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敢誰也不商量,就把真空泵廠給攬下來,也是為了工廠三千員工的生計著想。


    更重要的,是他感覺,重新找到組織了。


    公家沒讓老程一個人全部承擔,而是主動承擔了40%的股份,還豁免了過去的債務。


    這樣,管理權雖然在老程手裏,可這工廠還是算有公家的一部分,公家不會不管他。


    過去經營客運公司,跟公家沒多少關係。雖然他經營的不錯,可心裏一直不踏實。


    現在好了,又和公家綁一塊兒了,他又有了上級,這樣心裏才踏實。


    他們這一代人,特別是在部隊裏待過的,心裏對公家的感情,是年輕一代根本不能理解的。


    當聽說老程把整個臨水真空泵廠都給大包大攬下來的時候,趙世豪也嚇了一跳。


    三千多員工,占地上百畝的大工廠啊!


    過去的臨水真空泵廠,最興旺的時候,員工有八千多,資產過億啊!


    那個資產過億,可不是現在這個億,現在得上百億!


    改開之後,廠子適應不了市場經濟,逐漸衰敗。到今天為止,設備落後老舊,許多工房已經破敗,不具備生產能力了,人員也逐漸銳減到三千多人。


    可就是這三千多人,每天吃喝拉撒要工資,小錢也沒法養活啊!


    這可與他原來的設想,完全不一樣。


    老程已經答應了公家,這不是私人之間說話,不算數誰也拿他沒辦法。答應了,就得去做,


    趙世豪隻是在這廠裏的一個下屬單位,做過兩年技術副科長,還是靠著他老子托的關係。他也沒有管理這麽大工廠的經驗,能不能把這麽大的工廠玩轉,把這三千多人管好,他心裏沒有底。


    看著他臉都緊張地發白了,老程就更心慌了,他想著把這事兒和周大林商量一下。不管怎麽說,他這位女婿是大老板,手底下的乳業公司好幾千人呢,說不定他能有辦法呢?


    可是,趙世豪卻把他給攔住了。


    “事兒你都幹了,現在再去找他商量,還有什麽用啊?讓他知道了,說不定還要埋怨你自作主張呢。你先別著急,你容我想想。如果我能想出法子來,咱們就先幹一陣子看看情況。如果咱們確實玩不轉,再和他說也不遲。”


    老程琢磨琢磨,自己幹的這個事兒也的確有點不著調,這越玩越大,騎虎難下了都。這時候讓周大林知道了,沒準兒真能和他急了。他現在,連吳英都不敢告訴了。


    他就問趙世豪:“你覺著,咱們能把這個廠子給弄好嗎?”


    趙世豪咧著嘴苦笑說:“我得先好好想想,有了主意,再告訴你。要是我想不到好主意,你要麽就去找周哥商量,要麽就硬著頭皮去找上級,把這事兒給回了。”


    老程隻能等著他想好了再說。


    趙世豪考慮了一個星期,卻突然興奮起來。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他激動地對老程說,“咱絕對可以把工廠弄好!不但能弄好,說不定啊,你挽救了真空泵廠和這三千員工,還能成為優秀企業家,將來的成績,比周哥都大!”


    老程就瞪眼看著他問:“說說,你有什麽辦法?”


    在趙世豪說這個話之前,老程別說優秀企業家,就連怎麽過去這個坎兒都沒轍呢。


    接下來,趙世豪就給他分析了為什麽可以幹好的原因。


    其實,真空泵的市場還是很大的,真空泵廠也有很多的機會做強,做大。


    過去那幾年,真空泵廠沒有弄好,主要還是管理混亂,滋生了各種不正之風和職務犯罪與不做為,工廠資金被大量侵吞和擠占、挪用。工廠又缺乏有能力的幹部來領導,效率低下,成本過高。趙世豪辭職的那一年,真空泵廠都到了一個工人養一個管理人員的地步了。


    “你想想,這麽多吃閑飯的,挖牆腳的,工人創造多少效益,才能夠他們揮霍啊?這麽著層層加碼,處處揩油,外麵賣八百一個的泵,他們一個賣八千都虧本,這還怎麽幹啊?”他就給老程分析說,“咱們接過來之後,先把這幫閑人從管理崗位上弄下來,都弄到車間裏幹活去。隻是清理了這幫害蟲,工廠這棵大樹自己就能養活自己!”


