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路前行,走了一端是路程,忽然一聲鼓響,全麵出現了曹軍的一隊人馬,為首的那名將領,正是張郃,大喊道:“劉備快下馬受降吧!”劉備準備退後,忽然後麵上頭上麵紅旗山東,有另外一隊曹軍從塢內擁出,為首的那名大將正是高覽。
劉備此時被前後夾擊,感到十分絕望,抬頭望著天空道:“這是上天要將我逼入絕境!事情到了這樣一個地步,不如就死去吧!”
雨弋站在一邊,正準備去勸,忽然劉辟在前麵,急忙製止道:“還沒有到那個地步,讓我先去死戰,為你們殺出一條血路!”說完就主動出擊和高覽戰鬥,劉辟的武藝太低,三個回合就被對方一刀砍死。
劉備看到這個情況,更加慌亂,準備自己前去戰鬥,被雨弋攔下。
雨弋道:“大哥,沒有關係,我還在的!”說完將镔鐵戟一橫,上前就和高覽進行打鬥。
兩人打了幾個回合,高覽逐漸落入下風,劉備十分驚訝,暗想雨弋的武藝水平見長了不少,為了盡快解決問題,雨弋也沒有顧上什麽道義,隻見兩馬相交之處,高覽已經從馬背上麵跌倒下去,再看地上,高覽的脖子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了一個飛刀,他似乎還想說話,但是不久後,便不再動彈。
劉備十分高興,雨弋轉過頭來準備對付張郃,卻發現又來了一隊人馬,為首那人提著亮銀槍,帶著亮銀盔,不是趙雲又是何人,便大聲喊著趙雲的名字。
趙雲帶著部隊將高覽的殘餘人員全部殺散,接著又走到雨弋前麵,去和張郃決戰,張郃的武藝不錯,接下了趙雲三十個回合,接著就開始露出敗象,張郃自知打不過對方,便沒有強求什麽,轉頭就走。
趙雲乘勢追殺,斬殺了曹軍大量人馬,卻被張郃守住了山道的口子,因為道路狹窄無法通行,後麵一些曹軍也圍了殺過來。
雨弋看到這個情況,知道趙雲被對方包圍了,劉備此時也十分急切,擔心趙雲的安危。
忽然那個方向又來了一隊人馬,正是關羽、關平和周倉帶著三百多人殺了過來,兩下夾攻,張郃無奈,隻能暫時撤退,通過山的地理優勢,守住了一個風險點。
劉備就讓關羽去找張飛,原來張飛去營救龔都,但是去晚了,其早被夏侯淵所殺,張飛奮力將夏侯淵擊退,準備離開,卻被樂進的兵馬圍困。
關羽正好碰到了敗軍,跟著蹤跡而去,將樂金殺退,這才和張飛一起集合,同時去見了劉備。
有人報道,說是曹軍的大隊人馬已經開來,劉備讓孫乾保護老小先離開,他自己和其他將領邊戰邊退,曹操見劉備走得越來越遠,知道對方已經沒有什麽氣候,就不再去追趕,專心去研究河北的情況。
劉備此時敗軍不到一千人,每個人都灰頭土臉,十分狼狽,到了漢江附近,劉備安置了營寨。
當地人聽說是劉備,馬上將自己的羊酒都奉獻了出來,然後眾人在沙灘上麵飲酒。
劉備仰天長歎道:“你們都是有輔佐霸王的雄才大略,運氣不好跟著我,我的命運不好,連累了各位,現在我連一個容身之地都沒有,害怕耽誤各位,你們為什麽不放棄我,另外找尋一些明公去侍奉呢?”
眾人聽後無不流淚,隻有雨弋一直呆呆站在那裏。
關羽勸道:“大哥這句話就不對啊,先前漢高祖和項羽爭奪天下,很多次都敗給了項羽,後來在九裏山一戰取得了成功,開創了四百年的基業,自古勝敗是兵家常事,為什麽要自甘墮落呢?”
