直是向西擴張。


    但就他們所知,大宋皇朝那邊雖然也曾不斷抵抗,並改良儒學經義,用以避免被異族武道太過克製。


    可結果收效甚微。


    黃金汗國進展仍然頗為順利。


    據傳大宋皇朝現在連最後半壁江山,都開始風雨飄搖了。


    但今天,他們孤鷹汗國的人同這方大唐人間的修士碰撞,結果卻不那麽順利。


    包括那些儒家修士,也遠不似黃金汗國那邊傳聞中不堪一擊。


    少部分異族高手,冷靜下來,開始思考。


    從黃金汗國那邊傳來的消息,大宋皇朝的儒家修士主流傳承,特點似乎與大唐這邊的儒家修士,也有所不同,似是兩脈修行法門。


    是大宋人間那邊的儒家修士太過無能?


    還是他們那邊的儒家傳承麵對汗國的勇士們格外難以招架,且不易改良?


    亦或者,另有旁的什麽原因?


    不過,大多數孤鷹汗國中人,此刻更多的感受是……


    惱羞成怒。


    他們和黃金汗國之間的關係,可也談不上多好,常有爭鬥。


    對方能輕易破宋,己方攻唐卻初戰就不順?


    眾多孤鷹汗國武者被激怒。


    他們數量眾多,高手如雲,力量集中起來,仿佛怒潮,連綿不絕。


    但他們的對手,並非隻會被動防禦。


    隻不過,在林利雲、葉楚、方浣生等大儒帶領下,眾人全力配合懸天寺傳人,穩固防線。


    在仿若連環堡壘的掩護下,儒家神射,儒家詠誦,道家符籙等傳承路數的修士,可以放手還擊。


    異族走遊騎路線的騎禦武者,同樣以騎弓還擊,但不足以壓製大唐修士。


    少部分人,開始有心繞過陰山防線。


    而這時,大唐一方的武者,便行動起來。


    盧震、張銳、張峻海等武道高手領銜下,進退如風如電,令大唐修士整體不至於死守不動,始終保持彈性還擊的可能。


    在達敦巴日帶領下,本就被激怒的大部分異族武者也殺起了性子,開始進一步集中力量,衝擊大唐修士陣營。


    重騎武聖達敦巴日親自充當矛頭最尖端,想要鑿穿陰山防線。


    趙王張騰沒有回避,同樣頂在大唐修士最前方,直麵達敦巴日衝擊。


    兩大武聖破壞範圍看似不如其他九重天高手那般巨大,可雙方一旦戰定開始互角,便連友軍也不好再貿然靠近。


    隨著時間推移,雙方後援亦源源不斷趕至。


    孤鷹汗國另一位九重天武聖伯木格趕到。


    大唐方麵則是蜀山派高功長老張東源,匯合同門師侄紀川等人,從紀川那邊接過青冥劍後,張東源禦劍矯若遊龍,當即便見青色的劍光在陰山上空四處一同飛舞。


    伯木格同樣也沒有盯著張東源動手。


    他的目標,一樣是境界相對較低的大唐修士。


    高境界修士較少直接對中低境界修士動手,要麽是被相近實力的對手糾纏製衡,要麽是擔心互相屠殺對方晚輩以至於互爆。


    而眼前這場大戰,伯木格下手自然沒有任何顧忌。


    他不似達敦巴日那般,一定要挑對方最強者為敵。


    隻是,相較青冥劍在手的張東源,伯木格發現自己的殺戮效率,並不如對方。


    單對單,伯木格自信一定能勝。


    但問題在於對麵的佛門持戒一脈聖地懸天寺的傳人,除了可以護禦自身外,佛光寶蓮展開,還能護禦他人。


    尤其是懸天寺方丈寧如大師親自出手的情況下,琉璃般的花海綿密,遮蔽四方,防護極強。


    寧如方丈八重天圓滿的修為,自是不如武聖之境的伯木格。


    但老和尚不考慮其他,隻全心防守,佛門持戒一脈修行的特點和優勢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


