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證明了這將是一場硬仗,一方麵是需要保護的稻香村百姓,另外一方麵是前後夾擊的敵人,雨弋將古書《三國演義》關上,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深思。
在荊州,江夏的戰事很快就傳到了新野,劉備正好有探子正在打探江東的消息,回來匯報道:“甘寧投靠了東吳,並帶領東吳的兵士攻擊江夏,現已經將黃祖斬首,東吳沒有派兵去守衛江夏,而是屯兵柴桑。”
劉備就請諸葛亮來商量這件事,正在討論,忽然有人匯報劉表派人請劉備去荊州商量一些事情。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這一定是因為江東破了黃祖,所以來請主公商量如何報仇的事情,我一定要和主公一起去,相機行事,自有應對的辦法。”
劉備聽從了這個建議,派關羽守衛新野,派張飛帶著五百人馬跟隨一起前往荊州。
在路上,劉備對諸葛亮道:“我們這次見到劉表,該怎麽對答呢?”
諸葛亮道:“首先應該感謝襄陽的事情,如果他派主公去征討江東,一定是不能答應的,就說讓我們先回新野,整頓一下軍馬。”
劉備將這些應對的話語記了下來,到了荊州,在館驛住下,留下張飛在城外屯兵,劉備和諸葛亮一起進入城池中去見劉表。
行禮結束後,劉備於台階下麵請罪。
劉表道:“我已經知道賢弟被害的全部經過,本來當時就準備斬殺蔡瑁的人頭,獻給賢弟,但是因為眾人求情,所以我就沒有斬他,希望賢弟不要怪罪。”
劉備道:“這件事其實跟蔡將軍沒有關係,我估計都是他下麵的人私自做的決定。”
劉表歎道:“如今江夏失守了,黃祖也被斬殺了,這次我邀請賢弟過來,就是商量怎麽去報仇的事情。”
劉備道:“我大致聽說過黃祖這個人,他的性情十分殘暴,不能運用,所以招致這樣的禍患,現在我們如果派兵南征江東,如果曹操從北邊偷襲,又該如何是好?”
劉表感覺有些心力交瘁,道:“我覺得我現在體弱多病,很多事情也力不從心,賢弟可以來協助我,我百年之後,賢弟就是荊州的主公。”
劉表看得出來,江夏的這件事情沒有誰可以出麵去解決,隻有劉備有這樣的能力,因此就拿出荊州之王這個籌碼。
劉備道:“長兄怎麽能這樣說?我劉備怎麽敢擔當這樣的重任呢?”
諸葛亮給劉備使了一個眼色,劉備回道:“這件事還是讓我好好思考一下吧。”於是就辭別了劉表。
回到館驛,諸葛亮道:“劉表準備將荊州托付給主公,為什麽要拒絕呢?”
劉備道:“劉表待我不薄,恩惠和禮儀並重,怎麽能夠忍心乘著他有危難就去掠奪他呢?”
劉備歎道:“真是仁慈的主公。”
正在商議之間,忽然公子劉琦來了,劉備迎接。劉琦大哭起來,道:“繼母不能相容,我的性命危在旦夕,希望叔父可憐我,來救救我!”
劉備道:“這是賢侄的家事,怎麽來詢問我呢?”
諸葛亮微笑不語,劉備連忙詢問諸葛亮怎麽辦,諸葛亮道:“這是家事,我也不敢發表意見。”
過了不久,劉備將劉琦送走,低頭輕聲道:“過一段時間我派孔明去找賢侄,他到時候一定會有妙計來告訴你的。”劉琦聽後,拜謝離開。
到了第二日,劉備隻是推自己的腹痛,就讓孔明代替自己去回拜劉琦。
孔明同意了,就來到了公子府邸前下馬,去見了公子。公子邀請進入後堂,飲茶結束後,劉琦道:“我的繼母現在不容我,希望先生可以救我。”
孔明道:“我寄居在公子府邸,怎麽敢和人談骨肉之間的事情?如果泄露了,為害不淺。”說完,就準備離開。
劉琦道:“既然先生過來關顧,怎麽能這樣就走了呢?”於是就挽留孔明到密室中去喝酒,喝酒期間,劉琦又道:“繼母不相容,希望先生幫我想一個辦法。”
孔明道:“這不是我能夠謀劃的。”說完又準備離開。
劉琦道:“先生不願意說就算了,為什麽一定要離開呢?”
