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弋見到有其他人,心中警覺,害怕是細作,連忙站起來,手中镔鐵戟也握緊,準備上前查看,關羽連忙將雨弋擋在身後,搖了搖頭。
郭常望著前方,沒有注意到這些事情,喚道:“兒子你快點來拜見將軍。”
然後回過頭對關羽道:“這就是我的兒子啊!”
關羽詢問他是哪裏回來的,回道:“剛剛出去打獵了!”
少年見來了客人,顯得有些驚訝,隨機聽從父親的指揮拜見了關羽和雨弋,然後就下堂去了。
郭常流淚道:“我在家裏耕作讀書,僅僅就生下這一個兒子,不務正業,每天就喜歡去打獵,真是家門不幸啊。”
關羽道:“如今亂世,如果武藝精通,一樣可以取得功名,怎麽能說是不幸。”
雨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道:“如今亂世功名不好取得,但是可以服務四方,武力強盛如我二哥者,斬殺顏良和文醜,一樣是名聲大噪,怎麽能說打獵是不務正業呢,這可說不準。”
郭常聽後點點頭,道:“他如果肯精心下來習武,那麽也可以稱為是有誌氣的人,但是他打獵隻是一個興趣,更多的時候都是四處遊蕩,多年都沒有什麽作為,所以我才十分擔憂啊。”
關羽聽後就感到歎息,雨弋也隻能搖搖頭,畢竟人家的家務事也不好過於摻和。
幾人聊到傍晚,夜已經很深了,這才依依不舍離去,關羽和孫乾準備睡覺,雨弋也準備找個地方去睡,忽然聽到後院傳來了馬匹的叫聲。
關羽連忙召喚跟從的人,卻沒有一個人響應,幾人對視一眼,就一起拿著武器出門了。
來到馬匹處,隻是看到郭常的兒子倒在地上痛苦的叫喊,而隨從正在和莊園裏麵的人打架。
關羽詢問原因,隨從回道:“說是郭常兒子準備盜走赤兔馬,結果反被馬踢倒,我們聽到聲音就過來了,起來巡查,結果莊客就過來找茬,我們就和他們打架。”
關羽聽後十分生氣,怒道:“小賊還敢偷我赤兔馬!”準備動手去教訓郭常的兒子。
雨弋連忙阻止,在關羽耳邊小聲道:“這件事還是算了吧,畢竟我們住在別人的莊園裏麵,你去打別人兒子,多少有些說不過去的,況且赤兔馬也還在。”
郭常聽到聲音,也趕了過來,勸道:“我這個不肖子做了錯事,本就罪該萬死!但是我的妻子就是喜歡這個兒子,還希望將軍能夠仁慈寬恕。”
關羽道:“你這個兒子果然是不成器,剛才你跟我們說的話也屬實,真是了解自己的兒子,隻有父親,我看到你的麵子上,暫且饒恕他吧。”於是吩咐隨從看好了馬匹,讓莊客都散去,叫上雨弋和孫乾一起去休息。
雨弋在途中感歎,還是法治社會好啊,若是那老者武藝高強,怎麽會忍氣吞聲,讓二哥這樣做。
到了第二日,郭常帶著自己的妻子出來給關羽道歉,道:“我們兒子冒犯了將軍,非常感謝將軍能夠寬恕他。”
關羽點點頭,想著雨弋說過的話,認為幫助郭常教育一下也是可以的,便道:“你讓他出來吧,我會好好教他。”
郭常歎道:“我們也想找他,昨晚四更時分,他帶著幾個無賴不知道去了哪裏。”
於是關羽就和郭常道別,送二位嫂嫂上了馬車,出了莊園,和孫乾、雨弋一起,保護馬車,沿著山路前行,不到三十裏,看到山背後出來幾百人,為首兩人騎著馬,正麵看去,那人頭裹黃巾,身穿戰袍,後麵一人正是昨晚那人,也就是郭常的兒子。
雨弋站出來,用镔鐵戟指著郭常的兒子道:“這是準備搬來救兵,自討苦吃嗎?”
郭常的兒子道:“見到我兄弟還這麽囂張,一會讓你知道什麽是高手。”
雨弋笑道:“你偷赤兔馬就是為了孝敬你的高手?”