    給伯木格一定時間,終究可以攻破寧如方丈的佛法。


    可在此期間,張東源針對異族中低境界武者的屠戮,效率可要高太多了。


    不過,孤鷹汗國另有助力。


    虛空震蕩間,仿佛有無形的衝擊,彌漫四方。


    神魂之術。


    道家丹鼎派高手的神魂之術,直接針對生靈神魂造成影響,外表看去,無形無蹤,防不勝防。


    九重天大乘之境的三春宮掌門趙佑安此刻元嬰陽神出竅,施展神魂之術,席卷大唐一方整個陰山防線。


    寧如方丈等懸天寺高僧持戒一脈修行,即可防護有形有質之攻擊,也可防禦針對神魂的無形之術。


    隻是在趙佑安和他門下三春宮道門修士的攻擊下,佛光花海波蕩,承受巨大壓力。


    這時伯木格再下手,寧如方丈等懸天寺高僧,護禦再強,也無法同時承受兩個九重天高手的攻擊。


    便是有眾多大儒家國天下和祭禮相助,仍左支右絀。


    可就在這時,三春宮掌教趙佑安,忽然停止針對陰山防線的攻擊。


    元嬰陽神出竅的情況下,他感知極為敏銳。


    可饒是如此,驚覺危險時,對方還是已經近在咫尺。


    如果不是已經成就九重天大乘之境,怕是很難及時應變。


    饒是他元嬰陽神同樣堅固,但這時還是第一時間回歸肉身軀殼,然後險之又險擋住對方這一擊。


    出現在趙佑安麵前的人,是個外貌年輕,容顏清麗的披甲女子。


    其手中掌握一柄不遜色於青冥劍、鎮世刀的神兵利器。


    劍刃寬闊厚重,堂皇正大,仿佛蒼茫山河……個鬼啊!


    明明王者風範十足的神劍,方才的偷襲卻鬼祟至極。


    趙佑安雖然抗住這一劍,但仍心頭凜然。


    這要是換個感知沒那麽敏銳,又或者防禦沒那麽強悍的人來,哪怕九重天的修為境界,剛才挨這一劍可能當場就要吃虧。


    三春宮掌教趙佑安心驚之餘,手下不慢,當即一掌還擊。


    可對方一劍沒能得手,當即便又極為迅捷地退了回去。


    仿佛龍騰九天之後,可大可小,又馬上縮回九地之下。


    來者正是攜山河劍而至的蕭雪廷。


    她一劍沒能建功,並不戀戰,當即退走。


    不僅趙佑安的反擊落空,連悄然回撤趕來的武聖伯木格一抓之下,也撈了個空,心神不由一凜。


    蕭雪廷行蹤忽隱忽現,令異族武者如芒在背,威脅比張東源和青冥劍還要更大。


    陰山防線,穩住陣腳,承受住來自異族高手的衝擊。


    他們時不時發動反擊,甚至迫退來犯之敵。


    雖然有不少三春宮修士隨趙佑安一同前來,自身護禦驚人,卻不似懸天寺僧眾那般能為身邊其他人提供保護。


    不過有他們在,孤鷹汗國修士也大都能穩住陣腳後撤。


    這些異族中人攻勢受挫,凶性不減。


    接下來的時間裏,雙方又進行來回多次拉鋸較量,圍繞陰山山脈,鏖戰不休。


    消息源源不斷傳遞給龍虎山中的雷俊。


    他同自家師父元墨白談起最新狀況看起來還不錯的戰報:


    “沒法感到輕鬆。”


    元墨白輕輕點頭:“對麵……很傲慢。”


