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碧玉派宗源,本是宋元兩朝時期,茅山上清派掌門嫡傳道脈,曆經戰亂,屢次遷移,直到昆侖,在此修建宮觀,定名碧玉。”
“上清道法,原本以存神守一、誦經念咒為主,不言內丹。”
“後來內丹之說興起,南宋上清法師蕭應叟,承襲蜀人張天罡一派內盤功法,編纂《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內義》,以內丹學說解釋《度人經》。”
“據其所言,內煉之要在於守攝眼耳鼻口意諸竅,不隨逐物欲,使先天一靈不泄於外,五氣保固於五髒,精氣神混一成丹。如此則內能長春不老,與天齊休,外能發布真炁,化土石為寶,起枯骨成人,乃至救治萬病、辟邪妖、動風雷、挾萬物、拔幽魂,此即所謂《度人經》之‘上品大乘法’要義。”
“從此我碧玉派逐漸轉為以內煉成丹為本,以發布真炁治病辟邪等符咒法術為用,與宋元新符籙派雷法相似。”
“曆經多年,到如今,碧玉派曆代飛升祖師不下十位,在這昆侖之地列入八派之中。”
“這便是我碧玉派的根源了。”
碧玉派掌門也是一位女冠,不苟言笑,穿著一身素淡的道袍,坐在主位上。
這裏正是昆侖碧玉派迎客殿。
接待尋常來客,自是不用掌門親自接待,奈何這位“貴客”做的好大事,修為又高,即便是一派掌門也不能不慎重。
想到這裏,碧玉派掌門稍稍緩頰,喚來殿外一位弟子,命其沏茶,招待客人。
“不想碧玉派承襲宋元時期上清派道統,我原以為既然是在昆侖,又以碧玉為名,必然是祖上先輩入駐仙界碧玉宮。”
昆侖所在,大不尋常,此地有通天之路,可直升伏羲天帝開辟仙界。
昆侖也分為上昆侖、下昆侖,傳說是為天帝下都,為天帝巡視人界時行宮所在。
即便傳說不靠譜,在瓊華派上麵,還有一片昆侖天光呢!
越是靠近昆侖,越是能夠感應到仙界,現在坐在這裏,上方就是天光。
周迅必須竭力斂去氣機,不然一不小心就要“撞破”天地關,跑到人界之外去。
在這裏飛升,十成之中十成會去往伏羲仙界,並且難度也是最小的。
所謂的天光,看似是一團閃耀的光斑,常年出現在昆侖上方極高之處,其本質並不是如此。
“兩界連同,昆侖天光,這裏是距離伏羲仙界最近之地,尊駕以為呢?”
碧玉派掌門一言不發,隻是靜靜想著。
這時,沏茶的女弟子將衝泡好的雲霧茶,分成兩杯,放在兩人麵前。
“好茶。”
接過茶水,略微抿了一小口,讚了一聲,周迅就放下了。
茶水再好,也得先談妥正事。
“誠如道友所言,本派祖師,有幸飛升上界,積攢功勳,接掌仙界碧玉宮。”
“不光如此,昆侖八派,都有祖師,在仙界任職,分別執掌昆侖、瓊華、碧玉、紫翠、懸圃、玉英、閬風、天墉。”
“昆侖仙家福地,多有隱士仙真居住,曆代學道修仙之人多如過江之鯽,但唯獨我八大派,可以仙宮為名,是為昆侖正統。”
說到這裏,女冠也有些自豪。
昆侖八派,並非虛言,都是在仙界有背景的,這就是正道與旁門最大的區別。
“不知尊駕究竟考慮得如何?”
“考慮什麽?這還有什麽可以考慮的?”
這位碧玉派掌門不悅地挑眉。
“道友怕是未必清楚通仙之途風險。”
“昆侖諸峰之巔,有天光投下的地方,便是傳說中的通仙之途,若能通過,則可白日飛升成仙,隻是那裏靈氣充沛,彼此激蕩,絕非一人之力能夠靠近。”
“其中風險,大至不可思議,昆侖通仙之路並非那麽好走,一個人是通不過的,如禦劍飛行則飛不上九天碧落。再往上,更會有仙界神將阻攔。”
“其實········本派之中不是沒有成仙無望的前輩嚐試過,但成功者從無聽聞。”
隨後又是一片沉默,碧玉派掌門開口問道:
“不知道友為何提及此事?莫非道友當真找到通過天光之法?”