黃巾者站了出來,道:“我是天公將軍張角的部將,來人留下赤兔馬,可以保全你們的全屍。”
雨弋大笑道:“原來是張角的手下,還是我給他送終的,臨終時,他十分後悔。”
黃巾者點點頭,道:“既然是同道中人,你還不將赤兔馬搶過來?”
雨弋道:“你這個無知的小賊,既然是和張角一起的盜賊,不知道桃園四兄弟的名聲嗎?”
黃巾者道:“我隻聽說了一個赤麵大漢,叫做關羽,但是沒有見過他的麵,你是什麽人?”
關羽馬上將青龍偃月刀遞給了雨弋,然後解開頭帶,放出了自己的長髯。
沒有想到那人從馬上跳了下來,揪住郭常兒子的頭發就走到了關羽的麵前,親自將人獻給他。
關羽詢問他的姓名,道:“我叫做裴元紹,張角死後,我就沒有主人了,在這個山林裏麵成了盜賊,一直潛伏在這裏。今天早上這人來給我匯報,說是一個客人,騎著一匹千裏馬,在自己家中投宿,和我商量著一起去搶奪這匹寶馬,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到將軍,實在是失禮。”
郭常的兒子終於知道了關羽的真實身份,當即屁股尿流,連忙跪在求命。
雨弋道:“你這家夥眼力也是太差了,你父親在我二哥麵前都是那麽客氣,你難道看不出來麽?”
關羽望了郭常兒子一眼,不屑道:“我看在你父親的麵子上,就繞過你這一次,快滾吧!”
郭常的兒子抱著頭,連忙一路狂奔。
關羽對裴元紹道:“你沒有見過我,怎麽知道我的名聲呢?”
裴元紹解釋道:“離這個地方二十多裏的地方有一座山,就做臥牛山,山上有一個人,叫做周倉,手上有千斤之力,麵貌雄偉,原來在張寶部下為將領,張寶死後,就在山林裏麵稱王稱霸。他多次跟我說起了你的名聲,說是沒有門路可以跟你相見。”
雨弋笑道:“看來你們都十分崇拜我的二哥啊。”
關羽道:“你們這樣長期在上林為賊寇,也不是豪傑能夠長久生存的地方,你們以後還是改邪歸正,不要在山林做盜賊了。”
裴元紹受到教育,連忙拜謝。
郭常望著前方,沒有注意到這些事情,喚道:“兒子你快點來拜見將軍。”
然後回過頭對關羽道:“這就是我的兒子啊!”
關羽詢問他是哪裏回來的,回道:“剛剛出去打獵了!”
少年見來了客人,顯得有些驚訝,隨機聽從父親的指揮拜見了關羽和雨弋,然後就下堂去了。
郭常流淚道:“我在家裏耕作讀書,僅僅就生下這一個兒子,不務正業,每天就喜歡去打獵,真是家門不幸啊。”
關羽道:“如今亂世,如果武藝精通,一樣可以取得功名,怎麽能說是不幸。”
雨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道:“如今亂世功名不好取得,但是可以服務四方,武力強盛如我二哥者,斬殺顏良和文醜,一樣是名聲大噪,怎麽能說打獵是不務正業呢,這可說不準。”
郭常聽後點點頭,道:“他如果肯精心下來習武,那麽也可以稱為是有誌氣的人,但是他打獵隻是一個興趣,更多的時候都是四處遊蕩,多年都沒有什麽作為,所以我才十分擔憂啊。”
關羽聽後就感到歎息,雨弋也隻能搖搖頭,畢竟人家的家務事也不好過於摻和。
幾人聊到傍晚,夜已經很深了,這才依依不舍離去,關羽和孫乾準備睡覺,雨弋也準備找個地方去睡,忽然聽到後院傳來了馬匹的叫聲。
關羽連忙召喚跟從的人,卻沒有一個人響應,幾人對視一眼,就一起拿著武器出門了。
來到馬匹處,隻是看到郭常的兒子倒在地上痛苦的叫喊,而隨從正在和莊園裏麵的人打架。
關羽詢問原因,隨從回道:“說是郭常兒子準備盜走赤兔馬,結果反被馬踢倒,我們聽到聲音就過來了,起來巡查,結果莊客就過來找茬,我們就和他們打架。”