    對方畢竟大部分都是武道修士,尤其當中包涵大量駕馭迅疾異獸的遊騎。


    集中在一起確實如荒莽洪流般駭人。


    但就這麽衝擊大唐修士的陰山防線,屬實有些不把人放在眼裏。


    就算要畢其功於一役,尋機會同大唐修士決戰,一戰解決大唐大量有生力量,他們早點分散開來四下奔襲再匯合,威脅仍會比現在巨大。


    “倒也能看得出,他們這趟來,不似早先伯木格和落日部那樣撈一票就走,而是有著征服此方人間的野心,所以……”


    雷俊:“……他們背後有更強力的人物,底氣十足。”


    元墨白:“孤鷹汗,可能已經來了。”


    他看向雷俊:“元貞師侄和曉棠師侄她們?”


    雷俊:“大師姐在蓬萊,找到那西方白帝了,除此之外,還有個南方赤帝正較勁。


    小師姐已經到了關隴,純陽宮之圍自解,她現在正追殺金剛部僧人,但沒見到金剛部主伽羅陀和嘉盛上人。”


    元墨白:“既然動了,不會是和風細雨,這兩位九重天佛門上師,多半都從金剛寺出來了。”


    “相較而言,北邊還更叫人沒底。”


    雷俊:“好在當今女皇陛下似乎跟咱們相同看法,據傳她已經準備離京北上,禦駕親征,同時已命令陰山防線當前先一步收縮並警惕,不要冒進。”


    元墨白:“重雲你要動身出發了?此行也莫要大意。”


    雷俊:“是,師父。”


    九淵真火中祭煉和溫養的諸般事物,被他分別收了。


    然後雷俊同元墨白、王歸元告辭。


    雷天師再次出山。


    不同於以往,他這次光明正大下山,然後越過大江,一路北上。


    閃動紫光的烏黑雷雲行於天上,雷霆陣陣。


    …………………


    陰山山脈。


    渭陽王世子張浩宇,小心翼翼從一頭異獸身上,摘取仿佛心髒模樣的晶石。


    身邊扈從都無法協助,需要七重天的世子殿下本人親自動手。


    風雷心,正合我修行所用,有這風雷心,我的修行便有可能更進一步……張浩宇麵色冷峻,心中熾熱。


    在那怪鳥模樣的異獸屍體身旁,是一具異族武者的屍身,血流滿地。


    張浩宇隻覺上天眷顧於己。


    想不到在大唐人間已經絕跡的風雷梟,這趟會隨異族遊騎,從另一方人間來到大唐。


    如此機會,張浩宇自然要把握住。


    他穩穩將風雷心收好。


    隨之一起落袋安定的仿佛還有自己的心境。


    從參戰以來,就始終不曾安定的心境。


    雖是宗室貴胄,但身為武者,能成就七重天境界,渭陽王世子張浩宇並不缺少血戰搏殺的經驗,亦不畏懼血戰。


    他近來心緒不寧,不是因為麵對異族高手。


    而是因為此番在陰山,他遇見一個不想見到的人。


    和他一樣姓張,一樣出身張唐皇室,一樣是七重天修為,但卻是道家天師府高功長老的張靜真。


    不願意見到對方,是因為張靜真當初在關中收了個名叫張凶洰的徒弟。


    曾經,一個出身與渭陽王府遠支的宗室子弟。


    一個跟渭陽王府有些瓜葛的子弟。


    對方已經成功經過天師府傳度,成功通過授籙。


    張浩宇,非常不喜歡這個結果。


    但他不僅無法阻止,甚至現在連心中不滿都無法表達。


    不論是因為龍虎山天師府在當前大唐版圖上的實力與地位,還是因為此前當代天師雷俊對渭陽王張鎮曾有救命之恩。


    這趟,張凶洰倒是沒來北疆。


    但看見接引他入道前往龍虎山的張靜真,則更讓張浩宇心中壓抑。


    唯一可以寬解這鬱憤者,便是殺戮。


    乃至於,風雷心這意外之喜。


    哪怕冒再大風險,張浩宇都要得到此靈物。


    如此,他才能盡快提升自身實力。


    不斷提升,將來事情才有改變的可能……


    張浩宇心中正轉著念頭,眼前忽然一花,多了個人。


    一個寶相莊嚴的中年西域僧人。


    張浩宇曾隨父親渭陽王張鎮見過對方。


    須彌金剛部,嘉盛上人。


    想起之前聽聞的一些消息,張浩宇悚然而驚。


    嘉盛上人卻像是非常和善的模樣:“世子殿下,別來無恙。”