孫乾道:“想來成敗都是時機的,不能失去了自己的誌向。”
到了這個時候,雨弋也有話要說,首先他針對關羽提到的典故,道:“高漢族在總結自己的勝利時,說出了三個人,分別時韓信、蕭何、張良,現在曹賊和項羽不同,項羽不能聽從範增的建議,是一介武夫,而劉邦卻能從善如流,雖然曹操是漢賊,但是他從諫如流,並且能夠運用好手下的謀士,因此無往不勝,大哥失敗幾次,並不是運氣不好,我看就是缺乏一個謀士,而大哥是不是有聽取建議的胸懷。”
這話道出了本質,孫乾害怕劉備接受不了,便出來勸道:“事已至此,我們還是要另外尋找一個棲息的地方。”
本來以為劉備又會辯解,沒有想到這一次劉備卻沒有說什麽,直接詢問雨弋的想法,雨弋照例是把雲南的計劃說了出來,這一次劉備沒有嗬斥。
劉備一改先前的狀態,讓雨弋有了信心,分析道:“我們占據了雲南後,我們就有了大後方,進可攻,退可守,在我看來,益州疲敝,遲早會被取而代之,荊州劉表,就是一個守財奴,中原袁紹和曹操的爭鬥已經有了結果,很快袁紹將一潰千裏,他的三個兒子也無法幸免,如果大哥此時能占據益州和雲南的地盤,那麽天下將形成三分的態勢,在這個過程中,大哥要注意禮賢下士,收攏各方麵的人才,然後從祁山出擊,那麽漢朝可以興旺,大哥的霸業也指日可待!”
聽完雨弋的分析,眾人對其刮目相看,劉備也十分吃驚,沒有想到雨弋有這麽宏大的構想,重要的是,這個構想的已經列出了後麵的計劃。
劉備點點頭,表達了歉意,道:“先前是我誤解你了,我一直以為你是為了稱王,現在看來,你做得一切也是為了興旺漢室,不過雲南離我們這裏路途遙遠,中途也有很多軍閥,這些該如何控製?”
雨弋雖然有從雲南建立基業的設想,但是怎麽將大部隊轉移這個事情並沒有完整思考過,竟被劉備一時問得不知如何回答。
這時孫乾出來道:“我看這個地方離荊州不遠,江的對麵就是劉表,他坐擁九郡,兵精糧足,而且又和主公一樣,是漢室宗親,為什麽我們不去投奔他呢?”
劉備道:“盡管我們都是一脈,但是他應該容不下我的。”
孫乾道:“這件事主公就不要擔心了,我去遊說他,他一定會親自出來迎接主公進入荊州的。”
劉備十分高興,就讓孫乾連夜去了荊州,進行搭橋。
劉備此時被前後夾擊,感到十分絕望,抬頭望著天空道:“這是上天要將我逼入絕境!事情到了這樣一個地步,不如就死去吧!”
雨弋站在一邊,正準備去勸,忽然劉辟在前麵,急忙製止道:“還沒有到那個地步,讓我先去死戰,為你們殺出一條血路!”說完就主動出擊和高覽戰鬥,劉辟的武藝太低,三個回合就被對方一刀砍死。
劉備看到這個情況,更加慌亂,準備自己前去戰鬥,被雨弋攔下。
雨弋道:“大哥,沒有關係,我還在的!”說完將镔鐵戟一橫,上前就和高覽進行打鬥。
兩人打了幾個回合,高覽逐漸落入下風,劉備十分驚訝,暗想雨弋的武藝水平見長了不少,為了盡快解決問題,雨弋也沒有顧上什麽道義,隻見兩馬相交之處,高覽已經從馬背上麵跌倒下去,再看地上,高覽的脖子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了一個飛刀,他似乎還想說話,但是不久後,便不再動彈。
劉備十分高興,雨弋轉過頭來準備對付張郃,卻發現又來了一隊人馬,為首那人提著亮銀槍,帶著亮銀盔,不是趙雲又是何人,便大聲喊著趙雲的名字。
趙雲帶著部隊將高覽的殘餘人員全部殺散,接著又走到雨弋前麵,去和張郃決戰,張郃的武藝不錯,接下了趙雲三十個回合,接著就開始露出敗象,張郃自知打不過對方,便沒有強求什麽,轉頭就走。
趙雲乘勢追殺,斬殺了曹軍大量人馬,卻被張郃守住了山道的口子,因為道路狹窄無法通行,後麵一些曹軍也圍了殺過來。
雨弋看到這個情況,知道趙雲被對方包圍了,劉備此時也十分急切,擔心趙雲的安危。
忽然那個方向又來了一隊人馬,正是關羽、關平和周倉帶著三百多人殺了過來,兩下夾攻,張郃無奈,隻能暫時撤退,通過山的地理優勢,守住了一個風險點。
劉備就讓關羽去找張飛,原來張飛去營救龔都,但是去晚了,其早被夏侯淵所殺,張飛奮力將夏侯淵擊退,準備離開,卻被樂進的兵馬圍困。
關羽正好碰到了敗軍,跟著蹤跡而去,將樂金殺退,這才和張飛一起集合,同時去見了劉備。
有人報道,說是曹軍的大隊人馬已經開來,劉備讓孫乾保護老小先離開,他自己和其他將領邊戰邊退,曹操見劉備走得越來越遠,知道對方已經沒有什麽氣候,就不再去追趕,專心去研究河北的情況。
劉備此時敗軍不到一千人,每個人都灰頭土臉,十分狼狽,到了漢江附近,劉備安置了營寨。
當地人聽說是劉備,馬上將自己的羊酒都奉獻了出來,然後眾人在沙灘上麵飲酒。
劉備仰天長歎道:“你們都是有輔佐霸王的雄才大略,運氣不好跟著我,我的命運不好,連累了各位,現在我連一個容身之地都沒有,害怕耽誤各位,你們為什麽不放棄我,另外找尋一些明公去侍奉呢?”