關羽聽後十分生氣,怒道:“小賊還敢偷我赤兔馬!”準備動手去教訓郭常的兒子。
雨弋連忙阻止,在關羽耳邊小聲道:“這件事還是算了吧,畢竟我們住在別人的莊園裏麵,你去打別人兒子,多少有些說不過去的,況且赤兔馬也還在。”
郭常聽到聲音,也趕了過來,勸道:“我這個不肖子做了錯事,本就罪該萬死!但是我的妻子就是喜歡這個兒子,還希望將軍能夠仁慈寬恕。”
關羽道:“你這個兒子果然是不成器,剛才你跟我們說的話也屬實,真是了解自己的兒子,隻有父親,我看到你的麵子上,暫且饒恕他吧。”於是吩咐隨從看好了馬匹,讓莊客都散去,叫上雨弋和孫乾一起去休息。
雨弋在途中感歎,還是法治社會好啊,若是那老者武藝高強,怎麽會忍氣吞聲,讓二哥這樣做。
到了第二日,郭常帶著自己的妻子出來給關羽道歉,道:“我們兒子冒犯了將軍,非常感謝將軍能夠寬恕他。”
關羽點點頭,想著雨弋說過的話,認為幫助郭常教育一下也是可以的,便道:“你讓他出來吧,我會好好教他。”
郭常歎道:“我們也想找他,昨晚四更時分,他帶著幾個無賴不知道去了哪裏。”
於是關羽就和郭常道別,送二位嫂嫂上了馬車,出了莊園,和孫乾、雨弋一起,保護馬車,沿著山路前行,不到三十裏,看到山背後出來幾百人,為首兩人騎著馬,正麵看去,那人頭裹黃巾,身穿戰袍,後麵一人正是昨晚那人,也就是郭常的兒子。
雨弋站出來,用镔鐵戟指著郭常的兒子道:“這是準備搬來救兵,自討苦吃嗎?”
郭常的兒子道:“見到我兄弟還這麽囂張,一會讓你知道什麽是高手。”
雨弋笑道:“你偷赤兔馬就是為了孝敬你的高手?”
黃巾者站了出來,道:“我是天公將軍張角的部將,來人留下赤兔馬,可以保全你們的全屍。”
雨弋大笑道:“原來是張角的手下,還是我給他送終的,臨終時,他十分後悔。”
黃巾者點點頭,道:“既然是同道中人,你還不將赤兔馬搶過來?”
雨弋道:“你這個無知的小賊,既然是和張角一起的盜賊,不知道桃園四兄弟的名聲嗎?”
黃巾者道:“我隻聽說了一個赤麵大漢,叫做關羽,但是沒有見過他的麵,你是什麽人?”
關羽馬上將青龍偃月刀遞給了雨弋,然後解開頭帶,放出了自己的長髯。
沒有想到那人從馬上跳了下來,揪住郭常兒子的頭發就走到了關羽的麵前,親自將人獻給他。
關羽詢問他的姓名,道:“我叫做裴元紹,張角死後,我就沒有主人了,在這個山林裏麵成了盜賊,一直潛伏在這裏。今天早上這人來給我匯報,說是一個客人,騎著一匹千裏馬,在自己家中投宿,和我商量著一起去搶奪這匹寶馬,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到將軍,實在是失禮。”
郭常的兒子終於知道了關羽的真實身份,當即屁股尿流,連忙跪在求命。
雨弋道:“你這家夥眼力也是太差了,你父親在我二哥麵前都是那麽客氣,你難道看不出來麽?”
關羽望了郭常兒子一眼,不屑道:“我看在你父親的麵子上,就繞過你這一次,快滾吧!”
郭常的兒子抱著頭,連忙一路狂奔。
關羽對裴元紹道:“你沒有見過我,怎麽知道我的名聲呢?”
裴元紹解釋道:“離這個地方二十多裏的地方有一座山,就做臥牛山,山上有一個人,叫做周倉,手上有千斤之力,麵貌雄偉,原來在張寶部下為將領,張寶死後,就在山林裏麵稱王稱霸。他多次跟我說起了你的名聲,說是沒有門路可以跟你相見。”
雨弋笑道:“看來你們都十分崇拜我的二哥啊。”
關羽道:“你們這樣長期在上林為賊寇,也不是豪傑能夠長久生存的地方,你們以後還是改邪歸正,不要在山林做盜賊了。”
裴元紹受到教育,連忙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