這件事必須要問清楚,假如為真,禍事不小,必須立即上報仙界,溝通祖師。
周迅歎了口氣。
他這次來,其實是為了家父所說的表妹,陌家女兒墨兒而來,總是不來看望下也是失禮。
這一路就循著線索,追到門派之中了,正好順便試探下昆侖之中別的七大門派對於昆侖天光有什麽想法。
這麽一條成仙捷徑就在眼前,他說什麽都不信沒人去嚐試的!
別的不說,要是時間足夠,他本人也是打算闖上一闖的。
那天光,可是能助凡人一步登天,修成仙身,成為天地齊壽的天仙。
哪怕是水貨天仙也罷,但本質上確實如此。
即便對於他而言,也是有相當的價值,不亞於吃下傳說之中的蟠桃、草還丹,算是不無小補。
“在昆侖神州中,昆侖山有三界天,一界是涼風之山,登而不死,二界是玄圃,空中樂園,登之則靈,能使風雨;三界是上天,兜率空,登之乃開仙。又傳,昆侖山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佛、大神、大聖。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重天的大神。
但想做成劍柱必須要巨大的靈力,人的靈力根本不夠,正巧離瓊華派很近的妖界——幻瞑界的紫晶石中蘊含巨大靈力,瓊華派為了飛升而窮盡三代人力、物力,終於鑄成羲和,望舒雙劍。待幻瞑界接近時用雙劍網縛幻瞑界,吸取幻瞑界中的靈力,並搶奪幻瞑界的紫晶石。”
“瓊華三代升仙大計,自此而始·······”
聽著周迅一點一點敘述瓊華派的計劃,將瓊華三代的故事一一道來,這位碧玉派掌門也禁不住麵色微變。
何其狂妄的計劃!
何其大膽的豪賭!
但是,注定不能成功!
瓊華衰落,就在眼前了。
不知轉過多少念頭,碧玉派掌門心中卻是越發冷靜,敏銳地察覺到這個計劃其中諸多不妥之處。
“上清道法,原本以存神守一、誦經念咒為主,不言內丹。”
“後來內丹之說興起,南宋上清法師蕭應叟,承襲蜀人張天罡一派內盤功法,編纂《元始無量度人上品經內義》,以內丹學說解釋《度人經》。”
“據其所言,內煉之要在於守攝眼耳鼻口意諸竅,不隨逐物欲,使先天一靈不泄於外,五氣保固於五髒,精氣神混一成丹。如此則內能長春不老,與天齊休,外能發布真炁,化土石為寶,起枯骨成人,乃至救治萬病、辟邪妖、動風雷、挾萬物、拔幽魂,此即所謂《度人經》之‘上品大乘法’要義。”
“從此我碧玉派逐漸轉為以內煉成丹為本,以發布真炁治病辟邪等符咒法術為用,與宋元新符籙派雷法相似。”
“曆經多年,到如今,碧玉派曆代飛升祖師不下十位,在這昆侖之地列入八派之中。”
“這便是我碧玉派的根源了。”
碧玉派掌門也是一位女冠,不苟言笑,穿著一身素淡的道袍,坐在主位上。
這裏正是昆侖碧玉派迎客殿。
接待尋常來客,自是不用掌門親自接待,奈何這位“貴客”做的好大事,修為又高,即便是一派掌門也不能不慎重。
想到這裏,碧玉派掌門稍稍緩頰,喚來殿外一位弟子,命其沏茶,招待客人。
“不想碧玉派承襲宋元時期上清派道統,我原以為既然是在昆侖,又以碧玉為名,必然是祖上先輩入駐仙界碧玉宮。”
昆侖所在,大不尋常,此地有通天之路,可直升伏羲天帝開辟仙界。
昆侖也分為上昆侖、下昆侖,傳說是為天帝下都,為天帝巡視人界時行宮所在。
即便傳說不靠譜,在瓊華派上麵,還有一片昆侖天光呢!