    老程不懂工廠,但聽著趙世豪說的,還是覺得蠻有道理的。


    接下來,趙世豪就一步步地給他說他想到的,扭虧為盈的所有方法。。


    首先,就是縮小生產規模,把老舊的,不掙錢的高耗能設備都賣掉,把功能相近的生產車間都合並。


    “咱們經營大型工廠沒經驗,咱就合並同類項,隻留下可以掙錢的好設備,變大工廠為小工廠。經營小工廠,就沒那麽難了,咱們還是可以玩好的。”趙世豪就說,“這麽著,騰出來的,咱們用不上的工房,還能往外出租,給咱們掙點租金。”


    可這樣算下來,原來的三千員工,恐怕連一千都用不上。


    “那兩千工人怎麽辦呢?”老程就問。


    “給個生活費,養著唄。”趙世豪回答說,“咱們也可以聯係勞務輸出部門,誰缺工人,就從咱們這裏借出去給人家,讓用人單位給他們發工資,交保險,替咱們養著他們。用不上的,願意在廠裏待著就待著,不嫌工資低就行。嫌工資低,他們主動辭職,咱就管不著了。”


    “你這不坑工人嗎?”老程就不高興了。


    “慈不掌兵!”趙世豪語重心長地勸他說,“不這麽幹,這些閑人會直接把咱們給拖垮!咱們垮了,連剩下的工人也沒飯吃!咱們現在不養他們,有一天咱們發展起來,立穩了腳跟,有錢了,再進新設備,擴大再生產,他們還有回來的機會。要不這麽幹,不光他們完了,大家就都完了!”


    老程想想,也沒有其他好辦法,隻好聽趙世豪的。


    然後,趙世豪就繼續說下去。


    留下來的工人,也不能像過去一樣,幹不幹活都給工資了,得實行無保底計件,幹一樣活,給一樣活的工錢,不幹沒有錢。


    這樣,把一台泵的加工費用和材料成本全部分攤開,算上工人計件工資,就是一台泵的總成本,然後在這個總成本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適當的上浮利潤,就是銷售價格,容易計算實際贏利。計算下來,沒有贏利的產品,就可以直接不接,避免了虧損。


    另外,就是成立銷售團隊和管理團隊了。這些人的工資,也要和利潤掛鉤,沒有利潤或者給工廠造成損失,都得承擔相應損失。


    趙世豪還真是動腦筋了,他也的確聰明,好多管理辦法,竟然可以無師自通。競爭上崗,質量綁定,銷售提成,好多的現代管理方法,他都給用上了。


    原來的生產規模,讓他給縮小了三分之二,管理、技術人員,留下了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人員,都讓他給趕到待崗大隊裏去了。


    他聯係了崗位輸出公司,每天都有其他單位的人過來,挑選他這些待業人員去幹活。這些單位也願意用這些人,比招聘正式工省事多了,不用了隨時可以退回來,省了好多的麻煩。


    原來的生產車間,隻利用了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車間都往外出租收取租金,連廢舊工房都往外租,給錢就幹。加上賣陳舊設備和廢鐵的收入,半年以後正式生產,第一個月竟然就徹底扭虧為盈。


    稀裏糊塗就弄來這麽大一個工廠,第一個月還掙錢了,把老程給樂的,嘴都合不上了。這個趙世豪,還真就脫胎換骨,成了人才了。


    可趙世豪心裏知道,他這是治標不治本。


    生產規模減小這麽多,好多產品上的配件,已經不能自己製造了。訂單多了,自己幹不過來,還得從外麵買來配件組裝。


    這樣幹下去,質量沒有保證,客戶會一天天減少,最終還是個死局。


    其實,他就沒打算就這麽長期幹下去,更沒打算讓真空泵廠重新好起來,讓老程成為什麽優秀企業家。他隻要幹到西蒙公司受不了,主動來找他的那一天,也就可以了。


    原本,西蒙公司的計劃是,等著真空泵廠撐不下去,再由他們接手過來。那時候是中方求著他們來幫助真空泵廠,主次關係就倒轉過來,他們就主動了。


    到那個時候,中方有求於他們,他們可以趁機要挾,不用談什麽合資,直接談收購,還可以用最低廉的價格買過來,實現利潤最大化。


    其實,過去的曆史,就是這麽發展的。


    可他們也沒有想到,周大林的蝴蝶效應,直接就影響到了他們。如今,半路殺出老程這個程咬金來,把他們的如意算盤,給徹底打亂了。


    沒法收購真空泵廠,他們就得買地自己建工廠,那費用可就大了。


    不建工廠,自己的產品哪裏來?隻能從國外的公司進過來,這稅那稅的一算,這一個泵得賣多少錢啊?人家買真空泵廠一個泵,花五千塊錢,買你一個泵,得花五萬,人家吃飽了撐得的,要買你的泵?質量好,差價這麽大也不行啊?


    沒有價格優勢不說,你國外生產的產品,執行的是國外標準,從電器到機械,沒有一樣可以和國內標準對接,人家買了去,怎麽用啊?


    沒了收購真空泵廠的機會,原本打算在臨水建生產基地的西蒙公司,現在成了建代辦處了,這落差也太大了。


    這一下,坐蠟的倒成西蒙公司了。


    04年的年底,財務結算之後,老程的真空泵廠,實現淨利潤三百多萬,比搞客運公司掙錢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啟三十歲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邦亂彈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邦亂彈琴並收藏重啟三十歲人生最新章節