孔明就坐下來,劉琦道:“我有一本書古書,還請先生為我答疑解惑。”說完就帶著孔明登上了一個小的閣樓,孔明上去後,詢問道:“書在哪個地方呢?”
劉琦哭著拜謝道:“繼母不能容,我現在危在旦夕,還希望先生幫我想一個辦法。”
孔明聽到這個問題,臉上表情發生了變化,準備下樓,發現樓梯已經被撤去。
劉琦道:“我準備向先生求教良策,如果先生害怕這件事泄露了,不肯說話,現在上不到天,下不著地,從您的口中出,從我的耳朵中進,也沒有其他人了,先生再可以賜教了。”
孔明道:“疏不間親,我怎麽能為公子來謀劃呢?”
劉琦道:“先生終於還是不願意指導我!我的性命不保了,就讓我在先生的麵前自刎吧。”於是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準備自刎。
孔明連忙阻止劉琦,道:“我已經有良策了。”
劉琦拜謝道:“希望可以賜教!”
孔明道:“公子難道沒有聽說申生、重耳的故事嗎?申生在內卻死了,重耳在外麵卻很安全,現在黃祖已經被斬殺了,江夏缺乏一個人來守衛,公子為什麽不去建議,希望屯兵在江夏,那麽就可以躲避這次災禍了。”
劉琦恍然大悟,拜謝後,命人將梯子送到閣樓下麵,請孔明下樓,孔明離開後,回去見了劉備,將經過告訴了他,劉備十分高興。
到了第二日,劉琦去上書,準備守衛江夏,劉表有些猶豫,請劉備來商議。劉備道:“江夏這樣的重地,不是一般人可以守衛的,正是需要公子這樣的人才,東南的事情,長兄和兒子可以抵擋,西北的事情,我願意來抵擋。”
劉表道:“我近來得到了消息,曹操在鄴郡修建了玄武池來訓練水軍,一定有南征的意思,不能不防備。”
在荊州,江夏的戰事很快就傳到了新野,劉備正好有探子正在打探江東的消息,回來匯報道:“甘寧投靠了東吳,並帶領東吳的兵士攻擊江夏,現已經將黃祖斬首,東吳沒有派兵去守衛江夏,而是屯兵柴桑。”
劉備就請諸葛亮來商量這件事,正在討論,忽然有人匯報劉表派人請劉備去荊州商量一些事情。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這一定是因為江東破了黃祖,所以來請主公商量如何報仇的事情,我一定要和主公一起去,相機行事,自有應對的辦法。”
劉備聽從了這個建議,派關羽守衛新野,派張飛帶著五百人馬跟隨一起前往荊州。
在路上,劉備對諸葛亮道:“我們這次見到劉表,該怎麽對答呢?”
諸葛亮道:“首先應該感謝襄陽的事情,如果他派主公去征討江東,一定是不能答應的,就說讓我們先回新野,整頓一下軍馬。”
劉備將這些應對的話語記了下來,到了荊州,在館驛住下,留下張飛在城外屯兵,劉備和諸葛亮一起進入城池中去見劉表。
行禮結束後,劉備於台階下麵請罪。
劉表道:“我已經知道賢弟被害的全部經過,本來當時就準備斬殺蔡瑁的人頭,獻給賢弟,但是因為眾人求情,所以我就沒有斬他,希望賢弟不要怪罪。”
劉備道:“這件事其實跟蔡將軍沒有關係,我估計都是他下麵的人私自做的決定。”
劉表歎道:“如今江夏失守了,黃祖也被斬殺了,這次我邀請賢弟過來,就是商量怎麽去報仇的事情。”
劉備道:“我大致聽說過黃祖這個人,他的性情十分殘暴,不能運用,所以招致這樣的禍患,現在我們如果派兵南征江東,如果曹操從北邊偷襲,又該如何是好?”