    張浩宇:“大師請了,你須彌金剛部選異族而棄大唐,我們之間不必如此客套了,大師你修為高明,我自愧不如,卻也不會束手就擒!”


    說罷,並不轉身,但身形一閃,已經在原地消失,向後飄飛。


    嘉盛上人微笑:“世子殿下留步。”


    說話同時,一隻手的手掌伸出。


    武者雖以速度見長,但雙方實力差距過大。


    嘉盛上人九重天的佛法修為,手掌伸出遮天蔽日般籠罩張浩宇。


    可就在這時,忽有青色的劍光,自遠方而來,飛斬嘉盛上人。


    嘉盛上人不得不變招,手掌轉為捏法印,擋住這一劍。


    “張長老!”張浩宇大喜。


    來者正是蜀山派高功長老張東源。


    張東源麵上則不見笑意。


    先前已有諭令,女皇陛下將禦駕親征,在聖駕抵達前,陰山防線收縮,不得貿然行動。


    偏張浩宇執意追殺一小隊異族遊騎。


    為避免對方難以退回陰山,張東源不得不親自出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正巧撞上此前一直沒現身的須彌金剛部嘉盛上人。


    對方乃已經修成九重天法身境界的佛門手印一脈高僧。


    張東源縱使有青冥劍隨身,也不易言勝。


    好在,當前一心退走,問題不大,隻是需要捎上張浩宇。


    張東源心中動念,麵不改色,並不多搭話,直接便仙魂寄劍,同青冥劍相合,化作洞天貫地的淩厲劍光,先搶攻刺向嘉盛上人。


    嘉盛上人在大唐人間多年,對當世最強飛劍之一的青冥劍同樣不陌生。


    張東源全力出手之下,旁的不言,飛劍殺傷力絕倫,叫嘉盛上人同樣提防。


    他直接顯化自己的法身,不僅金色的佛光籠罩,甚至還凝聚出一輪潔白的光暈。


    佛門諸修行傳承九重天皆稱法身境界,不過內裏細節各有奧妙。


    手印一脈法身境界五層,分別為法身,通達菩提心又稱通達心,菩提心,金剛心和金剛身。


    嘉盛上人眼下赫然顯現手印一脈法身二層,通達菩提心修為的神妙。


    此圓明之月輪,僅一肘之量,自性清淨,大幅削減敵人可能對自身造成的傷害。


    嘉盛上人圓明月輪一現,頓時將青色的劍光帶偏。


    張東源一劍快過一劍,但並不戀戰,突然劍光流轉,便即調頭撤走,欲帶張浩宇一同離開。


    但就在這時,他耳邊忽然響起一聲震動四方的鷹鳴。


    上方天空,像是忽然暗下來。


    張東源、張浩宇皆是一驚。


    張浩宇仰頭看去,赫然見一頭張開羽翼遮天蔽日的巨鷹,盤旋於天穹之上。


    巨鷹頭頂,似是有個人影,正俯瞰下方眾生。


    同一時間,嘉盛上人的聲音響起:“參見汗王。”


    …………………


    雷俊一路北上,紫光雷雲很快飛臨三晉之地。


    正在這時,他接到最新信報:


    異族偽王現身,蜀山派長老張東源、渭陽王世子張浩宇身隕,陰山防線瓦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半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半鴿並收藏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