越是靠近昆侖,越是能夠感應到仙界,現在坐在這裏,上方就是天光。
周迅必須竭力斂去氣機,不然一不小心就要“撞破”天地關,跑到人界之外去。
在這裏飛升,十成之中十成會去往伏羲仙界,並且難度也是最小的。
所謂的天光,看似是一團閃耀的光斑,常年出現在昆侖上方極高之處,其本質並不是如此。
“兩界連同,昆侖天光,這裏是距離伏羲仙界最近之地,尊駕以為呢?”
碧玉派掌門一言不發,隻是靜靜想著。
這時,沏茶的女弟子將衝泡好的雲霧茶,分成兩杯,放在兩人麵前。
“好茶。”
接過茶水,略微抿了一小口,讚了一聲,周迅就放下了。
茶水再好,也得先談妥正事。
“誠如道友所言,本派祖師,有幸飛升上界,積攢功勳,接掌仙界碧玉宮。”
“不光如此,昆侖八派,都有祖師,在仙界任職,分別執掌昆侖、瓊華、碧玉、紫翠、懸圃、玉英、閬風、天墉。”
“昆侖仙家福地,多有隱士仙真居住,曆代學道修仙之人多如過江之鯽,但唯獨我八大派,可以仙宮為名,是為昆侖正統。”
說到這裏,女冠也有些自豪。
昆侖八派,並非虛言,都是在仙界有背景的,這就是正道與旁門最大的區別。
“不知尊駕究竟考慮得如何?”
“考慮什麽?這還有什麽可以考慮的?”
這位碧玉派掌門不悅地挑眉。
“道友怕是未必清楚通仙之途風險。”
“昆侖諸峰之巔,有天光投下的地方,便是傳說中的通仙之途,若能通過,則可白日飛升成仙,隻是那裏靈氣充沛,彼此激蕩,絕非一人之力能夠靠近。”
“其中風險,大至不可思議,昆侖通仙之路並非那麽好走,一個人是通不過的,如禦劍飛行則飛不上九天碧落。再往上,更會有仙界神將阻攔。”
“其實········本派之中不是沒有成仙無望的前輩嚐試過,但成功者從無聽聞。”
隨後又是一片沉默,碧玉派掌門開口問道:
“不知道友為何提及此事?莫非道友當真找到通過天光之法?”
這件事必須要問清楚,假如為真,禍事不小,必須立即上報仙界,溝通祖師。
周迅歎了口氣。
他這次來,其實是為了家父所說的表妹,陌家女兒墨兒而來,總是不來看望下也是失禮。
這一路就循著線索,追到門派之中了,正好順便試探下昆侖之中別的七大門派對於昆侖天光有什麽想法。
這麽一條成仙捷徑就在眼前,他說什麽都不信沒人去嚐試的!
別的不說,要是時間足夠,他本人也是打算闖上一闖的。
那天光,可是能助凡人一步登天,修成仙身,成為天地齊壽的天仙。
哪怕是水貨天仙也罷,但本質上確實如此。
即便對於他而言,也是有相當的價值,不亞於吃下傳說之中的蟠桃、草還丹,算是不無小補。
“在昆侖神州中,昆侖山有三界天,一界是涼風之山,登而不死,二界是玄圃,空中樂園,登之則靈,能使風雨;三界是上天,兜率空,登之乃開仙。又傳,昆侖山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佛、大神、大聖。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重天的大神。
但想做成劍柱必須要巨大的靈力,人的靈力根本不夠,正巧離瓊華派很近的妖界——幻瞑界的紫晶石中蘊含巨大靈力,瓊華派為了飛升而窮盡三代人力、物力,終於鑄成羲和,望舒雙劍。待幻瞑界接近時用雙劍網縛幻瞑界,吸取幻瞑界中的靈力,並搶奪幻瞑界的紫晶石。”
“瓊華三代升仙大計,自此而始·······”
聽著周迅一點一點敘述瓊華派的計劃,將瓊華三代的故事一一道來,這位碧玉派掌門也禁不住麵色微變。
何其狂妄的計劃!
何其大膽的豪賭!
但是,注定不能成功!
瓊華衰落,就在眼前了。
不知轉過多少念頭,碧玉派掌門心中卻是越發冷靜,敏銳地察覺到這個計劃其中諸多不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