劉表感覺有些心力交瘁,道:“我覺得我現在體弱多病,很多事情也力不從心,賢弟可以來協助我,我百年之後,賢弟就是荊州的主公。”
劉表看得出來,江夏的這件事情沒有誰可以出麵去解決,隻有劉備有這樣的能力,因此就拿出荊州之王這個籌碼。
劉備道:“長兄怎麽能這樣說?我劉備怎麽敢擔當這樣的重任呢?”
諸葛亮給劉備使了一個眼色,劉備回道:“這件事還是讓我好好思考一下吧。”於是就辭別了劉表。
回到館驛,諸葛亮道:“劉表準備將荊州托付給主公,為什麽要拒絕呢?”
劉備道:“劉表待我不薄,恩惠和禮儀並重,怎麽能夠忍心乘著他有危難就去掠奪他呢?”
劉備歎道:“真是仁慈的主公。”
正在商議之間,忽然公子劉琦來了,劉備迎接。劉琦大哭起來,道:“繼母不能相容,我的性命危在旦夕,希望叔父可憐我,來救救我!”
劉備道:“這是賢侄的家事,怎麽來詢問我呢?”
諸葛亮微笑不語,劉備連忙詢問諸葛亮怎麽辦,諸葛亮道:“這是家事,我也不敢發表意見。”
過了不久,劉備將劉琦送走,低頭輕聲道:“過一段時間我派孔明去找賢侄,他到時候一定會有妙計來告訴你的。”劉琦聽後,拜謝離開。
到了第二日,劉備隻是推自己的腹痛,就讓孔明代替自己去回拜劉琦。
孔明同意了,就來到了公子府邸前下馬,去見了公子。公子邀請進入後堂,飲茶結束後,劉琦道:“我的繼母現在不容我,希望先生可以救我。”
孔明道:“我寄居在公子府邸,怎麽敢和人談骨肉之間的事情?如果泄露了,為害不淺。”說完,就準備離開。
劉琦道:“既然先生過來關顧,怎麽能這樣就走了呢?”於是就挽留孔明到密室中去喝酒,喝酒期間,劉琦又道:“繼母不相容,希望先生幫我想一個辦法。”
孔明道:“這不是我能夠謀劃的。”說完又準備離開。
劉琦道:“先生不願意說就算了,為什麽一定要離開呢?”
孔明就坐下來,劉琦道:“我有一本書古書,還請先生為我答疑解惑。”說完就帶著孔明登上了一個小的閣樓,孔明上去後,詢問道:“書在哪個地方呢?”
劉琦哭著拜謝道:“繼母不能容,我現在危在旦夕,還希望先生幫我想一個辦法。”
孔明聽到這個問題,臉上表情發生了變化,準備下樓,發現樓梯已經被撤去。
劉琦道:“我準備向先生求教良策,如果先生害怕這件事泄露了,不肯說話,現在上不到天,下不著地,從您的口中出,從我的耳朵中進,也沒有其他人了,先生再可以賜教了。”
孔明道:“疏不間親,我怎麽能為公子來謀劃呢?”
劉琦道:“先生終於還是不願意指導我!我的性命不保了,就讓我在先生的麵前自刎吧。”於是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準備自刎。
孔明連忙阻止劉琦,道:“我已經有良策了。”
劉琦拜謝道:“希望可以賜教!”
孔明道:“公子難道沒有聽說申生、重耳的故事嗎?申生在內卻死了,重耳在外麵卻很安全,現在黃祖已經被斬殺了,江夏缺乏一個人來守衛,公子為什麽不去建議,希望屯兵在江夏,那麽就可以躲避這次災禍了。”
劉琦恍然大悟,拜謝後,命人將梯子送到閣樓下麵,請孔明下樓,孔明離開後,回去見了劉備,將經過告訴了他,劉備十分高興。
到了第二日,劉琦去上書,準備守衛江夏,劉表有些猶豫,請劉備來商議。劉備道:“江夏這樣的重地,不是一般人可以守衛的,正是需要公子這樣的人才,東南的事情,長兄和兒子可以抵擋,西北的事情,我願意來抵擋。”
劉表道:“我近來得到了消息,曹操在鄴郡修建了玄武池來訓練水軍,一定有南征的意思,不能不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