眾人聽後無不流淚,隻有雨弋一直呆呆站在那裏。
關羽勸道:“大哥這句話就不對啊,先前漢高祖和項羽爭奪天下,很多次都敗給了項羽,後來在九裏山一戰取得了成功,開創了四百年的基業,自古勝敗是兵家常事,為什麽要自甘墮落呢?”
孫乾道:“想來成敗都是時機的,不能失去了自己的誌向。”
到了這個時候,雨弋也有話要說,首先他針對關羽提到的典故,道:“高漢族在總結自己的勝利時,說出了三個人,分別時韓信、蕭何、張良,現在曹賊和項羽不同,項羽不能聽從範增的建議,是一介武夫,而劉邦卻能從善如流,雖然曹操是漢賊,但是他從諫如流,並且能夠運用好手下的謀士,因此無往不勝,大哥失敗幾次,並不是運氣不好,我看就是缺乏一個謀士,而大哥是不是有聽取建議的胸懷。”
這話道出了本質,孫乾害怕劉備接受不了,便出來勸道:“事已至此,我們還是要另外尋找一個棲息的地方。”
本來以為劉備又會辯解,沒有想到這一次劉備卻沒有說什麽,直接詢問雨弋的想法,雨弋照例是把雲南的計劃說了出來,這一次劉備沒有嗬斥。
劉備一改先前的狀態,讓雨弋有了信心,分析道:“我們占據了雲南後,我們就有了大後方,進可攻,退可守,在我看來,益州疲敝,遲早會被取而代之,荊州劉表,就是一個守財奴,中原袁紹和曹操的爭鬥已經有了結果,很快袁紹將一潰千裏,他的三個兒子也無法幸免,如果大哥此時能占據益州和雲南的地盤,那麽天下將形成三分的態勢,在這個過程中,大哥要注意禮賢下士,收攏各方麵的人才,然後從祁山出擊,那麽漢朝可以興旺,大哥的霸業也指日可待!”
聽完雨弋的分析,眾人對其刮目相看,劉備也十分吃驚,沒有想到雨弋有這麽宏大的構想,重要的是,這個構想的已經列出了後麵的計劃。
劉備點點頭,表達了歉意,道:“先前是我誤解你了,我一直以為你是為了稱王,現在看來,你做得一切也是為了興旺漢室,不過雲南離我們這裏路途遙遠,中途也有很多軍閥,這些該如何控製?”
雨弋雖然有從雲南建立基業的設想,但是怎麽將大部隊轉移這個事情並沒有完整思考過,竟被劉備一時問得不知如何回答。
這時孫乾出來道:“我看這個地方離荊州不遠,江的對麵就是劉表,他坐擁九郡,兵精糧足,而且又和主公一樣,是漢室宗親,為什麽我們不去投奔他呢?”
劉備道:“盡管我們都是一脈,但是他應該容不下我的。”
孫乾道:“這件事主公就不要擔心了,我去遊說他,他一定會親自出來迎接主公進入荊州的。”
劉備十分高興,就讓孫乾連夜去了荊州,進行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